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转让制度在区域土地空间配置及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土地整理开发资金利益分配模式探讨
土地整理开发资金利益分配模式探讨一、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级土地整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区域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新征收土地、旧城改造土地实施成片整理、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平整,完成地上及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共公益配套设施建设,按期达到土地出让标准的土地初级开发行为。
各区(市)县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一级土地整理,应建立健全并坚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集体会审制度,按照“全域成都”理念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规模范围。
(一)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一级土地整理,属于新征土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且要依法报征;属于旧城区成片改造的土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二)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引进社会资金进行旧城改造的一级土地整理项目,应首先报市规划局审核项目是否符合城市规划,对经审核符合城市规划的旧城改造一级土地整理项目,其拆迁补偿方案和拆迁工作实施方案应报市房管局审查,并严格按城市拆迁管理办法和程序组织实施。
(三)郊区(市)县新征土地规模超过500亩的一级土地整理项目,应首先报市国土局对土地利用规划和依法征收实施方案进行审核。
中心城区土地整理和旧城改造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及城市公共公益配套设施建设,应分别报市规划局、市建委审查。
(四)市土地储备中心纳入储备范围的土地,未经市政府批准,各区不得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一级土地整理。
中心城区范围内旧城改造土地及市政府配置给各区(包括成都高新区)的土地,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一级土地整理工作,按属地原则分别由各区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实施;其他区(市)县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一级土地整理工作由各区(市)县政府具体负责实施。
二、坚持市场化运作,规范土地一级整理行为(一)一级土地整理项目范围、规模、内容明确后,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招投标或挂牌方式确定投资商。
天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题试卷及答案
天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题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一、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题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照时限为40分钟,做大参照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二、第一题、第二题、第五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三题仅限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第四题仅限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三、清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为之作答的,不得分。
四、监考人员宣布考题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是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资料1、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的北焦村,是市二环路内45个城中村之一,1200多户、3000多人,一些外地人在村里租房做生意,多数村民靠收房租生活。
1968年2月。
河北省会从保定迁至石家庄,失去迅猛扩张,近郊土地被征用的速度急剧加快,修铁路,该生活区,建机关,猖狂,医院,学校。
都在征地。
71岁的原村支书陈某说:当地土地征用,政府不给钱,但一亩地拔2—3个民名额给村民身份由农民转为工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征地越来越多。
省政府的外贸、内贸、轻工业和化工等七个厅局级机关先后来到北焦村扎寨。
村中布满机关宿舍。
北焦村因此号称七局宿舍。
1975年,陈某还是生产大队长,他记得70年代开始国家征地油料补贴。
这些补贴主要归生产大队,用于发展集体企业,村民进企业坐丁,北焦村靠土地补贴该岂料旅馆、商店,办起了塑料厂、鞋厂等20多家企业。
当时国家规定土地按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来补偿,补偿分为土地补贴,劳动力补贴和青苗补贴三种,1971年,1亩地补贴240元;1976年,每年1亩补贴1000元。
陈某说,补贴增加是因为村民改种粮食为种蔬菜,土地产值增加了。
1986年陈卸任时,北焦村还剩下三四目的。
之后,北焦村剩余农地陆续征用,目前只有30多亩自留地,供村民终点菜,但多半荒草丛生。
土地出让与开发利益分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土地出让与开发利益分配的改革 与创新
完善土地出让制度
1 2 3
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出让市场
通过建立土地出让信息公示制度,确保土地出让 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规范土地出让方式
根据土地用途和规划要求,采取招标、拍卖、挂 牌等方式进行土地出让,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
强化土地出让监管
加强对土地出让过程的监管力度,防止权力寻租 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优化土地开发利益分配机制
合理分配土地开发
利益
根据土地价值和贡献程度,合理 分配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鼓励社 会资本参与土地开发,实现利益 共享和风险共担。
优化税收政策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调节土地开 发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经 济发展。
土地出让的历史演变
土地出让制度的起源
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最初是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 题。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的演变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行政划拨方式逐步转变为以市场化的出让方式为主,经历了多 次改革和调整,逐步完善了土地出让制度。
02
土地开发利益分配机制
土地开发利益分配的原则
01
市场主导模式
混合模式
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土地开发利益分 配,政府通过规划和管理确保公共利 益,同时允许市场机制发挥一定的作 用。
土地使用权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出让, 由开发商获得土地开发权,并按照市 场规则分配收益。
土地开发利益分配的实践案例
01
案例一
某城市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将部分土地出让收益
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
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开发置换的概念。
土地开发置换是指将原有土地的用途进行调整,通过对原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然后在其他地区或者其他时间进行相应的补偿或者置换。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的原则。
1. 合理规划,在制定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因素,保证开发置换活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公平公正,在进行土地开发置换时,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原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置换过程的公开透明。
3. 生态环保,在进行土地开发置换时,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4. 经济效益,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需要注重经济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的具体步骤。
1. 确定开发置换的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开发置换的具体需求,包括开发的土地用途、置换的土地位置、规模等。
2. 调查评估,对原有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的自然条件、土地的利用价值等方面的评估。
3.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包括开发的具体内容、时间计划、投资预算等。
4. 落实执行,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土地开发置换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土地开发置换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
1. 经济效益评估,对土地开发置换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投资回报率等。
2. 社会效益评估,对土地开发置换活动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对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环境效益评估,对土地开发置换活动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15•【字号】青政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意见青政发〔2021〕20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管理,提升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就加强我市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制定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目标和原则。
健全规范高效的土地储备制度,完善土地储备工作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统一计划、统一整理、统一储备、统一配套、统一供应”,发挥土地储备在配置土地资源和调节土地利益分配中的基础性、平台性作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顺利实施,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城市功能拓展、产业集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
土地储备工作应遵循“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区联动、收益共享,分类实施、配套优先”的原则开展。
(二)职责分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统筹全市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批复市级储备土地资金收支预决算,做好土地储备资金拨付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土地储备相关工作。
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以下简称“市内三区”)政府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实施市级项目的土地储备相关工作,组织实施辖区内区级项目的土地储备工作;其他区(市)政府负责统筹管理辖区内土地储备有关工作。
二、储备和实施范围(一)储备范围。
纳入政府储备的土地包括: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收购的土地;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手续并完成征收的土地;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二)实施范围。
浅议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特点及收益分配
浅议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特点及收益分配1. 引言1.1 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重要性土地一级整理开发是指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和开发利用的过程。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有效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和产出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土地一级整理开发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农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00字】2. 正文2.1 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特点1. 综合利用资源:土地一级整理开发不仅仅是简单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综合利用资源,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规划和设计,可以使整个区域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整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浪费,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一级整理开发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序地引导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4. 保护环境和生态:土地一级整理开发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5.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土地一级整理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2 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收益分配方式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收益分配方式是指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收益如何分配给相关方。
各国土地开发利益分配制度及启示
的有效 利用而设 定的 , 规定在同一年 内在 同一市镇村取得
一
方面 , 由城市经济的发展 ,总体经济 水平的提高 各 是
定 面积的土地者 , 应按取得价格 3 %的税率交纳特别土
在进 行土地 交易时 , 国有资产卖 出所得税 普遍增加 ;另一 方面 , 是 城市人 口的增 加 城市化 的进展 .导致 土地需求增加 土
究。
2 1各国不动产课税制度比较分析
.
各国不动产课税都 有完 整的体 系 , 一般包括不 动产保
有 、交 易 、收益三个方面的税
1土 地 开发 利益 的涵 义 及其 产生
土地 的开发利益 以理解 为政府进 行的公共事业建 可
不动产保有税在 英美是地 方政府 的主要 财源 , 率每 税 年 由各地方政 府根 据财政需要 决定 固定 资产税 的分 担 比
例 。 地比例不同 . 各 而且每年都有 变动 。 土地增值部分包 含在 时价 里 , 被一起征 收。 在法 国 非建筑不 动产税根 据
设, 以及对土地 的规划与管理 土地开发 者的投入等促进
地价 的上涨; 或城市人 口集 中引起 的聚 集利益 , 土地需求
增加 .引起 的地价 上涨 。概括地讲 , 土地开发利益 . 表现
项 ,按土地面积 的比例缴 纳 。 德 国 《 邦建设 法》指定 的城市 再开发 区域 , 联 土地所 有者在开发事业完成后 , 都要把 因再开发而 引起的土地价 格上涨部分上交给市镇 村政府 。 实行 多年后 , 发现土地开
价额 . 出售价格扣除取得价格和各种费用的余值 。 年 到 为 2 1年 以内有偿 出售的 , O 推定有投机性者 , 在短期增价 的计 算方式上另加3 %或5 , % 按年度计 算; 推定没有投机性者 , 在短期增价 的计算方式上加算物价指数 。 取得不动产经过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权益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权益保护土地是人类的重要生产要素,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土地资源有限,如何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保护土地利用权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权益保护展开论述。
一、土地开发的意义与重要性土地开发是实现现代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它可以改善土地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土地开发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它也是工业化进程的基础,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此外,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开发与利用,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土地利用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土地利用权益是土地资源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保护土地利用权益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破坏,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同时,土地利用权益的保护也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
三、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权益保护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留生态功能区和主要农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2.合法合规原则土地开发与利用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土地使用手续,确保土地利用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督,保障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3.效益最大化原则在进行土地开发与利用时,应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4.公平公正原则土地开发与利用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益分配。
通过加强土地征收、土地赋予和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防止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
2024土地托管的典型做法成效及今后发展规划
2024土地托管的典型做法成效及今后发展规划土地托管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人将土地委托给专业的土地托管机构或土地托管公司进行管理和经营的一种方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土地托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展示了良好的成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托管的典型做法、成效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典型做法1.专业管理:土地托管机构或托管公司能够为土地进行全面的协调管理。
他们会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导则和规定。
同时,他们会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服务,包括土地评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研究等。
2.科学决策:土地托管机构依靠专业团队和科学技术手段,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决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
3.土地管理:土地托管机构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管,加强土地权属的维护,及时处理土地纠纷,实现土地的正常流转。
他们还会监督土地利用的合规性,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成效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托管机构能够科学规划土地资源,优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的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2.推动农业现代化:土地托管机构能够整合周边的农业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
他们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
1.加强土地制度: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托管机构的法律法规,明确土地托管的权责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促进土地资源的流转和优化配置。
2.推动农业现代化:今后,需要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今后,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推动土地托管机构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发展。
总之,土地托管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土地管理模式。
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托管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并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浅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带来的影响
浅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带来的影响【摘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流转权进行有效划分和明确,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权分置的实施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
三权分置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助于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政策,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持续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关键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效率提升、农民收入、社会稳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积极影响、未来发展方向、农村经济。
1. 引言1.1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概念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让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解放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土地的流转和经营管理的市场化。
这一制度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传统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下,农民只拥有土地的承包权,无法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而三权分置后,农民可以通过土地的流转,选择更适合自己条件和需要的经营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权分置也有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出台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三权分置的背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将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权分开,实现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所有权之间的有机分离,从而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会丧失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
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运作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运作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对土地进行开发和整理,以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市场化运作机制则是指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和资源配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定义、特点、必要性、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推动建议。
在传统的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通常由政府主导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引入,则是为了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土地开发整理的进行。
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的买卖活动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市场化运作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强调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市场参与者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市场化运作机制注重公平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来选择最优的土地开发整理方案。
同时,它还强调信息的透明和公开,以保证市场的公正和公平性。
最后,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和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约束。
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和资源配置作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规范和规模化,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
此外,市场化运作机制还能激发创新活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开发商参与土地开发整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总之,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引入旨在打破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优化利用。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的推动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朝着更加市场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整篇文章的分章节内容和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合作开发协议下的土地使用权与利益分享
合作开发协议下的土地使用权与利益分享一、引言在合作开发中,涉及到土地使用权和利益分享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合作开发协议下的土地使用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方式。
二、土地使用权的确定1. 合作开发协议的签订应明确土地使用权归属。
一般来说,土地使用权属于土地使用合法权利人,但在合作开发情况下,一方可能通过协议购买或租赁土地使用权,另一方则拥有开发权益。
2. 土地使用权的确定需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应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在协议中明确归属关系。
合作开发协议应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具体界定和期限。
三、土地利益分享的方式1. 固定收益分配合作开发协议可采用固定收益分配方式,一方按照协议约定获得固定的收益份额。
这样的方式适用于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负责开发并运营项目的情况。
2. 比例分成合作开发协议可采用比例分成方式,根据各方的投入程度和风险分担比例来确定收益的分成比例。
这种方式更为灵活,适用于双方投入均较大的合作开发项目。
3. 优先回报合作开发协议可设定优先回报权,使一方在项目收益分配中享受优先回报。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方投入较大或承担较高风险的情况。
4. 结果分配合作开发协议可依据实际项目结果进行分配,根据项目收益情况进行平等、公平的分配。
这种方式适用于双方合作风险均较高且投入较大的情况。
四、土地使用权与利益分享的补充条款1. 合作开发协议应包含补充条款,明确协议生效条件、协议终止条件和协议解决争议方式等事项。
2. 根据具体情况,合作开发协议还可以增加关于竞业限制、保密义务、技术转让等条款,以确保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3. 合作开发协议应受法律法规的保护,双方应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合作关系的维护也需要依靠法律手段。
五、结论在合作开发中,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利益分享是核心问题。
合作开发协议应明确土地使用权归属,确定利益分享方式,并加入相应补充条款,以建立合法、公正、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双方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合作关系的顺利进行。
土地开发资源配置方法
土地开发资源配置方法土地开发资源配置方法是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根据需求和规划,科学合理地分配土地开发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开发资源配置方法的选择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开发资源配置方法。
一、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基于对土地资源潜力、可利用性和可持续开发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将各种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土地开发的优先级和适宜性。
指标主要包括土地产出潜力、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现状等。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土地分级管理法土地分级管理法基于对土地资源特征和功能的认识,将土地分为不同的等级,用于规划和管理土地开发。
根据土地的质量、地势、水资源等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一、二、三类等级。
一级土地适宜用于城市建设,二级土地适宜用于农业和工业,三级土地适宜用于生态保护和旅游等。
通过土地分级管理,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三、土地开发利益分配法土地开发利益分配法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根据参与者的贡献和投入,合理分配土地开发利益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开发者可以根据对土地的开发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土地开发利益。
通过土地开发利益分配,可以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土地开发,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土地整治与再生利用土地整治与再生利用是通过对废弃、荒废土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再生产和循环利用。
该方法主要包括土地整治、修复和再利用三个阶段,可以将废弃、荒废土地改造成适宜用于农业、工业或居住的土地。
通过土地整治与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土地资源的方法。
土地生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东北农业大学
土地生态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东北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生态学仅仅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2.生态学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作为整体来研究。
()参考答案:对3.以土地这一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 )在土地上的传输与交换。
参考答案: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4.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去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设计和协调人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率,寻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共同进步的路径。
()参考答案:对5.土地生态整治一般是指对那些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治学和影响使其利用率低、质量差、产出不高的土地生态系统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治理、建设。
()参考答案:对6.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
参考答案: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类型的研究;土地生态评价的研究;土地生态整治;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7.土地生态管理包括( )。
参考答案: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伦理8.土地生态管理是指,土地利用和资源配置必须兼顾代内均等和代际均等,人类对土地的健康有一种责任感,对土地生态系统中的个体,也对土地生态系统本身负有道德义务。
()参考答案:错9.环境学一般以生物为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错10.生命系统是指自然界具有一定姐都和调节功能的生命单元。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老三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
()参考答案:对2.控制论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使得系统的运行符合人们的期望。
()参考答案:对3.新三论包括( )。
参考答案: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4.地域发展规律的本质说明地域分异和区域综合都有历史性、阶段性,都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
土地开发转让制度在区域土地空间配置及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期 效益 , 成地 方 主义 , 样不 仅造 成 区域 内部 恶性 竞 争 、 形 这
区域经 济割 据 和结构 趋 同的局 面 _ , 8 而且造 成 我 国非 农经 J
济 发展 和用地 的分 散 性 和低 效 性 。由 于农 业 生 产 具 有经
济 的低 效率 性和 公共 物 品性 质 , 地都 不愿 意 多 承担 本地 各
收益 时 ,发 送 区” “ 受 区 ” 间 的农 地 非农 化 开发 权 “ 和 接 之
转让 才 能顺 利进 行 。
区 。土地开 发权 转 让 是 一 种 自愿 的 、 于 市 场 机 制 的 基 土地利 用管 理机制 , 通过将 土地 开发 引向更适 合 土地 发 展
的地 区 以推 动保护 具有 高农业 价值 的土地 、 护 环境 敏感 保
曹志宏 郝晋 珉2 郭丽娜3 高红梅2 , 2 , 4
(. 1河南 理工大学测绘与 国土信 息工程学院 焦作 440 ; . 500 2 中国农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 , 北京 10 9 ; 0 13
3 河北理工大学交通 与测绘学院 唐 山 030 ; . . 60 94 天津农 学院经济管理 系 天津 3 08 ) 034
地 配置方 式 、 利用 效率 和利 益 主体之 间 的分配 问题 。 土地
1 基于开 发权 、 转让权 的区域 间农地非 农化
二次配置及其补偿机制
11 我国当前产业和用地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 . 目前我 国各地经济发展 自成体系, 相互封锁, 追求短
收 稿 日期 ;09—0 —2 20 9 3
区 和保 护 战略地位 的开 放 空间 _ 。 目前这 种 土地 利 用管 J 引
理技术 受到 广泛 的关 注 , 越来 越多 的地 区灵 活采 用 土地开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红利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红利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将土地的使用
权赋予农民,实现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这一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在实施“三权分置”制度之后,农村土地资源
不再是一种固定的生产要素,而是可以流动的经济资源,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
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会。
根据土地流转的
需要,农民可以租赁或出售自己的土地,获取相应的经济补偿。
这使得农民不再依赖于土
地这一传统产业,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过去,农村土
地的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小麦、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
而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
将自己的土地租给专业的农业企业,实现种植结构的多样化。
一方面,可以种植一些高效
益的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等,增加农民收入。
可以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农村人口流动的问题。
以往,农村人
口在城市就业的机会较少,大多数农民只能依靠务农维持生计。
而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
以将土地流转给城市居民或企业,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增加就业机会。
这不仅可以减少
农民的经济压力,也有助于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城乡经济的有机结合。
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法理基础
122
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土地利用的公法调整是私法调整的基础
土地利用是指土地所有权人、用 益 物 权 人 等 民 事 权 利 主 体 根 据 土 地 规 划 确 定 的 用 途 利 用 土 地。
由于土地利用具有交叉外部性,因此,土 地 利 用 需 要 国 家 管 制。 根 据 我 国 《土 地 管 理 法》第 4 条 的 规
以土地开发权为基础,建设用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 出 去,两 个 阶 段 前 后 衔 接,界 限 分 明。国
有土地宏观管理部门依法确定土地资源的初始配置,在此基础上,国有土地所有权人将国有建设用地
使用权投放到土地一级市场。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和我国《城乡规划法》等所包含的公法规范的规
定,在某一地块上进行建设应当经过下列法定程序。第一,依我国《土地管理法》第 53 条,经批准的建
是指因改变土地用途或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而产生土地价格上涨,从 而 产 生 土 地 增 值。影 响 土 地 开 发
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因素包括土地开发权、土地所有权和用益物 权 等。究 竟 哪 一 个 因 素 对 构 建 土 地
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具有决定意义,在理论上和实务上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土地开发权是决定要
开发权是产生土地开发增值收益的决定因素,这是构建和完善土地开 发 增 值 收 益 分 配 制 度 的 法 理 基
础。国家应当以土地管理者身份参与土地开发增值收益的初次分 配 和 二 次 分 配,以 实 现 土 地 开 发 增
值收益社会分享的政策目标。作为土地所有权人的国家和集体以 及 其 他 民 事 权 利 主 体,依 据 民 事 权
显,许多国家陆续出台了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管理的法律,从而将土地开发权从土地所有者或使用权
财政部关于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
财政部关于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此文为首届中央国家机关公文大赛获特等奖的请示国务院:遵照201 1年3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办公厅呈报《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有关问题的汇报》上的批示精神(传[2011]03245号),经商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我都对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及意见报告并请示如下:一、现行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基本情况(一)土地出让收入管理情况(内容略,下同)(二)土地出让支出管理情况二、统筹考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政策的必要性(一)当前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二)统筹考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政策的必要性三、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政策的具体意见(一)方案一(二)方案二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从有利于做好现实工作、不对现行政策进行大的调整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出发,我们倾向于执行方案二,相关部门亦持赞成态度。
同时,为落实增加教育投入的要求,我们建议,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尽快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送审稿)》,在其中明确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 0%农村教育资金政策,抓紧筹集资金增加教育投入。
对于中央适当集中一部分土地出让收入问题,建议国务院授权我都会同有关部门进-步征求地方意见后再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公文结束)附:作者李远根、于江涛关于拟制本文的说明一、写作背景2 0 1 1年初,我都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有关问题的汇报》,温家宝总理批示原则同意相关措施,但对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比例和用项应有总体考虑,使之保持合理稳定,须研究清楚后再报国务院。
为此,我们对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使用管理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并与国土资源都,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协商一致后,起草了本《请示》。
二、谋篇布局的考虑(一)阐述背景要全面清晰准确、有针对性的背号情况是领导决是的基础信息。
为此,我们对《请示》的内容做了精心设计。
“三权分置”改革必须构建的三大制度支撑
要创 新。基 于现 实分析 , 实现农村土 地 “ 三权分 置” 改革 目标 , 迫切需要在三个重要环节构建完善 的制度支撑 。 其一 , 产权确认 。 “ 三权 分置” 的落 实必须 建立在农村 土地权利体 系清晰界定 的基础之上0只有 明确 界定 所有 权、 承 包权 、 经营权 的权利边界 和三者 之间的权利 关 系, 才能为“ 三权分置 ” 构筑完整 的产权基础 。当前 全国范围 推进 的土地确 权颁证 工作 , 无疑是启 动 “ 三权分 置” 改革
明 确 土 地 经 营 权 权 能 边 界 的 前 提 是 明 确 界 定 土 地 经
集体所有权一 稳定农 户承包权一放 活土地经 营权 ” 的权利 配置架构 中 , 明确 “ 所 有权 、 承包权 、 经营权 ” 这三权 的 内涵 和外 延 , 是 贯彻落 实“ 三权 分景 ” 改革举 措 的前提 ; 而 明确
转不 畅和利 益冲突 不断并 存的 矛盾 。 当务 之急是要 加快 建 立和完善体 系化的土地流转 制度 平台 , 从 制度上确保权能 边 界清晰 的农村 土地 能够 以市场 需求为指 向在更 大范 围流动 , 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合理发展。 其三 , 产权 实现 。 “ 三 权分 置” 制度安排 下的土地 资源优 化配置和适度 规模 经营创新 , 必须 以不同权 利主体 的基本权
利共 同实现为基础 , 这 就 要 求 通 过 完 成 从 产 权 确 认 到 产 权 流
的关键性前 置条件 , 如 果没有法律 性产权确认 和保 护的
基础 支撑 , “ 三杈分置 ” 改革将 或者难以实质性推进 , 或者 蕴藏诱 发土地 混乱无序流动的巨大风险。 其二, 产权 流动 。 “ 三权 分置 ” 改革要 真正 有效和 有 用, 其 重要 目标 就是要 加速土地 经营权能够 规范有 序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9-23作者简介:曹志宏,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经济。
通讯作者:郝晋珉,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编号:2004BA508B0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 T0412)土地开发转让制度在区域土地空间配置及利益分配中的应用*曹志宏1,2郝晋珉2 郭丽娜3 高红梅2,4(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焦作454000;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3.河北理工大学交通与测绘学院唐山063009;4.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系天津300384)摘要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且具有固定性的生产要素,因此 地根 是宏观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其它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区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如何分配是当前其产业和用地空间集聚规模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
本文借鉴国外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的经验并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构建区域农地非农化指标二次配置及其利益主体内部之间利益分配的初步构想,并通过经济模型和以河南省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配置为例论证其可行性,经分析土地开发转让后,河南省的农业产值和非农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权空间转让后的土地配置方式不仅有利于非农经济发展的集聚发展,区域的非农经济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其利益分配方式体现了利益主体经济收益的公平性,促进区域地区间农业和非农建设的分工与协作,减少非农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转让;二次空间配置;经济补偿;模型;公平与效率中图分类号 F3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91-06do 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16我国当前采取全国统一的耕地保护政策,土地管制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域内部管制为主,忽略了不同地区耕地利用与保护的成本差异。
当前对不同行政区域之间耕地保护的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从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消除其外部性价值进行补偿研究[1-4],另一个方向是从耕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出发进行补偿[5]。
黄贤金等在研究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方式中设想建立可转移的发展权和许可证制度[6],朱新华和曲福田在研究粮食产销区优势互补发展中,基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主张在粮食主销区建立切实可行的补偿途径机制[7],这些理念或者定性研究对地区间耕地保护补偿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讨论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在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应用的可行性,并利用经济模型和实证分析论述并讨论农地开发转让以后的土地配置方式、土地利用效率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问题。
1 基于开发权、转让权的区域间农地非农化二次配置及其补偿机制1.1 我国当前产业和用地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自成体系,相互封锁,追求短期效益,形成地方主义,这样不仅造成区域内部恶性竞争、区域经济割据和结构趋同的局面[8],而且造成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和用地的分散性和低效性。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经济的低效率性和公共物品性质,各地都不愿意多承担本地区以外的粮食保障责任,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地都希望争取更大建设空间进行非农化建设,造成农地非农化空间布局的松散性和配置的低效性[9],核心地区对周围经济的拉动和空间集聚带动作用不够, 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 的问题在我国各地发展中普遍存在[10]。
在土地、资金、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中,只有土地是具有空间不可移动性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影响了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其它生产要素的基础配置作用,区域非农用地空间分布的分散性是造成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分散性和重复性建设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前加强区域用地分工和集聚水平是我国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开发权、转让权在区域间农地非农化配置中的应用1.2.1 开发权、转让权简介1990年开发转让权转移最先应用在电气事业二氧化硫排放许可交易中。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是第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20卷 第10期 CH INA PO PULATI 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 NT Vol.20 No.10 2010一个实施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引入区域土地利用的地区[11]。
土地开发权转让是一种自愿的、基于市场机制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通过将土地开发引向更适合土地发展的地区以推动保护具有高农业价值的土地、保护环境敏感区和保护战略地位的开放空间[12]。
目前这种土地利用管理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地区灵活采用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宏观调控区域土地利用,如法国[13],意大利[14],日本[15],韩国[16]和荷兰[19]等都曾经利用该技术灵活处理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问题,目前中国一些学者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定性研究开发权转让权在中国区域地区间耕地保护的借鉴意义[12,17-20]。
1.2.2 开发权转让应用在区域间农地非农化配置中的设想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了产业集聚规模发展,不仅可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升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竞争优势,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和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21],而且还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为区域发展拓展更多建设空间,缓解区域非农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对土地需求的矛盾。
空间集聚 将是我国未来很长时期内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地域空间的管制和规划将成为永恒的主题[22]。
为了提高区域非农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程度,本文引入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调整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指标,工作中将规划期间区域各地农地非农化指标分为两级分配,第一级是按照目前各级土地规划中各地农地非农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指标进行的初级分配,其显著特点是体现了规划的刚性和公平性;第二级是基于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实现区域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开发权的地区间的转移,其显著特点是体现了规划的弹性和效率性。
根据国外的实践经验将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划分为 发送区 和 接受区 两部分[12],开发权转让的核心是将 发送区 规划期间的部分农地非农化开发权转让给 接受区 。
一般地,区域非农经济发展区( 接受区 )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能发展, 接受区 的空间地理范围应根据区域发展空间战略、区域经济区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等划定,是区域非农经济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该区域内可以买进区域规划期间的农地非农化土地开发权;同时由于 接受区 占用了 发送区 规划期间的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和非农建设的机会,因此 接受区 向 发送区 进行经济补偿。
发送区 的空间地理范围是依据环境、生态、文化和农业发展等来确定,是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地区,该地区可以卖出规划期间部分农地非农化的土地开发权可以卖出。
同时 接受区 占用了 发送区 规划期间的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和非农建设的机会,由于农地经营生产的低效性和公共物品性质,因此 接受区 向 发送区 进行经济补偿。
经济利益是当前我国各地农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博弈理论,当且仅当 发送区 获得经济补偿不低于其农地非农化的机会收益时, 发送区 和 接受区 之间的农地非农化开发权转让才能顺利进行。
2 区域农地非农化开发权转让前后的经济模型分析假设区域各地土地利用效率不会因其规模和时间而变化,设规划期间区域农地非农化指标为S, 发送区 地区i和 接受区 地区j的用地分解系数分别为Ai(i= 1,2,...m)和B j(i=1,2,...n),且mi=1A i+nj=1B j=1,单位面积非农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率分别为Pi和Pj,且单位面积耕地面积的经济收入分别为Qi和Qj。
耕地损失可以分为合理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其中合理性损失,为保障经济发展必需的耕地损失,过度性损失是指由于政府失灵和土地价格严重扭曲等因素而导致耕地配置效率损失[23]。
区域土地供求关系紧张和土地利用粗放同时存在,因此压缩 发送区 地区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并将其开发权向 接受区 转让,设 发送区 地区i 的过度性损失率为 ,即 发送区 地区i农地非农化指标比例压缩到原用地指标的1- 就能满足当期经济合理发展的需求,则地区i需要转出的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为 A i S, 接受区 地区j的非农化用地指标为(mi=1A i /nj=1B j+1) B j S。
2.1 土地开发权转让前发送区 和 接受区 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发送区 地区i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M i=A i P i S,区域 发送区 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总量M a =mi=1M i; 接受区 地区j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M j=B j P j S,区域 发送区 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总量M s=nj=1M j;区域 发送区 和 接受区 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总量M=Ma+M s=mi=1M i+nj=1M j=(mi=1A i P i+nj=1B j P j) S;区域农地非农化土地利用的平均经济产出率P=MS=mi=1A i P i+nj=1B j P j;此时 接受区 地区j在土地开发转让的非农化指标用地上的农业收入 Q j B j S mi=1A i/nj=1B j。
2.2 土地开发权转让后2.2.1 未重新分配土地收益收入前农地非农化土地开发权转让未重新分配土地经济收入前 发送区 和 接受区 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情况如下: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0期发送区 地区i 和 接受区 地区j 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M i 和M j 分别为P i (1- ) A i S 和( mi =1A i / nj =1B j+1) P j B j S ,区域 发送区 和 接受区 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总量M 为 mi =1M i + nj =1M j ,区域农地非农化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总量增加值C =M -M,此时 发送区 地区i 和 接受区 地区j 的农业收入分别为Q i A i S 和0。
2.2.2 重新分配土地收益收入后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农地非农化重新分配土地开发权转让经济收益后,区域土地经营利用的经济效益总量M ,经济效益总量增加值与平均农地非农化经济产出率等都未发生变化,但是其区域内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
农地非农化开发权转让重新分配土地经济收入后, 发送区 地区i 仍然获得农地非农化土地开发权转让前土地经营的经济效益M i , 接受区 地区j 需要向 发送区 支付部分土地经营收益O j =B j mi =1(P i -Q i ) A i S / nj =1B j ; 接受区 地区j 转让支付后的经济收益M j =M j -O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