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4.2 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4 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 课后练习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4 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 课后练习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四燃料与燃烧单元二碳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3.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连接Ⅰ、Ⅰ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B.Ⅰ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C.Ⅰ、Ⅰ中水的作用相同D.将Ⅰ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Ⅰ、Ⅰ、Ⅰ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4.下列物质中,不能区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是A.澄清石灰水B.稀硫酸C.燃着的火柴D.紫色石蕊试液5.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无毒B.都能灭火C.都能供给呼吸D.都能支持燃烧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7.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为黄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为非金属单质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与干冰B.汞与水银C.氧气与液氧D.金刚石与石墨10.对如图实验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B.该实验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D.该实验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11.研究人员发现在镜片之间夹入石墨烯,具有“红外夜视”能力。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章节测试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章节测试

2019-2019学年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四燃料与燃烧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CO 有还原性B. CO 有毒性C. CO 有可燃性D. 产物有CO2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状态不同C.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D. 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 ①②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某煤矿曾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据悉事故原因是因为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

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次爆炸一定不是煤尘含量高引起的,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B. 此次爆炸一定是“瓦斯”含量高引起的,因为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C.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矿工进矿时应使用明火检查其含量D. 煤尘和“瓦斯”都是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很容易引发煤矿矿井爆炸事故5.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A. 金刚石B. 活性炭C. 炭黑D. 石墨6.下列图中涉及到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 氢能源客车B. 太阳能路灯C. 风能发电D. 石油钻井平台7.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5步:①按要求装配好仪器,查装置气密性;②验满;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加几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④③⑤②D. ②③④①⑤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10%,会导致人呼吸停止,因此,二氧化碳有毒性B. 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 木炭的吸附作用比活性炭强10.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B. 用打火机照明,找原因,赶快排除产生气体的故障C. 拉开电灯开关,照着打电话,报110D. 杜绝一切火种,不能打开任何电源开关,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并疏散室内人员1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4.2碳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4.2碳同步练习(含答案)

4.2 碳同步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创建美丽城市,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C.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D.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3. 有a、b、c、d四支容积相同且密封的试管,分别充满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四种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装有水的水槽中,同时拔开胶塞,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充满H2的试管B.充满CO2的试管C.充满O2的试管D.充满CO的试管4. 下列关于CO和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 “雪碧”是一种无色碳酸饮料,振荡一瓶刚开启的雪碧,将逸出的气体导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然后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以后不再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6. 区别氧气、氮气、空气最好的办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澄清的石灰水C.用燃着的木条D.用燃着的硫粉7. 下列物质大量排放至空气中不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甲烷D.臭氧8. CO2通人石蕊试液中,颜色会变红是因为()A.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B.CO2微溶于水C.CO2与石蕊反应D.CO2吸附水中的色素A.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B.二氧化碳有毒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10.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B.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C.室内放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11. “温室效应”致使2016年多地发生洪灾、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O2B.N2C.SO2D.CO212. 为预防十运会开幕式期间下雨,南京提前采用了人工消雨措施.下列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A.熟石灰B.干冰C.氮气D.一氧化碳13.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14.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A.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蔬菜生长B.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C.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和碳发生反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每个人都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安全意识.下列叙述或做法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可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B.进入气体不畅通的溶洞,可用蜡烛做灯火试验C.用煤炉取暖,可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煤气中毒D.餐具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16. 对于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可能是二氧化碳D.若甲是铁,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盐酸D.D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木炭、活性炭具有________,属于________性质.(2)a.金刚石b.石墨c.活性炭d.C60四种物质中,能用于钻探机钻头的是________,能用于电极材料的是________,能用于超导体的是________,能用于电冰箱的除臭剂的是________,用作铅笔芯的原料的是________,能用于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物质是________.19. 《卖炭翁》中有这样一段话:“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联系化学知识,从中你可获取哪些信息有:(1)________;(2)________.20. 煤气厂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报警气体,当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以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则:(1)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泄露可能导致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报警气体乙硫醇能使人们警觉是因为________.(2)如果家里的燃气突然发生泄露状况,你认为正确操作的方法应该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10分) 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创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人员表示:“如果我们仍旧保持当前的消费习惯和生产模式,人口增长速度也保持不变,那么到2050年时全球人口数量将会达到96亿,届时将需要3颗地球来继续人类的生活.与我们所处的地球和平相处才是确保美好未来的最佳战略.”(1)请写出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一项生活行为________;(2)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的燃烧,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_______.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号内:A.纸张B.果皮C.废旧电池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4.2_碳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4.2_碳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 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 4.2 碳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B.焚烧垃圾发电C.焚烧大量秸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2. 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C.石灰石受热分解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3. 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4. 二氧化碳下列用途,只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灭火B.制化肥C.制干冰D.温室肥料5. 通常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是()A. B. C. D.6.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它①本身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⑤无色无毒.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④7. 下列关于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②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④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8. 下列关于与的比较错误的是()A.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C.可用于光合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D.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9. 将四支分别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 B. C. D.10.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成立的是()A.石墨有滑腻感,可用作电极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食品保鲜剂C.焦炭有还原性,可用作吸附剂D.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11. “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 B. C. D.12. 证明一瓶由地窖中取出的气体含有较高浓度的,最佳的方法是()A.观颜色B.闻气味C.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澄清石灰水13.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中毒C.和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都具有可燃性D.大气中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4. 下列有关和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比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可用于冶炼金属、作燃料D.危害:有毒,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与的比较正确的是()A.和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易溶于水,难溶于水C.可用于光合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D.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6.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是()A.B.C.D.B.能溶于水,难溶于水C.可用于光合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D.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年初春,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为保证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北京市开展了预防煤气中毒的集中宣传检查行动.请回答问题:(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2)煤气中毒的原理是________;(3)据民警调查,居民发生煤气中毒多数是由于使用了“土暖气”(即在室内用煤炉取暖).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避免煤气中毒,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19. 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冰箱去味剂.切割玻璃.干电池电极.做燃料.冶炼金属.制油墨(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________ (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________(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________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________。

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习题(10)

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习题(10)

章节测试题【答题】(1) D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答案】蜡烛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燃烧【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D烧杯中二氧化碳通过小孔进入右侧,使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题】(2)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处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答题】(3)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

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③还可能是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的石块,加入______、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

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______。

【拓展延伸】①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②甲同学把过氧化氢溶液与氧化铁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FeCl3溶液(CuCl2溶液):加铁粉B.CO(CO2):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D.Cu粉(Fe): 加稀硫酸2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⑥一氧化碳能够产生温室效应,属于有毒气体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3 .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中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C.CO 、CO 2含量高均可能导致人死亡,所以说明CO 、CO 2都有毒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4 . “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CO2和CO的比较,表述错误的是()A.结构: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B.性质: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C.用途: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却能做燃料D.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在木炭燃烧过程中生成5 . 下列实验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停止加热B.“净化浑浊的河水”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6 . 2018年11月4日,福建泉州码头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6.97吨碳九产品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

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答题】(1)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O2+Ca(OH)2=CaCO3↓+H2O【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答题】(2)电石的主要成分碳化钙(CaC2),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放出热量,生成乙炔(C2H2)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aC2+2H2O==Ca(OH)2+C2H2↑【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答题】(3)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其剥离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像我们将写错的字用胶条从纸上粘下来一样。

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下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B.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连接四个六元环D.石墨的导电性比银强【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碳的性质。

【解答】A、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B、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选项说法正确;C、从石墨烯的图片看,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连接三个六元环,选项说法错误;D、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答题】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它的______性。

(2)氮气常用作保护气,体现了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3)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碳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学习文档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碳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学习文档

2019-2019学年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CO2的排放: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 该过程中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D.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3.下列物质检验或鉴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用用燃烧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B. 看颜色,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C. 闻气味,鉴别氧气和氮气D. 用磁铁区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4.“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 具有可燃性B. 在常温下性质稳定C. 具有氧化性D. 具有还原性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6.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B. 减少酸雨的形成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 减少氧气的消耗7.如图为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进实验,用一根铁丝穿4片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B. 若将稀硫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它们的pH<7C.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D. 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8.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B. 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C. 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D. 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9.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思路解析:燃烧需要两个条件:(1)达到着火点;(2)有充足的氧气。

二者缺一不可。

答案:D2.国家早已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思路解析: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是汽油中加入部分乙醇得到的新型燃料;该燃料能够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其中乙醇是由玉米、高粱发酵得到的。

答案:A3.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B.只含氧元素C.只含碳、氧两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思路解析: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元素。

至于是否含有氧元素则不能判断,条件不足。

答案:D4.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的主要元素是()A.氧元素B.氢元素C.碳元素D.硫元素思路解析:煤和石油都含有的主要元素是C,其次是氢。

答案:C5.下列燃料不是采用煤或石油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A.汽油B.煤焦油C.柴油D.沼气思路解析:汽油、柴油来自于石油;煤焦油来自于煤的干馏;沼气来自于有机物的缺氧条件下的转化。

答案: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思路解析:A.白炽灯发光发热,但属于物理变化;B.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伴随着燃烧现象;C,符合燃烧的定义;D.呼吸作用是氧化反应,但不属于燃烧现象。

答案:C7.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是()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可燃物的本质、形状和氧气的含量决定燃烧反应的快慢;燃烧空间的大小对燃烧反应没有直接影响。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4燃料与燃烧 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 培优练习含答案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4燃料与燃烧 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 培优练习含答案

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4燃料与燃烧单元2碳及其化合物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墨画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3.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A.字画保存得好B.墨汁里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墨汁是黑色的,黑色不易褪色D.颜料的质量好4.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氦气:填充飞艇B.金刚石:制铅笔芯C.氧气:供给呼吸D.活性炭:吸附异味5.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水和双氧水B.氧气和液氧C.银和水银D.金刚石和石墨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Fe3O4D.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高温加热后,红色固体变成黑色7.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CO可以炼铁, CO2可以做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8.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制作电极B.金刚石裁玻璃C.木炭做燃料D.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9.属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共同点的是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B.化学性质:有可燃性C.用途:人工降雨D.来源:煅烧石灰石10.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如图所示,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乙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B.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C.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D.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①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1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B.都是黑色固体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构成的碳原子数目相同1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试管,后固定加热C.制备气体时,先向装置中加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CO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13.易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氖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4.如下图所示,先在a、c两支相同的大试管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气体,然后分别向a、c试管中加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石墨和活性炭,迅速塞上带导管的胶塞,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所观察到的现象( )A.a、c两试管都无明显变化B.a、c两试管的颜色都消失,水往两试管流C.a试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a试管流,c试管无明显变化D.c试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c试管流,a试管无明显变化15.物质的用途和其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氮气作保护气——稳定性B.氢气充探空气球——密度小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通电发出有色光D.石墨制铅笔芯——润滑性二、实验题1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和CO2,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三套装置探究气体的成分。

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习题(11)

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习题(11)

章节测试题【答题】该化学小组用图示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

其中a为铁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

(8)甲瓶内盛______溶液,分液漏斗内盛______,乙瓶中盛______。

【答案】NaOH;稀硫酸(稀盐酸);浓硫酸【分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依据实验要求可知甲、乙装置应分别为除杂和干燥装置,根据CO和CO2性质可知甲是用以吸收CO2的,因此甲、乙应分别装NaOH溶液和浓H2SO4,甲吸收CO2后最后还应将其释放出来,显然b中应盛放酸,由于盐酸有挥发性,宜选择H2SO4。

【答题】(9)实验先分离出______,方法是先关闭b,再打开a。

【答案】 CO【分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关闭b,打开a时,NaOH溶液能吸收CO2,则先分离得到的是CO气体。

【答题】(10)再收集______,方法是先关闭a,再打开b。

【答案】CO2【分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打开b让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关闭a防止再进入CO,最终收集到CO2气体。

【答题】(1)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中图一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猜想______(填编号,下同)。

【答案】一【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镁不溶于水,图一实验中加入水后,固体部分溶解,说明镁变质,猜想一不正确。

【答题】(2)为了进一步探究另两种猜想,同学们收集图一所示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用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继续实验:Ⅰ.按ABCD的顺序连接好仪器。

Ⅱ.A中有明显变化,其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Ⅲ.C中无明显变化,若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则可证明猜想______成立,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若D中没有收集到无色气体,则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答案】Ca(OH)2+CO2═CaCO3↓+H2O;除去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除尽;二;氢气;三【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专题4《碳和碳的化合物》综合检测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4《碳和碳的化合物》综合检测含答案

1中考总复习分类专题训练化学(四)(内容:碳和碳的化合物)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说明:1.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a:23 O : 16一、单项选择题(以下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区别CO、CO2、O2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三个盛气体的集气瓶中2、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3、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右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

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可验证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弱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利用意识4、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

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O2B.N2C.H2D.CO25、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A.都含有氧分子B.都能供动物呼吸C.都不溶于水D.密度都比空气大6、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供给呼吸B、用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D、生成碳酸饮料7、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

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A.CO2 B.N2C.H2D.O28、学了化学后,请给煤炭工人一个建议,在煤矿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呼吸面具9、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护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用H2作燃料驱动火箭D、含碳燃料的燃烧10、有关的CO2实验如下,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2二、双项选择题(以下第11-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4 燃料与燃烧测验试题 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4 燃料与燃烧测验试题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专题4测验试题〔A〕卷班级考号总分: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Cl-3Na-23Ca-40Fe-56Zn-65Mg-24K-39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0分〕一、选择题〔40分〕1、以下关于HY石、石墨、C60、CO2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CO2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HY石硬度大,可切割石D.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2、石墨炸弹爆炸时释放出大量石墨纤维,易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

A.质软B.有吸附性C.能导电D.易燃、易爆3、填涂答题卡时必须需要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中含有〔〕A.HY石B.石墨C.木炭D.活性炭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石与稀盐酸反响制二氧化碳相比较,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原理都是分解反响B.所用药品的状态一样C.反响都不需要加热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搜集5、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中最简单的方法是A.观察它们的颜色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适宜原料是〔〕7、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以下哪种物质所导致的〔〕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悬浮颗粒8、在实验操作考察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搜集和验满〞。

以下列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9、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响B.二氧化碳属于纯洁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助燃10、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22和CO11、防火、灭火、自救等平安知识是每个生都应该理解的生活常识。

从化学角度看,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用明火检查燃气是否泄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翻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2、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4.2 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 (新版)湘教版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4.2 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 (新版)湘教版

4.2碳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使用的仪器是()A. 试管B. 酒精灯 C. 单孔胶塞 D. 玻璃导管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①④③⑤⑥C. ②①③④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A. AB. BC. CD. D4.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用于灭火B. 能引发“温室效应”C. 能促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6.如图所示的分别是林林所在是实验小组进行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 D.7.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B. 利用干冰气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D.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8.关于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法:木炭燃烧 B. 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干冰C. 对环境影响:形成酸雨 D.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9.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A. 硫化羰是氧化物B.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C. 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10.(2016•黄石)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1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是()A. 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的利用了能源B. 说明产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 有效地制止反应中多余的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12.对比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 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C.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二、填空题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 ,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 (填①或②)通入.(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14.化学让生活丰富多彩.(1)外卖冰激凌中常放入少量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干冰使冰激凌不易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向客厅的鱼缸里加入少量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会缓慢产生氧气,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个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学用语表示为________15.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工业上CO可用来炼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废气不能随意排放,处理方法是________16.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 (填写用途).(2)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 色,说明________ (分子性质).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搭配装置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反应器中放入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8.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药品】①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大理石④过氧化氢溶液⑤稀盐酸【装置】如图所示(1)甲同学选择的药品时③和⑤,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他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 (填标号),该套装置还能制取其它气体,应选择的药品为________ (填化学式).(2)乙同学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9.雨欣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1)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B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①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D处酒精灯②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③反应结束后,若生成了6.4g的铜,则通入的一氧化碳质量一定大于2.8g(4)雨欣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有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四、综合题20.2018 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单元2 碳及其化合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单元2 碳及其化合

碳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CO2的排放: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 该过程中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D.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3.下列物质检验或鉴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用用燃烧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B. 看颜色,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C. 闻气味,鉴别氧气和氮气 D. 用磁铁区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4.“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 具有可燃性B. 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 具有氧化性 D. 具有还原性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6.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B. 减少酸雨的形成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 减少氧气的消耗7.如图为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进实验,用一根铁丝穿4片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B. 若将稀硫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它们的pH<7C.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D. 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8.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B. 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C. 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D. 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9.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2019年仁爱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四_燃料与燃烧_单元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仁爱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四_燃料与燃烧_单元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仁爱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四燃料与燃烧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2. 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A.增加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C.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3. ①酸雨②土壤中含汞等重金属③空气中含量增加,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由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是()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4. 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物质燃烧B.二氧化碳的密度是,约为空气密度的倍,可以像倒液体一样进行倾倒C.二氧化碳气体又叫“干冰”,它可以作制冷剂,也可以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仅为左右,却是不可或缺的成分,起着十分重要作用5. 我国三峡工程每年提供相当于万吨原煤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白色污染B.温室效应C.水土流失D.农药和化肥污染6. 实验桌上因打翻酒精灯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嘴吹灭B.用湿布盖灭C.赶紧逃跑D.拨打电话7. 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反映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打开汽水饮料瓶盖,有大量的无色气泡冒出B.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C.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溶液变成红色D.向放有两支燃着的、高低不等的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8.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白磷自燃B.硫磺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9. 年月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室内起火时,不能随意打开门窗通风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10. 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B.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1. 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农家肥料的沤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降雨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导致酸雨发生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13.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A.用碘酒检验淀粉,因为酒精使淀粉变蓝色B.用稀盐酸检验碳酸盐,因为碳酸盐遇酸会生成气体C.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碱性溶液,因为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因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4.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实验室取气体时,很快不产生气泡了──使用了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中未放入少量水C.久置空气中的铝条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铝的活动性在氢之后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体积──红磷过量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分,)15. 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方程式是________.16. 的用途:(1)常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的性质.(2)干冰用于大地________,人工________.(3)可用作气体肥料,愿意是可促进农作物________作用.(4)用作________原料,如生产尿素、汽水等.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17.(10分) 请将下列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可解决方法用直线连接人类面临的问题可解决的方法、淡水资源紧缺—-(1)将海水淡化或把污染的水净化后使、化石能源紧缺—-(2)研制出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钢铁制品的锈蚀—-(3)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源、“白色污染”问题—-(4)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________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18. 啤酒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有、和蛋白质等物质.请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1)观察一瓶静置的啤酒,未见气泡;打开啤酒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原因是________;导致啤酒气泡快速放出的方法有搅拌、振荡等,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请举例说明________(1)由此受到启示,你认为在贮存和运输啤酒时应注意________(2)小明猜想从啤酒中产生的气体是,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并填写下表:19. 在我国很多地方,人们都有使用地窖储藏农产品的习惯.由于地窖里的农产品进行呼吸作用放出,而密度比空气大,再加上地窖通风不畅,致使地窖里浓度过大.多年来,因为地窖内浓度超标(大于)使人窒息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提出问题】在没有测量浓度的专业仪器情况下,有哪些简易方法可以检验的有害浓度呢?【实验操作】(1)在集气瓶里分别配制浓度为、、、的种空气.(2)将燃着的蜡烛、健康的小白鼠、澄清石灰水,分别伸入(或放入、倒入)浓度为、、、的种空气中,进行实验.有关的实验现象见下表,请将下表填写完整:(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检验地窖里的有害浓度,应选择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灯火检验法.小白鼠检验法.石灰水检验法(2)不选择另外两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拓展延伸】(1)检验时,应先把地窖中的空气取出少许,但人千万不能进入地窖取气.请你设计一个“空气取样仪”,使人站在地面上就能取出地窖里的空气,并进行检验(可画装置示意图).(2)若地窖内浓度超标,可采用哪些简便方法降低的浓度?(3)不用排水法,如何在容积为的集气瓶里配制体积分数是的空气?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年仁爱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四燃料与燃烧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D【解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2.【答案】C【解析】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煤的燃烧应以最大限度地、迅速地放出其热能为目的.为使煤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完全燃烧,把煤制成蜂窝状,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答案】B【解析】煤、石油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物质.4.【答案】C【解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考虑.5.【答案】B【解析】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能力可以节约大量的原煤,原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的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6.【答案】B【解析】、从安全的角度分析.、用湿布盖灭即可隔绝空气到达灭火的目的分析.、根据酒精灯而着火不能置之不理,要及时灭火分析.、根据小的火灾自己先处理来分析.7.【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8.【答案】A【解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发光,也达不到着火点.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败等9.【答案】C【解析】、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根据助燃的条件进行解答;、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10.【答案】B【解析】、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判断.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1.【答案】A,D【解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12.【答案】C,D【解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性质判断,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导致的,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13.【答案】C,D【解析】、根据淀粉的性质进行分析,淀粉与碘变蓝色.、根据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进行分析.、根据酚酞与酸碱盐的显色反应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反应现象进行判断.14.【答案】C,D【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熔化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来分析.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分)15.【答案】高温分解石灰石,高温【解析】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16.【答案】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大食物储运,降雨光合工业【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17.【答案】解:可以通过将海水淡化或把污染的水净化后使用解决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白色污染”的主要问题再与不能自然降解,所以可通过研制出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来解决;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源、水能、风能等方法来解决;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而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制成的不锈钢具有耐腐蚀、不易生锈的特点,可以解决钢铁制品的生锈问题;故选、、、.【解析】根据淡水资源紧缺、化石能源紧缺、钢铁制品的锈蚀和“白色污染”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分析即可.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18.【答案】打开瓶盖瓶内气压变小,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加热,低温、防止振荡【解析】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分析判断,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19.【答案】解: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1)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浓度已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时,灯火检验法和小白鼠检验法却检不出的浓度有害(3)通过注射器向集气瓶底部缓缓注入,然后在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摇匀,即得浓度为的空气.答案:【实验操作】明显浑浊;明显浑浊;【实验结论】(1);(2)当浓度已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时,灯火检验法和小白鼠检验法却检不出的浓度有害;【拓展延伸】(1)见图;(2)用鼓风机将地窖里空气抽出或利用喷雾器向地窖内喷洒石灰水;(3)通过注射器向集气瓶底部缓缓注入,然后在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摇匀,即得浓度为的空气.【解析】【实验操作】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分析;【实验结论】(1)根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2)根据当浓度已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时,灯火检验法和小白鼠检验法却检不出的浓度解答;【拓展延伸】(1)根据实验要求分析解答;(2)根据降低的浓度的方法解答;(3)根据通过注射器向集气瓶底部缓缓注入,然后在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摇匀,即得浓度为的空气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碳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酒精
灯 C. 单孔胶
塞 D. 玻璃导管
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②①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A. A
B.
B C. C
D. D
4.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用于灭

B. 能引发“温室效应”
C. 能促进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 D.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
结合而使人中毒
6.如图所示的分别是林林所在是实验小组进行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
B. 利用干冰气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
D.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8.关于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法:木炭燃
烧 B. 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干冰
C. 对环境影响:形成酸
雨 D.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9.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化羰是氧化

B.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 硫化羰可用作灭火
剂 D. 硫
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10.(2016•黄石)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1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是()
A. 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的利用了能源
B. 说明产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
性 D. 有效地制止反应中多余的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
12.对比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C.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
水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二、填空题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 ,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 (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
14.化学让生活丰富多彩.
(1)外卖冰激凌中常放入少量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干冰使冰激凌不易融化的原因是
________ ;
(2)向客厅的鱼缸里加入少量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会缓慢产生氧气,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个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学用语表示为
________
15.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工业上CO可用来炼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废气不能随意排放,处理方法是________
16.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 (填写用途).
(2)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 色,说明________ (分子性质).
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搭配装置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反应器中放入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8.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药品】①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大理石④过氧化氢溶液⑤稀盐酸
【装置】如图所示
(1)甲同学选择的药品时③和⑤,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他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的组合是
________ (填标号),该套装置还能制取其它气体,应选择的药品为________ (填化学式).
(2)乙同学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雨欣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1)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B处玻璃管中的
现象是________
(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D处酒精灯
②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若生成了6.4g的铜,则通入的一氧化碳质量一定大于2.8g
(4)雨欣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有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________
四、综合题
20.2018 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
用最大的有 CO、尼古丁、焦油等。

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 CO2和 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_。

(3)与 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二、填空题
13.【答案】试管;CaCO3+2HCl=CaCl2+H2O+CO2↑;B;D;2KClO32KCl+3O2↑;A;②;AC或AE
14.【答案】CO2,;干冰升华会吸热,周围温度降低;2H2O2═2H2O+O2↑;;2O;
15.【答案】相同;不同;3CO+Fe2O33Fe+3CO2;回收利用或点燃
16.【答案】密度比空气大;灭火;红;分子不断地运动
17.【答案】②①④③⑤
三、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BC;H2O2、MnO2
(2)2KMnO4K2MnO4+MnO2+O2↑
19.【答案】(1)把玻璃管中空气全部排出;黑色粉末变红
(2)Ca(OH)2+CO2═CaCO3↓+H2O;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3)C
(4)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四、综合题
20.【答案】(1)CO
(2)C、H
(3)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