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要点二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 和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要点三
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指南更新反映了肠外肠内营养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对推动相 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医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和临床技能水平。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特殊人群肠外肠内营养治疗 • 指南实施与质量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肠外肠内营养发展现状
肠外肠内营养应用广泛
随着医学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 用。
02 03
更新内容概述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支 持途径选择、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重点强调了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肠内 营养的优先地位。
更新内容亮点
本次指南更新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明确了营养 风险筛查的时机和工具,细化了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提供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详细建议等。这些亮点使得指 南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营养风险筛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时发现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不良事件监测
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机制,对肠外肠内营养 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采
取改进措施。
营养效果评估

肠内外营养课件

肠内外营养课件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无法 通过胃肠道途 径进食,或因 胃肠道功能障 碍不能进食者
禁忌症:严重 肝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项:严 格掌握适应症 和禁忌症,确
保患者安全
并发症:肠外 营养的并发症 包括代谢性并 发症、脏器功
能损害等
临床评估
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
人体测量:体重、 体重指数、皮褶 厚度等指标
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的护理和管理
营养支持前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实施: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和配方,并按照医嘱给予营养 支持。
营养支持的监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感染、代谢紊乱等,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肠外营养的配制及输注:根据患者的代谢需要及营养状况,结合肠外营养的成分及能量需求进 行配制,并通过静脉途径输注。
营养物质的配置和输注
配置方法:根据患者需求和医嘱进行配置 输注方式: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或周围静脉导管输注 输注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确定输注量 输注速度: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确定输注速度
实验室检查:血 清白蛋白、转铁 蛋白等指标
临床检查:病史、 体格检查等
营养相关疾病的 特定评估:如糖 尿病、肾病综合 征等
营养需求的个体化评估
评估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 性别、活动量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
评估内容:评估患者的能量、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营养素的需求。
注意事项:评估时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 手术情况、恢复情况等因素,以及是否有 特殊的饮食要求或过敏史等。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手册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手册

肠外肠内临床营养指南手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二O一一年六月前言20世纪60年代末,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相继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许多病人得到康复,同时临床营养的输液技术和疾病代谢有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40年来,在营养制剂、输液方法和代谢理论上,都有着迅速的发展、进步,甚至有些概念也在改变。

如在开始阶段提出要给予高热量,应用了Hyperalimenlation一词,经临床实践证明,给予超高热量并不能被机体所接受。

在机体应激状况下,即使是根据测定或计算的热量都难以给予,并且还有加重机体代谢紊乱的可能,从而提出了低热量(hypocaloric)的概念。

其后又发现,长期低热量营养有损于机体的恢复,在应用上要有一定的时限性。

社会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反复改善而进步的。

医学亦然,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临床营养支持是一门新兴技术,人们对它的认识更是频繁的在更改,逐步深入,不断发展。

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制订并发布,是临床营养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包括临床营养医生制订规范化的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对提高临床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功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有不明之处,请与营养科联系.二O一一年六月目录常用名词定义4第一章成人营养素需要量4一、背景4二、证据5三、推荐意见6第二章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6一、背景6二、证据7三、推荐意见8第三章肠外营养素8第一节氨基酸8一、背景8二、证据9三、推荐意见9第二节脂肪乳9一、背景9二、证据9三、推荐意见11第四章营养支持输注系统11第一节肠内营养管饲途径11一、背景11二、证据12三、推荐意见12第二节肠内营养输注泵(Enteral Feeding Pump)12一、背景12二、证据12三、推荐意见13第三节肠外营养输注途径13一、背景13二、证据13三、推荐意见15第五章疾病营养支持15第一节术后糖电解质输液16一、背景16二、证据16三、推荐意见17第二节围手术期肠外营养17一、背景18二、证据18三、推荐意见19第三节围手术期肠内营养19一、背景19二、证据19三、推荐意见20第四节危重病21一、背景21二、证据21三、推荐意见22第五节成人烧伤22一、背景22二、证据23三、推荐意见23第六节胰腺炎24一、背景24二、证据24三、推荐意见25第七节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25一、背景25二、证据25三、推荐意见25第八节炎性肠病25一、背景25二、证据26三、推荐意见26第九节肝脏疾病27一、背景27二、证据27三、推荐意见28第十节肝移植28一、背景28二、证据28三、推荐意见29第十一节心血管疾病30一、背景30二、证据30三、推荐意见30第十二节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支持30一、背景30二、证据30三、推荐意见32第十三节糖尿病33一、背景33二、证据33三、推荐意见33常用名词定义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是指经口、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消化道给以营养素,根据组成不同分为整蛋白型EN、短肽型EN和氨基酸型EN.根据给于EN途径的不同,分为口服和管饲。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摘要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输送营养物质来支持患者的营养需求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适宜性、护理配合、血糖监测、感染防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背景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物质,绕过胃肠道,直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摄取或消化吸收的患者。

肠外营养的有效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正确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评估患者适宜性在给予肠外营养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宜性评估。

主要包括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营养需求、静脉通路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了解患者的胃肠道情况、是否需要断食、是否有肠梗阻等情况,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肠外营养治疗。

护理配合在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完成以下工作: 1. 确定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 定期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避免发生漏液、渗透或堵塞等问题。

3. 观察患者的肠外营养配方是否适合,如有必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

血糖监测肠外营养患者常常伴随有血糖升高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糖异常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感染防控肠外营养患者由于经过静脉输液,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

2. 定期更换肠外营养配方,避免穿刺口感染。

3. 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并及时处理。

结果通过合理的肠外营养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解决患者在肠外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关注度是成功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关键。

结论肠外营养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评估患者适宜性、护理配合、血糖监测、感染防控等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PPT课件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PPT课件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 PPT课件
目录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外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内肠外联合应用策略 • 特殊人群肠内肠外营养护理 •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团队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
01
与原理
肠内营养定义及作用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 营养支持方式。
在给予肠内营养时,应注意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肠道负担加重 。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 在给予肠外营养时,应注意输液速度和量的控制,避免过 快过多导致心肺负担加重。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01
02
03
营养过剩
长期过度喂养可能导致患 者肥胖、代谢紊乱等营养 过剩问题。
感染风险
肠外营养需要通过静脉输 液给予,存在感染的风险 ,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范。
口服
适用于意识清楚、吞咽功能良好、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
管饲
包括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管等,适用于不能经口摄食的 患者。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机械性并发症
如管道堵塞、移位等,应定期 冲洗管道、调整管道位置。
胃肠道并发症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调 整营养液配方、输注速度等。
代谢性并发症
负责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 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护士
负责实施营养支持方案,监测患者营 养状况,提供营养咨询和教育。
营养技师
负责配制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确保制 剂质量和安全。
药师
负责审核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用药合 理性,提供药学服务。

临床营养实习报告

临床营养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于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XX医院临床营养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临床营养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掌握临床营养评估、营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方法。

3. 学会营养支持治疗、营养干预及营养教育等相关技能。

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营养学基础、营养评估、营养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营养干预、营养教育等。

通过学习,我对临床营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临床实践(1)营养评估在临床营养科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患者的营养评估工作。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同时,我还学习了营养评估的常用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价等。

(2)营养治疗计划的制定在临床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营养治疗计划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饮食喜好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同时,我还学习了营养治疗计划的调整和实施。

(3)营养支持治疗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工作。

学习了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我掌握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输注方法,并观察了患者的营养治疗效果。

(4)营养干预在临床营养科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患者的营养干预工作。

学习了营养干预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运动干预等。

(5)营养教育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患者的营养教育工作。

学习了营养教育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3. 科研活动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临床营养科的科研活动。

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

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

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广东省药学会2017年4月18日印发)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有肠内和肠外两大途径,当胃肠功能严重障碍时,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有些患者甚至可以赖以生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营养支持治疗领域新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更新,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对肠外营养的规范化管理日渐重视。

由医师、药师、营养师、护师及其他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跨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营养支持团队(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以标准化流程指导营养支持治疗的各个环节,优化营养相关综合管理成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新方向。

为推进肠外营养的规范化管理,本共识专家组通过分析肠外营养制剂的药学特点,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总结广东省各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营养支持药师(nutrition support pharmacist,NSP)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1 肠外营养概述与肠外营养液的理化性质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

当患者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均从胃肠外途径供给时,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从制剂角度,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混合在一起,加入其他各种营养素后放置于一个袋子中输注,称为“全合一”系统(All-in-One,AIO),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c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称之为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

1.1 肠外营养混合液的组成PN配方TNA包括水、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为了维持血浆中有效药物浓度,降低输液总量,减少污染和器材费用,某些药理营养素(如谷氨酰胺、ω-3脂肪酸等)或药物(如胰岛素、H2受体阻滞剂等)也可加入混合液中。

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2017年

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2017年

和一个碱性的氨基(-NH2)共同连到一个碳原子上,分子其余部分随氨基酸的不同而不同。两性的 氨基酸分子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 TNA 中对脂肪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不同厂家不同制剂 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不尽相同,其缓冲能力不能一概而论。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其中 8 种为成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 , 即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而在一些特定情况 下某些氨基酸也是必需的,即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CEAA) ,如处于 生长发育的婴儿, 组氨酸是必需的; 酪氨酸对于早产儿、 半胱氨酸对于早产儿及足月儿都是必需的; 在肾病患者,酪氨酸是条件必需的;在肝病患者,半胱氨酸是条件必需的。 复方氨基酸制剂中氨基酸的配比模式常以人乳、全蛋及血浆游离氨基酸等为依据,各种氨基酸 配比模式的优劣很难对比评估。临床常用的是平衡型氨基酸溶液,含 13~20 种氨基酸,包括所有 EAA。近年来也有适用于婴幼儿、肝病、肾病等患者的特殊类型氨基酸溶液供临床使用,但其疗效 是否优于标准的平衡型氨基酸尚缺乏足够的循证依据。实际上,复方氨基酸制剂的研制还在不断发 展,最佳氨基酸组成还未确定,且限于制剂因素,目前的氨基酸制剂常缺乏足够量的 CEAA,因此 在特定情况下,某些 CEAA 可以二肽形式单独添加。 谷氨酰胺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之一,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在感染、炎症、代谢应激 和营养不良状态下成为 CEAA。 由于谷氨酰胺在水溶液和长时间保存时不稳定, 并且溶解度很低 (约 3 g·L ,20 ℃)
1 肠外营养概述与肠外营养液的理化性质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当患者必需的 所有营养物质均从胃肠外途径供给时,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从制剂角 度,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混合在一起,加入其他各种营养素后放置于一个袋子中输注,称为 “全合一” 系统 (All-in-One, AIO) ,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mec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称之为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 。 1.1 肠外营养混合液的组成 PN 配方 TNA 包括水、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了维持 血浆中有效药物浓度,降低输液总量,减少污染和器材费用,某些药理营养素(如谷氨酰胺、ω-3 脂肪酸等)或药物(如胰岛素、H2 受体阻滞剂等)也可加入混合液中。所有这些添加物和添加顺序 以及添加方式均可能影响 TNA 的稳定性和相容性。 1.1.1 脂肪乳 脂类是机体重要的能量底物和主要的能源储备。 静脉用脂肪乳主要是以小肠乳糜微粒 为模型发展而成,即为用乳化剂和机械力将微小的油滴均匀分散在水相中构成的两相体系,其粒径 一般控制在 0.4~1 μm。人肺部微血管直径约为 5 μm,如果油滴粒径超过 5 μm,肺栓塞风险会增 加,还可能被内皮系统免疫细胞吞噬,造成氧化反应,组织损伤。脂肪乳一般选用卵磷脂作为乳化 剂,由于磷脂分子的电离和吸附作用,油水界面上带有一定量负电荷,由于静电吸引,负电荷层外 又吸引了一层正离子, 油水界面双电层间的电位差使油滴之间相互排斥, 电位差越大, 油滴越稳定。 然而,将脂肪乳加入 TNA 后,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其稳定性,导致油滴互相融合,粒径增大,这不仅 阻碍了脂肪酸的有效利用,更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危害机体健康。

营养支持治疗指南的读与用论文

营养支持治疗指南的读与用论文

营养支持治疗指南的读与用论文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Dudrick 与 Wilmore 创用腔静脉置管输注静脉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以来,经 40 余年的实践,临床营养支持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许多病人得以康复,同时输注技术、营养制剂、疾病代谢研究等有着迅速的进步。

许多作者已认为「营养支持」这一名词不足以显示营养在临床处理中的作用,而建议改为「营养治疗」(nutritional theraphy)。

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的指南标题则采用「营养支持治疗」(nutrition support theraphy)—词,说明临床营养的程度虽尚未日臻完美,但已凸显了它在临床的作用,并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的广泛应用,在不同疾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制剂等,使用者的理解、认识,再加上临床营养支持各方面的发展,各种不同目的的指南亦愈来愈多,数不胜数。

20XX 年 9 月,在布拉格召开的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 29 届会议上,8 个不同地域营养学会的与会者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拉丁美洲联盟肠外肠内营养学会(FELANPE)、加拿大临床营养学会(CSC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南美肠外肠内营养学会(SASPEN)、日本肠外肠内营养学会(JSPEN)、亚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PENSA)和澳大利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uSPEN)等,均建议拟订一个能全球适用的指南。

其目的在于集中各指南共认的优点,分辨不足或混淆之处,并指出今后需要进行的研究。

正由于「指南」数量多,撰写的出发点不一致,因此,2009 年 ASPEN 的指南编写指导组提出编写指南原则为:清楚、明了( clarify);内容一致、协调(compatility);理论解释或证据要有循证基础(rationale or justification should be Evidence-Based);要有实用性(practicelity);要有透明度(transparency)。

护理中的营养支持

护理中的营养支持

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在护理中的营养支持方面,营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护理中的营养支持,旨在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

一、营养支持的理论基础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机体所需,以增强机体代谢功能,促进康复的一种手段。

它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能够提供能量、维持代谢平衡,并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作。

1. 营养需求每个人的营养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营养摄入量。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能量需求:每个人的能量需求都是不同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都会对能量需求造成影响。

(2)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患者康复尤为重要。

(3)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患者需适量摄入以满足能量需求。

2. 营养支持的分类根据营养支持的形式和途径,可将其分为非经口营养支持与经口营养支持。

(1)非经口营养支持:当患者不能正常通过口服摄入营养时,可通过肠外或肠内途径提供营养。

(2)经口营养支持:当患者仍能进食并消化吸收时,通过饮食调理或辅助饮食等方式,实现营养支持。

二、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实践在实践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并进行具体的执行和监测。

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护士需要通过系统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BMI指数、食欲、皮肤状况等,以便制定适合患者的营养方案。

2.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护士可以与营养师一起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

3. 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包括摄入量、摄入途径等,并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4.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在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厌食症、营养不良等。

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探索

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探索

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探索周庚仁 黄东平 王舟翀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200060关键词 结直肠癌术后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2)14-1729-02 在各类消化道手术,尤其结直肠癌肿瘤手术后,肠内营养因符合生理、低价便捷、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受到肯定[1,2]。

但是临床实践中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却容易引起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通常针对这些情况会采取减少肠内营养剂量、减慢速度、降低浓度等措施,而这些措施又常致营养支持的总热量不足。

通过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可以相互弥补之间的缺点,被许多外科医师接受[3,4],但是如何搭配肠内肠外营养比例,具体实施方案既往研究鲜见报道。

本文希望通过回顾性研究120例结直肠癌术后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内营养液实际应用情况,探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可行性应用方案。

1 资料回顾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住院患者120例(Mile’s手术患者因无消化道吻合口可能影响统计结果予以剔除),其中男50例,女70例。

年龄40~88岁。

其中左半结肠癌28例,右半结肠癌57例,直肠癌(Dixon手术)35例。

手术全部在全麻下完成,所有手术均一期切除肿瘤并行消化道吻合,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67例,术后放置鼻肠管13例,余40例患者通过口服营养液行营养支持(详见表1)。

1.2 营养支持方案 (1)肠内营养支持品种:包括百普素、瑞代或瑞高,其中各使用比例为63∶23∶34,除糖尿病患者采用瑞代外,采用何种营养剂无特殊理由。

(2)采用支持途径:经空肠营养管、经鼻肠管、经口,比例为67∶13∶40。

(3)采用营养时间:为术后32~72h,占所有患者75%(90例)。

其中32h内8例(6.67%),32~48h内为32例(26.67%),48~72h内50例(41.67%),余30例均72h后采用营养。

长期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与并发症防治

长期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与并发症防治

万方数据
空堡处型盘查!Q!!生!旦箜i!鲞笠!塑垦ji!』塾篷:!!也!盟!丛垫!!:∑塑:i!:堕!:! 移除导管是治疗导管感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对 于某些置管有困难而又不得不长期依赖肠外营养的患者来 说,移除导管就意味着丧失了营养支持的通路,因此,可以酌 情保留导管并采用抗生素封管治疗。有研究结果证实,经过 恰当的处理8l%的导管可以保留Ⅲ。。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应用牛磺罗定封管治疗可以使平均无CRBSI天 数达到(319.4±52.5)d,远长于肝素封管对照组的
DOI:10.3760/cma
j.issn.0529-5815.2014.09.018
度超过10%的葡萄糖和5%氨基酸注射液、pH<5或>9的 液体(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 mOsm/L的液体或药物最 好不经周围静脉输注。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南指出: 70%以上的患者周围静脉能够耐受短期常规能量与氨基酸
CRBSI)。实施HPN患者当中CRBSI发生率为0.34~3.94/ 导管年,87.9%的感染由单一细菌引起,其中30%一40%为 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5%一20%为凝固酶阳性 葡萄球菌,30%~40%为革兰阴性细菌,6%~9%为真菌,另 外还有约12%为混合细菌感染o J4.Jsj。据统计在Ⅲ型IF患 者中由于感染性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比例高达30%,其中半 数以上来自导管相关感染。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 畏寒、寒战,继而出现高热(T>38.5 qC)、心动过速等症状, 同时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部分患者还伴有胆红 素升高或低蛋白血症,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导管使用的 频率越大,发生感染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做好导管护理、减 少导管相关感染意义重大。 导管感染的细菌一般沿皮肤穿刺口进入,因此,对导管 和周围环境的维护至关重要。长期导管护理大部分由患者 及其家属来完成,导管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 患者或家属操作的规范程度。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培 训,指导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在内的所有标准操作流程。有研 究结果发现,用2%氯己定对导管周围皮肤消毒效果要优于 酒精或碘酊等制剂、1…。TCVC和PICC两种置管方式由于皮 肤戳孔均远离中心静脉,因此,发生CRBSI的概率远低于其 他置管方式。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1)二、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上) (3)三、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下) (5)四、肠外营养处方制定及实践 (7)五、急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 (8)六、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10)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12)八、溃疡性结肠炎 (14)九、 CD的早诊和早治(上) (16)十、 CD的早诊和早治(下) (18)十一、肠道5R功能医学干预 (20)十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功能医学评估和干预 (22)十三、压力-肠道-免疫 (23)十四、消化内镜在IBD诊疗中的应用 (25)十五、炎症性肠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27)十六、鼻空肠管置入肠内营养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研究 (29)一、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支持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BD中PN的适应证的是()A.当口服营养或EN不够可行时B.当肠梗阻且无法将饲管放置在梗阻之后或置管失败时C.肠道功能正常或可恢复D.发生其他并发症时,例如吻合口漏或高输出量肠瘘E.在IBD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应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参考答案:C2.炎症性肠病患者在营养支持中,关于蛋白质摄入的建议是()A.大量摄入B.限制摄入C.根据病情调整D.完全避免E.无特殊要求参考答案:C3.在IBD患者围手术期,()应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A.口服营养补充B.肠外营养C.普通饮食D.静脉输液E.鼻饲管饲参考答案:B4.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共识中对IBD有害的饮食因素是()A.低脂肪饮食B.适量蛋白质饮食C.适量膳食纤维饮食D.生海鲜和生牛奶E.适量维生素饮食参考答案:D5.下列选项中,关于欧洲共识中对IBD有害的饮食因素是()A.富含水果的饮食B.富含蔬菜的饮食C.富含n-3脂肪酸的饮食D.富含n-6脂肪酸的饮食E.超加工食品和膳食乳化剂参考答案:E二、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上)1.以下哪项不是肠内营养前的营养评估内容()A.身高体重指数B.膳食摄入量C.肝肾功能指标D.皮肤状况E.血糖水平参考答案:D2.对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大于4周)的患者,建议通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A.口服B.静脉输液C.胃/空肠造瘘管D.鼻胃管E.鼻肠管参考答案:C3.在进行肠内营养前,首先要进行哪项工作()A.肠道功能检查B.营养状况评估C.肝肾功能检查D.电解质平衡检测E.心理状态评估参考答案:B4.短期肠内营养的首选为()A.肠造瘘管B.口服C.静脉输液D.胃造瘘管E.鼻胃管参考答案:E5.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手术风险B.营养状况C.并发症风险D.康复速度E.心理状态参考答案:B三、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下)1.关于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A.腹胀B.肝功能衰竭C.腹泻D.食欲不振E.反流参考答案:B2.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时,往往因为营养液输注速度过快导致腹胀,针对此现象应控制起始速度为()ml/hA.25-50B.55-60C.70-80D.90-110E.115-125参考答案:A输注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左右A.30℃B.37℃C.42℃D.45℃E.50℃参考答案:B3.关于肠内营养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导管堵塞B.导管移位C.导管相关性感染D.导管脱落E.导管破裂导致出血参考答案:E4.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最可能的原因是()A.营养液浓度过高B.营养液温度过低C.营养液输注速度过快D.营养液被污染E.患者心理因素参考答案:B四、肠外营养处方制定及实践1.肠外营养给药的途径不包括()A.外周静脉B.鼻胃管给药C.PICCD.中心静脉营养E.静脉输液港参考答案:B2.下列选项中关于肠外营养的微量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参与氧的贮存和电子传递B.参与遗传和自由基的调节C.常用安达美--含有铜、铁、硒、锌等9种元素D.短期禁食无需补充E.禁食>2周必须补充参考答案:E3.肠外营养的具体适应证不包括()A.大手术或创伤的围手术期B.胃肠道梗阻C.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D.种原因(如肿瘤等)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E.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纠正期参考答案:E4.PICC的适应证不包括()A.反复采血B.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患者存在缺乏血管通道的倾向C.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D.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E.有菌血症的患者参考答案:E5.生理条件下的首选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乳C.氨基酸D.电解质E.维生素参考答案:A五、急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1.ICU患者应在入室48h内启动哪种营养支持方式()A.肠内营养B.肠外营养C.鼻饲管饲D.静脉输液E.口服营养补充参考答案:B2.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提供足够的水分B.维持肠道功能C.替代肾脏功能D.修复受损的皮肤E.减轻心脏负担参考答案:B3.急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时,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并发症()A.静脉炎B.导管相关感染C.肠道功能减退D.代谢紊乱E.肝功能异常参考答案:C4.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应如何处理()A.立即改用肠外营养B.强制进行肠内营养C.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D.增加营养液浓度E.增加营养液剂量参考答案:C5.关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所有患者都需要营养支持B.营养支持只能改善营养状况,不能改善病情C.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D.营养支持可以完全替代饮食E.营养支持越早开始越好参考答案:C六、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解读1.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中需要病人填写的部分不包括()A.体重变化B.体格检查C.饮食情况D.不适症状E.体力状况参考答案:B2.下列选项中,关于EN配方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A.胃肠功能正常患者首选整蛋白标准配方,有条件时选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标准配方B.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首选含不溶性膳食纤维配方C.限制液体入量患选择高能配方D.DM或血糖增高患者选择糖尿病专用配方E.低蛋白血症患者选择高蛋白配方参考答案:B住院患者规范化营养诊疗流程为()A.筛查-评估-诊断-干预-监测B.筛查-评估-诊断-监测-干预C.筛查-评估-监测-诊断-干预D.评估-筛查-诊断-干预-监测E.筛查-诊断-评估-干预-监测参考答案:A3.()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营养供给途径A.ENB.PNC.静脉输液D.口服给药E.鼻胃管参考答案:A4.高营养风险或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接受术前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时间为()A.1-6dB.7-14dC.15-30dD.30-45dE.45-60d参考答案:B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1.您认为餐后饱胀是指()A.进食后很快感到上腹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吃完平时饭量B.进餐后由于食物较长时间仍停留在胃内的饱胀不适C.进食过多所引起的上腹部饱胀不适D.进餐之后下腹部胀满不适E.上腹灼热不舒服的主观感觉参考答案:B2.下列有关消化不良的描述正确的是()A.食物在胃里不能正常的消化B.主要集中在中上腹部的不适症状C.肠道消化功能不好,大便有不消化食物D.肠道为主的多种症状,可出现腹泻、便秘E.以上全部参考答案:B3.中国健康体检者(15-75岁)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率为()A.0.1025B.0.3858C.0.235D.0.1566E.0.4417参考答案:C4.您认为上腹烧灼感是指()A.烧心B.上腹部灼热感C.胸前区灼热感D.胃或下胸部向颈部延伸的灼热感E.脐周灼热感参考答案:B5.关于多潘立酮缓解相关FD症状的机制不正确的是()A.阻断血脑屏障外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的D2受体2-3B.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C.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D.降低症状性内脏感知阈值E.降低胃部对胀痛的敏感性参考答案:D八、溃疡性结肠炎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后可缓解或恢复的一些肠外表现有()A.外周关节炎B.复发性红斑C.指关节炎D.结膜外层炎E.中耳炎参考答案:A2.泼尼松5mg的等效剂量为地塞米松()mgA.0.75B.4C.5D.20E.25参考答案:A3.()是治疗轻度UC的主要药物A.氨基水杨酸制剂B.糖皮质激素C.硫嘌呤类药物D.IFXE.雷尼替丁参考答案:A4.下列选项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疾病B.发病缓慢,迁延不愈C.结肠镜检查和X线均没有特征性改变D.临床表现非常典型E.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及内镜改变不典型者,无须随访参考答案:B5.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腹痛B.腹泻C.餐后发作D.粘液脓血便E.发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参考答案:C九、CD的早诊和早治(上)1.下列关于CD诊断说法错误的是()A.CD确诊越晚合并症越重B.病程越长狭窄发生率越高C.克罗恩病的再住院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减少D.克罗恩病的手术率很高,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E.CD诊断延迟病例发生狭窄、瘘管和手术的比率更高参考答案:C2.中国CD的平均发病率为A.0.4/10^6B.0.4/10^5C.0.4/10^4D.0.4/10^3E.0.4/10^2参考答案:B3.巴黎国际专家座谈会初步确定的早期CD的定义为CD确诊后()个月,无并发症,没有使用过可影响疾病自然病程的药物A.10B.12C.14D.16E.18参考答案:E4.CD发生、发展的几个阶段中第()阶段可诱导疾病深度缓解或仅可延缓疾病进展A.1B.2C.3D.4E.5参考答案:D5.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CD高危因素患者应进行肠镜检查()A.原因不明的顽固性慢性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B.无明显诱因的频繁口腔溃疡(每年>5次)C.原因不明的皮肤、关节、眼部病变D.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一级亲属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十、CD的早诊和早治(下)1.()抗TNF治疗比()抗TNF治疗的近期临床缓解率、远期临床缓解率、临床总有效率高;而手术率、疾病进展率低A.诊断后<24月;诊断后>12月B.诊断后<48月;诊断后>24月C.诊断后<24月;诊断后>6月D.诊断后<30月;诊断后>24月E.诊断后<24月;诊断后>24月参考答案:E2.下列选项中属于克罗恩病饮食疗法中食物的是()A.加工肉B.苹果C.猪肝E.红酒参考答案:B3.非特异性肠炎则多局限于回肠末端,以浅表溃疡和长径<()mm的溃疡为主A.1B.2C.3D.4E.5参考答案:E4.早期CD治疗的关键要点不包括()A.早期治疗B.分层治疗C.长期治疗D.综合治疗E.达标治疗参考答案:C5.控制IBD发病的三个关键环节中可增强粘膜屏障的包括()B.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阿卡波糖D.生长抑素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十一、肠道5R功能医学干预1.肠道的屏障功能包括()A.机械屏障B.生物屏障C.化学屏障D.免疫屏障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2.功能医学肠道5R不包括()A.去除(Remove)B.替代(Replace)C.再接种(Reinoculate)D.再平衡(Re-Balance)E.修复(Repair)参考答案:E3.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可以()A.↑炎症反应(TNFα和IL-6)B.↑ WBCC.↑皮质醇D.↑脂肪细胞炎症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4.()JefferyBland博士首先提出了「功能医学」的概念A.1989B.1990C.1991D.1992E.1993参考答案:B5.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相互作用机制()A.激活迷走神经B.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C.激活粘膜免疫系统D.肠道细胞分泌激素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1.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功能医学评估和干预2.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对机体的危害()A.餐后胀气,营养吸收不良B.铁、维生素D和B12缺乏C.自身免疫性疾病D.碳水化合物/纤维不耐受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3.长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者约有()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A.30-40%B.40-50%C.50-60%D.60-70%E.70-90%参考答案:E4.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功能医学治疗包括()A.低FODMAP饮食B.干预原发病因C.利福昔明D.黄连素、大蒜素、牛至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5.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是指()A.小肠细菌每毫升液体至少100,00000个细菌B.小肠细菌的类型更像结肠中的细菌C.小肠细菌的类型更像胃内细菌D.含有大量的致病菌E.以上均错误参考答案:B6.机体正常防止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因素不包括()A.胃酸和胃蛋白酶B.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C.胆汁酸盐D.粘膜免疫系统E.回盲瓣参考答案:E十二、压力-肠道-免疫1.PPI的潜在风险包括()A.小肠细菌过度生长B.肺炎C.维生素B12吸收不良D.骨质疏松E.以上皆是参考答案:E2.儿童期免疫特点()A.生理性的Th1细胞免疫弱,Th2体液免疫强B.生理性的Th1细胞免疫强,Th2体液免疫弱C.生理性的Th1和Th2体液免疫均强D.生理性的Th1和Th2体液免疫均弱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A3.血清素是以下哪个器官分泌的()A.肠道B.肝脏C.胰腺D.胆囊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A4.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是()A.大脑B.心脏C.肝脏D.消化E.以上均错误参考答案:D5.益生菌对肠道的作用()A.↑SCFA(butyrate)B.↑愈合C.↑粘液D.↑屏障完整性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十三、消化内镜在IBD诊疗中的应用1.当IBD并发梗阻时,镜下治疗的目标不包括()?A.改善或缓解梗阻症状B.预防局部出血C.为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提供桥梁D.减少狭窄相关的并发症E.减少手术干预率参考答案:B2.最适合IBD患者清肠的药物是?A.匹可硫酸钠B.磷酸钠盐C.硫酸镁D.甘露醇E.聚乙二醇参考答案:E3.IBD伴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电凝止血B.止血夹止血C.栓塞止血D.局部注射药物E.局部喷洒药物参考答案:C4.当IBD合并肠腔狭窄或梗阻时,镜下治疗不包括()A.内镜下粘膜剥离术B.内镜下球囊扩张C.内镜下小针刀狭窄切开D.镜下放置肠梗阻导管E.内镜下支架置入参考答案:A5.以下选项哪一条不属于克罗恩病的表现()?A.体重减轻、食欲不振B.腹泻和腹痛C.瘘管、腹腔脓肿D.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E.镜下表现为卵石征、肠壁增厚伴不同程度狭窄及溃疡参考答案:D十四、炎症性肠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1.评估患者对IFX治疗的应答的指标是()A.症状和体征B.血象和炎症指标C.内镜下粘膜是否愈合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炎症性肠病发生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宜选用的剂型是()A.栓剂B.灌肠液C.肠溶片D.喷雾E.贴剂参考答案:C炎症性肠病是一个典型的天然的癌变模型,预防肠道癌变的主要措施是维持长期缓解()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关于使用布地奈德治疗炎症性肠病,错误的说法是()A.推荐剂量为3mg/次、3次/d,口服B.一般在2-3个月达到临床缓解C.延长疗程可延长疗效,建议延长至12个月D.适用于病变局限在回肠末段、回盲部或升结肠的轻度CD的诱导缓解E.泡沫剂型可用于直肠及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治疗参考答案:C4.关于氨基水杨酸制剂的应用,错误的是()A.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B.可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长期服用美沙拉嗪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D.SASP的不良反应主要与磺胺基团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45%,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E.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上腹痛、腹泻、食欲下降等。

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范文(2篇)

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范文(2篇)

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范文【篇一】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肠外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肠外营养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肠外营养支持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存率。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广泛应用了肠外营养支持来治疗各种不同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情况,如癌症、胃肠道手术后、急性胰腺炎等。

通过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营养方案制定,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肠外营养支持在2024年的应用效果逐渐得到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与肠内营养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的费用相对较高,且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增加了感染和静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对于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还不够明确,临床医生在选择肠外营养支持时存在一定的困惑。

此外,对于肠外营养支持的剂量和调整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肠外营养支持。

首先,加强与临床营养科的跨学科合作,建立多学科的营养治疗团队,共同制定肠外营养支持的指南和标准,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其次,加强对肠外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于肠外营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此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降低肠外营养支持的费用,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跨学科合作、加强研究和宣传、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改进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应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是机体构成核酸的基本物质,此外细 胞膜、骨骼也含有磷。正常血磷0.96~ 1.62mmol/L。
基本存在于骨骼中,细胞外液含量仅占总钙量的0.1%。 具有维持神经肌肉稳定性,参与凝血过程等作用。血钙正常值 2.25~2.75mmol/L。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营养素,参与多项 代谢,而且大多人体无法自身合成。
脂类为临床营养供能的另一个重要物质,分为脂肪和 类脂。其中脂肪为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酸根据碳链长短分为短链脂肪酸(C2~4);中 链脂肪酸( C6~12 );长链脂肪酸( C14~24)。根据 营养价值分为必需脂肪酸(Ω-3、Ω-6);非必需脂肪酸 (Ω-9)。 根据含不饱和键多少分为饱和脂肪酸(无不饱和键);单不 饱和脂肪酸(只含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含多 个不饱和键)。
为脂肪乳的代谢物之一,为糖异生原料之一,代谢 不依赖与胰岛素,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但引起大量或过快输注 时可引起溶血、肾损害、利尿等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
虽然果糖和多元醇在三升袋中有更好的稳定性,但 有研究表明其与葡萄糖相比对糖尿病患者无明显优势, 且相关副反应多:
◎ 乳酸酸中毒; ◎ 增加尿酸生成; ◎ 果糖代谢酶缺乏引起肝损伤; ◎ 渗透性利尿和继发性脱水; ◎ 且葡萄糖价格低廉。
临床葡萄糖浓度5%~70%。高浓度适合需要限制 液量患者使用(如肾衰少尿患者)。
静脉输入体内后经肝脏代谢而被机体 利用。其在体内的利用率与葡萄糖相似,而且代谢 过程对胰岛素依赖不如葡萄糖多,故临床上常用来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供能物质。
其在体内代谢会产生乳酸、尿酸,部分患者 缺乏果糖激酶,该类患者使用果糖后极易造成肝衰 竭,每天建议不超过300g。
主要以必需氨基酸EAA为主,除了含8种必需氨 基酸外还含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必需的组氨酸,被认为 可以减轻肾性贫血,符合肾脏疾病患者氨基酸代谢特 点,容易被机体充分利用,减少含氮的代谢产物。

肠外营养培训计划

肠外营养培训计划

肠外营养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肠外营养培训计划的目的是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肠外营养的认识,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对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和护理的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科学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内容(一)肠外营养的概念和应用1. 肠外营养的定义和历史2.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肠外营养的途径和方式4. 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二)肠外营养的操作技术1. 肠外营养管的选择和置入2. 肠外营养管的护理和管理3. 肠外营养的输注和管理4. 肠外营养的监测和评估(三)肠外营养的护理1. 患者肠外营养的全程护理2. 患者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3. 患者肠外营养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四)肠外营养的风险与安全控制1.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2. 肠外营养的感染防控3. 肠外营养的安全控制与管理三、培训方法(一)理论学习1.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宣传肠外营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践操作1. 进行操作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外营养操作技能的掌握。

(三)案例分析1. 通过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医护人员对肠外营养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讨论交流1. 组织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相关医护人员之间对肠外营养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训对象(一)医护人员1. 护士、医生等相关医护人员。

(二)其他相关人员1. 医院管理员、营养师等相关管理和服务人员。

五、培训时间(一)培训周期1.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一个月。

(二)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为主,辅以线上学习。

六、培训效果评估(一)成果考核1. 进行理论与技能考试,确定培训效果。

(二)效果评估1. 对培训成果进行效果评估,了解培训效果。

七、培训后服务(一)跟踪服务1. 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对象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其在肠外营养实践中的情况。

(二)问题解答1. 对于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

(三)总结交流1. 定期组织总结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和技巧。

在肠外营养培训计划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跟踪服务,确保培训成果能够得到落实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N的特点: 导管感染少
使用寿命长
HPN的并发症(均在初5年内)

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 低锌血症 导管感染 导管阻塞 病毒性心包炎 肠道菌群紊乱
营养支持

口服摄食 从1986年开始,鼓励摄食
肠外营养:热量 1000 kcal / d 25% GW 500 ml 10% Intralipid 500 ml 氮量 9.4 g / d 7% Vamin 1000 ml 酌情加入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能度过2年者,病情均将逐步趋向稳定 “信心 + 耐心”-与病人共勉


SBS的 促代偿措施

摄食-有重要作用 鼓励早期摄食
为增加摄食量,减轻腹泻反应 建议:术中臵(细管)胃造口术 术后:内镜辅助下胃造口(PEG) 夜间经造口管输注EN ,可减少费用及 PN量
( Nauth J, 2004)

肠康复治疗-对GH及Gln的评价



目前国内的“长期TPN”常见病例

短肠综合征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 消化道瘘 胃瘫 恶性肿瘤
TPN超过100天者-尚属少数
长期TPN的并发症

导管性脓毒症 肠屏障功能障碍、细菌毒素移位 肝功能受损 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导管性脓选择优质导管 严格无菌技术 皮下隧道、PICC 采用“全合一”输注系统 避开感染危险地区-ICU


家庭肠外营养(HPN)

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国内目前的住房状况-已逐渐具备HPN条件 需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医疗体系尚需完善



保护肠屏障

加用谷氨酰氨(Gln)二肽
少量口服摄食(10%)

保护肝功能的措施

低热量供给 1000-1200 kcal / d 适合大多数病人
给予糖脂混合能源,糖脂比例-1:1 给予中、长链脂肪乳剂
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 理论与实践
长期肠外营养的概念


“长期”的时间界定-尚未确定 从并发症及处理角度-30-60天者为多 超过数年者极少 “长期”的含义-对象、并发症、处理方法均 有其特殊之处
适应证: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炎、Crohn病、 丧失吞咽功能的其他疾病、 癌症晚期……

短肠综合征

残留小肠长度 若以“ < 100 cm”为标准,相当多的病例并无症状 小肠 < 1 cm / kg+结肠不全者,才属难治 术中精确测量残留小肠长度- 具有判断病情、估计预后价值
蔗糖酶的特异酶活性(U/g,n=10)
30 25 20 15 10 5 0 实验组 对照组
结肠
盲肠
十二指肠
蔗糖酶的特异酶活性(U/g,n=10)
30 25 20 15 10 5 0 实验组 对照组
结肠
盲肠
十二指肠
麦芽糖酶的特异酶活性(U/g,n=1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结肠 盲肠 十二指肠 实验组 对照组

2004年监测结果
人体指数(BMI) 三头肌皮皱厚度(mm ) 上臂肌围(cm)

病人 16.2 10.2 14.6
正常值 18-24 15-18 21-26
双能X线吸收(DEXA): 脂肪群(FM)、无脂群(FFM)、骨成分含量(BMC) 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2004年监测结果(续)
红细胞 (1012/L) 血尿素氮 (mmol/L) 转铁蛋白(g/L) 血磷(mmol/L) 血硒(mmol/L) 维生素E(mol/L) 维生素B12(pg/ml) 铁蛋白(ng/ml) 病人 2.97 6.9 1.52 0.7 0.7 9.8 1685 587 正常值
许剑民,吴肇汉等: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十二指肠的代偿作用
全小肠切除后残留肠道粘膜细胞纹状缘双糖酶的表达 SD大鼠 350-370g 全小肠切除 术后肠内喂养3月 取肠管粘膜组织作酶活性测定(特异酶、总体酶) 蔗糖酶 麦芽糖酶 乳糖酶 酶活性-反映消化能力、代偿情况
吴文川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



5.全小肠切除HPN19年
治疗经验介绍
原发病情况



女, 27 岁(当时) 1986年1月 妊娠7月 急腹症 腹膜炎 休克 急症手术探查 肠扭转 肠坏死 全小肠+右半结肠切除 一月后 十二指肠-横结肠吻合
实施家庭肠外营养
1986年~至今 已19年余 自行配制 TNA 液 晚上输注 白天自由活动 照常口服摄食 定期医院随访
实验结果提示




实验组残留肠道的三种酶的活性均显著增加 十二指肠的代偿发挥重要作用 特异酶活性>总体酶活性-提示酶活性增加主要是由于 每个粘膜细胞内酶的增加,而不是粘膜细胞数的增加 SBS代偿的两个高峰: 初期:形态学代偿,增加消化吸收面积 后期:酶学的代偿,加强消化功能 这些可能是实验鼠能长期存活的主要机制
导管性脓毒症的防治(续)

抗生素封管 头胞他定 1 g qd 3 约50%的有效率
保护肠屏障-避免肠道细菌移位 创造条件实施肠内营养、家庭肠外营养(HPN)


关于家庭肠外营养(HPN)

在欧美国家,已相当普遍
可明显降低导管性脓毒症的发生率 发生次数:0.2次/导管.年 显著低于住院病人 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可长达26个月/导管
吴国豪等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3)


SBS的手术治疗

小肠倒臵: 取末段小肠8 10 cm
结肠间臵: 取横结肠 10 15 cm 有减缓肠内容物排空、增加吸收的作用

关于小肠移植



高死亡率-仍是个大难题(Pllatell,2002) 一年生存率-75% (Nishida,2002) -54% (Kato,2002) UCLA小肠移植33例(60%有肝损害) 一、三年生存率达到77%及52%(Farmer,2004) 较10年前已有很大进步 国内:数个单位已在攻关 相比HPN的5年死亡率(30%)- 目前,小肠移植尚难成为SBS的主要治疗手段
2.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处理体会

早期-肠外营养为必须
加用Gln 2 3周后-创造条件实施EN 鼻空肠管 PEJ 提倡术中预臵空肠造口管



3. 消化道瘘的处理体会

控制感染 充分引流 TPN + EN 生长抑素 谷氨酰胺 生长激素
4. 胃瘫的处理体会

胃肠减压
小剂量红霉素(1 mg /kg)iv gtt 胃复安 谷氨酰胺 耐心等待,曾有>3月的病例
15N-氨基酸吸收试验
5年
吸收(%) 粪排出(%) 尿排出(%)

病人 66.3 33.7 29.2
对照 99.3 0.7 37.7
10年 病人 69.2 31 31
对照 97.5 0.3 31
提示病人的残留肠道对氨基酸有相当的代偿性吸收 在病后5年内已达到代偿的最大极限
病人代偿机制的探讨




给予富含BCAA的氨基酸液
几种疾病的处理体会
1. 短肠综合征
2. 急性重症胰腺炎 3. 消化道瘘 4. 胃瘫 5. 全小肠切除后HPN19年的经验
1. 短肠综合征(SBS)的处理体会

经过(12年)代偿,可能完全摆脱PN者 1. 残留小肠>35cm + 完整结肠 2. 残留小肠>50cm + 右半结肠缺失
摄食-促代偿的重要因素

食物的直接刺激--促进增生
食物可提供Gln等必需营养素 未消化的食物纤维可在结肠内被利用 (产生SCFA 等)


保护肝功能的经验



HPN的总热量输入不宜太多 本例仅 1000kcal / d 采用糖脂混合能源,减少葡萄糖用量 本例的糖脂比例为 1 : 1 鼓励口服摄食 可有效避免肠粘膜的萎缩,减少毒素吸收 处理好便次增多的后果(全身、局部)


2.12-3.6 1.0-1.6 1.3-4.5 17.8-32.5 200-950 16-142
2004年监测结果(续)


骨髓活检:铁成分较多,大多在细胞外 脂质过氧化: 终产物测定 血MDA 、4-hydroxyalkenal值-明显高于正常值 尿中8-羟鸟苷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值 肝肾功能-始终保持正常(妊娠期例外)
目前母、女情况

母:继续HPN 生活质量好 近5年相当稳定 已无需定期监测措施
女:已就读中学 智商高

摄于2004年5月
摄于2004年5月
结语




长期肠外营养- 保护肝功能和减少导管感染是两大关键 保护肝功能- 低热量供给和尽早肠内营养是两大重要措施 减少导管感染-影响因素: 导管质量、环境、隧道、肠屏障 HPN-需得到“医保”覆盖和社区医疗的保障 关于短肠综合征 肠康复治疗的疗效有个体差异 小肠 > 50cm、结肠完整者,经过1 2年的代偿 后可能适应而摆脱PN
SBS肠功能的影响因素: 年龄、回盲瓣、结肠、空回肠、原发病、摄食情况 SBS的肠功能失代偿期-是长期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放射性肠炎

常见因素-腹、盆部恶性肿瘤放疗后
临床表现-肠梗阻(机械性+动力性) 小肠病变呈弥漫性 肠消化、吸收功能受损 多数在3-6月后症状可缓解 少数需手术 常需3个月的肠外营养支持
残留结肠的代偿
十二指肠的代偿 食物的刺激作用


SBS的结肠形态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