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梅雨期间大尺度环流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2006年“5·27”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2006年“5·27”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文章 编 号 :1 7 — 4 1 ( 0 8 增 刊 I O O — 3 6 38 1 2 0 ) — 1 10
20 0 6年 “ . 7 暴 雨 过 程 特 征 分 析 52 ”
梁 毅 进
( 港 市 气 象 局 ,广 西 贵 港 贵 57o ) 3 1 o
摘 要 :利 用 UT 资 料 、NC P 资 料 、雷 达 资 料 、单 站 资 料 和 风 云 2 卫 星 云 图 资 料 ,对 2 0 年 5月 2 C E C 06 7日广西 出 现 的暴 雨 天 气 过 程 的环 流 背 景 、影 响 天 气 系统 以及 物理 量场 、云 团特 征进 行 分 析 , 讨 了 由 冷 锋 、高空 槽 和 低层 切 探 变 线 引 发 的 这 次 暴 雨 天 气 过 程 发 生 前 后 的环 流 演 变 、 力 学 和 水 汽 条 件 物 理 因子 与 暴 雨 的关 系 , 今 后 预 测 这类 天 动 为 气提供参考依据 。
汽 向桂 北输 送 ,造 成 了桂 林 的暴 雨 。2 7日,高 空槽 继 续快 速东 南移 ,槽 后偏 北气 流推 动 A 冷锋 向 东南
方 向移 动 ,与位 于 贵州 、湖南 中部 的 B静 止锋 合并 南 压到 桂 中 , 5 h a切变 线也 随 之南压 到桂 中,造 80P 成 广西 大 范 围暴 雨 。至此 ,高 空槽 、 面 、切变 线 、 锋 低 空 急 流就 构 成 了 5 2 . 7大 暴 雨 过 程 的 主要 影 响 系
统。
口8 9 5 人 , 10 3 因灾死 亡 2 , 移安 置 1 1 9人 , 人 转 31 倒
塌 房屋 7 1间 ,损 坏房 屋 1 2 8 5 2间 ,农作 物受 灾 面积
1 8 4公 顷 , 55 直接 经济损 失 1 2 3亿元 , 中农业 损 .8 其 失8 6 8 0万元 。 文通 过综 合利 用各 种常 规 和非常 规 本 资料对 进行 分析 ,以期通 过分 析典 型个 例 的一般 特 点 ,为以后 的预 报提 供参 考 。

天气学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天气学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天气学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哪些是准静止锋天气的特点()。

答案:云雨区宽_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因为少动,容易带来持续阴雨天气_暖空气沿锋面的爬升缓慢,垂直上升速度小_云系排列与暖锋相似2.组织化是超级单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为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分离,下列关于组织化过程对超级单体发展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延长了对流单体的生命史过程_可以增强中层干冷空气的入流_可加强风暴中的下沉气流和低层冷空气的外流,抬升冷池前方暖湿空气_组织化的气流对水(雨)滴的分离作用,可以增强对流的活力3.下列属于中尺度的天气系统包括()。

答案:台风_龙卷_飑线4.下击暴流发生时在地面上空形成强的低空风切变,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答案:飞机在强顺风中飞行,飞机获得的升力会大幅下降从而使飞机迅速下坠5.超级单体的强对流天气(冰雹等)主要位于()区域。

答案:风暴后部下沉区6.对于第二型冷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地面锋线一般位于空中槽线附近或槽后,移速较快,是下滑锋_在地表摩擦作用下,低层可形成一个“冷鼻”_只要地面锋线一过后就不会再有降水和云系7.下列哪些是锢囚锋天气的特点()。

答案:暖式锢囚锋因锢囚点位于地面锋前,因此降水主要发生在地面锢囚锋前_暖式锢囚锋云系多为高层云、雨层云和层积云等_暖式锢囚锋云系沿锢囚点两边大致对称分布_它的云系是由两条锋面的云系合并而成,所以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及降水区多位于锢囚锋附近8.温度为一级不连续时,下列哪些是锋区存在的条件()。

答案:水平风切变不连续_沿锋的风分量的垂直切变不连续9.按地理分类,气团可以分为()。

答案:赤道气团_冰洋气团_热带气团_极地气团10.锋区上方有一个西风急流,它的形成原因是()。

答案:热成风叠加11.垂直穿过冷锋时,随高度的增加风向呈()。

答案:逆时针旋转12.水平面上,水平锋区内等温线分布较冷暖气团中(),等温线走向与锋线近似()。

2003年和2006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大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2003年和2006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大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2003年和2006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大尺度特征对比分析尹东屏 曾明剑 吴海英 赵 凯 孙 燕(江苏省气象台,南京210008)提 要:2003年和2006年梅雨期有许多相似之处:出梅日和入梅日一致;副热带高压脊线在15~27°N 之间摆动;梅雨期暴雨量集中在淮河流域、洪泽湖周边及里下河地区,但2003年梅雨总量却大于2006年。

利用T213分析场资料,采用合成平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和2006年江苏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在天气形势、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得到:(1)2003年梅雨锋区强于2006年;(2)2003年梅汛期暴雨具有较强盛的水汽输送、涡散度中心重叠、上升气流强盛等有利条件。

(3)2003年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暴雨少于2006年。

分析表明,梅雨期梅雨量的增幅与物理量的增量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 暴雨 合成 物理量 对比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Large Scale Characteristics ofHeavy Rainstorm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3and 2006Y in Dongping Zeng Mingjian Wu Haiying Zhao Kai Sun Yan(Jiangsu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Nanjing 210008)Abstract :There are several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 Meiyu period of 2003and 2006.For exam 2ple ,the date of beginning and ending of Meiyu was consistent in above two years ,the subtropical high ridge of Meiyu period of the two years also oscillated between 15°N and 27°N ,and the heavy rainstorm during Meiyu period of the two year concentrated in Huaihe valley ,Hongze lake and Lixiahe area of Jiangsu.But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of Meiyu period in 2003was more than that in 2006.The synoptic situation and conditions of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which accompanied with heavy rainstorm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3and 2006in Jianghuai valley of Jiangsu are an 2alyzed in details by using the T213analysis data and composite average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Meiyu front of 2003is stronger.In addition ,the stable moisture transportation ,overlapping 收稿日期:2008年3月18日; 修定稿日期:2008年4月30日第34卷,第8期2008年8月 气 象M ETEOROLO GICAL MON THL Y Vol.34 No.8 August ,2008center of convergence and vorticity and vigorous ascending stream in2003were also favorable con2 ditions for the Meiyu.The number of heavy rainstorm day caused by strong convective system in 2006was more than in2003.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rainfall amount in the period of Meiyu is proportional to the increment in the physical quantity.K ey Words:subtropical high rainstorm composition physical quantity comparative analysis引 言梅雨期暴雨是江苏的重要灾害天气之一,由于覆盖范围广、强度大、雨量集中,容易出现外洪内涝严重的防汛局面。

2006—06—03突发性暴雨预报讨论及成因

2006—06—03突发性暴雨预报讨论及成因

本次 暴雨 出现在 初 夏 ,时 间之早 、暴 雨 位置
之偏 北 、夜 间短时 间如此 高之强 度 、环流 形势 之
复 杂非 常罕见 。由于降水 时 间短 、雨 强大 ,受 观
收稿 日期 :2 0 - 0 2 07 1— 3
作者 简 介 :李 祥 林 (9 4 ) 1 6 一 ,男 ,陕 西 蒲 城人 ,高 级 工 程 师 ,从 事 天气 预 报 及 研 究 。
很 难 捕 捉 ;高 原 东 部 低 涡 、切 变 突 生机 理认 识不 清 ;冷 空 气 强 度 及 入 侵 路 径 不 明晰 。② 这 次 突 发
性 暴雨 天气 是 由 贝湖 冷 涡东 移 、高 原 上 多 短 波 槽 活 动 ,东 高 西 低 形 势建 立 ,提 供 了大 降 水发 生 的
火 , 员撤 离不 及 , 成 1 人 造 人溺 水死 、铜川 、麟游 、咸 阳、 西安 等 1 0站 区域性暴 雨过 程 , 主要强 降水 突发在 3日凌晨 , 0 — 0 时西 安 市 区降水 量就达 2 . 仅 4 5 88 mm,出现严重 内涝 ,部 分地 段 积水 深度 4 ~ 6 0 0 c m,交通 受到影 响 。同时段 成 阳市 区降水 量达 到 3. 5 3mm,短 时 间内出现 如此 高强 度 降水 在成 阳 历 史上 非常罕 见 ,此 次强 降水使 咸 阳市 区 内多 处
背 景 条 件 ;高 空 冷 槽 、上 升 运 动 、 低 涡 辐合 区 汇合 并 叠 加 在西 安 、咸 阳 ,为 该 地 中 小 尺 度 系统 生 成 和 发 展提 供 有 利 条 件 ; 发性 暴雨 产生 在 深厚 的 水 汽层 结 、 汽 辐合 及强 烈 的 持续 上 升 运 动 区 , 突 水 在 高 层 辐 散 、低 层 辐 合 的形 成 区 ,对 流 发 展 ,强 烈 的低 涡 辐合 触 发 不 稳 定 能量 释 放 ,产 生 突 发性 暴 雨 ;低 涡 辐 合 形 成 与 暴 雨 过 程 同步 ,辐合 中心 出 现 突 发性 暴雨 。低 涡 辐 合 是 造 成 突 发 性暴 雨 的

2006年大丰梅雨期暴雨成灾分析及启示

2006年大丰梅雨期暴雨成灾分析及启示

市 10多家企业 受淹 , 0 部分企业被 迫
停产 。 市区近 分之一的主次 道被 F
出路 , 使本市从 未受淹 的大桥 等高亢
地 区也受 灾严 重 ; 同时 , 由于大 丰干 河 、王 港河 等排 涝骨 干河道 淤积 严 重, 闸下港道狭 小窄长 , 排水不畅 : 农 村的大中沟杂草丛生 ,淤积严重 , 更 降低 了排涝 能 力 ,致使 水位 居 高不 下, 形成内涝。 三是圩 区不 配套 。19 年大 涝 91 后 , 丰市 在农村规划建 设了 12个 大 6
于警戒水位 )7月 2 , 2日出梅 时大 中
站水位 为 1 l . m。 3
( ) 情 分 析 二 工 在 工情 上 , 方 面 , 6月 3 日 一 当 0
淹 ,三分之一的居住小区进水 .8所 1
学校全部积水受 淹。洪涝灾害造成 直 接经 济损失 3 8亿元 。同时 , . 5 7月 3 日夜 , 本市新 丰镇 的时丰等 3 个村 遭 受强 龙卷 风袭 击 , 3人 死亡 ,9人 受 2 伤 , 损房 屋 37户 、 5 6间 , 伏 受 5 1 7 倒
大 丰市在 今年 梅 雨洪 水 中损失 严重 。全 市农 作物 受灾面 积 82 .3万
h :严重受 淹面积 6 9万 h 2受 淹 m, . 2 m;
农户 1 2 1 0户 , 6 毁损房屋 9 7问。全 9
后, 降雨渐止 , 水位逐渐 回落 , 7月 至
1 5日, 中站水位 已降至 V1 9 低 大 . m( 5
兀 。
港道 , 闸于 7月 3日恢 复排涝 。至 两 7月 2 2日8 0 , :0 梅雨大涝 期间 , 沿海
量 41 4 mm ( 6月 2 日至 7月 5 日 ) 9 。

2006年扬泰里下河地区梅雨期暴雨洪水分析

2006年扬泰里下河地区梅雨期暴雨洪水分析
21 0 0年 第 7期
江苏 水利
2 6 0 年扬泰里下河地区 0 梅雨期 暴雨洪水分析
丁建国 徐 明 傅 国圣 王 明生
苏 北 里 下 河地 区 , 起 京 杭 大 运 西 河 的 里 运 河 段 ,南 以扬 州 至 南 通 的 38国 道及 如 泰运 河 为 界 ,北 以苏北 2 灌 溉 总渠 为 界 , 至 黄 海 海 堤 , 面 东 总 积 2 4 7k 2 19 m 。因 地形 、 系 不 同 , 水 以

射 阳镇 2 38 2.
宝 应 18 9. 0
兴 化 12 0. 0
9 1
5 0
1 l
36 3. 7
31 3. 4
1 86 3.
23 4
10 5

4 42 2.
4 38 1.
24 2. 7
13 6
3 6

45 9. 0
440 7.
20 0 6年 本 区 6月 2 日入 梅 , 1 7
年时段 暴雨量与 历史大水年 比较后
可 知 : 阳镇 站 最 大 1 37d雨 量 均 射 、 、 大 于 19 、0 3年 ,最 大 1 雨 量 9 120 5d
月 1 日出梅 , 雨 期 长 达 2 。 梅 2 梅 2d 雨 期间 ,本 区 发生 了 6月 2  ̄4 日、 12 6 月 2 l 7月 4 日两 次 强 降 水 过 9 E至
d内, 第一次暴雨 : 2 4日, 6月 1 扬泰
里下河 地 区 4d 量 6 -2 m 中南 雨 0 10 m,
部 较 大 ,安 丰 站 19 1. mm,0mm 以 7 9
雨。 本区处于亚热带 向暖温带过渡地

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第27卷 第1期气象科学Vol.27,No.1 2007年2月SCIEN TIA M ET EOROL O GICA SIN ICA Feb.,2007 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尹东屏 胡洛林 曾明剑 陶 玫 徐惠茹(江苏省气象台,南京210008)摘 要 2003年江苏省梅雨期暴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

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抓住典型个例,将其与梅雨期12个暴雨日的平均环流场、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日暴雨量的增强与物理量参数的增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梅汛期 暴雨 物理量 诊断分析 分类号 P458 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05211214;修改稿日期:2006201224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5017)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尹东屏(19572),女(汉),江苏南京,学士,高工,现在江苏省气象台,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研究E 2mail :ydpyl @ 引 言梅汛期暴雨的研究,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和弱冷空气的南下有关,仅仅考虑这两个因素,无法预报出梅雨量的大小。

陶诗言指出,暴雨水汽来源在水平方向输入主要是在对流层低层,它是靠西南风低空急流大量向暴雨区输送水汽[1]。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低空正涡度区、高空负涡度区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动力条件[2]。

有人曾对江苏梅汛期三场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高层辐散量大于低层辐合量,有利于低层辐合的维持和发展[3]。

梅汛期是江苏暴雨频发期,这一时期也易产生大暴雨。

2003年的梅雨从6月21日开始,7月12日结束,共计22d 。

江苏共出现12个暴雨日,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其中暴雨日占总梅雨日数的57%,其中江苏沿江苏北11个暴雨日,苏南2个暴雨日。

大范围暴雨日比1954年以来最涝的1991年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沿江苏北地区。

7月5日的区域性大暴雨,是2003年梅汛期强度最强的一场暴雨。

里下河地区“06.7”涝灾成因分析

里下河地区“06.7”涝灾成因分析
再次 出现 了较 为严重 的涝情 ,局 部地 程以下 的面积 占 8 .%。 部地 区区内 02 腹 15 9 4年 , 梅雨 。 自 6月 1 2日至 7 区受灾严重 。灾情发生后 ,在 国家防 河 道 纵横 交 错 ,通过 整 治 改造 形 成 月 3 t 梅雨期长达 4 d。 面均雨量 0 E, 9 新 黄 斗 4m 周 里 总、 淮河 防总 的正 确领 导下 , 江苏 、 安 了 以射 阳河 、 洋 港 、 沙 港 、 龙 6 1 m, 边环境是 江淮并涨 , 下河 徽两 省省委 、省政 府和 防汛抗 旱指挥 港 四港 为骨 干 的 人海 水 系 。沿 海 垦 腹部兴 化水 位为 3 9 秋作 受灾面积 . m, 0
二 、 史 洪 涝灾 害 历
年 根据地形和水系特点 , 以通榆河为界 , 划 3 一 遇 。
由于特殊的地形 、 系特点 , 水 里下 l0 mm 以 上笼 罩 面积 为 4 8k 破 O0 60m。 次水旱灾害。新 中国成立 后的 5 5年 河腹部 地 区 3 m 水 位 以上 围水 面积 . 0
目前 , 以里运河东 堤 、 苏北灌溉总 地 区在 6月底人梅 , 月下旬形成 高水 7
渠南堤 、海堤 和通扬公路形 成的外 围 位峰值 ,水 位 尚未退 尽 , 8月 1 l 7 E至

基本情况
里下河 地 区位 于里运 河 以东 、 苏 封 闭屏障 , 己基本达 到了防御 5 0年一 2 1日遇 l 3号台风 , 暴雨 中心大丰 闸站 北灌溉总渠 以南 , 南以扬州至南通 38 遇 淮河洪水及海潮 的标准 。由于该 区 3 2 6小 时 雨 量 达 8 1 m。 量 在 2 0 m 4m 雨 0r a 国道及如泰运河为界 , 临黄海 。涉及 “ 东 碟形洼地 ” 的特点 , 遇特大 洪涝“ 四水 以上的笼罩 面积达 39 0 m2 10 k ,兴化最 盐城 、 泰州 、 州 、 扬 淮安 、 南通 五市 十七 投 塘 ” ,在腹 部地 区形 成 区域 性大 洪 高水位 29 m, . 0 受灾面积 96万 亩。 1 个县( 、 , 市 区) 区域 总面 积 2 32k 水 , 14 m , 高水 围困圩 区 , 再通 过 四大港缓 排 19 年 , 9 1 特大梅雨 。 自5月 2 1日 目前区域性 防洪能力 不足 2 0年 至 7月 1 耕地 面积 17 . 6 81万亩 ,总人 口 19 . 人海 , 2 07 5日, 梅雨期长达 5d 比常年 6,

2006年淮河下游梅雨期暴雨洪水分析

2006年淮河下游梅雨期暴雨洪水分析
4日, 暴雨 主要集 中在淮安、 盐城等地
4日累计面雨量 为 2 45m 占梅 雨 7 . m,
和 20 0 3年 ;里下河水 位最大 日涨 幅 是 20 0 3年的 1 ~ . ,是 19 年 . 1 4 9倍 91 的 1 ~ . ;涨水期 日平 均涨幅也 . 2 3 6倍 高于 19 年和 2 0 91 0 3年。 淮 河下 游梅雨 期水 位 不仅 涨 幅
个 站 日雨量 超过 100m 9个站 日 5 . m,
次累计 降水 量 超 过 4 0mm 的有 1 0 3
个 站 ,其 中大丰站 累计 降水量最 多 , 为 4 59m 6 . m。第 三次降 水过程 发 生 在 7月 8 1 ~ 2日, 累计雨量不大 , 降水 仍 主要集 中在淮安 、盐城等地 区 , 累 计 面平均雨量 2 . mm。 57 3 暴雨特点 20 0 6年 淮河 下游梅 雨期暴 雨 洪
雨 量 超 过 2 00m 1 站 日雨 量 超 0 . m, 个
过 20 5 . m。 0m
射 阳镇 、 黄土沟等 站的 日降水量 均超 过历史极值 ; 阳镇 、 射 建湖 、 宝应 等站
点 1 、4h 2 降水量超 过了历史记录 ; h
阜 宁 、盐 城等 站 出现 了历 史最 高水 位 。苏北里 下河 地 区、 白马湖地 区出
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0O 射 阳河 .1m;
h 。 m
永 兴 、阜 宁站 洪 峰 水 位 为 26 . m、 8 25 分 别超过 历史最 高水位 0 2 .2m, . 0
2 降 水 过 程
梅雨期 降水 主要集 中在 6月 2 7
日至 7月 4日。 整个 梅雨 期面平均雨 量为 3 21 8 . mm,而 6月 2 7日至 7月

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辽宁地区暴雨形成原因分析

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辽宁地区暴雨形成原因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8期暴雨是辽宁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此已有很多研究成果,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受华北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辽宁省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

部分地市出现灾情,其中丹东的东港市有8个乡镇受灾,元宝区金山镇4.5km 防水坝、13座桥梁及10km 公路被冲毁;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2153hm 2,直接经济损失2252万元。

盘锦地区受灾面积2399hm 2,经济损失78万元。

营口、大连、铁岭、抚顺等地区均出现了桥梁、公路被冲毁,河堤决口,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等灾情,经济损失严重。

此次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是辽宁省2006年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辽宁省气象局对此次暴雨灾害的评估结果为全省二级暴雨灾害,属严重级别。

本文利用实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此类暴雨的成因和机理,以寻求预报着眼点。

1雨情概况7月31日至8月3日8:00,暴雨中心位于丹东、盘锦地区。

全省有8个地市的32个自动站降水量>100mm 。

丹东的宽甸、铁甲水库降水量>200mm ,最大为225mm 。

丹东的东港、凤城等8个站,盘锦的大洼、田家等5个站,大连的安波、瓦窝等5个站,辽阳市辽阳县、抚顺市夏家堡、本溪的桓仁水库等4个站,营口的什字街、矿洞沟等6个站,鞍山的台安降水量均>100mm 。

24h 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大洼,为144.6mm ;1h 最大降水量也出现在大洼,为48.8mm 。

2环流背景分析暴雨总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出现,因为有利的环流形势为强降水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1-3]。

大部分大暴雨均出现在大尺度环流发生明显调整的时期,此次也不例外。

过程前500hPa 中高纬度欧亚地区为一槽一脊型,乌拉尔山地区一直维持着1个强大的低涡,其中心数值为5400gpm 。

贝加尔湖地区为一高压脊,中纬40°~50°N 环流较为平直。

2006年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回顾

2006年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回顾

OM
OM
RM
OM
RM
OM
OM
OM
OM
OM
M
OM OM
M
OM
M
OM
OM
RM
OM
J50
J20
0
20
50
!"#$ /%
1 2006
!" 6J8 (a) (b)
!"#$
OKO== ====2006 ! 20 a
!"#$%&' 4 2006 28 5 !"#$%&'( 0 !"#$%&'()* !"#$%#
8
! I=2001, 25 (3): 372J390
!"#$%&'() 20 !
10
[10] Fu Qiang, Celeste M J,John M W, et al . Enhanced mid-latitude tropospheric warming in satellite measurements [J]. Science, 2006, 312: 1179 [11] Ren Fumin, Wu Guoxiong, Dong Wenjie, et al. Changes in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6, 33, L20702
!
!"#$%&'()*+,-./ !"#$ !"#$%&'() !"#$%&'( !"#$ !"#$%&' !"#$%&'()*+ !""#$%&'(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气候与自然灾害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气候与自然灾害

气候与自然灾害状 况全国基本气候状况 2006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其中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春季接近常年,夏、秋季偏少。

夏季重庆和四川等地、秋季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明显,发生不同程度干旱。

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年内,全国气候异常多变,气象灾害频发,先后出现了热带气旋、台风、干旱、暴雨洪涝、山洪、泥石流和滑坡、沙尘暴、低温冻害和雪灾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往年偏重,气候条件对农业而言属一般年景。

降水分布 2006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596.7毫米,较常年偏少16.2毫米。

全国除渭河至黄河下游一线以南地区及西南中东部、东北中东部降水量普遍在500毫米以上外,其余地区均不足500毫米。

500550600650700750800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20012006平均年降水量常年值降水量(mm )年份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历年变化(毫米)气温分布 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9.9℃,较常年偏高1.1℃,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全国年平均气温除东北北部接近常年外,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其中西北、西南大部、华北中西部、黄淮、长江中下游大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偏高1~2℃。

2006年全国降水量分布(毫米)7.588.599.51010.519511956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20012006年份平均气温(℃)全国年平均气温历年变化(℃)气象灾害2006年,中国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

年内,全国没有发生大范围严重洪涝灾害,暴雨洪涝受灾面积较常年偏小,但部分地区暴雨洪涝或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全国降雹次数比常年偏多,风雹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常年重。

春季,中国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5次,均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多。

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及异常年特征分析

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及异常年特征分析

论 文第52卷 第8期 2007年4月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及异常年特征分析竺夏英① 何金海①* 吴志伟②(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 联系人, Email: hejhnew@)摘要 尽管江淮梅雨期降水在多数年份具有一致的空间变率, 然而在有些年份却呈现出南北反相的变化特征, 而此时整个梅雨区的降水量往往接近正常, 这无疑增加了梅雨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 鉴于上述考虑, 对1951~2004年江淮地区15站梅汛期(6~7月份)降水进行了EOF 分析, 发现第二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了梅雨期降水的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 据此将梅雨雨型分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型, 并利用第一套NCEP 再分析资料和第二套扩展重建海温资料(ERSST)对梅雨降水经向分布异常年的海气背景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南涝北旱年, 梅雨期低层锋区和水汽辐合中心偏南,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200 hPa 南亚高压位置偏南; 前期2月份北半球环状模(NAM)和南半球环状模(SAM)偏强, 北半球冬、春季中国近海海温偏高. 南旱北涝年, 情况基本相反. 此外, 前期北半球冬季ENSO 对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关键词 梅雨 旱涝 空间分布 海气异常2006-12-18收稿, 2007-04-03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605022)、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 2006CB403607)和国家科技部攀登A 项目“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联合资助梅雨是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该地区夏季旱涝异常具有重要影响. 自1930年以来, 前人对江淮梅雨已做了大量的研究[1~8]. 纵观这些研究, 对江淮地区整体旱涝异常及其相关因子的关注较多, 而实际上, 江淮地区除了整体偏涝或偏旱之外, 也很可能出现整体正常但部分地区偏涝而其他地区偏旱, 或者整体偏涝(旱)而部分地区偏旱(涝). 例如1991年, 一般认为是涝年[9~11], 但事实上, 长江以南的九江、屯溪、南昌、长沙降水均为负距平, 其中南昌最少, 距平值达−228 mm, 因此1991年长江以南地区应该是偏旱的, 与长江以北地区偏涝正好相反. Wu 等人[12]揭示了正常夏季风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并存”的现象, 即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平均降水接近正常, 但在某一段时间内旱, 另一段时间又涝, 这是从时间上来考虑的, 那么在空间上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旱涝并存”, 即整个江淮梅雨区降水接近正常, 但长江以南和以北却同时发了旱和涝? 对于这种南北反相变化的特征, 前人的研究似乎较少, 但是它对江淮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来说却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并且这种局地不一致性更增加了气象部门对梅雨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 因此本文对江淮梅雨期(6~7月份)降水量场进行了EOF 分析, 找出梅雨异常空间分布型及相应的典型年份, 并着重对经向非均匀分布型及异常年海气特征进行了分析, 初步提出了一些前期预报因子.1 资料和方法利用全国160站1951~2004年6~7月份累积降水量, 采用Ting 和Wang [13]划分降水区的方法, 划出江淮梅雨区空间范围, 具体做法如下: 先计算全国160站54 a 梅雨期(6~7月份)降水量标准差, 得到江淮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测站为安庆, 然后以安庆为基点, 计算其与160站降水单点相关, 得到空间相关图(图1), 图中阴影区即定义为江淮梅雨区, 选取其中110°E 以东分布较均匀的15个站作为梅雨区的特征站点. 然后对这些站点54 a 的梅雨量距平场作EOF 分析, 得到前两个主要模态及其时间系数, 其中第二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呈南北反相变化, 即本文所要重点讨论的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 再利用NCEP 第一套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集(水平分辨率2.5°×2.5°)[14]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第二套扩展重建海温(ERSST)资料(水平分辨率 2.0°×2.0°)[15], 分析了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的梅雨期及前期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特征.第52卷第8期 2007年4月论文图1 安庆为基点的6~7月份梅汛期降水量单点相关图阴影区相关系数超过95%置信度检验2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对15站54 a梅雨量距平场进行EOF分析, 得到前7个特征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V h达90%(表1), 其中第一特征向量占51%, 空间分布特点是整体同位相变化, 即前人主要讨论的江淮流域整体旱涝特征(图略). 第二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达16%, 其特点是以长江为界(图2(a)), 南北呈反相变化, 即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 分别以东台和长沙为极值中心, 说明这两个地方梅雨量年际变率最大, 然后向四周扩展. 结合此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曲线(图2(b)), 可以发现其年际变化明显, 似乎有25 a左右的振荡周期, 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表1 江淮梅雨期降水距平场EOF分析前7个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v h及累积方差贡献率V hh 1 2 3 4 5 6 7v h/% 51 16 8 5 4 4 3 V h/% 51 67 75 80 83 87 90根据前2个主要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的比较, 选出第二模态的典型年份, 具体做法是: 首先分别选出前2个特征向量的标准化时间系数绝对值>0.8的年份, 对于重叠的年份则取绝对值最大的那个模态(因为当第一模态的标准化时间系数绝对值大于第二模态的标准化时间系数绝对值时, 往往表现为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型), 这样经过筛选之后, 最后得到南涝(旱)北旱(涝)型的典型年份(表2). 为验证这些年份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 又计算了江淮地区15个站, 长江以南7个站(图2(b)中负值区)和长江以北8个站(图2(b)中正值区)54 a标准化的梅雨量S15 , S sth7和S nth8, 并定义降水量距平绝对值<0.5个标准差, 即标准化降水量值在[−0.5, 0.5]之间的为正常年份, 标准化降水量值>0.5(<−0.5)的年份则为偏涝(旱)年.由表2可知, 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 江淮地区整体而言, 除1966, 1991和1993年, 大部分年份降水量距平绝对值均小于0.5个标准差, 即整个江淮地区降水量属于正常范围内. 但是长江以南和以图2 第二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a)及对应时间系数变化曲线(b)(a)中的黑色圆点代表图1中的15个站点; (b)中的粗实线为趋势线论文第52卷第8期 2007年4月表2 江淮梅雨期南涝(旱)北旱(涝)异常年及标准化的梅雨量a)南涝北旱型南旱北涝型年份S15S sth7S nth8年份S15S sth7S nth8 1964 −0.21 0.15 −0.54 1956 0.14 −0.620.92 1966 −0.51 −0.04 −0.88 1957 −0.27 −1.010.60 1973 0.18 0.57 −0.29 1960 −0.49 −0.80−0.03 1977 0.39 0.78 −0.14 1975 −0.07 −0.680.61 1993 0.91 1.87 −0.37 1991 1.34 −0.53 3.02 1994 −0.39 0.26 −0.99 2003 0.22 −0.360.79 1995 0.42 1.19 −0.53a) S15, S sth7和S nth8分别为江淮地区15站、长江以南7站(图2(c)中负值区)和长江以北8站(图2(c)中正值区)的标准化梅雨量北地区的标准化降水量值符号基本相反, 最明显的是1957, 1991, 1993和1995年, 长江以南或以北地区的标准化降水量绝对值>1, 其他年份至少有一侧(长江以南或以北)地区标准化降水量绝对值>0.5, 表明该地区梅雨降水异常偏多或偏少. 由此可以看出, 表2选出的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是比较合理的.南涝北旱年, 长江以南地区标准化降水量几乎都为正值(除1966年), 而长江以北地区都是负值, 表明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 以北地区降水偏少. 1966年, 虽然3个标准化值均小于0, 但长江以南的标准化值趋于0, 而事实上, 常德、长沙、岳阳等地降水量明显偏多, 因此仍可归为南涝北旱年. 1993年, 江淮地区15站总降水量明显偏多, 但长江以北地区却正常偏少, 而长江以南地区则异常偏多, 其降水距平值将近2个标准差, 故1993年也可归为南涝北旱年.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 又计算了南涝北旱年降水量距平场合成图(图略), 不难发现: 长江以南为正距平区, 最大值中心区岳阳、南昌、常德等地的降水距平超过120 mm, 而长江以北为负距平区, 距平最少达−136 mm左右.南旱北涝年, 长江以南地区标准化降水量大部分为负值, 长江以北地区均为正值(除1960年), 这刚好与南涝北旱的情况相反. 对于整个江淮地区来说, 6年中有5年的降水距平绝对值<0.5个标准差, 属于降水正常年份; 而1991年降水距平值远远大于0.5个标准差, 是偏涝的, 以往的研究[9,10]均关注这一点, 却很少注意到长江以南的降水量其实是偏少的, 特别是南昌比正常偏少228 mm, 因此1991年应该归为南旱北涝年更客观. 虽然1960年3个标准化值均小于0, 但长江以北的标准化值趋于0, 而事实上, 合肥、钟祥等地降水量明显偏多, 因此仍可归为南旱北涝年. 同样, 由南旱北涝年降水量距平合成图(图略)易见: 长江以南旱情最严重的长沙降水距平小于−160 mm, 而长江以北东台的降水距平则大于230 mm.综上所述, 江淮梅雨期降水存在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 南涝北旱的典型年份有1964, 1966, 1973, 1977, 1993, 1994和1995年, 南旱北涝的典型年份有1956, 1957, 1960, 1975, 1991和2003年. 可以看出, 20世纪80年代几乎没有出现典型的南北非均匀分布异常年, 因此, 这种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可能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 对于以上这些典型年份, 南旱北涝的强度似乎要比南涝北旱的强度要大得多, 且大部分年份江淮地区整体梅雨量趋于正常.3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同期大气背景特征梅雨锋是冷暖空气的交汇区[16], 因此梅雨雨带位置可能与冷暖空气的强弱有关. 1000 hPa 温度距平场合成图(图略)显示, 南旱北涝年, 长江以南为正距平区, 长江以北为负距平区, 表明冷、暖空气的势力都较强, 而0距平线在长江以北, 则说明冷暖空气的交汇区偏北, 即锋区偏北. 南涝北旱年, 冷暖空气的势力仍较强, 但0距平线在长江以南, 表明锋区偏南.江淮梅雨是亚洲夏季风推进到长江流域的产物[17], 因此梅雨异常与亚洲夏季风异常具有密切联系. 由850 hPa风场合成差值图(南涝北旱年减南旱北涝年)可见(图略), 东亚副热带地区被大范围的显著东北差值气流所覆盖, 表明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具有很大差异, 南涝北旱年西南风较弱, 而南旱北涝年西南风较强, 这可能有利于水汽向更北的方向输送. 此外, 在副热带西太平洋上空为气旋式差值环流, 表明南涝北旱年西太副高很可能较南旱北涝年的强度偏弱.850 hPa水汽输送的合成差值场(图3(a))显示东亚上空为大范围的东北差值水汽输送区, 说明南涝北旱年向北的水汽输送较南旱北涝年弱得多, 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偏西风的水汽输送强弱造成的, 而副高南侧偏东风的水汽输送差异较小, 这与卓东奇等人[1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水汽通量散度图表明虽然南北非均匀分布异常年的水汽辐合中心的强度相当, 但位置差异显著, 南涝北旱时水汽通量辐合中第52卷第8期 2007年4月论文图3 梅雨期850 hPa水汽通量合成差值(a)和南旱北涝年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合成(b)(a)中南涝北旱年减南旱北涝年, 单位为g·cm−1·s−1, 阴影区超过95%置信度检验;(b)单位为10−8 g·cm−2·s−1心在30°N以南(图略), 而南旱北涝时水汽辐合中心则偏北, 在30°N附近(图3(b)).研究表明江淮流域夏季发生旱涝异常时500 hPa 位势高度场有相应的异常[19]. 500 hPa 位势高度距平合成图显示, 南涝北旱年(图4(a)), 欧亚大陆东部上空从低纬到高纬为“+−+−”的距平波列, 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偏南, 高纬度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偏强; 南旱北涝年(图4(b)), 欧亚大陆东部上空从低纬到高纬为“−+−+”的距平波列, 表明西太副高偏北, 高纬度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仍旧很明显.梅雨与南亚高压有密切联系[16]. 图5是南涝北旱年200 hPa 位势高度距平合成图. 北半球极区为负距平区所控制, 即位势高度场偏低, 表明极涡偏强. 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距平大部分为负值, 中、低纬度地区, 90°E以西为正距平区, 即位势高度偏高; 90°E以东, 20°N以北位势高度偏低, 20°N以南位势高度偏高, 表明南亚高压偏西偏南. 而南旱北涝年情况基本相反(图略), 即极涡偏弱, 南亚高压偏东偏北.从梅雨期6~7月份低层到高层的温度场、大气环流场及水汽输送的分析可以看出, 梅雨降水南北非均匀分布异常年梅雨同期这些大气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南涝(旱)北旱(涝)年, 低层锋区和水汽辐合中图4 梅雨同期降水经向分布异常年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合成图单位为gpm; (a) 南涝北旱年; (b) 南旱北涝年论文第52卷第8期 2007年4月图5 梅雨同期南涝北旱年2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合成图(单位: gpm)心偏南(北),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弱(强), 西太副高和高层南亚高压偏南(北).4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前期海气背景特征由图2可知, 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0表明当年梅雨带偏北, 时间系数<0表明梅雨带偏南, 时间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南北旱涝越严重, 因此本文将标准化的第二特征向量时间系数序列作为表征梅雨量南北非均匀分布异常的参数, 并称之为“南北指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江淮梅雨与前期冬、春季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关系[20~22], 特别是2月份[19]. 本文计算了南北指数与前期的大气环流指数的相关, 发现梅雨量经向非均匀分布与前期冬季12~2月份的北半球环状模(NAM)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2月份相关系数最高, 达−0.29. 南北指数与前期2, 4月份南半球环状模(SAM)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3, −0.23, 均超过95%的信度检验. 图6是南北指数与前期2月份海平面气压场的相关图, 副热带及低纬度地区大部分为负相关区所控制, 特别在太平洋和非洲上空相关系数达−0.3(图6(a)), 在高纬度地区为正相关区所控制, 最高相关系数超过0.4, 表明在高、低纬度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场在梅雨量南北非均匀分布异常年呈反位相变化特征, 这验证了南北指数与南、北半球环状模的相关关系.前人的研究指出: 不仅热带地区海温异常对江淮地区夏季旱涝异常具有重要影响[23], 而且中纬度中国近海(包括黑潮区)海温异常对江淮地区旱涝也有密切联系[24~27]. 从南北指数与海温相关图可见, 前期冬季(图7(a)), 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显著负相关区, 说明梅雨降水南北非均匀分布的年际变化可能与ENSO有关系, 即在冬季ENSO升温阶段, 后期梅雨带可能偏南, 长江以北少雨; 在冬季ENSO降温阶段, 后期梅雨带可能偏北, 长江以南少雨. 低纬度西太平洋为负相关区所控制, 特别是南海和黑潮区为显著负相关区, 表明这些海区的海温异常对后期江淮梅雨降水的经向非均匀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即图6 南北指数与前期2月份海平面气压场的相关图阴影区超过95%置信度检验; (a) 北半球; (b) 南半球第52卷第8期 2007年4月论文图7 南北指数与前期冬、春季海温相关图阴影区超过95%置信度检验; (a) 冬季; (b) 春季海温偏高时, 梅雨带很可能偏南, 海温偏低时, 梅雨带很可能偏北. 前期春季(图7(b)), 我国邻近海域(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为显著负相关区, 表明该海区有正海温异常时, 后期的梅雨带很可能偏南, 负海温异常时, 后期的梅雨带很可能偏北.综上所述, 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前期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存在明显差异, 南涝(旱)北旱(涝)年, 前期2月份NAM和SAM偏强(弱), 北半球冬、春季的中国近海(包括黑潮区)海温偏高(低), 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还可能受前期北半球冬季ENSO的影响.5结论和讨论江淮梅雨期旱涝异常在多数年份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 但在某些年份却出现南北反相的变化特征, 而前人的研究似乎对此关注较少. 因此, 本文首先对1951~2004年江淮梅雨期(6~7月份)降水量距平场进行了EOF分析, 发现第二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呈南北反相的变化特征, 据此将梅雨雨型分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型并选出相应的典型年份. 进一步分析发现, 大多数南涝(旱)北旱(涝)年整个江淮地区的梅雨期降水量接近正常年份, 这正是从空间上对Wu等人[12]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并存”的补充. 然后运用合成分析及简单相关分析方法, 分析了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年梅雨同期及前期的海气背景异常特征, 结果显示:(ⅰ) 梅雨期, 南涝北旱年, 低层锋区和水汽辐合中心偏南,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弱, 西太副高和200 hPa南亚高压偏南; 南旱北涝年的情况相反.(ⅱ) 前期2月份NAM和SAM偏强(弱), 北半球冬、春季的中国沿海海温偏高(低), 江淮地区梅雨带偏南(北). 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还可能受论文第52卷第8期 2007年4月前期北半球冬季ENSO的影响.上述这些前期异常因子是如何影响后期的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异常的呢? Yu和Ge[28]对西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化影响副热带高压进行了数值模拟, 发现500 hPa环流的变化对中纬度黑潮区海洋加热场的响应存在2~3个月的滞后, 前期春季3~5月份中纬度黑潮区海温持续偏高, 则后期5~8月500 hPa副高位置偏南, 并且海温偏高越多, 夏季副高南压越明显; 反之亦然. Liu等人[29]则指出海洋辐射冷却在低层会激发出反气旋环流, 从而对副高产生作用. 就本文分析结果来看, 北半球冬、春季中国近海(包括黑潮区)海温异常升高(降低), 可能使得副热带地区对大气的非绝热加热异常增加(减少), 在对流层中低层激发出气旋(反气旋)性环流, 不利于(有利于)初夏副热带高压的北进, 即500 hPa副热带高压偏南(北), 从而使得梅雨带偏南(北). 近海海温异常究竟如何对梅雨产生影响, 尤其是对江淮梅雨降水以长江为界呈南北反相的现象? 这是一个新的话题, 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致谢感谢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相关气象资料, 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的细心审阅和他们所提供的宝贵意见.参考文献1竺可桢.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地理学报, 1934, 1(1): 1—272陶诗言, 赵煜佳, 陈晓敏. 中国的梅雨. 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编. 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庆祝陶诗言院士八十华诞文集.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8. 3—463符淙斌. 我国长江流域梅雨变动与南极冰雪状况的可能联系.科学通报, 1981, 26(8): 484—4864谢安, 毛江玉, 宋焱云, 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3(1): 67—775魏凤英,谢宇.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际及年代际振荡.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4): 492—4996陈艺敏, 钱永甫.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与环流关系分析及模拟.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1): 26—337吴志伟, 江志红, 何金海. 近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 大气科学, 2006, 30(3): 391—4018Zhou Y S, Gao S T, Shen S S P. A diagnostic study of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Meiyu front system over East Asia. J Meteor Soc Japan, 2004, 82(6): 1565—15769丁一汇,陆尔.据1991年特大洪涝过程的物理分析试论江淮梅雨预测.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7, 2 (1): 32—3810Wang W C, Gong W, Wei H L. A regional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1991 severe precipitation event over the Yangtze-Huai River valley.PartⅠ: Precipitation and circulation statistics. J Clim, 2000, 13: 74—9211毛江玉, 吴国雄. 1991年江淮梅雨与副热带高压的低频振荡.气象学报, 2005, 63(5): 762—77012Wu Z W, Li J P, He J H, et al. Occurrence of droughts and floods during the normal summer monsoons in the mid-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Geophys Res Lett, 2006, 33: L05813, doi:10.1029/2005GL02448713Ting M F, Wang H. Summer time U.S.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its relation to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J Clim, 1997, 10: 1853—187314Kalnay E, Kanamitus M, Kistler R, et al. The NCEP/NCAR 40- year reanalysis project. Bull Amer Meteorol Soc, 1996, 77: 437—47115Smith T M, Reynolds R W. Improved extended reconstruction of SST (1854-1997). J Clim, 2004, 17: 2466—247716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 第三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 62, 35317Ding Y H, Chan J C L.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 over-view. Meteorol Atmos Phys, 2005, 89: 117—14218卓东奇, 郑益群, 李炜, 等. 江淮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收支. 气象科学, 2006, 26(3): 244—25119吴仁广, 陈烈庭.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与全球500 hPa环流的关系. 大气科学, 1994, 18(6): 691—70020龚道溢,朱锦红,王绍武.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科学通报, 2002, 47 (7): 546—54921魏凤英, 宋巧云, 韩雪. 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分布结构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的影响.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6(2): 215—22222吴志伟, 何金海, 韩桂荣, 等.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春季南半球年际模态(SAM)的关系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1): 79—85 23张琼, 刘平, 吴国雄.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旱涝. 大气科学, 2003, 27(6): 992—100624林建,何金海.海温分布型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3): 339—34725巢纪平. 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长期天气预报. 大气科学, 1977, 3: 223—23326赵永平, McBean G A. 黑潮海域海洋异常加热对后期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的分析. 海洋与湖沼, 1996, 27(3): 246—25027赵永平, 陈永利, 翁学传. 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12(1): 32—3628Yu Z H, Ge X Z. Numerical simulated of seasonal movement of subtropical high ridge line Ⅱ. Acta Oceanol Sin, 1986, 5(2): 183—19429Liu Y M, Wu G X, Ren R 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and diabatic heating. J Clim, 2004, 17: 682—698。

2006年旱情分析及趋势展望

2006年旱情分析及趋势展望

2006年旱情分析及天气趋势展望安庆市气象局 2006年8月29日我市自春季以来,降雨量持续偏少,入夏后又遇长期的高温酷暑,形成了春、夏、秋三季连旱的严重气候状况。

加之,整个长江流域同样降雨量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库水位长期低落,塘、堰干涸,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严重危害,局部地区人、蓄饮水困难。

一、2006年1月至8月降雨量分布和夏季主要气候特点 今年1—8月全市各县降雨量仅为历年同期平均的50%--70%。

最多的安庆为874.1㎜,同比72%;最少的潜山县为630.2㎜,同比51%。

安庆岳西桐城太湖潜山怀宁宿松望江枞阳3月份全市降雨量极少,春旱露头。

最多的枞阳县33.5㎜,同比安庆岳西桐城太湖潜山怀宁宿松望江枞阳仅为27%;最少的太湖县19㎜,同比为15%。

春季总降雨量偏少,最多的桐城市294.8㎜,同比78%;最少的怀宁县223.7㎜,同比45%。

安庆岳西桐城太湖潜山怀宁宿松望江枞阳进入主汛期降水量仍然偏少。

梅雨不明显,多过程性降水,且降水量少。

6—8月降雨量最多的安庆市458㎜,同比为75%;最少的怀宁县仅287.5㎜,同比45%。

安庆岳西桐城太湖潜山怀宁宿松望江枞阳6—8月全市高于35℃的天数偏多,达26天,最高气温38.3℃(8月14日);梅雨期短,6月21日至7月12日仅24天,257.6㎜(平均359.3㎜),同比72%;台风登陆早,登陆的台风个数多(登陆大陆的6个),但对我市有影响的仅一个(5号“格美”台风)。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今年旱情的特点为:春季降水量少,底水不足,旱情露头;主汛期降水偏少,梅雨期短,梅雨量少,旱情发展;进入秋季降雨量依然偏少,旱情将进一步加剧。

二、近期及秋季天气气候展望1.近期天气预报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到9月5日我市受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偏高,无明显降雨。

9月上旬后期可能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

2.气候相似分析依据前期气候特征,与历年进行相似分析,今年1—8月降雨分布、气温特点和梅雨期特征等,相似于以下年份:1978年,9月和10月雨量偏少;1984年,9月雨量偏多,10月偏少;1994年,9月雨量正常,10月偏少;2000年,9月雨量偏少,10月正常;2004年,9月和10月雨量偏少。

气象行业50考题答案

气象行业50考题答案

考题答案一、填空题:(48分)一、锋的种类有: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锋面在地面称为:地面锋线。

在高空称为:高空锋区,表现为等温线的密集区。

半球的行星锋区有:冰洋锋、极锋、副热带锋。

二、三风四带指:赤道辐合带、低纬度东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盛行西风带、极锋辐合带、高纬度东风带、极地低压带。

冬三夏四指:冬季3个平均槽:东亚大槽、北美大槽、欧洲浅槽;夏日4个平均槽:太平洋东部槽、贝加尔湖大槽、欧洲西部槽、北美大槽。

3、冬夏大气活动中心有: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格陵兰高压、印度热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4、作用于大气的力有万有引力、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其中真实力是:万有引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惯性力是: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重力是万有引力力与惯性离心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

五、你知道的气旋和反气旋种类有: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热低压、冷高压、极涡、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副热带高压、西南涡、赤道反气旋、副热带高压、温带反气旋(大陆冷高压)、极地高压、极地反气旋、阻塞高压、对流层顶暖性高压、大陆性地形小高压。

六、北半球阻塞高压容易在下列地域形成: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乌拉尔山。

7、你知道的夏日风、冬季风和信风的种类有: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副热带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南半球西北季风、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

八、形成降水的条件是:水汽输送、上升运动、云滴增大为雨滴的微物理进程。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充沛的水汽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

九、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源地别离是:新地岛以西巴仑支海;新地岛以东咯拉海和太米尔半岛;东西伯利亚北部和及以北的新西伯利亚海;大西洋的冰岛以南中高纬度洋面上。

10、. 常见的地面天气尺度降水系统有冷锋、暖锋、静止锋、锋面气旋、台风;850~700hPa低空天气尺度降水系统有:切变线、西南涡和切变低涡、热带气旋、低空槽;500hPa高空天气尺度降水系统有:两高压间辐合区、高空冷涡(东北冷涡)、高空槽。

2006年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模式分析

2006年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模式分析

2006年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模式分析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王式功
【期刊名称】《灾害学》
【年(卷),期】2009(24)1
【摘要】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对2006年4月9~11日北方大范围沙尘暴进行了路径和天气学分析,表明:此次沙尘暴路径分为西路和西北路.西路第一阶段期间,高空急流、锋区和地面蒙古低压是沙尘暴爆发的主要天气系统,属于蒙古低压型;第二阶段期间,横槽转竖后冷空气入侵和锋前蒙古低压维持是沙尘暴爆发的主要天气系统,属于冷锋和蒙古低压混合型.高空横槽和地面冷锋是西北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属于纯干冷锋型.
【总页数】6页(P58-63)
【作者】高维英;李明;杜继稳;王式功
【作者单位】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5;陕西省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5;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5+.4
【相关文献】
1.2006年西北地区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成因 [J], 成秀萍;李元锦
2.2006年锡林郭勒盟地区一次特强沙尘暴天气分析 [J], 闫淑清;谢东;巴特尔;刘增山;孙喜明
3.2006年3月末河南一次沙尘暴过程的天气成因分析 [J], 贺哲
4.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大尺度环流分析 [J], 李宗义;蔡玉琴;张静
5.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爆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孙辉;晏利斌;刘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6年盛夏一次全区性大范围降水过程的分析

2006年盛夏一次全区性大范围降水过程的分析

2006年盛夏一次全区性大范围降水过程的分析
次仁德吉;周明君;次仁曲珍
【期刊名称】《西藏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本文采用500hpa高度场、物理量客观分析场、风云2号气象卫星云图以及地面要素资料,分析了2006年7月4日~6日我区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地面气象要素变化以及物理量、卫星云图的发展和演变等特征.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是:伊朗高压的加强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使环流径向度加大,咸、里海冷涡分裂冷空气南下影响高原,位于高原北部的切变线明显南压到沿江,印度半岛低压云团加强北抬,为高原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明显,400hpa增湿明显.通过分析对今后我区夏季降水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50-51,54)
【作者】次仁德吉;周明君;次仁曲珍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气象台预报科,西藏,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气象台预报科,西藏,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办公室,西藏,拉萨,8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
【相关文献】
1.一次盛夏阴雨天气中的强降水过程的分析 [J], 尹恒
2.浙江中西部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J], 周良女;汤达章;苏来琪;余春林
3.2006年盛夏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与诊断分析 [J], 陈争旗;侯建忠;许新田
4.盛夏一次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其芳;俞永强;刘婕
5.朝阳一次大范围对流性降水过程漏报分析 [J], 于芳健;徐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李永华;徐海明;刘德【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9(067)001【摘要】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其同期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西南地Ⅸ东部少雨时段从6月中旬初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中后期,达80多天,其中7月下旬中期到9月上旬中期降水尤其稀少.西南地区东部区域6、7、8月及整个夏季(6-8月)降水都偏少,降水指数显示2006年是西南地区东部1959年以来夏季降水最少的年份.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很大的关系,中高纬度环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环流、南亚岛压、低层流场、水汽输送以及垂直运动等都持续异常.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北且偏西和副高异常偏弱且偏东时,两南地区东部都日,能出现严重干旱,2006年夏季属于副高控制性高温伏旱.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北偏西,同时伴随南亚高压偏强偏东,西南地区东部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同时也抑制了向该地的水汽输送,再加上西风带环流以及中高纬环流配置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因而2006夏季西南地区东部少雨干旱.青藏高原热源偏弱,菲律宾附近地区对流非常活跃,是引起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商偏强偏北偏西的重要原因.【总页数】11页(P122-132)【作者】李永华;徐海明;刘德【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1【相关文献】1.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J], 孙小婷;李清泉;王黎娟2.1998年夏季我国东部降水与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低频特征 [J], 周兵;文继芬3.2006年高原夏季风强弱变化及其与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J], 齐冬梅;李英;李跃清;刘昆鹏4.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及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J], 武文博;游庆龙;王岱;阮能5.从2011/2012和2015/2016年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看北极海冰以及前期夏季北极大气环流异常的作用 [J], 武炳义;杨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我国梅雨期间大尺度环流形势分析1林隐静,王洪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E-mail:nikki@摘要:利用NCEP FNL资料、FY2C红外云图和站点观测的降水资料,初步分析了2006年夏季6-7月份的整体天气形势。

同时,利用NCEP/DOE资料分析了2006年梅雨期的平均环流形势和大尺度环流的演变情况,及其对雨带演变的影响。

结果表明:2006年我国的梅雨期历时22天,总降水量的中心强度达到400mm,属于正常的梅雨;主要的雨带位置位于110˚E以东、30˚N以北的淮河流域,与对流层上层的高空辐散中心、对流层中层的槽前上升运动中心以及西南低空急流控制区域的北侧位置相对应;2006年梅雨期间,雨带位置存在着南北移动,这与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及其北侧的高空西风急流和中层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以及对流层低层偏南风的北进南退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较强降水集中在6月末至7月初,与对流层上层辐散区强度较强,中层的上升速度显著,下层出现较强的偏西风和偏南风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梅雨,环流形势,降水,雨带演变中图分类号:P441.引言经典的梅雨定义,是指每年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里在湖北宜昌以东28˚-34˚N 之间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常出现的连阴雨天气[1,2]。

正常年份的梅雨期长约20-30天,总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

由于梅雨在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科学家很早就开展了关于梅雨的研究,包括梅雨期间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特征、梅雨锋的水平、垂直结构以及梅雨锋上直接引发暴雨的MCS等[3,4,5,6]。

以前的研究表明,年与年之间的梅雨差异很大,虽然梅雨已经有了比较经典的定义,但不同年份的降水是很不相同的,除了天气系统不同外,环流特征差异也很大[7]。

因而,有必要针对2006年梅雨期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NCEP Final Analysis(FNL)资料、FY2C红外云图和站点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我国2006年夏季6-7月份天气形势概况。

第二部分,利用NCEP/DOE资料分析2006年梅雨期的平均环流形势。

第三部分,利用NCEP/DOE资料分析2006年梅雨期环流形势的演变,及其对降水分布和强度的影响。

(上述资料取自北京大学大气科学数据库)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40001008)的资助。

2.2006年夏季6-7月份天气形势概况图1 2006年6-7月110˚-120˚E纬向平均的6小时降水量(单位:mm)Fig.1. 6-h rainfall averaged in 110˚-120˚E during June and July in 2006(Unit: mm)2006年6、7月份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6月中上旬),我国东部的降水多集中在30˚N以南地区。

第二阶段(6月下旬至七月上旬),降水主要分布在28˚-38˚N,为梅雨期。

第三阶段(7月中下旬),雨带南移至30˚N以南。

(a)(b)图2 FY2C红外云图与500hPa位势高度场(单位:gpm)(a)2006年6月8日00 UTC、(b) 6月24日12 UTC、(c)7月14日12 UTCFig.2.Infrared image of FY-2C and geopotential height at500hPa (Unit: gpm)(a)0000UTC 08 June,2006 (b) 1200UTC 24 June,2006 (c)1200UTC 14 July,2006(c)从FY2C红外云图和500hPa位势高度场,可以分析出这三个阶段副高的基本形势。

2006年6月16日以前,500hPa上120˚E处的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高压主体停留在海上。

这段时期,我国的雨带主要位于华南,为华南前汛期雨季(图2(a))。

6月16日以后,尽管副高逐渐西伸北移,开始控制华南沿海地区,500hPa上120˚E处的副高脊线移至20˚N以北。

但江淮流域处于西风带中高压脊场的控制,还未出现降水。

直至6月21日,江淮流域逐渐处于西风带槽前的位置,雨带才在这一地区出现(图2(b))。

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梅雨季节。

此后,副高脊线在20˚-30˚N 之间徘徊,雨带也位于江淮流域,为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从7月12日以后,尽管受到由西太平洋来的热带气旋的影响,副高主体被切断,在我国大陆东侧的副高主体基本位于海上,但副高的位置明显偏北,控制范围超过了30˚N,标志着我国梅雨季节的结束(图2(c))。

此后,我国东部连续受到了两个登陆台风的影响。

东部的降水以台风降水为主。

在台风消散之后,副高西伸,控制了江淮流域,华北雨季开始。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对入梅日与出梅日的定义(入梅日:5站(武汉、南京、芜湖、九江、上海)中有2站以上出现≥0.1mm成为雨日,雨期第一天之后的10天中,从第一天为开端日的任何连续时段内,其雨日天数所占比率均≥50%,即任何连续时段内雨日比例不低于时段日数的一半。

出梅日:从雨期结束向前的10天中,以雨期为开端日的任何连续时段内,其雨日所占比率≥50%,即任何连续时段内雨日比例不低于时段日数的一半。

结束日的次日为出梅日。

梅雨期内副高脊线位置一般在20~25˚N),我们确定了2006年我国6月21日入梅,7月12日出梅,梅雨期历时22天。

(a) (b)图3 2006年6-7月份三个阶段实测的总降水量(单位:mm)(a)第一阶段(6月1日-20日)(b)第二阶段(6月21日-7月12日)(c)第三阶段(7月13日-7月31日)Fig.3. Total rainfall in the three periods during June and Julyin 2006(Unit: mm)(a)0000UTC 1 June-0000UTC 20 June (b) 0000UTC 21June-0000UTC 12 July (c) 0000UTC 13 July-0000UTC 31July(c)以入梅日和出梅日为界,将2006年6-7月份分为三个阶段。

计算这三个阶段我国东部地区实测的总降水量(图3)。

第一阶段(6月1日-20日),属于华南前汛期降雨,降水带集中在华南地区,降水强度较大,沿海地区的最大降水量超过了700mm。

第二阶段梅雨期(6月21日-7月12日),降水集中在110˚E以东、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中心降水量超过了400mm。

第三阶段(7月13日之后),我国华南地区进入了台风多发期,降水中心位于沿海地区,最大降水量超过了700mm。

综上,2006年我国的梅雨期是从6月21日至7月12日,历时22天,属于正常年份。

我国大陆东部梅雨期间的总降水量也属于正常水平,但雨带分布位置偏北。

3.2006年梅雨期间的平均环流形势利用NCEP/DOE资料,分别针对对流层上、中、下层,分析2006年梅雨期(6月21日-7月12日)的平均环流形势。

(a) (b)(c)图4 6月21日-7月12日的平均环流形势(a)200hPa,细实线为流线,粗实线为等风速线(单位:m·s-1),从15 m·s-1开始,间隔15 m·s-1,彩色为散度场(单位:s-1);(b)500hPa,实线为高度场(单位:gpm),彩色代表垂直速度场(单位:mm·s-1);(c)850hPa 实线为等位势高度线(单位:gpm),彩色代表风速(单位:m·s-1),箭头表示水平风场Fig.4. Averaged circulation during 21 June to 12 July.(a) streamline(thin solid line), isanemone(thick solid line, m·s-1) and divergence(color,s-1) at 200hPa (b) geopotential height(solid line,gpm) and vertical velocity(color,mm·s-1) at 500hPa (c) geopotential height(solid line,gpm), horizontal wind and isanemone(color, m·s-1) at 850hPa3.1 对流层上层(200hPa)2006年梅雨期间对流层上层的平均形势(图4(a))表现为南亚高压中心位于高原东南侧,其主体控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区域。

南亚高压北侧为高空西风急流,急流轴位于40˚N附近,平均最大风速超过30 m·s-1。

南侧为高空东风急流,位于东南部沿海,强度较西风急流弱,平均最大风速在20 m·s-1以下。

从散度场分布来看,30˚N及其以北的江淮流域上空有一辐散区,位置与该时期的总降水量较大的区域基本一致。

3.2 对流层中层(500hPa)从2006年梅雨期间对流层中层500hPa的平均环流形势(图4(b))来看,高纬度为单阻型,在50˚-60˚N的亚洲地区存在一个高压脊,位置位于贝加尔湖附近。

中纬度,华北地区有一浅槽,但整体形势较为平直,槽脊较浅,并不利于低层梅雨锋的强烈发展。

在低纬地区,副高脊线位于25˚N附近,控制了110˚E以东的长江以南地区。

从垂直速度场来看,在中纬度西风槽前、副高北侧有一条带状的上升运动较强烈区域。

它位于30˚-35˚N 、110˚E以东直至日本南部上空,与该时期的降水带的位置一致,上升速度都超过了10 mm·s-1。

3.3 对流层低层(850hPa)在对流层低层(图4(c)),2006年的梅雨期中国西南地区存在一个较深的低槽。

从孟加拉湾来的西风气流在中南半岛分裂成两支, 一支受青藏高原的影响转成西南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进入我国; 另一支伸展到我国南海与西太副高前缘的东南气流相遇转而形成偏南风进入我国, 这支南风气流在长江以南地区附近转成西南气流。

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超过了6 m·s-1,没有达到低空急流8 m·s-1的标准。

西南低空急流的控制区域到达了30˚N,而这一时期的降水分布在西南低空急流带的北侧,即位于30˚N以北。

综上,对流层上层的高空辐散区和对流层中层的槽前上升运动区都位于30˚N及其以北的江淮流域的上空,这与总降水带分布是一致的。

同时,梅雨期的降水分布在西南低空急流带的北侧。

此外,中纬度地区的500hPa等高线整体上较为平直,槽脊较浅,是2006年没有强烈梅雨锋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