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德育观点的探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合集下载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贯通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确保顺利实施, 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 , 将基本道德素质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

1、学校进行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团总支书记、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这就要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到操作做到全方位联通,以达到指挥灵便,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

2、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课改理论 , 读书交流,思想汇报,召开教师业务学习,外出学习观摩等,特别是通过每周一学更进一步提高了德育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在班主任培训方面,我校采用青蓝工程,由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带领年轻班主任和

刚入职的新教师以及青年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传授经验,同时,

我校每两周进行一次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在理论教育层面上有了进

一步的掌握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班级管理之中。

二、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

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

论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

强国必先强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育人为本”理念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既尊重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又合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国家前教育部长周济曾提出“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这就更加明确了高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

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就是坚持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并且还要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授业解惑,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高校的一切工作要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和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坚持育人为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体现为把“育人”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把大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更要把他们作为主体,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彰显其主体作用,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还要注意在教育内容上贴近生活,亲近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德育工作者要注意时刻与学生沟通,要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霞洞镇竹林小学

多年来,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 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 四有新人” 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 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作为一所学校, 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 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

任何一项工作, 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 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建校伊始, 就提出:“ 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的创业之路 ,从昔日的小鞋摊儿wenku.baidu.com 再给你拿生活费什
今天拥有80多家加盟店
么的,那样才是对 的。
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需求群众化:
+ 社会需求
个人需求
教育需求群众化: 社会需求
教育需求群众化:
道德养成
社会需求
社会责任 学术开展
文明传承
教育需求群众化:
个人需求
教育需求群众化:
职业技能
竞争资本 幸福源泉
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 理学博士。
• 我单科独进
例: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进行了“学 分银行〞制度的不懈探索
• 拓展学分、学分替代、学分抵顶、学分 借贷、综合绩点等制度设计,并辅之以三 导制度、学业预警等保障措施。
接受?中国教育报?新闻版主编黄蔚采访,纵谈“学分银行〞
• ?光明日报? :江苏技术师 范学院首批试点班的14名 本科毕业生在获得国家技 师职业资格证书
个人需求
人生体验
尊重学生个性选择
孔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尊重个性
“根雕〞: 神形各异 积极张扬
“木雕〞 : 千人一面 呆板畏缩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 最初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顺 利。虽然师长们对他的见 识非常欣赏,但缺乏动手 能力却成了杨振宁的死穴。 在芝加哥大学,“哪里有 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1948年初,获知的杨笑振话,一直流传至今。 宁在实验室不顺经历的 特勒给出了建议:转攻理 论物理学。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小学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

教师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关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度、新的水平去实践和探索,是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切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师德堪称教育主魂,师能乃教学之本。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

者,而且要做好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老师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雄心,学生才有成才报国的志向。试想,在学生面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庸庸碌碌,没有远大抱负的教师教育出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时间随着时间的发展,会从学生的身上看到教师的印迹,所以也只有励炼自己的道德情操,做为人师表的典范,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业务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才能不辱‘园丁’这个称号。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霞洞镇竹林小学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作为一所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建校伊始,就提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谈德育工作的一些心得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谈德育工作的一些心得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谈德育工作的一些心得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德育放在

教育的首位。本人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注重对孩子品德的教育,通过不断摸索、探究与积累,提出几点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旨在能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德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 “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当今注重素质品德的社会下,与智育、体育、美术、劳育相比,德育显得格外重要。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过程中,遇到

过许多学生由于品德问题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在教育中必须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时刻把德育放在首位,让每位孩子都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教

育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与积累,在此分享一些德育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旨

在为一些初任班主任的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品德上的成长。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力量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起,我一直把学校对

我们的要求作为座右铭,时刻以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忘自己身

上肩负的责任和重担,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和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因为我觉得,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培育好学生的品德,首先得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做到品德

高尚、学术渊博、终身学习。小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学校德育工作概要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确保顺利实施,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

1、学校进行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团总支书记、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这就要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到操作做到全方位联通,以达到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

2、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课改理论,读书交流,思想汇报,召开教师业务学习,外出学习观摩等,尤其是通过每周一学更进一步提高了德育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在班主任培训方面,我校采用青蓝工程,由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带领年轻班主任和

刚入职的新教师以及青年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传授经验,同时,我校每两周进行一次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在理论教育层面上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班级管理之中.

二、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学生的所

有素质中,德育是首要的目的。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是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得到正

确的运用,对社会对个人都是非常不幸的事情。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

德是危险品。所以,我们学校教育的育人策略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一、当前校园中学生素质中的某些不足

案例一:

校园礼貌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对没教过自己的老师(包括图书室、实验室的老师和学校的工

作人员)熟视无睹,有些学生甚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也像对待空气一样。

案例二:

课堂上对老师的劳动漠然视之。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呼呼大睡,并且心安理得,

有的甚至看课外书。曾经有一位物理老师,批评了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这个学生很生气,

居然把自己的物理课本扔到了厕所里,从此上物理课不再听老师讲课。

案例三:

对“亲老师”也不“感冒”。某老师给某班学生带考,在中考完回来的路上,三位带队老师站在

汽车里晃晃悠悠,居然没有一个学生给老师让座。

案例四:

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出言不逊。笔者日前曾给某个班级上课,当布置完任务后,下去查看学

生的情况,发现一生没有按要求做,于是予以纠正,没想到学生反应激烈,对老师出言不逊,引起课堂一片喧哗,影响极其恶劣。

以上这些问题,折射出我们学校教育中德育的软肋,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和

反思,并要努力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高智力、低情商的次品。

二、进行德育的策略

胡锦涛主席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更进一步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4月20日,在省城太原召开的2013年山西省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学术年会上,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李媛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同"立德树人"这一最根本的任务之间的关联。同时,也结合案例恰如其分指出了如何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据了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解决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增强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省青少年心理与教育研究会将此次年会的主题确定为"立德树人与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展开对"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开幕式上,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省青少年心理与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裴秀芳研究员,向与会代表简要通报了2012年研究会的工作情况,着重解读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她表示,教育部、省教育厅更加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省教育厅即将出台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将进一步强化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经3-5年的骨干班主任轮训等,逐步增强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辅导能力;完善教材编写体系,加大心理专职教师的配备;安排心理辅导课进课堂,并落实到中小学教学管理及学科渗透中。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将会在心理教师的待遇、晋级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德育为先”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德育为先”

一、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德育为先”

答: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国,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德育为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

1、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德育体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学校的德育格局必须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实现环境育人,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环节实施德育。

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所有工作要落实德育要求,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

4、应当完善德育评价,改变德育评价过分注重认知的弊端,建立学生社会服务和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

学校应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5、社会应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净化教育环境,完善社区公共活动设施,开放德育活动场所,开办家长学校等,以形成德育的社会合力。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对德育的基本定位,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科学准确定位学校德育,积极探索学校德育规律,大胆改革学校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德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是德育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德育为首成为空谈,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是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不能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缺乏魅力,缺乏实效。

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必须区分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德育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一育,其核心目标是育德,也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部门,一个分支。德育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似乎除了学科教学和学业成绩之外,学校教育的所有内容都属于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存在严重的泛化现象。

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各中小学必须认真调研学生行为规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我县和各校科学可行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在家长和学生中广泛宣传,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效落实。要制定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实施过程性、激励性和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引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浅谈新时期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浅谈新时期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浅谈新时期德育

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了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在以前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大部分学校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其中的有效实施。基于此,为了保障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其中,创新德育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管理;问题;对策

虽然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加强了对德育课程的重视,但是受到管理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管理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这就需要各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树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实现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进而保障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一、新时代下德育管理中的存在问题

1.1德育教育的力度不够

在开展教育工作中,受到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育人观念在逐渐淡化,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只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他们一般会将大部分教育时间和资源有效地聚焦在强化学生文化学习上,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等多种方面的有效培养。再加上,一些教师在德育管理中,缺乏正确的教育,非常容易导致他们在思想上出现错误的观念,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1]。

1.2不重视实践教学,教育方式比较落后

虽然教育教学的改革,为丰富多样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其课程

的价值并没有在德育管理中有效发挥,不能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同时,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还有一些老师依旧采用以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没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作者: 钟秉林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30-30页

主题词: 高校德育工作 育人为本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道德教育 价值观教育 大学校园 人格塑造 青少年 立意

摘要:“八荣八耻”,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大学校园鲜明地倡导这样一种荣辱分明的观念,对新一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教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八荣八耻”的提出极大丰富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作者:朱庆海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1年第09期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领域提出的最重要、最长期的决策,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把中职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一项措施的今天,在中职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尤为重大。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体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职人才为已任,确定了以德育为先导,教学为中心,活动为手段的办学思路。在实践工作中,学校大力发扬“团结、勤奋、务实、献身”的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德育工作,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几点做法进行简单总结,与同行共勉。

一、树立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要把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一个国家的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国民素质,竞争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竞争,实施素质教育是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重大而紧迫的一项伟大工程,全校上下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才有思想基础。为此学校多次召开落实素质教育工作会议,通过领导报告和同事相互间的交流,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中把德育教育作为工作突破口。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作者:蔡远德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7期

孔子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即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故教育应该以德为本!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现在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关注度也不断在提高,同时也反应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德育首位”的指导思想,做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读书又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英语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呢?现在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立足于教材,贯穿于教学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新编的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内容包括名人传记、文学艺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并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德育观点的探讨育人为本德

育为先

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在当前“服务育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力争通过探讨,进一步丰富“三育人”观点的内涵。

服务育人德育观点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 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中提到“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这引出了一种育人观点,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一、“服务育人”观点的一般理解

对于“服务育人”,有的学者认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由我国高校机构客观存在的教学、管理、后勤三大系统所决定的。在学校这个范畴内,教师、管理干部、后勤职工都是育人的主体,都肩负着育人工作的责任,教师‘教书育人’、管理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构成高校“三育人”工作格

局。”也有的学者认为“服务育人相对于教书育人而言,不是直接地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后勤职工通过自己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接受具体的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服务育人’是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直接地对师生提供行为影响,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后勤作为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育人’的重任。”由此可见,一部分学者认为:“服务育人”一般是指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服务育人”主体的界定

胡锦涛同志《 __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深刻地指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高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负面因素,

通过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困难排除其后顾之忧。困难是多方面的,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从服务的方面来看,高校后勤部门做好服务,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使学生安心读书,这是对服务育人一种很好的贯彻。但服务是否应是后勤部门的独角戏呢?答案是否定的。高校在进行学生德育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很多,全员育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履行着重要的职能,管理是他们的工作,但在管理中服务也不容忽视。只有全校上下都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高度重视和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并从行动上切实贯彻和落实“服务意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服务育人”的目标。

三、“服务育人”的内容

1.就业与创业服务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随之越来越难。基于就业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领会和贯彻国家和省市的精神,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在推进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过程中,不应一味的以指导和管理为主,更应以一种服务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

高校在进行就业与创业服务过程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

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做好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具体包括整合岗位需求信息和毕业生信息,建立动态的就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校企合作联盟年会、校友会,建立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特别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激烈的社会竞争,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直接导致人们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加,心理健康问题频现,且造成的社会反响很大,心理健康随之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要求广大学生工作者关心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心理阳光工程”,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例如,高校应构建融校、系、班级为一体的 __络,建立

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建立心理预警机制,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为了更好的服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还应加强心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心理健康的服务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3.学生资助方面的服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在高等院校中一个特殊的、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重要群体。此类学生家庭生活贫困,无力支付在校期间的各项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很大落差,容易背上心理包袱,甚至通过逃课打工的方式来维持学业。随着我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问题已经成为各大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主题。

学生资助方面的服务具体可以做到以下方面:切实做好学生奖、惩、助、贷、补、险等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和服务,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学生事务模式,建立特困生救助帮扶机制,完善资助体系和“绿色通道”,实施“大学生健康成长温暖工程”。

四、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的开展要求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相信随着广大德育工作者不断加强对德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德育工作一定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__:

[1]高继成.抓好“三育人”工作实现高校育人目标[J].青年教

师学报,xx,(1).

[2]张芝和,王亚平,奚桂华,付兆锋.高校创新服务育人机制[J].学术理论与探索,xx,(9).

[3]陈德清,徐玲玲.新建本科院校提升育人能力建设的途径探

讨[J].现代商贸工业,xx,(11).

[4]张雷.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发掘和发挥“三育人”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xx,(18).

[5]黄鹂.以生为本做好“三育人”工作[J].广西轻工业,xx,(1).

[6]王景尧.论“三育人”的育人观――兼谈全员育人在大众化

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x,(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