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绪论PPT

合集下载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到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研究对生物学和人类发展的作用。
• 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向:
(1)学科精细化,同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辅及综合:
50年代——核技术年代;60年代——空间技术年代;70年代——电子技 术年代;80年代——生物技术年代;90年代——生物高科技年代;21世 纪——生物世纪(生物芯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5、稳态
稳态是指动物在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条件下,运用内部 调节机制,消除外部因素变化所施加的影响,维持内部环 境如温度、pH、水分、离子浓度等的稳定。
6、生长和发育
(1)生长
单细胞生物生长: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生长: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
(2)发育
在生物体的生活史中,其构造和机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体 形成一个与亲体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总的转变 过程叫做发育。 但是在高等动、植物中,发育一般是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时为止。
(二)古代生物学时期
奴隶社会(约4000年前开始)和封建社会后期,人类进入了铁器 时代。植物学、动物学和解剖学还停留在搜集事实的阶段。但在 搜集的同时也进行了整理。 古代的生物学在欧洲以古希腊为中心,著名的学者有亚里士多德 研究(形态学和分类学)和古罗马的盖仑(研究解剖学和生理 学),他们的学说在生物学领域内整整统治了1000年。 中国的古代生物学,则侧重研究农学和医药学。
四膜虫
三、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总分100分)×30%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70%
➢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由出勤(10%)、作业(80%)和课堂表现(10%)组 成。
绪论
主要内容:
1、介绍生物学的定义 2、生命的基本特征 3、生物学的分科 4、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5、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7、学习普通生物学的方法

【生物课件】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 绪论

【生物课件】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 绪论

(五)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板书〉
(一)遗传: 上一代的特性和下一代的相同或相似。 如: 猫的后代都长胡须。
(二)变异:
上一代的特性和下一代或同代之间存在着差异。
如: 同一母猫得后代毛色各不相同 。
(六)生物体都能适应和影响一定的环境。 〈板书〉
1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如: 枯叶蝶和枯叶
②什么是生物工程?你了解哪些生物工程? 请列表说明。 ③什么是生态学?根据你的生活常识, 你了解哪些生态的例子?
(一)方向:
微观——分子水平 宏观——生态水平
(二)生物工程方面:
1.概念:是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 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也就是说,它以生物科 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 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如DNA、蛋白质、染色体、 细胞等,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2 .成果:
三、生物科学的发展: 〈板书〉
(一)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内容: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1895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 《物种起源》。
主要内容:自然选择学说。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
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重新提出。
成果 生物工程乙肝疫苗 干扰素 人类基因组计划 预防乙型肝炎
效益
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在基因水平上对人类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抗黄瓜花叶病毒基因 培育抗病毒能力很强的烟草等农作物新品种
转基因鲤鱼
两系法杂交水稻 抗虫棉
加快鲤鱼的生长速度 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平均每公顷增产15%
抗棉铃虫效果明显

生物化学1.绪论PPT课件

生物化学1.绪论PPT课件

1.3 研究新陈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是开发微生物发酵工业 的基础
氨基酸、酶(含遗传工程酶)、抗生素、植物生长激 素、维生素C等也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手段进行生产。发酵 产物的提炼和分离及下游加工技术也必须依赖于生物化学 理论和技术。此外,研究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 制对于选育高产优质的菌株﹑筛选最佳发酵理化因子及提 高发酵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蛋白质
该法则是生物体传递并表达遗传信息的基础。
生物体内的代谢网络非常复杂,而生物体的各种反 应却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受到精密的调节机制调控 的,其中包括细胞或酶水平的调节以及激素和神经系统 的调节。
2)和 3)这部分内容反映生物体内物质能量转化的动态 过程,被称为动态生化。
2. 生物化学与药学科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药学基础课程,也 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阐明 生命现象本质,是学习、认识疾病,认识药物治 病原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生物化学基础研 究及其技术的发展与现代药学科学的发展具有越 来越来密切的联系,呈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生化往往是阐明机理,选择合理工艺途径, 提高产品质量,探索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理论 基础。
1.2 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
生化药物是一类采用生化方法化学合成从生物体分离、纯 化所得并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这些 药物的特点是来自生物体,基本生化成份即氨基酸、肽、蛋 白质、酶与辅酶、多糖(粘多糖类)脂质、核酸及其降解产 物。这些物质成分均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理功能,毒副作用极 小,药效高而被服用者接受。生化药物在制药行业和医药上 占有重要地位。如氨基酸、核苷酸(所谓基因营养物)、 SOD、 紫杉醇等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高二生物绪论2(PPT)5-2

高二生物绪论2(PPT)5-2
生物的基本特点
组成 共同的物质基础 结构 一般(除病毒外)有细胞结构


新陈代谢作用ຫໍສະໝຸດ 的 基生理 应激性本 功能 生长生殖和发育 特

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 适应并影响环境

原核和真核
〈方〉名胳膊。 【臂力】名臂部的力量。 【臂章】名佩戴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份或职务的标志。 【臂助】〈书〉①动帮助:屡承~,不 胜感激。②名助手:收为~。 【奰】〈书〉①怒。②壮大。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白~无瑕。 【璧还】〈书〉动敬辞,用于 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所借;英语培训班加盟连锁 培训班加盟 培训机构加盟;图书,不日~。 【璧谢】〈书〉动敬辞,退还原物,并且 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 【襞】①〈书〉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的皱纹:皱~。②肠、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胃~。 【躃】同“躄”。 【躄】 〈书〉①仆倒。②腿瘸()。 【??】[??篥]()同“觱篥”。 【边】(邊)①名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②(~儿)名边缘?: 海~|村~|田~|马路~儿。③(~儿)名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儿|金~儿|裙子下摆加个~儿。④边界;边境:~疆|~防|戍~。⑤ 界限:~际|一望无~。⑥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身~。⑦名方面:双~会谈这~那~都说好了。⑧名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 目:冬至~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⑨副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干~学|~收件,~打 包,~托运。⑩()名姓。 【边】(邊)?ɑ(~儿)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 【边岸】’名水边的陆地;边际:湖水茫茫,不见~。 【边 鄙】〈书〉名边远的地方。 【边城】名靠近国界的或边远的城市。 【边陲】名边境:~重镇。 【边地】名边远的地区。 【边防】名边境地区布置的防 务:~部队。 【边锋】名足球、冰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边线进攻的队员。 【边幅】名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衣着:不修~。 【边关】名边境上的关 口:镇守~。 【边患】〈书〉名边疆被侵扰而造成的祸害:~频仍。 【边际】名边缘;界限(多指地区或空间):一片绿油油的庄稼,望不到~|汪洋大海, 漫无~。 【边疆】名靠近国界的领土。 【边角料】名制作物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零碎材料。 【边界】名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多指国界,有时也指 省界、县界):~线|越过~。 【边境】名靠近边界的地方。 【边境贸易】相邻国家的贸易组织或边境居民在两国接壤地区进行的贸易活动。简称边贸。 【边款】名刻于印章侧面或上端的文字、图案等。 【边框】(~儿)名挂屏、镜子等扁平器物的框子。 【边贸】名边境贸易的简称。 【边门】名旁门。 【边民】名边界一带

生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生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生物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从分子水平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化 学基础,其任务是为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类健 康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5
四、生物化学的学习目标

学习生物化学在于掌握、熟悉和了解人体化学物 质组成、新陈代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 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培养、提高运用生物 化学基本理论与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在医 学教学 环节中 ,为后 续医学 基础课 程 (如病理学、药理学等)和其他临床医学、护理 专业课程打下必需的学习基础。
10
第三节 生物化学发展史简介

中国:古代4200年前已开始造酒、酿醋、做豆腐。 18世纪下半叶,居住瑞典的德国药师舍勒 (K.Scheele)首次从动植物 材料中,分离出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尿酸和甘油等。

1785年,法国学者拉瓦锡(A.L.Lavoisier)提出呼吸的本质是有机物 在体内的氧化作用。这一发现被视为生物氧化研究的开端。
消化系统 器官(肝脏)
窦状小管
肝细胞
细胞核
分子(DNA)
3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化学以生物(植物、动 物、微生物)为研究对象, 是现代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在医学科学中,以人 体为研究对象,称为医学生 物化学。
动物细胞
粗糙性 内质网
核糖体 原生质膜
植物细胞
4
原核细胞
细胞壁
三、生物化学的目的和任务
• 20世纪初期,费歇(E.Fischer)在发现缬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之后,又用
化学方法合成了18个氨基酸的多肽。E.菲舍尔首次测定了糖和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确定糖分子构型,指出肽键是蛋白质的主要化学键。 • 1926年,J.B.萨姆纳提取制备了脲酶(urease)结晶,首次证明酶是蛋白质。 • 1929年,美国塞鲁斯·费斯克(Cyrus H.Fiske)、耶拉普拉伽达·苏巴罗夫 (Yellapragada Subbarow)和德国的卡尔·罗曼(Karl Lohman)分别发现了腺 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 • 1930年,约翰·诺尔瑟普(John H.Northrop)(1946年诺贝尔奖)连续结晶了 多种水解蛋白质的酶,制备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结晶,酶结晶获得成功。酶制 备为体外酶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结合X线衍射分析及多肽成分分析,确立了酶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1931年,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等在血液分析方面,创立了血滤液的制备及血糖 的测定等方法,并在蛋白质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的概念。

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课件

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课件
研究阐明中药药效以及毒副作用物质基础是上述工作的前 提与基础。
5)从天然药物中研制高质量的保健品
★ 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根据
1)炮制的目的: 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便于贮藏和运输;
2)研究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以利于阐明炮制原理; 3)改进传统炮制方法
例:黄芩,清热解毒 南方:黄芩有小毒,必须以冷水浸泡至色 变绿去毒后,再切制成饮片 北方:黄芩遇冷水变绿影响质量,必须用 热水煮后切成片,以色黄为佳
第一章 绪论
1.7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类别 (自学)
1)化学结构分类法:
依据分子的骨架结构(skeleton sructure)分类
2)生理活性分类法:
依据生理活性分类,如:激素、强心苷、维生素等
3)来源分类法:
依据植物来源分类,如:鸦片生物碱、人参皂苷等
4)生源分类法:
依据生物合成来源分类
5)生源结合化学分类法
OCH3
2)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
3)具有明确治疗作用
2)有效部位(Effective fraction,or part)
指天然药物中具有治疗作用的一类或数类化学成分的 总称,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某个极性部分等。
3)无效成分(Ineffective fraction,or part)
与有效成分共存的无药效作用或其他毒副作用。
3.1 国际发展史
1) 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
舍勒 (K. W. Sheller)
1769 1775 1778
1785
酒石酸(酒石) 苯甲酸(安息香) 乳酸(酸乳)
苹果酸(苹果)
观点1: “植物中只有酸性物质”
卢勒 (Rouelle) 柏格曼 (Bargmann)

生物化学 绪论(共46张PPT)

生物化学  绪论(共46张PPT)

二十一世纪
生命科学的世纪
人口与粮食 健康与疾病 环境与生态 能源与资源
What is life science?
热爱生命而喜欢生命科学是一份天然, 生命科学的三“神”:神秘、神妙、神圣
学习生命科学是一种荣幸和享受
What is life science?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

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由基因控制
1962年 J.D.沃森(美)、F.H.C.克里克、 M.H.F.威尔金斯(英)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1968年 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伯 格(美)
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
成中的作用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972年 G.M.埃德尔曼(美)、R.R.波特(英)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 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
分析法
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美)、罗德里克·
麦金农(美) 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 科(以)和伊尔温-罗斯(美)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counterparts for a mean percent
Fujiyama et al, 2002, Science, 295: 131-134
What is life science?
生命的基本特征:
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正常的生物都具有从生到死的完整生命 过程,即生活史。
生物个体不断繁衍后代,无数个体失 活史串联起来就构成了生物的进化史, 遗传和变异结合的后果。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完整版)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完整版)
作是最早的一部生物化学著作。 1864 Ernst Hoppe-Seyler分离血红蛋白并制成结晶。 1865 Johann Gregor Mendel提出“遗传因子”概念。 1868 Friedrick Miescher发现“核素”(核酸早期命名)。 1877 Ernst Hoppe-Seyler创立《生理化学杂志》。
1953 James D. Watson和Francis H. Crick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Maurice H.F.Wilkins和Rosalind Franklin发现 DNA螺旋结构。
Frederick Sanger完成胰岛素序列分析。
生化发展大事记
1955 Arthur Kornberg发现E. coli DNA聚合酶。 Mahlon Hoagland证明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前需要 被活化。
➢ “燃烧”学说(Justus Von Liebig,19世纪20年 代) —动物通过呼吸获取空气中的O2,氧化分解摄 取的食物,产生水和CO2,并且释放热量,保持体 温,维持活力。
➢ 物质代谢概念的产生 —比希将食物分为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类主要
成分,并提出物质,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 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领头学科。
一、概念:
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 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 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 代谢与调节、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基础和调控作用的科学。
生化的初级阶段:生物体内的物质,如糖类、
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等,它们的组成、结构、 性质、功能等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生物:有生命现象 的物体 —— 新陈 代谢,遗传与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
完 05:01
生态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 定义 :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
和工程技术手段来加工制造生物材料。
应用:1、医药方面:人类基因组计划
2、农业方面:两系法杂交稻;抗虫棉 3、开发能源:石油草 4、环境保护:超级菌
完 05:01
三. 新进展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学
一、生物科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二、生物科学的发展阶段 三、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完 05:01
一. 生 物 科 学
研究对象: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
完 05:01
生物学
二.生物科学的发展阶段
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标志: 1859年 达尔文 生物进化理论
2、实验性生物学阶段
标志:1900年 孟德尔 遗传定律重新提出
小 张 庄 从 20 世 纪 70 年代大力发展养殖业;开 发沼气能源,并用沼气池 的渣液喂鱼,塘泥肥田, 从而使农业生态系统得到 良性的循环。
刘氏兄弟则以 1000 元喂鹌鹑起家,构建出 “鹌鹑粪喂猪,猪粪喂鱼,鱼粪喂鹌鹑”的生态 链。并从中得到启示研制出“希望牌”饲料,现 总资产已近百亿。
三. 新进展
完 05:01


完 05:01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分子生物学阶段
标志:1953年 沃森和克里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完 05:01
生物学
三.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发展方向:
分 子 水 平
亚 细 胞 水 平 细 胞 水 平 组 织 水 平 器 官 水 平 个 体 水 平 种 群 群 落 生 态 系 统 生 物 圈
微观:分子水平
宏观:生态学
新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