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接受论文

合集下载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22·“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张再林(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01)摘要: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

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而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又将白居易所开其端绪的“中隐”文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苏轼之能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式的人物,与他对陶、白二人的这种接受态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苏轼陶渊明白居易接受中图分类号: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8750f2004)04—22—5众所周知,苏轼堪称是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

而他之能成为这样一个“标本”,与前代的影响自然是分不开的。

换言之,苏轼思想文化性格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正体现着前此历代思想文化的综合影响。

而苏轼确也好臧否人物——前代的思想文化名人如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自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等,他们的行为出处、功过得失,苏轼都曾作过评论,明显表现出一种自觉的接受意识。

而在这当中,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情况尤其值得注意——这主要是因为,苏轼本人曾一再表示过对陶、白二人的倾慕之情。

如他一方面说“渊明吾所师”(《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并表示“欲以晚节师范其(陶渊明)万一也”(《与子由》);而另一方面,他又大谈自己与白居易的“相似”:“它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赠李道士》),“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赠善相和杰》)……而对其他人,苏轼虽也有过称许,但却不曾说过这类话头。

因此,探讨苏轼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情况,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标本”得以形成的深层原由和大致过程。

虽然说苏轼对陶渊明和自居易都曾表示过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还是有所不同的。

下面首先就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作一番考察。

浅析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

浅析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

浅析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作者:杨菁伟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2期内容摘要:苏轼一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陶渊明影响了苏轼对待人事的态度以及文学创作。

苏轼的文学作品与思想是随着仕宦沉浮与人生经历的变化而变化,而陶渊明对其的影响也是随着变化而逐渐加深。

苏轼的文学作品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乌台诗案”以前、“乌台诗案”至被贬岭南和被贬岭南以后。

本文将按照这个时间脉络从思想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浅析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陶渊明接受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就曾在诗中表达过他对陶渊明的仰慕“搔首归赋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但这时的“归去”思想只是他对自己装有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自嘲,是政治不得志的牢骚情绪,是一种淡泊名利但更是一种激烈的反语,这时的他并不是真正接受,只是在不得志时找到一种精神寄托。

在被贬黄州以后是对陶渊明真正的领悟与钦佩,找到了自己“师范”的圭臬。

一.创作思想的变化——思想接受初入仕时,他怀揣着宏大抱负,力图干一番经世伟业。

这一时期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发轫期,以儒家积极入仕思想为主导思想。

苏轼幼时读《后汉书》中的《范滂传》曾“慨然叹息”并以范滂为榜样,少年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考得功名后远离家乡走上仕途。

但现实与他预期的有太大差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因此而受到排挤,抱负难以施展,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大多为抒发自己的愤懑不平: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为《沁园春》,写于赴任密州途中,寄予弟弟子由。

说道当年的苏式二兄弟正值风光时候,进京赴考得到美誉。

遥想当年,文采飞扬,致君尧舜有何难。

然而事与愿违,历经磨难的作者只好用入世与避世的态度来调节自己的心态,看似乐观的背后隐藏着失落和伤感。

不过尽管遭受了现实不温柔的对待,苏轼依旧对仕途怀揣豪迈感情与“功成”希望,怀有一腔热血与忧国忧民。

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苏 轼 学 陶 从 他 晚年 所 写 的 《 和 陶 渊 明 诗 引 》可 以 看 追 出。 《 引》 中说 : “ 于 诗人 ,无所 甚 好 ,独 好渊 明之 诗 。 吾 渊 明作 诗 不 多 ,然 其 诗 质 而 实 绮 ,癯 而 实腴 , 自曹 、 刘 、
友 。 末 言 心 先 醉 , 不 在 接 杯 酒 。 兰 枯 柳 亦 衰 , 遂 令 此 言 负 。 ”和 诗 与陶 诗 金石 合 奏 ,如 出一 手 。把 它 们放 在 一起 , 难 以看 出到底 出 白谁 的 笔 下 。洪迈 说 : “ 公 天才 ,出语惊 坡
人 , 东坡 百世 士 。 出处 虽不 同 ,风 味乃 相 似 。 ” … z 杨
张 东坡和 渊 明 诗 ,非 故假 诗 于 青睐 。对 其 接 受和 评 价始 于 南 朝 ,盛 于宋 朝 。在 我 国 古代 对 维桢 《 北 山和 陶集 序 》说 : “ 陶渊 明的接 受 史 上 ,只 有宋 人 对其 人 其诗 的存 在价 值 和意 义 作 出 了深 刻 的阐 释 。而其 中 ,关键 性 人物 当推 苏轼 。他 一方 面从 理 论 上对 陶 渊 明诗 文进 行 了创 造 性 的 阐释 ,一 方 面从 实 渊 明也 ,具解 有合 于 渊 明者 ,故和 其 诗 ,不 知诗 之 为渊 明为 东 坡 也 。 ” I ( 苏轼 亦称 其 和 陶 诗 得 意 处 “ 甚 愧 渊 不
和 诗 与陶 诗一 样 , 也追 求语 言 的平 淡 自然 。苏轼 主 张用 “ 言 ”写诗 ,他 说 : “ 常 街谈 市 语 , 皆可 入诗 ,但 要 人熔 化 ; “ 口出 常言 ,法 度 法前 轨 。人 言 非妙 处 ,妙 冲
‘ 少 儿 穷苦 , 每 以 家 弊 ,东 两 游 走 , 性 刚 才 拙 ,与 物 多 耳 ”_ ( 吾 1 l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其纯粹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而脍炙人口。

在苏轼看来,陶渊明是一个文学天才,他的诗词无论是在语言、形式还是主题上都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境界。

首先,从语言上看,陶渊明的诗词表达简练、清晰,文字流畅自然,没有冗长或繁琐之处。

例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以简短的文字抓住了深秋时分的景象,表达出深深的诗意。

这样的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的特点吸引了苏轼的注意。

其次,陶渊明的诗词形式多样,并且善于运用韵律的变化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他的《归去来辞·其三》中写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种明快有力的韵律表达使人读起来感受到了强烈的节奏感,让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这样的形式多样性和韵律的运用,在苏轼看来,是陶渊明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再次,从主题上来看,陶渊明的诗词主题广泛,内容涉及到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

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归去来辞·其五》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陶渊明的这种主题多样性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普遍性和感人性,这一点也得到了苏轼的赞许。

苏轼在评价陶渊明的文学才华时,还提到了他的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

陶渊明在《归去来辞·其一》中表现出了激情的为国家天下忧虑,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和爱国情怀的人。

同时,他在《归园田居》中表达了对闲适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展现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种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喜爱,在苏轼看来也成为了陶渊明作品中独特的一面。

综上所述,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才华、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等方面。

苏轼认为陶渊明以其纯粹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和深厚的主题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境界;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使得他的诗词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论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论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22卷第5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罂!!:j2,604年9月JouRNALoFGuIzHouuNIVEI坞ⅡY(socialscience)sep.2()c珥:::::::::::=====================================================论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何海燕(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陶渊明的诗文在文学接受史的长河中呈现出十分独特的形态,经历了一个由晦到显的漫长历程,在宋代才得到众多文人的推崇,他的文学地位也在此时得以确立。

宋代文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推崇与解读揭示出文献在流传和接受过程中与时代文化精神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陶渊明;宋代文人;接受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04)05—0103—05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是在他当时的时代就确立了,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晦到显的漫长历程。

东晋六朝时期,陶渊明在文坛上甚是寂然,仅有少量文人对他加以关注。

在唐代虽然受到多数文人的关注,但仍是“绝无知其奥者”。

…到了宋代,陶渊明才备受推崇,成为最为时人瞩目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所呈现的独特的接受现象,吸引了不少的研究者,关于陶渊明的接受史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基本上形成了上述较为一致的观点。

惜对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及原因的论述力度不够,而宋代又为陶渊明接受史研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故撰此文进一步详加论述。

“渊明文名,至宋而极。

”[21钱钟书先生的这一论断精当地概括了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状况。

在宋代,对陶渊明的喜爱是一种普遍现象。

无论是宋代的隐逸者,还是有志于政治仕途的文人,还是“穷理尽性”的理学家,抑或南宋慷慨激昂的爱国诗人,都对陶有一种普遍的认同感及仰慕感。

林逋在《省心录》中赞陶渊明“名节与功臣、义士等”;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则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邵雍在《读陶渊明(归去来)》诗中以继承陶诗风范为己任:辛弃疾在《鹧鸪天》序中称其“读渊明诗不能去手”。

对陶渊明的认识和评价议论文

对陶渊明的认识和评价议论文

对陶渊明的认识和评价议论文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这是名人对他的评价,陶渊明是大隐士,而我在陶渊明的归隐中看到了诗化的归隐,归隐如诗般有意境和耐人寻味。

千百年来在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仕隐情结一直是很多古代文人难解并深为之扰的一个情结。

作为他们中的一员,陶渊明自不例外,且体现在他身上的这种独特、鲜明又执着的仕隐观是后代文人所不可企及的。

据说他最后一次从官场辞职时已经四十二岁了。

这就是那一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著名行为。

从此,他就彻底回到田园之中了。

但陶渊明并没有从现实中抽身退出,从而成为一个虚无主义的隐士,相反,他更加真实的热爱着具体的生活,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遗忘他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陶渊明只是从仕途中退出,而不是从生活中退出,或者说,他从仕途之中退出,转身回到了自己更加个人化的生活之中。

也正如木斋先生说的“出世但不离世”。

这样,陶渊明才成为了陶渊明。

只有我们置身于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之中时,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

陶渊明归隐后在他的诗上赋予了鲜活的自然气息,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

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仿佛在告诉世界他的归隐像他的诗一般素雅而义无反顾。

也许说陶渊明是寂寞的,但寂寞也是一种美。

他隐中恋仕,仕中恋隐,归依于隐。

这也标志着他仕隐观的成熟。

“真”可以说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全部,没有矫饰,没有虚伪,没有违心。

自然本真、生活本真、人性本真本来就是美。

因为独具慧眼,对生活进行哲学思考,认识到真就是美,陶渊明才能将平凡生活艺术和美化。

也正是“真”的显现。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以其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和清新脱俗的诗文,赢得了无数后人的赞赏和追崇。

然而,于我而言,却并不认同他入世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归隐,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听起来,这似乎无比惬意,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但细想之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让我给您讲讲我身边的真实事儿。

我有个叔叔,曾经也有着和陶渊明相似的想法。

他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觉得城市的生活压力太大,于是决定回到老家,过起了所谓的“田园生活”。

刚开始,他确实觉得轻松自在。

每天种种菜,养养花,看上去悠然自得。

可日子一长,问题就来了。

家里的经济收入成了大问题,孩子上学需要钱,老人看病需要钱,日常的开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光靠那一亩三分地,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而且,由于长期与外界脱节,他的知识和技能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想要再出去找工作,都变得困难重重。

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意识到这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后来,他咬咬牙,重新回到了城市,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重新融入社会。

经过几年的打拼,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他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再回过头来看陶渊明,他归隐田园,看似洒脱,实则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逃避。

在那个时代,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正需要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为改变社会现状贡献力量。

可他却选择了独善其身,躲进自己的小世界里,追求个人的安逸与宁静。

如果人人都像陶渊明这样,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那社会如何进步?国家如何发展?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公。

但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勇敢面对、积极入世的人,我们的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吧,无数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抗疫一线。

他们日夜奋战,与病魔作斗争,拯救了无数生命。

他们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晋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态度作文

东晋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态度作文

东晋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态度作文东晋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态度,让人们不禁想起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

他的生活态度,就像他的诗一样,简单而又深刻。

他不追求名利,不计较得失,只是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陶渊明的这种态度,其实也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困扰,很难找到一个平静的心态。

而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他喜欢在田野里劳作,喜欢看着那些庄稼一点点长大。

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他告诉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静的心。

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陶渊明还喜欢喝酒。

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饮酒》,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心态平和,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当然啦,陶渊明并不是一个完全不求上进的人。

他也曾经为了生计而去做过官。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那种生活。

于是乎,他就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法。

他认为,名利虽然重要,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要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总之呢,陶渊明这个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他告诉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静的心。

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同时呢,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要坚持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关于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作文

关于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作文

关于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作文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他的归隐之举,千百年以来一直被人们谈论着。

对于他的选择,有人称赞,有人惋惜,而我觉得,这是他遵从内心的勇敢抉择。

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代,官场黑暗,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他也曾怀揣着理想踏入仕途,想要一展抱负,为百姓谋福祉。

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那官场中的种种龌蹉事儿,让他感到无比的厌恶和失望。

就说有一次吧,陶渊明被派去迎接一位上级官员。

那官员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全然不把陶渊明放在眼里,还各种摆谱,要求陶渊明对他阿谀奉承。

陶渊明心里那个气呀,他心想:“我本是为了实现理想才来当官,可不是为了伺候这种虚荣又无能的家伙!”从那一刻起,他对官场的最后一丝期待也破灭了。

回到家中,陶渊明望着自己那不大却温馨的院子,看着妻子在屋内忙碌的身影,孩子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他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不正是他一直渴望的吗?外面的世界再繁华,再热闹,也比不上此刻家中的温暖和安宁。

他想起在官场上,每天要面对那些虚伪的笑脸,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背良心的事。

为了升官发财,人们不择手段,互相倾轧。

而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随心所欲地种豆南山下,可以悠然自得地欣赏那美丽的田园风光。

春天的时候,他扛着锄头来到田间,脚下的土地松软而湿润。

他亲手播下种子,仿佛也播下了希望。

看着嫩绿的芽苗一点点从土里钻出来,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夏天,骄阳似火,他戴着草帽在田间除草,汗水湿透了衣衫,可他的心里却是满满的充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像是在向他鞠躬致谢。

他满心欢喜地收割着庄稼,感受着劳动带来的满足。

冬天,白雪皑皑,他坐在屋里,围着炉火,和家人一起谈天说地,温馨又惬意。

在这归隐的生活中,陶渊明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他会和村里的邻居们交流种地的经验,分享收获的喜悦。

有时候,大家还会凑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家长里短。

那些朴实的村民们,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他们的真诚和善良让陶渊明感到无比亲切。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一 .
态 时是 这样 说 的“ 欲 仕则 仕 , 不 以求 之为嫌 ; 欲隐则隐 , 不 以 去 之 为高 ; 饥 则扣 门而 乞食 ; 饱 则鸡 黍 以迎 客 。 古今 贤之 , 贵 其真 也 。” 4 . 苏轼 诗 歌 创作 中陶 渊 明理 念 的 渗透 陶渊 明在 诗 歌 中曾有 过 这样 的 自我 评 价 , 即“ 性 刚才 拙 ” 和“ 守拙 归 园田” 等, 这 完全 是 陶渊 明 自谦 的提

学教 育
苏轼诗歌创 作对 陶渊 明理念 的渗透
圃 徐雅静
内容 摘 要 : 本 文 主 要 是 从 高 中诗 歌 学 习的 角 度 分 析 了陶 渊 明理 念 对 苏 轼 创作 诗歌 过 程 中产 生 的 主 要 影 响 , 在分析苏轼诗歌作 品的思想意义 以及题材情感 等多方面的基础上 , 探讨苏轼诗歌和 陶渊明理念之间存在 的渗
透 关系。
关键词 : 苏轼
诗 歌 创 作 陶 渊 明 渗 透
对官 场 的腐 败深 感痛 心 ,但 是在 生 活条 件 的限 制下 无法 实 现改 正 官场 不 良作 风 的志 向 。为 了不与 官场 同 流合 污 ,其 一直 都过 着半 仕 半 隐 的 生活 ,通 过诗 歌 表达 自己 的美好 理 想, 改善着 人们 的心 境和 情感 。 2 . 苏轼 苏 轼是 北 宋 的才 子 , 字子瞻, 号 东坡 居 士 , 是 文 学家 和书 画家 , 列 位 “ 唐宋 八 大家 ” 之 一 。在 学 习苏轼 的 作 品时 经常 会给 人 留下 豪迈 、洒 脱 和豁 达 的感 觉 ,由于 受 到生 活 的影 响 ,在苏 轼 的作 品 中可 以顿 悟到 深 刻 的人 生 哲 理 。苏轼 在2 1 岁 时凭 借 其 独 特 的学识 和 个人 智 慧进 入到 了 官场 中 ,他在 官场 上 的政 绩 十分 卓 越 ,但 是 由 于其 写 了一些 反 对王 安 石 变法 的诗 歌和 文章 ,使 其遭 遇 了 牢 狱 之灾 。尽 管 苏轼 在官 场 上经 历 了较 大 的失 意 ,出狱后 的生 活也 是 十分艰 难 ,但 是 由于 其具 有豁 达 的 情 怀 ,可 以在 诗 歌创 作 中满足 自己 精 神 上 的需求 。在 苏轼 经 历 了仕 途 上 的失 意 以后 ,其 创作 出的诗 歌 和 文 章具 有 了 明显 的哲理 性 和人 生领 悟, 例如 千 古名 篇 《 赤壁 赋 》 和《 念奴 娇. 赤壁 怀古 》 等。 3 . 陶渊 明和苏 轼之 间 的关 系 通过 上 述 内容 ,总 结 了苏轼 诗 歌 中 的陶 渊明 ,即在苏 轼 的作 品 中 经 常会 提及 苏轼 ,尽管 二人 并 没有 处 于相 同 的时代 ,但 是 苏轼 对 陶 渊 明 的感 情好 像并 没 有受 至 0 时代 的影 响。 作为 后辈 , 苏 东坡 对 陶渊 明非 常 崇敬 和仰 慕 ,他 的作 品 必然 会受 到 陶 诗的 影响 和启 发 ,例 如他 创作 了 1 2 4 首和“ 陶诗 ” 相关 的诗 。 从 人 生境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作文300字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作文300字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作文300字
陶渊明,这位古代的大诗人,他的人生态度可真是让人佩服。


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真是让人向往。

在河南话里,咱们可以这么说:“陶渊明这老兄,真是个明白人,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调调儿,真不是盖的。


他不稀罕那些个功名利禄,就爱那田园生活,这在咱河南话里叫“不图名利,就图个清静”。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脾气,放到
现在,那就是“不为了那点工资,咱不低头哈腰”。

陶渊明的生活哲学,用咱河南话说就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他那种“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不就是咱河南人说的“回咱老家,
种种地,养养鸡,过过清闲日子”嘛。

总之,陶渊明这人,活得通透,看得开,他的人生态度,放到现在,也是值得咱学习。

他的故事,就像咱河南的老话儿说的:“心宽
体胖,知足常乐。

”。

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和作品,谈谈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看法

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和作品,谈谈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看法

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和作品,谈谈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看法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散文家、文学家。

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选择。

在我看来,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体现了对自由、追求真理的坚持。

陶渊明年少时曾为政治、功名所困,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追求,并选择离开政治斗争的舞台,追求自由、追求真理。

他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专心研究文学和哲学,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追求自由、追求真理。

其次,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陶渊明在离开政治斗争的舞台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隐居山林的日子里,通过研究文学和哲学,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他倡导“归真返璞”,提倡自然、朴素、温和的生活方式,认为“物我两忘”,“自得其乐”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告诉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要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内心真正的幸福。

最后,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体现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多以自然为题材,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他认为自然是无私的,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追求真实、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基石。

他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歌颂自然之美,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畏和热爱。

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告诉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体现了对自由、追求真理的坚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追求,思考人生价值,珍惜自然和生命。

学生对陶渊明的评价(按高考议论文要求写的)

学生对陶渊明的评价(按高考议论文要求写的)

他爱菊,他嗜酒,他好读书。“三径 就荒,松菊犹存”,他自然的质性不因官 场的污浊而改变。正如周敦颐所说的“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社会黑暗, 他无力改变,只有坚守自我。在我看来, 他的伟大在于安贫乐道,在于品性高洁。
陶渊明看清官场黑暗,决心“不为五斗 米折腰”而辞官。《桃花源记》《归去来兮 辞》都是他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是他追求隐 居生活的真言。他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 手段地攀附权贵。从这点看来,他的高洁品 质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他明明知道官场腐败, 却不努力改变,也不为创造一个清明世界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是一味地逃避一切。这 样看来,他又是消极的。
学生对陶渊明的评价按高考议论文要求写的陶渊明议论文对陶渊明的评价陶渊明评价名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陶渊明的评价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对于陶渊明的评价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
陶渊明,一介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便出于他之手。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隐 居生活的热爱,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他在彭泽仅 仅做了八十余日的县令,就让他感受到了官场的黑 暗。于是,他毅然离职,没有一丝留念。这种远离 官场的选择保持了陶渊明内心的纯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出他不 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他不要宽大敞亮的宅子,却 可以在“容膝”之地安身,他不要高高在上的官员 身份,只要在“三径就荒”之地当一介草民。对于 农田之事,他无所不知;对于田园生活,他无所不 爱。这一切都因为他“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哎呀,说起陶渊明这个人,我就有点儿气不打一处来。

你说他是个啥?一个典型的“世外高人”呗!整天游山玩水,不问世事,好像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似的。

可我倒觉得,这种人生态度还真的不是咱们这种普通人能学得来的。

你说陶渊明不问世事,那他还能干嘛呢?种地?养家?搞笑吧!他可是有官职的人,可是他却宁愿辞官回家,过上那种清贫的生活。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咱们这些普通人,别说辞职了,就是遇到点儿小困难都能闹得天翻地覆的。

你说说,这种人怎么能跟咱们这些凡夫俗子相比呢?你说陶渊明游山玩水,那他还能干吗呢?喝酒?写诗?拜托,他可是有才华的人,可是他却宁愿在山林之间寻找自己的快乐。

这得需要多大的心境和情操啊!咱们这些普通人,别说去山里玩了,就是在家里看看电视都觉得累得不行。

你说说,这种人怎么能跟咱们这些庸俗之辈相比呢?你说陶渊明是个“世外高人”,那他还能关心什么呢?百姓疾苦?国家大事?哈哈,他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好,还能关心别人吗?这得需要多大的胸怀和担当啊!咱们这些普通人,别说关心别人了,就是关心自己都觉得费劲。

你说说,这种人怎么能跟咱们这些自私自利之徒相比呢?当然啦,陶渊明也有他的优点。

比如说他的诗歌,那是千古传颂的好东西。

可是咱们也不能忽视他的缺点啊。

一个整天游山玩水、不问世事的人,怎么可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呢?咱们这些普通人,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过上清贫的生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的。

比如说咱们可以努力工作,创造财富;比如说咱们可以关心身边的人,传递温暖;比如说咱们可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动进步。

咱们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世外高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事情的。

所以说,我觉得陶渊明入世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啦,这并不是说咱们都要像他那样过上清贫的生活,而是要学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事情。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苏轼陶渊明例子作文

苏轼陶渊明例子作文

苏轼陶渊明例子作文说起苏轼和陶渊明,这两位可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就像是两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苏轼,这位大文豪的一生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他有着非凡的才华,诗词文章样样精通,可命运似乎就爱跟他开玩笑。

一会儿被调到这儿当官,一会儿又被贬到那儿去。

但苏轼这人吧,心态那是相当好。

就说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清苦。

可他倒好,不仅没有自怨自艾,反而还在那儿研究起美食来了。

那时候,猪肉在黄州不值钱,富贵人家瞧不上,普通百姓也不怎么会做。

苏轼可不管这些,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把猪肉切成大块,用很少的水煮,慢慢地炖。

还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东坡肉”。

他一边煮着肉,一边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您瞧瞧,就做个猪肉,他都能写出这么有趣的诗来,这心态得多乐观啊!苏轼在黄州的时候,还经常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有一次,他们大半夜的跑到赤壁去,看着那滔滔江水,明月高悬,心中感慨万千。

苏轼挥笔写下了,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宇宙的感悟,都融入到了这篇文章里。

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虽然感叹人生短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

再说说陶渊明,这位老兄也是个有个性的主儿。

他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干脆辞官回家,过起了田园生活。

他每天就是种种地,赏赏花,喝喝酒,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陶渊明种地可不是随便种种,他那是真的用心。

他在里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您看,他种的豆子,杂草比豆苗还多。

但他不在乎,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去地里除草,一直忙到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虽然辛苦,可他心里舒坦。

他还喜欢喝酒,家里穷得叮当响,没酒喝的时候,就到处去朋友家蹭酒。

关于描写我眼中的陶渊明初三优秀范文

关于描写我眼中的陶渊明初三优秀范文

关于描写我眼中的陶渊明初三优秀范文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安平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从他《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多篇佳作中,都不难看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可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高风亮节的人,竟只想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是否太令人匪夷所思?太浪费人才?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固然是好,但只是一味的逃避现实,空有才华而无所作为,不知先生当时是否心有不甘?我认为,人活着就要有价值,要心有大志,面对困难迎风而上,勇于和官场的黑暗势力作斗争,让自己的能力用在为国家做贡献上,而不是只求自己的安乐。

但人各有志,我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

但是,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崇高品德依然令我敬佩不已。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说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有人说,五柳先生读书,仅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不为求得名利,所以他的“不求甚解”正表现了他的志趣与气质。

但是,我不禁要提出质疑,难道仔细认真的阅读就不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了吗?如果只是粗略的读,泛泛的读,“走马观花”般的读,怎么能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要点呢?又怎么能准确无误的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呢?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对知识不深入探究,只懂皮毛,学习也将只会是一知半解,无法获得多少本领。

但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求知精神,那股强烈读书的欲望,值得我们学习。

也许,正是因为陶渊明有着这种“领异标新”的思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质,才使得他能名垂青史,留芳百世吧!月色中,南山下,一位披着蓑衣的老人正在踏着歌儿回家。

夜如此静谧,月如此明亮。

这位老人的心情如此畅快,他执著于对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美好风光的追求。

“菊,花之隐逸者也”他也曾带着梦想走向官场,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尽忠报效,但他终于看清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心寒了,毅然选择了归隐于南山下过着自己的田居生活,也许无宽床暖枕,也许无山珍海味,但他不后悔,依然平静淡雅地生活着。

品苏词感悟人生抒情作文(通用15篇)

品苏词感悟人生抒情作文(通用15篇)

品苏词感悟人生抒情作文品苏词感悟人生抒情作文(通用15篇)品苏词感悟人生抒情作文篇1认识苏轼要从一首歌说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感觉很美,仿佛在天上过着仙境般的生活,让人浮想联翩,对月起舞,清影随人,生活充满了无限美好和活力!怎么能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呢?“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词里面充满了对人生的劝解和祝愿。

人的一生悲欢离合不可避免,月儿的阴晴圆缺随时转换,即使这样,我们只要身体平平安安,远隔千里也可以共享月色!苏词在未来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仍要做一个快乐的人。

我喜欢苏词,不仅豪放乐观,还会把我带到美好的境地,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外面遇到雨天时,不要扫兴,就把雨声当做音符来欣赏。

对带事情要去发现,去欣赏,少一些抱怨和唠叨。

生活中何必在意事物的得失,只要努力用一颗平静的心对待就好。

苏轼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隔着时空不可逾越,但他的词、对人生豪放的态度却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时刻在影响着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品苏词感悟人生抒情作文篇2苏轼,一位伟大的、值得尊敬的诗人。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旷世奇才”,他是文学家、哲学家、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美食家。

但他的崇高、他的闪耀远远不止这些能定义。

才情才情,有情才有才,我被他的情感所打动;被他的执着打动;被他的哲思打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因卷入政治纠纷,被贬入黄州,带着一个小小的官职,带着沉重的罪名。

那是秋天的赤壁,他与他的一叶小舟飘荡在江面上。

江面是“万顷茫然”他的心是“茫然万顷”,他只能喝酒,带着他的惆怅,在茫茫的江面上漂浮着。

但他是苏轼,此刻他不仅茫然饮醉。

酒愈下肚,他的心愈“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意正兴,敲击着船舷而唱歌,唱“美人”,唱的是他心中美好而思而不得的事物呀!他多么想为国尽忠,即使他被垢陷,被他的君上贬到了这个山水荒凉的地方,但他心怀天国家,心怀天下,他无法释怀理想啊!此刻心中苦闷,仿佛听见了飘渺的洞箫声,箫声凄苦,似他心声。

苏轼崇拜陶渊明舍不得读陶诗

苏轼崇拜陶渊明舍不得读陶诗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他因为也干农活,所以能体会到渊明此语的妙处。这正是一种别有会心的共鸣,与王维的“羡闲逸”有天壤之别了。另外,他说陶渊明的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评语。他在读陶渊明“种豆南山下”一首诗后说:“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他不但读出了陶诗的寄托,也更为陶坚守节操而叹服。王维讥讽陶渊明《乞食》,而苏轼则说: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总之,他对于渊明,真是没有一句微词,没有一点批评,除了仰慕还是仰慕。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尔,是亦未免近俗也。”然而王若虚对于苏轼和陶诗,看法倒是很通达,他说:东坡和陶诗……渠亦因彼之意以见吾意云尔,何尝心竞而较其胜劣耶?故但观其眼目旨趣之何如,则可矣。(《滹南诗话》)作者简介:程滨程滨,字子浔,号矫庵,网名反客生。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叶嘉莹先生习诗词、吟诵。师从尹连城先生学习书法。2008年获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优秀青年诗人奖。曾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河西区中华吟诵社名誉社长。嗜京剧、昆曲,工小生。现为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师。著有《矫庵语业》(澳门学人出版社)、《矫庵集》(巴蜀书社)、《迦陵词稿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本文摘自程滨先生所著《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由作者授权腾讯儒学独家连载,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敬请关注腾讯儒学官方微信号:ruxue

苏轼诗歌中的陶渊明形象分析

苏轼诗歌中的陶渊明形象分析

苏轼诗歌中的陶渊明形象分析摘要: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巨匠,因其躬耕田园隐居的生活方式和对仕途进退选择的智慧,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文人学者推崇、模仿和评议的对象。

苏轼一生仕宦却推崇陶渊明,在苏轼的诗歌中,陶渊明是躬耕田园的隐者,是果敢睿智的智者,更是他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双重典范。

关键词:苏轼诗歌;陶渊明形象;隐者;智者;双重典范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大家,他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平淡自然的诗风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以隐士著称,诗人地位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唐代,陶渊明受到了文人较为普遍的关注,其平淡的诗风、高蹈的隐逸品格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至宋代,陶渊明平淡而又韵味醇厚的诗风,豪放凛然的精神被进一步发掘出来,其在文学史上典范地位得以完全确立。

其中,苏轼将他奉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典范。

一、躬耕田园的隐者自古以来“仕”与“隐”就是中国封建士大夫们必须面对的人生抉择,它体现着一个士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和安身立命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在宦海生涯阶段,内心就有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大济苍生的宏大志愿,另一方面是性本爱丘山的自我天性,最终是他的天性战胜了大济苍生的志愿,走向了归隐之途。

苏轼对于这样的陶渊明是欣赏和推崇的。

苏轼入仕途之初,他对陶渊明的欣赏仅限于人生态度的欣赏,只是在仕途失意时偶尔用来聊表慰藉,“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游金山寺》),这种对做官的厌倦,对归隐江湖的向往,只是一种偏似陶渊明的状态,而实际上,早年的苏轼则是积极仕进的。

“乌台诗案”被贬之后,苏轼的内心充满着矛盾,一边是政治理想,一边是政治逆境的打击和困惑,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陶渊明怡然自得,超脱尘世的隐士生活充满肯定,如其在贬谪黄州时期,他将故人马正卿为其请的黄州废弃的营地数十亩耕田,取名为“东坡”,且著有《东坡八首》咏其事。

并且,在此期间,苏轼认真地研读陶渊明的作品,他?⑻赵?明视为知己、老师,可见,他对陶渊明的景仰与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接受摘要:通过苏过的人生经历、相关作品及权威研究资料,我们发现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带有对陶渊明“接受”的内容。

加之以陶渊明作为中国文人的一个杰出代表,其文学作品、思想精神已具有的“文化符号”的意义,并为后世文人所追随。

本文试着从仕隐矛盾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接受,以寄笔者对“和陶诗”研究的兴趣所在。

关键词:苏过陶渊明接受仕隐矛盾人生态度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

有《斜川集》问世。

至20世纪以来,有关苏过及《斜川集》的研究的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和专著数量并不多。

袁行霈在《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谈到“和陶是一种很特殊、值得注意的现象,其意义已经超出文学本身。

”“研究和陶诗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切入口”[1]。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鲁迅先生说:“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

”[2] 陶渊明是庶族地主阶级文人,虽“少年罕人事,游在好六经”(《饮酒》)少时深好六经,抱着“大济于苍生”的宏愿加之迫于生计出仕,但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羡荣利,最终他看淡宦海浮沉,与官场诀别,愤然离去,回采桑归隐,以躬耕自娱。

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等,东篱下的菊花,房前房后的五柳都是积淀着这个贫者隐士的安贫乐道的志向。

苏过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跟随其父苏轼频繁调动的十七年间饱尝人间冷暖,经历官场党派之争的相互倾轧的黑暗,苏过也迫于生计三次出仕。

在其中的体味他以诗歌明志,以诗歌慰藉自我。

与朋友唱和,借景抒情等都让我们看到陶渊明的影子。

就人生态度这一论点,通过比较来探讨在仕隐矛盾中,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到苏过箪瓢心的原因。

苏过在诗文创作中大量的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和沿袭陶渊明的思想,这不是偶然。

显然,苏过对陶渊明是赞赏的态度,同时在他的诗文创作中接受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的志向。

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我们假如把苏过看作是陶渊明作品在宋代的一个读者。

朱立元先生在其著作《接受美学》一书中谈到读者在阅读中的快感与满足程度,取决于作品的真实性与读者自身的经历相一致,并同他担忧的心事密切相关。

很明显这是从主体的动机出发来考察阅读的效果。

同时书中还谈到读者阅读的目的不在于发现更多的文学,而在于文学中发现更多的自我。

当然这是忽略了读者也可能是创作主体这一问题。

从前面两人的观点来看,在仕隐矛盾这一主题上,苏过对陶渊明的接受,更多的是苏过与陶渊明的经历相似和思想上陶渊明给了苏过一种审美关照。

正如苏过在其《小斜川并引〔一〕》中说道:“偶读渊明诗:辛丑岁正月五日,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各赋诗。

……畸窮既略相似,而晚景所得又同,所乏者高世之名耳!感叹兹事,取其诗和之……。

”从二者的经历来谈,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庶族地主家庭。

苏过则是随其父天涯流落并经历官场党派之争。

可见二者的社会地位都不高,都可以说是中小地主阶级的文人。

再者,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这是我国历史上世族大地主阶级专政门阀之风鼎盛的黑暗时代“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的代表陶渊明是看尽了社会的黑暗,社会现实对心灵的触动是极大的。

苏过所处的正是宋代党派斗争激励的时代,历经官场波折,人生的最后10年,失去父亲又拥有妻儿的他迫于生计,无奈出仕,仅做过3任小官。

可见二者的社会背景也如此相似。

在思想上,陶渊明给了苏过一种审美关照。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和命题。

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哲学也是出世的哲学。

”[3]《庄子》强调,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由此说来,儒家是入世的哲学,道家是出世的哲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仕隐矛盾一直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论题。

文人对仕隐矛盾的态度也各有不同。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

魏晋时期,老庄之学盛行于世,陶渊明接受了老庄的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委运顺化。

“陶渊明以‘自然’为美,更重要的是陶渊明以‘自然’化解人生苦恼,‘自然’作为解决人生各种弊病的良药。

”在袁行霈先生看来,陶渊明的思想中主要是“自然”“顺化”“养真”“真醇”。

这四个词语中包含道家的哲学思想。

陶渊明没有魏晋时期道家教徒企求长生不死的思想和放纵的行为,而是深刻理解老庄思想认为“有生必有死”,并一生都坚守着“君子固穷”的高尚节操。

而且自觉地将他的这种思想化于诗歌创作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在物我两照之中,化身于田园,得出的个人心领神会的“真意”。

最终退出仕隐矛盾,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思想让自己在人生的跌宕起伏和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起到了解决人生各种弊病的良药的作用,同时苏过通过陶渊明看到了自我的影子。

可以说,苏过对陶渊明的接受更多的是对他思想的接受。

通过对苏过《斜川集校注》的统计,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一文集中,苏过化用道家思想的地方达到了108处,可以说苏过对道家思想也有着一定的接受。

“虽微栋梁求,幸免斤斧难”化用于《庄子·人间世》表达安贫不愿与世俗争。

“众弃已甘棲广莫,先容那复慕轮囷”化用于《庄子·逍遥游》表归隐之志。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化用于《庄子·齐物论》表已看淡官场,欲归隐的愿望。

比较二者对道家思想的接受,陶渊明是道家思想化为自己的哲学思考,而苏过更多的是强调道家思想对自己的“疗伤”作用,并未上升为一种哲学的思考。

但在我们研读《斜川集校注》时,我们发现在宋代的社会和个人风格下,苏过的安贫乐道俨然成了陶氏的“箪瓢心”。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这里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志向,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发展到苏过这里,苏过将“箪瓢”象征为一种隐士,君子固穷的意象。

“故将箪瓢心,聊作粱肉砭。

”这里在以箪瓢之心来治荣华之疢,箪瓢心即安贫乐道之志。

这里是苏过第一次提出箪瓢心,他欲用这颗心来让自己在仕隐矛盾和黑暗官场中获得一方净土。

“箪瓢”一词在其文集中共出现了五次。

分别为“岂知众所忧,箪瓢有佳况。

”、“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余。

”、“宁甘一瓢乐,耻为五斗折”、“故将箪瓢心,聊作粱肉砭。

”、“要将五鼎同釜铛,箪瓢未可轻原生。

”当然一个词语出现五次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我们应该看到词语背后作家所赋予的内涵。

在三次入仕期间,苏过有过参政欲创立功绩的激进之句。

如:“怀谒来中山,自许相如慕”对好友赵承之官满取得功绩的羡慕。

“愿予一廛民,聊诵野老言。

”希望朝廷重用他。

但久游官场,苏过看来,“我方处世如铅春”“羊肠路九折”“世间轩冕如嚼蜡”来喻世路艰难,作吏之难。

同时“强颜为升斗”“青衫百僚底,屏气不敢吐”的官小地位低的处境。

最终他看淡宦海浮沉,生归隐之心,便发出“青衫满尘土,何时返樵渔?”的疑问。

在《次韵曲水泛舟四首》中苏过说道“当时乞身归,买田将结庐。

”(其一),又说道“性不事轩冕,敢从公卿游。

”“挂芴看西山,不妨兹唱酬。

”(其二)“佩弦吾敢慢”“田园当早办”等从这些词句中我们体会到苏过不事轩冕和辞官归隐急切的心情。

“苏过诗中的“箪瓢心”更有深一层对世俗的厌倦和厌仕的情怀,他高唱“胸中朝市远,何必择所居”,“结庐何必在山峰,方寸湛然遗远迩”,“地僻心远人知少”,以实现自己“雅在东山醉”的愿望。

苏过的“箪瓢心”是对陶渊明安贫乐道之志的高声唱和。

其《次韵渊明正月五日游斜川韵》就这样抒写了人在仕途不自由的滋味“端来入世网,竟坐形骸役”,“我如支离人,自负百钧趋”。

他盼望这种违心的差事早日结束:“何时脱缰锁,著我林泉帽”。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以箪瓢之心处世,苏过有着随遇而安,旷达自适的思想。

在他于太原监税、郾城为官时期,与赵承之、孙若海、任况之等多有唱和。

在《次韵任况之见赠》中“知君幼好切云冠,肯为浮名俛首千”与“地辟心远人知少,酒熟诗成我自欢”对比,以表自己无显达之望。

同时他在《次韵孙海若见赠》中表达自己官小而知足常乐,安于职守的愿望。

出世的哲学的影响使陶渊明和苏过都追往隐士生活,但儒家的“济世”情怀让两位的诗文思想中添了入仕的追求。

虽陶渊明和苏过都在诗文中说道迫于生计,为求一饱而为官。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为入世的哲学的儒学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也影响着陶渊明和苏过。

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独只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告诉世人他为修身倾尽毕生心血。

并且陶渊明好六经,而六经就是儒家的经典。

回归田园后,陶渊明的生活主要是劳动和写作。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通过劳动在思想情感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他通过劳动开始和广大农民有了一些共同想法;“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逐渐和劳动人民有了许多共同语言。

所以,陶渊明的与民同乐更多地是体现在与民同劳动中的。

在宋代儒学大力得以发展和传播,苏过胸怀经世济民、致君尧舜的抱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苏过爱民恤农,一如其父。

这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

跟随其父被贬海南时,苏过作诗赞美父老的勤劳质朴,感激他们的盛情款待;也斥责统治者的奢侈残暴,掠民之物的阶级品性。

看出苏过诗人的“仁爱”之心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常祈五百雨,未厌十日风。

纷纷秀良莠,恐害嘉谷丛。

”直接对天灾进行描写,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怜悯。

《郡守祈雨获应两首》与《讼风伯》二篇作俱作于宣和元年在郾城任上,前者表达对自己不劳作吃着官家粮的叩问,而生愧疚之情。

后者则是关心百姓疾苦和国家民生大计,希望统治者能顺应民心,仁政治国。

《再和》颂扬皇帝仁厚且知人善仁,可以看出他关心国家时事和命运。

还有他通过赞颂郡守治绩,实际也在劝勉自己勤政为官,为百姓谋福利。

研读苏过,我们可以发现苏过爱民恤农主要是体现在关心国家大计和百姓苍生上,与民同耕作的诗篇我们在现有资料中并没发现。

陶渊明和苏过都是受着儒释道思想的浸润,在仕与隐有着各自的体味。

陶渊明最终与官场诀别,在他人生的后二十二年间,以诗酒为伴,纵是生活困苦也不再出仕为官。

苏过厌仕而不弃,我们也认为苏过未达陶渊明的“真意自得”的旷达之界。

但是苏过的旷达自适也是他三次入仕的追求,在仕隐矛盾中求得一方乐土以自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