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 课件

合集下载

爬行动物 生物精品课件

爬行动物 生物精品课件
4、蛇虽然四肢退化,但身体表面覆有鳞片,用 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符 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蛇是爬行动物。
5.现在,许多稻田里都施用农药以防治害虫, 保证水稻的产量,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不利于青 蛙的生存。另外,乱捕滥杀及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水 域面积缩减,也使得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断减少。我们应当加大保护两栖动物及其生活环 境的力度,禁止乱捕滥杀,重现、“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景。
A 四肢短小,在陆地上爬行 B 皮肤干燥、粗糙 有角质细鳞
C 完全用肺呼吸 D 体内受精,且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三、课本练习
1、
(×)(×) (√)
2、
体表覆盖鳞片
青蛙
皮肤湿润,可以辅助呼吸
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3、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 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与外界环 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扬子鳄
1、它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类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 苏三省长江沿岸的局部地区. 2、皮肤上覆盖着大的角质鳞片身体背面黑绿色,有黄斑腹面灰 色, 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后肢趾间有蹼,前后肢适于爬行和游泳。 3、 幼鳄出壳不久,就能随母鳄下水游泳 4、扬子鳄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常被称为“活化石” 为了保护它,国家把他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 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A 血液输送氧的能力不是很强 B 身体内产生热量较少
C 没有保温结构
D 一条循环路线
A 2、下列属于爬行动物的一组是(

A 鳄鱼、蛇 B 蚯蚓 蟾蜍 C 青蛙 蝗虫 D 蜥蜴 大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5《爬行动物》课件(1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5《爬行动物》课件(13张ppt)

C.动、静脉血混合程度小
D.皮肤有角质的鳞片覆盖
4.两栖动物不能称为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B )
A.肺不发达,兼用皮肤呼吸
B.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
C.皮肤裸露,不能长时间处于陆地上 D.体温不恒定
5.蜥蜴的皮肤结构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B )
A.皮肤裸露,分泌黏液
B.皮肤干燥,覆盖着角质鳞片
(3) 用肺呼吸
(4) 受精过程和
幼体发育都不需要水
只靠肺的呼吸就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 需要。因此,蜥蜴适于生活在比较干燥的 环境里。
这是最主
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爬行动物
繁殖和发育摆脱了对外界水 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 脊椎动物。
【例 2】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 C )
A.卵生
B.肺呼吸
C.体表被毛
D.具有角质鳞片
1.爬行动物的体表结构特征是( D)
A.干燥、有角质层
B.湿润、有角质的鳞片
C.既干燥、又湿润
D.干燥、表面有角质的鳞片
2.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表现在( B )
A.用肺呼吸,而且肺泡数目多 B.生殖发育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

颈 有颈,头能灵活转动,
躯干
便于觅食和避敌
四肢

观察思考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蜥 蜴有哪些身体结构、生活方式与陆生生活 相适应呢?
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1)头部后面有颈
(2) 皮肤表面覆盖 角质的鳞片或甲
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 和发现敌害。
这样的皮肤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 少体内水分蒸 发,有利于陆地生活。

爬行动物课件PPT

爬行动物课件PPT
教师在管理课堂时,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时间管理。优秀 的课堂管理者会努力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令学生感到无所事事的 情形。从上课铃到下课铃的整个课堂时间里,他们会保证学生的 注意力一直在学习上,从开始上课直到下课离开,都不会有人闲 下来。
管好课堂时间的五点建议 1.计划充分。教师要为课堂教学准备出足够的内容(要有意义
共同点
(1)壁虎、乌龟和蛇它们都有鳞或甲。 (2)它们都是以爬行为行走方式。 (3)它们都是以卵生繁殖的,即产卵,后代破壳而出。
真聪明,你们猜
对了哟!
我们称它们为
爬行动物
图中这些动物,哪些是爬 行动物?
哪些不是爬行动物?
它为什么不是爬行动物?
附赠材料: 怎样认真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高效教师的课堂,毫无意外, 你会看到学生一定正在忙着学习。这些学生虽然不 一定整齐划一地干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手头一定有事 做,而不会坐在课桌前发呆。
真聪明,你们猜
对了哟!
我们称它们为
爬行动物
图中这些动物,哪些是爬 行动物?
哪些不是爬行动物?
它为什么不是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

壁虎
?为什么说壁虎、乌
龟、蛇是同一类呢?猜

一猜!



乌龟





仔 细 观 察 壁 虎
1、壁虎全身长着细鳞
2、爬行 3、卵生
请仔细观察乌龟和蛇,记录观察结果
壁虎、乌龟、蛇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壁虎、乌龟、蛇有3个爬Fra bibliotek动物你
壁虎
?为什么说壁虎、乌
龟、蛇是同一类呢?猜

一猜!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用肺呼吸
生殖和发育
卵生,体外受精,生殖 离不开水,变态发育。
卵生,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 脱离了水的限制,卵表面有坚 韧的卵壳,发育过程无变态。
1.请用线连起来。
青蛙 蜥蜴
练一练
体表覆盖鳞片 皮肤湿润,可以辅助呼吸 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2.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 什么共同的特点。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大;②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意义: 头能灵活转动, 便于觅食和避敌
四肢
四肢短小 能贴地面迅速 的爬行
皮肤
皮肤干燥,表面 覆盖角质的鳞片 意义:既能保护 身体又能减少水 分的蒸发
代表动物--蜥蜴
--蜥蜴的肺比青蛙发达,
,只靠肺呼吸,就能满足蜥蜴
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可以很好的适应陆地环境。
代表动物--蜥蜴
--体内受精、卵生,将受精卵产在陆
人教版 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第一课时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真正适应 陆地生活 的脊椎动 物。
身体结构 和生活 方式与两 栖动物差 别很大
代表动物--蜥蜴
。 --蜥蜴的体温不恒定,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需要照射阳光取暖。
代表动物--蜥蜴
身体分部
颈部
五部分: 头、颈、躯干、 四肢、尾
地上
--较大,卵内养分较多,含有水分,有坚韧
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意义: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使蜥蜴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生 活的脊椎动物。
其他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PPT-精品课件

爬行动物PPT-精品课件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6/292021/6/292021/6/296/29/2021 11:51:56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6/292021/6/292021/6/29Jun-2129- 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6/292021/6/292021/6/29Tues day, June 29,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6/292021/6/292021/6/292021/6/29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野生动物学课件爬行纲之二

野生动物学课件爬行纲之二
呼吸与消化肌肉主要分布 在胸腔和腹腔中,通过收 缩和舒张实现呼吸和消化 功能。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
爬行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 、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负责食物 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消化过程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和胃的消化后进 入小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吸 收营养物质后进入大肠进行水分的吸 收和形成粪便。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
爬行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气囊等器官,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呼吸方式
爬行动物通过肺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气囊则起到辅助呼吸的 作用,增加氧气交换的效率。
循环系统
循环器官
爬行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等器官,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 部位。
血液循环
血液通过心脏的泵送作用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 位,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鳄类
包括各种鳄鱼,如湾鳄、尼罗 鳄等。
02
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
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构成
头骨
爬行动物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脊柱、肋骨 和骨盆等部分组成,为身体提供支撑和保 护。
头骨是爬行动物头部的主要骨骼结构,包 括眼骨、下颌骨和听小骨等,具有保护大 脑和感觉器官的功能。
脊柱
肋骨与骨盆
脊柱是爬行动物身体的支柱,由多个椎骨 组成,具有灵活性和支撑作用。
野生动物学课件爬行纲之二
目录
• 爬行纲概述 • 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 • 爬行动物的行为习性 • 爬行动物的地理分布与生态适应
性 •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爬行纲概述
爬行纲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爬行纲是脊椎动物门下的一个纲 ,包括蛇、蜥蜴、龟、鳄等动物 。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介绍课件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介绍课件

两栖动物的特点与习性
特点
两栖动物的身体结构介于鱼类和爬行 动物之间,具有四肢和肺,但仍然保 留着幼体的鳃裂。
习性
两栖动物通常在水中或陆地上觅食, 以昆虫、小鱼、蛙类等为食,有些种 类会进行季节性迁徙。
两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生长
两栖动物的生长速度较快,通常在幼体阶段就能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殖。
繁殖
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通常将卵产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孵化出的幼 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变态发育后成为成体。
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独特形态和色彩也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从古代的珠宝首 饰到现代的绘画和雕塑,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形象都被广泛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中。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HAPTER 0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趣闻 轶事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奇特习性
奇特的繁殖方式
许多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繁殖方式,如某些蛙 类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而蛇类则通过产卵来繁 衍后代。
独特的捕食技巧
一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拥有独特的捕食技巧,如某些蛇 类利用灵活的身体和快速的动作来捕捉猎物,而某些蜥蜴 则通过模仿周围环境来隐藏自己。
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在许多古代神话和传说中,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常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和象征意义。例如 ,龙和蛇常常被视为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而青蛙则常常被视为生育和繁荣的象征。
宗教仪式中的使用
在一些宗教仪式中,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一些非洲部落的 仪式中,蛇和蜥蜴被用作祭品或治疗工具。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 行动物介绍课件
目录
• 两栖动物介绍 • 爬行动物介绍 •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较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态环境及保护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趣闻轶事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爬行动物》ppt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爬行动物》ppt课件

04
爬行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习性
爬行动物的行为
01
繁殖行为
• 爬行动物的繁殖行为通常包括交配、产卵和育雏。有些爬行动物会进行 卵胎生,即将卵在体内孵化并直接产下幼体。
02
捕食行为
• 爬行动物的食物主要包括小型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等。它们的
捕食行为通常包括潜伏、追逐、攻击、吞食和消化猎物等环节。
学习目标
• 确定学生在学完本课后应掌握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 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以及它们与整体知识 体系的关系。
02
爬行动物的定义和特征
爬行动物的定义
爬行动物是一种冷血脊椎动物
• 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具有高度适应陆地环 境的特征,通常在温度调节、繁殖和运动等方面具有较 高的灵活性。
爬行动物是卵生动物
• 大多数爬行动物都是卵生动物,它们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些爬行动物还会在卵的外部覆盖一层卵壳来保护卵 。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 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帮助控制其他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动物的猎物 或天敌。
爬行动物对人类有经济和文化意义
• 介绍了爬行动物对人类的作用和影 响,包括药用、食用、生态保护等方面 。
保护爬行动物的措施
• 介绍了一些保护爬行动物的措施和 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规 保护等。
答疑解惑
• 爬行动物为什么能够在陆地上生存? • 答:爬行动物能够在陆地上生存,主要得益于它们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殊生理和行为特征。例如,大 多数爬行动物具有鳞片或甲板,能够保持身体水分,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使得它们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中 生存。此外,爬行动物的呼吸系统能够使它们的肺部进行高效的气体交换,帮助它们在陆地上呼吸。 • 爬行动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 答:爬行动物主要有四大类群,包括龟鳖类、鳄鱼类、喙头类和无孔类。其中,龟鳖类是最为常见的一 类爬行动物,属于爬行纲;鳄鱼类属于两栖纲;喙头类是一类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属于喙头纲;无孔类则 属于无孔纲。 • 爬行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day: 2014-4-30
④ 爪:爬行类指(趾)末端皆具爪,来源于表皮 的角质层;
⑤ 刚毛:壁虎脚底具有的精细结构
Today: 2014-4-30
3. 骨骼系统
① 骨化程度高,硬骨比重大。 ② 高颅型tropibasic type:颅骨较高而且隆起, 颅腔扩展、脑容量增大;构成颅骨骨块的数
现了盲肠。
盲肠位于大、小
肠交界处,具有吸收
水分、消化植物纤维 (内含分解纤维的细 菌)、合成并吸收一 些维生素等功能。
Today: 2014-4-30
6. 呼吸系统
口腔和呼吸道由于次生
腭出现而明显分开;肺内壁 具有较两栖类复杂的分隔; 具有以软骨环支持的长气管 和支气管;声带简单,一般 不发声。
腹蛇和避役类的肺后端 膨大为气囊,可贮存气体, 这种结构到鸟类获得显著发 展。
1.1 体区划分
爬行动物除蛇型类外,躯体都明显地分成五
部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Today: 2014-4-30
1.2 体形多样 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爬行动物的体形向
多样化发展,可分成三种类型:
①龟鳖型:五部分化明显,躯体扁平,尾长短于 体长,适应水栖。 ②蜥蜴型:五部分化明显,尾长长于体长,适应 于地栖、树栖。
的钠、钾和氯等盐溶液,并可利用空气中的饱
和水气,对于体内盐水平衡和酸碱平衡有着重
要意义。
Today: 2014-4-30
9. 神经系统
①纹状体加厚使大脑体积增大,脑表面形成新脑皮 (neopallium)。 ②少数高等种类的神经纤维经丘脑达于大脑,表明 神经活动开始向大脑集中。
Today: 2014-4-30
Today: 2014-4-30
毒牙(fangs)是特化的牙齿,分为沟牙和管牙, 通过排毒导管与毒腺相连。 毒腺一般位于眼后部、口角上方或上颌外侧,外 包有坚硬的结缔组织,借压毒腺肌的收缩压迫毒腺, 可将毒液注入捕获物体内。
Today: 2014-4-30
5.4 出现了盲肠(caecum或blind diverticulum) 从爬行类开始出
Today: 2014-4-30
⑨ 具典型五趾(指)型四肢,趾(指)端具爪, 适于爬行;四肢骨与中轴骨呈横向直角关系,不 能将身体抬离地面,运动时以爬行为主要方式。 蛇蜥类四肢退化或消失。
Today: 2014-4-30
4. 肌肉系统
4.1 出现皮肌
Today: 2014-4-30
skin muscle 陆地动物特有
起于躯干肌、附肢肌或咽部肌肉、止于皮肤 上的鳞片。皮肌的收缩可牵引鳞片、调节鳞片与 地表的接触面积,从而完成其特殊的运动方式。 蛇类的皮肌发达,两对肋皮肌的收缩使腹鳞运动 并籍其反作用力,完成蛇形运动。 4.2 出现肋间肌 intercostal muscle 陆地动物特有 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用于牵引肋骨、 调节其升降,协同腹壁肌肉来改变胸廓容积以完 成呼吸动作。
颈椎数目增多且不定,第 1 、 2 节颈椎特化为
寰椎和枢椎,与头骨的枕骨髁形成可动联接。
荐椎增至2枚,横突发达,通过腰带关节使后
肢承受体轴的机能加强。
Today: 2014-4-30
自残断尾现象 Autotomy
有些蜥蜴目爬行动物的尾椎在形 成过程中有前、后两半部分未曾愈合
成一体,因而留下可断尾自残的断裂 带,当受到机械刺激时,前、后两部 分肌肉不协调地强烈收缩,致使在自 残部位尾椎骨、肌肉及皮肤一起断裂。 自残部位细胞保持分化增殖能力,可 长出与原尾不完全一
鳄类和楔齿蜥保留典型的双颞孔类的颅骨;蜥蜴类 方轭骨的萎缩退化,只具单个颞孔;蛇类进一步失
去眶后骨和颧骨,
眼和上下颞孔 合为一大孔, 使方骨露出而 具有更大的活
动空间,有利
于张大口吞食 较大的猎物。
Today: 2014-4-30
⑥ 脊椎骨分化为陆生脊椎动物典型的五个区域: 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4.5 附肢肌发达
Today: 2014-4-30
5. 消化系统
次生腭的出现使消化道和呼吸道分开。口腔
和咽分界明显,食道延长。爬行类的消化道较两
栖类稍复杂,更适应陆地生活。 5.1 口腔腺发达 口腔腺发达,起着湿润食物、有助于吞咽的 作用。口腔腺包括腭腺、唇腺、舌腺和舌下腺。 毒蛇的毒腺( poison gland)就是上唇腺的变形, 而毒蜥毒腺由舌下腺变态而成。
Today: 2014-4-30
蛤蚧(大壁虎)
Today: 2014-4-30
爬行类可象两栖类那样靠口底运动进行咽 式呼吸,还发展了羊膜动物共有的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靠外、内肋间肌的协调运动,
使得胸廓扩张、缩小,从而使肺内和呼吸道中
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差别,进而将气体吸
入或排出。这种方式到哺乳类得到完善。 水生爬行类,比如龟鳖类的咽壁和泄殖腔 两侧的副膀胱(肛囊)壁富有毛细血管,可辅 助呼吸。
Today: 2014-4-30
⑤ 颅骨上形成颞孔 Temporal fossa 除了鼻孔、眼眶外,颅骨中的后眶骨和鳞骨 上的穿孔即颞孔(颞窝)。颞孔的出现为咬肌的 附着和收缩提供空间。
颞孔的有无、数目和位臵决定了该动物的噬
咬方式,间接地影响到动物的许多行为和生理特
征。所以,颞孔的发育与变化情况是爬行类内部
Today: 2014-4-30
仍为变温动物;成体结 构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出 现羊膜卵,繁殖脱离了水环
境,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
羊膜动物。 爬行类分为 五大类, 即喙头蜥目、龟鳖目、蜥蜴 目、蛇目、鳄目。
Today: 2014-4-30
内容提要:
一、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进化意义 (二)躯体结构特征 二、爬行纲的分类 三、爬行纲的起源 与进化 四、小结与思考
③蛇
型:五部分化不明显,四肢退化,尾长短
于体长,适应穴居。
Today: 2014-4-30
外形
Today: 2014-4-30
2. 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片或骨板、缺乏腺体 2.1 皮肤结构:
角质化→蜕皮;色素细胞→体色(保护、温度调节)
蜥蜴蜕皮
Today: 2014-4-30
Today: 2014-4-30 变色龙(避役)
Today: 2014-4-30
⑦ 出现胸廓 胸廓是羊膜动物所特有的。胸椎借其肋骨和
胸骨连接形成胸廓。胸廓具有保护内脏、参与呼
吸作用、为前肢提供强有力的附着以及缓冲快速 运动时对心和肺等重要器官的振动。
Today: 2014-4-30
⑧ 具锁间骨(上胸骨):肩带的两锁骨间有一呈
十字形的锁间骨,龟鳖类的锁间骨转化为腹甲内 的内板 。
目为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多的。
③ 具眶间隔和单枕髁:两眼间有一薄骨片即眶 间隔。具一枚枕髁与第一枚颈椎(寰椎)相 关节。
Today: 2014-4-30
④ 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次生腭secondary palata 次生腭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等突
起共同合成,将原始的口腔分为口腔和鼻腔,内
鼻孔位臵后移,呼吸和摄食互不影响,促进了口 腔消化的发展。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
Today: 2014-4-30
2.2 皮肤衍生物--角质鳞片、骨板和腺体
①角质鳞片:为表皮衍生物。
②骨板、腹膜肋:为真皮衍生物。
鳄鱼的腹膜肋
Today: 2014-4-30
③腺体: 二者的 鼠蹊窝和股窝:位于蜥蜴类大腿内侧 分泌物 形成刺 肛前窝:位于泄殖孔前; 状突起, 臭腺:位于雄性鳄类泄殖腔内、蛇尾 有助于 的基部以及龟类的颌下和胯间, 交配 成对存在,其分泌物具有特殊气 味,具吸引雌性的作用。
由心室直接分出 三条动脉:右侧发出 肺动脉弓;中央发出 左体动脉弓;左侧发 出右体动脉弓,再由 右体动脉弓分出颈动 脉弓、锁骨下动脉弓。

静脉的基本模式和两栖类相似,但肺静脉和后大静 脉有较大的发展,肾门静脉趋于退化。
Today: 2014-4-30
8. 排泄系统-后肾型,羊膜动物共有
① ② ③ 后肾完全失去体腔联系,以血管收集废物, 肾单位的数目已比中肾大为增加; 通过单独的输尿管将尿输到泄殖腔排出; 除了鳄类和蛇类外,膀胱由胚胎时期的尿囊 基 部 扩 大 形 成 , 称 为 尿 囊 膀 胱 allantioc
Today: 2014-4-30
3. 羊膜卵的进化意义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 一个飞跃。羊膜卵的出现解除了脊椎动物 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全 陆生成为可能,也使陆生脊椎动物能向陆 地的各种不同栖息环境纵深发展。
Today: 2014-4-30
(二)爬行类躯体结构特征 1. 体型多样化
Today: 2014-4-30
一、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一)羊膜卵 1. 结构
amniotic egg
外包有卵膜(内、外壳膜和卵壳):卵壳坚硬,
能防止卵变形、减少卵内水分的蒸发、避免机械
损伤和防止病原菌的侵袭;卵壳上有气孔,可保 证胚胎发育时气体代谢正常进行。 内有卵黄囊,囊内贮藏有大量营养物质,以保 证胚胎不经过变态而直接发育的可能性。
Today: 2014-4-30
5.2 舌发达 肌肉质的舌发达也是陆栖动物的特征。很多 种类的舌除了完成吞咽的基本功能外,还特化为 警器、捕食器(避役)及感觉器(蛇)。
避役
Today: 2014-4-30
5.3 具牙齿(龟鳖类具角质鞘) 牙齿主要着生在上、下颌,楔齿蜥幼体的两 颌、梨骨、翼骨都有牙齿,和两栖类相似。 牙齿的着生有多种型式:端生齿( acrodont)、 侧生齿(pleurodont)、槽生齿(thecodont)。 多为 同 型齿 , 鳄 类 和少 数 蜥蜴 类 有 了 初步 分 化为 异 型齿的趋势。 大多数蜥蜴与蛇类 低等种类 鳄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