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编写:英德市第二中学,叶加修;审核:英西中学,刘东【学习目标】熟练椭圆方程的求解【知识回顾】1. 椭圆221259x y +=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5 B.6 C.4 D.102.椭圆 的焦点坐标是( ) A.(±5,0) B.(0,±5) C.(0,±12) D.(±12,0)3.小结:【新知构建】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步骤.(1)作判断:依据条件判断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还是在y 轴上.(2)设方程:①依据上述判断设方程为 或 .②在不能确定焦点位置的情况下也可设 .(3)找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 ,b ,c 或m ,n 的方程组.(4)解方程组,代入所设方程即为所求.例1 已知圆A :(x +3)+y =100,圆A 内一定点B(3,0),圆P 过B 点且与圆A 内切,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例2 已知两圆C 1:(x -4)2+y 2=169,圆C 2:(x +4)2+y 2=9,动圆在圆C 1内部和圆C 1相内切,和圆C 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小结: 22125169x y +=【当堂练习】1.已知两定点F 1(-2,0),F 2(2,0),点P 是平面上一动点,且|PF 1|+|PF 2|=6,则点P 的轨迹是( )A .圆B .直线C .椭圆D .线段2.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2,0),且过点⎝ ⎛⎭⎪⎫52,-32,则该椭圆的方程是( ) A.y 28+x 24=1 B.y 210+x 26=1 C.y 24+x 28=1 D.y 26+x 210=1 3.过椭圆4x 2+2y 2=1的一个焦点F 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则A 、B 与椭圆的另一焦点F 2构成△ABF 2,那么△ABF 2的周长是______.小结:【课后作业】1.椭圆x 2m +y 24=1的焦距是2,则m 的值为( ) A .5或3 B .8 C .5 D .32. 如果方程x 2+k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0,+∞)C .(-∞,1)D .(0,1)3.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 1、F 2的连线互相垂直,则△PF 1F 2的面积为( )A .20B .22C .24D .284. 一动圆过定点A (1,0),且与定圆(x +1)2+y 2=16相切,则动圆圆心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5. 与椭圆x 2+4y 2=4有公共的焦点,且经过点A (2,1)的椭圆的方程为 .6.△ABC 的三边a >b >c 且成等差数列,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1,0),求顶点B 的轨迹方程。
课时作业10: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一、基础过关1.设F 1,F 2为定点,|F 1F 2|=10,动点M 满足|MF 1|+|MF 2|=8,则动点M 的轨迹是( )A .椭圆B .不存在C .圆D .线段 答案 B解析 由于动点M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且小于|F 1F 2|,所以动点M 的轨迹不存在.2.设P 是椭圆x 225+y 216=1上的点,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 1|+|PF 2|等于( ) A .4 B .5 C .8 D .10答案 D解析 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得a 2=25,a =5.由椭圆的定义知|PF 1|+|PF 2|=2a =10.3.椭圆x 24+y 2=1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过F 1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 ,则|PF 2|等于( ) A.32B. 3C.72D .4答案 C解析 不妨设F 1的坐标为(3,0),P 点坐标为(x 0,y 0),∵PF 1与x 轴垂直,∴x 0= 3.把x 0=3代入椭圆方程x 24+y 2=1,得y 20=14, ∴|PF 1|=12,∴|PF 2|=4-|PF 1|=72. 4.已知椭圆x 2a 2+y 2b2=1 (a >b >0),M 为椭圆上一动点,F 1为椭圆的左焦点,则线段MF 1的中点P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线段D .直线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PO |=12|MF 2|,|PF 1|=12|MF 1|, 又|MF 1|+|MF 2|=2a ,所以|PO |+|PF 1|=a >|F 1O |=c ,故由椭圆的定义知P 点的轨迹是椭圆.5.曲线x 225+y 29=1与x 29-k +y 225-k=1 (0<k <9)的关系是( ) A .有相等的焦距,相同的焦点B .有相等的焦距,不同的焦点C .有不相等的焦距,不同的焦点D .以上都不对答案 B解析 对于方程x 225+y 29=1,其焦点在x 轴上,且c =4.对于方程x 29-k +y 225-k=1, ∵0<k <9,∴0<9-k <9,16<25-k <25.∴25-k >9-k ,且25-k -(9-k )=16.由此可知,方程x 29-k +y 225-k=1的焦点在y 轴上,且c =4. 故曲线x 225+y 29=1与x 29-k +y 225-k=1有相等的焦距,不同的焦点. 6.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PF 2|,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的一支D .抛物线答案 A解析 如图,依题意:|PF 1|+|PF 2|=2a (a >0是常数).又∵|PQ |=|PF 2|,∴|PF 1|+|PQ |=2a ,即|QF 1|=2a .∴动点Q 的轨迹是以F 1为圆心,2a 为半径的圆,故选A.7.已知A (-12,0),B 是圆F :(x -12)2+y 2=4(F 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F 于P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 利用中垂线的性质,我们知道|P A |=|PB |,|PB |+|PF |=2,∴|P A |+|PF |=2>1,结合椭圆的定义,我们知道点P 的轨迹是以A ,F 为焦点的椭圆.a =1,c =12,∴b 2=34. ∴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43y 2=1. 二、能力提升8.椭圆C :x 24+y 23=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点P 在C 上且直线P A 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 A 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34] B .[38,34] C .[12,1] D .[34,1]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得A 1(-2,0),A 2(2,0),当P A 2的斜率为-2时,直线P A 2的方程为y =-2(x -2),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化简得19x 2-64x +52=0,解得x =2或x =2619. 由P A 2的斜率存在可得点P ⎝⎛⎭⎫2619,2419,此时直线P A 1的斜率k =38. 同理,当直线P A 2的斜率为-1时,直线P A 2的方程为y =-(x -2),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化简得7x 2-16x +4=0,解得x =2或x =27. 由P A 2的斜率存在可得点P ⎝⎛⎭⎫27,127,此时直线P A 1的斜率k =34. 数形结合可知,直线P A 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8,34.9.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16+y 27=1的左、右焦点,若点P 在椭圆上,且PF 1→·PF 2→=0,则|PF 1→+PF 2→|=________.答案 6解析 由PF 1→·PF 2→=0,得PF 1⊥PF 2,∴|PF 1→+PF 2→|=2|PO →|=|F 1F 2|=6.10.曲线C 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1,0)和F 2(1,0)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a 2 (a >1)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曲线C 过坐标原点;②曲线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③若点P 在曲线C 上,则△F 1PF 2的面积不大于12a 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答案 ②③解析 设曲线C 上任一点P (x ,y ),由|PF 1|·|PF 2|=a 2,可得(x +1)2+y 2·(x -1)2+y 2=a 2 (a >1),将原点(0,0)代入等式不成立,故①不正确.∵点P (x ,y )在曲线C 上,∴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 ,-y ),将P ′代入曲线C 的方程等式成立,故②正确.设∠F 1PF 2=θ,则S △F 1PF 2=12|PF 1||PF 2|·sin θ=12a 2sin θ≤12a 2,故③正确.11.已知点M 在椭圆x 236+y 29=1上,MP ′垂直于椭圆焦点所在的直线,垂足为P ′,并且M 为线段PP ′的中点,求P 点的轨迹方程.解 设P 点的坐标为(x ,y ),M 点的坐标为(x 0,y 0).∵点M 在椭圆x 236+y 29=1上, ∴x 2036+y 209=1. ∵M 是线段PP ′的中点,∴⎩⎪⎨⎪⎧x 0=x ,y 0=y 2. 把⎩⎪⎨⎪⎧x 0=x ,y 0=y 2代入x 2036+y 209=1, 得x 236+y 236=1, 即x 2+y 2=36,∴P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2=36.12.P 是椭圆x 2a 2+y 2b 2=1 (a >b >0)上的任意一点,F 1,F 2是它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OQ →=PF 1→+PF 2→,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解 由OQ →=PF 1→+PF 2→,又PF 1→+PF 2→=2PO →=-2OP →,设Q (x ,y ),则OP →=-12OQ →=-12(x ,y ) =⎝⎛⎭⎫-x 2,-y 2, 即P 点坐标为⎝⎛⎭⎫-x 2,-y 2, 又P 点在椭圆上,∴⎝⎛⎭⎫-x 22a 2+⎝⎛⎭⎫-y 22b 2=1, 即x 24a 2+y 24b 2=1, ∴动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24a 2+y 24b 2=1 (a >b >0). 三、探究与拓展13.如图,在圆C :(x +1)2+y 2=25内有一点A (1,0),Q 为圆C 上一点,AQ 的垂直平分线与C ,Q 的连线交于点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解 由题意知点M 在线段CQ 上,从而有|CQ |=|MQ |+|MC |.又点M 在AQ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MA |=|MQ |,∴|MA |+|MC |=|CQ |=5.∵A (1,0),C (-1,0),∴点M 的轨迹是以(1,0),(-1,0)为焦点的椭圆,且2a =5,故a =52,c =1,b 2=a 2-c 2=254-1=214. 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254+y 2214=1.。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MF + MF2 = 2a(2a > 2c > 0) 1
y y
a b F co 1
M M
F2 x
F 2
M
o
F 1
x
y2 x2 x2 y2 + 2 = 1 ( a > b > 0) 2 + 2 = 1 ( a > b > 0 ) 2 a b a b
Q P ( x0 , y0 )在圆 x 2 + y 2 = 4上
2 2
y M 0
D
P
代 入 法
x
将 x0 = x ,
y 0 = 2 y代入上述方程 x2 + y2 = 1 4
得 x 2 + 4 y 2 = 4即
设点A 的坐标分别为( ),(5 例4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 直线AM BM相交于点 AM, 相交于点M 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 4 ,求 9 的轨迹方程. 点M的轨迹方程. y
【课前练习】 课前练习】
x2 y 2 过 , , 1.(09山东 设椭圆 山东)设椭圆 山东 设椭圆E: 2 + 2 = 1 (a,b>0)过M(2, 2 ), a b N( 6 ,1)两点,O为坐标原点, 两点, 为坐标原点 为坐标原点, 两点 (I)求椭圆E的方程; )求椭圆 的方程; 的方程 2 2 x y 两点, , , 两点 因为椭圆E: 2 + 2 = 1过M(2, 2 ),N( 6 ,1)两点 解:因为椭圆 因为椭圆 a b
PD, 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D中点M 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D中点M PD中点 的轨迹方程。轨迹是什么图形? 的轨迹方程。轨迹是什么图形? 的坐标为(x,y),点P的坐标为 ( x0 , y0 ) 解:设点M的坐标为 设点 的坐标为 , 的坐标为 则
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解析
定
相 同 点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 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a 、 b、 c的 关系
焦点位置的 判断
a b c
2 2
2
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
14
课堂小结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 定义法、直译法、代入法、相关点坐标分析法等. 具体求轨迹方程时,我们既应严格按一般步骤去展 开过程,又应注意到思考方法的灵活性的尝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还可以看到确定椭圆的几何 条件有多种,这些东西能让我们开拓眼见.
(0,4)
.
变1:已知方程 表示焦点在 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 (1,2) .
变2:方程 下列条件的m的取值范围: ①表示一个圆; ②表示一个椭圆; ③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x2 y2 + = 1 ,分别求方程满足 25-m 16+m
4
例题讲评
例 2⑴已知动点 P 到点 F1 (0, 2) , F2 (0, 2) 的距离 之和为 12,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2
2
注:①这样设不失为一种方法. ②可不可以直接求出 a .
7
巩固练习
已知 B、C 是两个定点, BC 6 ,且△ABC 的周长等于 16,求顶点 A 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以直线 BC 为 x 轴,线段 B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 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B(3,0), C (3,0) . 设顶点 A 的坐标为 ( x, y)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MF1 MF2 2a(2a 2c 0)
y y M M
F2 x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2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教学目标】1.理解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掌握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3.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学科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难点】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学法指导】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复习回顾问题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问题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样的?新知探究例2:如图,在圆422=+y x 上任意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 的中点M 的轨迹是什么? 点评:相关点法(代入法)(设计意图:利用直线中点坐标公式,探求动点轨迹)变式训练2:教材第50页B 组第一题例3:如图所示,设A ,B 的坐标分别是()()0,5,0,5-,直线BM A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94-,求M点得轨迹方程。
(设计意图:把直线相关知识与椭圆结合到一起,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 的知识串联能力)点评:参数法变式训练3:(教材第42页练习第4题)小结:求解与椭圆相关的轨迹问题的方法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1,4==b a ,焦点在x 轴上;(2)15,4==c a ,焦点在y 轴上;(3)52,10==+c b a2、椭圆2211625x y +=的焦点坐标为( )A (0, ±3)B (±3, 0)C (0, ±5)D (±4, 0)3、在方程22110064x y +=中,下列a, b, c 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a=100, b=64, c=36 B a=10, b=6, c=8C a=10, b=8, c=6D a=100, c=64, b=36 教材第42页练习第1题、第3题.课堂小结1.椭圆的概念及标准方程;2.求椭圆方程的方法.作业布置 习题2.2A 组5 、7板书设计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的定义 例2: 例32、椭圆的标准方程课后感悟。
高中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6: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二)1.已知a =13,c =23,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x 213+y 212=1B.x 213+y 225=1或x 225+y 213=1C.x 213+y 2=1D.x 213+y 2=1或x 2+y 213=1 [解析]选D.由a 2=b 2+c 2,∴b 2=13-12=1.分焦点在x 轴和y 轴上写标准方程.2.椭圆x 225+y 2=1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5 B .6C .7 D .8[解析]选D.∵a =5,|PF 1|=2.∴|PF 2|=2a -|PF 1|=2×5-2=8.3.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0)和(1,0),点P (2,0)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 ) A.x 24+y 23=1 B.x 24+y 2=1C.y 24+x 23=1 D.y 24+x 2=1 [解析]选A.c =1,a =12()2+12+0+2-12+0=2,∴b 2=a 2-c 2=3.∴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 4.设F 1,F 2是椭圆x 29+y 24=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的点,且|PF 1|∶|PF 2|=2∶1,则△F 1PF 2的面积等于( )A .5B .4C .3D .1[解析]选B.由椭圆方程,得a =3,b =2,c =5,∵|PF 1|+|PF 2|=2a =6且|PF 1|∶|PF 2|=2∶1,∴|PF 1|=4,|PF 2|=2,∴|PF 1|2+|PF 2|2=|F 1F 2|2,∴△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故△F 1PF 2的面积为12|PF 1|·|PF 2|=12×2×4=4. 5.“m >n >0”是“方程mx 2+n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mx 2+ny 2=1可化为x 21m +y 21n =1,因为m >n >0,所以0<1m <1n,因此椭圆焦点在y 轴上,反之亦成立.6.椭圆x 2m +y 215=1的焦距等于2,则m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当焦点在x 轴时,m -15=1,m =16;当焦点在y 轴时,15-m =1,m =14.[答案]16或147.若方程x 2+k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原方程可化为x 22+y 22k =1,因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k >0,2k >2.解得0<k <1. ∴k 的取值范围是(0,1).[答案](0,1)8.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1,0),F 2(1,0),P 为椭圆上一点,且|F 1F 2|是|PF 1|和|PF 2|的等差中项,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解析]由题设知|PF 1|+|PF 2|=2|F 1F 2|=4,∴2a =4,2c =2,∴b =3,∴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答案]x 24+y 23=1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椭圆上一点P (3,2)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8;(2)椭圆两焦点间的距离为16,且椭圆上某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等于9和15.解:(1)①若焦点在x 轴上,可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 由题意知2a =8,∴a =4,又点P (3,2)在椭圆上,∴916+4b 2=1,得b 2=647.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647=1. ②若焦点在y 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2a =8,∴a =4. 又点P (3,2)在椭圆上,∴416+9b 2=1,得b 2=12.∴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6+x 212=1. 由①②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647=1或y 216+x 212=1. (2)由题意知,2c =16,2a =9+15=24,∴a =12,c =8,∴b 2=80.又焦点可能在x 轴上,也可能在y 轴上,∴所求方程为x 2144+y 280=1或y 2144+x 280=1. 10.已知点P (3,4)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上一点,F 1,F 2是椭圆左、右焦点,若PF 1⊥PF 2,试求:(1)椭圆方程;(2)△PF 1F 2的面积.解:(1)由PF 1⊥PF 2,可得|OP |=c ,即c =5.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a 2-25=1代入P (3,4), 得9a 2+16a 2-25=1,解得a 2=45,a 2=5(舍去).∴椭圆方程为x 245+y 220=1. (2)S △PF 1F 2=12|F 1F 2||y P |=5×4=20. 能力提升1.已知椭圆x 23+y 24=1的两个焦点F 1,F 2,M 是椭圆上一点,且|MF 1|-|MF 2|=1,则△MF 1F 2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解析]选B.由椭圆定义知|MF 1|+|MF 2|=2a =4,且已知|MF 1|-|MF 2|=1,所以|MF 1|=52,|MF 2|=32.又|F 1F 2|=2c =2.所以有|MF 1|2=|MF 2|2+|F 1F 2|2.因此∠MF 2F 1=90°,△MF 1F 2为直角三角形.2.椭圆的两焦点为F 1(-4,0)、F 2(4,0),点P 在椭圆上,若△PF 1F 2的面积最大为12,则椭圆方程为__________.[解析]当△PF 1F 2面积取最大时,S △PF 1F 2=12×8b =12,∴b =3.又∵c =4,∴a 2=b 2+c 2=2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9=1. [答案]x 225+y 29=1 3.已知椭圆8x 281+y 236=1上一点M 的纵坐标为2. (1)求M 的横坐标;(2)求过M 且与x 29+y 24=1共焦点的椭圆的方程. 解:(1)把M 的纵坐标代入8x 281+y 236=1,得8x 281+436=1, 即x 2=9.∴x =±3.即M 的横坐标为3或-3.(2)对于椭圆x 29+y 24=1,焦点在x 轴上且c 2=9-4=5, 故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a 2-5=1(a 2>5),把M 点坐标代入得9a 2+4a 2-5=1, 解得a 2=15(a 2=3舍去).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15+y 210=1. 4. 已知圆A :(x +3)2+y 2=100,圆A 内一定点B (3,0),圆P 过点B 且与圆A 内切,如下图,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解:设|PB|=r.∵圆P与圆A内切,圆A的半径为10,∴两圆的圆心距|P A|=10-r,即|P A|+|PB|=10,而|AB|=6,∴|P A|+|PB|>|AB|,∴圆心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2a=10,2c=|AB|=6.∴a=5,c=3.∴b2=a2-c2=25-9=16.∴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x225+y216=1.。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y1≠0,∴y≠0.已知点 P 在椭圆上,将上面结果代入已知椭 3x2 圆方程,有 +(3y)2=1 (y≠0), 9
2.2.1
1.解答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2.注意题目要求中求轨迹和求轨迹方程的区别 .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2.1
跟踪训练 1 已知圆 A: (x+3)2+y2=100, 圆 A 内一定点 B(3, 0),圆 P 过 B 且与圆 A 内切,求圆心 P 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设圆 P 的半径为 r,又圆 P 过
点 B,∴|PB|=r. 又∵圆 P 与圆 A 内切, 圆 A 的半径为 10, ∴两圆的圆心距|PA|=10-r, 即|PA|+|PB|=10(大于|AB|). ∴点 P 的轨迹是以 A、B 为焦点的椭圆. ∴2a=10,2c=|AB|=6. ∴a=5,c=3.∴b2=a2-c2=25-9=16. x2 y 2 ∴点 P 的轨迹方程为25+16=1.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2.1
探究点二 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例 2 如图,在圆 x2+ y2= 4 上任取一点 P, 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 D 为垂足. 当 点 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 PD 的中点 M 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解 设点 M 的坐标为(x,y),点 P 的坐标为(x0,y0), y0 则 x=x0,y= 2 .从而得 x0=x,y0=2y
练一练·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2.2.1
x2 2 4.椭圆 +y =1 上有动点 P,F1,F2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9 求△PF1F2 的重心 M 的轨迹方程.
解 设 P,M 点坐标分别为(x1,y1),(x,y) 9-1=2 2. ∵在已知椭圆方程中,a=3,b=1,∴c=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问题拓展
y
例2 如图,已知点B是 圆C:(x+1)2+y2=16上 一动点,A(1, 0),线 段AB的垂直平分线l 交BC于点M,求M的 轨迹方程. 变题: 已知动圆M过定点A(1, 0) 且与定圆C:(x+1)2+y2=16 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 迹方程.
l
M C O A
B
x
y
M
C O A
B
x y 1 上的一点,若点P 例2 设点P是椭圆 16 12
到两焦点F1,F2的距离之差为2,则DPF1F2是 (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
2
动圆M与圆(x+1)2+y2=36内切,与(x-1)2+y2=4 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标准 方程 焦点 a,b,c
x2 y2 2 1 2 a b
y2 x2 2 1 2 a b
F1(-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F2(c, 0)
F1(0, c) F2(0, -c)
a2=b2+c2 (a>b>0)
定义应用
例1 平面内到两定点A(-1,0),B(1,0)的距离之和 等于2的点的轨迹是( D ) (A)椭圆 (B)圆 (C)直线 (D)线段
共焦点的椭圆系方程:
x2 y2 2 2 1 ( k m , k n ) 2 2 m k n k
轨迹问题
例4 如图,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过点P做x 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 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 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y P
M
O D x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y2 b2
1
b2
a2
c2
焦点坐标:F1 -c,0,F2 c,0 F1 0,-c,F2 0,c
a a、b、c的关系: 2 b2 c2
[1] 椭圆的标准方程有几个?
答:两个。焦点分别在 x 轴、y 轴。 [2]给出椭圆标准方程,怎样判断焦点在哪个轴上
答:在分母大的那个轴上。
[3] Ax 2 By 2 C 什么时候表示椭圆?
2.取过两个定点的直线做 x 轴,它的线段 垂直平分线做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从 而保证方程是标准方程。
3.根据已知求出a、c,再推出a、b
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1 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是8,写出到这两 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是10的点的轨迹方程
解:因为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为10且大于两定点 的距离,由椭圆定义知,动点的轨迹为椭圆。
和是常数12,且12 6 O1O2 ,
所以点P的轨迹是焦点为-3,0、3,0的椭圆,
且方程为标准方程:x2 + y2 = 1 a2 b2
2c 6,2a 12, c 3, a 6
b2 a2 c2 36 9 27,
∴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2 + y2 = 1 36 27
x2
y2
1.
25 16
例2、已知F1、F2是椭圆
x2 4
+
y2 3
=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
且F1PF2 =60,求PF1F2的面积。
解:由已知a=2,c=1, 设 PF1 = d1,PF2 = d2,
由椭圆的定义得d1 + d2 = 2a = 4,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cos60°= d12
2.2.1椭圆的标准方程 (2)
(2)已知a 10,b 6;
(3)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0,2),且经过点(-
3 2
,5 ); 2
椭圆标准方程的识别
已知方程: x2 y2 1
25 k k 9
(1)表示椭圆时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椭圆的焦距长为6,则实数的值是_____
1.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平方+平方”,分母不等, 右边为“1”.
2.焦点在 x 轴上⇔标准方程中 x2 项的分母较大,焦点在 y 轴上⇔标准方程中 y2 项的分母较大,因此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判 断焦点位置时要根据方程中分母的大小来判断,简记为“焦点位 置看大小,焦点随着大的跑”.
1.椭圆的标准方程(分类),根据条件求椭圆标准 方程 2.椭圆标准方程中字母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3.椭圆方程本质特征的认识
2.2 椭圆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
1.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
注意点:
1平面内
2到两个定点之和为定值 2a
32a F1F2
PF1 PF2 2a(2a 2c 0)
以F1,F2所在直线为 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 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F1,F2的坐标分别为 - c,0,c,0
设Px,y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根 据椭圆定义知
PF1 PF2 2a
x c2 y2 (x c)2 y2 2a
将这个方程移项后两边平方,得
y
▪o F1
原创2: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 +y2=1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
25
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D )
A.5
B.6
C.7
D.8
定义
自主练习
椭圆类型
3.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其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
2a=8
离 和 为 8 , 焦 距 为 2 15 , 则 此 椭 圆 的 标 准 方 程 为
+x2=1
________.
2
2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8
12
=1.
典例导航
题型二:椭圆定义的应用
2
2
如图所示,已知F1,F2是椭圆 +
100
36
=1的两个焦点.
(1)求椭圆的焦点坐标;
(2)过F1作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试求△ABF2的周长.
典例导航
【解析】
(1)由椭圆方程得a2=100,b2=36,
于是a=10,c=8,
15
5
=1.
典例导航
(3)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A( 3,-2)和B(-2 3,1)
思考:在上述的解题过程中,将方程组看作是关于
1
1
2 、 2 的方程组,解题过程还可以做怎样的优化?
【另解】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2+ny2=1(m>0,n>0)
3m+4n=1
1
1
则由已知
解得:m= ,n=
15
5
|PF1|2+|PF2|2+2|PF1|·|PF2|=16
③-②,得3PF1|·|PF2|=12,
∴|PF1|·|PF2|=4,
1
∴S= |PF1|·|PF2|·sin
课件13: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3
(2)经过点P(1, ),两焦点间的距离为2,焦点在x轴上.
2
解:(1)∵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
y 2 x2
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a2+b2=1(a>b>0).
∵2a=26,∴a=13,又 c=5.∴b2=a2-c2=144.
x2
y2
∴所求椭圆方程为:169+144=1.
x 2 y2
即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0+15=1.
命题方向3
⇨椭圆的焦点三角形
x2 y2
典例 3 已知椭圆a2+b2=1(a>b>0)上一点 P,F1、F2 为
椭圆的焦点,若∠F1PF2=θ,求△F1PF2 的面积.
解:由椭圆的定义,有|PF1|+|PF2|=2a,
而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
方程 Ax2+By2=1(其中 A>0,B>0,A≠B)包含椭圆的焦点
x2 y 2
在 x 轴上和焦点在 y 轴上两种情况,方程可变形为 1 + 1
A B
=1.
核心素养 椭圆的其他方程形式
1 1
①当A>B,即 B>A 时,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1 1
②当A<B,即 B<A 时,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x2
y2
焦点的椭圆方程为 2 + 2 =1(a>b>0,λ>-b2);与椭
a +λ b +λ
y2 x2
y2
圆 a2 + b2 = 1(a>b>0) 有 公 共 焦 点 的 椭 圆 方 程 为 2
+
a +λ
x2
2
=1(a>b>0,λ>-b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2)
的椭圆的方程.
例3
x2 y2 + =1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求 已知方程 m+2 2m-1
实数m的取值范围.
例4
x2 y 2 设椭圆 + =1 上一点P的横坐标是2,求点P到椭圆 25 9
左焦点的距离.巩固练习源自教材P31习题第5(2)题.
作业: 教材P31习题2.2(1)第8题.
x2 y 2 + =1 ,则a=_____,b=_____,c=_____, 1.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25 9
数学应用
例1 若一椭圆两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9x2+4y2=36的两焦点,并且经 过点A(2,-3) ,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
2 3 求经过点A(2,- ),B(- 2,- )两点 2 2
高中数学 选修1-1
姓名:宋锦芳
单位:江苏省靖江第一高级中学
复习回顾
椭圆的定义?焦点?焦距? 椭圆的标准方程?
一、复习导引
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___. 2 2 x y 2.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 = 1 ,则a=_____,b=_____,c=_____, 4 5 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___. 3. 将下列椭圆方程转化成标准方程. (1)4x2+3y2=1 (2)5x2+6y2=1 思考 上述两个方程的焦点位于哪根坐标轴上?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人教A版选修2-1)
x y 1 25 16
y x 1 25 16
1.已知定点 F1,F2,且|F1F2|=8,动点 P 满足|PF1|+|PF2|=8,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 A.椭圆 B.圆 C.直线 D.线段 答案:D 解析:由于|PF1|+|PF2|=|F1F2|,所以动点 P 的轨迹不是椭圆,而是线 段 F1F2.
答:在 y 轴。(0,-5)和(0,5)
判断椭圆标准方程的焦点在哪个轴上的准则:
焦点在分母大的那个轴上。
2013-11-25
x y 1 例2.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25 16 ,则 5 4 3 a=_____,b=_______,c=_______,焦点坐标
(3,0)、(-3,0) 6 为:_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____
2 (0,-1)、(0,1) 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________;曲线上一点P到焦 点F1的距离为3,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F2的距离等于 2 5 3 2 52 _________,则△F1PF2的周长为___________ y F2
2
2
P
O
2013-11-25
x F1
x y (3) 2 2 1 k 10 x 2 k y 2
a 2
2
b
2
y x 8 m 4且m b 0 1 或 1 a 2 a
2
8 m
2
2
4m
b
2
拓展:方程Ax By C表示椭圆,
2 2
(5) x 4 则____ y A、B、C同号,且A B 1
2 2
提高:
2 y2 x 1、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1, 16 m2 焦点在x轴上,则m的范围( ) A: m4且m0 -4 B:4m4且m0 C:m4或m4 D:0 m 4
2019-2020人教A版数学选修2-1 第2章 2.2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思考:(1)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小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1)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2)当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1.设P是椭圆x225+y216=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A.4B.5C.8 D.10D[由椭圆方程知a2=25,则a=5,|PF1|+|PF2|=2a=10.]2.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为F1(0,-8),F2(0,8),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0,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x2100+y236=1 B.y2400+x2336=1C.y2100+x236=1 D.y220+x212=1C[由题意知c=8,2a=20,∴a=10,∴b2=a2-c2=36,故椭圆的方程为y2100+x236=1.]3.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0)和(1,0),点P(2,0)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A.x24+y23=1 B.x24+y2=1C.y24+x23=1 D.y24+x2=1A[由题意知c=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又点P(2,0)在椭圆上,∴4a2+b2=1,∴a2=4,b2=a2-c2=3,故椭圆方程为x24+y23=1.]4.椭圆8k2x2-ky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7),则k的值为________.-1或-17[原方程可化为x21k2+y2-8k=1.依题意,得⎩⎪⎨⎪⎧-8k >0,-8k >1k 2,-8k -1k 2=7,即⎩⎪⎨⎪⎧k <0,k <-18,k =-1或k =-17.所以k 的值为-1或-17.](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4,0)和(4,0),且椭圆经过点(5,0); (2)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 (3)经过点A (3,-2)和点B (-23,1). [解] (1)由于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 ∴a =5,c =4,∴b 2=a 2-c 2=25-16=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9=1. (2)由于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 ∴a =2,b =1.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4+x 2=1. (3)法一:①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依题意有⎩⎪⎨⎪⎧(3)2a 2+(-2)2b 2=1,(-23)2a 2+1b 2=1,解得⎩⎨⎧a 2=15,b 2=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 ②当焦点在y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依题意有⎩⎪⎨⎪⎧(-2)2a 2+(3)2b 2=1,1a 2+(-23)2b 2=1,解得⎩⎨⎧a 2=5,b 2=15,因为a >b >0,所以无解.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法二: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依题意有⎩⎨⎧3m +4n =1,12m +n =1,解得⎩⎪⎨⎪⎧m =115,n =15.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先确定焦点位置;(2)设出方程;(3)寻求a ,b ,c 的等量关系;(4)求a ,b 的值,代入所设方程.2.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n ,m >0,n >0).因为它包括焦点在x 轴上(m <n )或焦点在y 轴上(m >n )两类情况,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从而简化了运算.1.(2019·全国卷Ⅰ)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AF 2|=2|F 2B |,|AB |=|BF 1|,则C 的方程为( )A.x 22+y 2=1 B.x 23+y 22=1 C.x 24+y 23=1D.x 25+y 24=1[答案] B【例2】 (1)椭圆x 9+y 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2)已知椭圆x 24+y 23=1中,点P 是椭圆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且∠PF 1F 2=120°,则△PF 1F 2的面积为________.思路探究:(1)求|PF 2|→求cos ∠F 1PF 2→求∠F 1PF 2的大小 (2)椭圆定义和余弦定理→建立关于|PF 1|,|PF 2|的方程→联立求解|PF 1|→求三角形的面积(1)120° (2)335 [(1)由x 29+y 22=1,知a =3,b =2, ∴c =7.∴|PF 2|=2a -|PF 1|=2,∴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2,∴∠F 1PF 2=120°.(2)由x 24+y 23=1,可知a =2,b =3,所以c =a 2-b 2=1,从而|F 1F 2|=2c =2.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PF 2|2=|PF 1|2+|F 1F 2|2-2|PF 1||F 1F 2|cos ∠PF 1F 2,即|PF 2|2=|PF 1|2+4+2|PF 1|. ①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4. 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PF 1|=65.所以S △PF 1F 2=12|PF 1||F 1F 2|sin ∠PF 1F 2=12×65×2×32=335.]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MF 1|+|MF 2|=2a (2a >|F 1F 2|),则点M 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M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2a .2.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椭圆上一点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PF 1F 2,称为焦点三角形.在处理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可结合椭圆的定义|MF 1|+|MF 2|=2a 及三角形中的有关定理和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解.2.(1)已知P 是椭圆y 25+x 24=1上的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F 1PF 2=30°,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8-43 [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 =5,b =2, ∴c =a 2-b 2=1,∴|F 1F 2|=2. 又由椭圆的定义,知 |PF 1|+|PF 2|=2a =2 5.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F 1PF 2,即4=(|PF 1|+|PF 2|)2-2|PF 1|·|PF 2|-2|PF 1|·|PF 2|cos 30°, 即4=20-(2+3)|PF 1|·|PF 2|, ∴|PF 1|·|PF 2|=16(2-3).∴S △F 1PF 2=12|PF 1|·|PF 2|sin ∠F 1PF 2=12×16(2-3)×12=8-4 3.] (2)设P 是椭圆x 24+y 23=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PF 1F 2=90°,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32 [由椭圆方程x 24+y 23=1,知a =2,c =1,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4,且|F 1F 2|=2,在△PF 1F 2中,∠PF 1F 2=90°.∴|PF 2|2=|PF 1|2+|F 1F 2|2.从而(4-|PF 1|)2=|PF 1|2+4,则|PF 1|=32,因此S △PF 1F 2=12·|F 1F 2|·|PF 1|=32.故所求△PF 1F 2的面积为32.]1.如图所示,P 为圆B :(x +2)2+y 2=36上一动点,点A 的坐标为(2,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 于点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提示] 用定义法求椭圆的方程,首先要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将题目条件转化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然后判断椭圆的中心是否在原点、对称轴是否为坐标轴,最后由定义确定椭圆的基本量a ,b ,c .所求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5=1.2.如图所示,在圆x 2+y 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什么?为什么?[提示] 当题目中所求动点和已知动点存在明显关系时,一般利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解.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为:(1)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M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P (x 1,y 1).(2)求关系式:用点M 的坐标表示出点P 的坐标,即得关系式⎩⎨⎧x 1=g (x ,y ),y 1=h (x ,y ). (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可.所求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1.【例3】 (1)已知P 是椭圆x 24+y 28=1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则线段OP 中点Q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2)一个动圆与圆Q 1:(x +3)2+y 2=1外切,与圆Q 2:(x -3)2+y 2=81内切,试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思路探究:(1)点Q为OP的中点⇒点Q与点P的坐标关系⇒代入法求解.(2)由圆的相切,及动圆圆心与两个定圆圆心、半径的关系得轨迹.(1)x2+y22=1[设Q(x,y),P(x0,y0),由点Q是线段OP的中点知x0=2x,y0=2y,又x204+y208=1.所以(2x)24+(2y)28=1,即x2+y22=1.](2)解: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Q1(-3,0),R1=1;Q2(3,0),R2=9.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如图.由题设有|MQ1|=1+R,|MQ2|=9-R,所以|MQ1|+|MQ2|=10>|Q1Q2|=6.由椭圆的定义,知点M在以Q1,Q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5,c=3.所以b2=a2-c2=25-9=16,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225+y216=1.1.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和代入法,本例(1)所用方法为代入法.例(2)所用方法为定义法.2.对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认识如果能确定动点运动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以利用这种已知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其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为定义法.定义法在我们后续要学习的圆锥曲线的问题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3.代入法(相关点法)若所求轨迹上的动点P(x,y)与另一个已知曲线C:F(x,y)=0上的动点Q(x1,y1)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把点Q的坐标用点P的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已知曲线C的方程F(x,y)=0,化简即得所求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3.(1)已知x 轴上一定点A (1,0),Q 为椭圆x 24+y 2=1上任一点,求线段A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 设中点M 的坐标为(x ,y ),点Q 的坐标为(x 0,y 0).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12,y =y 02,∴⎩⎨⎧x 0=2x -1,y 0=2y .∵Q (x 0,y 0)在椭圆x 24+y 2=1上, ∴x 204+y 20=1.将x 0=2x -1,y 0=2y 代入上式, 得(2x -1)24+(2y )2=1.故所求A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x -122+4y 2=1. (2)在Rt △ABC 中,∠CAB =90°,|AB |=2,|AC |=32,曲线E 过C 点,动点P 在曲线E 上运动,且|P A |+|PB |是定值.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E 的方程.[解] 以AB 的中点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曲线E 是以A ,B 为焦点,且过点C 的椭圆,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则2a =|AC |+|BC |=32+52=4,2c =|AB |=2,所以a =2,c =1,所以b 2=a 2-c 2=3.所以曲线E 的方程为x 24+y 23=1.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F 1F 2;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所谓椭圆的标准方程,指的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在x 2a 2+y 2b 2=1与y 2a 2+x 2b 2=1这两个标准方程中,都有a >b >0的要求,如方程x 2m +y 2n =1(m >0,n >0,m ≠n )就不能确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分清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可与直线截距式x a +y b =1类比,如x 2a 2+y 2b 2=1中,由于a >b ,所以在x 轴上的“截距”更大,因而焦点在x 轴上(即看x 2,y 2分母的大小).3.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是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1.已知A (-5,0),B (5,0).动点C 满足|AC |+|BC |=10,则点C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直线C .线段D .点 C [由|AC |+|BC |=10=|AB |知点C 的轨迹是线段AB .]2.已知椭圆4x 2+ky 2=4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1),则实数k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B[椭圆方程可化为x 2+y24k =1,由题意知⎩⎪⎨⎪⎧4k >1,4k -1=1,解得k =2.]3.已知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两焦点F 1,F 2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PF 1|·|PF 2|=________.48 [由题意知⎩⎨⎧|PF 1|+|PF 2|=14, ①|PF 1|2+|PF 2|2=100, ② ①2-②得2|PF 1||PF 2|=96.所以|PF 1||PF 2|=48.]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两焦点F 1,F 2在x 轴上,且过点A (-4,3).若F 1A ⊥F 2A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设焦点F 1(-c ,0),F 2(c ,0)(c >0).∵F 1A ⊥F 2A ,∴F 1A →·F 2A →=0,而F 1A →=(-4+c ,3),F 2A →=(-4-c ,3),∴(-4+c )·(-4-c )+32=0,∴c 2=25,即c =5.∴F 1(-5,0),F 2(5,0).∴2a =|AF 1|+|AF 2| =(-4+5)2+32+(-4-5)2+32=10+90=410. ∴a =210,∴b 2=a 2-c 2=(210)2-52=15.∴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0+y 215=1.。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2.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二)学习重点用待定系数法与定义法求椭圆方程 (三)学习难点掌握求椭圆方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设计 (一)预习任务设计 1.预习任务(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38页至第40页. (2)想一想:如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3)写一写:椭圆的一般方程: . 2.预习自测(1)已知6,1a c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2213635x y +=B.2213635y x +=C.221365x y += D.以上都不对 【解题过程】由于条件中只给出,a c 的值,椭圆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有两种可能性,故答案为D.【思路点拨】求椭圆方程时,要先定型后定量. 【答案】D(2)已知椭圆的方程为222116x y m +=,焦点在x 轴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44m -≤≤B.44m -<<C.4m >或4m <-D.04m << 【解题过程】由条件可知:216m <可得:44m -<<. 【思路点拨】把握椭圆方程的结构特征解题. 【答案】B(3)若ABC ∆的两个顶点坐标为(4,0),(4,0)A B -,ABC ∆的周长为18,则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为( )A.221259x y +=B.221(0)259y x y +=≠C.221(0)169x y y +=≠D.221(0)259x y y +=≠ 【解题过程】由条件可知:||||10||CA CB AB +=>,故点C 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210a =的椭圆.考虑到,,A B C 三点构成三角形,故0y ≠. 【思路点拨】利用椭圆的定义解题. 【答案】D(4)已知椭圆的方程是2221(5)25x y a a +=>,它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F F ,且12||8F F =,弦AB 过1F ,则2ABF ∆的周长为( )A.10B.20C.D. 【解题过程】2251641a =+=.由椭圆的定义得:2ABF ∆的周长为:221212||||||(||||)(||||)4AB AF BF AF AF BF BF a ++=+++==. 【思路点拨】利用椭圆定义求解即可. 【答案】D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 2.新知讲解探究 如何求椭圆标准方程 ●活动① 双基口答练习①方程194522=+y x 表示到焦点1F (-6,0) 和2F __(6,0)_的距离和为常数____的椭圆;②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125,(3,0),(3,0)a F F =-,22+12516x y = (2)5,3a c ==2222+1+125161625x y x y ==,③如果方程2214x y m +=表示焦点在x 轴的椭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0,4). ●活动② 归纳提炼方法例1 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12(2,0),(2,0)F F -,并且经过点53(,)22P -,求它的标准方程.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解题过程】 法一:定义法: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0(12222>>=+b a by a x由椭圆的定义知,,102232252322522222=⎪⎭⎫⎝⎛-+⎪⎭⎫ ⎝⎛-+⎪⎭⎫ ⎝⎛-+⎪⎭⎫ ⎝⎛+=a所以10=a .又因为2c =,所以.6410222=-=-=c a b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61022=+y x 法二:待定系数法:由题意,椭圆的两个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0(12222>>=+b a by a x 由已知,2c =,所以.422=-b a ①又由已知,得123252222=⎪⎭⎫⎝⎛-+⎪⎭⎫ ⎝⎛b a ②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6,1022==b a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61022=+y x【思路点拨】先确定标准方程的形式,用椭圆的定义或待定系数法求解. 求椭圆标准方程的解题步骤: (1)确定焦点的位置; (2)设出椭圆的标准方程;(3)用椭圆的定义或待定系数法确定a 、b 的值,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答案】.161022=+y x同类训练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距为8,经过点(0,P ;(2)与椭圆22194x y +=有相同焦点,且过点(3,2)M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题过程】(1)∵焦距是8,即28,4c c =∴=①若焦点在x轴上,则b =,222241640,a b c ∴=+=+=∴椭圆方程为2214024x y +=; ②若焦点在y轴上,则a =,22224168,b a c ∴=-=-=∴椭圆方程为221248y x +=.(2)由题意设所求方程为222215x y a a +=-,∵过点(3,2)M -∴229415a a +=-,解得215a =或23a =(舍) ∴椭圆方程为2211510x y +=.【思路点拨】牢记椭圆的标准方程【答案】(1)2214024x y +=;(2)2211510x y +=.例2.如图,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段'PP ,求线段'PP 的中点M 的轨迹.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题过程】设动点M 的坐标为),(y x ,则P 的坐标为)2,(y x 因为点P 在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的圆上,所以有 4)2(22=+y x .即2214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椭圆,方程是1422=+y x【思路点拨】这种利用未知点表示一个或几个与之相关的已知点,从而求解未知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即为相关点法,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求轨迹的方法.【答案】1422=+y x ●活动③ 强化提升 灵活应用例3.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BC长为,一个椭圆以C为其中一个焦点,另一个焦点在线段AB 上,且椭圆经过点,A B ,求该椭圆方程.【知识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题过程】由题意知24=BC ,设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D . 以直线DC 为x 轴,线段D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常数(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 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M
F1
F2
2. 椭圆的标准方程:
y
B2 M
A1 F1 0 B1
F2 A2 x
x2 a2
y2 b2
1
a b 0
y A2
F2
B1 0 F1
M B2 x
A1
y2 a2
x2 b2
1
a b 0
线段 A1A2 、 B1B2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 它们的长分别 等于2a和2b,a和b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
高中数学 选修2-1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
例1. 如图,在圆x2+y2=4上任意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 线段 PD ,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 PD中 点M的轨迹是什么?MBiblioteka N PO M0
x
例2
1
例3:求与圆(x+3)2+y2=4外切,且与圆
(x-3)2+y2=100内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的圆心为M(x, y),半径
y
P M
为r,它与已知圆O1、O2切于Q、
P 两点,则:
Q O1 O O2
| MO1 | | MO2 | 12 6 | O1O2 |
解:设 M(x,y),P(x0,y0),则
x
x0 ,y
y0 2
.
∵ P(x0,y0) 在圆 x2 + y2 = 4 上,
∴ x02 + y02 = 4
将 x0 x ,y0 2 y 代入
得 x2 +4 y2 = 4 即 x2 y2 1 .
4
∴ 点M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
y
.P .
M
OD
x
例1. 如图,在圆x2+y2=4上任意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
线段 PD ,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 PD中
点M的轨迹是什么?
y
解2:设 M(x,y) ,则
.P
∵ P 在圆 x2 + y2 = 4 上,
. M
∴ 可设 P(2cos ,2sin )
OD
x
由题意有 x 2cos
y
sin
( 为参数)
消去参数θ,得 x2 y2 1 . 4
∴ 点M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
我们把
x a cos
y
b
sin
(
为参数)
叫做椭圆
x2 y2 a2 b2
1
的参数方程.
y
说明:它是椭圆方程的另 外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优 越性在于将曲线上点的横、 纵坐标(两个变量)用同 一个参数θ表示,这样就能 将椭圆上点的很多问题转 化为函数问题解决,很好 地将几何问题代数化.
x
M 的轨迹是椭圆 2c 6,2a 12 即 c 3,a 6
b2 a2 c2 36 9 27
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x2 y2 1 3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