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思品八下《黄土的厚重》word教案1
黄土的厚重
第八课黄土的厚重教学内容课题名称黄土的厚重学科思想品德总课时数3课时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八课页码P89-P103 执教者郭灿芬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年级八年级册次下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行动首先来自于对包括西部在内的国情的总体了解和认识。
通过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爱国情感的激发更好地进行国情教育,实现良性互动。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形、气候、历史等各种因素,东部和西部的发展极不平衡。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一些重大国策制定的现实原因。
本课讲述西部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丰富多样的资源,唤起学生对神奇西部的热爱之情。
为学习东西部差距与缩小差距之路——西部大开发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部特殊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宝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献身西部的思想情感。
3、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方收集资料,加深对西部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西部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以及自然资源教学难点在了解西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献身西部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学流程第1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集体朗读导入新课顺利过渡直观讲解1.师生有感情地朗读导语部分。
“黄土的厚重”之破题在此进行,黄土的厚重寓意西部是“地质之书、历史之书、文明之书”。
2.师:在地理和历史课上,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西部的知识。
现在让我们结合学过的知识,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3.播放多媒体,演示不同类别的地图。
(行政区划图、人口和民族分布图等)。
并对照地图进行讲解。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思考。
观看地图,倾听讲解。
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黄土高原的厚重,让学生产生好奇感,进而引入到对西部风光的了解。
以过渡的话,调动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投入新课的学习。
播放图片并辅以讲解。
视觉感受激发感情4.请学生描述一下对西部的印象或者感受。
5.师深情并茂:大自然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宝藏,几千年的风云激荡造就了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八年级政治黄土的厚重
06 结语
黄土高原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黄土高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水土保持和 生态建设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 是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
文化特色
方言与民俗
黄土高原地区的方言和民俗文化 独具特色,如陕北民歌、山西剪 纸等,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
当地广为流传。
传统手工艺
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 技艺精湛,如陕西的皮影、甘肃的 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瑰宝。
民间信仰与宗教
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文 化丰富多样,如道教、佛教等在这 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为了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 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 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交通建设
黄土高原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 的改善。政府加大了对公路、铁路、 航空和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黄土高原地区 的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历史变迁
1 2 3
自然环境的变化
黄土高原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化和侵蚀,自然环境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
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随着历史的变迁,黄土高原的人口不断迁移和流 动,各民族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 会结构。
政治制度的变革
黄土高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政治制度 的变革,如封建制度的建立和瓦解、民族区域的 自治等。
第八课 黄土的厚重1
四、丰富多样的资源
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 积比例上看西部地区山地 面 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西南和 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 充足的 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 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 独特的高原自然 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 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 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等。
四、丰富多样的资源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 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 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 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71.4%,人均 占有耕地 2 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倍。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 地占全国的 80%,其中有 5.9 亿亩适 宜开发为农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 面积 1 亿亩,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 57%。西部草地 面积占全国的 62%, 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 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 广阔。 但是,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 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
四、丰富多样的资源
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 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 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 的 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 全国的 70%。西南地区水资源 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 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 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 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 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 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 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 北部 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 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三、厚重的历史文化
• 黄帝陵
•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 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 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 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 古称 “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 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 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 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 (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 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 场所。“
2015-2016学年贵州六盘水第十三中学八年级下学案:第8课《黄土的厚重》(人民版)
一、西部大开发的提出;
1、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促进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实施了()战略;
2、时间()年6月17日,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项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是世界开发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
二、西部大开发所采取的措施:
让学生知道本课的具体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重点
西部江山的秀美;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东西部差距的表现及原因;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及意义
学习难点
西部江山的秀美;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东西部差距的表现及原因;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及意义。
学法指导
通过阅读、观察及学生已有的感受和体验认识西部江山的秀美;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的资源;东西部差距的表现及原因;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及意义。
黄土的厚重
让学生明白本课结构,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线索。
学习环节
解读目标——独立预习——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穿插巩固——反思检测
学生根据学习环节明确学习步骤。
明
确
目
标
学习目标
了解西部的地理范围、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丰富多样的资源;了解东西部差距的表现及原因;全面认识西部的国情;认识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及意义。
自
主
学
习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第一课时神奇的西部(89页—94页)
一、西部的地理范围: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土是一部()、是一部厚重的()、()、();
2、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云南、四川、( )
、重庆、西藏;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
人民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第8课-黄土的厚重(含答案)
.第八课黄土的厚重1、西部的神奇表现在哪能些方面?(1)壮美的自然景观,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境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上有世界上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大峡谷。
(3)内蒙古草原位于长城以北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是优良的天然草场。
(2)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文明的第一摇篮,有着极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例如:青藏文明、秦川文明、巴蜀文明、滇文明等。
(3)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显著的矿藏资源优势,例如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87.5%和39.0%;丰富的水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2、东西部的主要差距:(1)自然环境存在巨大差距,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地荒漠化,生态问题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2)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之远远高于西部,东部居民收入的差距也比较明显。
3、导致东西部差距的原因有那些?(1)西部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2)投资分配政策的差异,国内重视东部的对外开放;(3)东部具有地理和空间的优势,靠近沿海,更容易接受国际新信息。
4、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西部大开发5、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人民共同富裕。
6、实施西部大开发所采取的措施: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交通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办教育: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东西联动促进东西协调发展;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和投入。
7、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就有哪些?(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4)科技教育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8、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1)是实现第三部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2)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3)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4)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民版思品八年级下册《黄土的厚重》教案1(重点资料).doc
第三单元/感受祖国心跳第八课《厚重的黄土》第二框/《东西部差距有多大?》教学设计“一碗水半碗泥”黄河【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感受祖国心跳》第八课《厚重的黄土》。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形、气候、历史变迁等各种因素,东部和西部的发展极不平衡。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一些重大国策制定的现实原因。
在历史、地理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对西部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可以作为对本课的知识铺垫。
对西部地形地貌、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资料搜集只是引子,本课着重在让学生感受到西部的神奇和美好后,再看到这块美好河山的落后,从而激发起建设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刻、更理性地认识东西差距,进而理解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
课文有三框题,分别为《神奇的西部》、《东西部差距有多大?》、《缩小差距之路——西部大开发》。
建议用三课时完成对本课的学习任务。
各框一课时,将练习贯穿于讲授环节之中。
【学生分析】青少年具有初步的政治意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有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对学习此课有浓厚的兴趣。
【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认识到我国东西部地区存在的种种差距,增强使命感,用实际行动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献计献策,树立共同建设西部家园的理想。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对比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西部的历史、自然环境和与东部地区由此存在的巨大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含义和实施的重大意义及实施的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缩小差距之路——西部大开发”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为了准确把握这一重点,我们学习这一内容时,要预先上网查找有关西部地区的资料,在对西部地区有较充裕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落后的表现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出西部开发的重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加强交通建设,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东部对其支援等,从而深刻领会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增强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使命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思品八下《黄土的厚重》word教案1
第八课《厚重的黄土》
第二框/《东西部差距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碗水半碗泥”黄河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感受祖国心跳》第八课《厚重的黄土》。
我国幅员宽敞,由于地势、气候、历史变迁等各种因素,东部和西部的进展极不平稳。
这是我国的差不多国情,也是一些重大国策制定的现实缘故。
在历史、地理的课堂上,学生差不多对西部有了大致的了解,这能够作为对本课的知识铺垫。
对西部地势地貌、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资料搜集只是引子,本课着重在让学生感受到西部的奇异和美好后,再看到这块美好河山的落后,从而激发起建设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深刻、更理性地认识东西差距,进而明白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
课文有三框题,分别为《奇异的西部》、《东西部差距有多大?》、《缩小差距之路——西部大开发》。
建议用三课时完成对本课的学习任务。
各框一课时,将练习贯穿于讲授环节之中。
【学生分析】
青青年具有初步的政治意识,开始关怀国家大事,有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对学习此课有浓厚的爱好。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认识到我国东西部地区存在的种种差距,增强使命感,用实际行动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献计献策,树立共同建设西部家园的理想。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对比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西部的历史、自然环境和与东部地区由此存在的庞大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缘故,明白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含义和实施的重大意义及实施的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
“缩小差距之路——西部大开发”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为了准确把握这一重点,我们学习这一内容时,要预先上网查找有关西部地区的资料,在对西部地区有较充裕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落后的表现和缘故,有针对性地指出西部开发的重点,经济建设与环境爱护和谐进展,大力加强交通建设,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东部对其支援等,从而深刻领会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增强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使命感。
【教学难点】
“东西部差距有多大”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一方面,西部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有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与经济进展方面又存在庞大差距。
这些导致我们在认识上会产生矛盾,难以明白得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产生。
为此,我们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从历史、现实和环境等方面,对东西部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进展现状做一对比分析,从而关心自己更好地认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及其成因。
【教学手段】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西部地区的资料图片、数据和事例、练习题等。
2、学生预备:预先上网查找有关西部地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东西部差距有多大?》
教学重点:东西部之间要紧差距的表现。
教学难点:树立为西部地区进展作奉献的思想。
一、导入新课
师:西部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由于历史、现实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缘故,造成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国家的共同繁荣、共同进展受到专门大阻碍。
那么,东西部之间要紧有哪些差距呢?
二、新课学习
1、观看视频:《水土流失》。
2、讨论:从刚才的短片中同学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造成了西部重大环境问题。
3、阅读“小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在6亿吨左右,约占长江上游每年输入长江泥沙量的60%,陕西省陕北丘陵沟壑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亿吨,占三峡门以上地区输沙量的一半。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江河下游河道淤积,留下洪灾隐患,而且易引起当地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难频繁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国家之一。
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在全球屈指可数。
我国的农业耕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稳遭到严峻破坏,森林覆盖率为12%,有些地区不足2%,水蚀、风蚀都专门强,据20世纪50年代初期统计,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30万平方公里,合计占国土面积的29.1%,年均土壤流失总量50余亿吨,其中约17亿吨流入海洋。
到1990年,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表3)。
从流失的程度来看,轻度流失面积为186万平方公里,中度流失面积77.7万平方公
里,强度流失面积为47.63万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面积为25.76 万平方公里,剧烈流失面积为29.95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流失面积占50%。
目前全国农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486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8%,严峻阻碍了农业生产,专门是粮食生产。
师:在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如此的现象吗?
生答略。
师:从《水土流失》和“小资料”中,我们能够得出:假如说东西部在进展上存在差距,那么第一个差距确实是什么?
生:自然环境的差距。
(板书)
3、想一想:人们说: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泥”。
造成这种情形的缘故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生:人类过渡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
我们能够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进展林草业及相关产业等方法加以解决。
4 、阅读“知识卡”。
师:“知识卡”列举了大西北生态环境的窘迫,那么这对人们生活和经济进展有哪些阻碍?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窘迫第一严峻地阻碍到农业生产,专门是粮食生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必定洪涝缺水,它直截了当阻碍到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也给西部经济进展带来严峻阻碍,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
5 、阅读“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要紧指标”。
师:这些经济指标说明什么问题?
生: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于西部。
师:东西部在进展上存在差距,那么第二个差距又是什么?
生:经济进展的差距。
6、拓展延伸。
(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一、1999—2003年东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较:
二、1999—2003年东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曲线图:
师:以上数据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于东部。
师:想一想: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说一说目前东西部在经济进展上的差距形成的直截了当缘故是什么?
生:东部地区经济进展速度高于西部地区进展速度。
自然环境的差距。
专门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峻、土地沙化、荒漠化加重。
投资分配政策的差异,国内重视东部的对外开放。
东部还具有空间优势。
靠近沿海,更易同意国际新信息。
师: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自然环境的差距。
专门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峻、土地沙化、荒漠化加重。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人力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板书设计】
第二框东西部差距有多大?
1. 自然环境的差距
2. 经济进展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