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199c3c84868762cbaed510.png)
2、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是 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开始计时还 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较准确?
知识窗
小结:
声 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的
振动发声
产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生
与 传
3.声速
靠介质
播
练习
1.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 方的讲话声,表明空气 能 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 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2、关于“声音”,下列
时都在 振动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思考题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问:老师讲课的声音是 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 朵?
空气
电子捕鱼
水也可以传声
实说验明::耳朵贴在桌面上 和桌离子开(桌固面体一)点也听可到轻以 叩传桌声面的声音相同吗?
—用。—————————。(河
问题:百米赛场的记时裁判是听枪响记时,还是 看枪冒白烟记时?
速时度代是的3沈40括,在他米的/著秒作。《北梦宋
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 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 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 马蹄声。这是因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 —在—空—气—中——的—快—,——。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 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 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 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
实验小结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 液体固体 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 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 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 质传播的。
1.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介质分为三类:
气体 液体 固体
真空铃实验
1.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介质分为三类:
知识窗
小结:
声 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的
振动发声
产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生
与 传
3.声速
靠介质
播
练习
1.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 方的讲话声,表明空气 能 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 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2、关于“声音”,下列
时都在 振动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思考题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问:老师讲课的声音是 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 朵?
空气
电子捕鱼
水也可以传声
实说验明::耳朵贴在桌面上 和桌离子开(桌固面体一)点也听可到轻以 叩传桌声面的声音相同吗?
—用。—————————。(河
问题:百米赛场的记时裁判是听枪响记时,还是 看枪冒白烟记时?
速时度代是的3沈40括,在他米的/著秒作。《北梦宋
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 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 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 马蹄声。这是因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 —在—空—气—中——的—快—,——。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 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 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 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
实验小结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 液体固体 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 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 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 质传播的。
1.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介质分为三类:
气体 液体 固体
真空铃实验
1.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介质分为三类: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2b12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1.png)
5 .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 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真__空___不能传声。
6 .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 _声__音___可__以__通__过__固__体__传__播__。
7.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 声了,原因是( B )
到___2__次声音,分别通过__铁__管___和__空__气__传播的。如果
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应该_向__铁__管__里__灌__满__水__。
4 .在峡谷中大叫后能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 声晚_0_._1_s_,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 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该声音的高山距离人__5_1_0__ m。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 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 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在__桌__面___上__撒__一__些__纸__屑___ _或__放__一__些__轻__小__物__体___。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 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 视察。
现象:音叉将悬吊的乒乓球弹开。 分析: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了。
转换法:物理学中,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通过可见、 直观的现象去认识的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请你说出下列物体发声时是什么在振动?并再列举
一些物体振动时发声的事例。
蝉
青蛙
2.学生阅读课本第37页人耳听到声音部分的内容,并回答: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答: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变听到了声音。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阅读教材第37-38页关于声速的内容,并说出获得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学生总结】 (1)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最小的是气体。 【教师补充】 声音传播的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回声 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回声”部分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回声? (2)回声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学生总结】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 回音(或回声)。 (2)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深度、探测鱼群等。
6 .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 _声__音___可__以__通__过__固__体__传__播__。
7.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 声了,原因是( B )
到___2__次声音,分别通过__铁__管___和__空__气__传播的。如果
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应该_向__铁__管__里__灌__满__水__。
4 .在峡谷中大叫后能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 声晚_0_._1_s_,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 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该声音的高山距离人__5_1_0__ m。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 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 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在__桌__面___上__撒__一__些__纸__屑___ _或__放__一__些__轻__小__物__体___。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 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 视察。
现象:音叉将悬吊的乒乓球弹开。 分析: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了。
转换法:物理学中,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通过可见、 直观的现象去认识的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请你说出下列物体发声时是什么在振动?并再列举
一些物体振动时发声的事例。
蝉
青蛙
2.学生阅读课本第37页人耳听到声音部分的内容,并回答: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答: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变听到了声音。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阅读教材第37-38页关于声速的内容,并说出获得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学生总结】 (1)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最小的是气体。 【教师补充】 声音传播的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回声 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回声”部分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回声? (2)回声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学生总结】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 回音(或回声)。 (2)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深度、探测鱼群等。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eef5dcb84ae45c3a358ca9.png)
声音是怎样产生 与传播的呢?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李晓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 共同特征吗?
发声体
现象
结论
声带 钢锯条 音叉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钢锯条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这些发 声的物 体都在
振动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桌子能否传播声音?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水能否传播声音?
播放器
水
生活中很多事例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花样游泳运动员
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 我们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做介质。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没有介质,声音还能传播吗?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月球上的宇航员用电 磁波交流
声音是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播的?
水波
→
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 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作业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一个土 电话。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李晓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 共同特征吗?
发声体
现象
结论
声带 钢锯条 音叉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钢锯条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这些发 声的物 体都在
振动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桌子能否传播声音?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水能否传播声音?
播放器
水
生活中很多事例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花样游泳运动员
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 我们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做介质。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没有介质,声音还能传播吗?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月球上的宇航员用电 磁波交流
声音是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播的?
水波
→
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 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作业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一个土 电话。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51ef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0.png)
举例说明:两个小伙伴在水中玩,当你潜入水中时,你 的小伙伴在水中击打石头,你可以听到击打石头的声音。
事实说明:声音也能可以在水(液体)传播。
1、下面观看一个特殊 的自然现象,播放“声 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视频。
2、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 们想要交谈,你能帮他想 想办法吗?
声音在介质中以怎样的形式传播呢?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以及固体 、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理解利用回声原理计算距离。
对于声音,同学 们想知道哪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到 我们耳朵里的?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又会怎 样?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老师讲课的声音学生都能听见,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 (气体)中传播。
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问:这 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声音可以在桌子(固体)中传播。 提问:液体能不能传声呢?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 教室里做什么活动可以 发出声音呢?
敲桌子 拍手 拨动尺子 敲击音叉… 等 请:动手试一试!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1)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 轻喊一声“啊”,手指有什么感觉?
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
甲学生回答:喉咙在振动。乙学生回答: 声带在振动。
(2)演示实验1: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 叉溅起的水花。
提问:上面的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知识呢? 学生相互讨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事实说明:声音也能可以在水(液体)传播。
1、下面观看一个特殊 的自然现象,播放“声 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视频。
2、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 们想要交谈,你能帮他想 想办法吗?
声音在介质中以怎样的形式传播呢?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以及固体 、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理解利用回声原理计算距离。
对于声音,同学 们想知道哪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到 我们耳朵里的?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又会怎 样?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老师讲课的声音学生都能听见,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 (气体)中传播。
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问:这 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声音可以在桌子(固体)中传播。 提问:液体能不能传声呢?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 教室里做什么活动可以 发出声音呢?
敲桌子 拍手 拨动尺子 敲击音叉… 等 请:动手试一试!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1)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 轻喊一声“啊”,手指有什么感觉?
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
甲学生回答:喉咙在振动。乙学生回答: 声带在振动。
(2)演示实验1: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 叉溅起的水花。
提问:上面的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知识呢? 学生相互讨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全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24a1841a37f111f1855b83.png)
知1-练
1 如图所示,使人精神振奋的鼓声,是由________ 的振动产生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潺潺流水声,是 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委婉动听的笛声是 ________振动引起的。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 ________停止,鼓面不再发声。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声音的传播
知2-导
地减弱,说明声音在__真__空____中不能传播。
(来自《点拨》)
知2-讲
【解析】
题图甲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人在空气中能 听见从水中传来的石块的撞击声,说明声音是由 水传到空气中的;电铃声随着空气的抽出变得越 来越微弱,最后几乎听不到电铃声,说明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本题在探究中用到推理法。现在的抽气设备很 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但随着罩内空气的不 断抽出,听到的电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实验基 础上可以推断出: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 不到电铃声,由此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的结论。我们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推理法”。
(来自《点拨》)
知1-讲
【解析】
说话时喉头振动、音叉发声时激起水花,说明发 声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桌 面发声时由于振动幅度较小,肉眼很难发现,我 们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来 放大振动现象,以便于观察。
本题用到了归纳法和转换法。由这两个实验现象的 共同之处可以归纳总结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 动的结论,这种方法称为归纳法。有些发声体发声 时的振动明显,很容易被观察到,但更多的发声体 振动微弱,不易被观察到,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把 微小的振动放大,把不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人们易 于观察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液体、气体也能振动发声吗?请举例说明。
知1-导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共25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共25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fcbfa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0.png)
s声=v声t=340m/s 3s=1020m, s车=v车t 20m/s 3s=60m, 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脚的距离
s= s声-s车 = 1020m-60m =480m。
2
2
课堂小结
声 音 的 产 生 与 传 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演示实验
实验1: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
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会不断
跳动。 实验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
转换法 把不容易观察到的 现象转换成可以明 显观察到的现象。
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
①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②回声测距
随堂练习1
A
随堂练习2
A
随堂练习3 B
随堂练习4
A
真空环境下,声波不 能传播,但本身振动 的物体仍能振动。
随堂练习5
1360m 216km/h
17s
知识拓展 声音怎样进入我们的耳朵
耳郭像漏斗一样收集声波; 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 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 神经传到大脑,引起听觉。
知识点三 声速
夏天雷雨天,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听到隆隆的雷 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 声音从远处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时间。
声速:人们用声速来描述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 听不见声音;再逐渐充入空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声音越 来越大。
沪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33张PPT)
![沪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c31aed650e52ea54189872.png)
22
=17m
思考题: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 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 后怎样计算?
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 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 的计算公式为 S 1 vt
2
声 音产 的生 产 生 和传 传播 播
物体振动
条件
需要介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8 即时练习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称为声波。
声源
既然固、液、气都能传声,为什 么游击队员为了听远处的火车声,将 耳朵贴在铁轨上?声音在固体、液体、 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
声音在常见物质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
<v液<v固
(2)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 笔的距离,保证与上次实验时耳朵与笔的距离 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 与上次实验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 么?
2024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2024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b282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5.png)
敲响音叉后,用悬挂着的
轻质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
音叉,轻质小球会被弹开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
中,看到水花四溅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思考:你知道下列物体是用什么发声的吗?
空气
气囊
翅膀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
回声测距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
能传声。
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
距离不得小于34m。
课堂练习
2.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
实验:1.将可以发声的物体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
浸没在水里,还能听到声音吗?
2.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让另一名同学轻轻敲桌子,能听到
声音吗?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与讨论: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活中
还有哪些例子能支持你的观点呢?
吓死我了!
敲一下鱼缸,
鱼会被吓跑
土电话可以传播声音
钓鱼要保持安静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手敲击课桌,课桌发出声音,但桌面并没有振动,所以
物体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B.我们看见蝴蝶翅膀振动,但并没有听到声音,所以并不是
所有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C.寺庙里的大钟停止后仍有声音传出,说明振动停止后仍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二
将手指按住自 己的喉头两侧后说 话,有什么感觉?
探究三
用乒乓球靠近发生的音 叉,观察现象,再用手 摸一下正在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还摆动吗?
将塑料尺放在桌边, 拨动尺子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想想议议: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是怎 样发声的?
基础练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真空
。 不能传播
(2)声音必须靠介质 传播,它在
(3)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
应用扩展
(4):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 以听到 次声音,分别通过 和 传播 的。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应该
5、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
二. 声音的传播
有物体在振 动我们就一定可 以听到声音吗? 声音是怎样从发 声体传播到你的 耳朵里的,是否需 要什么媒介?
• 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 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想一想:你钓过鱼吗?钓鱼时为
什么要保持安静,你知道吗?
(3—10图) 1、鱼受到惊吓是因为看到了人的动作 ,还是因为听见了人的声音? 听见了人的声音,因为中间隔 一本书,鱼仍然受到惊吓 2、声音通过哪些介质传到鱼耳?
第一次是固体,第二次是空气 3、该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固体能传播声音 。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固体能传播声音的事例?
1.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3.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1.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当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时,他们之间的 交流必须要用电子通信设备
声音怎样 在空气中传播 的呢?
声音
空气
水
鱼
3、该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液体能传播声音。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液体能传播声音的事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一做:(3—11图):轻轻敲击桌面,感
觉一下声音;然后将耳朵贴近桌面,轻敲桌面的 另一端,你有什么感觉?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1、耳贴到桌面与离开桌面一点听到轻敲桌面的声音相同吗? 不同 2、你听到的两次声音分别是 通过什么传播?
,应该(
)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 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 速度要慢得多
6、水上芭蕾选 手的头部潜入泳 池中時,为何仍 能随音乐起舞?
自主探究:
小华跟着爸爸到大山中去旅游,爸爸说:“我 能知道对面的山峰离我们有多远。”小华感到很迷 惑,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帮助小华解决问题。 方案要有器材、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
声的世界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 的
世
界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桌子
请大家 思考一下, 在我们教室 里可以做什 么活动发出 声音?
动手试试看!
拍手 拨动尺子 唱歌、说话 喇叭 敲击音叉… 等
一. 声音的产生
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各种活动, 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物 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蝉 蟋蟀、蜜蜂 弦乐器 管乐器 流水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探究方法:
证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时,因为音叉 的振动幅度小,不易直接观察,我们用乒乓球 的摆动间接证明了音叉的摆动,这种方法在物 理中称为转换法。 1、你还有什么方法证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怎样证明播音的扬声器在振动?
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 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 按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 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 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 声音保存下来。 应用:唱片上的沟槽 磁带和光盘
回声的应用:
•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探测水中暗礁、鱼 群位置等。 • 利用回声测距离的计算公式: • 1 • S= Vt
2
小结
•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 • (三)、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
三. 声速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在每秒内传 播的距离叫声速。
•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 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回声: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 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回音(或回声 )。 • 人耳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的条件: •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 上,人耳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7、有大陨石撞上月球,远处的宇航员能否听到撞击声?
NO,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8、在一雷雨夜,小明在看 见闪电后6s听到雷声。求闪 电位置与小明相隔的距离。
提示:打雷与闪电是同时在同一地点发生的 ,但光速与声速不同,传到人耳时间不同。
解:S=Vt= 340 m/s× 6s=2040m
答:闪电位置与小明相隔的距离是 20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