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
妈妈的歌教案
妈妈的歌教案教案标题:妈妈的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一首儿童歌曲《妈妈的歌》,帮助学生在音乐和情感方面的发展中建立联系。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相关活动,学生将能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并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年级水平: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歌曲《妈妈的歌》。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感激之情,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3.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妈妈的歌》的录音或视频。
2. 制作歌曲歌词的幻灯片或海报,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歌曲演唱。
3. 准备一些与母亲相关的图片或海报,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拍、铃铛等,用于音乐欣赏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妈妈的歌》。
2. 展示歌曲的歌词幻灯片或海报,让学生先看一遍。
歌曲学唱:1.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视频,同时指导学生跟随歌词演唱。
2. 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感激之情讨论:1. 展示与母亲相关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学生讨论母亲对他们的重要性和付出。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帮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音乐欣赏活动:1. 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拍、铃铛等。
2. 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进行手拍或摇铃。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跳舞、拍手等。
歌曲再演唱: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轮流演唱《妈妈的歌》。
2.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唱,如改变节奏、加入动作等。
结束活动: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对音乐的欣赏。
2. 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歌曲和感受。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母亲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和爱相关的歌曲,扩展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妈妈的重要性和感恩之情;2.能够唱出《妈妈的歌》歌曲,掌握其旋律和歌词;3.能够模仿妈妈带孩子的方式,进行合声演唱;4.能够简单使用手语配合歌曲进行演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受到妈妈的重要性和感恩之情,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能够模仿妈妈带孩子的方式进行演唱;2.难点:能够简单使用手语配合歌曲进行演唱。
三、教学准备1.电脑或投影仪;2.《数学》第二册PPT;3.音乐教室。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手语活动–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手势,以“你好”、“再见”等基本的手语进行活动;–播放QUIZ小品《手语歌曲》,让学生跟读并跟着QUIZ的手语学唱。
2. 学唱歌曲《妈妈的歌》•唱歌活动–播放歌曲《妈妈的歌》,让学生跟着歌曲旋律哼唱两遍;–分段教授歌曲歌词,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唱。
3. 演唱活动•演唱活动–分组进行合唱,模仿妈妈带孩子的方式演唱歌曲;–老师示范妈妈带孩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唱。
4. 手语活动•手语活动–教授歌曲《妈妈的歌》中的手语动作;–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和手语编排进行演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手语活动、学唱歌曲和演唱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妈妈的重要性和感恩之情,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模仿妈妈带孩子的方式进行演唱,也掌握了使用手语配合歌曲进行演唱的技能。
在后续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生对手语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能够在更多的情境下运用手语;同时,也要适当加入互动、游戏等元素,提高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苏少版音乐一下妈妈的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课时第一课时备注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黎族民歌)《摇篮曲》(舒伯特曲)2、唱:《大树妈妈》3、我的创造:《唱唱拍拍》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能力目标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技能目标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课前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所选的作品都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秀流畅,轻柔抒情。
学生分析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
这样的意识需要纠正。
而且,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这节课的基调是温柔的抒情的,如何让孩子静静的聆听,轻柔的演唱呢?需要教师来运用音乐特点好好调控。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2、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3、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听《摇篮曲》(舒)4、用钢琴伴奏唱旋律。
5、听黎族民歌摇篮曲有啥一样有啥不一样呢?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
3、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四、听听唱唱,课堂拓展1、你们还听过或唱过那些摇篮曲。
能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1、各抒己见2、来做一会回“小妈吗”3、听到歌里唱些啥?4、用哼名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一边唱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夜晚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5、各抒己见6、感受音乐,熟悉旋律7、熟悉歌词,体验八分休止符。
8、学唱9、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教学后记单元 妈妈的歌 课时 第二课时 备注教学内容 1、 唱:小宝宝睡着了2、 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3、 活动:献给妈妈的礼物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妈妈的歌第一课时(教案)
-在面对复杂节奏时,教师可以分解节奏,让学生先进行简单节奏的练习,再逐步组合,使其掌握复杂节奏;
-针对学生情感融入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举例解释:
-学唱《妈妈的歌》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主旋律,注意音准、音色的把握,确保学生能熟练演唱;
-在学习乐理知识方面,教师需强调音符的时值、节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母爱,通过歌曲学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舞蹈创编方面,教师着重教授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动作与歌曲相结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妈妈的歌》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旋律和节奏,还尝试着将情感融入歌声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也有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掌握复杂节奏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分解节奏、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克服这一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划。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妈妈的歌》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表达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音乐和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尊重。
பைடு நூலகம்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妈妈的歌》的基本信息及其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2.能够唱出已学歌曲的主旋律,并会简单地演唱部分歌词。
3.通过身体动作和手语的理解和表达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4.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并能够模仿教师敲击乐器演奏出歌曲中的衬奏。
二、教学内容歌曲《妈妈的歌》三、教学重点1.歌曲重点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身体动作和手语与歌词的配合和协调。
3.敲击乐器演奏和歌曲节奏节拍的练习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先用身体语言或简单的口头表达来感受并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2.介绍歌曲《妈妈的歌》并简单地讲述歌曲的基本信息,如年代、作者、演唱者、歌曲内容,向学生展示歌曲背景图。
### 2. 学唱歌曲主旋律(15分钟)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轻轻地唱哼歌曲的主旋律,并让学生跟随自己的节奏来演唱歌曲。
4.教师分几段时间,逐段让学生跟随自己的节奏唱出整首歌曲。
### 3.练习歌曲的手语和舞蹈动作(15分钟)5.教师给学生展示歌曲中的手语和舞蹈动作,并简单地讲解每个手势和动作的含义和作用。
6.教师带领学生模仿自己的动作和手语,让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所有的手语和动作。
7.教师为学生分组,让学生在音乐响起时进行配合手语和舞蹈动作的演练。
### 4. 练习敲击乐器(15分钟)8.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非常基础的敲击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并让学生试着用手敲击各种不同的敲击乐器。
9.教师逐项让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学会演奏出歌曲的节奏曲式,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大声地演奏乐器,以便增强他们自信心。
10.教师创造一些尝试让学生在歌唱和敲击乐器之间切换的小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歌曲的节奏。
### 5. 结束(5分钟)11.播放一遍歌曲并让学生跟随自己的节奏一起大声地唱出歌曲。
12.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并表扬那些在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指出那些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妈妈的歌》这首歌曲的基本内容及歌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启发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珍惜和感激母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难点: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导学生为母亲创作歌曲。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观看音乐歌曲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歌曲。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首温馨的母爱歌曲,引导学生回想起母爱的感受和体会。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和感受。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歌曲《妈妈的歌》。
2.学习歌曲:播放《妈妈的歌》这首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跟着唱,并学习歌曲的基本内容。
3.理解歌曲:教师播放《妈妈的歌》的MV,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内涵。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各个部分,并分别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和含义。
4.创作歌曲: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为母亲创作歌曲。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示,比如歌词的写作、旋律的设计等。
5.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可以设计类似“听音判断”、“乐理益智”等有趣的音乐游戏。
6.作品展示:让学生表演自己所创作的歌曲,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7.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鼓励学生珍惜和感激母爱,并希望学生能够不断创作和欣赏优美的音乐。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歌词。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内涵,并为母亲创作歌曲。
3.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音乐游戏,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妈妈的歌》教案
《妈妈的歌》教案第1篇:《妈妈的歌》教案教学内容:1、妈妈的歌2、小乌鸦爱妈妈3、送给妈妈的礼物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欣赏、、朗诵、绘画等形式,感受、学习摇篮曲,了解摇篮曲的基本特点,体验妈妈的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想,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与表现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学习各种艺术要素,帮助学生表达和传递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分析:妈妈的爱是人间最真诚、无私的情感,学生们都有直接的幸福体验,这一单元是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妈妈的爱的温暖与幸福,感受成长的力量。
艺术拓展1、帮助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进行全年级的作品展评,达到相互的学习与情感促动。
3、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一课《妈妈的爱》【教学内容】:观赏优秀作品《母亲》。
了解我国古诗《游子吟》。
欣赏:欣赏三幅学生的作品。
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摇篮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妈妈的爱》这课内容包括、唐诗《游子吟》、欣赏学生的作品与欣赏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教学重、难点提示】:感受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歌曲〈〈小宝宝睡着了〉〉的反复记号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道具:布娃娃、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蒙氏阅读《妈妈的歌》教案活动目的1·喜欢阅读诗歌,感受妈妈的爱,体会妈妈的*苦。
2·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能根据诗歌的句式特点,尝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厨房香喷喷甜蜜蜜摇篮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妈妈做家务事,知道妈妈很*苦;家长指导幼儿用简单的图画填写调查表《我的好妈妈》。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大字卡小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妈妈的照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黎族民歌)、《摇篮曲》(舒伯特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唱:《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大树妈妈》3.动:我的创造《唱唱拍拍》、歌表演《泥娃娃》4.拓展:献给妈妈的礼物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对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歌唱、表演初步体会到这类音乐作品中蕴涵着轻柔、亲切的情绪与情感特征;对女生独唱的艺术魅力有初步的认识。
3.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背唱《大树妈妈》;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4.学生乐于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所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1.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能体会摇篮曲中所蕴涵的情绪与情感特征。
3.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的歌曲,能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表达歌曲的情绪4.在音乐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2.唱:《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的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来。
2.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通过演唱,感受八分休止符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舒伯特《摇篮曲》的音乐声中,师生走进教室,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教师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让学生闭起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妈妈的歌》教案设计: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
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让孩子从小就能够学会欣赏音乐、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以小学音乐教学为角度,以《妈妈的歌》为例,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妈妈的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理解《妈妈的歌》所传达的情感、感觉。
3.发现《妈妈的歌》中的乐音、节奏、音高变化等音乐元素。
4.听辨《妈妈的歌》的曲调。
5.用语言、画画、歌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歌》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了解歌曲通过课堂展示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让他们对这首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的歌》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歌曲让孩子们认真听一遍《妈妈的歌》,在听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多次发现歌曲中的乐音、节奏、音高变化等音乐元素。
让孩子们将自己发现的音乐元素写下来,发给其他同学观看、分析并互相交流。
3.学习歌曲的歌词将歌曲的歌词,边听歌边看歌词,并且讲解歌词的意义、特点,让孩子们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感受、理解用一句话总结出来。
4.多种表达方式在理解歌曲后,可以让孩子们采取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歌》的理解。
这些方式可以包括自由画画、编整齐方正的词语或短语、通过说出想到的词来交流、唱唱这首歌,让孩子们尽情的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歌》的理解。
5.创作歌曲在唱完一遍《妈妈的歌》后,让孩子们思考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方式,预备要创作自己的歌曲。
将歌词配上旋律,将孩子们的音乐创作呈现出来。
6.小结合适的小结方式将是这次教学的一步,旨在让孩子们回顾此次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音乐知识和培养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并不需要以枯燥的方式来培养。
而是通过互动和让孩子们探索自己的方式,孩子们可以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元素,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小学音乐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妈妈的歌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一、单元内容:唱:《大树妈妈》《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听:《摇篮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动:我的创造歌表演二、单元目标:1、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对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歌唱、表演初步体会到这类音乐作品中蕴涵着的轻柔、亲切的情绪与情感特征;对女声独唱的独特艺术魅力有初步的认识。
3、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小宝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背唱歌曲《大树妈妈》;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4、学生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的能力有所增强。
三、课时安排:3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听:《摇篮曲》唱:《大树妈妈》动:歌表演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体会伟大的母爱,感受摇篮曲的优美。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进行表演。
3.通过角色表演增强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体会摇篮曲的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来四、教学难点:后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五、教材分析:作品具有摇篮曲风格,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
孩子们能从体验中感受到摇篮曲的特征。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同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如何让孩子静静的聆听、轻柔地演唱呢?在教学中有,要充分发挥音乐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特点,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深刻体会音乐之美。
六、教学过程:(一)、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随舒伯特的摇篮曲开始这节课,让学生随音乐旋律摇摆,也可闭上眼睛感受优美意境。
师:小朋友们,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学生回答2.听音乐,体验情绪。
A师:小朋友听到的是摇篮曲,它是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唱的歌曲,让我们听听歌中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B情景模仿:随音乐哼唱,一边唱一边想想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情景。
(轻轻推摇篮、抱着哄、轻轻的拍一拍)引导学生轻声哼唱歌,不能破坏夜晚的宁静,不要把宝宝吵醒。
《妈妈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妈妈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1. 背景介绍《妈妈的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民谣,歌曲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唱着妈妈的歌,回忆起妈妈的温柔和爱,情感真挚,旋律动听。
这首歌曲非常适合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
2. 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教学内容之后,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妈妈的歌》的背景知识和歌曲意义;•能够理解歌词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能够通过歌曲表达情感。
3. 教学准备•音频设备和音箱;•《妈妈的歌》歌曲;•黑板和粉笔;•几张图片,用于辅助教学;•一些小卡片,用于练习歌曲中的词语;•已准备好的练习乐谱。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老师向学生介绍《妈妈的歌》的背景和作者;2.让学生听歌曲一遍,体验歌曲的情感和旋律;3.让学生想一想,他们都有哪些重要的人值得他们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
4.2. 学习歌曲歌词1.学生听歌曲,跟读歌词;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一些生词和表达方式。
4.3. 合唱1.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妈妈的歌》;3.让学生分组唱歌,每组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这首歌曲。
4.4. 探究情感表达1.老师与学生分享儿时父母给予的爱和关怀;2.学生用画笔和画纸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3.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写下几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4.5. 总结反思1.老师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节课的感受;2.老师请学生各自分析和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的不足和优点;3.老师指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合唱技巧和理解能力。
5. 反思这堂课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们都非常带劲,激情高涨。
在这堂课中,老师充分利用了音乐元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老师也容易忽略了一些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在个别环节的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今后我会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和解决。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妈妈的歌第二课时
妈妈的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唱:《小宝宝睡着了》教材分析:《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优美的摇篮曲,复乐段结构,三四拍。
全曲洋溢着温柔、安宁的气氛,旋律与歌词结合超级自然,近似吟诵,富有摇曳的动感。
欣赏曲目《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这是一首唱给妈妈的歌。
歌曲为带扩充的单段体结构,旋律优美、伸展,喊有民歌音调的因素。
歌词真挚、朴实,表现的儿童天真、烂漫的形象,抒发了儿童酷爱母亲的纯真情感。
教学目标:1.感受摇篮曲轻盈摇荡的特点,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2.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体验母爱,培育孩子们的爱心。
3.体验、感受摇篮曲的特点;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摇篮曲特点并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2.体验母爱,抒发烧爱母亲的纯真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头饰、歌词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摇篮曲——引入新课1.引入【出示两幅图】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份礼物。
看——第一份,说说图上画着什么?”生:看图回答。
2.聆听两段音乐。
师:“此刻我要给大家带来第二份礼物,听听下面两段音乐,别离说说它们的速度是快仍是慢?是温柔、抒情仍是激动、高兴的?“别离适合表现上面哪幅图?”【放两段音乐】生:听音乐回答。
师小结:“对,表现孩子跳舞的歌曲,咱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舞曲”;而表现妈妈轻摇摇篮,亲切哄宝宝睡觉情景的歌曲。
它的名字叫《摇篮曲》。
你知道摇篮曲适合在何时什么环境演唱呢?”生:晚上、安静的时候。
(三)学习歌曲《小宝宝睡着了》1.引入:师:“老师此刻唱一首歌,请你拍着手听,说说它是摇篮曲仍是舞曲?为什么?【听师范唱第一遍】生:摇篮曲。
师:对,老师唱的也是摇篮曲。
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些什么?生:妈妈哄我睡觉的情景。
2.“让咱们随着音乐,学着妈妈的样子哄哄宝宝睡觉吧!”【放范唱第二遍】3.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小宝宝睡着了》4.启发学生用轻柔的动作来表现师:“小宝宝睡在摇篮微微笑,摇篮像只船,妈妈轻轻摇,摇呀摇呀摇,一摇一摇睡着了。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黎族民歌)、《摇篮曲》(舒伯特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唱:《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大树妈妈》3.动:我的创造《唱唱拍拍》、歌表演《泥娃娃》4.拓展:献给妈妈的礼物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对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歌唱、表演初步体会到这类音乐作品中蕴涵着轻柔、亲切的情绪与情感特征;对女生独唱的艺术魅力有初步的认识。
3.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背唱《大树妈妈》;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4.学生乐于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所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1.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能体会摇篮曲中所蕴涵的情绪与情感特征。
3.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的歌曲,能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表达歌曲的情绪4.在音乐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2.唱:《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的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来。
2.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通过演唱,感受八分休止符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唱《妈妈的歌》:教案设计带你快速领悟曲谱和歌词
版权声明:本文由辅助写作,确保文章内容原创性及准确性。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快速领悟《妈妈的歌》这首歌曲的曲谱和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营造出一种深深的母爱的感觉,并体验唱歌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歌曲简介:对于《妈妈的歌》的来历和故事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2.歌曲的曲谱(五线谱):通过教授歌曲的基本曲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方便后续的学唱工作。
3.歌曲的歌词:通过教授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内涵,为后续的演唱做好准备。
4.唱法指导:通过讲解唱法和演唱技巧,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歌唱能力。
三、教学步骤1.歌曲简介老师要为学生简要介绍《妈妈的歌》这首歌曲。
我们要告诉学生这首歌曲表达了一个妈妈对儿子深深的爱与关怀之情,歌词中体现了妈妈的无私付出和爱心,这种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之一。
学生们需要深刻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而能够在演唱时把感情真正传递出来。
2.歌曲的曲谱(五线谱)在音乐教室内,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妈妈的歌》的五线谱,让学生们逐渐熟悉它们。
通过初步的讲解,学生们可以快速熟悉曲谱,并且了解曲谱中各个音符的长短,位置及演奏指法。
老师可以从简单的部分开始,慢慢向学生展示曲谱全貌,让学生们能够同时掌握基本的旋律和节奏。
在熟悉歌曲曲谱的同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音乐练习,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口唱歌曲的旋律,或使用钢琴等乐器进行教学演示等方式。
3.歌曲的歌词老师可以开始教授歌曲的歌词。
根据歌曲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步向学生们逐句讲解歌曲的歌词。
老师应重点讲解一些难理解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情感内涵。
老师可以通过唱歌和口头朗读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歌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4.唱法指导老师将重点放在唱法指导上。
唱法的指导主要包括声音的发声和气息的控制。
最新-一年级音乐下册 妈妈的歌(第四课时)教案 苏教版
妈妈的歌(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唱:《家家就是妈妈》。
2.歌表演:《泥娃娃》。
3.拓展:献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1.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家家就是妈妈》,并能用喜爱的表达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2.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3.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用不同的方式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
2.要注意最后一句后十六分的准确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学习歌曲。
1.以歌曲《家家就是妈妈》为背景音乐,制作多媒体画面: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海是帆船的家,溪流是小鱼的家,池塘是青蛙的家……请小朋友再帮画面上的其他小动物找找它们的家:多媒体画面展现一只飞翔的小鸟,旁边出现文字,天上飞翔的小鸟,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家,睡在妈妈的翅膀下,梦是一团温暖的红霞。
多媒体画面展现一个小朋友正奔向妈妈的怀抱,配上文字:妈妈的怀抱是我家家,我的家家就是亲爱的妈妈;躺在妈妈的歌声里,梦是一团美丽的鲜花。
2.让学生深情地朗读以上歌词,(告诉学生这首歌的歌词是一位著名诗人写的,由作曲家谱上曲调,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3.播放歌曲录音。
随音乐轻轻地拍打二拍子的节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
4.整体听唱与分句教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创歌表演。
(三)歌曲表演《泥娃娃》导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朋友,它既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怎么回事呢?1.完整地聆听歌曲《泥娃娃》,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中唱了些什么?你愿意做他的爸爸或妈妈,永远爱它吗?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天真、活泼、可爱的)3.请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你会编一些怎样的动作?4.教师从学生的设计中选择部分动作加以组合,并辅导学生表演。
5.学生学会后,分小组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演作出适当的评价。
《妈妈的歌》教案
《妈妈的歌》教案《妈妈的歌》教案教学内容:1、妈妈的歌2、小乌鸦爱妈妈3、送给妈妈的礼物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欣赏、、朗诵、绘画等形式,感受、学习摇篮曲,了解摇篮曲的基本特点,体验妈妈的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想,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与表现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学习各种艺术要素,帮助学生表达和传递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分析:妈妈的爱是人间最真诚、无私的情感,学生们都有直接的幸福体验,这一单元是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妈妈的爱的温暖与幸福,感受成长的力量。
艺术拓展1、帮助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进行全年级的作品展评,达到相互的学习与情感促动。
3、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一课《妈妈的爱》【教学内容】:观赏优秀作品《母亲》。
了解我国古诗《游子吟》。
欣赏:欣赏三幅学生的作品。
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摇篮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妈妈的爱》这课内容包括、唐诗《游子吟》、欣赏学生的作品与欣赏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教学重、难点提示】:感受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歌曲〈〈小宝宝睡着了〉〉的反复记号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道具:布娃娃、课件。
学具:铅笔、水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执教时间:3月28日——3月29日活动一: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教授新课: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母亲)教师提问:“你们看图中有谁?”学生回答:“有一位妈妈,还有一个小宝宝。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宝宝躺在摇篮里,妈妈正在哄着宝宝睡觉。
”教师总结:“这幅画是作者余秀娟所画的。
名字叫母亲”。
年轻的妈妈身穿漂亮的衣服,,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布老虎。
而另一只手摇着精致的摇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妈妈
的歌》教案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第二单元
妈妈的歌
课时
第一课时
备注
教学内容
、听:《摇篮曲》(黎族民歌)
《摇篮曲》(舒伯特曲)
2、唱:《大树妈妈》
3、我的创造:《唱唱拍拍》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能力目标
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技能目标
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
演。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秀流畅,轻柔抒情。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
这样的意识需要纠正。
而且,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这节课的基调是温柔的抒情的,如何让孩子静静的聆听,轻柔的演唱呢?需要教师来运用音乐特点好好调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2、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
3、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
听《摇篮曲》(舒)
4、用钢琴伴奏唱旋律。
5、听黎族民歌摇篮曲
有啥一样有啥不一样呢?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
3、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四、听听唱唱,课堂拓展
、你们还听过或唱过那些摇篮曲。
能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
、各抒己见
2、来做一会回“小妈吗”
3、听到歌里唱些啥?
4、用哼名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一边唱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夜晚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
5、各抒己见
6、感受音乐,熟悉旋律
7、熟悉歌词,体验八分休止符。
8、学唱
9、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教学后记
单元
妈妈的歌
课时
第二课时
备注
教学内容
、唱:小宝宝睡着了
2、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活动:献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能力目标
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技能目标
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秀流畅,轻柔抒情。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
这样的意识需要纠正。
而且,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这节课的基调是温柔的抒情的,如何让孩子静静的聆听,轻柔的演唱呢?需要教师来运用音乐特点好好调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多媒体播放宁静夜空的画面,画面中有月亮,白云和闭眼的小星星,也有磕睡的小虫和小鸟。
2、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在此基础上范唱。
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3、师生接唱
4、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
5
5、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组织讨论:妈妈用爱抚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你还知道那些赞美妈妈的歌?
向大家介绍歌曲的名字,并唱上两句。
6、拓展活动:
献给妈妈的礼物
、聆听
2、感受
3、用轻轻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4、用哼鸣跟随音乐,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5、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