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主诊医师负责制
页码
2-1
一、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核心是由一位主诊医师及其率领的医疗小组全面负责病人从门诊、住院、手术直到出院后的随访等工作的全过程,在医疗上做到随叫随到,主导治疗和天天查房,主诊医师要对他所负责诊疗的病人的完整合法的病历负有责任,必须在住院医师所记录的病历、体检、手术记录上签名,在病历首页上要写明出院诊断并签名和注明日期,要对病历的准确性负责,对自己所主管的住院医师及其本人的医疗行为负责,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必须请求会诊时,则有责任请合格的会诊医师。
二、主诊医师由相当于国内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因此可以是教授、副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不等,主诊医师的资格必须经过考核后由医院资格委员会讨论通过认可,才正式有收治病人入院、手术和会诊等医疗权利。
三、主诊医师除负责诊治和天天查房外,还承担申报科研项目及任教,这样就保证了诊治工作的质量,还能发挥每个医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在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时还同时实行病历监督管理制度和规范化培训制度等。医院一开始就建立对病人挂号后的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全部病历记录都作系统保存的制度,以便于医师全面掌握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病案室每月进行一次病历检查,进行同行评议,最后交由质量控制委员会审定。
五、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重要配套内容,重视技术培训,推进自身建设。
3.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主诊医师也要参加规定的业务学习,接受培训,并都有明确量化的培训指标。高年资住院医师都要通过安排住院总医师的工作,以提高他的组织管理和查房处理能力。
1.低年资住院医师只是学习阶段的医师,没有处方权,只能在主诊医
文件名
主诊医师负责制
电子文件编码
ZLGL-03-027
页码
2-2
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公立医院经营机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明确行为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加强和不断改进医院服务,建立并全面落实“权责明确、奖惩相应、提高绩效、促进发展”的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科长领导下的主治医师责任制。
第二条: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在科主任领导下,由主诊医师负责的医疗小组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临床医疗制度。
第三条实行主治医师责任制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各级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满足患者选择医生的需要,密切医患关系。
第四条我院采取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实行主治医师责任制。
第二章主治医师的聘用第五条:主诊医师分类:(1)正式主诊医师:正式主诊医师在正式在编人员中挑选,配备相应的床位和下级医师,承担全日制工作;(2)自由主诊医师:由科主任和退休返聘的老专家担任,不配备专门床位和下级医师,可以自由开展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的诊疗工作;(3)后备主诊医师:由已达到主诊医师资格者担任,按照主诊医师遴选得分排名,选择1名,后备主诊医师平时承担主管医师的工作,当科内正式主诊医师因故不能正常工作时顶替,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
如果科室达到主诊医师资格的人数有限,也可以不设后备主诊医师。
第六条:主诊医师的基本条件:主诊医师应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具有10年以上专科工作经历(不含轮转时间和脱产学习时间)能熟练掌握本专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方法,能熟练开展《各级医师手术范围》所规定的该科各种手术和操作。
第七条:主诊医师的遴选和聘用程序:(1)符合主诊医师条件的人员向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附个人申请表),由科主任根据分组情况和床位规模向医务科差额推荐候选人名单;(2)由医务科进行资格审查和认定;(3)由医务科组织对候选人评审,评审分本科医护人员测评、医院考核组(由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医院班子会评审三个层面,各占总分的40%、30%和30%;(4)医院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各科室正式主诊医师、自由主诊医师、后备主诊医师名单,并下发通知予以聘用。
内科的工作计划
内科的工作计划
《内科工作计划》
一、目标和目的
内科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工作是针对成年人的身体健康进行诊断和治疗。
内科医生需要掌握广泛的医学知识,熟悉各种常见疾病和病理生理过程。
本工作计划旨在梳理内科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目标、规划工作内容,以更好地完成内科医生的职责。
二、工作内容
1. 患者诊断与治疗:内科医生需要负责对成年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涉及到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工作。
2. 医疗指导:内科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指导,包括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3. 健康管理:内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包括对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和跟踪病情的变化。
4. 医疗记录:内科医生需要认真记录患者的病历,包括病史、诊断、治疗计划和治疗效果等信息。
三、工作计划
1. 深入学习:内科医生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医学知识,包括病理生理、临床诊断、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加强技能:内科医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包括疾病诊断、用药指导、医疗指导等方面的技能。
3. 科研工作:内科医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包括开展临床试验、参与学术交流等。
4. 与团队合作:内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医疗人员合作,包括护士、影像学医师、实验室技师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四、总结与展望
内科医生是医院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未来,内科医生的工作将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主诊医师负责制度
主诊医师负责制度
1.在进一步认真落实卫生部"患者选择医生"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吸取国际上成熟的医院管理模式和体系,其所以能够有效运行的经验,进一步保障医疗的连续性、治疗的及时性,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利用率;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患者安全感与满意率,强化医师的责任性和年轻医师的培养,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2.每一位住院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都要由注册的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组成的医疗小组进行讨论确认。
3.医疗小组由具备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负责,担任主诊医师,带领由若干名下级医师组成的医疗小组,对其所管理的患者负责,包括对患者的门诊、人院、检查、诊断、治疗、出院后复诊整个过程。
4.主诊医师负责经管床位病历记录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常审住院病历的内涵质量,对各项重要记录的内容须签字认可。
5.主诊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诊疗(或手术)方案,患者病情变化时应随时介绍病情,下级医师应详细记录主诊医师的介绍内容以及患者或家属的意见。
6.主诊医师必须亲自参加所管患者的病例讨论、院内外会诊以及各种重要治疗变更的知情同意谈话。
7.建立主诊医师责任制评价指标,至少包括有医疗数量、效率指标、医疗质量(医疗文书质量、医疗缺陷、服务质量)、出院患者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相关指标。
主诊医师要用“诊疗常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主诊医师负责制试行方案
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方案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也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看病”到“看病人”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传统的医院管理以科主任为核心,采用科室成本核算,在分配上科主任有分配自主权,不能突出医师在诊疗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形成竞争态势,医疗责任制也不十分明确,为此很多医院探索和实践了主诊医师负责制这种全新的医疗管理模式,在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针对我院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量不足,医疗投诉较多,病人满意率不高等状况,我院将对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进行探索。
一、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意义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由一个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医师组成一个治疗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接诊、住院、诊疗操作(包括手术等)及出院随访等工作的一种医疗管理模式。
通常由三个层次的人员组成,第一层主诊医师一般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当(高年资主治医师也可),负责本医疗组的全面事务;第二层一般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当,是主诊医师的主要助手;第三层住院医师是与患者接触交流最频繁的医师,负责观察病人、汇报病情、记录病历等具体事宜。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比较好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患者可以根据所知信息和满意程度选择不同的主诊组就医,这一主动权能够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病人得到实惠。
2.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强调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一条龙服务。
3.主诊医师负责制改变了管理流程,赋予主诊医师更多的质量管理权、技术把关权,可以充分调动主诊医师的积极性。
4.能充分调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医院内部竞争力,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二、目标要求,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思想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争取2010年6月在2-3个科室实施,达到:1.破除职务、职称的“终身制”。
2.破除分配制度的“大锅饭”。
主诊医师负责制诊疗模式
主诊医师负责制诊疗模式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思考传统的诊疗模式中,床位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构成三级医师负责制,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三级医师逐级负责,逐级请⽰。
这在⼀定程度上影响了诊疗活动的及时、精确及有效性。
此外,也会导致⾼年资、⾼职称的医⽣备受追捧,低年资医⽣备受冷落,使医务⼈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被选择⼏率⾼的医⽣往往⼯作量超负荷,也很难保证医疗质量,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前提倡的“主诊医师负责制”优点在于:变科主任⼀个⼈为科室发展承担责任为⼈⼈关⼼科室的⼯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学科发展,删减了繁冗的管理层次,提⾼了⼯作效率,使得门诊、病区、⼿术实现⼀体化转归,依托主诊⼩组的诊疗模式使诊疗流程实现⽆缝衔接,更有利于对病⼈治疗的全程控制。
科主任作为⾃由主诊医师,全⾯负责科室内的技术创新和内涵建设、服务管理、质量管理、发展管理、相互协调管理,更多的将精⼒和注意⼒放在科室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上。
我院⾃2004年开始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其有利有弊,关键在于通过改⾰趋利避害,使其健康发展。
双向选择催⽣主诊医师我院主诊组的设置是以任务定岗,按岗招⼈。
按照病⼈数量核定主诊组数量和主诊医师数量。
遴选标准。
主诊医师需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个别可为⾼年资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临床知识和实践能⼒,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法,并具有⼀定的组织能⼒;近三年在SCI、中华、核⼼期刊有论⽂发表,引进新技术、新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者优先;近三年有医疗事故、重⼤医疗纠纷和投诉者⼀票否决。
双向选择。
主诊医师名单确定后,组织各科室进⾏双向选择,即主诊医师选择下级医师,下级医师选择主诊医师。
每位下级医师只能选择⼀名主诊医师,主诊医师可根据科室⼈员情况,选择3~4名下级医师。
通过双向选择结果成⽴各科室主诊组。
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如果没有下级医⽣选择主诊医师,则该主诊医师资格则被取消;如果下级医师没有任何⼀名主诊医师选择,则该医师可能被调⾄其他⼯作岗位。
由主诊医师负责的试行方案实施
由主诊医师负责的试行方案实施1. 背景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主诊医师负责制能够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因此,本方案旨在探讨并实施由主诊医师负责的试行方案。
2. 目标本方案的实施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主诊医师负责制体系,使得主诊医师在医疗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3. 实施步骤3.1 主诊医师选拔与培训- 设立主诊医师选拔标准,包括专业技能、工作经验、沟通能力等方面。
- 对选拔出的主诊医师进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
3.2 主诊医师职责明确- 明确主诊医师的职责范围,包括病例审核、治疗方案制定、患者管理等。
- 建立主诊医师与辅助医师、护士等团队成员的协作机制。
3.3 主诊医师绩效考核- 建立主诊医师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等方面。
-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主诊医师进行奖惩,激励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4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主诊医师负责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病例、治疗方案、患者信息等的共享。
-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主诊医师的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由主诊医师负责的试行方案,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 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
- 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5.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5.1 风险评估- 主诊医师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患者满意度降低。
- 主诊医师与团队成员协作不畅:可能导致医疗过程不顺利,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5.2 应对措施- 加强主诊医师的培训和选拔,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 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加强主诊医师与辅助医师、护士等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6. 实施时间表- 第 1-3 个月:主诊医师选拔与培训,明确职责范围。
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践与探讨
Medical Management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践与探讨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Attending Physician Responsibility System□ 徐僖 XU Xi ① 胡馨予 HU Xin-yu ② 钱翠玉 QIAN Cui-yu ① 张素娟 ZHANG Su-juan ③ 许武 XU Wu ③*Abstract主诊医师负责制是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是由各个主诊组全面负责患者医疗等工作。
传统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由科主任负责,存在诸多弊端。
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对主诊医师负责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明确各级医师的职责,调动各级医师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授权赋能激活团队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益,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a new type of medical service mode, in which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team is fully responsible forthe care of their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three-level doctor ward rounding system, the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are of patients, and 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hospital made active exploration into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responsibility system,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hysician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motivating them. Authorization and empowerment motivatedevery member in the medical team, reduced medical disputes, improved quality of care and operation benefits, and strengthen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关键词 Key words:主诊医师 Attending physician ;医院 Hospital ;管理 Management作者单位:①九江学院附属医院Jiujiang University Aiffiated Hspital 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Email: 1178149253qq @.com *通讯作者:许武中图分类号:R192.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0.07.011主诊医师负责制是由主诊医生组全面负责患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医疗服务模式[1],早在1950年,美国就开始探索主诊医生责任制,并迅速扩展到教学医院、社区医院和私人诊所。
刘鹏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与管理
3. 以主诊组为单位轮流进行病房值班,夜间负责病人 的一般处理,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
主诊医师的职责
1. 全权负责实施患者门诊、住院、手术、会诊 出院后随访等一系列医疗活动
2. 对质量及安全、效益、绩效考核、分配有决策权 也承担主要管理责任
3. 负责对本组低年资医师的教学任务
其他人员科主任决定是否轮换 及何种形式轮换。
《办法》— 主诊医师、诊疗组审批流程
主诊医师审批流程
主诊医师审批流程
《办法》—主诊医疗组的运行 门、急诊 病房值班 人员替代 患者收治
《办法》—主诊医疗组的运行(一)
患者收治
1. 诊疗组负责患者从门诊、病房、手术、会诊 、 出院随访 等全程的医疗工作。
红线标准:从医、教、研等多个方面对各诊
疗组进行年度工作考核 。
安全
医疗
教学
医德 医风
行政 指派
考核
工作 纪律
科研
经济
医务处牵头,多部门
制定相关考核细则。
终止担任主诊医师资格1年之红线标准
举例:医疗指标
1.考核年度出现丙级病历≥1份。 2.考核年度发生医疗纠纷造成医院赔偿 2040(含)万。 3.违反医院管理制度、诊疗操作规范,造成 造成患者死亡或者重度伤残等严重不良后果的。
4 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国内各医疗机构推行情况
长海/东方肝胆 /友谊/华西/长庚/邵逸夫医院
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指导思想
1. 促进有序竞争,提高医疗效率。 2. 明确各级职责,保证医疗安全。 3. 助力医院人才成长。
主诊制实施时间轴
2015年12月
统一思想,拟定改革 目标。2015年12月, 将实施主诊医师负责 制作为2016年医院 重点工作之一。
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度
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度1.主诊医师的确定:医院应根据医生的专业素质、经验以及科室的需要,确定适合担任主诊医师的医生。
并且医院应该为主诊医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升其综合能力和治疗水平。
2.患者指定主诊医师:患者在就诊时,应由医院指定主诊医师,该医师会负责患者的全程治疗和管理。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选择或更换主诊医师,但也需要遵守医院的规定和程序。
3.主诊医师全程负责:主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期间必须承担全程负责的责任,包括患者的初步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检查结果的解读、随访及复诊的安排等。
同时,主诊医师还需要与其他科室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
4.信息共享和记录: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能够及时分享和记录。
主诊医师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5.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主诊医师和相关医疗信息,并有权选择是否接受这位医师的治疗。
医院应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但最终决策权应掌握在患者手中。
6.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医院应加强对主诊医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医师行为规范和医疗质量安全。
同时,医院还应规范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对医疗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和法律保护。
然而,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比如,医生资源的紧缺、医生个体能力和经验的不均衡以及患者需求的多样化等。
因此,医院需要在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度时,充分考虑医生和患者的合理需求,平衡好医患利益,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发挥作用。
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五点意义
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五点意义医院作为一个医疗机构,其中医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即由一名主诊医师全程负责患者的诊疗工作,对医院和患者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论述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意义。
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下,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多个医生,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治疗计划不连贯等问题。
而主诊医师负责制下,患者与主诊医师的关系更加稳定和密切,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二、促进医患沟通与信任主诊医师制度的推行,有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主诊医师负责制下,医生与患者建立起互信的关系,患者可以更加放心地将自身的病情告知医生,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信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三、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有效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传统模式下,患者可能会在就医过程中反复就诊、重复检查,导致医疗资源浪费。
而主诊医师负责制下,主诊医师具备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和治疗记录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规划,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提升医生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通过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提升医生的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
医生在主诊医师制度下,承担起对患者诊疗全程负责的责任,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切实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这种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的提升,能够激发医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医疗质量。
五、建立医院良好的口碑与形象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能够帮助建立良好的口碑与形象。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主诊医师的全程负责,享受到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便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样的医疗体验会使患者感到满意,并愿意向他人推荐医院,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对医院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科门诊工作计划
内科门诊工作计划
《内科门诊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
1. 提高内科门诊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2. 加强内科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团队效益。
二、工作内容
1. 患者接待:安排医生负责接待患者,登记患者基本信息,核实病历资料。
2. 问诊与体检: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详细的问诊,并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3. 诊断与治疗:医生根据问诊与体检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4. 患者教育: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日常护理和用药注意事项。
三、具体安排
1. 定时轮诊:内科医生轮流接诊,每位医生轮诊时间不超过4小时。
2. 严格按时:医生按照门诊预约时间接诊,保证患者就医时间的准确性。
3. 确保诊疗质量:医生要严格按照诊疗规范,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多学科协作:建立内科门诊与其他科室的联动机制,及时转诊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四、工作要求
1. 坚持患者至上: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加强沟通协作:医生之间要加强交流,共同讨论诊疗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3. 打造和谐氛围:内科门诊工作团队要和谐团结,共同为患者服务。
五、工作成效评估
1. 患者满意度: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内科门诊服务的评价。
2. 医疗质量评估:定期组织医疗质量评审,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内科门诊诊疗水平。
通过《内科门诊工作计划》的执行,将有效提高内科门诊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医疗服务,也会增强内科门诊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效益。
[VIP专享]主诊医师负责制——医疗管理模式的革新之道
主诊医师负责制——医疗管理模式的革新之道以往患者来院就诊,多遵循“门诊是门诊,住院是住院”的分段式诊疗模式,也就意味着从门诊到病房再到手术,患者寻医问诊的并非同一个医生。
这也是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三级医师负责制”下的患者就医轨迹。
主诊医师负责制作为一种新的医疗管理模式,是对传统患者就医轨迹的一种颠覆。
它按照疾病或医疗技术分组,将科室医生分为若干团队,由一名主诊医师带领诊疗小组,为患者提供从门诊到住院、手术的“一条龙”诊疗服务。
医疗团队绑定患者诊疗全程早在多年前,我院就已在外科系统试点实行了主诊医师组。
今年6月,主诊医师负责制在全院全面推行。
医院按照“以床定组”的原则,在全院已有的37个三级科室设立了主诊医师组234个。
每个主诊医师组由1名主诊医师、1名副主诊医师和2-4名主治或住院医师组成。
主诊医师组分工明确。
主诊医师作为组长,负责本诊疗组的全面事务,由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担任;副主诊医师则承担主诊医师主要助手的职能,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主治或住院医师是与患者交流接触最多的,他们主要负责观察、汇报病情、病历记录等具体工作。
以心外科为例,科室按照77张床位的编制,在三院区共设立了4个主诊医师组,一改单兵作战的状态。
医师们从接诊患者了解病情开始,到相应的检查、诊断、治疗及出院后的跟踪随访,都以主诊医师组为单位。
在这一过程中,主诊医师全盘统筹,团队全程跟踪负责,实现了门诊、病区、手术的一体化转归和诊疗流程的无缝衔接,也使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统,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更加准确、及时。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住院患者。
他说,从第一次检查直到手术,主诊团队的医生们全程追踪,不存在以前找不到人或半路换医生的情况。
“先前,我住院都不知道该跟谁询问病情,现在一住进来,就由固定的几名大夫负责每天查房,身体稍不舒服了,就能马上找到他们,确实和原来不一样了。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形式从患者角度看,主诊医师组为他们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从科室管理角度看,主诊医师负责制有利于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
主诊医师负责制框架设计方案及分工
主诊医师负责制框架下的运营设计方案及分工(初稿)为加强并持续改进医院服务,构建并全面落实“三个提升”的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医院于2号使用后,实施全院“一张床”模式下的科主任领导的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疗管理模式。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比较好的人事制度,具有如下优点:1.患者可以根据所知信息和满意程度选择不同的主诊组就医,这一主动权能够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病人得到实惠。
2.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强调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一条龙服务。
3.主诊医师负责制改变了管理流程,赋予主诊医师更多的质量管理权、技术把关权,可以充分调动主诊医师的积极性。
4.能充分调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医院内部竞争力,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一、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概念主诊医师负责制,核心是由一位主诊医师率领医疗小组全权负责患者诊疗全过程医疗管理模式,包括门诊、住院、手术、随访、组织会诊等,主诊医师组是由一名Attending(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Fellow(主治医师以上)和Resident(住院医师)等人员组成,Fellow对Attending负责,进行由Attending授权范围内的诊疗工作,Resident负责具体事务的实施。
通过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疗服务模式,旨在强调主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为病人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合理的医疗费用。
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主要运作模式(医务科负责调整)(一)医生核算单元的设置1、主诊组根据2号楼床位及医生人数设置主诊组,原则上,每40―55张床位,设置3―5个主诊组。
主诊组人员配置最低要求为:1名级主诊医师、1名主管医师、1名经治医师,即“1―1―1”配置。
当收治患者人数和人员配置应相适应,如收治患者人数长期超出本组所能承担的数量,则增加人员配置为“1―1―2、1―1―3等。
科主任提出本科主诊医疗组设置数量、人员配置的书面申请(附主诊医疗组设置申报表),报医院领导小组讨论审定。
某公立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某公立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题目:公立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一、定义
公立医院(以下简称"本院")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
部部门的规定,本院组织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其目的在于确保主诊医师
按机构和行政科室要求,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保证医疗服务安
全与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二、主要内容
1、本院在遵循医疗服务安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要求,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
2、主诊医师负责制应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由本院主任负责制定负责
制的具体规定;
3、本院主任对本院的负责制的管理进行监督和督促;
4、本院的主诊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程关注,并依据临床诊断和治
疗要求,制定患者的医疗方案,对患者的进展情况及时跟踪分析;
5、本院的主诊医师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病历、化验、检查、护理等
信息,并积极参与患者的医疗决策,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6、本院的主诊医师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临床能力,完善临床技能;
7、本院的主诊医师应及时反映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跟踪护理
质量和服务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按时完成;。
内科工作制度及各班职责
内科工作制度及各班职责一、内科工作制度1. 内科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内科工作的全面管理。
2. 内科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内科、肾内科等专科,各专科门诊由专科医师负责。
3. 内科医师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4. 内科医师应当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合理使用药物,确保医疗安全。
5. 内科医师应当注重患者隐私保护,遵守医疗伦理,尊重患者权利。
6. 内科应当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规范病历书写,保证病历质量。
7. 内科应当加强床位管理,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8. 内科应当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
9. 内科应当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0. 内科应当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促进患者康复。
二、各班职责1. 门诊班:负责内科各专科门诊的日常工作,包括挂号、就诊、检查、开药等。
2. 住院班:负责内科住院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包括查房、开医嘱、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等。
3. 急诊班:负责内科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接诊、评估、处理、转诊等。
4. 重症班:负责内科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执行治疗方案等。
5. 门诊护士班:负责内科门诊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接待、导诊、候诊、输液、换药等。
6. 住院护士班:负责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接待、床旁护理、观察患者病情、执行医嘱等。
7. 急诊护士班:负责内科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接诊、评估、处理、转诊等。
8. 重症护士班:负责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执行治疗方案等。
9. 医生助理班:负责协助医师进行日常诊疗工作,包括病历书写、医嘱处理、资料整理等。
10. 行政班:负责内科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等。
主诊医师暂行办法
主诊医师负责制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医疗质量,我院实施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鼓励科室人员竞争上岗。
第二条:主诊医师负责制又称诊疗小组组长负责制,主诊医师即诊疗组组长。
其核心是由一名主诊医师带领副主诊医师和责任医师组成一个诊疗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组的医教研等全面工作。
第三条:改革分配机制。
增加按知识、风险、责任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重,向科技含量高、风险高的岗位倾斜。
第二章主诊医师的基本条件第四条、原则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有一定技术特长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也可担任主诊医师。
第五条、主诊医师能熟练掌握该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方法;外科医师能严格按照《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熟练开展《江苏省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所规定的该科各种手术和操作;有较高的科研、教学水平。
第六条、近两年无因行风等问题受到行政纪律处分。
第三章主诊医师的产生与管理第七条、科室主任、副主任无需参加评审,可直接被聘为主诊医师。
第八条、符合主诊医师条件的人员经科主任审核后,填写主诊医师竞聘表,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
第九条、医务科、人事科会同相关部门对申请人员组织评审,评审打分分为基本条件分、专家组打分、院领导打分、相关职能科室人员打分、本科室人员打分。
第十条、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小组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主诊医师资格,由科主任聘用。
第十一条、主诊医师一年一聘,医院每年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考核成绩后1/3的现任主诊医师及符合主诊医师基本条件但上一年未任主诊医师的人员,组织考核、筛选,择优汰劣。
第四章主诊医师职责与权利第十二条、主诊医师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组的医教研等全面工作。
第十三条、按照医院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有责任将组内危重、疑难、特殊病例提交科室讨论并服从科室讨论意见;主诊医师根据科室安排带领本组人员定期参加门急诊工作,并安排好病房工作,主诊医师负责完成医院下达科室分配的指令性、临时性任务。
内科工作制度有哪些
内科工作制度是指在内科医疗工作中,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内科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门诊内科工作制度1. 就诊病员必须先挂号,按照先后顺序就诊。
老年病员可优先就诊,急、危、重病人随到随诊。
2. 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力求正确诊断,治疗措施得力。
3. 急、危、重病人处理要及时、准确、敏捷,尽心竭力救治。
疑难病人应邀请会诊,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4. 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严格执行医疗常规,因病施治,合理、安全、科学的用药。
详细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5. 对需入院病人,应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填写住院通知单,办理住院手续,方可入院。
6. 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坚持医疗原则,按规定出具医疗证明,规范书写病历、处方和各种检查申请单。
7. 讲究医德,仪表端正,衣帽整齐。
室内整洁,紫外线消毒有记录。
做好科内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8. 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
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二、住院内科工作制度1. 住院医师要认真执行住院病人查房制度,了解病人病情,关注病人需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住院医师要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正确、安全地应用于病人。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住院医师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导,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4. 住院医师要积极参与病人的术前讨论、术后评估和并发症的防治工作。
5. 住院医师要定期向上级医师汇报病人病情,及时请示处理遇到的问题。
6. 住院医师要规范书写病历,做好病历管理,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三、内科护理工作制度1. 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2. 护理人员要定时观察病人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病人病情变化。
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在我院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讣划一、人员的安排根据现有的情况,可将现有的人员分为3个医疗小组,每个医疗小组由一个主诊医师、一个副主诊医师和1,2名助手组成,在主诊医师当中设立一名行政科主任,每个医疗小组轮流承担门诊及病房值班任务,具体值班安排山行政科主任决定;以医疗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经济核算以及绩效工资的发放。
二、人员的组成1、主诊医师111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诊医师由医院考评聘任, 并由主诊医师聘任副主诊医师及助手;2、副主诊医师山主治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3、助手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三、工作安排1、各位医师按科室安排从事门诊和病房工作,不得擅自调班,不得同时兼替门诊和病房丄作。
同时严格执行病人选医师制度。
2、以医疗小组为单位轮流参加病房值班,并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
3、每天值班医师山一名助手担任一值,副主诊医师担任二值,主诊医师担任三值,按每月统一安排的值班表轮流担任。
一、二值医师担任笫一线的具体工作,并随时取得三值医师的指导;三值医师全面负责指导一线医师工作。
值班医师必须确认通讯丄具处于工作状态,一线值班医师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夜间必须在值班时留宿,护理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招请时必须立即前往诊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时间。
4、值班医师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及当日来的急诊病人均III该组值班医师负责,不得推诿或拒绝治疗病人。
夜间同时处理各医疗小组病人的一般处理。
5、各医疗小组的病人日常诊治工作原则上由各医疗小组自行担任,夜间如遇紧急情况(如临时决定手术或病情突变须进行重大抢救)而本组医师不在班时可山当班组医师及时处理,并山当班组医师及时通知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告知情况,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应尽量到场主持手术或抢救。
6、病房病人的日常工作山主诊医师负责,但是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其临时性医疗丄作和发生临时情况的处理则有值班医师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在我院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一、人员的安排
根据现有的情况,可将现有的人员分为3个医疗小组,每个医疗小组由一个主诊医师、一个副主诊医师和1,2名助手组成,在主诊医师当中设立一名行政科主任,每个医疗小组轮流承担门诊及病房值班任务,具体值班安排由行政科主任决定;以医疗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经济核算以及绩效工资的发放。
二、人员的组成
1、主诊医师由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诊医师由医院考评聘任,并由主诊医师聘任副主诊医师及助手;
2、副主诊医师由主治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3、助手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三、工作安排
1、各位医师按科室安排从事门诊和病房工作,不得擅自调班,不得同时兼替门诊和病房工作。
同时严格执行病人选医师制度。
2、以医疗小组为单位轮流参加病房值班,并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
3、每天值班医师由一名助手担任一值,副主诊医师担任二值,主诊医师担任三值,按每月统一安排的值班表轮流担任。
一、二值医师担任第一线的具体工作,并随时取得三值医师的指导;三值医师全面负责指导一线医师工作。
值班医师必须确认通讯工具处于工作状态,
一线值班医师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夜间必须在值班时留宿,护理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招请时必须立即前往诊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时间。
4、值班医师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及当日来的急诊病人均由该组值班医师负责,不得推诿或拒绝治疗病人。
夜间同时处理各医疗小组病人的一般处理。
5、各医疗小组的病人日常诊治工作原则上由各医疗小组自行担任,夜间如遇紧急情况(如临时决定手术或病情突变须进行重大抢救)而本组医师不在班时可由当班组医师及时处理,并由当班组医师及时通知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告知情况, 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应尽量到场主持手术或抢救。
6、病房病人的日常工作由主诊医师负责,但是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其临时性医疗工作和发生临时情况的处理则有值班医师负责。
对危重病人和手术后病人,经管医师在下班前必须向值班医师交班,必要时床前交班。
值班医师接班后必须认真阅读重点病人的病程记录,了解病情,切实负责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对病情变化和相应的处理及时在病程记录中做出记录;如病情发生较大变化(如疑有术后腹内出血需要再次手术等重大措施,或病人濒于死亡等),值班医师应一边进行应急处理,一边紧急招请主诊医师到院处理。
若此时主诊医师联系不上,应报告科主任。
7、值班医师若遇到疑难病例和不能胜任的手术,应及时依次向上级主诊医师、科主任请示,并执行上级主诊医师和科主任的指示。
若
遇有医疗纠纷、重大事故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科主任、医疗或行政总值班汇报,以求得帮助。
8、每天按当月排定的排班表安排一名主诊或副主诊医师参加门诊,在门诊或急诊遇到需要住院治疗的的病人,由当班医师开具住院卡,并协助住院处妥善处理好费用问题。
入院后应严格执行病人选医师制度,由病人所选择的医疗小组的主诊医师负责该病人的诊治,安排手术,切实做好手术前后的处理,必要时请有关科室医生会诊。
疑难病例须提交科室讨论,由主诊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负责安排。
9、重大疑难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须报告科主任及医务科,在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10、有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例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并由科主任组织全科讨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上报医务科。
11、各位医师按科室安排及时参加院内会诊。
若需邀请院内其他科室医师会诊,原则上由各组主诊医师决定。
若邀请院外会诊,则必须先经院内会诊后认为确有必要,再由科主任签发会诊单,报医务科审批,获准后方可执行。
经管医师个人不得联系院外会诊。
12、外出会诊必须有请求会诊医院的会诊单,到医务科备案。
外出会诊的医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在安排好本院工作的前提下外出。
会诊过程中有意外情况发生,回院后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13、主诊医师必须每天早上(包括节假日)诊视本组所有病人。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查房者须委托同级医师代为查房。
14、助手必须在下午下班前再次查房,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处理。
各级医师必须按时完成医院规定的的各种医疗文书。
科主任和上级医师应及时检查各种医疗文书的质量及完成情况,采取各种手段敦促有关人员完成此项工作。
15、各位医师都有承担教学的义务,应积极承担科室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各医疗小组必须乐意接受科室安排的医疗查房和教学查房,原则上由实习进修医师或助手汇报病史,副主诊医师补充病史,主诊医师分析病史并讲述诊疗计划。
四、各级医师的工作职责
1、实习医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解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认真采集病史,及时书写医院允许的医疗文书并及时由带教老师审阅签字,积极参加一般小型手术的诊疗操作,但不能独自处理病人。
2、进修医师: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一步熟悉儿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认真及时书写病程记录等医疗文书并及时由带教老师审阅签字,积极参加各种手术等诊疗操作及有关的围手术期处理,但不得独自处理病人。
3、助手:按住院医师轮转计划轮转有关科室。
在本科工作期间,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一步熟悉儿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认真及时书写病历、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办理出院等医疗文书,积极参加各种手术等诊疗操作及有关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及各种检查结果,但不得独自处理危
重病人;协助上级医师指导实习医师的工作。
在手术权限范围内(手术权限范围由本组主诊医师决定)接受本组主诊医师委托可以单独施行相应的手术,并对主诊医师负责;若术中发现不能胜任,应及时请示,否则自行承担主要责任。
4、副主诊医师:协助主诊医师进行本医疗组的日常诊治工作,受本组主诊医师委托处理病人,指导助手的医疗诊治工作,在手术权限范围内(手术权限范围由本组主诊医师决定)接受主诊医师委托可以单独施行相应的手术,并对主诊医师负责;若术中发现不能胜任,应及时请示,否则自行承担主要责任。
5、主诊医师:负责指导本医疗小组的日常医疗工作,按医疗常规的要求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决定病人是否需要会诊;但有重大疑难病例或有并发症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提交科室讨论。
此外,还须认真学习国内外新技术、新理论,关心、指导副主诊医师和助手等的业务学习,在科室和医院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6、科主任:负责科室的医疗行政管理,并向院长负责。
落实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安排科室的日常工作,组织全科性学术活动、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讨论等。
组织实施医院和本学科的中远期发展计划;定期对各医疗小组的医疗活动进行检查,对科室的医疗管理提供各种建设性意见。
五、责任和权限
1、各级医师的权限由本组主诊医师决定,并由科主任审定,各级
医师在自己的权限内各司其职,超出权限范围之外的一切医疗事宜均须向上级医师请示汇报,否则自行承担主要责任。
2、各医疗小组发生的的所有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纠纷均由本组主诊医师负主要责任,副主诊医师及助手依次担负相应的责任。
3、本科室各医疗小组发生的的所有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纠纷等,科主任均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