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合集下载

明代传奇

明代传奇

吴江派、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作家
•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传奇创作的繁盛,出 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 临川派。
• 沈璟字伯英,别号“词隐”,传奇十 七种,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 蕖记》、《义侠记》、《博笑记》等。 • 创作上:思想内容方面,一是宣扬封 建伦理,二是宣扬宿命论;
代表作家作品 丘浚《五伦全备记》, “寓我圣贤 言” 。 邵璨《香囊记》以宣扬臣忠、子孝、妻 贞等封建伦理为宗旨。 《香囊记》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 雅化和伯华,号中麓,与王慎中、唐顺 之并称“嘉靖八才子”。 《宝剑记》抒发心内愤懑、化解胸中垒块的 有感之作。 《宝剑记》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 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 友人的集体创作。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 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
•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 从元末到明代中叶,传奇戏逐渐盛行。但 由于各地方言的区别,各地的声腔并不统 一。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所谓的四大 声腔系统: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 腔 • 魏良辅
• 《浣纱记》 •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 人,《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 范蠡和西施
• 表演上,比元杂剧更加丰富自由,不再受 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限制,能够表现更多的 人物形象和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 传奇戏的出现,使我国古典戏曲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中叶以后,形成了我 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明初传奇的特点 内容上大多是歌颂忠孝节义, 艺术上陈腐不堪,以至“以时文为南 戏”,成就不高。
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 繁荣期。 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和弋阳腔彼此争 胜,分别满足了雅与俗、上流社会与大众 百姓的审美需求。从剧作精神上看,创作 倾向是张扬个性。

明代传奇

明代传奇

代表作家作品 丘浚《五伦全备记》, “寓我圣贤 言” 。 邵璨《香囊记》以宣扬臣忠、子孝、妻 贞等封建伦理为宗旨。 《香囊记》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 雅化和八股化的源头。
明中期三大传奇
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与王慎中、唐顺 之并称“嘉靖八才子”。 《宝剑记》抒发心内愤懑、化解胸中垒块的 有感之作。 《宝剑记》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 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 友人的集体创作。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 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
吴江派、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作家
•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传奇创作的繁盛,出 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 临川派。
• 沈璟字伯英,别号“词隐”,传奇十 七种,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 蕖记》、《义侠记》、《博笑记》等。 • 创作上:思想内容方面,一是宣扬封 建伦理,二是宣扬宿命论;
•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 从元末到明代中叶,传奇戏逐渐盛行。但 由于各地方言的区别,各地的声腔并不统 一。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所谓的四大 声腔系统: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 腔 • 魏良辅
• 《浣纱记》 •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 人,《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 范蠡和西施
• 阮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 于亡。”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 《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 合》,合称“石巢四种”。
• 孟称舜 《娇红记》 “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 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一部怨谱也。”
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 繁荣期。 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和弋阳腔彼此争 胜,分别满足了雅与俗、上流社会与大众 百姓的审美需求。从剧作精神上看,创作 倾向是张扬个性。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1 .本考核大纲参考袁行需主编的教材《中国文学史》进行编写。

2 .本考核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3 .识记:(1)神话概念;(2)神话分类。

4 .理解:(1)中国神话特点;(2)中国神话的价值和意义。

5 .运用:神话分类与中国神话重要神话举例,举神话的例子分析中国神话的特点、价值、意义。

第二章《诗经》1 .识记:(1)《诗经》;(2)三家诗、四家诗;(3)“诗六义”;(4)采诗、献诗、删诗;(5)重章。

2 .理解:(1)《诗经》类别及主要题材内容;(2)诗经艺术成就及影响。

3 .运用:赏析《诗经》主要题材诗歌。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 .识记:(1)《尚书》;(2)《春秋》;(3)春秋三传;(4)春秋笔法;(5)编年体、国别体。

2 .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体例、内容和艺术特色。

3 .运用:先秦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识记;(1)《论语》《孟子》;(2)《庄子》;(3)《荀子》《韩非子》。

2 .理解:《庄子》三言说理。

3 .运用:分析庄子寓言的特点。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识记:(1)楚辞;(2)《离骚》;(3)《九歌》;(4)《九章》;(5)宋玉《九辩》;(6)香草美人。

2 .理解:(1)《离骚》内容及艺术特色;(2)屈原楚辞成就及影响。

3 .运用:结合《离骚》分析香草美人象征手法。

第二编秦汉文学史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1.识记:(1)《吕氏春秋》;(2)李斯刻石文;(3)《淮南子》。

4 .理解:《淮南子》的思想倾向、说理特点。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五章东汉辞赋1.识记:(1)汉大赋;(2)骚体赋;(3)诗体赋;(4)抒情小赋。

2.理解:(1)汉赋渊源及演变进程;(2)汉赋类别及散体大赋特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6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6.1 复习笔记一、明初传奇概述1.传奇的渊源及体制(1)传奇的渊源“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元杂剧也曾被称为“传奇”,因为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由南戏所升格的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作品的总称。

(2)传奇的体制经过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之后,尤其是经过《琵琶记》的创作之后,南戏才开始逐步规格化,宫调系统也渐渐严密起来,传奇多系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所创作,文词自然也朝着典雅甚至骈俪的方向发展。

【名师点拨】明传奇既带有传统南戏的面貌,又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韵,与唐传奇也是名同实异。

因此,将其与南戏、唐传奇以及杂剧相对比,自然也成为考研试题中的应有之义,在这方面,考生应多加练习。

2.明初传奇的道学气和八股化(1)明初统治集团大力推行程朱理学,此时的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

如邱濬的《五伦全备记》,剧中情节全系图解伦理概念,毫无生活气息;邵璨的《香囊记》,也是一部宣讲封建礼教之作,它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道学化和八股化的源头。

(2)明初百馀种传奇中,较少受道学气和八股味污染的有《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记》等知名剧作,这些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英雄与历史本身的魅力,具有道学传奇与八股传奇无论如何也比拟不了的美感。

二、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

1.李开先的《宝剑记》《宝剑记》是李开先及其友人的集体创作,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的是林冲落草的故事。

其充满战斗激情的烈烈雄风,强悍地掠过明代开国后近两个世纪的沉闷剧苑。

其《夜奔》一场戏,至今还作为武生的看家戏而风靡场上,激荡人心。

2.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从明初到嘉靖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地方声腔中,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脱颖而出,流播广远。

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元明清文学复习总结资料

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元明清文学复习总结资料

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言的一大特色。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一、分期诗歌:以高启、杨基、袁凯等为代表;多生活在元明交替期,经元末战乱与明初高压统治,不作品表现时代创伤以及作家个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明初的愁苦郁闷心态与反思人生的内容;格调凝重悲怆。

2.散文:以宋濂、刘基为代表;尤以传记与寓言散文著称;重抒发愤世嫉俗之感,叙事与刻画人物见一定功力1.“台阁体”风行,内容大多为“颂圣德,歌太平”。

2.艺术上讲究雍容典丽,缺乏生气。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台阁体”风气。

2.李东阳作品虽留有“台阁体”痕迹,但也有侧重反映个人生活与精神的内容。

二、明初诗歌与散文1(1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①高启,号青丘子,最有成就、最早的诗人,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②杨基《眉庵集》(2)袁凯《海叟集》,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2、散文(1)宋濂:明朝开国文臣《宋学士文集》“以道为文”,文道一元论。

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2)刘基: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写景叙事的记叙文,如《活水源记》3、茶陵派:台阁体渐趋衰弱,茶陵派占主导首领李东阳(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诗风仍带台阁体的痕迹,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钱基博说他有“开山之功”)前七子批评李东阳,却又继承其复古主张为茶陵人《怀麓堂集》。

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台阁体:明初永乐、成化年间,上层官僚中形成的文风。

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台阁体内容贫乏,雍容典雅,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没有明确的集团宗派意识,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模拟。

第六章 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

3、爱情悲剧中周朝俊的《红梅
记》写得较好。
四、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 影响下的剧作家
1、沈璟与吴江派 沈璟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 合称为《属玉堂传奇》。流传至今 的有《红蕖记》、《埋剑记》等。 沈璟的曲学主张比他的戏剧创作 影响大。
他的思想保守,倡导封建伦理
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
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写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以范蠡、西施之间悲欢离合的爱 情为线索,将男女爱情与国事兴亡 结合在一起,将爱情主题与政治主 题融为一体。在戏曲史上具有开创 意义。
3、《鸣凤记》
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 它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 地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悲剧现代戏。
《鸣凤记》,写嘉靖年间夏言、 杨继盛等忠臣义士与严嵩及其党羽 殊死斗争的当朝实事。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 时鸣。”剧名即取此意。 它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将当代的 重大政治斗争搬到舞台上,这对后世 的传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的 《清忠谱》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
二、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1、李开先《宝剑记》
抒发心内愤意、化解胸中垒块,
以其充满战斗激情的烈烈雄风, 强悍地掠过明代开国后近两个世纪 的沉闷剧苑。
《宝剑记》全剧一共五十二出, 是第一部根据小说《水浒传》改编 成的戏曲。 情节作了较大的改动 :主导 思想是忠君爱国,剪除权奸,写 忠与奸的矛盾 这种改动,可能与嘉靖时的 黑暗政治有关。
声律论,强调戏曲创作要讲究
音律。
2、玉茗堂风格的剧作家
戏曲史上将宗汤、学汤较为
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
“临川派”,或者称以汤显祖室名 为题的“玉茗堂派”。
强调男女至情,重视个人的感

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笔记整理

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笔记整理

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1、白话小说就题材内容而言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

2、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是(《三国志演义》),取材于(《三国志》),最早刊本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历年间吴观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240回合并成120回。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做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做了详细的评点,这就是毛本《三国》。

现存最早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

清代章学诚认为《三国志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

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另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

4、历史演义在明清还包括(列国系)、(隋唐系)和时事小说三类,鲁迅称之为(元明以来之讲史)。

5、余邵鱼《列国志传》: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

这部小说在《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讲史话本基础上,据正史,采杂说,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了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800年的历史。

明末冯梦龙将其增补改写成《新列国志》,成为一部东周列国的演义小说。

清代乾隆时,杨庸将其删并,名为《列国志辑要》,同时蔡元放将《新列国志》略作删改润色后,加入一些夹注和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共23卷108回,成为最后通行本。

6、《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与《隋唐两朝志传》是明代较早的两部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

稍后文学性较强的还有《隋炀帝艳史》(根据《迷楼记》《海山记》《开河记》散步小说以及正史和其他史料编写而成)《隋史遗文》两书。

清代康熙年间。

禇人获将《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以及唐代卢肇所撰的《逸史》等剪裁连缀成《隋唐演义》一书。

稍后的《说唐演义全传》虽也取材隋唐故事,但实质上已经属于英雄传奇小说一类了。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明戏曲的主体是传奇。

第一节明初传奇概述一.“传奇”。

(一)最早特指唐代短篇文言小说。

(二)宋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类。

(三)元末明初学者也有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大部分杂剧也都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四)宋元南戏在明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后,传奇便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二.明传奇:(一)宋元南戏本是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等诸多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在音乐和表演上有较大随意性;因此早期南戏一般格律不甚讲究,宫调组织不严密。

(二)经元末明初“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后,尤其经《琵琶记》后,南戏逐步规格化,宫调系统也渐渐严密。

1.《琵琶记》作为南戏与传奇间承前启后的作品,其“不寻宫数调”论表现出南戏向传奇转型间关于音乐规格化的普遍追求。

2.从《琵琶记》始,传奇多系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创作,文词朝着典雅甚至骈俪方向发展;随着四大声腔的成熟与流播,源于南方的传奇成为明戏曲主体。

三.明初传奇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这与统治集团对程朱理学的推行息息相关:(一)邱 《五伦全备记》等传奇,是明初道学戏剧的发轫之作。

(二)邵璨《香囊记》写宋张九成与贞娘故事。

1.可说是封建礼教集大成者。

2.结构上对《琵琶记》、《拜月亭》承袭多,语言素材上大量采用《诗经》和杜甫诗句,典故对句层出不穷,连宾白亦多用文言,开辟明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源头。

四.《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记》等较少受道学气、八股味污染。

(一)姚茂良《精忠记》讴歌岳飞爱国精神,渲染悲剧氛围;《双忠记》讴歌张巡、许远守城不降的英雄气概。

(二)苏复之《金印记》写苏秦拜相前后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三)沈采《千金记》以韩信为主线,描摹楚汉相争的大场面。

(四)王济《连环记》演王允施连环计诛董卓。

五.“《精》、《金》、《千》、《连》”四大剧目不乏粗糙处,因袭部分多;但人物形象丰满,反映出民族与历史本身的魁力。

明代传奇

明代传奇


《无伦全备记》的作者丘浚,进士出身,官职 吏部尚书,曾任过文渊阁大学士,号称理学名臣。 他的这部剧,开篇就是“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 言”,“若于伦理无关系,纵是新奇不足传”。 如此开宗明义,完全是高明《琵琶记》第一出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翻版。在这种创 意之下,剧中虚构了一对异母兄弟五伦全、无伦 备的一生遭际,表现了他们处理君臣、父子、夫 妇、兄弟、朋友五伦关系的模范行为,全剧充斥 着儒家语录和伦理说教,几乎把《论语》中的重 要教义复述一遍,令人不能卒读。被明人斥为 “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 (徐复祚《曲论》)

从剧作精神看,明后期传奇最突出的倾 向是张扬个性解放,批判封建礼教。它通 常以婚恋自由作为具体演绎。于是出现了 远远超出一般才子佳人恋爱俗套的不朽作 品,如《牡丹亭》《娇红记》。 • 从声腔发展看,昆腔创作一枝独秀,大 部分传奇都是比较典雅的昆腔作品,同时 具备较高的文学品位。另外,民间的弋阳 腔与各地方戏的结合,也上演了不少丰富 多彩的传奇剧目,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不过,《宝剑记》艺术上并不十分成功, 全剧结构松散,情节重复,只注意了以生 旦为主,重要人物鲁智深形象模糊;反面 人物陆谦、富安用墨过少;语言也偏于文 雅雕琢;并且不完全合律。其中较好的是 第37出《夜奔》,写林冲夜奔梁山时“专 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的复杂心理,写他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 英雄失意,感慨苍凉,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现在仍是昆曲中的优秀剧目。
• 、沈璟的昆腔创作 • 沈璟(1553—1610),江苏吴江人。 进士出身,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主事、 员外郎。曾因事被贬,37岁时告病归隐。 晚年专意于戏剧理论研究和剧本创作近20 年,共改编创作17本昆剧,明为《属玉堂 传奇》,现存7种。 •

简要论述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简要论述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简要论述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1)明初传奇发展概述①传奇渊源及体制从明初到清乾隆初,这一时期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主要戏曲形式是传奇,它是以南戏为基础,吸取北杂剧的优长,形成的一个不受地域限制的,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的新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传奇在剧本创作和表演上的积累,以及相应的理论总结,都达到戏曲艺术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说明清传奇是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乃至高峰期。

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约出现了1800~2800部作品,作家430人。

作家作品的数量都相当可观。

②明初传奇的基本特点a.明初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这与程朱理学的大力推行有关朱元璋对标榜“子孝共妻贤”的《琵琶记》一类戏曲的推崇也起了师范作用。

所以明初传奇被认为有“道学风”、八股味。

其代表作有邱睿的《五伦全备记》、邵璨的《香囊记》。

b.反映历史与民族本身的魅力,有永恒的美感姚茂良的《精忠记》讴歌岳飞父子的爱国精神,揭露奸贼秦桧夫妇的阴谋与罪过;苏复之的《金印记》描写战国时代苏秦通过“合纵”政策联合东方六国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这前后苏秦所遭遇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沈采的《千金记》描写楚汉相争,项羽与虞姬的戏很感人;王济的《连环记》写王允托貂禅离间董卓与吕布获得成功。

(2)明中期三大传奇①李开先的《宝剑记》嘉靖年间李开先写成的《宝剑记》初步开辟了明代中期传奇的新局。

该剧在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增添了林冲主动出击、上本参奏把持朝政、祸国殃民的童贯、高俅的经过,然后再写权奸的迫害、高衙内对林冲妻子的调戏,这就大大增添了戏剧的政治意味,使戏剧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艺术上则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令沉闷的剧坛为之风气一新,给传奇的创作注了新的活力。

②四大声腔与梁辰鱼的《浣沙记》传奇早期有四大声腔:弋阳腔起自民间,形成于江西弋阳一带,流传很广,华东、华南、华中,甚至西南、北京都有其足迹,它风格粗犷豪放,为下层人所欢迎;海盐腔是士大夫创造和喜爱的声腔,较为高雅,《金瓶梅》中将听海盐腔视为享受;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后为其他诸腔压倒而消逝;四大声腔中的昆山腔最为兴盛。

古代文学四明代文学

古代文学四明代文学

名词解释一.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台阁体所谓“台阁体”,指在明代永乐(1403~1424)至成化(1465~1487)年间形成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内容大多为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之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

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为台阁大臣,故称“台阁体”。

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归属这一流派。

三.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

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yì)、邵宝等人。

四.前七子:所谓“前七子”,是指明中叶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成员有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人组成的一个文学群体。

他们主张复古,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希望借助复古手段达到文学变革的目的。

五.后七子:明代嘉靖中期以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七位文人再次举起文学复古的大旗,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学群体,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后人称为“后七子”。

成员除李攀龙、王世贞而外,尚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六.唐宋派:(必考)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该派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注重文以明道的传统。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

七.“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

八.“二拍”:是凌著“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

九.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沈璟是吴江人,赞同并依其曲论进行创作的作家,多为其子侄、门生及追随者等。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4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162人。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14人,学科负责人为陈道谆教授。

并且,从2012年6月开始,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15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另外,文学院外聘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6人,他们分别来自省市教研院或省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全部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职称,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2、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三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在科研成果、课题、获奖等方面,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学术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27篇。

明代传奇始末研究

明代传奇始末研究

明代传奇始末研究近年来对明清传奇的研究日渐兴起,传奇作为独特的一个剧种,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对明代传奇的渊源、发展、高潮和尾声做了一次详细的梳理。

尤其是明代传奇的渊源,论述尤细,因为俗语说“万事开头难”,知其开头,对其以后的发展才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标签:明传奇;南戏;《永乐大典》三种戏文四大传奇;《琵琶记》;昆腔;《浣纱记》;汤显祖《牡丹亭》一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自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在这里王国维把“为时既近,托体稍卑”的元杂剧列为一代文学,可谓石破天惊,极有见地。

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风雨飘摇的时代,文人志士们不可能潜心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对古典戏剧的研究一度停滞在王国维所立的“里程碑”——元剧这个阶段。

而中国的戏剧在元杂剧之后另有一个新的巨变,那就是明代传奇。

一、传奇的渊源——南戏概况“传奇”一词,最初是唐代文言小说的概称,后宋元戏文、金元杂剧也有称为“传奇”的,元钟嗣成《录鬼簿》分类标目题云“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

”这里的传奇其实就是元杂剧。

直到明代,吕天成《曲品》卷上:“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演作传奇。

杂剧北音,传奇南调。

杂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

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

无杂剧则孰开传奇之门·非传奇则未畅杂剧之趣也。

”这里,吕天成定义“传奇”是与杂剧不同的长篇戏曲的统称。

但是明代南杂剧其实已经突破“四折一楔子”的规模,而且“剧中角色皆可司唱,并有轮唱、分唱、对唱等演唱形式”①因此这种区分似乎不尽确切。

另外,吕天成认为传奇源自杂剧,“无杂剧则孰开传奇之门·”这一观点则有谬误,因为传奇追根溯源起来其实从南戏而来,而南戏早于元杂剧,这是戏剧界公认的。

对于南戏的历史明人早有研究。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3、音乐上,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 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 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如《桃花 扇》中的《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 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 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 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 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更宏大, 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 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杂剧结构:每本来自折 传奇
叫“出”,可以有几十出,无楔子 生、旦(末是中老年男子)
演员:末、旦 主唱:只主角唱 都可以唱 调子:一个宫调,几套曲子 几个宫调 动作:科 介 语言:北方方言 “南北合套”
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这种发源于宋元 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 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伴随着昆山、 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的弦歌,迅速 发展为明清两代的全国性大型戏曲。元杂剧与 明传奇前后辉映,各领风骚,汇聚成中国戏曲 文化汪洋恣肆的万千气象。以《牡丹亭》为典 范的明传奇,成为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



1、李开先的《宝剑记》先声夺人。《宝剑记》共 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林冲落草的故 事。剧中林冲原任征西统制。因弹劾童贯被贬为提 辖;后又参太尉高俅,被发配沧州。剧中敷演了高 俅之子高朋欲强占林冲之妻张氏,张氏在王妈妈帮 助下逃出汴梁,在白云庵为尼,以及林母自尽,丫 环锦儿代张氏嫁高朋,于洞房中自尽等。另外,还 写林冲、宋江等受招安后,均被封官,而高俅被朝 廷问成死罪;林冲报仇后又有张氏团圆。 《宝剑记》把林冲与高俅的冲突写成忠与奸的 斗争;梁山义军的目的是“清君侧”“诛谗佞,表 忠良”;林冲即是一位英雄好汉,又是一位诛奸除 佞的忠臣。 《宝剑记》主题忠奸斗争,诛奸除佞。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旳发展与繁华
明代传奇概况
一、概念界定
传奇名称旳演化:最早特指唐代旳短篇文言 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 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 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涉及杂剧在 内旳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旳总称。
明传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演化而 成旳,以南曲为主旳中长篇戏曲旳总称。 带有浓厚旳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 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髓。伴随四大声腔 发展起来。
《宝剑记》把林冲与高俅旳冲突写成忠与奸旳 斗争;突出了林冲正直不苟、嫉恶如仇旳人格精神; 林冲由小说中旳被动对抗变为主动出击。
2、梁辰鱼旳《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主要旳 位置,一般被以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旳昆山腔谱曲 并表演旳传奇剧本。
一、沉重旳政治悲剧。 此剧热情赞美了勾践虚 心纳谏,与臣子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旳精神以及范 蠡、文种等人忠贞不贰旳品格;而夫差旳刚愎自用、 信任奸佞、排斥贤良旳行为予以批判。作品明显地 寄托了作者对明代朝政旳不满和自己旳政治理想。
沈璟编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被誉为“词 林指南车”。整顿昆曲曲牌达七百种。
沈璟旳理论主张
其一,基本出发点是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其二,“本色论”,强调语言旳通俗自然。
其三,“声律论”,影响最大旳方面。
套曲【二郎神】《词隐先生论曲》说:“名为乐府, 须教合律度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 嗓。”
二、高尚而又苦涩旳爱情剧。爱情要服从于政治 上旳需要。西施作为范蠡旳情人,却成了范蠡施展 美人计旳工具,对彼此都是一种巨大旳伤害。最终 范蠡看透世事,挂冠归隐,与西施漫游西湖去了。
3、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旳《鸣凤记 》。
全剧四十一出,极写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独 断专行、残害忠良。他杀害了力主收复河套地域旳 大学士夏言、曾铣;兵部主事杨继盛上奏皇帝,痛 陈严嵩五奸十罪,又惨遭杀害;其妻亦殉节;吴时 中、张鹤楼、董传策等,联名弹劾严嵩,亦发配充 军;郭希颜以“不剪奸雄死不休”旳决心向朝廷进 谏,成果反遭毒手;最终,邹应龙、孙丕扬、林润 等人又经过波折旳斗争,严氏父子终于受到惩处。 作品称上述十大臣为“双忠八义”,热情赞美他们 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旳斗争精神,称誉他们是 “朝阳丹凤一齐鸣”。故以“鸣凤”为此剧命名。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

明传奇的发展和繁荣,开创了戏曲艺术的新生面。

拥有较为庞大的体制、完整有序的结构、生动丰富的人物和瑰丽多彩的画面,明传奇以生气勃勃、席卷南北的气势,演出了一幕幕史诗般的人间悲喜剧。

这就使这种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伴随着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的弦歌,迅速发展为明清两代的全国性大型戏曲。

元杂剧与明传奇前后辉映,各领风骚,汇聚成中国戏曲文化汪洋恣肆的万千气象。

以《牡丹亭》为典范作品的明代传奇剧本,成为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著名景点。

○第一节明初传奇概述传奇的渊源及体制明初传奇的道学气和八股化《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记》“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宋元南戏本是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音乐和表演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因此,早期南戏一般在格律上不甚讲究,在宫调组织上亦不严密。

经过元末明初“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后,尤其是经过《琵琶记》的创作之后,南戏开始逐步规格化,宫调系统也渐渐严密起来。

《琵琶记》作为南戏与传奇之间承前启后的作品,其“也不寻宫数调”的自谦之论,恰恰表现出南戏向传奇转型期间关于音乐规格化的普遍追求。

也是从《琵琶记》开始,传奇多系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所创作,文词自然也朝着典雅甚至骈俪方向发展。

随着四大声腔的发育成熟与广为流播,源于南方的传奇成为明代戏曲的主体。

明初的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

这是与统治集团对程朱理学的大力推行息息相关的。

一个建国不久的新朝廷,需要局面的稳定与思想的统一。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齐鸣。
除奸反正扶明主,留得功勋耀古今。
第三节 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明后期传奇概述
►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传 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繁荣期。以汤显祖为杰 出代表的传奇作家,成为明代文学史上的一支 重要方面军。以沈璟为带头人的吴江派,在传 奇的创作和理论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 《词隐先生论曲》: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 教合律度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 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纵使词出绣肠, 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
► 吕天成《曲品》: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 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
汤显祖认为,戏曲创作必须从内容出发,反对削足适履, 拘泥于形式。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 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 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
► 吕天成《曲品》将沈璟和汤显祖的剧作被并列为上上 品。对于“沈汤之争”,他提出“倘能守词隐先生之 ”
吴江派戏剧家群体
► 沈璟曾编有《南词韵选》。《遵制正吴编》、《论词六 则》、《唱曲当知》等曲学论著,皆已失传。另有《南 九宫十三调曲谱》,编辑、整理了可以演唱的昆曲曲牌 达七百种左右,成为曲家填谱法则,这就使他成为与戏 剧创作大师汤显祖齐名的明代曲学大家。
►《浣纱记》第一出”家门大意”:
►[红林擒近](末上)……试寻往古,伤心全寄 词锋。问何人作此?平生慷慨,负薪吴市梁伯 龙。(问内科)借问后房子弟,今日搬演谁家 故事?哪本传奇?(内应科)今日搬演一本范 蠡谋王图霸,勾践复越亡吴,伍胥扬灵东海, 西子扁舟五湖。(末)原来此本传奇,待小子 略道家门,便见戏文大意。 [汉宫春]范蠡遨游,早风流倜傥,历遍诸侯。 因望东南霸起,越国迟留。寻春行乐,遇西施 浙水溪头。姻缘定,将纱相赠,双双遂结绸缪。 谁料邦家多事,共君投异国,三载羁囚。归 把倾城相借,得报吴仇。佳人才子,泛太湖一 叶扁舟。看古今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秋。

第二十一章--明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十一章--明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十一章明代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传奇是明代戏曲创作的主体,代表着明代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开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新天地:第一节明传奇创作流变一、“传奇”一词内涵的发展演化:“传奇”一词的最初含义,约略同于“志怪”。

“传”者,志也、记也;“奇”者,怪也。

“传奇”即记述奇人奇事。

“传奇”之名,最初见于中唐元稹的自传体小说《莺莺传》,该小说曾被题名为《传奇》。

在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的元杂剧。

在明嘉靖之后,一方面由于杂剧创作成就的总体衰退,一方面由于传奇类戏曲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名称就专指明代戏曲创作中以南曲为主谱成的中长篇戏曲。

三、明代传奇创作流变(一)明初传奇创作的道学气和八股化:明代初年,一方面继承元末高明《琵琶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观念,一方面受明初政府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思想、加强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积极干预和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表现于传奇创作,就呈现出明显的道学气和八股化。

这集中体现在邱濬和邵璨的传奇作品:1、邱濬的《五伦全备记》:叙述伍子胥的后人五伦全与其异母弟五伦备等人既是忠臣孝子,又是夫妻和睦、兄弟友善、朋友信任的五伦典型。

该剧纯属道德说教,缺乏动人的色彩,因而被明人斥为“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

”它是明初枯燥无味的道学家戏剧的发轫之作。

2、邵璨的《香囊记》:写宋代张九成与新婚妻贞娘的悲欢离合故事。

全剧宣扬的是“忠臣孝子重纲常,慈母贞妻德允藏,兄弟爱慕朋友义”等伦理思想。

在结构上,该剧对《琵琶记》、《拜月亭》多有承袭,在语言素材上大量采用《诗经》和杜甫诗句,典故对句层出不穷,连宾白亦多用文言。

《香囊记》开辟明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的流弊。

3、较少受道学气及八股化影响的传奇作品。

《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记》。

这些剧本在艺术上虽然也有缺陷,但总体来讲,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较高。

(二)直面现实、颇具战斗精神的明中期传奇创作:明嘉靖后,伴随着明社会日益激烈的内忧外患斗争,明代的传奇创作较之明前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 》 时事剧的开山之作
全剧四十一出,极写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 独断专行、残害忠良。他杀害了力主收复河套地 区的大学士夏言、曾铣;兵部主事杨继盛上奏皇 帝,痛陈严嵩五奸十罪,又惨遭杀害;其妻亦殉 节;吴时中、张鹤楼、董传策等,联名弹劾严嵩, 亦发配充军;郭希颜以“不剪奸雄死不休”的决 心向朝廷进谏,结果反遭毒手;最后,邹应龙、 孙丕扬、林润等人又经过曲折的斗争,严氏父子 终于受到惩处。作品称上述十大臣为“双忠八 义”,热情赞美他们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的 斗争精神,称誉他们是“朝阳丹凤一齐鸣”。故 以“鸣凤”为此剧命名。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一、传奇的概况 1、传奇名称的演化:最早特指唐代的短 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 奇”一类。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 称为“传奇”。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 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 传奇就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 篇戏曲剧本的总称。
2、明传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演化 而成的,以南曲为主的中长篇戏曲的总 称。带有浓厚的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 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伴随四大 声腔发展起来。
五、吴江派与玉茗堂派
近代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有明 曲家,作者至多,而条别家数,实不出吴 江、临川、昆山三派。”
吴江派和玉茗堂派的形成与竞争,是明 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也是中国 戏剧史上的一大盛事。
(一)吴江派
吴江派是万历年间的戏曲文学流派 之一,因领袖沈璟是吴江人而得名。成 员有余姚吕天成、叶宪祖,苏州冯梦龙、 袁于令,上海范文若,嘉兴卜世臣,吴 江沈自晋等昆曲作家。多是沈璟的子侄、 门生或朋友。作品多宣扬传统伦理道德, 讲究格律严整,语言本色。剧目常被后 世搬演。
百战徒劳霸业空 。万千辛苦不成功。从来多少兴亡事。生死如同一梦中。
三、明中期三大传奇
1、李开先《宝剑记》 寄托了作者自身因遭受挫折而生的愤慨, 也反映了他对政治黑暗的亲身体验 《宝剑记》把林冲与高俅的冲突写成 忠与奸的斗争;突出了林冲正直不苟、 嫉恶如仇的人格精神;林冲由小说中的 被动反抗变为主动出击。
吕天成《曲品》慨叹:“《鸣 凤记》记诸事之恶,令人有手刃贼 嵩之意。”
4、四大声腔
嘉靖年间,在南方众多地方声腔中,弋 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脱颖而出, 流播广远。 徐渭《南词叙录》:“昆山腔止行于吴 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 人。” 嘉靖中叶时,魏良辅与当地的一些戏曲 家们成功地改革并推进了昆山腔的发展。昆 山腔后来居上,雄踞中国剧坛榜首近三百年 之久。
1、沈璟的昆腔创作和曲论
《属玉堂传奇》十七种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沈璟的理论主张: 其一,基本出发点是倡导封建伦理道德。 其二,“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 然。 其三,“声律论”,讲究音律,因律害 意也在所不惜。
2、顾大典《青衫记》 卜世臣《冬青记》 袁于令《剑啸阁传奇》“西楼记” 沈自晋《广辑词隐先生南词谱》 (《南词新谱》)
2、梁辰鱼《浣纱记》 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 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 出的传奇剧本。 沉重的政治悲剧 崇高而又苦涩的爱情剧
第一部改良后的昆腔传奇剧作:
范蠡认为“为天下者不顾家”,他 毅然牺牲爱情,让西施入宫,“若能飘 然一往,则国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后 会有期,未可知也。若执而不行,则国 将遂灭,我身亦旋亡,那时节,虽结姻 亲,小娘子,我与你必同做沟渠之鬼, 又何暇求百年之欢乎?”西施也说: “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岂为一女 之微,有负百姓之望。”他们这种先国 家后私情的思想很值得肯定。
两派分歧的焦点在于:沈璟是从曲 乐的角度要求文词服从声律,而汤显祖 是从曲文的角度要求声律服从文词。 沈汤之争,反映了明代戏曲家对戏 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王骥德说:“临川之于吴江,故自 冰炭”。吕天成提出“倘能守词隐先生 之矩矱 ,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 合之双美者乎?” 较公允。
第十二出 东窗
【齐天乐】[净贴上]荷枯菊老秋光尽,时值小春天气。画 阁新开,红炉再整。户垂廉幙。[合]三友堂前,共赏松竹 梅花寿。[占]你看东窗好景真奇绝。竹间苍松梅似雪。[净]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夫人,我为岳飞一事在心。日夜不安。正是伏虎容易纵虎难。 无言终偏佳。好筵开。泛紫霞。寒威不到朱 帘下。红炉炭加。香熏綉幄。猛拼沉醉在东窗下。[合杂上]有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 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 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 但不是主角。
4、明代传奇分期 (1)初期传奇道学气十足,带有浓厚的 伦理教化意味,成就微小。 (2)中期四大声腔——昆山、弋阳、海 盐、余姚脱颖而出,并产生了三大传奇, 改变了明初传奇的衰微局面,带来了戏 曲的繁荣。昆山腔声势最大。 (3)后期传奇兴盛,流派纷呈,吴江派 和临川派进行论争,产生了《南九宫十 三调曲谱》等曲学著作。在两派风格影 响之下,涌现出一批名家名作。
《玉簪记》曲辞朴素优美,音韵铿锵,描摹 细腻,高潮迭起。 如第十六出《寄弄》中的《朝元歌》曰: 你是个天生后生,曾占风流性。 无情有情,只看你笑脸儿来相问。 我也心里聪明,脸儿假狠,口儿里装做 硬。 待要应承,这羞惭怎应他那一声。 我见了他假惺惺,别了他常挂心。 我看这些花阴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另, 照奴孤另。
事不敢不报,无事不敢乱传。禀丞相,岳飞两个儿子拿到了。[净]都收下了监。 不可放在外面。[杂]理会得。饶君会使升天志。难躲今朝目下灾。[下净]夫人。适 来送的柑子。剖来下酒何如。[占]不要剖坏了。此乃杀岳飞的刽子手。[净]此乃柑 子。焉能杀得人。[占]相公。你将柑子捞空了。写一纸书藏在黄柑内。令人送与 勘官。教他到风波亭。将岳飞父子三人尽皆摆布了他。方免后患。[净]多谢夫人 妙计,下官就写书差人送去。
四、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一)概述 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传奇创作进 入了高潮期和繁荣期。 1、流派:临川派创作成就高,吴江派理论贡献 大。 2、剧目建设:涌现数百种传奇作品,大多较好。 3、声腔发展:昆、弋争胜,分别满足了雅与俗、 上与下的审美需求。 4、剧作精神:张扬个性,批评封建专制。
3、明清传奇的体制 (1)剧本分“出”并加出目。传奇没有 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 由末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 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 出才是正戏。
(2)传奇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 对唱、轮唱和合唱。 (3)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 换韵。传奇演唱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 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
(二)玉茗堂派 玉茗堂派:也叫“临川派”,是明代在临 川人汤显祖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戏曲流派,作 家有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 创作特点:主才情,不拘音律,歌颂男女 至情,情节离奇,风格浪漫,文词优美。 吴炳的《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 阮大铖《春灯谜》《燕子笺》 孟称舜《娇红记》《二胥记》
(三)沈汤之争 1、起因: 沈璟、吕玉绳将《牡丹亭》改成 《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极大不满, 2、内容: (1)情理对峙:汤主情,沈主理。 (2)表现手法不同。汤多以浪漫主义手法, 随情而风飞河奔;沈多以写实主义,守理而 计较格律声调。 (3)语言风格不同。汤重文采,沈重本色。 (4)审美效果不同。汤重剧本,为案头之曲; 沈重舞台,为场上之曲。
心事难凭枉致疑。 凭此黄柑无后患。
夫人其实好心机。 东窗消息少人知。
第三十七出 别姬
【泣颜囘】腰间仗剑吐霓虹。空自有拔山之力。罢罢。只是我该如此了。 夫人,过江东来师节。四十五万人马。如今只剩得这些了。天亡吾楚。看看 食尽兵疲。闻歌四起。汉军围冲散了三千队。夫人呵。[合]我和伊。 难忍分离。禁不住两行清泪。 【前腔】[占]嫁鸡怎不逐鸡飞。教妾身如何存济。心灰肠断。云山 翠压愁眉。喧天鼓颦。汉军围四下里重重至。 …… 【赚】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 存着异心。大王。你不须疑,赐与我三尺青锋先刎死。……[占自刎介] 粉憔玉碎。 【扑灯蛾】[净]可怜一妇人。可怜一妇人。激烈男儿志。甘自把身 躯须臾丧吾龙泉也。魂飞魄散。好教我一身无计。到如今怎生去处, 只恐汉兵又来至。 …… 【尾声】仰天大哭长吁气。囘望山河黑雾迷。不料虞姬先吻死。
(二)题材分类
1、歌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如汤显祖《牡丹亭》孟 称舜《娇红记》周朝俊《红梅记》 2、倡导爱国主义:李梅实、冯梦龙的《精忠旗》 3、歌颂清官、诅咒奸臣的剧目次第涌现: 写包拯《珍珠记》《剔目记》;颂于谦《金杯记》 批魏忠贤的《冰山记》。讽刺官场的:孙钟龄《东郭 记》、《醉乡记》 (《白雪楼二种曲》) 4、道德说教剧与宗教演示剧也颇成规模。 如《忠孝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100出 5、喜剧也较知名。高濂《玉簪记》、 徐复祚《红梨 记》、汪廷讷的《狮吼记》
二、早期传奇
(一)教化传奇作品
丘濬 《五伦全备记》
大学士邱濬说:“若于伦理不关紧,纵是 新奇不足传。”作《五伦全备记》传奇,树伍 子胥的后代伍伦全、伍伦备兄弟为五伦典型, 宣传忠孝等封建道德。
邵璨 《香囊记》
点题诗:“忠臣孝子重纲常,慈母贞妻德允臧, 兄弟爱慕朋友义,天书旌异有辉光。”
(二)明初其它题材传奇戏 明初传奇百馀种,较少受道学气和八 股味污染的历史戏,如 姚茂良《精忠 记》(岳飞), 苏复之《金印记》 (苏秦), 沈采《千金记》(韩信), 王济 《连环记》(貂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