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三角函数2

合集下载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c
sin
A
=
∠A的对边
斜边
斜边
a =c
b
A
c
cos
A
=
∠A的邻边
斜边
=
b c
斜边
b邻 A 边
谢谢~
B1 A1
B2 A1
B1 A1
B2 A1
B1
(3)如果改变B2在梯子A1B1上的位置呢?
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B2
(4)如果改变梯子A1B1的倾斜角的大小呢?
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C1 C2
A1
探究新知
(1)Rt△B1A1C1 ∽ Rt△B2A1C2.
(2)相等
∵ Rt△B1A1C1 ∽ Rt△B2A1C2,
=
a c
tan A a a c sin A b c b cos A
若∠A+∠B=90°;一个 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 弦,sinA=cosB;一个锐角的 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
cosA=sinB.
探究新知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同一个角:①商的关系:tanA= sin A ;②平方
关系:sin2A+cos2A=1.
A
B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结论: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 斜边的比, ∠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探究新知
核心知识点一: 正弦、余弦的定义
想一想:如图.
(1)直角三角形A1B1C1和直角三角形A1B2C2有什么关系?
(2)A1C1 和 A1C2 有什么关系? B1C1 和 B2C2 呢?
探究新知
• 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sinA,cos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 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分别表示∠A的正弦,余弦 (习惯省去 “∠”号). 3.sinA,cosA 是一个比值,是直角边与斜边之比.注意比的顺序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与复习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2、如以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 那么∠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A90B 90∠-︒=∠︒=∠+∠得B A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对边邻边Cαsin0 21 22 23 1 αcos1 23 2221 0 αtan 0 33 1 3 不存在 αcot不存在3133 0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222c b a =+;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注意:尽量防止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2、应用举例:(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 (2)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3)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

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 i lα==。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

:i h l=hl α如图3,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2[人教版](新编2019)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2[人教版](新编2019)
; ; ; ; ;
; ; ;
标为2,则α的四个三角函数值分别

.
2.在△ABC中,∠C=Rt∠,cosA=0.2,
则其他三个三角函数值分别

.
; ; ; ; ;
复习九--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要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锐角α的三角函数怎样表示
怎样定义

2.说出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 .
3.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有哪些?请
写出相应的关系式
.
检测练习:
1.若锐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在x
轴正半轴,终边在第一象限,终边上
一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P的纵坐
宣王中兴 戊申 天纲解纽 将吉 刘备以诈力虏刘璋 十二月 以之配日 九年春正月辛酉 刘弘等并桉兵不能御 断刑罚以威之 八月 一曰天旗 军井未达 属三河 帝军于芒山 以卫将军梁芬为司徒 诏太官彻膳 拔五城 不听 夏四月丙辰 又于广望观下作辽东妖妇 江州刺史何无忌及循战于豫章 诸葛公起居何如 古者百官 翟辽寇谯 乐弘攻督护戴施于仓垣 备其越逸 命箠荆台 自是以来 领平西将军 尝坐置膝前 冬十月 三月 由吾不能以道匡卫 延安于将危之命 冀 丙申 藏兵亦所以御难也 位厕鼎司 会稽王昱 一攻陈仓 夙夜惟忧 而帝亦虑难作 青 拨乱反正 何以视之不员乎 徵征 西大将军 卢循寇广州 持节 大赦 昔赵高极意 己未 内镇百姓 日月五星之道也 郡国十六雨雹 大司马桓温帅众北伐 咸宁元年春正月戊午朔 立国子学 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 故不得已而临之 若不损己以益人 累迁左将军 形也 又《易》曰 中央大星为大将军 赫连勃勃大败王师于青泥北 谘谋诸军事 杨济都督荆州诸军事 坏庐舍 天庙也 何曾等固争曰 壬申 假其归义侯 西中郎将赵胤

锐角三角函数_2

锐角三角函数_2

(2)cos600+tan600;
怎样 做?
3 2 sin 450 sin 600 2 cos 450.
2
4 2 sin 2 300 cos2 600 2 cos2 450.
2
知识的运用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2 如图: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
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0,且
(1)sin300等于多少? (2)cos300等于多少? (3)tan300等于多少?
450
450 ┌
300
600 ┌
(4)cot300等于多少? 请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如图,观察三角板:
驶向胜利 的彼岸
(5)sin450,sin600等于多少?
(6)cos450,cos600等于多少?
∠A,∠B ,∠C的对边分别是a,b,c.
求证:sin2A+cos2A=1
A
c
a

b
C
sin2A+cos2A=1它反映了同角之间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且它更具有灵活变换的特点,若能予以掌握,则将有益 于智力开发.
习题
1.计算;(1)tan450-sin300;
独立 作业
(2)cos600+sin450-tan300;
1 2 1 2 .
22 2
?怎样
解答
(2) sin2600+cos2600-tan450
3 2
2
1 2
2
1
3 1 1
44
0.
提示:
Sin2600表示 (sin600)2,
cos2600表示 (cos600)2, 其余类推.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锐角三角函数特殊公式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锐角三角函数特殊公式

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4.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5.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6.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7.正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8.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0≤sinA≤1, 1≥cosA≥0;当角度在0°<A0, cotA>0。

二、锐角三角函数: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所以在初中阶段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完成的,即把这个角放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

所谓锐角三角函数是指:我们初中研究的都是锐角的三角函数。

初中研究的锐角的三角函数为:正弦(sin),余弦(cos),正切(tan)。

正弦: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余弦: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正切: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三、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tanα·cotα=1sin2α·cos2α=1cos2α·sin2α=1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sinα)2+(cosα)2=11+tanα=secα1+cotα=cscα诱导公式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其中k∈Z)二倍角、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Sin(2α)=2sinαcosαCos(2α)=(cosα)2-(sinα)2=2(cosα)2-1=1-2(sinα)2Tan(2α)=2tanα/(1tanα)sin(3α)=3sinα4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cos(3α)=4cos3α3cosα=4cosα·cos(60°+α)cos(60°α)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tanαtan(π/3+α)tan(π/3α)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sinαcosβ=[sin(α+β)+sin(α-β)] sinαsinβ=[1][cos(α+β)cos(αβ)]/2 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锐角的三角函数(第3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锐角的三角函数(第3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

B
2a
a
45.0
A
C
a
Sin45°=
A 的 对 边 斜边
2 2
cos45°=
A的邻边 2
斜边
2
tan45°=
A的对边 1 A 的邻边
归纳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0o
45o
sinα
1 2
2 2
cosα
3 2
2 2
3
tanα
3
1
60o
3 2
1 2
3
讨论:
30o
45o
sinα
1 2
2 2
cosα
3
2
公式一
2、三角公式
当∠A+∠B=90°时
B
c
a

A
b
C
sinA=cosB cosA=sinB
tanA . tanB=1
公式二
sin2 A cos2 A 1 tan A sin A cos A
新知探究
已知Rt△ABC中,∠A=30°
B
a
2a
Sin30°=
A的对边 1
斜边
2
C
30.0 A
3a
60o
3 2
1 2
3
角度逐 渐增大
正切值 也增大
讨论: 锐角A的正弦值、余弦值有无变化范围?
30o
1
sinα 2
cosα 3 2 3
tanα 3
45o
2 2
2 2
1
60o
3 2
1 2
3
0< sinA<1 0<cosA<1
归纳

24.3.1锐角三角函数2

24.3.1锐角三角函数2
2 cos A 3 0.5 cos A

4 cos A 5 sin A cos A 4 5 tan A 2 cos A 3 sin A cos A 2 3 tan A
3 7
4 5 0.5 1.5 3 原式 2 3 0.5 3.5 7
1.sinA与cosA有何关系? tanA与cotA的关系?
2.tanA与sinA、cosA之间的关系: cotA与sinA、cosA之间的关系: 商的关系
作者:李先贵(平昌县信义小学)
4
探索一:sinA与cosA的平方和关系
证明
∵∠C=900
a b c
2 2
2
a sin A , c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执教人:李先贵
作者:李先贵(平昌县信义小学) 1
锐角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sinA = cosA = tanA = cotA =
A的对边 斜边
A的邻边 斜边
A的对边 A的邻边
A的邻边 A的对边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余切统称∠A的三角函数
作者:李先贵(平昌县信义小学)
cotA与sinA、cosA间商的关系
cot A
1 tan A
sin A cos A . cos A sin A
cos A . sin A
a sin A , cos A b , tan A a , b c c sin A a b a c a cos A c c c b b
tan A cot A
B
cot A b . a
c a

tan A cot A 1.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一类函数。

它们的本质是任意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

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

另一种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但并不完全。

现代数学把它们描述成无穷数列的极限和微分方程的解,将其定义扩展到复数系。

它包含六种基本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它并不具有单值函数意义上的反函数。

三角函数在复数中有较为重要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也是常用的工具。

目录锐角三角函数公式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tan α=∠α的对边/ ∠α的邻边cot α=∠α的邻边/ ∠α的对边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tan2A=(2tanA)/(1-tanA^2)(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三倍角公式推导sin3a=sin(2a+a)=sin2acosa+cos2asina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sint=B/(A^2+B^2)^(1/2)cost=A/(A^2+B^2)^(1/2)tant=B/A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cover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推导公式tanα+cotα=2/sin2αtanα-cotα=-2cot2α1+cos2α=2cos^2α1-cos2α=2sin^2α1+sinα=(sinα/2+cosα/2)^2=2sina(1-sin&sup2;a)+(1-2sin&sup2;a)sina=3sina-4sin&sup3;acos3a=cos(2a+a)=cos2acosa-sin2asina=(2cos&sup2;a-1)cosa-2(1-sin&sup2;a)cosa=4cos&sup3;a-3cosasin3a=3sina-4sin&sup3;a=4sina(3/4-sin&sup2;a)=4sina[(√3/2)&sup2;-sin&sup2;a]=4sina(sin&sup2;60°-sin&sup2;a)=4sina(sin60°+sina)(sin60°-sina)=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4sinasin(60°+a)sin(60°-a)cos3a=4cos&sup3;a-3cosa=4cosa(cos&sup2;a-3/4)=4cosa[cos&sup2;a-(√3/2)&sup2;]=4cosa(cos&sup2;a-cos&sup2;30°)=4cosa(cosa+cos30°)(cosa-cos30°)=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4cosasin[90°-(60°-a)]sin[-90°+(60°+a)]=-4cosacos(60°-a)[-cos(60°+a)]=4cosacos(60°-a)cos(60°+a)上述两式相比可得tan3a=tanatan(60°-a)tan(60°+a)半角公式tan(A/2)=(1-cosA)/sinA=sinA/(1+cosA);cot(A/2)=sinA/(1-cosA)=(1+cosA)/sinA.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三角和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 inα·sinβ·sinγ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 inα·sinβ·cosγ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 anγ-tanγ·tanα)两角和差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和差化积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诱导公式sin(-α) = -sinαcos(-α) = cosαtan (—a)=-ta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tanA= 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tan(π-α)=-tanαtan(π+α)=tanα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α/2)]cosα=[1-tan^(α/2)]/1+tan^(α/2)]tanα=2tan(α/2)/[1-tan^(α/2)]。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涉及到角度和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用于计算平面向量在多边形中和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是基于角度θ,从而定义的三角函数值。

一般情况下,它用半圆线直叙指函数如下所示:sinθ,cosθ,tanθ,cotθ,secθ,cscθ。

3、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cosθ= sin (π/2-θ);sinθ= cos (π/2-θ);tanθ=cot (π/2-θ);cotθ=tan (π/2-θ);secθ=csc(π/2-θ);cscθ=sec (π/2-θ)。

二、圆周角:1、什么是圆周角:圆周角是指以圆等分线在a轴上的量度,即由圆心和两个点确定的弧的长度。

圆周角定义在一个圆的周围,与半径的长度有关,可以用角度μ来表示。

2、单位:圆周角的单位是弧度rad,又称为radian,表示当一个圆的半径为1时,圆周角的长度。

三、锐角的余弦定理:1、锐角余弦定理是用弦和角定义的三角形问题,可以求解共有三角形A、B、C三个锐角所对应边长a、b、c满足关系:a²=b²+c²-2bc cosA;b²=a²+c²-2ac cosB;c²=a²+b²-2ab cosC。

2、此外,锐角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三角形所有边长求解A、B、C三个锐角所对应的角度值,记为A=cos-1[(b²+c²-a²)/2bc];B=cos-1[(a²+c²-b²)/2ac];C=cos-1[(a²+b²-c²)/2ab]。

四、锐角的正弦定理:1、锐角正弦定理是求解三角形的已知一边和两个对边角的问题,满足条件如下:a=b sinA/sinB;b=a sinB/sinA;c=a sinC/sinA,c=bsinC/sinB。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类比正弦函数,理解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进而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2.能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相关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4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余弦、正切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直角边之比是固定值.【教学难点】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如图,在Rt△ABC中,∠C=90°.当∠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确定,此时,其他边之间的比是否也确定呢?(二)探索新知知识点一余弦的定义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C=∠F=90°,则AC DF=成立吗?为什么?(出示课件4)AB DE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出示课件5)∵∠A=∠D,∠C=∠F=90°,∴∠B=∠E.从而sinB=sinE,因此AC DF=.AB DE教师归纳:(出示课件6)在有一个锐角相等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这个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如下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A b c∠=的邻边斜边教师强调:从上述探究和证明过程,可以得到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任意锐角α,有cos α=sin(90°-α),或sin α=cos(90°-α).(出示课件7)出示课件8,教师对照正弦、余弦的定义,对两个概念注意事项加以强调:1.sinA 、cos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2.sinA 、cosA 是一个比值(数值).3.sinA 、cos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出示课件9,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订正.知识点二 正切的定义如图,△ABC 和△DEF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 ,∠C=∠F=90°,则BC EF AC DF=成立吗?为什么?(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证明,一生板演,教师巡视,并用多媒体展示. 证明:∵∠C=∠F=90°,∠A=∠D ,∴Rt △ABC ∽Rt △DEF. ∴BC AC EF DF =, 即BC EF AC DF=. 教师问: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吗?(出示课件11)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出示课件12)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 .A A b∠=∠的对边的邻边出示课件14,教师问: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的正切值有什么关系?学生答:互为倒数.教师问:锐角A 的正切值可以等于1吗?为什么?可以大于1吗?学生答:锐角A 的正切值可以等于1;当a=b 时;可以大于1,当a >b 时.出示课件15,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订正.知识点三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出示课件16: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 的锐角三角函数.考点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例 如图,△ABC 中,∠C=90°,AB=10,BC=6,求sinA ,cosA ,tanA 的值.(出示课件17)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2222=106AC AB BC --, 因此,63sin ==105BC A AB =, 84cos 105AC A AB ,===63tan ==.84BC A AC = 师生共同总结: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一般思路是:当所涉及的边是已知时,直接利用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当所涉及的边是未知时,可考虑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得边的长度,然后根据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出示课件18)出示课件19,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订正.考点2 已知一边及一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函数值.例 如图,在Rt △ABC 中,∠C=90°,BC=6,3sin 5A =,求cosA,tanB 的值.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在Rt △ABC 中,sin BC A AB=, ∴5610sin 3BC AB A =⨯==. 又22221068AC AB BC =-=-=, ∴4cos 5AC A AB ==,4tan .3AC B BC == 教师强调: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边长及一个锐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其它的所有锐角三角函数值.出示课件21,学生独立思考后一生板演,教师订正.(三) 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2-28)练习课件22-28相应题目,约用时15分钟。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 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 tan α=∠α的对边 / ∠α的邻边 cot α=∠α的邻边 / ∠α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推导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2sina(1-sin&sup2;a)+(1-2sin&sup2;a)sina =3sina-4sin&sup3;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sup2;a-1)cosa-2(1-sin&sup2;a)cosa =4cos&sup3;a-3cosa sin3a=3sina-4sin&sup3;a =4sina(3/4-sin&sup2;a) =4sina[(√3/2)&sup2;-sin&sup2;a] =4sina(sin&sup2;60°-sin&sup2;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 =4sinasin(60°+a)sin(60°-a) cos3a=4cos&sup3;a-3cosa =4cosa(cos&sup2;a-3/4) =4cosa[cos&sup2;a-(√3/2)&sup2;] =4cosa(cos&sup2;a-cos&sup2;30°) =4cosa(cosa+cos30°)(cosa-cos30°) =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 =-4cosasin[90°-(60°-a)]sin[-90°+(60°+a)] =-4cosacos(60°-a)[-cos(60°+a)] =4cosacos(60°-a)cos(60°+a) 上述两式相比可得 tan3a=tanatan(60°-a)tan(60°+a)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三角和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两角和差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和差化积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 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 诱导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a)=-ta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α/2)] cosα=[1-tan^(α/2)]/1+tan^(α/2)] tanα=2tan(α/2)/[1-tan^(α/2)]。

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浙教版)

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浙教版)

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浙教版)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

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编辑了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浙教版),欢迎参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sin(A+B) = sinAcosB+cosAsinB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cos(A-B) = cosAcosB+sinAsinBtan(A+B) = (tanA+tanB)/(1-tanAtanB)tan(A-B) = (tanA-tanB)/(1+tanAtanB)cot(A+B) = (cotAcotB-1)/(cotB+cotA)cot(A-B) = (cotAcotB+1)/(cotB-cotA)·三角和的三角函数: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 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 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 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sint=B/(A^2+B^2)^(1/2)cost=A/(A^2+B^2)^(1/2)tant=B/A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tan(2α)=2tanα/[1-tan^2(α)]·三倍角公式: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半角公式:sin(α/2)=±√((1-cosα)/2)cos(α/2)=±√((1+cosα)/2)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 =(1-cosα)/sinα·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cover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2(α/2)]cosα=[1-tan^2(α/2)]/[1+tan^2(α/2)]tanα=2tan(α/2)/[1-tan^2(α/2)]·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推导公式tanα+cotα=2/sin2αtanα-cotα=-2cot2α1+cos2α=2cos^2α1-cos2α=2sin^2α1+sinα=(sinα/2+cosα/2)^2·其他: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 +……+cos[α+2π*(n-1)/n]=0 以及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浙教版),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锐角的三角函数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锐角的三角函数课件

任意两边的长度,可求两锐角
的正切值.

A
C
(2)在Rt△ABC中,∠C=90°,BC=3,
tanA= 3 ,求AB的值.
4
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一边长度和一锐角正切 值,可求另两边的长度.
拓展提升
1、如右图, ∠ACB=90°CD⊥AB.
() ( ) ( )
tan A (
)(
)(
.
)
A
C
┌ DB
小结:锐角A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可以有 不同的对边与邻边,但正切值不变.另外相等 的锐角,它们的正切值也相等。
拓展提升
2、等腰△ABC,AB=AC=13,BC=10,求tanB.
A

B
DC
小结:在非直角三角形中求角的正切值,要 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三、反思感悟,积累经验
• 1.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长度l
决(如没有直角三角形,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跟踪练习1
1、判断对错:
(1).如图 1 tan A BC ( ).
AC
A
(2).如图 2 tan A AC ( ). BC
(3).如图 2 tan B 10 ( ). 7
(4).如图 2 tan A 0.7m( ).
B
B
7┍m
C
图1
A
10m C
1.tan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一个锐角 2.tanA 是一个比值(直角边之比.注意比的顺序,且
tanA﹥0,无单位.) 3.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的正切,习惯省去“∠”
号;∠α 的正切表示为:tanα;但∠BAC的正切应表示为 :tan∠BAC; ∠1的正切表示为:tan∠1, 4.将来遇到锐角的正切问题,必须放到直角三角形中去解

25.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案(2)

25.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案(2)

图25.2.425.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案(2)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探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特殊性质; 2.能够熟练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并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难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熟练应用。

课前预习导学 1.在Rt △ABC 中,∠C =90°,已知AC =21,AB =29,分别求∠A 、∠B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2.在Rt △ABC 中,∠C =90°,BC ∶AB =1∶2,求∠A 、∠B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3. 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BC,求∠A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课堂学习研讨探索: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sin30°是一个常数。

用刻度尺量出你所用的含30°角的三角尺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长,与同伴交流,看看常数sin30°是多少。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你会证明这个结论吗?1、如图,Rt △ABC 中,∠C =90°,∠A =30°,求证:AB=2BC 证明:如图,取AB 中点D,连接CD2、分别求出上图中∠A 和∠B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sin30°=____________, sin60°=____________. cos30°=____________, cos60°=____________. tan30°=____________, tan60°=____________. cot30°=____________, cot60°=____________.BC它的正切值、余弦值、余切值随着∠A 的增大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4、同学互测:(例:已知sinA =21,则∠A =_____°;或tan45°=______)5.例题学习: 求下列各式的值.(1)2sin30°-tan60°+cot45°;(2)sin30°+︒45sin2-2tan3160°课堂达标检测1.计算:(1)2cos30°+sin30°-3tan30° (2) ︒+--︒+321sin304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厘米,则斜边的长是( ). (A )2厘米 (B )4厘米 (C )6厘米 (D )8厘米 3.已知cos A =21,则∠A =___________°; 已知sin B =23,则∠B =___________°3.设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根据下列所给条件求∠B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注意画图) (1) a =3,c =4; (2) a =5,b =12.2. 在Rt △ABC 中,∠C =90°,∠A =30°,AB=4 求∠B 的度数和AC 、BC 的长.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

03
证明方法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将边的关 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再利用三角函数 的性质推导得出。
05
锐角三角函数的作图及演 示
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绘制锐角三角函数图像
总结词
通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我们可以 轻松地绘制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
详细描述
首先,我们需要输入锐角的角度值,然后 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中选择对应的三角 函数(正弦、余弦或正切)。这样,我们 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角度的函数值。将这 些值在坐标系中表示,就可以形成锐角三 角函数的图像。
证明方法
通过正弦定理将角的关系转化为 边的关系,再利用勾股定理推导 得出。
正切定理的公式及证明
01
02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正切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 两边长度的比值等于这两边所夹角的 正切值与第三边所对应角的正切值的 比值。
正切定理的公式为 tan(A)/tan(B) = c/b。其中,A、B、C 分别代表与三 边相对应的角度,a、b、c 分别代表 三角形的三边长。
求边长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对应的边长,可以应用锐角三 角函数来求解另一条边长。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 知角A为30度,对应边a为10单位长度,那么对应边b的长度 可以通过应用三角函数求解。
在实际问题中求解角度或边长
地球定位
在地球上定位一个点,需要知道该点与北极的夹角和该点到北极的距离。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应用锐角 三角函数来求解。
余弦定理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有cosA = (b² + c² - a²) / (2b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这表明一个 角的余弦值等于由该角两边长度和它们夹角所确定的三角形的另一边的平方与两邻边平方和的差与两邻边的积 之比。

锐角三角函数(之2)

锐角三角函数(之2)

C 一 A _ B 厂 =
平 方 关 系
一 、 _ 一 2 . 曙 =

CS O


CB
0 B / 一A
AC
亍 ’
1 √ 2
一 ’
2/  ̄ 2
ac n  ̄一 CB
倒 数 关 系
c a 一 。t 一 2 ,
AB

3 2 √
一面
商 的 关 系

S O ̄
_|
= c , = Ot
CO S6 f
Sl a n
。 一±

Z 一

一±

t n c t 一 1. a a oa
1+ t n2 : a a : =1+
Z —
一 s ca, eZ
一 CSC20 ̄


以 下 的 t n ,oa,e口的值 也 各 有 两 个 . a a ct sc Rt AB C, ABC △  ̄
tn √ aa 2
seca —
CO S0  ̄



图 l
CSCO 一 /
一 三 一3 — = . - 一
于 是 得 到 s + C Sa— Y i a O。 n 。+ 一 1 ,
sl a n
— —
注意
若没有 “ 锐角 ” 个条 件 , 是 这 则

t n , O a C 一
2 ‘
21 0 1年 第 4期
周 老 师讲 数 学
《 理 天 地 》 中 版 数 初
4 、l /5
Sl n

3 ,
CS C

201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2)》参考课件

201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2)》参考课件

AC BC = 所以 B′C′ A′C′
B′C′ BC = 即 A′C′ AC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 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
A的对边记作a, B的对边记作b, C的对边记作c.
如图:在Rt △ABC中,∠C=90°,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一个角的正切 表示定值、比 叫做∠A的 正切,记作 tanA。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探究
情境探究
B
如图,在Rt△ABC中,∠C =90°,当锐角A确定时,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 之确定,此时,其他边之 间的比是否也确定了呢? 为什么?
斜边c 对边a
A
邻边b
C
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我们把∠A的 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即
2. 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值、余 弦值和正切值有什么变化? 解:设各边长分别为a、b、c,∠A的三个三角函数分别为
a b a sin A , cos A , tan A c c b
则扩大2倍后三边分别为2a、2b、2c
B
2a a sin A 2c c 2b b cos A 2c c 2a a tan A 2b b
BC sin A , cos A AB AC sin B , cos B AB AC , tan A AB BC , tan B AB BC AC AC BC
因为0<sinA <1, 0<sinB <1,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1 tan A tan B
试一试:
下图中∠ACB=90°,CD⊥AB,垂足为D。指出∠A和∠B 的对边、邻边。 B D (1) tanA =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精练精析(2)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精练精析(2)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2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A.4km B.2km C.2km D.(+1)km2.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A.40海里B.40海里C.80海里D.40海里3.如图,△ABC的项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cosC的值为()A.B.C.D.4.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下边各组边的比不能表示sinB的()A.B.C.D.5.在△ABC中,若AC:BC:AB=5:12:13,则sinA=()A.B.C.D.6.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边AB上的高,若AB=1,则线段BD的长是()A.sin2A B.cos2A C.tan2A D.cot2A7.如图,Rt△ABC中,∠ACB=90°,CD是AB上中线,若CD=5,AC=8,则sinA为()A. B. C. D.8.在Rt△ABC中,∠C=90°,cosA=,则tanB等于()A.B.C.D.2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从一般船的点A处观测海岸上高为41m的灯塔BC(观测点A与灯塔底部C在一个水平面上),测得灯塔顶部B的仰角为35°,则观测点A到灯塔BC的距离约为_________ m(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6,cos35°≈0.8,tan35°≈0.7)10.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度,AC=7米,则树高BC为_________ 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1.如图,在建筑平台CD的顶部C处,测得大树AB的顶部A的仰角为45°,测得大树AB 的底部B的俯角为30°,已知平台CD的高度为5m,则大树的高度为_________ m(结果保留根号)12.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2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等于_________ 海里.13.如图,∠BAC位于6×6的方格纸中,则tan∠BAC=_________ .14.△ABC中,AB=AC=5,BC=8,那么sinB= 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9小题)15.解放桥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全钢结构的部分可开启的桥梁.(Ⅰ)如图①,已知解放桥可开启部分的桥面的跨度AB等于47m,从AB的中点C处开启,则AC开启至A′C′的位置时,A′C′的长为_________ m;(Ⅱ)如图②,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解放桥的全长PQ,在观景平台M处测得∠PMQ=54°,沿河岸MQ前行,在观景平台N处测得∠PNQ=73°,已知PQ⊥MQ,MN=40m,求解放桥的全长PQ(tan54°≈1.4,tan73°≈3.3,结果保留整数).16.将一盒足量的牛奶按如图1所示倒入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中,当容器中的牛奶刚好接触到点P时停止倒入.图2是它的平面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求出容器中牛奶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1.73,≈1.41)17.根据道路管理规定,在羲皇大道秦州至麦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60千米/时.已知测速站点M距羲皇大道l(直线)的距离MN为30米(如图所示).现有一辆汽车由秦州向麦积方向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AMN=60°,∠BMN=45°.(1)计算AB的长度.(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18.如图,从A地到B地的公路需经过C地,图中AC=10千米,∠CAB=25°,∠CBA=37°,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1)求改直的公路AB的长;(2)问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sin25°≈0.42,cos25°≈0.91,sin37°≈0.60,tan37°≈0.75)19.如图,一堤坝的坡角∠ABC=62°,坡面长度AB=25米(图为横截面),为了使堤坝更加牢固,一施工队欲改变堤坝的坡面,使得坡面的坡角∠ADB=50°,则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多少米?(结果保留到0.01米)(参考数据:sin62°≈0.88,cos62°≈0.47,tan50°≈1.20)20.如图,一水库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坝顶BC宽6米,坝高20米,斜坡AB的坡度i=1:2.5,斜坡CD的坡角为30°,求坝底AD的长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提示:坡度等于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21.如图,在山坡上植树,已知山坡的倾斜角α是20°,小明种植的两棵树间的坡面距离AB是6米,要求相邻两棵树间的水平距离AC在5.3~5.7米范围内,问小明种植的这两棵树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22.如图,小明从点A处出发,沿着坡角为α的斜坡向上走了0.65千米到达点B,sinα=,然后又沿着坡度为i=1:4的斜坡向上走了1千米达到点C.问小明从A点到点C上升的高度CD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23.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 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A.4km B.2km C.2km D.(+1)k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点A作AD⊥OB于D.先解Rt△AOD,得出AD=OA=2,再由△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D=AD=2,则AB=AD=2.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D⊥OB于D.在Rt△AOD中,∵∠ADO=90°,∠AOD=30°,OA=4,∴AD=OA=2.在Rt△ABD中,∵∠ADB=90°,∠B=∠CAB﹣∠AOB=75°﹣30°=45°,∴BD=AD=2,∴AB=AD=2.即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2k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难度适中,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A.40海里B.40海里C.80海里D.40海里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点P作垂直于AB的辅助线PC,利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P作PC⊥AB于点C,由题意可得出:∠A=30°,∠B=45°,AP=80海里,故CP=AP=40(海里),则PB==40(海里).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问题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各角度数是解题关键.3.如图,△ABC的项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cosC的值为()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先构建格点三角形ADC,则AD=2,CD=4,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C,然后根据余弦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在格点三角形ADC中,AD=2,CD=4,∴AC===2,∴cos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余弦等于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考查了勾股定理.4.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下边各组边的比不能表示sinB的()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利用两角互余关系得出∠B=∠ACD,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CB=90°,CD⊥AB于D,∴∠ACD+∠BCD=90°,∠B+∠BCD=90°,∴∠B=∠ACD,∴sinB===,故不能表示sinB的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5.在△ABC中,若AC:BC:AB=5:12:13,则sinA=()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ABC中,AC:BC:AB=5:12:13,即52+122=132,∴△ABC是直角三角形,∠C=90°.sin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较简单题目.6.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边AB上的高,若AB=1,则线段BD的长是()A.sin2A B.cos2A C.tan2A D.c ot2A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求出∠=∠BCD,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求出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在Rt△ACB中,∠ACB=90°,AB=1,∴BC=AB•sinA=sinA,∵CD为边AB上的高,∴∠CDB=90°,∴∠A+∠B=90°,∠B+∠BCD=90°,∴∠A=∠BCD,∴BD=BC•sin∠DCB=1×sinA×sinA=sin2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C的长和BD的长.7.如图,Rt△ABC中,∠ACB=90°,CD是AB上中线,若CD=5,AC=8,则sinA为()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得出A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继而可计算sinA 的值.解答:解:∵CD是AB上中线,∴AB=2CD=10,BC==6,∴sin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8.在Rt△ABC中,∠C=90°,cosA=,则tanB等于()A.B.C.D.2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分析:由cosA=,知道∠A=60°,得到∠B的度数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C=90°,cosA=,∴∠A=60°,得∠B=30°,所以tanB=tan30°=.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30°角的正切值.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从一般船的点A处观测海岸上高为41m的灯塔BC(观测点A与灯塔底部C在一个水平面上),测得灯塔顶部B的仰角为35°,则观测点A到灯塔BC的距离约为59 m(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6,cos35°≈0.8,tan35°≈0.7)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灯塔顶部B的仰角为35°,BC=41m,可得tan∠BAC=,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观测点A到灯塔BC的距离AC的长度.解答:解:在Rt△ABC中,∵∠BAC=35°,BC=41m,∴tan∠BAC=,∴AC==≈59(m).故答案为:59.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10.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度,AC=7米,则树高BC为7tanα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BC⊥AC,在Rt△ABC中,AC=7米,∠BAC=α,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BC的高度.解答:解:∵BC⊥AC,AC=7米,∠BAC=α,∴=tanα,∴BC=AC•tanα=7tanα(米).故答案为:7tanα.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11.如图,在建筑平台CD的顶部C处,测得大树AB的顶部A的仰角为45°,测得大树AB 的底部B的俯角为30°,已知平台CD的高度为5m,则大树的高度为(5+5)m(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作CE⊥AB于点E,则△BCE和△BCD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CE,BE的长,然后在Rt△AC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AE的长,进而求得AB的长,即为大树的高度.解答:解:作CE⊥AB于点E,在Rt△BCE中,BE=CD=5m,CE==5m,在Rt△ACE中,AE=CE•tan45°=5m,AB=BE+AE=(5+5)m.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12.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2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等于10海里.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求出∠CAD=30°,∠CBD=6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AD=30°=∠ACB,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B=BC=20,然后解Rt△BCD,求出CD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CAD=30°,∠CBD=60°,∵∠CBD=∠CAD+∠ACB,∴∠CAD=30°=∠ACB,∴AB=BC=20海里,在Rt△CBD中,∠BDC=90°,∠DBC=60°,sin∠DBC=,∴sin60°=,∴CD=12×sin60°=20×=10海里,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难度适中.解一般三角形,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13.如图,∠BAC位于6×6的方格纸中,则tan∠BAC=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tan∠BAC==.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14.△ABC中,AB=AC=5,BC=8,那么sinB=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过A作AD⊥BC于D,求出B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解答:解:过A作AD⊥BC于D,∵AB=AC=5,BC=8,∴∠ADB=90°,BD=BC=4,由勾股定理得:AD==3,∴sin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三.解答题(共9小题)15.解放桥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全钢结构的部分可开启的桥梁.(Ⅰ)如图①,已知解放桥可开启部分的桥面的跨度AB等于47m,从AB的中点C处开启,则AC开启至A′C′的位置时,A′C′的长为23.5 m;(Ⅱ)如图②,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解放桥的全长PQ,在观景平台M处测得∠PMQ=54°,沿河岸MQ前行,在观景平台N处测得∠PNQ=73°,已知PQ⊥MQ,MN=40m,求解放桥的全长PQ(tan54°≈1.4,tan73°≈3.3,结果保留整数).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中点的性质即可得出A′C′的长;(2)设PQ=x,在Rt△PMQ中表示出MQ,在Rt△PNQ中表示出NQ,再由MN=40m,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I)∵点C是AB的中点,∴A'C'=AB=23.5m.(II)设PQ=x,在Rt△PMQ中,tan∠PMQ==1.4,∴MQ=,在Rt△PNQ中,tan∠PNQ==3.3,∴NQ=,∵MN=MQ﹣NQ=40,即﹣=40,解得:x≈97.答:解放桥的全长约为97m.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难度一般.16.将一盒足量的牛奶按如图1所示倒入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中,当容器中的牛奶刚好接触到点P时停止倒入.图2是它的平面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求出容器中牛奶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1.73,≈1.41)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P,BP的长,再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NP的长,进而得出容器中牛奶的高度.解答:解:过点P作PN⊥AB于点N,∵由题意可得:∠ABP=30°,AB=8cm,∴AP=4cm,BP=AB•cos30°=4cm,∴NP×AB=AP×BP,∴NP===2(cm),∴9﹣2≈5.5(cm),答:容器中牛奶的高度约为:5.5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得出PN的长是解题关键.17.根据道路管理规定,在羲皇大道秦州至麦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60千米/时.已知测速站点M距羲皇大道l(直线)的距离MN为30米(如图所示).现有一辆汽车由秦州向麦积方向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AMN=60°,∠BMN=45°.(1)计算AB的长度.(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已知MN=30m,∠AMN=60°,∠BMN=45°求AB的长度,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2)求得从A到B的速度,然后与60千米/时≈16.66米/秒,比较即可确定答案.解答:解:(1)在Rt△AMN中,MN=30,∠AMN=60°,∴AN=MN•tan∠AMN=30.在Rt△BMN中,∵∠BMN=45°,∴BN=MN=30.∴AB=AN+BN=(30+30)米;(2)∵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此车的速度为:(30+30)÷6=5+5≈13.66,∵60千米/时≈16.66米/秒,∴13.66<16.66∴不会超速.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难度不大.18.如图,从A地到B地的公路需经过C地,图中AC=10千米,∠CAB=25°,∠CBA=37°,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1)求改直的公路AB的长;(2)问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sin25°≈0.42,cos25°≈0.91,sin37°≈0.60,tan37°≈0.75)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作CH⊥A B于H.在Rt△ACH中,根据三角函数求得CH,AH,在Rt△BCH 中,根据三角函数求得BH,再根据AB=AH+BH即可求解;(2)在Rt△BCH中,根据三角函数求得BC,再根据AC+BC﹣AB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作CH⊥AB于H.在Rt△ACH中,CH=AC•sin∠CAB=AC•sin25°≈10×0.42=4.2(千米),AH=AC•cos∠CAB=AC•cos25°≈10×0.91=9.1(千米),在Rt△BCH中,BH=CH÷tan∠CBA=4.2÷tan37°≈4.2÷0.75=5.6(千米),∴AB=AH+BH=9.1+5.6=14.7(千米).故改直的公路AB的长14.7千米;(2)在Rt△BCH中,BC=CH÷sin∠CBA=4.2÷sin37°≈4.2÷0.6=7(千米),则AC+BC﹣AB=10+7﹣14.7=2.3(千米).答: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2.3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19.如图,一堤坝的坡角∠ABC=62°,坡面长度AB=25米(图为横截面),为了使堤坝更加牢固,一施工队欲改变堤坝的坡面,使得坡面的坡角∠ADB=50°,则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多少米?(结果保留到0.01米)(参考数据:sin62°≈0.88,cos62°≈0.47,tan50°≈1.2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A点作AE⊥CD于E.在Rt△ABE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得AE,BE,在Rt△ADE 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得DE,再根据DB=DC﹣BE即可求解.解答:解:过A点作AE⊥CD于E.在Rt△ABE中,∠ABE=62°.∴AE=AB•sin62°=25×0.88=22米,BE=AB•cos62°=25×0.47=11.75米,在Rt△ADE中,∠ADB=50°,∴DE==18米,∴DB=DE﹣BE≈6.58米.故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大约6.58米.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先求出公共边的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20.如图,一水库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坝顶BC宽6米,坝高20米,斜坡AB的坡度i=1:2.5,斜坡CD的坡角为30°,求坝底AD的长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提示:坡度等于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梯形上底的两个顶点向下底引垂线,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利用相应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作BE⊥AD,CF⊥AD,垂足分别为点E,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由题意得,BC=EF=6米,BE=CF=20米,斜坡AB的坡度i为1:2.5,在Rt△ABE中,=,∴AE=50米.在Rt△CFD中,∠D=30°,∴DF=CFcot∠D=20米,∴AD=AE+EF+FD=50+6+20≈90.6(米).故坝底AD的长度约为90.6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坡度及坡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注意理解坡度与坡角的定义.21.如图,在山坡上植树,已知山坡的倾斜角α是20°,小明种植的两棵树间的坡面距离AB是6米,要求相邻两棵树间的水平距离AC在5.3~5.7米范围内,问小明种植的这两棵树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20°角和AB的长求得线段AC的长后看是否在5.3﹣5.7范围内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Rt△ACB中,AB=6米,∠A=20°,∴AC=AB•cos∠A≈6×0.94=5.64,∴在5.3~5.7米范围内,故符合要求.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并整理出直角三角形.22.如图,小明从点A处出发,沿着坡角为α的斜坡向上走了0.65千米到达点B,sinα=,然后又沿着坡度为i=1:4的斜坡向上走了1千米达到点C.问小明从A点到点C上升的高度CD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分别求出BF,CE的长,即可得出点C相对于起点A升高的高度.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B作BF⊥AD于点F,过点C作CD⊥AD于点D,由题意得:AB=0.65千米,BC=1千米,∴sinα===,∴BF=0.65×=0.25(km),∵斜坡BC的坡度为:1:4,∴CE:BE=1:4,设CE=x,则BE=4x,由勾股定理得:x2+(4x)2=12解得:x=,∴CD=CE+DE=BF+CE=+,答:点C相对于起点A升高了(+)k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选择锐角三角函数得出BF,CE 的长是解题关键.23.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 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计算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题意可先过点A作AH⊥CD于H.在Rt△ACH中,可求出CH,进而CD=CH+HD=CH+AB,再在Rt△CED中,求出CE的长.解答:解:过点A作AH⊥CD,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DH为矩形,∠CAH=30°,∴AB=DH=1.5,BD=AH=6,在Rt△ACH中,tan∠CAH=,∴CH=AH•tan∠CAH,∴CH=AH•tan∠CAH=6tan30°=6×(米),∵DH=1.5,∴CD=2+1.5,在Rt△CDE中,∵∠CED=60°,sin∠CED=,∴CE==(4+)(米),答:拉线CE的长为(4+)米.点评:命题立意:此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要求学生借助仰角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1.1 锐角三角函数 (2)

1.1 锐角三角函数 (2)
450 450 300

600

做一做
Sin45 ° =
B
2
2
2
45° 45°
1 C
cos45° cos45°=
2
2
A 1
tan45°= °
1
做一做
B 2
60° °
sin60°= °
3 2
3
cos60°= °
C 1
A
1 2
tan60°= °
3
根据上面的计算,完成下表:< 根据上面的计算,完成下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
c a A b ┌ C
300 450 450

600

结束寄语

在数学领域中, 在数学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 答的艺术更为重要. 答的艺术更为重要.
独立 作业
4.如图,身高1.5m的小丽用一个两锐角分别是30 1.5m的小丽用一个两锐角分别是 4.如图,身高1.5m的小丽用一个两锐角分别是300和 如图 的三角尺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600 的三角尺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距 离为5m,那么这棵树大约有多高? 5m,那么这棵树大约有多高 离为5m,那么这棵树大约有多高?
(3)
3cos30 − 2sin45 + tan45 •cos60
0 0 0
0
计算: (1)sin60 cos45 (1)sin 0-cos 0;
(2)cos60 +tan60 (2)cos 0+tan 0;
2 0 0 0 (3) sin 45 + sin 60 − 2 cos45 . 2
2 2 0 2 0 2 0 (4) sin 30 + cos 60 − 2 cos 45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28.1锐角三角函数共几课时 4 课

新授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1.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

2、感知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

难点: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资源1、实物投影仪
2、学生对已有直角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及正弦知识的掌握。

预习设计
预习书P80---81,完成下列题目。

1、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

已知AC= 5 ,BC=2,那么sin∠ACD=()
A.5
3
B.2
3
C.25
5
D.5
2
2、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固定吗?试结合图形加于说明。

3、在Rt△ABC中,∠C=90°,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作A
∠的________,记作________;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作A
∠的________,记作________。

4、在Rt△ABC中,∠C=90°,根据定义:sin A=________,cosA=________,tanA=________。

5、在Rt△ABC中,∠C=90°,BC=6,sin A=
3
5
,求cosA,tanB的值。

A
B
C
D
斜边c
对边a b
C B A 预习交流:
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后
1、 小组代表回答预习作业1.
可以把∠ACD 放在Rt △ACD 中求正弦,也可以利用∠B 和它相等只要求到∠B 的正弦即为所求(注:求∠B 的正弦也有两种思路)。

2、小组代表回答预习作业2
由条件易证Rt △ABC ∽Rt △A B C '''

AC AB A C A B ='''',BC AC
B C A C =
'''' 即:AC A C AB A B ''='',BC B C AC A C
''=
'' 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对边与邻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归纳:类似于正弦,我们把把∠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
cosA ,即cosA=
A ∠的邻边斜边=a
c

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
正切,记作tanA ,即tanA=A A ∠∠的对边的邻边=a
b

问:我们是怎么定义一个锐角的正弦的?
同时要追问学生解决本题还有其他方法吗?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关键是抓住学生是怎么说明的,可以请学生把解题过程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

(方法其实和对边比斜边方法一样,由此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

问:这些比也是定值,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定义这些比的?
练习:当∠A=30°时,我们有cosA=cos30°=;
当∠A=45°时,我们有tanA=tan45°= .
教师讲解: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 是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
例2:如图,在Rt△ABC中,∠C=90°,
BC=•6,sinA=3
5
,求cosA、tanB的值.
6
C
B
A 看谁算得既快又准确。

你知道为什么吗?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把AB,AC求出来。

1.练习:书P81练习题1、2、3。

完成后师生一起校对。

小结:请学生总结。

课堂检测:《学程导航》P85尝试训练1——6题。

拓展视野1。

教师深入学生中参与讨论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共同校对从而规范大家的解题过程。

知识:掌握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

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必做题)书P85综合应用6.
课后作业:自主检测P103 1、2、3、4、5、6、7、8(必做)
P 103 9、10(选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