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43张PPT)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译】:孔子说:“只知道 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 惑而无所得,只知道思考却 不学习,就会疑惑。” 理解: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 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古代盛饭用 指:颜回, 一
孔子的弟子 的圆形竹器。
能忍受 穷困清苦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这里指:
快 合的人
宾语“之”,译为“自己或我”。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生气,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了解 ( 却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发怒
古义:志同道合 今义:朋友
不亦君子乎?” 有道德修养的人
古今异义: 朋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 吗?”
[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凭借
做
了
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 识,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 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
提出“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构建 了儒家思想体系。
03 教育理念
倡导“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 思考相结合。
章节概述
章节内容
《论语》十二章选取了《论语》中的 部分章节,涵盖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伦理思想、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结构安排
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孔子的核心思想和理念,难 点在于对古文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背景 的把握。
邻里关系的和谐
里仁也体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美好关系, 这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01
贫穷的困境
贫穷使人生活困顿,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因此是人们所厌恶的。
02
卑贱的地位
卑贱的地位使人失去尊严和自由,受到他人的轻 视和侮辱,因此也是人们所厌恶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公冶长篇
公冶长可妻也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 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 嫁给他为妻,他虽然有过牢狱之灾, 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孔子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和对其人 品的肯定。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曾经 遭受过牢狱之灾,但那是冤枉,并非 他的罪过,因此孔子并不轻视他,而 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表明孔 子在看待一个人时,重视的是其品德 和才能,而不是其过去的经历。
把握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握度,避免过 度或不足的行为。比如,在饮食方面 ,过度追求美食可能会导致肥胖和健 康问题;在工作方面,过度劳累可能 会导致身心疲惫和效率下降。
小人的狭隘
小人则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个人得失,缺乏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 德。
03 教育理念
倡导“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 思考相结合。
章节概述
章节内容
《论语》十二章选取了《论语》中的 部分章节,涵盖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伦理思想、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结构安排
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孔子的核心思想和理念,难 点在于对古文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背景 的把握。
邻里关系的和谐
里仁也体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美好关系, 这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01
贫穷的困境
贫穷使人生活困顿,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因此是人们所厌恶的。
02
卑贱的地位
卑贱的地位使人失去尊严和自由,受到他人的轻 视和侮辱,因此也是人们所厌恶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公冶长篇
公冶长可妻也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 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 嫁给他为妻,他虽然有过牢狱之灾, 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孔子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和对其人 品的肯定。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曾经 遭受过牢狱之灾,但那是冤枉,并非 他的罪过,因此孔子并不轻视他,而 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表明孔 子在看待一个人时,重视的是其品德 和才能,而不是其过去的经历。
把握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握度,避免过 度或不足的行为。比如,在饮食方面 ,过度追求美食可能会导致肥胖和健 康问题;在工作方面,过度劳累可能 会导致身心疲惫和效率下降。
小人的狭隘
小人则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个人得失,缺乏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 德。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
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疏通文意
第七章:学习态度
以学习为乐
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以“乐之”为心理状态的最 高境界。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和做事的最好的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感兴趣,有强烈 的求知欲望,不用老师和家长督促,也会用心学习,取得好成绩。 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和做作业似乎是为了应付老师 和家长,或者为了应付考试。作为学生,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学习当中寻找乐趣。
疏通文意
第六章 道德修养
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 总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 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疏通文意
懂得、知道
7、子曰:“知
代词,它,这里指学
问和事业。
之
者不
比得上
如
喜爱好,爱之好者,者……的人:
疏通文意
古义: 冷水 今义:包括冷水、热水
8、子曰:名“作动饭,吃 疏粗粮食饮
胳膊
水, 曲肱
表而顺接枕之,乐乐趣
亦也
代词:这
在 其中
了
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不义
正当手段
表而修饰富且贵,对于于我如好像浮云。”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举一反三、道听途说、见贤思齐、尽善尽美、 患得患失、任重道远、三思而行、随心所欲、 言而有信、文质彬彬、察言观色。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6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同学分组,每小组负责前6章中的一章,合作探究每章内容,然 后派出代表作为小老师,给大家讲解和翻译重点字词。其他小组要 积极质疑,讨论抢答。
7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重点词: 时:按时。说:通“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9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重点词: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从:遵从的意思。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 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 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
个人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同学分组,每小组负责前6章中的一章,合作探究每章内容,然 后派出代表作为小老师,给大家讲解和翻译重点字词。其他小组要 积极质疑,讨论抢答。
7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重点词: 时:按时。说:通“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9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重点词: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从:遵从的意思。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 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 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
个人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初中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1. 三军:指军队。 2. 夺:改变。 3.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字句 翻译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摸索当前 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年龄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2.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3. 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请教,多摸索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 仁:仁德。
本课学习完毕
5. 忠:尽心尽力。 6. 信:诚信。 7.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 外物所困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 为所欲为,不会超过规矩。”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知道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 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道和体会。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摸索,就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问而 无所适从。”
4. 于:介词,对,对于。 5.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挑选他的优点 向他学习,发觉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字句 翻译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摸索当前 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年龄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2.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3. 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请教,多摸索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 仁:仁德。
本课学习完毕
5. 忠:尽心尽力。 6. 信:诚信。 7.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 外物所困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 为所欲为,不会超过规矩。”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知道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 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道和体会。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摸索,就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问而 无所适从。”
4. 于:介词,对,对于。 5.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挑选他的优点 向他学习,发觉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论语》十二章-优秀PPT课件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雍也》)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 忍受
•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 不了那穷困愁的忧,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 乐趣。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第34页,共82页。
子曰:“ 贤哉,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 贤哉,回也!”
第8页,共82页。
孔林
孔子墓地
第9页,共82页。
朗读 注音
•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乎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 一瓢饮,在陋巷(lòu) 博学而笃志(dǔ) •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第10页,共82页。
那
面,优 点
学习
那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
第47页,共82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 之。”
第48页,共82页。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 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 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 缺点。”
第一章
第11页,共82页。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n作状语 按时
yuè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通“悦”,愉快 顺承,无实义 代指学习的内容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 忍受
•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 不了那穷困愁的忧,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 乐趣。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第34页,共82页。
子曰:“ 贤哉,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 贤哉,回也!”
第8页,共82页。
孔林
孔子墓地
第9页,共82页。
朗读 注音
•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乎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 一瓢饮,在陋巷(lòu) 博学而笃志(dǔ) •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第10页,共82页。
那
面,优 点
学习
那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
第47页,共82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 之。”
第48页,共82页。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 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 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 缺点。”
第一章
第11页,共82页。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n作状语 按时
yuè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通“悦”,愉快 顺承,无实义 代指学习的内容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
《论语十二章》公开课PPT教学课件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
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
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
政”。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历
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 圣人 ”,
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他被誉为
21
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 (1):表达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 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是:__择__其__善_者__而__从_之__,__其_不__善__者_而__改__之___________。
• (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 _ __学__而_不__思__则_罔__,__思_而__不__学_则__殆______________。
• 要求:前后位四人为一组,结合课文 注解,翻译原文,能基本翻译即可。
• 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总 • 师生共同解决
13
自学检测
曾子曰:“吾日三省(xĭ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 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 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了?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 过呢?”
1
孔子典故
•
这个小孩听到孔子说自己年龄小后,有
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
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
,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
,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
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
有什么大惊小讶的呢?”孔子听后惊讶地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知识链接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包括 《诗经》《书经》 《礼记》《周易》 《春秋》
《论语》 论,编纂。语,语录。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由孔子 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与 《大学》《中庸》《孟子》合 称为“四书”。从汉朝初年到 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多年里, 《论语》一直是儿童的必读书 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 下”之说,足见其影响之大。
成语积累
三十而立: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从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知识拓展
襁褓 总角/垂髫 豆蔻 及笄 加冠/弱冠 而立 不惑 天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颐
课文串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词语解释
温:温习,复习。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的知识。而:表顺 承,就(或不译)。知:领会。新: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可:可以。以:凭借。为:当,做。 矣:了。
成语积累
三省吾身:泛指多次或从各个方面自我反省。
课文串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词语解释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而:表修饰,不译。志 :立志。于:在。学:指做学问。而:表修饰,不译。 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知:知道,懂得。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 见。从心所欲:随心所欲。欲:想要。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我国杰出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大力宣扬“仁 爱”学说,教育教学方面主张“有教无 类,因材施教”。整理了《诗经》《书 经》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 《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 部编年体史书。他与儒家的另一代表人 物——战国时期的孟子(他继承了孔子 的核心思想,并发扬为“仁政”,被后 世尊称为“亚圣”)并称“孔孟”,其 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43张PPT)
理解:第1句讲:学习方法。要想获得 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 一起来。
第2句讲:交友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 (礼节)、乐(音乐)、射 (射箭)、御(驾车)、诗、 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 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相结 合。
自己 weì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
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孟子》、《中庸》、《大学》、 《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 典。而“五经”是指诗、书、礼、易、 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左传》。“四书五经” 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字词积累
不亦说乎( yuè )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
理解: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饭是意:吃思这饭。里的今义古:义疏:通粗,糙疏散。曲肱肱(:gō弯ng着),胳胳膊膊。。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水:在古代汉语中,“水”不正当 指冷水;“汤”指热水。 的手段
对于
【译】: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 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 样。”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2句讲:交友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 (礼节)、乐(音乐)、射 (射箭)、御(驾车)、诗、 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 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相结 合。
自己 weì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
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孟子》、《中庸》、《大学》、 《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 典。而“五经”是指诗、书、礼、易、 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左传》。“四书五经” 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字词积累
不亦说乎( yuè )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
理解: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饭是意:吃思这饭。里的今义古:义疏:通粗,糙疏散。曲肱肱(:gō弯ng着),胳胳膊膊。。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水:在古代汉语中,“水”不正当 指冷水;“汤”指热水。 的手段
对于
【译】: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 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 样。”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课件2: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 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 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 《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 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 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 其两端而竭焉。”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体现了孔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 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 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 意义的思想方法。
三、课文分析讲解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 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 的是一个十分 可行的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 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 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 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孔子思想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 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 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 (2)教育思想 ► 重视教育的作用 ► 提倡“有教无类” ► 诲人不倦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共43张PPT)
【本章大旨】这一章安贫乐道精神的重要表述。
好的方面,优点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于此,意思是 “在其中”。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 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 就要改正。
【本章大旨】这一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 虚心向别人学习。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
修
中矣
身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做
人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饭 疏 食 饮 水…于 我 如浮 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
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第4章讲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本章大旨】第5章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认为不可偏废其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词语解释
而:表转折,却。则:就。罔: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 所适从。而:表转折,却。则:就。殆:疑惑。
句子翻译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 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第五章解读
第五章重点讲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 关系,认为“学”与“思”应并举并重,不可偏废。
孔子认为,“学”是基础,“思”要在“学”中进 行,二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关系。
知识链接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包括 《诗经》《书经》 《礼记》《周易》 《春秋》
《论语》 论,编纂。语,语录。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由孔子 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与 《大学》《中庸》《孟子》合 称为“四书”。从汉朝初年到 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多年里, 《论语》一直是儿童的必读书 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 下”之说,足见其影响之大。
词语解释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 。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 检查。为:替。谋:谋划办事。而:表顺承,不译。忠:忠 诚,尽心竭力。乎:表疑问的语气词,呢。与:同,跟。 而:表顺承,不译。信:真诚,诚实。传:指老师传授的知 识。
句子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 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 复习过了呢?”
句子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 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我知道哪些 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 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且不会逾越规矩。”
而:表转折,却。则:就。罔: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 所适从。而:表转折,却。则:就。殆:疑惑。
句子翻译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 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第五章解读
第五章重点讲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 关系,认为“学”与“思”应并举并重,不可偏废。
孔子认为,“学”是基础,“思”要在“学”中进 行,二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关系。
知识链接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包括 《诗经》《书经》 《礼记》《周易》 《春秋》
《论语》 论,编纂。语,语录。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由孔子 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与 《大学》《中庸》《孟子》合 称为“四书”。从汉朝初年到 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多年里, 《论语》一直是儿童的必读书 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 下”之说,足见其影响之大。
词语解释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 。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 检查。为:替。谋:谋划办事。而:表顺承,不译。忠:忠 诚,尽心竭力。乎:表疑问的语气词,呢。与:同,跟。 而:表顺承,不译。信:真诚,诚实。传:指老师传授的知 识。
句子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 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 复习过了呢?”
句子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 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我知道哪些 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 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且不会逾越规矩。”
初一上语文论语十二章课件.ppt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 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 本章谈学习方法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5
学会孔 习迷子 ,惑说 就而: 会无“ 有所只 害得学 。。习 ”只不
空思 想考 而, 不便
不子
学曰
则 殆 。 ”
: “ 学 而 不
思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1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2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
•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 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 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 人。”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2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 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 信服。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6
课文探究 • 第1句讲 • 第2句讲 • 第3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修养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7
我
曾子曰:“吾
每天
名词作日状语
多次
三
第
反省
替 转折
省吾身:为人 谋
转折
而不忠乎?与
二 章
朋友交而不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 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 本章谈学习方法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5
学会孔 习迷子 ,惑说 就而: 会无“ 有所只 害得学 。。习 ”只不
空思 想考 而, 不便
不子
学曰
则 殆 。 ”
: “ 学 而 不
思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1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2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
•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 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 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 人。”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2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 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 信服。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6
课文探究 • 第1句讲 • 第2句讲 • 第3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修养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7
我
曾子曰:“吾
每天
名词作日状语
多次
三
第
反省
替 转折
省吾身:为人 谋
转折
而不忠乎?与
二 章
朋友交而不
10_《论语》十二章_PPT课件_人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表转折) (表转折) (表顺承)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曲肱而枕之
(表转折) (表修饰) (表顺承)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子罕》)
•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的 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 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罕》)
• 子夏说:“广泛学习而且能志向坚定, 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论语》
• 《论语》是儒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论语》十二章课件
参考答案:
子曰:先生,指孔子。时:按时。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为人谋:替。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十有五:指15岁。有:通“又”。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方能达到。
4.第四章谈论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本章谈论的学习方法是:温故知新。
5.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了哪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6.第六章赞扬了颜回怎样的品质?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7.学习第七章:
1)本章阐述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以学习为快乐。
2)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3)本章讲到了学习的哪三个层次?有何作用?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作用: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论语》十二章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件 10论语十二章
13
分析文义
同“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独立
顺承 迷惑 顺承 自然规律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
顺承
顺承
超过 规范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14
分析文义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
不是勉强去做。
•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
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17
第四章
18
分析文义
旧的知识
复习 形容词作名词 顺承
• 子曰:“温 故
而知
新的领悟
31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32
第八章
33
分析文义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
乐趣
正当手段
对于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27
课文探究
•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 质。
28
第七章
29
分析文义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分析文义
同“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独立
顺承 迷惑 顺承 自然规律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
顺承
顺承
超过 规范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14
分析文义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
不是勉强去做。
•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
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17
第四章
18
分析文义
旧的知识
复习 形容词作名词 顺承
• 子曰:“温 故
而知
新的领悟
31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32
第八章
33
分析文义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
乐趣
正当手段
对于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27
课文探究
•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 质。
28
第七章
29
分析文义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F
学习目标 1、听读课文。 2、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语。 3、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 “而”的用法) 4、你最喜欢那一章,说出你的理由。 5、每章主要讲的内容。
第三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有: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有” 字。 立:立身,这里可理解为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越过; 矩:法度。 而:这句中的“而”都表顺承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 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 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 的意见,七十岁时能顺从意愿,而不会越过法度。”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 1.他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 2,他和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被称为 “世界文化四圣”。 3.国际上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文化节,成 立了其学说联合会。 4.中国人称其“圣人”,有这样一副对联赞 美他: 万世文章祖 历代帝王师 请问,这个人是谁?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 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 《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 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 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 面去寻找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 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同 学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 解呢?
设问释疑,合作探究
•独立思考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温故知新
第五章
转折连词,却
转折连词,却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 殆。”(《为政》)迷惑而无所适从
就
危险,疑惑
译文参考: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 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危险”.(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 信服。
第八章
吃 冷水 弯着胳膊 乐趣 也 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 而 枕之,乐 亦 表顺承 粗粮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正当的手段 对,对于
[译文参考]孔子说:“吃粗粮,喝 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 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 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 云一样。”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听读课文 要求:感知节奏,读 准字音,粗懂词义, 读出韵味
第一章
先生,指孔子 表顺承 1、子曰:“学而 时 习之,不亦说乎? 按时 温习 通“悦”,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而 不 愠, 不亦 君子乎?” 生气,恼怒 有才德的人 表转折,却
•重点字词:罔、殆
设问释疑,合作探究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正确的学 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说明了学习与 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 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学习 辨正统一 思考 迷惘
这章中两个“学”和两个“思”有什么特殊含义?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市东南)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 家 、 教育家 , 政治家, 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人。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 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 的社会。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 “至圣”,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亚圣”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 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世界 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的思想:“仁”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 的思想道德学说 。 即仁爱、
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 “仁政”“礼治’,提倡 德治和教化。他认为做人 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 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 厚。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 采取存疑态度, 教育方 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注重“学”“思”结合, 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 国平天下,政治、经济、 军事、伦理、教育,几乎 无所不包。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 是什么?治学的人重视个人思想品德修养 •你有什么启示?
设问释疑,合作探究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诚 实守信、童叟无欺,“严于律己,宽以待 人”为高尚之士立身之本,正确的品德修 养要常常反省,防患未然,诚实守信。
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 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 第一个“思”指思考,动脑筋; 第二个“思”指空想。
有害
第六章
品质高尚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语气词 简陋 能忍受 乐于学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参考:孔子说:“多么贤德呀,颜回! 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 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 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多么有贤 德啊,颜回!”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而知新,可以 / 为师矣。” 4、子曰:“温故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学而不思 / 则罔,思而不学 / 则殆。”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7、子曰:“知之者 /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 如乐之者。”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 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简言之,学习和修 养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第四章
温习 4、 子曰:“温
凭,凭借
旧的(知识) 领悟 做,成为
故 而
表顺承
新的领悟
代词,它。这里指 学问和事业。
喜爱,爱好
7、子曰:“知之 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趣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译文参考:孔子说:“懂得学习的 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 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设问释疑,合作探究
本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章阐述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学习、 求学为快乐,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倡以学习为乐趣。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
设问释疑,合作探究
本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这章讲人得有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 取,鄙夷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 这章对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和感悟? 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 劣环境。安于贫困并不是说这个人无能,而只是 一种纯朴的态度;不加雕饰如清水出芙蓉。贫困 只是物质上的困窘,然而精神上的洒脱却不因此 而束缚,也许我们一时会遭遇困难,但只要保持 精神上的快乐,就依然不是一个贫者,就依然不 被生活所迫,而悠然的凌驾于生活之上。
注意下列读音
1、论(lún)语 2、不亦说( 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 xǐng )吾身 5、传(chuán )不习乎 6、不逾( yú )矩( jǔ ) 7、学而不思则罔( wǎng ) 8、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9、一箪( dān)食,一瓢( piáo)饮 10、曲肱( qū gōng )而枕之 11、逝者如斯( sī )夫( fú ) 12、博学而笃( dǔ )志
设问释疑,合作探究
本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孔子赞扬颜回安平乐道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 精神,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 本章讨论的是道德修养:安于贫困,乐于学习。 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这一则给你的 启示是什么? 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追求, 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第七章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子曰:吾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而志于学,三十 / 而 3、子曰:“吾十有五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习方法、人生乐趣与个人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 (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 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 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第二章
自己 我 多次 2、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身: 每天 检查,反省 办事 为人 谋 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 信乎? 表转折 尽心竭力 替 交往 诚信 传 不 习乎?” 表转折 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习 固定句式:“不…乎?” 译作“是不是…呢?” 译文参考: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 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 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