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合集下载

学案4: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学案4: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一、考纲导读:1.掌握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3.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中的有关题型及方法归纳二、重点知识讲解:1.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1)测交法:杂种F1与隐形类型相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1:1(2)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杂种非糯性的水稻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的水稻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产生了两种配子。

2.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判定:判断原则:(1)自交法。

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体。

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

(2)测交法。

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体。

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

例1: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1全为黑色短毛兔,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2。

欲判定F2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长毛兔B.短毛兔C.黑色兔D.褐色兔例2:狗的卷毛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判断原则:性状甲×性状甲→F1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性状甲×性状乙(亲本必须是纯合体)→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

例4:已知牛群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1)让有角牛与无角牛进行杂交,生出4头有角牛,根据上述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2)为了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4.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纯合体、杂合体的比例分析: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为例,有以下的遗传图解:总结:由上图可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注: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n值取其自交次数。

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精品课件)

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精品课件)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实验(一) 第3课时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
律及实践应用
一、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1、对于植物来说,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有三种方 法: (1)测交法:A_×aa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 (2)自交法(操作最简便): ●自花传粉(自交)。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率是( 25%)
●3.某同学连续3次抓取小球组合都是Dd,则他第
四次抓取Dd的概B率( )
● A . 1/4
B .1/2
●C. 0
D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三、关于概率求解
1.概率的基本运算法则 (1)加法定理: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A与B的和的概率, 等于事件A与B概率之和。即P(A+B)=P(A)+P(B)。 如Aa自交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个体的概率 (2)乘法定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 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P(AB)=P(A)·P(B)。
二、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不同性状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且 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 (2)相同性状亲本杂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 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是显性杂合子。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出现3:1性 状分离比,3/4为显性,1/4为隐性(特别注 意性状分离比为1:1不能判断显隐性) 3、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
2.羊毛的颜色中,白色对黑色是显性。要鉴定一 只白羊是否为纯合子,最好的办法是让它( C ) A.与纯种白羊交配 B.与杂种白羊交 C.与黑羊交配 D.以上都不对

原创3: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原创3: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经典习题
大豆的紫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 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二)基因型的推断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正推型)
① AA× AA →AA(全为显性性状) ② aa× aa → aa (全为隐性性状) ③ AA× aa → Aa (全为显性性状) ④ Aa× Aa → AA∶Aa∶ aa = 1∶2∶1
杂交组合 一 红花A×白花B 二 红花C×红花D
后代性状 全为红花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三)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
自 交 法
若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 为杂合子; 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则为纯合子。
对植物来说,去雄 繁琐,因此自交的 方法最简单。

若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 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 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 B. 1/4
C. 1/8 D. 1/6
小结 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豌豆花大,易于人工异花传粉
经典习题
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如图 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表示为( )
A.GG×gg C.Gg×Gg
B.GG×Gg D.gg×gg
经典习题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 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 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生物必修件第一章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生物必修件第一章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归纳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 的解题思路。
归纳常见错误和易错点
通过总结归纳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易错点,可以避免在 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归纳,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更好 地掌握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
步骤
首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计算亲本产生各种配子 的概率,接着根据分离定律计算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推断。
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
01
例题1
已知某植物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 Aa和Aa,求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
02 03
解析
根据分离定律,亲本Aa和Aa产生的配子中,A和a的比例 均为1/2。因此,子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比例分别为 1/4、1/2和1/4。由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因此子代中红 花植株(AA和Aa)的比例为3/4,白花植株(aa)的比例 为1/4。
学生自主练习与反馈
练习一
答案
练习二
答案
玉米的黄粒(A)对白粒(a )为显性,现有一株黄粒玉 米(Aa),让其自交,后代 中黄粒和白粒的比例为多少

根据分离定律,Aa自交产生 的后代中,AA、Aa和aa的比 例为1:2:1,因此黄粒和白粒
的比例为3:1。
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红花(R)对 白花(r)为显性。现有一株 红花植株(Rr),让其自交 ,后代中出现了一株白花植 株。请分析该白花植株出现
学生自主练习与反馈
• 练习题目: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 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 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基 因型均为AaBb的黄色短尾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 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 )

课时作业10: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课时作业10: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1.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B .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和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都是3种C .将图示中F 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都将表现为右旋D .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2.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现状,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

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雌羊杂交,F 1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F 1的雌雄羊自由交配,F 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有角∶无角=1∶1 B .有角羊中雌雄比例为1∶3C .雄羊中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D .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aa =1∶13.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 ,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 代后,子n 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2n +12n +1 B .2n +1-12n +1 C.2n +12n +2 D .2n -1+22n +14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 d--深紫色、P m--中紫色、P l--浅紫色、P 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 d>P m>P l>P 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 1中紫色:1浅紫色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 1深紫色:1中紫色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5 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 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C. 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D. 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6 已知人的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A 1/2B 1/3C 2/3D 1/47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 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 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D. 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8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AaC. 从第一组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现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是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D. 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生殖细胞突变9.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6: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6: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作业点评与激励]:[学习内容]: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分离定律的应用[内容[解析]]:课前预习一、遗传因子、性状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过程:观察现象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得出结论三、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F2中的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但人们发现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课堂探究一、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父本(♂)、母本(♀)间行种植→母本去雄→人工授粉→套袋隔离→培养管理→F1杂交种→F1自交→从F2中选择需要的品种。

(1)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2)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F2中表现的优良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还需要继续筛选。

2.预防遗传病人类的遗传病,有些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有些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1)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定某些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

如图甲,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如图乙,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2)预期后代中患病的概率:根据分离定律中概率的求解方法,可以预期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为预防该遗传病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逆推型)(1)分离比法:运用下表直接逆推,如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类型结合方式显性∶隐性=3∶1 都是杂合子Aa×Aa→3A __∶1aa显性∶隐性=1∶1 测交类型Aa×aa→1Aa∶1aa只有显性性状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AA×AA或AA×Aa或AA×aa只有隐性性状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aa→aa(2)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

教学设计1: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教学设计1: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学生应做好笔记
在总结问题上抓住学生易错点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印象,对一般规律问题要重点强调,学生做好笔记

迁移运用
完成导学提纲迁移运用的题型,做好解答
注意学生的完成度问题
堂测设计
试卷
板书设计
1、基本常识
2、验证纯合子和杂合子方法
3、Aa连续自交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本设计采用科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对孟德尔科学实验过程的分析,观察科学事实;建构科学概念;分析科学原理;认识科学理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追随孟德尔的足迹,充分了解和把握事实,然后能够使用概念来解释和分析科学事实中蕴含的本质过程。
学生在解释学事实的过程中,就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初步建立模型试图分析现象本质,因此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去修正他们的模型,并最终达到最优模型的建立。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本环节讨论主要是探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方法,并对Aa自交的规律进行掌握

小组展示,基础感知部分对答,深入学习阐述观点,教师对重难点问题要加以讲解
学生积极展示,小组得出结论
此环节注重展评结合,对学生展示的基础问题上可扩充知识层面,提高学生对做题中的分析能力

总结强调孟德尔杂交实验知识点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课题名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二
课时
1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1.能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计算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考试大纲描述
1.分离定律的现象和实质;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材内容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1章第1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课件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课件

②自由交配: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遗 传因子组成相同和不同的都要进行交配
2、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 个体。
①自交(三种):AA×AA,Aa×Aa,aa×aa
②自由交配(六种分)离定律:的应用A及解A题×方法 AA,AA×Aa,
17
【例题】
8、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 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 由交配,求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8
【例题】
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 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
A.GG×Cgg
C.Gg×Gg
B题方法
9
【例题】
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 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
5
二、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表现 类型(正推法)
方法1: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亲本 的基因型可用A-来表示,那么隐性亲本的基因型只 有一种aa,再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 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6
方法2: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 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所以 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 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13
四、分离定律中分离比的异常情况
1、不完全显性 如一对遗传因子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

(完整版)分离定律类习题解题方法指导

(完整版)分离定律类习题解题方法指导
1)用经典公式计算(方法一)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X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方法二)
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 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 率相加即可。
3)实例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
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
常的概率是多少?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例如:某植物红花×红花
红花
与白花,则红花为__显__性__性__状__,子代
出现的白花为___隐__性__性__状___。
3.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性 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 为显性性状。
分离定律的习题主要有两类:一类 是正推类型(已知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 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 比例)。此类题比较简单。二是逆推类 型(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遗传因子组成 及比例推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 这类题多见也较复杂。下面结合实例谈 推导思路和方法:
① 高茎 高茎 ②高茎 高茎 ③ 高茎 高茎
DD X DD
DD X Dd
Dd X Dd
DD
DD Dd
1 DD 2Dd 1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④ 高茎 矮茎 ⑤ 高茎 矮茎
3 :1 ⑥ 矮茎 矮茎
DD X dd
Dd X dd
dd X dd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矮茎
矮茎
1 :1
1.计算概率的方法
=½ X ½ = ¼
②后代为Aa的概率 =A(♀)概率 X a(♂)概率 + A(♂)概率 X a ( ♀ )概率
=½ X½ +½ X½ =½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版)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版)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
D.甲×乙得子代自交
A
三、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
Fn 所占 比例 杂合 子
1 2n
纯合子
1 1 n 2
显性纯 合子
1 1 n 1 2 2
隐性纯 合子
1 1 n 1 2 2
显性性 隐性性 状个体 状个体
1 1 1 1 n 1 n 1 2 2 2 2
例2、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白毛猪 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猪最好是
A.纯种白毛猪 B.黑毛猪
C.杂种白毛猪
D.以上都不对
B
例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 抗锈病的小麦,但有一种是杂合子。下列方法中对鉴 别、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好的是( ) A.甲×甲、乙×乙
C.甲×乙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 1aa, 则 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 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再生正常孩子中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2、用配子的概率来计算 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 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 率相乘。
二、显性纯合子BB与杂合子Bb的鉴别方法
区分显型纯合子与杂合子,关键是掌握一条 原则,即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分 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发生分 离。
显性纯合子BB与杂合子Bb的实验方法
1、测交法
待测个体×隐型纯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杂合子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皱粒 圆粒

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1.3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1.3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第3课时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学习导航] 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2.结合实践,阐明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击]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题型1.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以A 、a 为例)(1)由亲本推断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填写下表:亲本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AA ×AAAA ×Aa AA ∶Aa =______AA ×aa Aa ×Aa Aa ×aa aa ×aa(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逆推型) 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结合方式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只有显性性状 只有隐性性状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

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 ,遗传因子只能来自父母双方,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____。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显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____。

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部分即可。

2.遗传概率的计算(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3.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原则(1)乘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积。

如: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两胎都生女孩属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2)加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和。

学案2: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学案2: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学习目标】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重、难点】 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学习】题型一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原理:依据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3、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或花粉的形状进行鉴定,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根据F 1花粉表现的性状判断。

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例1、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 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1∶1B.1∶2C.2∶1D.3∶14、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F 1产生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若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 ……上述四种方法都能揭示分离定律的实质,但由于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有的操作简便,如自交法;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如花粉鉴定法等,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法)。

题型二 遗传因子组成及表现型的相关推断1.亲代(表现)及比例――→正推法子代遗传因子组成(表现型)及比例2.(1)隐性纯合突破法(2)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亲代一定是,即Bb×Bb→3B_∶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类型,即Bb×bb→1Bb∶1bb。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即BB×BB或BB×Bb或BB×bb。

④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即bb×bb→bb题型三显隐性性状的判断(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分离定律的应用(之一)

分离定律的应用(之一)

分离定律的应用(之一)【摘要】分离定律是热力学中的一项重要原理,它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离定律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和原理。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分离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

接着探讨了分离定律在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并分析了其优点与局限。

通过总结和展望,展示了分离定律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重要性。

分离定律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分离定律、应用、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实际应用、优点与局限、总结、展望、未来发展1. 引言1.1 分离定律的应用(之一)分离定律是指在科学实践中,根据物体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征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开来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分离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部机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分离定律的应用,并通过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实际应用以及优点与局限等方面来深入探讨。

分离定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地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对不同特征的分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分离定律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市场营销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分离定律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分离定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吧!2. 正文2.1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分离定律应用的关键。

在进行分离定律的应用时,首先需要了解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离定律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从而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分离定律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溶解度规律:溶解度规律是分离定律的基础。

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根据溶解度规律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将目标物质溶解或沉淀出来。

课件5: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课件5: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理论解释(假说)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测交验证
高茎∶矮茎 = 1∶1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Dd∶dd =1∶1
分离定律内容
谢谢观看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 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分离 定律
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
杂交实验
F高2性茎状∶表矮现茎类型= 及3∶其1比例为
F2D遗D∶传D因d∶子d组d 成=1及∶其2比∶例1
①杂交法:
⇒ ⇒ 不同性状的
亲本杂交
子一代只表 现一种性状
子一代所表现出的 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法:
⇒ 相同性状的
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 性状分离
⇒ 子代所表现出的 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 ⇒ ①杂交法: 具一对相对性 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 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
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
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B )
A.1/8
B. 7/8
C.7/16 D. 9/16
(2)在医学上的应用——对遗传病的遗传因子类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 ①判断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
“有中生无”是显性 “无中生有”是隐性 ②根据分离定律中概率的求解方法,预期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例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 他们再生一个白化病小孩的概率为_1_/_4__。
高茎豌 豆和矮 茎豌豆 杂交实 验的分 析图解
高茎
矮茎
P
DD × ddຫໍສະໝຸດ 配子 DdF1Dd

学案1: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学案1: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以及学会总结解题方法。

2、遗传病系谱中遗传病(显、隐性)类型判定及发病率的计算。

【课前预习】一、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例)二、显隐性状的判定方法例题: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遗传因子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1)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理由。

(2)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写在表格中)(3)哪一个组合为测交试验,写出遗传图解:请你总结显隐性状的判定方法:(1)(2)三、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有关基因用A、a 表示)(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

(3)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为。

(4)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双亲之一为显性纯合子。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

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Aa为例)Aa连续自交Fn及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课堂学习与研讨】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1)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根据分离定律可知:F1性状表现一致,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的丢弃,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如果所选品种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如果所选品种为显性性状,可通过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经过5-6代选育。

例:P7技能训练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2)预测遗传病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比如:多指。

用A表示,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AA或Aa)请分析他们子女患病情况。

课件8: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课件8: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若上述事例中,是自由交配,则结果为_________(棋盘法)
9:2:1
25:10:1
变式训练:在一玉米的自然种群中,其遗传因子组成BB、Bb、bb的个体比例为2:1:2,若让其自由交配,则子代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1:2:1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正常人的红细胞为圆饼状,而该病患者的红细胞却是镰刀状(遗传因子用A、a表示)。请回答:一对正常夫妇生有一个患病孩子,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亲本组合
家庭数
子女
双眼皮
单眼皮

(父)双眼皮×单眼皮(母)
42
27
18

(父)单眼皮×双眼皮(母)
3
03③Fra bibliotek(父)单眼皮×单眼皮(母)
13
0
15

(父)双眼皮×双眼皮(母)
37
32
6
A.编号②亲本组合子女没有双眼皮出现,数据统计肯定有误B.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C.做过双眼皮手术的家庭,调查数据也要按双眼皮统计D.单眼皮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
例:已知小明的父亲为O型血,小明和他的母亲为B型血,小明 的岳父母均为AB型血,问小明夫妇生一个AB型血的男孩的 概率是( ) A. 0 B. 1/8 C. 1/4 D. 1/2
B
1.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遗传因子G决定雄株,遗传因子g决定两性植株,遗传因子g-决定雌株.G对g、g-,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 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2.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遗传因子Pd决定深紫色,遗传因子Pm决定中紫色,遗传因子Pl 决定浅紫色,遗传因子Pv决定很浅紫色(几近白色).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d>Pm>P1>Pv.假使一只浅紫色企鹅(P1Pv)和一只深紫色企鹅(PdP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比例为( ) A.2深紫色:1中紫色:l浅紫色 B.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l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D.1深紫色:l中紫色

课时作业6: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课时作业6: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1.下列哪项不是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A.具有容易区分的性状B.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C.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生长周期短且易于栽培2.下列与性状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种子的圆形与皱缩都是相对性状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C.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D.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称为性状分离3.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五次,小球的组合有四次是Dd,一次是DD,则他第五次抓取Dd的概率是A.1/4B.1C.0D.1/25.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在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会相互融合C.分离定律是指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等位基因一般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6.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双眼皮为隐性性状、单眼皮为显性性状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双眼皮孩子与双亲的基因型一定相同7.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

小明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

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平发际男孩的概率是A.1/4B.1/8C.1/16D.1/28.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①黑×棕→1匹黑②黑×黑→2匹黑③棕×棕→3匹棕④黑×棕→1匹黑+1匹棕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9.(2017•海南卷)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

课时作业7: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课时作业7: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第3课时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学考达标]1.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

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合是( ) ①♀甲×♂乙→F 1呈甲性状 ②♀甲×♂乙→F 1呈甲性状、乙性状 ③♀乙×♂甲→F 1呈甲性状 ④♀乙×♂甲→F 1呈甲性状、乙性状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2.将具有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 3中纯合子比例为( ) A.18 B.78 C.716D.9163.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 .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 .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4.若玉米的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遗传因子组成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 A .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 .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 .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 .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5.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引起的。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遗传因子的可能性是( ) A.14 B.12 C.23 D.136.用遗传因子组成未知的灰鼠和白鼠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 亲本 后代 母本 父本 灰色 白色 Ⅰ 灰色 白色 82 78 Ⅱ 灰色 灰色 118 39 Ⅲ 白色 白色 0 50 Ⅳ灰色白色74如果来自组合Ⅳ的灰色雌鼠亲本与来自组合Ⅱ的灰色雄鼠亲本交配,那么下列4种情况最可能的是( )A .所有后代都是灰色的B .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C .后代中的一半是灰色的D .后代中的14是灰色的或者后代中的14是白色的[高考提能]7.请根据如下鼠毛色(基因F 、f)遗传的杂交实验,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 .FF B .Ff C .ff D .不能确定8.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A 和a 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白色对黑色为显性B .图中黑色山羊均为纯合子C .4和5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为34D .7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9.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根据交配组合①可判断出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具有相同 性状的双亲交配,产生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新出现的不同于双 亲的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且双亲均为杂合子,即丙、乙的遗传 因子组成均为 Bb。组合③中,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后代全 为一种性状(黑色),综合①可判断出黑色是显性性状,则甲和丁的 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bb、BB。交配组合②中 bb(甲)×Bb(乙)→Bb(黑 色)、bb(黄色),可见黄色个体为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而黑色个体 为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全为显性
AA×aa
Aa
Aa×Aa
: :aa= : :1 显性 :隐性= :1
Aa×aa
:aa= :1
显性 :隐性= :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逆推类)
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
显性 :隐性= :1 都是杂合子 Aa×Aa→
解析:兔子能够生育多次,可以利用测交鉴别是否纯合;小麦 自交可以自然进行,若为杂合子,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很容易鉴 别。若测交需要人为操作,显然自交比测交方案更好;由于纯合子 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利用连续自交 的方式,使得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少。以提高水稻、小麦、豌豆等植 物的纯合度;要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利用不同性状的 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2.概率的两个定律分互步斥完独成立事事件件――→→相相乘加法法则则
1.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
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 全部为灰身,让 F1 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 F2,将 F2 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 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2)预期后代中患病的概率:根据分离定律中概率的求解方法, 可以预期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为预防该遗传病提供重要的参考。
1.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
离,不能稳定遗传。但人们发现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 n 次后,Fn 的 比例情况如下表: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率,即为23×23×14=19。 答案:19。
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2.指导杂交育种工作 杂交育种中,人们可以有目的地选育符合要求的具有稳定遗传 性状的优良品种。 (1)不能随意舍弃 F1。因为 F1 表现的仅仅是显性性状。隐性性 状没有机会表达; (2)F1 表现一致,F2 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对后代的处理要分别考 虑:后代的优良性状如是隐性,则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即可选 择作为优良品种;如是显性,则有可能为杂合子。后代会发生性状 分离,因而还需不断观察,通过连续自交,淘汰不合要求的类型, 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子的比例为 1-(21n)≥95%,n≥5。
2.一对夫妇的肤色均正常,且他们双亲的肤色也都正常,并 且都有一患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育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 少。
解析:解此类题可分三步进行:①首先确定该夫妇的遗传因子 组成及其概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均 为23,AA 的概率均为13。②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后代患病 的可能性为14(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 AA 或有一方的遗传因子组 成为 AA 时,后代均不可能患病)。③最后将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 均为 Aa 的概率与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 Aa 情况下生育白化病 患者的概率相乘,其乘积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
答案:B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 他们再生一个白化病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
可知夫妇双方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为 Aa,其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
例为
: :aa= : :1。
答案:14
[一题多变]
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
:1aa
显性 :隐性= :1 测交类型 Aa×aa→
:1aa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 AA×AA 或 AA×Aa
显性纯合子
或 AA×aa
只有隐性性状
一般都是 隐性纯合子
aa×aa→aa
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 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 aa,遗传因子只能来自父母 双方,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 a。
自主 互动 探究 探究点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规律方法与题型
1.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以 A、a 为例)
分离定律的推断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推类。
(1)由亲本推断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正推类),填写下表:
亲本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
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AA×AA
AA
AA×Aa
:Aa= :1
状是___黄__色___。
(2) 表 中 亲 本 的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最 可 能 依 次 是 : 甲 __b_b___ ; 乙 __B__b__;丙__B__b__;丁__B__B___。属于纯合子的有甲__和___丁_。 定遗(传3)的根概据率表为格_中__数_12_据__计_。算,第②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
解析:灰身为显性性状,F2 中灰身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BB 或 Bb, 分别占13和23。
方法一:F2 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 ①♂13BB×♀13BB→19BB 灰身; ②♂13BB×♀23Bb→29B_灰身; ③♂23Bb×♀13BB→29B_灰身; ④♂23Bb×♀23Bb→39B_灰身+19黑身。 因此后代中灰身果蝇比例为:19+29+29+39=89。
所占比例
1 2n
1-21n
12-2n1+1
12-2n1+1
(1)结合上表,如果用自交次数为横坐标,子代中纯合子或杂 合子的比例为纵坐标,那么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 是怎样的?
答案:
(2)具有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个体,至少连续自交几代后纯合 子的比例才可达 95%以上?
答案:Aa 的杂合子自交 n 次,其后代杂合子的比例为21n,纯合
易错辨析 基因组成的判断方法 (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性状):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结 分―果 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 待测个体自交―分结―析果→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植物 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便。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显性 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可用 A_来表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 种 aa。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部分 即可。
2.遗传概率的计算 (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 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重、难点) 2.结合实践,阐明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设疑 激趣 导入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同当时热衷于这门科学研究 的杰出人物紧密相关,遗传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孟德尔就是 遗传学杰出的奠基人。他揭示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分离定律。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分离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利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探究点二 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父本(♂)、母本(♀)间行种植→母本去雄 →人工授粉→套袋隔离→培养管理→F1 杂交种→F1 自交→从 F2 中 选择需要的品种。 (1)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 推广。 (2)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F2 中表现的优良性状的个体可能是 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还需要继续筛选。
方法二:F2 中只有 Bb×Bb 杂交后代才出现 bb(黑身)果蝇,故 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23Bb×23Bb=23×23×14=19,则灰身果蝇所占比例 为 1-19=89。
答案:89
易混辨析 自交和自由交配
(1)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传 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加即可。
3.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原则 (1)乘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 率等于各自概率的积。如: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 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两胎都生女孩属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那么两胎 都生女孩的概率是1/2×1/2=1/4。 (2)加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 各自概率的和。
1.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B 和 b 决定的。 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该男孩及其父母的遗 传因子组成依次是怎样的?
解析:双亲均为双眼皮,而孩子却为单眼皮,由此判断双眼皮 为显性性状,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B_,孩子是单眼皮,根据隐 性纯合可判断为 bb,两个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所以双亲 均为杂合子。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Aa×Aa→ : :aa= : :1,后代为白色的概率 为34。
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Aa 亲本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都是12,则: ①后代为 AA 的概率=12×12=14; ②后代为 Aa 的概率= 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 a(卵细 胞)概率×A(精子)概率=12×12+12×12=12; 所以,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34。 答案: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