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浅埋暗挖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二衬施工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U455.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07-7359( 2020 )01-0194-05 DOI:〔 0.16330/ki.1007-7359.0020.01.065
1工程概况
西安地铁六号线丈八一路站-科技八路站区间
暗挖段正线起至里程YDK23+784.151〜YDK24+303. 000 HDK23+751.412 〜ZDK24+303.000), 左线长 4992(2m右线长500.422m。区间采用V字型坡,最大 纵坡21%。,纵坡转弯半径5000m,区间最小平面曲线 半径390m,线间距为5〜30m,轨面埋深1〜23m。
扎钢筋浇筑仰拱及回填;②拆除两侧导洞临时仰拱, 破除临时中隔墙顶部二衬位置混凝土,工字钢隔一拆 一,铺设防水、绑扎钢筋,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浇筑拱墙
混凝土;③二衬闭合后拆除模板支撑体系,最后拆除 剩余临时支撑体系。
该优化方案解决了原设计方案的缺点可操作性
强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计算临时支撑的局部破除工 字钢的隔一拆一能够满足施工过程初支受力要求;②
大断面暗挖隧道全长121.579m(ZDK24+13. 72 〜ZDK24+21.042,ZDK24+223 242 〜ZDK22+303), 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其中断面B1断面长023m, B2断面长26.355m,B3断面长80.444111。暗挖隧道采 用马蹄形断面,断面尺寸(跨度x高度):双线隧道B1 断面1600xll971mm(155nf )、双线调坡段隧道B2 断面14900x 11271mm(11谥)、双线过地裂缝隧道 B3 断面、3500x、、336mm(、33nf)。
浅埋暗挖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二衬施工方案优化
某隧道进口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案

XX隧道进口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案一、目的XX隧道进口DK422+816~DK423+505段中地质状况较差的大跨度地段设计施工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
本方案明确隧道双侧壁导坑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对于大跨度、地质条件差的隧道开挖支护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二、编制依据⑴《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4-2002)⑵《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主编:薛吉刚)⑶《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⑷《双侧壁导坑工法设计图》(向莆隧参03(W)—14—1)三、适用范围XX隧道进口:部分Ⅳ级、Ⅴ级地质状况较差的围岩地段。
四、工艺原理和特点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大跨度、围岩条件较差的地段。
其原理是:就是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右上下6个小断面施工,每一小断面单独掘进,最后形成一个大的隧道,且利用土层在开挖过程中短时间的自稳能力,采用网状支护形式,使围岩或土层表面形成密贴型薄壁支护结构,且用中隔壁及中隔板承担部分受力。
⑴以岩体力学为基础,新奥法基本原理为依据,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及支护能力,确保围岩稳定。
⑵采用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施工相互干扰。
⑶施工中各工序安排合理,加强洞内施工管理和围岩监控量测,当变形速率有增大趋势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围岩和衬砌处于稳定状态。
五、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1、开挖支护参数正洞:Ⅰ20a型钢钢架,间距60cm;相邻钢架采用Φ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斜向内侧布置,并焊接与钢架内侧翼缘;采用Φ50锁脚锚管,L=4.5m,壁厚3.5mm;喷射C25混凝土28cm.。
导洞:Ⅰ18工字钢,间距60cm;相邻钢架采用Φ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斜向内侧布置,并焊接与钢架内侧翼缘;采用Φ50锁脚锚管,壁厚3.5mm;超前锚杆Φ25带排气装置的注浆锚杆,L=4.5m, 纵向间距3.0m,环向间距0.4m,系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L=2.5m,纵向间距0.6m,环向间距1.2m;喷射C25混凝土22cm.。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a
16
第六步:分段局部破除临时支撑 (纵向3~6m),敷设防水层、绑扎 钢筋、台车就位浇筑拱部边墙及拱部 混凝土,形成封闭二衬结构。
a
18
第七步:支模(台车)浇筑中隔墙结构
开挖顺序纵断面示意图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注意事项
(1)、侧壁导坑形状宜近似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
个断面的1/3。
• 2 作业条件
• 2.1 隧道开挖面必须保持在无水条件下施工, 遇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水、注浆止水等 措施加以防治。
• 2.2 暗挖隧道开挖前地层超前支护及预加固 措施已完成。
• 2.3 开挖和运输设备准备就绪。
a
28
• 3 技术准备
• 3.1 隧道开挖前已核对地质资料,调查沿线 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地面建筑物基础等, 并制定保护措施。
a
46
a
47
• 1.2拱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 焊瘤等缺陷,钢架接头应焊接密实、焊缝饱满,接头处应 贴10×10cm钢板并焊接密实,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试 拼,周边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偏差超出 规定或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钢架严禁使用。
a
48
• 1.3主要施工技术要求:型钢拱架和钢筋网片的钢筋种类、 型号、直径和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加工好的钢架 必须标示明确,将各单元名称用红油漆标注于钢架两侧, 如:A单元应标注“A”,临时钢架A单元应标注“临A”。
• 3.2 隧道开挖前,已根据建设单位交付的测 量资料进行核对和交接,测设平面控制点 和高程控制点等隧道测量。
• 3.3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已经审批,并 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a
29
• 4 操作方法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课件

防止扰动周边土体,在周边预留200mm余土,人工清理。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 5. 质量标准 • 5.1 隧道应按设计尺寸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得欠挖。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第三步:拱顶小导管注浆,开挖洞室⑤,施做初期支 护及中隔板。④号洞室超前⑤号洞室20~30m.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第四步:开挖洞室⑥,洞室⑥、⑤掌子面错 开3~5m,施作初期支护。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第五步:分段(根据监测情况确定, 纵向3~6m)截断仰拱厚度范围内的中 隔壁,剔除初支混凝土及钢筋网,保 留格栅钢筋100mm长在二衬范围内, 铺设仰拱防水层,施做二次衬砌,达 到设计强度75%后,顶紧竖向临时支 撑与二衬结构。
• 缺点: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 施工流程图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 施工工艺流程: • 1 左侧洞室上台阶开挖及初支; • 2 左侧洞室下台阶开挖及初支; • 3 右侧洞室上台阶开挖及初支; • 4 右侧洞室下台阶开挖及初支; • 5 中间洞室上台阶开挖及初支; • 6 中间洞室下台阶开挖及初支; • 7 仰拱防水及二衬的施工; • 8 拱部及边墙防水及二衬施工; • 9 中隔墙混凝土浇筑。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相关施工工艺
• 土方开挖 • 湿喷法喷射混凝土 • 格栅钢架施工 • 钢筋网施工 • 超前小导管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土方开挖
• 1 机具准备 • 1.1 机具:小型挖掘机、装载机、风镐、 空压机、风枪、提升架、手推车、自卸 车、镐、铁锹、电钻、吊桶等。 • 1.2 测量设备:水准仪、全站仪、激光指 向仪等。
5双侧壁导坑法开挖

3-1-5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1 前言1.1双侧壁导坑法定义双侧壁导坑法是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必要时施作边墙衬砌,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余部分采用二台阶或三台阶开挖的施工方法。
其开挖部序见图1-1。
图1-1开挖部序图1.2 工艺特点(1)侧壁导坑形状以近似椭圆形为好,导坑断面的宽度控制为整个断面的1/3;(2)侧壁导坑、中央部上部、中央部下部错开一定距离进行平行作业;(3)导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造成闭成环;(4)侧壁导坑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左右侧壁导坑施工可以同步进行;(5)当断面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监控量测显示初期支护稳定、变形很小时,方可拆除临时支护,及时施作仰拱并进行二次衬砌;(6)临时支护拆除期间要加强监控量测,一次拆除长度控制在15m以内。
1.3 适应范围适用于于Ⅴ级围岩深埋段、Ⅳ级围岩浅埋段以及断面较大的不良地质洞口工程的施工。
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2.1 工艺流程图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2-1。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横断面示意图图2-1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流程图2.2 施工准备2.2.1 钢架准备配置钢架加工及试拼设备,准备钢架加工车间及储存棚。
2.2.2 施工用风(1) 空压机功率要求隧道施工用风应采用固定或移动空压机供风,空压机最大功率应能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的最大用风量和足够风压的要求。
(2)空压级位置要求固定式空压机站应设在洞口附近,并靠近变电站,当有多个洞口须集中供风时,可选在适中位置,但应靠近用风量较大的洞口。
空压机站应有具体的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
移动式空压机可根据工作面掘进距离布置在洞口或洞内,但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3)工作风压隧道工作面风压不应小于0.5MPa,高压凤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送风量、凤管长度、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
(4)风管的安装和使用1)高压风管及接头装置的材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高压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3)在洞外地段,当凤管长度大于100m以内和温度变化较大时宜安装伸缩器,靠近空压机150m以内,凤管的法兰盘接头宜用石棉衬垫;4)长度大于1000m时,应在高压凤管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水;5)洞内高压凤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凤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宜保持30~40m,并用分凤器(可自制)连接高压软凤管;6)各种闸阀在安装前应拆开清洗,阀门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高压凤管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当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不得使用,管内不得保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赃物;8)高压凤管使用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隧道施工中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双侧壁导坑法是一种常用于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法,它通过在隧道两侧开挖导坑,结合爆破和掘进的方式进行隧道开挖。
2. 工程背景2.1 工程概述在隧道工程中,隧道开挖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
双侧壁导坑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开挖方法,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开挖难度,提高工程质量。
2.2 工程要求 - 隧道长度:XXX米 - 隧道直径:XXX米 - 隧道地质条件:XXX - 施工期限:XXX3. 施工原理双侧壁导坑法是一种通过在隧道两侧开挖导坑,使导坑与隧道剖面呈筒状相连,形成导坑爆破掘进的施工方法。
其主要原理包括: - 壁导坑的开挖:首先在隧道两侧开挖导坑,导坑与隧道剖面形成筒状相连,作为爆破和掘进的通道。
- 爆破:利用爆破技术对导坑进行爆破,使隧道内的岩石破碎。
- 掘进:通过机械装备和工人进行掘进作业,将破碎的岩石清除。
4. 施工步骤4.1 前期准备 - 方案制定: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评审。
-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和材料。
- 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2 壁导坑开挖 - 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两侧确定导坑位置,并进行标线。
- 开挖导坑:使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导坑的开挖,确保导坑与隧道剖面形成筒状相连。
-清理坑内杂物:将导坑内的杂物、泥土等清理干净,以确保后续爆破和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爆破作业 - 钻孔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导坑内进行钻孔布置,确定爆破参数和钻孔位置。
- 充填炸药:将爆破装药装填至钻孔中,并进行固定和封堵,确保安全进行爆破作业。
- 爆破操作:通过遥控装置或手动引爆装药,进行爆破操作,使岩石破碎并掉落。
4.4 掘进工作 - 清理碎石:在爆破后,使用装载机、运输车等设备将破碎的岩石清理出导坑,保持导坑通畅。
双线隧道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

双侧壁导坑开挖作业指导书一、适用条件及范围XX隧道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法。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一)施工准备1、施工测量放样。
开挖前应将控制开挖的中线、水平引至开挖部位掌子面,确定开挖轮廓。
需爆破的应根据钻爆设计布置好炮眼。
2、钻爆设计。
岩石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
其内容为:炮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凿岩机的台数安排等。
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3、根据施工设计图及定型图绘制开挖施工草图。
施工草图上的中线、水平控制桩应与现场放样桩点相对应。
隧道施工为避免侵限,一般需将净空放大5cm,所以在绘制开挖草图时也应将开挖轮廓尺寸放大5cm(底部不再放大)。
而且还要根据实际,结合规范要求,预留初期支护变形量7~10cm,即开挖轮廓线还要放大7~10 cm。
4、开挖作业照明安装,钻眼机具到位,高压风水管的连接。
5、做好洞内、外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6、规划弃碴场位置,布设出碴路线,出碴设备准备。
(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双侧壁导坑开挖施工示意图ⅩⅩⅩⅥ9ⅥⅣⅣⅡⅡ3751Ⅷ横断面纵断面2、工艺原理采用双侧壁导坑预留核心岩柱的方法,将隧道跨度减小,大断面隧道分割成几个小的洞室分部开挖,利用核心岩住作为支撑,和初期支护一起承受、传递围岩压力,从而有效控制大断面软岩隧道开挖变形、下沉,保证施工安全。
3、施工方法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风钻钻眼爆破分别交叉开挖左右侧壁导坑,导坑面积一般为隧道断面的1/3偏小,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开挖进尺0.8-1.4米(一到两环钢架),左右侧壁导坑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然后再来分两步上下台阶开挖核心岩土,核心岩土上台阶开挖时拱部要施工超前锚杆或小导管,采用挖装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核心岩体开挖后及时施工仰拱初期支护,同时仰拱紧跟,采用整体混凝土衬砌。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方案

福州XX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隧道导坑法开挖施工方案2008.5.25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方案: (1)四、施工质量要求标准 (5)五、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5 6七、施工计划 (9)八、施工平面布置图 (10)附图: (11)一、编制依据1.1、福州XX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XX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5、《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1.6、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1.7、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二、工程概况:某隧道位于福州市XXX村境内。
左洞进口桩号为ZK8+588,设计标高为30.681米,出口桩号为ZK8+807,设计标高为25.018米,长219米,纵坡采用-2.55%;右洞进口桩号为YK8+568,设计标高为30.489米,出口桩号为YK8+832,设计标高为23.318米,长264米,纵坡采用-2.67%。
隧道洞身左右洞均位于R=2500米曲线上,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
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3×3.75m,左侧向宽度为0.5m,右测向宽度为1.0m,左侧设检修道宽0.75m,右侧设检修道宽1.0m,净高5m。
本分项工程里程为YK8+817~YK8+797,位于本标段某隧道右线出口;洞身围岩为残坡积土层及强风化花岗岩,呈松散结构,围岩等级为Ⅴ级,易坍塌。
本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多呈潮湿或点滴状出水。
无断裂带、涌水等其他不良地质。
三、施工方案:本隧道开挖支护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裴家垣隧道右线出口v2-b级围岩洞身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城轨14-1目录裴家垣隧道右线出口v2-b级围岩洞身开挖施工组织设计马路河隧道进口K2+960~K2+920由于围岩为松散覆盖层、强风化及中风砂岩,局部夹泥岩,岩质极软,节理裂隙极发育,初勘物探显示岩体破碎,点滴状出水,拱顶及侧壁易坍塌,围岩级别为Ⅵ级,稳定性极差,此段除需地表加固注浆外,开挖方法拟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法。
一、施工步骤施工准备→洞口掌子面预加固→开挖平台就位→断面测量、放样→施做超前支护→按分步顺序开挖,进尺控制在~→喷8cm封闭掌子面,并初喷4cm砼封闭岩面(C25砼)→出碴→找顶→架立钢架、挂网、打设锚杆→分层喷射砼直至设计厚度→开挖平台就位→施工下一循环。
二、施工工艺马路河隧道以新奥法为施工原理,K2+960~K2+920段洞身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初期支护全环采用型钢钢架,锚喷挂网支护,临时钢架采用I20b 工字钢。
1、洞身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即延隧道两侧对称设置两处导坑,每处导坑并分上下台阶进行开挖,同时对导坑靠中线部位用I20b工字钢支护,同洞身主钢架螺栓连接牢固。
具体分部位置的断面示意图见附图2:本隧道K2+960~K2+920段施工时主要以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为主,施做时严格控制药量。
开挖平台一律使用自制整体移动式操作平台。
爆破孔采用风动YT-28风动凿岩机,一字形合金钻头,孔径φ40mm,爆破采用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起爆方式均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
出碴用侧翻式装载机或小型扒碴机装车,10~15T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凿顶及危石排除用反铲挖掘机施作。
施工工序:(1、⑴利用洞口导向措施或洞身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洞身,侧壁导坑纵向超前支护。
⑵开挖1部,同时,每进尺,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
⑶施作1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立钢架(包括导坑的竖向临时钢架及底部临时横撑),并设置锁脚钢管,钻设径向锚杆,台阶底部和竖向临时钢架间及时喷射20cm混凝土封闭。
隧道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案

隧道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案在隧道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和机械设备情况,隧道设计要求,已总结出许多不同开挖方式:如全断面开挖、台阶分部开挖,单侧壁开挖、双侧壁开挖等,对于浅埋大跨度及地质条件很差的隧道,双侧壁开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开挖法。
双侧壁导坑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跨度大、地质条件差,一般Ⅱ~Ⅲ围岩,地表下沉需严格控制了隧道。
一、工艺特点:1.1以岩体力学为基础,新奥法为指导,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及支护能力,确保围岩稳定。
1.2、采用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避免施工相互干扰。
1.3、施工中各工序安排合理,加强洞内施工管理和围岩监控量测,当变形速率有增大趋势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围岩和衬砌处于稳定状态。
二、隧道双侧壁施工方法8763 1 94 13 2 10 5开挖顺序图开挖顺序说明:1、开挖导坑上部开挖8、中央拱顶支护2、先行导坑下部开挖9、中央下部开挖10、中央下部开挖3、先行驶导坑锚喷锚、钢架支撑,设置临时壁墙支撑4、后行导坑上部开挖11、灌注仰拱砼5、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2、拆除临时壁墙6、后行导坑锚喷喷、钢架支撑,设置13、灌注全周衬砌临时壁墙支撑7、中央拱顶开挖(一)侧壁导坑开挖先行导坑采用微正台阶法开挖,上半断面超前 2.5~3.0米,使用3~4台汽脚式凿岩机钻眼,光面焊,每循环进尺2米,配备正铲侧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为保证施工安全,每循环需作初期支护,侧壁和临时壁墙同时支护,根据地质条件一般采用喷锚+格栅支护,锚杆采用φ22药包锚杆,长度3~3.5米/根,间距1×1米。
格栅支撑按设计要求制作,间距 1.0m/榀,每榀间以φ18钢筋纵向连接。
喷砼封闭围岩及格栅,采用多次喷射,总厚度达20厘米以上。
复喷砼要适当推迟,以不影响循环时间。
当先行导坑超前50米后,两侧导坑可同时开挖,后行导坑开挖、支护方式与先行驶导坑相同。
(二)中央部份开挖在不影响两侧壁导坑道开挖时可进行中央开挖,中央开挖也采用微正台阶法,上部台阶高 2.5米,采用5台汽脚式凿岩机钻眼,短进尺弱爆破,开挖成形后及时检查断面尺寸,防止欠挖,及时施作上部支护:初喷砼、锚杆、架格栅,然后喷射砼封闭。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课件

目录
• 引言 • 双侧壁导坑法原理 • 施工前的准备 • 施工步骤与技术要点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工程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介绍双侧壁导坑法
定义
双侧壁导坑法是一种隧道开挖施工方 法,通过在隧道两侧分别开挖导坑, 逐步扩大开挖面,最终形成完整的隧 道。
施工进度延误问题
总结词
施工进度延误是指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施工进度未能按照计划进行,可能会影响工程 整体进度和效益。
详细述
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 此外,设备故障、材料供应不足、劳动力短缺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施工进度。
03
双侧壁导坑法的原理和特点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工程实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04
结论与展望
02
双侧壁导坑法原理
定义和特点
定义
双侧壁导坑法是一种隧道开挖施 工方法,通过在隧道两侧分别开 挖导坑,逐步扩大开挖面,最终 形成完整的隧道。
特点
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大断面、长 距离的隧道施工,能够减小开挖 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地表沉降, 提高施工安全性。
01
02
03
现场环境评估
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 、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勘 查,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条件评估
评估现场的交通、通讯、 水电等基础设施,以满足 施工需求。
施工风险评估
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制 定应对措施,确保施工顺 利进行。
人员和设备配置
人员组织
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配置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 工人员。
中间岩柱失稳问题
隧道大断面初期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隧道大断面初期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双侧壁导坑工法是一种一边开挖一边支护的施工技术,施工的原理就是利用两个侧壁将整个大的隧道断面分成三个小的断面进行左右施工,为了保证在隧道施工中支护稳定、安全及控制地表沉降,在隧道设计中采用双侧壁导坑的方法。
双侧壁施工方法工序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相互干扰,会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进度。
本文结合隧道施工初期支护的施工情况,对隧道施工中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行简要概述。
标签:隧道;初期支护;双侧壁导坑法1 概述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双侧壁导坑法是新奥法的分支,又称为双侧壁导坑法和眼镜工法。
基本原理依据是新奥法的施工原理,是一边开挖一边支护的施工技术,利用两个中间隔壁把整个大的隧道断面分隔开来,分为左、右和中间断面。
在施工的过程中中间断面紧紧跟在后面,初期支护在形成环形之后,待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撑形成全断面。
双侧壁导坑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对周围岩石的松动,一般情况下导坑的断面类似一个椭圆,周围的轮廓也是比较圆顺的。
所以在导坑开挖的时候,应该避免应力的集中。
隧道大断面的初期支护采用的是一种混凝土柔性的支撑体系,采用挂网、格栅、喷混凝土等柔性的支护体系。
为了保证大断面及时闭合,应该及时进行施工作业,利用周围岩石自身的承受能力来控制周围岩石的变形程度。
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的时候可以建立一整套围岩支护体系,进行信息化施工,这样不仅可以掌握隧道施工中的多种动态变化,还可以确保隧道的安全。
周围岩石性能比较差的围岩比较适合双侧壁导坑法,在大跨度的隧道施工中,使用双侧壁导坑法可以将地表的下沉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但是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在在施工的过程中速度比较慢,而且成本很高,这是其最大的缺点。
但是相比较双侧壁导坑法的优点来说的话,其适用范围还是非常广的。
在隧道跨度比较大,周围岩石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单侧壁导坑法不能完全把握周围岩石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断面分块比较多,在初次支护的闭合时间很长。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工艺一、工艺概述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是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工艺。
二、适用条件Ⅴ级围岩深埋段和不良地质洞口工程的双线隧道可用。
三、作业内容⒈开挖必须沿一侧采用台阶法先分部开挖隧道一侧的一部或一部、二部。
⒉每开挖一部均应及时施作锚喷支护。
⒊安设钢架.⒋施作中隔壁,底部必须设临时仰拱。
⒌中隔壁墙依次分部联结而成。
待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喷射混凝土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等级的70%以上时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部或二部;再分别开挖隧道左右侧底部,形成左、右两侧洞的环形封闭和水平钢架支撑的支护结构;最后分2部或3部自上而下开挖隧道中部,直至落地、铺设仰拱钢支撑,使初期支护完全封闭。
四、质量检验标准⒈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
⑴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⑵检查方法:采用仪器测量。
⒉隧道开挖必须严格控制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位(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必须小于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⑴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⑵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断面仪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施工图断面核对。
⒊洞身开挖必须核对地质。
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的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施工图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⑴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⑵在每次开挖完成后对围岩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
⒋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孔眼,必须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示出钻孔位置.钻孔时必须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钻孔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
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必需符合钻爆设计要求,孔底不得超过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⑴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周边眼;⑵检查方法:测量。
⒌光面爆破的钻孔痕迹保存率。
硬岩不得小于80%,中硬岩不得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双侧壁施工方法

双侧壁施工方法V级围岩强风化双侧壁法施工(1)、总体施工由于隧道Ⅴ级围岩段围岩层间结合差,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松散结构,地下水为构造裂隙水,呈点状或脉状分布,洞体有坍塌、突水的可能,围岩稳定性差。
设计采用双侧壁施工,双侧壁导坑法是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下部分采用三部开挖的方法。
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形状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侧壁导坑、中槽部位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两侧壁导坑超前中槽部位10~15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中槽部位采用台阶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中槽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侧壁钢架的连接时难点,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加设拱架连接后在同一垂直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5m,并加强监控量测,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
(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施工工序见图2。
㈠、⑴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Ф50小导管及导坑侧壁Ф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
⑵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
⑶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⑷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设I18横撑。
⑸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㈡、⑴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②部,人工配合整修。
⑵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⑶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 厚混凝土。
⑷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锚杆(管),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必要时安设I18横撑。
⑸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横断面说明:本图尺寸除钢筋尺寸以m m 计外,余均以c m 计。
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

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
这双侧壁导坑施工呢,就像是给隧道施工玩了个巧妙的“分而治之”的小把戏。
你想啊,要是一下子就对整个隧道大动干戈,那得多难搞呀。
所以呢,就把隧道分成好几个小部分来施工。
双侧壁导坑就是在隧道的两侧先挖出小导坑,这就像是给隧道施工开了两个小先锋路一样。
这两个侧壁导坑先开工,它们的尺寸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呢。
不会太大,太大了容易出危险,也不会太小,太小了干活施展不开。
施工的时候啊,就像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把土挖出来运走。
而且在挖的时候,还得特别小心周围的岩土情况,就像照顾一个特别娇弱的小宝贝一样。
在侧壁导坑施工的时候呢,支护可是超级重要的环节。
就好比给导坑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这样它就不会被周围的岩土给压垮啦。
一般会用一些钢材呀,混凝土之类的材料来做支护。
这个过程可得做得细致又扎实,要是有一点马虎,那后面可就麻烦大了。
等侧壁导坑挖了一段距离,有了一定的空间之后呢,就可以开始中间部分的施工啦。
中间部分就像是在两个小助手(侧壁导坑)的保护下开始动工。
这时候,也要按照严格的施工规范来,毕竟这可是整个隧道的关键部分呢。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本隧道紧急停车带处于围岩较破碎地段,围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镶嵌碎裂结构,有点滴状除湿,且跨度较大,为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有序,因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第一步: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管棚支护及导坑侧壁水平锚杆超前支护→挖先开挖①部→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设钢架和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安设I18横撑→导坑内侧钻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导坑外侧钻设注浆锚管后,浇注20cm厚混凝土,最后利用锚管注浆加固围岩。
第二步:开挖②部→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钢架和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安设横撑钢架→导坑内侧钻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导坑外侧钻设注浆锚管后浇注30cm厚混凝土。
第三步:开挖③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施工工序同第二步。
第四步:开挖④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施工工序同第一步。
第五步:开挖⑤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施工工序同第二步。
第六步:开挖⑥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施工工序同第二步。
第七步: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自进式锚杆超前支护,人工开挖⑦部→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施作⑦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架设钢架和临时钢架,钻设注浆锚管后,浇注20cm厚混凝土。
第八步:人工开挖⑧部。
第九步:人工开挖⑨部。
第十步:在滞后于③一段距离后,人工开挖⑩部→隧底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钢架和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钻设注浆锚管后,浇注30cm厚混凝土。
第十一步:在滞后于④一段距离后,人工开挖○11部→隧底周边初喷4cm 厚混凝土→接长钢架和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钻设注浆锚管后,浇注30cm 厚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裴家垣隧道右线出口v2-b级围岩洞身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城轨14-1费跃铖05杨康36目录裴家垣隧道右线出口v2-b级围岩洞身开挖施工组织设计马路河隧道进口K2+960~K2+920由于围岩为松散覆盖层、强风化及中风砂岩,局部夹泥岩,岩质极软,节理裂隙极发育,初勘物探显示岩体破碎,点滴状出水,拱顶及侧壁易坍塌,围岩级别为Ⅵ级,稳定性极差,此段除需地表加固注浆外,开挖方法拟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法。
一、施工步骤施工准备→洞口掌子面预加固→开挖平台就位→断面测量、放样→施做超前支护→按分步顺序开挖,进尺控制在~→喷8cm封闭掌子面,并初喷4cm砼封闭岩面(C25砼)→出碴→找顶→架立钢架、挂网、打设锚杆→分层喷射砼直至设计厚度→开挖平台就位→施工下一循环。
二、施工工艺马路河隧道以新奥法为施工原理,K2+960~K2+920段洞身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初期支护全环采用型钢钢架,锚喷挂网支护,临时钢架采用I20b 工字钢。
1、洞身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即延隧道两侧对称设置两处导坑,每处导坑并分上下台阶进行开挖,同时对导坑靠中线部位用I20b工字钢支护,同洞身主钢架螺栓连接牢固。
具体分部位置的断面示意图见附图2:本隧道K2+960~K2+920段施工时主要以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为主,施做时严格控制药量。
开挖平台一律使用自制整体移动式操作平台。
爆破孔采用风动YT-28风动凿岩机,一字形合金钻头,孔径φ40mm,爆破采用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起爆方式均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
出碴用侧翻式装载机或小型扒碴机装车,10~15T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凿顶及危石排除用反铲挖掘机施作。
施工工序:(1、⑴利用洞口导向措施或洞身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洞身,侧壁导坑纵向超前支护。
⑵开挖1部,同时,每进尺,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
⑶施作1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立钢架(包括导坑的竖向临时钢架及底部临时横撑),并设置锁脚钢管,钻设径向锚杆,台阶底部和竖向临时钢架间及时喷射20cm混凝土封闭。
⑷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⑴开挖2部,同时,每进尺m,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
⑵施作2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立钢架(包括导坑的临时钢架),钻设径向锚杆。
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开挖3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1。
(4、开挖4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2。
(5、⑴开挖5部,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下一循环拱部超前支护掌子面处)。
⑵拱部架设拱部钢架,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6、⑴开挖6部.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下一循环拱部超前支护掌子面处)。
⑵拱部架设拱部钢架,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7、⑴两台阶法施工第7、8部。
⑵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⑶导坑底部安设钢架封闭成环,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8、逐步拆除临时钢架,灌筑Ⅸ部仰拱。
(9、灌筑Ⅹ部隧底填充。
(10、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变形收敛后或根据需要,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Ⅺ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1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注意事项:(1)、隧道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
(2)、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
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3)、工序变化处之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锁脚钢管,且必须对锁脚钢管注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4)、当现场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进行适当调整时,应保证侧壁导坑临时支护与主体洞身钢架连接牢固,横向钢支撑可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当调整其位置,并考虑侧壁导坑自身的稳定及施工的便捷性。
(5)、钢架之间纵向连接筋应按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6)、临时钢架的拆除应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方可进行。
(7)、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据。
2、初期支护(1) 施工程序施做超前支护→掌子面喷8cmC25砼→找顶→洞身岩面初喷4cmC25砼→架设钢架→挂设钢筋网→打设径向锚杆→复喷C30素纤维砼至设计厚度→检查验收。
(2)施工方法喷射砼采用湿喷施工工艺,建议采用TK500型湿喷机。
混凝土采用C30素纤维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钢拱架在加工厂集中加工,汽车倒运到洞内,现场机械配合人工架设。
锚杆采用TY-28风钻钻孔,人工安装,注浆前吹洗孔内残碴,并采用注浆泵压注浆,保证灌浆饱满。
φ22锚杆尾与钢架焊接牢固,并设置垫板和螺母。
φ8钢筋网在加工场加工成型,现场人工辅助机械安装,钢筋网片大小按×规格加工,安装时用电焊点焊固定在钢架及锚杆外露头上,以防喷射砼时晃动。
网片间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
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壁厚4mm热轧无缝钢花管制作,加工厂统一加工,长4m,前端10cm做成锥形,并在管体上按15*15cm间距钻10mm眼孔,梅花形布置,尾部30cm为止浆段不钻孔。
(3)湿喷法喷射砼①喷射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号水泥。
骨料:细骨料采用河砂,细度模数应大于,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粒径5~16mm,含泥量不大于1%。
外加材料:所使用聚脂纤维、钢纤维为经过检验的合格产品。
外加剂:所使用的外加剂符合国家规定,速凝剂要求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
②喷射砼前的准备工作1)喷射砼前撬去掌子面危石和欠挖处理。
用高压水、高压风清除杂物,用高压水冲洗表面。
遇到表面水量大时,采取措施将水集中引排。
2)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及原材料均已准备,并且机具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原材料经检验合格,粗骨料加工拌和前要再次过筛,以防止超径骨料混入,造成堵塞。
细骨料堆放在防雨料库,以控制含水量,且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3)机电检查:喷前进行电器及机械设备检查和试转,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作业场所配备充足照明及通风设备。
③湿喷法施工工艺喷射混凝土施工程序图如下所示:喷射机械安设调整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内杂物,清除掌子面杂物尘埃。
喷射混凝土大堆料要储放于储料棚内,避免露天堆放、淋雨、环境污染和倒运材料而引起的泥污染集料,引起堵管和强度降低等现象。
喷射前,先开风,再送料,后开速凝剂阀门,以易粘结、回弹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
严禁随意增加速凝剂和防水剂掺量,尽量用新鲜的水泥,存放较长时间的水泥将会影响喷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喷射机的工作风压严格控制在~范围内。
严格控制好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
喷嘴与受喷坡面垂直,有钢筋时角度可调至70°左右,喷嘴与受喷坡面距离控制在范围内。
喷射顺序自下而上,料束呈旋转轨迹运动,旋转半径30cm,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状布设。
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边墙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喷射层厚度边墙7~10cm,拱部5~7cm,厚度过大会削弱混凝土颗粒间的凝聚力,促使喷层因自重过大而脱落,或拱顶处与围岩面间形成空隙;如果一次喷射厚度过小,则粗骨料容易回弹,后一层与前一层喷射时间间隔12-20min 。
影响喷层厚度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坍落度、速凝剂的作用效果和气温。
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预埋钢筋法测设,不够设计厚度的重新加喷补够。
湿喷法施工工艺框图间不小于14(4拱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钢架接头应焊接密实、焊缝饱满,接头处应贴10×10cm 钢板并焊接密实,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试拼,周边误差为±3cm ,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偏差超出规定或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钢架严禁使用。
型钢拱架在洞外分片堆放,上盖下垫,在洞内安装时,使型钢拱架与隧道中心线垂直,最后焊接连接筋,使钢架成为一个整体。
主要施工技术要求:立设型钢拱架、挂网、打设锚杆应在隧道开挖初喷4cm 混凝土后进行;型钢拱架和钢筋网片的钢筋种类、型号、直径和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加工好的钢架必须标示明确,将各单元名称用红油漆标注于钢架两侧,如:A 单元应标注“A ”,临时钢架A 单元应标注“临A ”。
②钢架的安装钢架安装流程图如下:置正确,脚板间设橡胶垫板。
钢架利用平板车运进洞内,钢架在台架上逐榀安装。
拼装可在开挖面以后进行,各节钢架间连接板必须设置橡胶垫板,并同钢架连接板密贴,然后用M20*60螺栓螺母连接牢固,螺栓连接时螺母方向应交错开布置。
钢架沿外缘每隔2m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钢架与锚杆焊接牢固,相邻钢架之间纵向采用φ22mm钢筋连接,呈折线形布置于钢架腹板中央,于水平保持30°的夹角,环向间距小口处,大口处,焊接采用周边焊,同钢架焊接牢固。
分步开挖施工时,钢拱架拱脚应打设φ42mm的锁脚锚管,锚杆长度4m,每侧脚板处数量为2根,并采用φ22“U”形钢筋同钢架满焊连接。
下半部开挖后钢架应及时接长落底至基岩。
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应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喷射混凝土应全部覆盖钢架,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开挖下台阶时,应在钢架拱脚下设砼垫块,砼垫块、岩石和钢架连接密实、牢固。
(5)钢筋网施工钢筋规格、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进场须经试验合格。
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
钢筋网铺设平整,与钢架联结牢固,网片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一个网格)。
钢筋网在洞外提前加工成×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网格采用点焊连接,运输至洞内安装焊接在锚杆上。
安装时,钢筋网紧贴受喷岩面的起伏铺设。
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cm,且与锚杆连接牢固,在进行喷射作业时不颤动。
(6)中空锚杆、砂浆锚杆及锁脚钢管拱部、拱墙采用带排气装置的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间距×(环×纵),锚杆长米;所有锚杆尾部均配备垫板和螺母。
中空锚杆杆体选用φ25mm的空心钢。
钻孔前先标定钻孔位置。
孔深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cm,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孔距允许偏为±15cm,孔内积水、积粉及岩碴要吹洗干净。
锚杆采用多功能台架安设,锚杆端头安装垫板并与喷砼面密贴,设好孔口注浆塞。
注浆采用注浆泵,中空锚杆则直接将注浆管道连接到注浆塞上注浆。
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
注浆孔口的压力不得大于。
锚杆的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
锚杆施工完成后,应由试验室进行拉拔试验。
(7)超前小导管支护工艺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见图。
超前小导管配合钢架使用,相邻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