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
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作者:黄晓娇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6期鲁迅先生以他冷峻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不论是那些挣扎在黑暗社会底层的平凡而又不幸的人们,还是眼见得社会吃人的种种现实却无力改变一切的有一定进步思想的清醒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孤独,还有这孤独中蕴含的深深的悲凉。
那么,鲁迅笔下有哪几种孤独者形象呢?一种是孤独的卑微者。
《祝福》里的祥林嫂嫁过两次人,却从来没有被当作“人”尊重过。
第一次的丈夫比她小十岁,况且早逝,加上有个严厉的婆婆,很难说祥林嫂曾经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幸福。
她逃到鲁镇,“整天的做”“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但竟然“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丈夫的去世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悲伤,她在婚姻中的价值,也不过是个可供利用的劳动力而已。
第二次婚姻也是这样,她只是一个被卖的商品,与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过日子。
再次守寡对她也没有多大的打击,而唯一的儿子的惨死却使她短暂的因为舐犊之情而温热的心灵再次跌进无尽痛苦的深渊。
爱与被爱的寄托,已经在祥林嫂的心灵里彻底成为空白。
一种是孤独的哀伤者。
寡居的单四嫂子与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是她辛苦劳作的根本动力,是她苍白生活的唯一安慰和寄托。
可是,儿子在她的焦虑恐惧和无助中黯然夭折,没有人在意她心底巨大的苦痛。
《明天》里作者反复写到这个不幸的女人内心寂寞无助地心灵挣扎:“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
她心里计算:不过是罢了,这些事都是梦。
”“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
”独自在阴沉的漫漫长夜里,在静得怕人的屋里一点一点回想儿子生前的种种乖巧,没有人给她一丁点的安慰和希望。
但是心灵的挣扎终究是徒劳的,痛苦撕咬得滴血的伤口无法用语言表达:“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一种是孤独的诉求者。
论鲁迅笔下阿Q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摘要: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不知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
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身世背景;精神胜利法;革命;形象意义内容: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阿Q是一个孤独者,他犹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一样,从石头中蹦出,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来由。
先说阿Q的“姓氏”,我们知道在过去地位低下的妇女是无法与男子分享平等的社会权利,但好歹她们也有个姓氏,可被人称呼为王氏、李氏的。
可我们可怜的阿Q却沦落得连个姓氏都保不住。
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说:“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因为阿Q得知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很是高兴,便喝了酒“手舞足蹈”地炫耀是本家。
要知道赵太爷与阿Q在未庄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的。
赵太爷哪里容得阿Q胡言乱语,第二日便重重地赏了他好几巴掌,连未庄的人们都说阿Q是自找打,于是阿Q沉默了,此后也再没人提起他的姓氏,阿Q的姓氏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剥夺掉了,所以我们也终究无法得知阿Q究竟姓什么。
再说说阿Q的“姓名”,从前人们是很讲究“名、字、号”这一套的,不过这都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象征。
但阿Q身份低贱,无法讲究那么多,但他终归是个人也总该像个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吧!可是阿Q 似乎还是令我们失望了。
鲁迅说在平日里未庄的人们都呼阿Q为:“阿Quei!”那到底是阿桂呢还是阿贵?鲁迅思来想去也未能得出结论,他说他最终只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可这阿Q听起来像是个人名吗,怎么就像是平日里我们在称呼那些阿猫阿狗的,可鲁迅他已经尽力了!所幸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零余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称,是一代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他们孤独、彷徨、沉沦,经历了从忧伤走向病态,从自怜转为自虑的心路历程,最终陷入了痛苦而绝望的深渊。
鲁迅和郁达夫分别塑造的“孤独者”和“沉沦者”就是“零余者”的典型形象。
本文通过对鲁迅与郁达夫笔下“孤独者”和“沉沦者”的比较来解读中国式的“零余者”形象。
一、“零余者”的简介(一)“零余者”“多余人”是最早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他们属于接受了新的思想,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的品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其他贵族子弟,因为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愤世嫉俗,对腐朽的黑暗社会深恶痛绝,同时又非常的脆弱,他们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而“零余者”是“多余人”的同义词,即俄文汉译,只有郁达夫这样译。
“零余者”作为一个外译词,它极具生命力,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式的“多余人”的专有名称,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中国的“零余者”处在民族觉醒的特殊地位,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每一种压力都让他们无法摆脱,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弱者,他们的身上具有不无悲哀的声调及宿命的色彩。
“‘零余者’可理解为:一个觉醒了的充满自我的知识分子却被社会所疏离的失落感,爱而不得只是“零余”的一个具体而微,恒长尖锐的表现方式罢了,所以,生而无为,生而自哀,生而不能为自己的精神找到理想的家园,才是他们苦闷的原因所在”。
①郁达夫与“零余者”有着名副其实的不解之缘,他对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三读不厌,第一个把它译为《零余者的日记》,不只透出译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更多的还是这位中国夫子对屠格涅夫其书其人一见钟情,一拍即合,找到了“知音”和宣泄自我感情的“替身”,不必讳言,郁达夫本人就是个“零余者”。
然而,有些常到魏连殳家做客的朋友,“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者‘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吸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鲁迅笔下的魏连殳这个“孤独者”招徕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宾客,其实,他们都是那个历史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觉醒的“呐喊者”和“彷徨者”。
读《孤独者》
读《孤独者》——复仇的魏连殳,觉醒的鲁迅1925年许广平曾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苦闷则总比爱人还来得亲密,总是时刻地不招即来,挥之不去。
苦闷,成为二十年代人们生存着的一个普遍状态,尤其是那些富有革命新思想企图革命运动改造社会的觉醒者,那些曾经有心革命却被社会孤立,为庸众所不解最后堕落的孤独者,何戟独彷徨,鲁迅与小说的主人公魏连殳一起,成为绝望的孤独者,冷眼看世界,有着强烈的自我放逐以致自我戕害的倾向,但是魏连殳似乎成为假想的对象,代替沉默的鲁迅验证了一个彻底失败后的孤独者的最后境遇,同时成为了一份警戒,它告诫鲁迅,告诫那个年代与鲁迅一样沉默、尤感虚无的人们,必须摆脱魏连殳那样的身心双重残害,必须走出失败与死亡的局限,在现实生存中,超越自我,完成新生。
而这也成为了沉默的第二次绝望的鲁迅走出低潮,走出绝望的决心。
小说的主人公,魏连殳,曾经是寒石山唯一一个出外游学的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被村里人看做是异类,小说一开头就说他见人爱理不理,但又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特别喜欢发表评论,而且惊世骇俗,也就是有着自由独立思想和自由独立精神。
然而五四落潮之后的他,经历了社会腐朽的难以改变,庸众愚钝的难以改造,希望最后沦为绝望,梦想最后沦为黑暗,抗争最后沦为堕落,又回到了原地。
就如同《在酒楼上》中吕纬甫说的:“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
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魏连殳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下,回到S城参加祖母的葬礼,从此开始了一段自厌、自虐,自我精神生命的自戕,肉体生命自毁的道路,这条道路沿着自我的逐一失败最后通向彻底的毁灭。
然而魏连殳的自虐,是让活着的我看着失败的我慢慢死去,他不仅走向了对自我生命的背离,也实施了对整个生存世界的彻底否定——实际上是一种报复。
自虐,既是生存又是死亡,是一种生存的死亡方式。
浅论《彷徨》中的孤独者形象及主题意义
浅论《彷徨》中的孤独者形象及主题意义内容提要:《彷徨》是“五四”退潮时期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永远是闪烁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经时代变迁,在新时代的领域里,它将更加光彩夺目。
至于觉醒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无从找到确切的答案。
但鲁迅那百折不挠的韧性战斗精神——“绝望”的“抗战”。
则是新生的导航之灯,将指引着人们避过激流险滩,勇往直前。
《彷徨》中觉醒知识分子的孤独者形象及其主题意义,从两个方面得以展现:一、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二、吹响了新生的号角——“绝望的抗战”。
关键词:孤独者毁灭新生抗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正是《彷徨》时期鲁迅所走的道路。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其韧性战斗精神是他的思想精髓。
在《彷徨》中,知识分子的孤独者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犹如时代的几个特写镜头,从不同角度出神入化的勾勒出了时代的深层意蕴,把封建压迫和经济奴役的滔天罪行刻画得入木三分。
以铁的事实雄辩的控诉了其杀人不见血的凶残本质。
鲁迅则犹如迷雾中闪闪发光的航标,尽管他无法指出前进的方向,但却能指引着时代的弄潮儿免于被黑暗吞噬,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吕纬甫的沉沦“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地阐述了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认为,悲剧冲突本质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冲突。
悲剧冲突根源于两种社会力量的尖锐对立矛盾之中。
由于这一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是不可解决的。
因而,必然地导致进步力量遭受挫折,构成震撼人心的悲剧性结局。
”①这一经典论述从《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身上可以得到深切印证。
他从一个满怀热情的封建斗士走向了沉沦的深渊。
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吕纬甫在一种倍感凄凉的背景下被推到了我们的面前。
昔日“敏捷精悍”的吕纬甫,如今在他的脸上却写满了颓唐和无聊。
浅谈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特征
浅谈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特征摘要:鲁迅的作品刻画了许多令人留下深刻记忆的人物形象,他们代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在文章中我把鲁迅作品中的一些有着特定意义的、行为特点具有典型的而又扮演着悲剧的角色的几类人物定义为“另类人物”,我把他们综合起来进行逐一的分析,从而在一个整体的角度看出“另类人物”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状况、文化氛围,使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读懂鲁迅的思想,看到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国民灵魂的沉睡麻木,从另一个角度把握鲁迅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另类人物封建社会封建礼教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026-03众所周知,鲁迅文章中有很多典型的人物,这些典型的人物在这里我把他们称为“另类人物”。
这些“另类人物”与我平时所说的有所不同,这里另类的意思说的是有着特别典型意义的人物,他们的思想或行为与封建正统思想是不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偏激叛逆的,在当时的环境中与众不同,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纳,与周围的人物格格不入。
同时,这些“另类人物”又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环境状况、文化氛围,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病态社会不幸的“另类人物”鲁迅笔下“另类人物”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一是封建社会压迫的严重性,致使一部分人产生反抗叛逆的思想;二是当时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传播的影响,处于被压迫的一部分人意识到要争取自身的价值。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催生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另类人物”。
其中的狂人、孔乙己、阿Q、魏连役,还有祥林嫂、闰土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在作品中扮演着“另类人物” 的角色,他们又可以分为两类:狂人和魏连役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是另类的,孔乙己和阿Q是正统的封建思想,但他们的行为却不符合当时正统社会的要求,所以他们是另类的。
鲁迅写他们物质上的“病苦”以及精神的“病苦”,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与批判的同时,也看到他们自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弱点、缺点。
鲁迅笔下“孤独者”的现实之态
鲁迅笔下“孤独者”的现实之态摘要:鲁迅的笔下塑造了许多孤独者的形象,他们的孤独或者因家庭原因,或因物质原因,或因精神原因,种种不一。
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原因。
鲁迅希望用文字挽救那个愚昧,困苦,封建,屈辱,软弱,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社会。
现在我们的社会开明,富强,民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鲁迅?原因就在于他笔下的形象依旧有现实意义,当初血淋淋鞭打丑恶旧社会的鞭子,现在依旧能鞭打当代社会中的一些尚未被肃清的丑恶与灵魂深处的无助。
关键词:鲁迅;孤独者;现实意义一、封建思想和礼教下的悲剧众所周知,狂人因为看透了封建礼教中“吃人”本质而被孤立,深感痛苦。
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当封建礼教的帮凶,整个社会氛围都是封闭的,“吃人”的。
他是孤独的,因为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深眠的时候,唯一醒着的人就会成为孤独者。
他痛苦于封建礼教的“吃人”。
放眼现今社会,封建礼教的残余又何尝不存在呢?每当各种头条传出“某某女子,深夜独行,穿着暴露,被人玷污”这类的新闻之时,总有一些“正统卫道士”来发表评论了,“这女的穿的这么暴露,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大晚上的还自己走,一看就是出去勾引人了”等等不堪入目之语,令人看的触目惊心,字字锥心。
我不禁发问: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到底因何还有这种论断?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了吧!没错,大清是亡了,但是这种封建的思想残余根深蒂固,甚至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悲剧发生,不去谴责行凶作恶之人,居然反过头来批评受害者,这种本末倒置,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祝福》里。
祥林嫂两度丧夫,还亲眼目睹了儿子的惨死,本是一个极其可怜的女子,但鲁镇的人不仅不同情她,反而疏远她,取笑她,鄙视她。
最后,在一派祥和宁静的祝福气氛中,祥林嫂惨死街头。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吃人”呢!因为祥林嫂改嫁,两任丈夫和孩子都死了,茕茕孑立,是一个俨然一身的孤独者,这种孤独是不幸的,是需要社会关心和呵护的。
然而人们却认为她不吉利,最后把她逼的走投无路。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1幸运中的不幸---浅析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
由于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遭到了当权者的疯狂镇压,是思想界的保守势力抬头,形成了一股反动逆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裂。
一些曾觉醒的知识分子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步不成阵”,陷入寂寞、孤独、苦闷、彷徨中。
作品在反封建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更加的成熟。
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中。
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以及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特点。
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例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
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的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
他们是幸运的却更是不幸的,本文主要以魏连殳为例,分析其幸运和不幸的原因。
《孤独者》写毕于1925年10月。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象《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那样的较为单一集中的社会主题, 而且更多地蕴含着作家自己的精神探索, 内容复杂曲折, 气氛沉郁悲怆。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同大家异样的“外国人”,他接受了新思想,遵循新的社会规范,无视旧传统,对人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他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新党”,敢于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
他在世人的诽谤、侮辱中顽强地活着、然而他只是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信念,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着盲目的报复,甚至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成了一个真正失败的“胜利者”。
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_鲁迅笔下的_孤独者_形象
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 黄大力作者系长沙师范讲师 (湖南长沙 邮编410005) 在鲁迅的现实题材小说中,知识分子和农民是两个基本形象系列。
而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已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
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
孤独者系列人物,都生活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是中西文化第一次全面交融、碰撞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重新审视、选择、对抗和融汇的时期,更是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生活在这一社会历史时期的孤独者人物,是“铁屋子”中被新思潮、新文化大潮“惊起”的“较为清醒”的人们承受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而又满怀着毁坏“铁屋子”希望的反叛者、探寻者,但他们并不确知清醒后的路向。
研究孤独者系列人物,不能离开这种具体的历史条件。
与鲁迅笔下其他人物相比,孤独者人物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中的内心隐秘与人格探索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这批人物与作者共生于那一特定历史时期,在他们身上可以寻见鲁迅自我的蜕变与超越,寄寓着某些属于鲁迅特有的精神气质、情绪感受。
孤独者形象可以说是鲁迅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
下面将孤独者系列人物个体的思想情感特征及文化思想背景进行分类论述。
逃避型:小说《祝福》中的我。
当祥林嫂凭着她对于“我”这个读书人的直沉与信任希望为折磨了她半辈子的问题求得一个答案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说不清”。
这在“我”是怕“负若干责任”的含混之辞,然而却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多少也加速着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到来,使祥林嫂带着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间。
其实“我”完全知道所谓“灵魂”、“地狱”之类纯属谎言,但“我”却始终没有否定它,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
“我”这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逃避”。
而无论“我”是逃避还是不逃避,都改变不了事态的性质和发展趋向,都挽回不了她这个“来路人”必死的结局。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摘要】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
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单四嫂子”“孔乙己”“夏瑜”“祥林嫂”“魏连殳”“涓生”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
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
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关键词】鲁迅;孤独;笔下;孤独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考察巨擘鲁迅的思想嬗变及其凸显表征时,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绕开或遮蔽、误解或曲解他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并且于这方面缺乏系统审视和扎实探究。
文艺心理学强调:文学乃著者内心情感、价值理性外化、展示的呈现物,任何作品无不深度关涉作家的内在冲动、思想脉搏。
概言之,孤独情结是生发、激荡鲁迅创作深层欲望而信念持守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鲁迅的孤独1、鲁迅一生踽踽独行鲁迅的终生是落寞的,特别晚年作为杂文家、思想家的他,完全是一个严肃的、尖锐的甚至无情的“孤傲”的批判家、“独行侠”。
从同时代人的诸多回忆录中可以发现,鲁迅总是给人一种“孤寂”“孑立”“孤冷”“辛酸”“哀愁””的赫然印象。
于《亡友鲁迅印象记》里,许寿裳说,自己与同乡鲁迅1902年同于东瀛留学时便成挚友,这时鲁迅给他一个强烈印象便是“我觉得他感到孤寂”。
其实,鲁迅本人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种压抑、沉重的伶仃感、寂寥感,而且他在自述中也多次鲜明体露过。
比如1933年3月,应日本朋友索书并求字,鲁迅作《题<仿徨〉》一诗,凄然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
”简言之,鲁迅的孤独深具双重性且二者叠加:一为外我的客观原因,即昏暗社会、炎凉世态、冷漠人心,万马齐喑,知音者寡。
二为内我的主观原因,即自己目光如炬、意识敏锐、思想深邃、救世情怀、忧国忧民。
鲁迅与郁达夫小说中孤独者形象比较论
读写频道窑文学信箱通常说“五四”是人的个性觉醒的时代,这一方面表现为个性的充分确认、昂扬向上的时代强音,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怀疑、否定、失落与寻找,彷徨中的求索伴随着感伤情绪的笼罩。
如果说鲁迅早期颂扬的那些“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们,代表着“五四”个性解放中那个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我”,那么从《狂人日记》开始,《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中的“我”,已是一个徘徊、感伤、无所凭依的孤独者,他们和郁达夫小说中的“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一起组成了震撼人心的“孤独者家族”。
一、孤独者的时代悲吟孤独,是鲁、郁笔下“孤独者”们共同的生存状态。
这群孤独者,一方面处于被放逐的他造的孤独中,另一方面又处在自造的孤独中,孤独成为孤独者命运的精神核心。
《沉沦》开头就写道:“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主人公“他”是一个早熟的青年,这种早熟的性情把“他”逼到与世人不相容的地步。
“他”渴望友情、爱情,却无法得到满足,孤独的情绪一天天长大起来,“他”无可逃遁,便放弃了抗争,爱上了“孤独”的情调,独自一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细细品尝“孤独”的忧郁之美。
但是,他终究是一个意志软弱的青年,既无法永久在“孤独”中生存下去,又无法抵抗生理的烦躁,遂上了妓院。
但宣泄之后,灵魂却更加痛苦,只能在自怨自责中蹈海自杀了。
《沉沦》的全文便笼罩在这片“孤冷”的阴凉之雾中,而这种“孤冷”的情调几乎贯穿着郁达夫的全部小说,成为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主旋律。
《胃病》中的“我”常哀叹:“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人从母胎里生下来,仍复不得不一个人回到泥土里。
我的旅途上的同伴,终竟是寻不着的了。
”《秋柳》、《茫茫夜》、《寒宵》中的于质夫,为了逃避孤独,寻求安慰,走进了妓院,即使温软的身体拥在怀中,他依然感到孤独。
《迷羊》中的王介成,在与谢月英的媾合中,并没有感到身心的愉快,相反,他仍感到一种无法把握的孤独,肉体的纠缠仍不过是为了排遣孤独,让自己感到实实在在地拥有一些什么……同样,鲁迅笔下的狂人、疯子、吕纬甫、魏连殳和涓生等都是一群孤独者,其中魏连殳的痛苦灵魂,更能反映作者本人的心灵秘密。
鲁迅人物笔下经典形象分析(2)
鲁迅人物笔下经典形象分析(2)鲁迅人物笔下经典形象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
鲁迅笔下的人物让人有一种“发现的喜悦”,我们能在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注意到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
鲁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揭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疮疤并予以疗救,最经推动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鲁迅人物笔下经典形象分析 [篇2]鲁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文化战线上的主将,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
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深刻的人物形象,包括为了革命英勇牺牲却不被无知的人们所理解的反抗者们,把握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封建主义的代表的`权贵,体现当时中国社会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等阶层的人物形象等等。
鲁迅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全景式的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普遍社会氛围,从一个国民审视者的视角入手,表现了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深切思考。
鲁迅笔下的权贵者鲁迅笔下的权贵者形象有力地说明了这些权贵者违反历史潮流,最终都被历史的车轮辗作了尘土这一社会历史必然。
《狂人日记》中的赵贵翁,《孤独者》中的杜师长,《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药》中的康大叔,《孔乙已》中的丁举人一个个活生生的权贵者形象将先生的反封建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笔下的反抗者们不管是《药》中的夏瑜还是《长明灯》中无名的主角,他们的命运都是相同的。
失败后,这些反抗者们的一切崇高理想和真实奋斗,全都成了他们所希望唤醒的民众眼中的表演,变得毫无意义。
这是鲁迅充满苦涩的一大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本人也是这么一名试图启蒙民众的人,他的小说中提出的质疑最终是指向鲁迅自己的。
因此,在这类小说中,被描写对象和作者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作品中渗透着较多鲁迅本身的生命体验。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孤独者的悲剧人生一、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类型鲁迅是一个世纪以来的一座文学丰碑,他以其思想的冷静深邃和艺术的独创和成熟,为本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扛起一面大旗,站在世纪之交,肩负黑暗的闸门,用力揭出国人灵魂及传统的一角,“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的《南腔北调·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达到用文艺来教育人的思想作用,进一步改造国民劣根性的目的。
在他的小说中,史无前例地把生活于恣睢麻木之中的平凡的农民甚至是破落形象的农民搬上历史舞台,为中国现代文学阵廊增添了一组卑琐、丑劣又可以当作镜子观照国人灵魂的丰满文学形象,也把小说的地位和主题意识抬高到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在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吸收中反思,在借鉴与消化外来文化中批判传统,从而产生一种跳跃,一种对历史、传统及外来思想的超越,所以说,在小说领域中,鲁迅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当然,鲁迅对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开拓不单是表现在其农民题材的系列小说中,而且表现在其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在某些方面,其艺术技巧甚至比前者更趋于成熟——表现出现代性技巧,就其知识分子形象而论,是可以和其农民形象互相辉映,双峰并峙的,无论从认识的深刻,还是解剖的犀利、准确,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大主体形象是鲁迅小说世界里的双子星座。
下面我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中作一浅探。
“五四”时期进步的知识分子是作为启蒙的先锋出现于思想文化界的,影响所及,知识分子题材成为“五四”小说的热门。
鲁迅写农民不以滑稽和哀怜为目的,他写知识分子同样是不以感伤和顾影自怜为基点的。
他比同时代作家站得高,目光如炬,身手不凡,在有限篇章中写了知识分子的诸多类型,几乎囊括了“五四”前后新旧知识分子阶层的全部构成,于热门题材显示了主流作家的风度。
鲁迅写了三代五个类型的知识分子。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卷97页。
)第一类型有《孔乙己》中的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和《离婚》中的七大人。
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形象
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形象孤独的清醒者——鲁迅作品中的个人主义形象鲁迅在他早期的杂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中确立了“立人”思想,鲁迅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引出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的言论。
自此在鲁迅的作品中赋予这些清醒者以生命,他们是个人主义的代名词,强烈地呼唤个性的抒发,为民族事业而四面奔走。
他们是最孤独的清醒者,行为不被民众所理解,反遭国民的嘲笑和背叛。
在鲁迅小说中塑造了众多这样的人物。
无论是“狂人”,还是魏连殳,无论是吕纬甫,还是《长明灯》中的“疯子”,哪怕是神话人物——女蜗、后羿、大禹等遇上了国弱民衰的中国,也只能孤独应战。
散文集《野草》中描述孤独者的心境亦不在少数,杂文《摩罗诗力说》中塑造的一批“摩罗诗人”,旧体诗《自题小像》和《自嘲》中描绘的冷峻孤清的自我,这些都是鲁迅打造了一类形象。
他们的精神是痛苦的,他们的行为是奇怪的,他们的思想是前卫的,他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
从他们的遭遇中可以看出,个人越是清醒,他的行动和言论越是受到限制,他也越不能对大众施加影响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渐渐地他们被大众所孤立,最终只能在苦闷中聊以自慰。
同时,少数清醒者开始想唤醒熟睡者,但是那努力导致的只是疏远和失败。
清醒者于是变成了无力唤醒熟睡者的孤独者,所能做到的只是激起自己的痛苦,更加深深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
[1]这些人为民族事业做出了贡献,却得不到本民族人们的认同,虽然一直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但是却被民众判了死刑。
他们不甘做愚昧的民众,一直在与传统做斗争,身上具有战斗精神和反叛意识。
审视这些人物,我们不免看到这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质和鲁迅是那么的相像,他们的心路历程也是鲁迅所经历的,鲁迅将他现实中所遭受的困境写到作品中,在创作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这使得他笔下的这类人物更富有立体感。
上文是对这类形象进行了总的概括,下文便简要提及一下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旧体诗《自题小像》大家应该不陌生,那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为了中华名句。
鲁迅的孤独者的主要内容
鲁迅的孤独者的主要内容
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深眠的时候,唯一醒着的人就会成为孤独者。
鲁迅笔下的孤独者看似是由其本身一手造成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往往让人掩卷长思。
因此,即使他们的死亡不可避免地带着几分自戕性,也让人不忍责备,不吝心痛。
魏连殳式的孤独者之所以令人怜悯,是因为他们的孤独并非是性格内向怯懦、不擅交际等等世俗的孤独,而是来源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深层悲哀,来源于空负一腔热血而无处泼洒的现实无奈,来源于出淤泥而不染、独善于云端的遗世独立。
这类人通常就是鲁迅时代顾影自怜的知识分子,如“魏连殳”者,往往持有才干却无人赏识,一身抱负却处处羁绊无法施展,有心报。
鲁迅笔下的“异类者”形象--以《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为中心
第8卷第2期Vol.8,No.2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 2017年5月May.,2017鲁迅笔下的“异类者”形象----以《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为中心赵文静(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孤独者》是鲁迅《彷徨》中的一篇文章,笔者主要通过魏连殳怎样被视为“异类者”,以及这个 形象存在的背后成因,来探讨和分析当魏连殳面对新旧文化、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冲突时,鲁迅笔下的 “异类者”的形象。
关键词:魏连殳;孤独者;异类者;成因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7)02 - 058 - 02什么是“异类者”?“异类者”它是被他人所冠上的代名词,当与世人所默认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所相悖 的时候,你的不同便会成为“异类”,这些言行一致的人 们慢慢会同化你这个“异类者”,使之与之相同或相似,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这就成为一种艰难的斗争。
当然,笔者所谈到的“异类者”旨在站在比这个世界人们 更高的位置上看待问题,并且有着自我的思维方式和精 神世界,他能看到这个社会悲凉的一面,因此这种“异类 者”亦是孤独者。
《孤独者》是鲁迅《彷徨》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与魏 连殳相识是以送殓开始,以送殓结束。
魏连殳是鲁迅直 面自己内心的写照,抑或者魏连殳就是他自己,他自己 亦是魏连殳。
我们仿佛能看到作者不被人理解的精神 痛苦,他通过魏连殳这个和他有着相似之处的人来消解 他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文章中“我”在与魏连殳的通信 当中,作者内心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审视一度折磨着他,直至魏连殳的逝世,作者内心仿佛有种沉重的东西冲出,“终于挣扎出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 嚎叫,惨伤里夹带着愤怒和悲哀。
”1这种悲伤浸透在全 文当中,让读者感到窒息和苦闷,好像有什么堵在心口 却不能言道般的难受。
但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并没有放 弃自己立场去屈从大众的意识,但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使他陷人了更深的孤独中。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零余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称,是一代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他们孤独、彷徨、沉沦,经历了从忧伤走向病态,从自怜转为自虑的心路历程,最终陷入了痛苦而绝望的深渊。
鲁迅和郁达夫分别塑造的“孤独者”和“沉沦者”就是“零余者”的典型形象。
本文通过对鲁迅与郁达夫笔下“孤独者”和“沉沦者”的比较来解读中国式的“零余者”形象。
一、“零余者”的简介(一)“零余者”“多余人”是最早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他们属于接受了新的思想,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的品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其他贵族子弟,因为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愤世嫉俗,对腐朽的黑暗社会深恶痛绝,同时又非常的脆弱,他们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而“零余者”是“多余人”的同义词,即俄文汉译,只有郁达夫这样译。
“零余者”作为一个外译词,它极具生命力,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式的“多余人”的专有名称,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中国的“零余者”处在民族觉醒的特殊地位,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每一种压力都让他们无法摆脱,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弱者,他们的身上具有不无悲哀的声调及宿命的色彩。
“‘零余者’可理解为:一个觉醒了的充满自我的知识分子却被社会所疏离的失落感,爱而不得只是“零余”的一个具体而微,恒长尖锐的表现方式罢了,所以,生而无为,生而自哀,生而不能为自己的精神找到理想的家园,才是他们苦闷的原因所在”。
①郁达夫与“零余者”有着名副其实的不解之缘,他对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三读不厌,第一个把它译为《零余者的日记》,不只透出译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更多的还是这位中国夫子对屠格涅夫其书其人一见钟情,一拍即合,找到了“知音”和宣泄自我感情的“替身”,不必讳言,郁达夫本人就是个“零余者”。
然而,有些常到魏连殳家做客的朋友,“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者‘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吸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鲁迅笔下的魏连殳这个“孤独者”招徕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宾客,其实,他们都是那个历史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觉醒的“呐喊者”和“彷徨者”。
鲁迅孤独者赏析
鲁迅孤独者赏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呐喊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篇名为《孤独者》的散文,通过对孤独这一主题的描绘,展示了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
《孤独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作者通过对自己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他对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困惑和无奈。
文章开头,作者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在黑暗中凭空站着一个我”。
这种孤独并非是身体上的孤立,而是内心的孤独。
他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无法与他们建立起真实的联系。
他与人交往时,总是感到自己被冷漠和疏远,无法找到归属感。
他感叹道:“我不能发抖,不能哭,不能死,我只能把自己关在这个房间里,面对着暗夜,抱着自己的身体,不停地颤抖”。
作者接着描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种种遭遇和挫折。
他经历了工作上的失败、爱情的失落和友情的破裂。
他感叹自己仿佛成了一个废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他在文章中写道:“我在黑暗中看到了我的身体,它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种自我放逐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使得作者在社会中越来越孤立,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鲁迅并非只是停留在对孤独的抱怨和绝望之中,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对孤独者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功利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冷漠。
人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成功,常常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这种冷漠和疏离使得人们在社会中感到越来越孤独和无助。
他写道:“我常常感到,世界上有千百万个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我的。
”这种对社会冷漠的揭示,使得《孤独者》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哀叹,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在鲁迅的笔下,孤独者并非只是个体,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他通过对个人孤独的描写,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脆弱。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进而促使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他认为,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朝花夕拾里鲁迅的情感颜色
朝花夕拾里鲁迅的情感颜色红——愤怒与希望红,是一种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色彩,正如鲁迅笔下的《朝花夕拾》中所流露出的情感。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以红色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愤怒与希望。
在朝花夕拾的第一篇《故事的真实性》,鲁迅用红色来形容他对现实社会的愤怒。
他写道:“我曾在一家报上看见一个消息,是说云南有一个绅士,因为过分贪污,上面就把他吊死在大街上,然后用火烧他。
”这段描述以红色为背景,衬托出了绅士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更凸显出鲁迅内心的愤怒与愤懑。
而在《故乡》这篇文章中,红色也成为了希望的象征。
鲁迅回忆起自己的故乡,他写道:“一半是红色的,一半是绿色的。
”红色象征着家乡的热情和活力,而绿色则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这种红与绿的对比,让读者看到了家乡的光明与未来,也折射出鲁迅内心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
在《孤独者的故事》中,红色再次出现,但这次它既不是愤怒,也不是希望,而是一种鲜血的颜色。
鲁迅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独者,他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他写道:“走到走不动了,他就躺下,把脸埋在鲜红的石头上。
”这里的红色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孤独者内心的痛苦。
红色的血液与孤独者的心灵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红,是鲁迅情感的主线,它既是愤怒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用红色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愤怒,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
红色是一种强烈而丰富的情感色彩,它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与光明,感受到了鲁迅内心的愤怒与希望。
在红色的背后,是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用红色来衬托社会的黑暗,却又在其中注入了对未来的希望。
鲁迅的笔触扣人心弦,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红色的愤怒与希望,让人们思考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红色,是鲁迅情感的抒发,更是社会现实的映照。
在他的笔下,红色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力量,一种希望。
红色的愤怒和希望,让人们思考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也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幸运中的不幸---浅析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
由于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遭到了当权者的疯狂镇压,是思想界的保守势力抬头,形成了一股反动逆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裂。
一些曾觉醒的知识分子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步不成阵”,陷入寂寞、孤独、苦闷、彷徨中。
作品在反封建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更加的成熟。
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中。
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以及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特点。
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例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
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的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
他们是幸运的却更是不幸的,本文主要以魏连殳为例,分析其幸运和不幸的原因。
《孤独者》写毕于1925年10月。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象《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那样的较为单一集中的社会主题, 而且更多地蕴含着作家自己的精神探索, 内容复杂曲折, 气氛沉郁悲怆。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同大家异样的“外国人”,他接受了新思想,遵循新的社会规范,无视旧传统,对人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他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新党”,敢于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
他在世人的诽谤、侮辱中顽强地活着、然而他只是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信念,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着盲目的报复,甚至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成了一个真正失败的“胜利者”。
特罗耶波尔斯基说“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
魏连殳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与背着生活重担、忧郁、麻木的“苟活者”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
中国遭受屈辱,民族危机、文化危机日益加重,“苟活者”无所谓变革,无所谓希望,麻木地、愚忠地维护着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文化。
魏连殳之所以“同我们是异样的”: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倒中学去做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是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觉醒了人的意识:认清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封建礼教束缚下人的贪婪、无情;看透了看客们以观赏他人生命的消逝为乐趣,最麻木、最残忍的爱好;体会了陷入无物之阵的苦闷、绝望。
他以讲授历史为手段,怀揣改变国人盲从迷信、坐稳了顺民现状的希望,宣扬“人性、自由、平等”思想,并为之奋斗。
魏连殳进行了三次复仇以反抗社会,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第一次复仇是作为启蒙者、觉醒者对“看客们“的复仇,“使人无戏可看倒是疗救”。
祖母死后,族人聚集了一屋子,商议怎样对付他。
议妥之后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
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的听候消息,等待酿1①鲁迅《题<彷徨>》②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③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
魏连殳显然摸透了他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要奸商这拥抱或杀戮”的看客心里,所以他在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地说完,沉默充满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的时候,神色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都可以的”。
他用让他们无戏可看,让他们觉得无聊报复他们,让他们失望:“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看客们看戏般的眼神中,个体的牺牲变得像一出滑稽戏,失去了坚持真理所应具有的崇高感和神圣感。
随着礼仪制度发展的僵化,嚎啕大哭失去了追忆逝者的情感,演化成了一种模式化的礼制需要,变得虚情假意。
魏连殳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他用“不哭”与老例的又哭又拜、念念有词的行为做无言的对抗。
虽然他像一匹受伤的狼一样发出了愤怒又悲哀的嗥叫,但最终他用熟睡拒绝了族人看热闹的愿望。
第二次复仇是对生活中“庸众”的复仇。
“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了妇女、儿童,发现了弱势群体,先驱者以一种人道主义观念看待、尊重他们。
魏连殳也是以老者和幼者为本位,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
他们全是天真……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
”他尊敬老者、儿童,尊敬所谓的“下等人”,包括房东。
可是他的坚持没有换来对等的结果:魏连殳在街上看见了一个还不能走路的孩子指着他喊杀;房东的孙子在他被辞退没有了收入后不仅不吃他的东西而且躲着他;他被房东嘲笑是哑子、总是低声下气的。
“苦痛总是与人生连带的……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是‘骄傲’与‘玩世不恭’,‘玩世不恭’就是‘专与痛苦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也包括“借自己的升沉,看看人们的嘴脸的变化”。
魏连殳因为被自己恭行的的尊重拒绝,继而又因发表文章受到迫害失业,陷入了孤独、困顿之中。
他不愿象吕纬甫一样为了生计而敷衍,他在绝望中愤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向庸众发起了报复: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起他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他成功地以自己做杜师长的顾问的“升”剥露了许多人的丑相,报复了社会。
第三次报复是对自我的报复。
“自杀其实是很不容易,决没有我们不豫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
倘有谁以为那么容易么,那么,你倒试试看。
”在特殊情况下,当一个人无力也无法与压力抗衡时,自杀也是一种抗争,因此能自杀的人有时也不失为勇士。
魏连殳的自我毁灭也是抗争和报复。
“我已经躬行起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
”他的“胜利”在于他用自暴自弃、用直面自身的方式,如他不珍惜钱财,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庸众艳羡的生活嘲笑、报复了看客们,报复了不理解他、伤害他的所有人。
他如“神之子”一般:“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待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视他们的现在”,他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因此“快活极了,舒服极了”。
从觉醒到死亡,从希望到绝望,从对看客们痛快的复仇到让他心生痛苦的对弱者复仇,再到躬行自己先前憎恶的一切、对自己展开复仇,魏连殳用自己的生命与黑暗的社会展开激烈的对抗。
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觉醒者的心中,他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张开有力地翅膀,毫无畏惧地在恶劣的环境里飞翔,给人间播洒自由、平等、博爱、反抗的种子,一直鼓励人们前行。
他尽管失败,但23其生命的自我牺牲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得多;他虽然只是散播了星星之火,但终究会形成燎原之势。
因此,他是幸运的。
4魏连殳更是不幸的“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魏连殳虽然报复了社会,但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更是不幸的。
魏连殳的不幸表现在他最终也走上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圆圈人生模式。
魏连殳因为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抛弃,走投无路。
(父亲死后,夺我的屋子)“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出外游学奔向现代都市去实现精神的蜕变,成为了现代知识分子。
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S城没有给他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因为言行古怪被人们当作谈资。
由于祖母的死亡,“归来”寒石山奔丧,被族人们的看客心理、愚昧、贪婪、无情击恼,做出了对寒石山的价值否定,再度“离去”。
但他一直都无法摆脱孤独、寂寞的精神痛苦,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形成了一个“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圆圈,也是一个从希望到绝望,再从希望到绝望的人生历程。
“自己应当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当时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思想觉醒的根本标志。
”魏连殳不幸表现在他所崇尚的真理,他所信仰的理念都一一破碎。
“五四”时风靡一时的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他的生活中无一实现,要改革中国的愿望被现实击的粉碎,他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孤独者”,在无人理解中孤独地走向死亡。
魏连殳陷入了“无物之阵”中,想要举起投枪,可是遇到的一切都只对他点头,他的投枪投出去也刺不中任何目标。
他想要改革社会,改变的却只是自己。
然而造成这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原因,有自身原因,也有作者的心态因素。
庸众里的狂人“人们其实并不这样。
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
你应该将世间看的光明些。
”“也许如此罢。
但是,你说:那丝是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母就是。
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
然而这也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豫先一起哭过了……。
”与社会的关系是“五四”时期小说表现知识者的基本模式。
孤独者魏连殳是新文化思想的体现者,是改造旧中国的积极力量,他的思想行为与传统文化坏境构成了尖锐的对立。
魏连殳的祖母是“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咀嚼的人”,而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余威仍在。
她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每一个主动选择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被动屈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伦理政治和群体为本位。
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不是关于“人”的思考,而是关于“做人”的要求。
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的价值尺度是群体至上,否定个体的价值。
在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中,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否能为社会所认可和保护,不在于其思想的独立和为人的真诚,而在其是否适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
人被确定在某一位置上,而不同位置又限定了具体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23魏连殳的祖母是大家族的女主人,她负有操劳家庭生计的实际责任和义务,但由于她是以族长续弦的身份来到的家里。
她被冠以“名分不正”的帽子,继而失掉了自己完整的个人利益和领受家族伦理体系的庇护和保障的资格。
她以终日终年机器似的做针线供养着全家老少,却没有在家族内部同其他成员进行情感交流的权利,所以给“我”留下了“冷冷地、令人发烦”的印象。
当她和其他家族成员断绝日常的情感交流之后,必将遭到进一步的侵犯和欺凌。
因此,魏连殳才发出“人要是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是不容易的事”的感慨。
从祖母孤寂而辛劳的人生行迹中,魏连殳所看到并确认的是自己一方面难以见容于世,另一方面又难以卸却道义责任的社会异类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现实必然性。
正如魏连殳的祖母无法通过她在家族中的实际贡献而获得自己的地位一样,他也无法通过自己区别于众人的在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现代性觉醒而确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