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2.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2.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2.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
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知识点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农民起义: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
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3)明朝建立: 1368 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4)元朝灭亡: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知识点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2)措施:(3)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评价1、明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_____,都城是___________。
2、朱元璋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_____________,撤销_____________在地方废除______________,设_____________在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_________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__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____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_____________3、明朝科举制发生变化,题目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来自_________答题的文体是___________4、明朝时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_____,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是__________,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_______________,出现的商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发现,合作探究明太祖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强化皇权的措施有什么影响?三、课堂小结: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朝的统治加强皇权:政治军事特务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四、课堂检测第14课《明朝的统治》检测题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 、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A、废中书省,设三司B、废丞相,设六部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5、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6、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A、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7、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A、西域B、西洋C、东洋D、南美洲8、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明朝建立情况。
掌握明太祖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知道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的展示出示有关资料辅助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明朝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学习重点】:明朝的建立及强化皇权的措施【学习难点】:正确评价八股取士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2)、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谁?3)、朱元璋实行措施的目的。
4)、朱元璋在地方上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5)、朱元璋在中央上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6)对于知识分子,朱元璋采取什么措施控制的?7)、明朝时期引进的农作物新品种有哪些。
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材料解析题:五、〔课堂小结〕:(2')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经济的发展全面改革官制中央地方设锦衣卫改革科举制度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五军都督府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农业手工业商业时间人物都城【知识小结】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 朱元璋不但出身农民,而且家庭贫寒。
他白手起家,清扫六合,驱逐蒙元,打造了一个社会发展、“治隆唐宋”的王朝。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建立、明成祖和明太祖的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与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的基本情况,理解明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明朝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加深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建立、明成祖和明太祖的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明朝的建立和明成祖、明太祖的统治。
2.明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3.明朝的经济与文化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历史事件为例,分析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明朝的统治》。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资料:与明朝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明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新课产生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明朝的建立、明成祖和明太祖的统治,以及明朝的政治制度。
通过课件和资料,让学生对明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明朝的政治制度特点,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观点。
4.巩固(10分钟)讲解明朝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让学生了解明朝在各个领域的成就。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明朝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四方面内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这四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
明朝的建立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基础,朱元璋强化皇权为的是巩固明朝的统治;科举考试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从而巩固了明朝的封建统治;明朝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为明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元末明初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明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态势。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时间:1368年3.定都:应天府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1.全面改革官制地方:取消行中书省,推行“三司制”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2.改革科举制度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3.设立锦衣卫和东厂三、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2.手工业:制瓷业和棉纺织业发展,产品远销海内外3.商业:出现了商业中心,甚至出现了全国性的商贸城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题文)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张择端---《清明上河图》B.司马迁---《资治通鉴》C.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D.苏轼---《窦娥冤》2.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A、陆游B、辛弃疾C、李清照D、苏轼3.北宋时开创豪放词风的著名词人是A.司马光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4.他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 (2)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出示朱元课问题一:明太祖为什么要来课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的“河”指的是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国家统一C.开通京杭大运河D.社会经济发展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
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7.“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A.辽B.金C.蒙古D.唐朝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0.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11.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知道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1.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多支反元队伍,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2)概况:1368年,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__(今南京),他就是________;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吸取元亡教训,解决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问题,巩固统治。
(2)措施①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a.在地方,取消________,设立“____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使行省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b.在中央,废除长期存在的________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设_______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②为监视官民,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a.特点:由________直接指挥,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b.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c.发展:明成祖成立________,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3)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________大为加强。
【合作探究】朱元璋首先对国家官僚机构进行改革。
……开了明代厂卫特务统治的先河。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教材,指出朱元璋对“国家官僚机构”都进行了哪些改革。
(2)“开了明代厂卫特务统治的先河”的是朱元璋设立的什么机构?为何而设?由谁直接指挥?其主要职责是什么?(3)谈谈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什么作用。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
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三、练习巩固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A.西域B.西洋C.东洋D.南美洲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 新人教版
《明朝的统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政权的情况;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分析。
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高业的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八股取士。
【教学方法】阅读课文、史实,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朱元璋的图片,教师讲述:朱元璋是我国历史少有的布衣皇帝,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在什么时间建立大明王朝的?都城在哪里?那么朱元璋成就帝业后,为加强皇权,他生前死后又上演了哪些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呢?二、新课学习一、明朝的建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朱元璋参加反元农民起义后,队伍逐渐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出示朱元璋图片和课本相关史事,帮助学生了解朱元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政治上: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明朝的统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第一篇内容标准1.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知道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了解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问题教学法。
【课时】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道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戏唱段这位被凤阳花鼓广为传唱的朱皇帝,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人公,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
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了巩固统治,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明朝的统治》(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1.(多媒体出示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学生答: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师引导:在众多农民起义队伍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朱元璋。
生阅读课本66页相关史事。
2.明朝的建立学生归纳明朝建立的史实。
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生阅读课本67页《明朝疆域图(1433年)》,了解明朝疆域辽阔。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一)政治方面:全面改革官制【合作探究】出示材料“胡惟庸案”问题: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朱元璋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1.生阅读课本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名师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5.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自主学习】明朝的建立 年,朱元璋称帝,定都 ,他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强化集权(2)司法上:设立 机构。
①目的:监视官民。
②概况:朱元璋设立 ,明成祖成立 。
③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④地位:由皇帝直接指挥,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科举考试的变化1.背景:明朝提倡 。
2.变化:(1)命题: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 ”(2)答题:以朱熹的《 》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文体:。
3.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了原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成为丝织业中心。
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合作探究】明朝的建立学习与探究: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改革官制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学习与探究: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
为此,他是怎样做的?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学习与探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为改变这一弊端,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明朝的统治》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4课,主要讲述了明朝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灭亡的历史。
本课内容涵盖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明朝的基本情况,认识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五代十国、宋元历史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明朝复杂历史现象方面仍存在困难,如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政策、明朝的经济与文化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明朝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政策、明朝的经济与文化等基本史实,认识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政策、明朝的经济与文化。
2.难点:明朝的统治政策、明朝的经济与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明朝的历史。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明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版图、明朝皇帝肖像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五代十国、宋元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政策、明朝的经济与文化等基本史实。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突出重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新人教版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5.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自主学习】明朝的建立 年,朱元璋称帝,定都 ,他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强化集权(2)司法上:设立 机构。
①目的:监视官民。
②概况:朱元璋设立 ,明成祖成立 。
③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④地位:由皇帝直接指挥,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科举考试的变化1.背景:明朝提倡 。
2.变化:(1)命题: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 ”(2)答题:以朱熹的《 》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文体:。
3.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了原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成为丝织业中心。
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合作探究】明朝的建立学习与探究: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改革官制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学习与探究: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
为此,他是怎样做的?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学习与探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为改变这一弊端,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明朝的统治》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明朝的建立、皇权加强、科举制度、卫所制度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明朝的基本情况,认识明朝时期的社会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元朝的兴衰,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明朝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时期,学生对其了解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明朝的统治,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建立、皇权加强、科举制度、卫所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认识明朝时期的社会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建立、皇权加强、科举制度、卫所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明朝皇权加强的表现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明朝的统治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与明朝相关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明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明朝时期的国家疆域。
同时,简要介绍明朝的建立,引发学生对明朝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于明朝皇权加强、科举制度、卫所制度等方面的关键信息。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明朝的统治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朝皇权加强的表现和影响。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朝的统治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导学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中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都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1.图片展示。
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2.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答案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3.教师讲述明朝建立的概况。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教师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提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
答案提示:巩固统治。
3.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答案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4.教师总结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目标导学三: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1.史料解读。
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文案
2.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明代青花扁壶
课堂小结
布政局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皇帝
按察司 都司
群臣
人民
中
厂卫特务机构
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
吏 户 礼兵 刑 工
明朝经济 的发展
农业、手 工业、商业
随堂训练
•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 璋皇帝,应去( A)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 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4)特务组:把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 时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加强思想控制。
3.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
工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 的解释,必须是 以朱熹的 《四书 集注》为标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 挥。
科举放榜图(清)
4.讨论八股取的影响。
积极:考试 形式标准化 ,利于规范 考试。 消极:禁锢 了知识分子 的思想,不 利于社会的 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历史组教导处审批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末农民起义并知道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2.掌握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掌握明朝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1.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
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2.下列农作物是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有()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⑥西瓜⑦胡萝卜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⑦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从丞相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以看到封建专制制度因时而动的特性。
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 秦始皇、明太祖B. 秦始皇、明成祖C. 秦始皇、隋文帝D. 隋文帝、雍正帝5.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6. 材料题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
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
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
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
”说完,拿出一张图。
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说明什么问题?(3)材料一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这一做法有何作用?(4)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四、学史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
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
5.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自主学习】
明朝的建立 年,朱元璋称帝,定都 ,他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强化集权
(2)司法上:设立 机构。
①目的:监视官民。
②概况:朱元璋设立 ,明成祖成立 。
③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④地位:由皇帝直接指挥,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科举考试的变化
1.背景:明朝提倡 。
2.变化:
(1)命题: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 ”
(2)答题:以朱熹的《 》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文体:。
3.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了原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成为丝织业中心。
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合作探究】
明朝的建立
学习与探究: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改革官制
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学习与探究: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
为此,他是怎样做的?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学习与探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为改变这一弊端,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朱元璋强化皇权——监视臣民
材料三一次,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酒了吗?请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如实回答。
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
学习与探究: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朱元璋强化皇权——八股取士
材料四
学习与探究: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3.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机构东厂有关。
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4.《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
该作品批判的是()
A.行省制度
B.民分封制度
C.文字狱
D.八股取士
5.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
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
6.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织业中心()A.苏州
B.广州
C.南京
D.杭州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答案见《明朝的统治》课件
【合作探究】
答案见《明朝的统治》课件
【当堂达标】
答案见《明朝的统治》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