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完整word)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及原因
(完整word)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及原因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及原因中国式过马路,就是集体无意识闯红灯过马路。
这现象的存在,对社会秩序、交通安全、城市管理造成不小的困扰。
经分析,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从众心理.看大家都这么一窝蜂式过马路,就顺着众人一起走,未思考其对与错。
人是群居动物,如果大家都这么过马路,自已一个人不过,就会被旁人冷嘲热讽,骂傻冒一个,冷落孤立,所以就跟着一起过,充分体现个人的没主见、没原则性。
2、侥幸心理。
大家都这么过,法不责众,这么多人都这样过马路谁会管呀,要管也不会只管我一个人吧.都这样跟着过马路好多几回了,有谁管呀,谁会管呀。
等有人管理再说吧,先这么过吧。
3、急燥心理。
怎么绿灯还没亮呀,急死人了,还有事要办呀.没有耐心等待区区十几秒,就匆匆忙忙跟着众人过马路.4、意识淡薄。
集体闯红灯过马路者多半没有法律意识,没有安全意识,漠视安全规则盲目行事,对法律、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一旦出事就后悔不及,可谓不见棺材不流泪。
5、制度设计缺陷.交通设计制度上的不合理性,造成对人的困扰,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6、监管缺失。
在“中国式过马路”未报道前就没听说、也没见有人治理这种现象,法律上虽有对闯红灯的处罚措施,但有谁执行,谁去管。
因为没有人管,所以才有人这么干。
7、墨守成规。
多少年了,大家都这么过马路,没人想着这有什么不对,没人想着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好像这挺正常的,习惯成自然。
8、文化缺失.当习惯成自然,就会视为公认的理念,就会有这种不良文化产生,如没有正确的文化引导,正确文化的填补,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存在,说到底是人们普遍的认知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国民素质教育与法制教育还任重道远。
中国式过马路形成的五种原因 你了解多少
中国式过马路形成的五种原因你了解多少中国式过马路对民众的出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并且严重降低人们的出行效率。
看来很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规则,却在许多人失效。
闯红灯的理由千奇百怪,有的说赶时间,有的说没注意红绿灯,有的说没事撞不着。
我们具体来说说中国式过马路形成原因。
中国式过马路形成原因1 路权分配不合理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
在单纯考虑交通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在空间上,小汽车占据了交通干道的绝大部分,非机动车和行人不仅无权占用主干道,在辅路上也被挤压到最低限度。
在时间上交叉路口设计片面追求长周期和增加车道数,而行人过街距离超长、道路中央缺少驻足空间、缺少行人保护设施、行人红灯时间超长等情况。
2 交通信号灯红灯时长超出行人的忍受等待时间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是体现行人过街心理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首部《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交叉口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可忍受等待时间不宜大于80 秒。
而中国多数城市一些交叉口红灯时间超出了80 秒。
因此,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行人过街将处于不可控局面,也会导致集体闯红灯等行为。
3 人们的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中国式”过马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众心理作祟,再加上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使得违规过马路形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习惯。
4 执法力度不够强硬在新加坡,行人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 新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000 元),此后再犯,最重可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
而在美国各州,对乱穿马路者罚款2 美元到50 美元不等,处罚记录会记入个人信用记录中,终身不能抹去。
那么我国大多数城市对闯红灯的行人处以警告或罚款仅仅10 元或50 元。
如果我国执法力度强硬,也能给闯红灯行为带来威慑。
5 右转弯车辆强行通过人行横道中国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偏向机动车,右转车辆可以强行通过人行横道,占用行人通行时间,导致行人与右转车辆频繁冲突,行人难以在信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过街,于是被迫闯红灯或滞留在道路中央。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大家所看到的行人闯红灯,一般都是一群人一起闯的,这就是因为人们有盲目从众的心理。
根据调查,有网友表示:“有时候大家都过,自己站那儿等反而会觉得傻乎乎的”,“别人都闯,自己不闯,好像显得很清高似的,别扭”。
盲目从众会使人变得没有主见,淡化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导致闯红灯变成一种潮流。
(二)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
很多人闯红灯就是抱着侥幸心理。
他们觉得:“没事,我怎么会碰上事故”,“大家都这样过来了,会有啥事”,“我们没事,是你多管闲事”“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
侥幸心理,是一种信念的迷失,缺少坚持,是对事件把握控制力上的懒散,若形成习惯,则为成很严重的问题。
(三)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很多路段的红绿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一些马路太宽,而绿灯时间太短,往往才走到一半,就亮起了红灯。
有时候绿灯亮了,还是有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与人同行,时间长了,人们就司空见惯了,慢慢的,对红绿灯的意识就薄弱了。
有些路段的红灯等待时间过长,超出行人的忍耐范围,甚至一些路段的红灯等待时间在100秒以上。
很多人抱怨:“我们行人也赶时间呀,这么多红灯,要是一个个等,上班肯定要迟到。
”事实上,红绿灯在设置条件上不合理,这也是人们闯红绿灯的原因之一。
(四)执法力度弱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
大多数城市对闯红灯的行人处以警告或罚款10元。
虽然我们的法律对行人闯红灯有处罚规定,可是却没有办法真正落实起来。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各地措施
1.杭州:国庆假期杭州人行道上设闸门应对中国式过马 路。
2.上海:上海交警手拉手筑起人墙。
3.长春:10月24日,长春全城严控“中国式过马路”,近 半月零罚款。
网友评论:
1.这是给道德上闸门吗?从外面下功夫,作用大吗?还是 无奈之举呢。 2.城市建设进步了,人文素质落后了。 3.仅靠交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民提高安全意识, 这才是长久之计。
解决办法
我们应当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团结奉献)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国家、社会应当 加大宣传,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 完善交通管理,因地制宜设置硬件设施
我们的体会
1 虽然说加大管理力度对应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会 有帮助,但还是免不了冲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即使是涉及到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部分人还是“明 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涉及到道德问题,有些人是持 “急己所急,利己损人”的态度。所以公民的自觉性对这种 现象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怎样让公民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以及 怀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3 身为师大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与道德, 展现纯正师大人的独特魅力。
我们应对中国式过马
路说:
不!
......
——新浪微博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
1.威胁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健康。 2.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扰乱交通秩序。 3.影响社会文明风尚。
对比
美国 见没车就闯红灯 日本 闯红灯前看老小 英国 闯红灯前者成群 德国 绿灯亮起才过马路
行人至上保安全
交通设计人性化 源于“车让人” 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
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2)
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2)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篇二浅析“中国式过马路”【摘要】众所周知,“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
但“中国式过马路”却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高度概括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由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热议。
“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和公民交通意识淡薄有关,更和交通管制不力密切相关。
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不仅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关键词】过马路原因交通管制措施一、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一)客观因素。
1.路权分配不公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止2010年9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超过2000万辆。
随着机动车辆的大幅增加,交通状况的改变,中国的路权分配并未做出及时的调整,交叉口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的理念,没有考虑到过街行人的充分需求,而是片面追求长周期和增加车道数,极端的维护机动车的利益,与此相对,则是行人利益的牺牲以及路权的严重挤压。
在空间上,小汽车占据了交通干道的绝大部分,自行车、行人不仅无权占用主干道,在辅路上的空间也被挤压到最低限度。
此外,道路中央不仅缺少供行人驻足的空间,更没有任何的保护设施。
而在时间上,在一些复杂的平交路口,红绿灯的设计充分满足了机动车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需求,却大大压缩了行人的通行时间,使行人难以从容通过。
2.交通信号设计不合理关于交通信号的设计和研究表明,“行人忍受等待时间”和“行人可接受等待时间”,是设置信号灯周期的重要参考依据。
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是体现行人过街心理的重要标志,也是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必要约束条件。
在中国首部《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交叉口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可忍受等待时间不宜超过80秒,但通过实际调查却发现:在我国的闹市区路口红灯时长普遍超过100秒,等待红灯时间最短115秒,最长则达145秒。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摘要: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加之交通流量不断增加,过马路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
然而,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提高过马路的安全性和效率。
一、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在中国的城市中,过马路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常常能看到行人、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同时出现在马路上,彼此并不等待交通信号灯的启示就开始过马路。
此外,还有行人在行走过程中使用手机、听音乐等行为,让人担忧他们的安全状况。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1. 交通拥堵: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很多行人对交通信号灯的等待时间耐性不足,因此选择在红灯时闯过马路。
2. 习惯问题:在中国,许多人从小就接触到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形成了一种习惯。
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其他行人也这样做。
3. 缺乏交通教育:中国的交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欠缺,很多人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交通规则教育,也没有意识到过马路的危险性。
二、提高中国式过马路的安全性和效率的方案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独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来提高过马路的安全性和效率:1. 加强交通教育:开展广泛的交通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交通规则和过马路的安全知识。
学校、社区和媒体等可以承担起普及交通知识的重要角色。
2. 安装交通设施:增加过马路的交通设施,例如行人天桥、斑马线等,提供更安全和方便的过马路通道。
此外,安装交通信号灯,引导行人按照规则过马路。
3.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交通规则的执行。
4. 公众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过马路安全意识的宣传。
通过报道典型案例,让公众认识到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
5. 倡导文明礼让:倡导文明礼让的行为,让行人、车辆相互尊重和让行,共同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人们过马路的方式。
中国式过马路,以其独特的特点和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显示,中国式过马路的主要特点是人行道与马路之间的界线模糊,行人和车辆相互穿插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繁忙的路口,人行道上挤满了行人,而马路上则是车辆来来往往。
行人不顾红绿灯的指示,随意穿越马路,与车辆争道,给交通秩序带来了很大的混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
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人的需求,人行道的宽度不足以容纳大量的行人流量。
同时,车道的数量和宽度也不足以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
这导致了行人和车辆在同一片区域内争夺有限的空间资源。
二是交通意识不强。
在中国,很多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意识较低。
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自己过马路时小心,就不会发生事故。
因此,他们忽视了红绿灯的指示,随意穿越马路,给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三是交通执法不严。
尽管中国的交通法规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措施,但在实际执法中,很多违规行为并未得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罚。
这使得一些人认为,即使违反交通规则,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更加放任自己的行为。
为了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城市道路规划。
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道路规划的投入,合理划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区域,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有序、安全地通行。
其次,加强交通教育和宣传。
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片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和遵守意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再次,加大交通执法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交通规则得到有效的执行。
同时,还应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素质。
最后,倡导文明过马路的理念。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摘要】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其表现特点包括随意穿越马路、不按规定过斑马线等。
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交通拥堵、行人对交通规则的忽视等因素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给行人和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还造成交通混乱和道路阻塞等危害。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建议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等措施。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中更为严重,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改善。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行为分析、表现特点、原因、危害、建议、调查研究、影响。
1. 引言1.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中国特有的,因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见到这样的现象。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在马路上,不按照红绿灯指示行动。
第二,行人过马路时经常群体行动,一群人同时过马路,导致车辆难以通行。
有些行人过马路时会玩手机、听音乐等行为,分神驾驶。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导致了行人在路口等待时间过长,行人会选择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过马路。
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让行人觉得违反交通规则并不会受到惩罚。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增加车辆拥堵等方面。
改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建议包括提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加强交通规则宣传、设置行人安全通道等措施。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结合行人和车辆双方的需求和安全考虑,共同努力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改善,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出行。
2. 正文2.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表现特点1. 闯红灯现象普遍:许多行人在红灯亮起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过马路,甚至有些人连续几个红灯都不停下来等待。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从我抵制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中国式过马路”是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更是一种警示,它折射出人们的法治意识淡薄,公民素质偏低,还有政府的管理不当。
造成“中国式过马路”这现状的原因有三点。
其一:法不责众。
因为这样,人们便认为只要人多,管理就不好处罚,便随波逐流的跟着过。
其二:人们的法制意识淡薄,公民素质偏低。
人们没有把交通规则记在心上,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过马路的方式是极其危险的,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三,政府制度和管理不当。
一段长长的马路,只有短短的二十几秒,是显然不够的,因此人们便提前的过马路:还有管理者不及时惩治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便会让这种现象泛滥开来。
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首先,管理者不仅要完善相关制度,如加长过马路的时间,建立一些奖励的制度等: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多派管理员,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严格处理,也不能“不责众”。
其次,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遵守交通规则,抵制“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资料
一、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
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
二、“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
1、侥幸心理是导致行人“闯红灯”的主要因素
2、与不愿吃小亏、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有关
3、红绿灯不科学,交通管理混乱
4、执法力度不到位
5、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国民素质
三、“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危害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行人自身安全,也扰乱了交通秩序,大大影响了交通效率,由此可见,闯红灯有着多么大的危害!
四、你会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给出一些什么建议:
1、多给人民讲一些交通规则,以及交通事故,让他们能够重视起这个问题,珍爱自己的生命
2、改进交通信号灯的转变时间,缩短时间,就不会让人觉得等不及
3、加强防范措施,闯红灯的人要按照法律来处置
五、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
爱生命,爱生活,更爱家人,不珍爱自己就是不珍爱家人,你的
意外或大意会对关心你的家人和亲友造成巨大的悲痛。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是请时刻铭记于心!
为了广大师生免受意外伤害,我们发出“红灯停·绿灯行”安全文明过马路的倡议,请全体师生过马路务必遵守交通规则,拒绝“凑够人就走,无视交通灯”的不文明行为。
对不文明行为自觉抵制,并带动身边的同事、同学和亲朋好友自觉规范日常交通行为,争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争当文明守纪的教师和学生。
为了给生命足够的尊重和敬畏,为了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请安全文明出行!。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指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在国内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国外人民常常觉得奇怪的一种现象。
以下将从行为原因、行为特点和行为影响等方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集中,尤其是一线城市和繁华地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人车混行现象比较严重。
这导致人们过马路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一些过马路设施不足,例如人行横道标志不明显,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等,因此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来穿越马路。
其次,中国人普遍存在追求效率的心态,过马路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出行时间长的话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因此人们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过马路的速度。
再次,中国人的行文风格往往以“有我无人”为主,即便是在过马路时也表现出了这种习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最快的,因此不愿意等别人而选择“抢行”的方式。
其次,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人过马路时总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没有一个顺利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在行人天桥上还是地面过马路,中国人总是会选择最复杂的方式,例如从人行道面对交通最密集的方向过马路,或者选择在车辆来的时候才过马路,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拼命”,实际上是希望能够更快地通过马路。
其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总是采用“鱼鳞式”或者“缠绕式”穿越方式,即一人过马路不够,两人互相挂着过或者人群交错而过。
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比较混乱,但是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却能够比较默契地通过,这也是中国人“以我为中心”的一种体现。
再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对于车辆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他们很少主动让车,而是通过观察车辆的速度和方向来判断自己是否过马路,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中国人普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最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过马路时的混乱行为容易造成路面交通拥堵,尤其是在高峰期,人们的过马路行为往往会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和关注。
无论是国内居民还是外国游客,对中国人在马路上的行为举止常常感到惊讶。
然而,这种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下面将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分析。
一、群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中国是一个强调群体主义的社会文化,人们往往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这一文化价值观在过马路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行人并不会以个人的行动为中心,而是追求群体行为的协调性。
因此,在中国的城市中,当红灯亮起时,即使街上没有车辆,行人也会等待绿灯才过马路。
这种行为乍看之下显得不合理,但却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强大的群体主义精神。
二、权力与规则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受到权威和规则的束缚。
这种权力与规则的关系模式也在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中有所体现。
例如,在一些繁忙的路口,红灯亮起后,行人依然会有人冲出去闯红灯。
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红灯的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权力和人的作为可以突破规则的束缚。
这种行为背后深深地埋藏着中国人对权威和规则的独特认知。
三、城市化进程与行为转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过马路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与过去相比,现代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文化和规则,这对传统的过马路行为产生了冲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绿灯才过马路。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的进程并不平衡,部分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过马路行为,使得在中国的城市中,过马路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城市规划与交通设施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对过马路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中国一些老旧和狭窄的街道中,缺乏有效的人行横道和过马路设施,行人不得不通过各种方法过马路,从而导致一些危险的行为。
与此同时,在一些现代化的城市中,人行横道的设置和交通规则的执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促使人们更加按规则过马路。
综上所述,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现象。
其背后的原因涉及到群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权力与规则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等多个方面。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引言:中国的交通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即行人在绿灯亮起时,大量人群涌入马路,甚至在红灯时也有人闯红灯横穿马路。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提出有效的措施改善交通状况。
一、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1.文化习惯:中国文化中注重个体主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人们习惯于尽快到达目的地,不愿意等待。
2.交通规则的执行和执法不力:在一些地方,交通规则的执行和执法不够严格,甚至存在执法的不公正现象,这使人们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产生了动摇。
3.人口密集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密集,导致道路交通压力巨大。
4.缺乏交通意识和教育:一些人缺乏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加上缺乏良好的交通教育,导致他们对交通状况和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
二、改善中国式过马路的措施:1.规范交通规则和执法:加强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严惩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2.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增加人行道和过马路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以便行人安全地过马路。
3.引导人群行为:通过广告、宣传和标志,引导人们按道路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建立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4.制定更人性化的交通规则:根据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交通规则,以适应中国的现实状况。
5.加大对交通教育的力度:在学校和社区加大对交通教育的力度,并将交通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的习惯。
6.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加强对交通路口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交通信号灯的覆盖率和效果,确保交通秩序的良好运行。
7.开展公众宣传活动:利用媒体、互联网等宣传工具,开展有关交通安全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结论:通过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改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需要全方位的措施,包括完善交通设施、加强交通规则和执法、加大对交通教育的力度等。
论中国式过马路高三
论中国式过马路高三中国式过马路作文过这样一张图片:马路对面的信号灯上显示着红色,而斑马线上却热闹非凡,有年事已高的老人、抱着小孩的妇女、西装革履的男人全赶在了这时过马路。
后来才了解到,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没关系,只看人不看灯。
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一是民众的安全意识淡薄,更多的,或许是一种侥幸心理在作崇。
人们往往寄希望于运气二字,总是认为自己不会成为那几万分之一的倒霉蛋。
殊不知,灾难总在无意间降临。
试想,假如有一辆车正高速驶来,刹车不及,那这些人的生命我不敢想象,相信如此过马路的群众也不曾想像。
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二,交通部门疏于管理。
这般声势浩大的过马路,竟无一交警阻止。
是交警们正忙着偷菜,还是形象不够威武,以致无人听从劝告?个中原因我无从知晓。
但交通部门执法不严,却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无从辩白。
综上所述,中国式过马路的产生,这责任要均分到民众自身和有关部门的身上。
对此,必须要加强安全教育,通过电视、报纸、宣传单等媒介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交通部门也应加强执法,安排交警在各大路口进行监督。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井然有序的过马路队伍,让中国式过马路成为文明的代名词。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评语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不让这种现象再次出现.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作文。
评语。
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1.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2.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
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3.作品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也是简洁流畅。
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
4.想象力较丰富极具新意。
开头。
自我介绍。
引入下文另外文章语言简明扼要风格幽默误诙谐。
5.文章不长但过程叙述得很清楚人物的活动描述得也具体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全文结构紧凑完整文笔也较流畅。
中国式过马路,只是行人的问题吗?
“中国式过马路”,是谁的问题?孔也纳“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最近被广为热议,很多人都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是行人的原因,但是除此而外,还有更多原因需要得到我们的注意。
一、素质、意识与心理的博弈“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它显示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意识就会唱主角。
“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一种“集体无规则”,是人们素质、安全意识和从众心理的博弈,在交通设施完备的前提下,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本应各行其道、遵章守纪,实现道路安全畅通,但现实生活中,在小部分“不守规矩”的人的“带动”下,部分人形成了不良的习惯,让守规矩的人成为了“另类”。
二、红绿灯不科学一些行人之所以闯红灯,有时候跟交通基础设施设置不科学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说有些路段,绿灯亮的时间太短,有的时候才刚走到一半,已经亮起了红灯,就不得不继续往前走;还有一些拥堵的十字路口,即使是绿灯,也经常会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形。
研究表明,红灯等待时间是影响行人行为的最敏感因素之一。
当等待时间超过行人可忍受时间时,行人违章率会显著上升,但现实中不少路口的红灯时长超出这个限度。
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会导致行人被动违规。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背后更深层是行人与机动车马路权益的问题。
三、交通法律法规的设置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由一部分人草拟的,这种方式是否能体现民众的通行意志?什么是民众的通行意志?都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比如说,左转弯的非机动车(也包括行人)如果与左转弯的机动车同时同向行驶时既安全又方便又快捷,大家都这样走,但这是违法的。
法律确认的行走方式正好相反,是环绕路口大转弯。
再比如,非机动车只能在机动车道的一侧单向行驶。
如果家就在身后,是否还得到前方路口掉头走另一侧,然后再在身后路口掉头回来。
如果按法律行驶两个路口掉头少的要等8个灯,多了要等10个灯。
生命健康:中国式过马路
安全意识不强,道德素质低下,法制观 念淡薄; 我国法制建设不健全,相关部门执法力 度不够; 交通信号灯设置不科学。
2、中国式过马路的性质、危害、后 果
• 危害: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危害人们生 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损害法律尊严和影响 文明风尚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请从心理健康和法律角度对“中国 式过马路”的行为进行劝告:
心理健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 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法律: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行使生命健康 权表现中的D点。
如何杜绝中国式过马路?
• 政府(国家): • 公民:
初一议论作文:中国人过马路
初一议论作文:中国人过马路在中国,过马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它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人过马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过马路是指从一条道路走向另一条道路的行为。
在中国,过马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过马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过马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人的过马路习惯。
二、原因分析1. 交通规则意识淡薄在中国,交通规则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并不全面。
很多人认为,过马路只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不需要遵守太多的规则。
因此,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来过马路,而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2. 交通设施不完善中国的交通设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
很多路口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斑马线,行人过马路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周围行人的提醒。
这也导致了一些人为了安全起见,会选择自己过马路,而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3. 缺乏监管机制在中国,交通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地方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交通警察和监管机构。
这也导致了一些人会选择不遵守交通规则,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人会管他们。
此外,一些地方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这也让一些人觉得违规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后果。
三、解决方案1. 加强交通规则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人们的交通规则意识。
2. 完善交通设施政府应该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设施。
例如,在一些路口设立红绿灯和斑马线,增加交通标志和标线等。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交通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加强监管机制政府应该加强交通监管机制的建设,设立专门的交通警察和监管机构。
同时,也应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规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中国式过马路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
人们常常说“安全问题大于天”,可是面对几十秒的红路灯,几乎全部的人都将安全抛之脑后。
红灯期间横穿马路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想横穿马路的人中,有急事待处理的应该只占极少部分吧,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呢?
我认为以下方面是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一,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横穿马路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殊不知一旦出现意外将是终生的遗憾;第二,法不责众的社会观点影响大家的判断,从众心理作怪,看到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于是盲目跟随;第三,公民安全意识淡薄,法律监督惩罚措施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如何才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呢?希望我的提议可以对这种现象起到一定作用。
首先,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让“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激发大家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觉悟;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在对闯红灯等机动车违规现象做出惩罚的同时,对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路人也作出相应惩处;最后,科学合理设置红路灯时长,根据各个路口人流量及车流量对红路灯时长作出合理调整。
安全问题不容小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于律己,时时刻刻做好表率,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交通定会愈发通畅!
131324009
赵晓军
13级应用生物科学班
生命科学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为什么这么多网友对闯灯感同身受?有网友说是因为“素质太差”,但也有网友提出,有时候不闯灯根本过不去马路,信号灯时间太短、转弯的车辆太多而且根本不让行人。
不过,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一致认同闯红灯确实不对,不管有什么理由。
@塘桥全科医生:机动车在转弯的时候从来不会让直行的行人先走!
@wuterfree:行人在路口还要主动避让机动车,等车都走完了红灯早亮了!行人只能处在马路中间,不是更危险?@妮可儿邹是小蕾:上面这位说的真对!每次回家过马路都胆战心惊的,有人跟我一起过我才敢过!
@SP鹏:就是因为转弯的汽车根本不让行人,所以才成了“红灯大家一起过,绿灯小心点过”。
@大老虎的小老虎:有的马路宽,一个信号灯根本走不完,所以只能红灯的时候就开始过。
@xlysh:我觉得有些地方的信号灯设计有问题,在信号灯合理的路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无敌年年:虽然上面网友说的种种情况在有些地段的确存在,但闯红灯确实不对,不管有什么理由。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习惯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有的人,在国内开车极为随意,甚至把闯红灯视为张扬个性的方式,甚至以不遵守交通规则为荣;而一旦到了国外,则变得小心谨慎,以至于比本国人还遵守规则。
这种情况表明,人的这种两面性,并不完全是个人素质的使然,而取决于所在的环境的影响。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有一种厚此薄彼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左右着自己的行动。
以我的小侄女为例,她都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小县城乱扔垃圾没有什么事,但到了大都市,看到整洁的街道和干净的环境,自己就会主动收敛自己的行为。
闯红灯同样如此,一群人或刚刚从警示教育片的放映室出来,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还在脑中没散去。
结果在过街时,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就无视红灯的存在,集体性的闯了过去。
若是抓住一个闯红灯者,问其为什么要闯,知道闯红灯很危害吗?他或她会告诉你,当然知道,只是大家都这么干,我为什么要遵守呢?“中国式过马路”的可怕之处在于,这不是一种无意识无意,而是有意识的故意,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环境中,一些伦理和规则就会发生颠倒。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交通规则之中,在社会管理,官场治理,商业伦理上同样存在。
以官员为例,很多贪官在忏悔中,都会说受到环境的影响很深。
这并非矫情,没有一个官员天生就是贪腐的,假若其处于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中,只有被裹挟同流合污的份,否则就只能被嘲笑。
“没办法,大家都这么做,你不做就会被嘲讽”成了很多人无奈的感慨,以及自身行为的借口。
支撑这样的心理,表面上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在作怪,其实本质上还是社会规则失范所致。
从某种意义讲,正是因为对“法不责众”的过于迁就与放纵,才形成了结伴而行的群体心态。
“反正大家都这么做,你又能处理谁”成了一种共识。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很多现象都是以“扎堆”甚至“全民”的状态出现,以至于有贪官被查处了,无论是其本人,还是其周边的人都会将责任归于“运气太差了”,而“伸手必被捉”的规则意识却被置之于外。
成功率一高,失败率就会降下来。
事实上也确实加大了社会治理的成本。
假若在个案发生之时,就能按照规则严格处罚,那么谁又会抱有侥幸心理呢?更为重要的是,于法律、道德之外,有一套受人情、金钱、关系左右的潜规则,打破规则平衡,伤害了社会公平,从而导致社会规则失范和失序,假若出事了可以用钱摆平让一些人根本不忌于法律的存在,或者有关系能让违法行为逃避处罚,那么谁都不会敬畏于显规则的存在,从而对潜规则趋之若鹜。
看病送红包、办事走后门就成了常态,以至于不这么干自己不适应,别人也会把你当成另类。
如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
如果不能重塑规则意识,实现真正的制度治理,那么这样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因而,无论是交通秩序维护,还是社会治理,都应当强化法纪的刚性,而减少人为的影响,如此则“中国式过马路”才会实现世界接轨。
3、
不可否认,一些人的素质确实有问题,比如说:在伦敦奥运会上禁止中国记者照相等。
然而,就过马路问题一棺定论地否定中国人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是以偏概全,有失偏颇。
难道这种行为仅仅就是国民素质不高造成的吗?我看不见得,交通法的不完善也促使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人行横道的灯绿只有行人可以走,可是实际法规却规定了灯绿时对方一侧十字路口的机动车仍然可以右转,这样势必会与过路的行人有交集,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短暂的绿灯时间里行人走到路中间要等待同样有右转弯权利的机动车,应该说右转弯的机动车和行人抢一条道路。
但如果行人等待机动车后人行横道的绿灯变成了红灯,行人应该怎么办?继续向前走?当然要走!这个时候机动车可以堂而皇之的享受向前行驶的绿色待遇,而行人呢?在马路中间继续等?我想不能。
这是不是应该说也有红绿灯的不合理,交通法的不完善?
网上说的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也着实有些夸大的成分。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当代,物质条件的发展同时带动着人们思想的转变,国民素质是一种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同时也需要科学的制定现实可行的法规条文来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在交通来说更应该唯人至上,才能更充分的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国策。
撮堆过马路别只怪行人
新闻中心-中国网时间:2012-10-15发表评论>>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横跨隔栏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公众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行为,都需要加强。
但是,对于事故频发的地段,作为城市建设的规划部门和城市交通的管理部门也需要反思。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十字路口人流和车流区域的科学合理规划,红绿灯的时间间隔设计,都要进行统一的调配和布置。
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城市地铁的开发,适当的限号限行,倡导和鼓励绿色环保
出行,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我们需要考虑和改进的方向。
在国外有些城市,在十字路口和公交车停靠点,这些人流车流的密集地段,特别多增加了一个车道,既有利于行人的上、下车的安全,又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避免在路口造成拥堵。
还有在处理人车关系上,实行的是行人优先原则,也就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
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有的甚至设置了行人也可以控制红绿灯信号。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不能一味对行人不守交通规则去加以指责。
相反,如果我们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那我们对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是不是应该多一点宽容?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车流密集的,凑够了一撮行人后,可以在交警或者协警的帮助下,临时改变红绿灯信号,让行人安全、从容地过马路。
对行人横跨隔栏,有没有在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能不能多开点口子,方便行人。
如果我们都能多一点人性化措施,那我们的交通事故就会大大降低。
反思: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按理说,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间。
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
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机动车经常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做出闯红灯的疯狂行为。
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路权是人人应享有的一种权利。
对路权的争夺,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而是要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道路资源共享,进而达到共赢目的。
在交通设施完备的前提下,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本应各行其道、遵章守纪,才能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事故隐患,实现道路安全畅通,这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实际上,对芸芸众生而言,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不同的是,有的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程度地传递着“正能量”,而有的人,则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甚至引发令人生厌的“负能量”。
由此而言,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或驾车的时候,更应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国式过马路”那群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