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铁新城介绍
苏州“三区三城”建设
规划引导发展,服务苏州“三区三城”建设在苏州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三区三城”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对苏州未来发展的总体定位,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对苏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以加强规划编制,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为主线,积极建章立制,保障依法行政为抓手,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速度为突破口,以改进服务方式方法,狠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为保障,为建设“三区三城”大局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规划篇完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在城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空间制约、土地资源紧张、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迫切等问题,为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引导城市科学合理布局,培育城市新的增长点,积极筹谋,在2007年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了湖滨新城、高铁新城、独墅湖地区等发展地区的规划研究。
为引领城市发展由“运河时代”向“太湖时代”跨越,把握城市发展脉络,保护好、利用好苏州南部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专题开展了东太湖地区(湖滨新城)整合规划前瞻性研究。
随着沪苏浙由城际铁路联系向高铁联系转变,在原有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基础上,提前开展高铁新城规划工作,通过火车站地区、平江新城、高铁新城的连片发展,带动城市北部地区的发展。
作为苏州核心竞争力所在,苏州古城是城市发展的宝贵遗产。
为有效保护古城,市委、市政府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古城保护的实践,规划工作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保护好古城、保持古城的活力和生机是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发展目标的关键。
一方面,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古城内新建建筑的高度、形态、体量、色彩,保护古城风貌不被破坏,文脉得到延续;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退二进三”,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了古城的环境质量,提升古城居住品质。
苏州市相城区沿革(2016年11月更新)
苏州市相城区沿革(2016年11月更新)苏州市相城区沿革:2000年12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吴县市,成立吴中区和相城区。
相城区辖原吴县市的陆慕、蠡口、黄桥、渭塘、太平、湘城、阳澄湖、北桥、黄埭、东桥、望亭、通安12个镇。
2001年2月,相城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2年2月,撤销陆慕镇、蠡口镇,设立元和镇。
至此相城区辖11镇。
2002年9月,通安镇划属虎丘区管辖,至此相城区辖10镇。
2003年8月,撤销元和镇、黄桥镇、太平镇,设立元和街道,以元和镇相城大道以西区域及黄桥镇区域为其行政区域;设立太平街道,以元和镇相城大道以东区域及太平镇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至此相城区辖2街7镇。
(黄桥镇实际并未并入元和街道。
)2004年8月,撤销湘城镇、阳澄湖镇,设立新的阳澄湖镇(驻湘城)。
至此相城区辖2街6镇。
2005年12月,析元和街道原黄桥镇区域设置黄桥街道。
(实际的调整可能是黄桥镇撤镇设街。
)2006年9月,撤销东桥镇,并入黄埭镇;北桥镇撤镇设街,由相城经济开发区管辖。
至此,相城区辖4街4镇: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北桥街道、渭塘镇、阳澄湖镇、黄埭镇、望亭镇。
2012年1月,高铁新城管委会成立,太平街道由其代管。
2014年2月,元和街道朱泾社区、胡巷社区和开发区常楼村由高铁新城管委会管理。
2014年8月,析北桥街道区域,设置漕湖街道,由相城经济开发区管辖;析太平街道区域,设置北河泾街道,由苏州高铁新城管理。
至此,相城区辖6街4镇: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北桥街道、漕湖街道、北河泾街道、渭塘镇、阳澄湖镇、黄埭镇、望亭镇。
其中相城经济开发区管辖太平街道澄阳区域(开发区澄阳管理办公室管辖)、北桥街道、漕湖街道。
高铁新城管委会管辖太平街道和北河泾街道。
2016年10月,析太平街道委托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的澄阳区域设立澄阳街道,继续委托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是年11月,澄阳街道挂牌。
至此,相城区辖7街4镇: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北桥街道、漕湖街道、北河泾街道、澄阳街道、渭塘镇、阳澄湖镇、黄埭镇、望亭镇。
高铁新城相关研究
52%
系列1, 商
13, 13%
务金融, 29.7, 30%
嘉兴南站核心商务区
系列1, 酒
店, 5, 5%东京、新宿等站前核心商区
客流量:2-3万/日
客流量:百万以上/日
总建筑量125万方
总建筑量210万方
二、相关量的研究
2.3圈层内的功能配比
30% 第二圈层——
商务功能
28.6%商务办公
系列1, 混 合功能, 23.8, 24%
28%
系列1, 交 通枢纽, 12.7, 13%
系列1, 居住, 20.6, 21%
系列 1, 会 展娱 乐, 3.2, 3%
虹桥核心商务区
总建筑量630万方
系列1, 商 务金融, 11.1, 11%
26%居住功能
商务办公 商务金融 会展娱乐
居住
交通枢纽 混合功能
0.2% 2.9%
4.0%
23.2%
特征2——建设以开敞空间为主导的休闲景观空 间,而不是传统火车站地区的交通集散广场形 式。
常州高铁商务核心区
苏州高铁商务核心区
第一圈层:商务核心区
特征3——体现商务与商业、娱乐、会展等功能 综合发展的趋势。
以“活力水街”主导的步行商业街,同时构筑30m 宽的“活力 水街”环,串连各商务商业街区。
围绕“人工湖”公园布置,环绕湖周边布置 会展中心、宾馆酒店、艺术中心、水上巴士 码头等
第一圈层:商务核心区
特征4——体现以小街坊为主导的商务街区。
上海虹桥枢纽街坊尺度
嘉兴南站街坊尺度
高铁商务区 第二圈层:
——半径5km 范围内的地区、就业集聚地区
特征1——开发强度高、就业人口集中
高铁新城案例及竞争研究PPT课件
02
高铁新城案例分析
案例一:北京南站周边高铁新城
总结词
发展迅速、功能完善
详细描述
北京南站周边高铁新城依托于强大的交通枢纽优势,迅速发展成为集商务、商 业、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该区域吸引了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案例二:上海虹桥站周边高铁新城
总结词
规划先行、品质提升
政策建议
01
02
03
制定优惠政策
为吸引投资和人才,高铁 新城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 策,如税收减免、土地出 让金优惠等。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高铁新城的发展提供法 律保障,同时规范市场秩 序。
建立协调机制
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 调,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 连贯性,提高政策执行效 率。
产业布局建议
。
产业升级
高铁新城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提高自身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
城市群发展
高铁新城应关注城市群发展趋 势,积极参与城市群建设,提 升自身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和影 响力。
国际化发展
高铁新城应积极融入全球化进 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 高自身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04
高铁新城发展建议
高铁新城应注重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身创 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高铁新城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铁新城竞争趋势分析
区域一体化
高铁新城应积极参与区域一体 化进程,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 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建设绿 色生态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 量。
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高铁新城是指以高铁站为核心,环绕高铁站建设的综合性城市。
高铁新城的发展现状如下: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新城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设了众多高铁新城,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新城等。
2. 基础设施完善:高铁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完善,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 产业结构优化:高铁新城以高铁站为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高铁新城逐渐形成为了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未来高铁新城可能的发展方向如下:1. 提升城市功能:高铁新城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功能,加强产业集聚,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引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等高附加值的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2. 提升城市品质:高铁新城可以注重城市的环境和生活品质,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等,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可以建设更多的公园、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推动城市协同发展:高铁新城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可以加强交通联通,打造更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
4. 推动可持续发展:高铁新城可以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可以引入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形象。
总之,高铁新城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城市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常州高铁新城规划方案
常州高铁新城规划方案第1篇常州高铁新城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铁新城作为城市拓展的新空间,已成为各地区关注的焦点。
常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高铁新城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本规划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常州高铁新城的区位优势,打造一个具有产业集聚、生态宜居、交通便捷、文化特色鲜明的高品质现代化新城。
二、规划目标1.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 打造生态宜居的空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3. 优化交通网络,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4. 弘扬地方文化,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1. 规划范围:常州高铁新城规划范围北至新龙路,南至沪宁高速,西至新闸路,东至青洋路,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
2. 规划期限:2021年至2035年。
四、规划内容1. 产业发展规划(1)产业定位: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产业布局:构建“一心两轴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心:高铁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等高端服务业。
两轴:分别为沿新龙路和沪宁高速的产业发展轴,串联各产业园区,形成产业发展带。
三区:分别为高端装备制造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态居住区。
2. 空间布局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结合生态宜居理念,规划居住用地占比约为40%,重点布局在新城南部和东部地区。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占比约为20%,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3)绿地系统规划:构建“一心、两带、多园”的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一心:高铁新城生态绿心,重点打造生态公园。
两带:分别为沿新龙路和沪宁高速的生态绿带,形成绿色廊道。
多园:规划多个社区公园,满足居民日常休闲需求。
3. 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完善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交通网络。
(2)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覆盖率,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介绍苏州高铁北站是苏州市境内重要的铁路枢纽站之一,随着高铁运输需求的增加,现有的苏州高铁北站已经面临拥挤和运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提出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旨在提升苏州高铁北站的运营能力和乘客体验。
扩建方案本次扩建方案主要包括站台扩建、进出站通道优化、设备设施升级等措施。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站台扩建目前苏州高铁北站的站台长度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客流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站台进行扩建。
根据预测,新的站台应具备至少4个高铁线路的并站能力,站台长度应达到600米以上。
扩建后的站台将能够容纳更多的列车停靠,增加运输能力。
进出站通道优化目前苏州高铁北站的进出站通道存在拥挤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保障安全,本次扩建方案将对进出站通道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出入口数量,扩宽通道宽度,优化排队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缓解人流拥堵,提高进出站的效率,并加强安全管理。
设备设施升级为了提升苏州高铁北站的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本次扩建方案还包括设备设施的升级。
首先,需要增加更多的自动售票机和取票机,以便方便乘客购票和取票。
其次,需要改善候车室的设施,提供更加舒适的候车环境,例如增加座椅、提供充电设施等。
另外,还需要加强车站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列车信息,方便乘客出行。
在线服务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在线购票和查询列车信息。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本次扩建方案将对苏州高铁北站的在线服务进行升级。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官方网站和手机APP的界面和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票流程和详细的列车信息查询。
此外,还将增加自助服务设备,让乘客更加方便地办理退票和改签等业务。
实施计划为了确保苏州高铁北站的正常运营不受过多影响,本次扩建方案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实施。
具体实施计划如下:•第一阶段:进行站台扩建工作,预计耗时6个月;•第二阶段:进出站通道优化工作,预计耗时4个月;•第三阶段:设备设施升级工作,预计耗时3个月;•第四阶段:在线服务升级工作,预计耗时2个月。
高铁新城概念规划
的大苏州意义、新枢纽地位 其内部功能定位与产业论述,概 括为:两大枢纽、六大功
无锡
常熟
太仓
高铁新城
相城区
4
昆山
能
泛 华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城市定位概括为:四新 并对高铁新城在大区域中的作了 阐述
吴江
苏州市高铁新城概念规划
Conceptual Planning of HSR New City, Suzhou
苏 州 高 铁 新 城 产 业 规 划
苏州高铁新城产业规划
<创意一阶段稿0722>
1
泛 华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7
苏 州 高 铁 新 城 产 业 规 划
项目简介
2
泛 华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规划范围
苏 州 高 铁 新 城 产 业 规 划
规划范围为东至聚 金路、西至元和塘, 北至渭泾塘,南至 太阳路,规划区域 涉及相城区元和街 道、渭塘镇以及太 平街道三部分,规 划总用地面积约
大苏州——一核四城
苏 州 高 铁 新 城 产 业 规 划
高铁新城
苏州北
中心城区北拓与“一核 四城”空间战略
高铁新城是未来苏州从东西转到 南北的空间格局中唯一战略发展 空间。 高铁新城
交通枢纽、知识经济、 区域联系
新区城 际站
苏州站
园区城 际站
8
泛 华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生态科技城 苏州古城
张家港
常熟
相城区
1 3
太仓
昆山
泛 华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吴江
苏州市高铁新城概念规划
Conceptual Planning of HSR New City, Suzhou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资料
新型数字城市
复合城市功能,增加商业活力 复合城市时间,打造不夜之城
新兴的城市综合体
工作、购物、娱乐、休闲、居住,不同活动 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块甚至同一建筑中的复合, 能够有效利用不同活动之间的诱发联动关系, 提高活动效率。
世界零碳城市案例
零碳城市解析
所谓“零碳城市”,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生态城市”。提出“零碳城 市”的概念是因为富含碳元素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已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零碳城市”是由组成城市功能的各个系统的节能化、 环保化实现的。当然“零碳”在当前只是一种描述,一 种未来发展的极致目标。
全球暖化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以建
筑为首,大约有50-60%的排气量都是
从建筑产生。因此我们倡导绿建筑。
绿
国际上所公认的“绿色建筑”就是
建
“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以最节约能
筑 九
源,最少利用资源以及最少废弃物产
大
生的方式来营造安全,健康,舒适,
指
效率,环保及低环境负荷的居住空间,
标
并达到人、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且可
持续发展之目标的建筑环境设计观”。
倡导绿色建筑
基地绿化指标 基地保水指标 水资源指标 日常节能指标 CO2减量指标 生物多样性指标 室内环境指标 废弃物减量指标 污水垃圾改善指标
零碳城市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 境健康
经济蓬 勃高效
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水环境、人均绿化面积等 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在未来20年间,通过在新建商用建筑、住宅、 汽车和电厂中应用绿色技术,中国可以避免发 达国家可能需要承担的高额改建成本。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是根据苏州市发展需求而展开的一个重大城市规划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中心。
下面是苏州高铁新城规划的700字介绍。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是在原有苏州市城市规划基础上进行的一个重大规划项目。
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一环,苏州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近年来也迅速发展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苏州市面临着交通压力、空地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旨在解决苏州市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
该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中心,将苏州市打造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
根据规划,苏州高铁新城将充分利用高铁交通资源,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体系。
新城将建设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形成一个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这将大大缓解现有交通压力,提高城市整体交通效率。
与此同时,苏州高铁新城规划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打造一个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特点的城市。
规划中将建设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居住区等多功能区域,提供丰富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这将使得苏州高铁新城成为一个兼容发展和宜居的城市,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
此外,苏州高铁新城规划还注重保护和发展苏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规划中将保留苏州市现有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并在新建设区域注重融入苏州传统建筑风格,保持城市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旨在解决苏州市面临的交通、土地资源等问题,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中心。
通过建设高铁交通网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注重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苏州高铁新城规划将使得苏州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
这将推动苏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城市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高铁新城澄阳路(蠡太路-太东路)景观提升工程设计
现代物业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245 –一、项目区位分析苏州市位于上海市西侧约100公里处,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苏州市相城区地处苏州市北郊、阳澄湖西侧,西衔太湖,东含阳澄湖,北有望虞河连结长江,南与苏州市区河网相连。
本工程南起蠡太路,北至太东路,长约3220米,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中分带、侧分带及道路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
二、项目理念(一)设计理念:如水的诗章——通往新区之旅。
苏州,一座温婉的江南古城,有着评弹女子的浅吟低唱;留有细软吴侬的古风古韵。
高铁新城,一个苏州新生的梦想,是苏州“一核四城”的重要战略平台,古典与现代在这座城市里相汇相融。
(二)设计原则: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协调统一、生物多样、长效生态(三)彩色概念:植物景观色彩:两侧绿化以常绿树种为基调,人行道及分车带以色叶树种为特色,打造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观;场地景观色彩:提炼高铁标志的白色、蓝色,综合管道的红色、黄色、绿色为基调,打造简约大气的城市空间景观。
(四)景观元素概念:(1)管廊元素:苏州高铁新城地下管廊密布,地下系统错综复杂,从管廊元素中提取出彩斑斓的圆形图标,并运用到城市小品的设计中,突出高铁新城是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的形象;(2)古典元素的提取与运用:苏州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设计师将苏州园林中的“湖石”、“造型树”、理水手法等,通过新材料新工艺融入景观;(3)高铁元素:从高铁的形态与和谐号车标的色彩出发,从中提取出高铁的线性结构与车标的蓝色元素,运用在公交站台、景观坐凳及花坛造型中;(4)新城元素:提取高铁新城城市天际线,采用折线的构图线条,运用在整条路的构图设计中,突出新城形象,展现新面貌,让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
(五)海绵城市:本项目中,加入了大量的海绵元素,通过城市海绵的建设,使城市在适应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上具有良好的“弹性”。
高铁片区案例研究
• 我国36座高铁新城有19座面积在6-40平 方公里之间,更有4座新城面积超过了40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大
• 在已公布投资额的高铁新城中,只有4座 投资额在30亿元以下,4座投资额在500100亿之间,4座投资额大于100亿元
然而由于建设面积过大、无产业支撑、建设地点离主城区较远等原因综合影响,多地高铁新城 已成“空城”
4
哈尔滨、德惠、长春、公主岭、四平、昌图、 鞍山、海城、大连
9
上虞、余姚、深圳
3
徐州
1
上海、嘉善、新余、长沙、韶山
5
济南
1
宜兴、南京、永川、内江
4
高铁新城布局以中小城市为主,并以大规模、大投资为主要特点
我国高铁新城布局城市分布
我国高铁新城建设面积
我国12座高铁新城投资额度
• 我国36座高铁新城只有8座位于省会和一 线城市,其余28座都位于中小城市,中 小城市对高铁新城建设热情较高
高铁片区案例研究
目前我国正在规划或建设的“高铁新城” 密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和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 客运专线
在我国“四纵四横”主要高铁网上,目前已有36座高铁新城正在规划或建设,其 中建设密度最大的为北京-上海和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高铁新城 个数分别为15个和9个
线路名称
北京-上海
北京-武汉-广州-深圳 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 杭州-宁波-福州-深圳 徐州-郑州-兰州 上海-南昌-长沙-昆明 青岛-石家庄-太原 杭州-武汉-重庆-成都
我国高铁新城分布情况
城市名称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滁州、淮安、 蚌埠、徐州、枣庄、滕州、曲阜、泰安、济南、 德州
个数
15
遂宁高铁新城改造报告最新
遂宁高铁新城改造报告最新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概述
随着苏州高铁的通车,我市苏州高铁新城改造正在有序推进。
本次苏
州高铁新城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城市技术建设和经济转型,主要任务是将高
铁新城建设成全国一流的高铁新城,为苏州市及江苏省经济的健康发展贡
献自己的力量。
2、项目意义
苏州高铁新城的改造不仅为苏州市和江苏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
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苏州当地社会的经济、环境状况,实现了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宏伟目标。
二、改造主要内容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苏州高铁新城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市政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包括:交通建设、绿化建设、住宅建设、教育
建设、健康医疗建设、文化旅游建设等。
2、经济转型
苏州高铁新城改造还将主要做好经济转型工作,通过改造苏州高铁新城,实现发展新的经济和社会空间,调动市民积极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项目进度安排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苏州高铁新城改造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分三个阶段。
阜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
阜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前言阜宁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随着高铁的开通,阜宁市将成为南京和苏州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阜宁市政府已经提出了高铁新城的规划方案,本文将对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规划概述阜宁高铁新城规划的总体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
该规划的总体设计理念是以高铁站为中心,建设一个包括商业、住宅、科技、文化、教育等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城市。
其规划区域包括高铁站核心区、高铁站辐射带和新城区三部分。
高铁站核心区阜宁高铁站位于规划区域的中心。
该区域规划用地面积为2.3平方公里,是新城的核心所在地。
高铁站核心区将建设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综合商业综合体以及高档住宅等,构筑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中心。
高铁站辐射带高铁站辐射带是指高铁站周边的范围,以高铁站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区域。
该区域将建设休闲娱乐中心、园区、科技园和高端产业园等。
高铁站辐射带建设将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的高地。
新城区新城区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地面积为85.5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分为五个片区,分别建设商业中心、住宅区、公共设施区、文化教育区和生态绿地区等。
这些片区将形成一个统一而完备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规划目标阜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功能完备的城市。
具体目标如下:•建设一个综合性现代化城市,在商业、住宅、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达到高水平。
•借助高铁的便捷交通条件,建设成一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通过规划建设,形成一个环保、绿色、生态、开放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和民生幸福感。
规划特点阜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是以高铁站为核心,以现代化、功能完备、科技创新为特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前瞻性阜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它采用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从交通、产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出发,充分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给人以精致、舒适、绿色的感受。
具有开放性阜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始终坚持开放性原则,它瞄准全球最前沿的城市理念和世界级城市,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吸纳了来自全球最先进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经验,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新城概况
苏州高铁新城是以京沪高铁苏州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30平方公里腹地的综合开发项目。
该项目将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产业、高科技研发、高科技应用示范、商贸会展、旅游休闲、绿色城市配套产业为主体产业的综合新区。
本项目位于苏州相城区的四湖连心的核心位置,周边建有多个科技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风景度假区,交通方便,除了高速铁路外,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在此汇集形成大规模交通枢纽中心,高铁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6亿元,2008年4月全线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10月前通车运行。
图一:高铁新城所在位置
苏州高铁新城总体规划控制区约3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具体分为:一区、一园、四带。
“一区”为高铁新城核心商务区,“一园”为国际大学科学园,“四带”为高铁新城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展形成的商务发展带、产业发展地、科技教育发展带以及居住休闲发展带。
苏州高铁新城以高新科学技术研发产业为主,城市科技商务服务与低碳城市配套为辅助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是形成全球大学科学园集聚区,中国首个“国际大学科学研发产业园区”。
其中功能包括国际大学高新技术的研发园,创新企业孵化园,大型企业科研总部园。
引入10-20所国际知名大学科学园,并带动500家中小高新科技企业。
引入50-80所其它科研机构、研
究室等,达到区域内人口3-5万人左右。
二是建成高铁科技商务区,为科技转换、金融、风险投资、会展
等服务业打造综合性商务平台,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商品内贸交易市场”,其中包括自主品牌创新区、产品交易市场、会展中心、商务中心等。
三是形成以生态环保和谐的国际高端生活社区,以绿色、节约、低碳技术为主的应用示范区。
实施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实施依湖生态经济,产业以实验区形式有次序发展。
要求符合相城区的“花城、水城、商城”的定位,同时实现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社区,发展绿色城市配套产业。
绿色城市配套产业内的各产业为人民生活、工作提供了应有的条件,对吸引高端人群起到重要作用。
核心区
高铁新城核心区位于整个高铁新城未来30平方公里开发面积的核心位置,承担着未来高铁新城集中的配套服务功能。
核心区建设计划占地3.37平方公里,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高铁大厦、五星级高档酒店、生态公园、大型会展中心、博览中心(内贸会)、中心商业街、金融服务中心、商务写字楼、商务快捷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商住两用配套住宅等。
其中启动区为1.81平方公里,包括高铁新城地标性建筑高铁大厦、五星级酒店、陆港配套商业等重点项目。
高铁大厦
高铁大厦位于高铁车站南侧广场,为5A级写字楼以及商业综合类建筑,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成为苏州高铁新城标志性建筑。
五星级商务酒店
商务酒店位于高铁车站南侧广场、高铁大厦东侧,与高铁大厦遥相呼应,是一座国际化的多功能五星级商务酒店。
酒店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具备住宿、宴会、会议、娱乐等多种功能。
届时将为高铁车站及周边地区的商旅人士提供舒适和便捷的商旅服务。
陆港配套商业
核心价值:满足商务圈居民的消费需求,提供休闲、时尚、流行元素
的消费场所。
以高端品牌专卖及特色主题购物吸引品牌爱好者前来“朝圣”。
(如纽约第五街、香港铜锣湾)
商业业态定位:地下商业特色商业街,奢侈品折扣店、
快捷餐饮等
地上商业大型体验式主题购物中心项目总体定位:打造长三角城市换乘中心,高端商务休
闲中心,结合主题餐饮、购物、休闲品牌,积极倡导体
验式主题商业。
国际大学科学园
国际大学科学园区计划占地12.96平方公里。
现已聘请美国KNG 咨询集团,美国Battelle研究院,北美科学园协会和国际知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团队包括美国Cannon和法国Dennis Laming规划设计公司共同对科学园进行产业策划,功能规划和招商推介,以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科技研发智慧高地。
初期吸引5-10所国际知名大学科学园科研机构或企业入驻园区,以IT信息业、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碳捕获及存储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物联网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为研发核心,最终目标吸引50所国际知名大学院校。
园区内有三个核心区:R&D技术研发为核心区,主要支持科研机构在区域内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高新技术合作孵化核心区,主要进行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公司的孵化,使高新技术公司收支达到平衡,技术市场化;企业加速与总部发展核心区,主要对孵化后的企业进一步推动,使其发展壮大,并吸引公司总部驻留区内发展。
目前已经与美国匹兹堡大学,马里兰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佐治亚里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顿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其中,马里兰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已经与我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并组成专家团队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
近期拍卖土地
在即将到来的11月份或12月份,苏州高铁新城将有6块商业用地在苏州土地储备中心挂牌拍卖。
具体时间见苏州土地储备中心网的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