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要五读

合集下载

鉴赏诗歌的五个角度

鉴赏诗歌的五个角度

鉴赏诗歌的五个角度嘿,咱今儿就来说说鉴赏诗歌的五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咱得先瞅瞅诗歌的主题呀!就好比你看到一幅画,你得先知道它画的是啥,对吧?比如说李白的,那主题不就是思乡嘛!这多明显呀!你想想,要是连诗歌说的是啥都搞不清楚,那还咋欣赏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哇,这思乡之情简直要溢出纸面啦!第二个角度呢,就是诗歌的意象。

啥是意象?就是那些个能让你一下子就联想到某种感觉或者情境的东西。

像“枯藤老树昏鸦”,这几个意象一出来,那萧瑟、凄凉的感觉不就有了嘛!就好像你走在一条满是枯藤和老树的小路上,还有几只昏鸦在叫,哎呀,那氛围,啧啧!第三个角度是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那可讲究了!有的华丽,有的质朴,各有各的美。

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语言多形象生动啊,让你一下子就能在脑海里勾勒出那画面。

这语言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你进入诗歌世界的大门呢!第四个角度是诗歌的韵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歌,那感觉多棒啊!就跟唱歌似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起来多顺溜呀!这韵律就像是音乐的节奏,让诗歌变得更有魅力了。

最后一个角度,那就是诗人的情感啦!诗歌都是诗人情感的表达呀。

杜甫为啥写那么多忧国忧民的诗?那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情感多强烈啊!咱欣赏诗歌,就得从这五个角度去细细品味。

你说,要是不这样,那不是白瞎了那些好诗嘛!诗歌就像是一座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里面的无尽奥秘呢!这五个角度就是我们挖掘的工具,用好了,就能领略到诗歌的美妙之处啦!所以呀,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五个角度,去尽情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吧!。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1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了解题目背景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

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

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五看一解”法解析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五看一解”法解析

“五看一解”法解析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诗歌鉴赏题简答题答题技巧1.一看诗歌题目,掌握诗歌内容和类别2.二看诗歌作者,著名作家通过知人论世或不知名作家结合注释作者介绍加深理解诗歌3.三看诗歌文本关键词汇,通过意象词汇和情感词汇把握诗歌情感4.四看诗歌注释,或更准确解读诗歌,或更全面补充诗歌情感5.五看选择题,一般为一个错误,其他三个选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

6.一解:选择题题项逐一比对,错误点往往是诗句翻译的细节,或者技巧的准确;简单题看清命题角度,结合五看过程作答。

二、2022高考真题例析:(一)高考链接1[2022·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答案解析:A五看:从题目可以看出,时间、地点、事件:人日、南山、相约。

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信息,理解诗歌,人日执着寻春,人们相携而出祈福活动,所有人开始自己的工作。

解题:选择题:四个选项,A选项诗人形象命题,B选项人的活动和理解命题,C选项整体理解和评价,D选项手法评价命题。

仔细比对,发现A .“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说法错误。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五看:从题目可以看出,时间、地点、事件:人日、南山、相约。

高效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五读三锁”法

高效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五读三锁”法
生们很好的选择。

读题 目。诗歌的题 目 往往就是整首诗的灵魂。透过诗歌的题 目, 我们可
以捕获很多的信息 。 ̄2i年全 国卷 I 《 oo 咏素蝶诗》 ,透过这个题 目,我们可
以知道这首诗是咏物诗 ,它歌咏的对象是素蝶 , 从而还可以猜想,它是否用托
物言志的手法 ,想借此来歌咏谁 ,两者问有什么相似点等。又 ̄21年天津卷 100 1
手 。如 2 1年 山东 卷 ()这首诗 整 00 2
大量 理解 诗歌 的依据 。如0 辽宁卷 8 《正 宫]塞鸿秋》 ()这首散 曲一 [ 2 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 了一幅色彩绚
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
体上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 00 21年江 苏卷 ()三 、四两 句诗 ,明人陆 时 3
可以答出点内容来。
三读注释。诗歌鉴赏题 中经常会有一个或多个注释 , 这些注释有时是某个
关 键词的理解 ,如21年广东卷 《 江东》 【 O0 望 注】①阑 :阻隔 ;阻拦 。②直 饶 :纵使 。分付:交付。有时是作者生平的介绍 , t00  ̄21年全 国卷 I 《 1 咏素蝶
KAOSHI ZHl NAN
考 试 指 南
高效解答诗歌鉴赏题 的“ 五读三锁’ ’法
罗金 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之源也是诗 。诗 ,是我国古典
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深为各族人民珍爱。直至今天 ,它还 屹立在我们 的考卷中,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高考备考 的各个知识板块 中,对考 生而言 ,难 度最大 的莫过于古诗文这一块 了。而在这一板块 中,诗歌鉴 赏题更是难中之 难, 考生 的感觉总是雾里看花 ,不知诗之所云 。虽说10 5分它只占67 ,但也 —分 是决定你命运前程 的一道坎子 。诗歌鉴赏题难 , 难在哪里呢?难在从语青表达 上来看 ,它与现代文的表达习惯不同;更难在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 十个字 ,但 涵盖的内容意蕴却异常丰富,让人捉摸不透。 笔者认为 ,要想在这一板块 中取得成绩的突破 ,除了学 习诗歌 中的一些常 规知识 、常用术语 、 答题模式外 , 怎样去解读一首诗以及怎样审清审准题干更 是重中之重。怎样在有 限的时间里高效全面地理解一首诗, “ 五读法”将是考

五读法

五读法

竹:
常见的寓意是有节操、有傲
骨、有虚心的品质,不受世俗 的污染。
但有的诗也用“竹”来比喻 空虚无能而又脸皮厚的人。
方法四:读诗歌的语言特点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方法五: 读诗歌的最后一、两句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课堂练习2 阅读下面两首咏柳诗并答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处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贺诗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娥娜多姿 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充满对柳的喜爱 赞赏之情;
曾诗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 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表 达了对柳的贬斥嘲讽之情。
课后作业:
抄写白居易《长恨歌》, 找出具有典---“五读法”
方法一:读题目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方法二:读作者及注释
霜叶红了!
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 离人泪; 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课堂练习1、试探讨下面两首诗中作者的感情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江阴浮远堂》 南宋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子,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下面从以下五个角度简析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一、正面描写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解说】正面描写晚秋落叶纷飞,江水滔滔东流的雄阔壮美之景。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解说】正面描写了山村幽雅宁静的田园生活氛围。

二、侧面描写(衬托)(间接)1.衬托分映衬和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2、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

如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是D项: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作者是通过问答、责问慨叹绿肥红瘦,将怜花伤春之情,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是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抒胸臆。

三、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1.《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正面描写是:天姥连天向天横【解说】直接说天目山很高,直插云霄,侧面描写是: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解说】天姥山的高度超过了五岳和赤城。

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也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五岳、赤城、天台都从侧面衬托天目山的高大。

2、动静结合《归园田居》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用狗的吠叫声衬托巷子里的宁静,用鸡的鸣叫声衬托环境的幽静,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安逸、宁静,不似官场生活的喧嚣、嘈杂,表达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抓住田园生活的特点,自然环境的特点,按照从近到远、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诗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描写。

诗歌五读法

诗歌五读法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么样? 2诗中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参考答案:
1、江水环抱着村庄,到处是一派清幽的景色。
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 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 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 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试分析辛弃疾的词《青玉案 元夕》中的“那人”形象及寓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种清贫而恬淡的生活的向往。
3、末联所表现的实际上是对安史之乱的愤慨,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 帝国迅速从巅峰走向没落,也使很多像杜甫这样的中小官吏颠沛流离、 饥寒交迫,所以诗人才对这种恬淡的农家生活充满了向往
总结篇——学会表达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 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 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 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 效果。
读序言。 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文字作为序言,有的 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 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 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它的作用 不外乎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 上透露了诗歌的内容。
⒉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 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 ” 既指京城,又似有望 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古代诗歌阅读欣赏中的“五看”

古代诗歌阅读欣赏中的“五看”

古代诗歌阅读欣赏中的“五看”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欣赏,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历届的高考、中考复习过程中,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欣赏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欣赏古代诗歌,应该做到“五看”。

一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对诗的主要内容的高度重要,即使不是这样,它也往往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写诗缘由、环境等重要因素。

如:《枫桥夜泊》这个题目就交代了时间:夜;地点:枫桥;环境:夜泊。

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题目就交代了题材:送别诗;人物:孟浩然。

如果诗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写诗缘由、环境等要素都一一落实,就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提供很大帮助。

二看作者在诗歌的欣赏过程中,对作者的了解也很关键。

如果作者往往是我们较为熟悉的诗人,我们就可以从他的风格流派、写作手法入手进行赏析。

如李白的浪漫与杜甫的写实、苏轼的豪放与柳永的婉转、王维的闲适与李商隐的朦胧等。

或结合他的身世与经历来进行通盘考虑,是被贬时所作还是归隐后所为,做到胸有成竹。

如果作者是不为我们熟悉的诗人,但我们知道他的所处时代,可结合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进行赏析。

如果我们了解安史之乱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四句诗产生更深的感受。

三看内容这里所说的内容,指诗歌的整体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诗时,除了要看标题和作者外,对整首诗的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应理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诗句中所表达的超越时空的孤独感和失意苦闷的心情。

读朱熹的《观书有感》,我们应品味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蕴含在生活中的“流水不腐”的情趣。

四看关键句与关键词(诗眼)如果我们看不懂整首诗要表达的内容,只要弄清关键句与关键词(诗眼)也可。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诗歌鉴赏六读法

诗歌鉴赏六读法

(参考答案: 通过离宫、夕晖、孤云等带失落色彩的 景物表达了作者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通过“旧家燕子”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伤感;通过“杜鹃啼血”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 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 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4、读意象 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 物象;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 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 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 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 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 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 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 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拟行路难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读序言 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文字作为序言, 它的作用不外乎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 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诗歌的内容。读 这样的序言可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如姜夔的《扬州慢》序言: 淳熙丙申正日, 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 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 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 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首 词的内容是写战后扬州的萧条悲凉之景的,里面 透露着《黍离》之悲----国家衰亡的悲痛。这对我 们读懂这首诗歌内容就很有帮助。

诗词鉴赏五读法

诗词鉴赏五读法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伏波: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他曾说“男 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洋溢着为国忘 我的伟大精神。
诗人运用了直抒胸臆和用典的手法,表现 了思妇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读诗句,明诗意。
诗是写给人读的。 诗言志。 先叙事写景后抒情议论。 散文乃走路,诗乃跳舞。 读懂诗意,体会情感。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 雨里一两家鸡鸣,
路板桥斜。
竹溪村路斜板桥。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夕鸟藏(于)梨花。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小树花传香。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 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蒋捷“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 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 续汉阳游,骑黄鹤。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 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 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 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wl81110 2
一、读诗题,找信息。 二、读作者,知风格。 三、读注释,论背景。 四、读诗句,明诗意。 五、读题目,晓题意。
一、读诗题,找信息。
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 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 助。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 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 手法等)。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做好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五读”

做好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五读”


读题 日
题 目是 诗 歌 的 眼睛 。所 谓眉 目可 传 空 自许 ,镜 中衰 鬓 已先斑 ”( 书愤 》) 《 , 情 , 它会 或 多 或少 、或 隐 或 显地 揭 示 诗 歌 的 内容 。读 懂 题 目有 助 于 了解 诗歌 的
内 容 体 式 , 有 助 于 把 握 诗 歌 的 感 情 基 迈 、激 奋 昂扬 的诗 句 ,犹 如 燃 烧 在 诗人
烟 。 狗 吠 深 巷 中 ,鸡 呜 桑 树 颠 。 ( 归 ” 《
文 学 作 品 的 形 象 、 语 言 和 表 达 技 巧 ; 评 往 有 自 己独特 的 艺 术 风 格 。如 陶 渊 明 的
如 何 做 好 高 考 诗 歌 鉴 赏 题 而 得 到 高 园 田居 》 这 些 诗句 所 描 绘 的优 美 的 农村 )
诗 歌 有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注 释 是 鉴 赏 中最 值 得注 意 的 内容 , 虽 短 短 几 字 , 却 是 出题 人 给 出 的暗 示 。 有 些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那 是 在 暗 示 本 诗 的 思 想 内容 ;有 些 五 、读 题 千
对 于 中 学 生 来 说 , 诗 歌 鉴 赏 题 是 难
“ 五读 ’ ’
◇ 李 继 伟 诗 歌 鉴 赏 是 高 考 的 必 考 内容 ,《 考 试 大 纲 》 在 这 一考 点 上 明确 规 定 :鉴 赏 价文 学 作 品 的 思 想 内容 和 作 者 的 观 点 态
度。
二 、读 作者 1读 作 者 , 把 握 艺术 风 格 。 诗 人 往 . 诗歌 闲适 恬 淡 ,“ 暧远 人 村 ,依 依 墟 里 暖
度 较 大 的试 题 。 命 题 者 往 往 要 借 助 题 干 提 出各 种 要 求 , 同时 很 多 重 要 信 息 都 在 题 干 中有 所 暗 示 。 如 2 0 年 高 考 《 竹 石 牧 牛 》 中 的 06 题

【初中诗歌阅读】诗歌鉴赏五步法

【初中诗歌阅读】诗歌鉴赏五步法

【初中诗歌阅读】诗歌鉴赏五步法诗歌鉴赏五步法【第一步】先看看一下诗歌就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成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看题目(题目常常就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利于介绍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看注解(可以借此介绍诗歌的感情基调,晦涩的科学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

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⑤必看看题干活(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楚建议,必须融合原诗内容、题干答题,无法空洞的阐释概念。

答案必须存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必须反问什么,请问什么,必须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关键,堪称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品酒就很难搞了。

非政府成文时通常需用这样的抒发程式:这就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入了哪些景物共同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绘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著了怎样的抒发效果。

或这样定义:这首诗使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下了(意象)的(某某)特点,整体表现了(注重了)(某某)思想、感情,起著了(某某)促进作用。

借代,就是借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东西或者特点.比如这个人脑袋大,我们在不引起误会的同时,在后边的文章,就可以用大头来代替这个人.或者说有个少先队员,也可以用红领巾来代替.隐喻,跟借代差不多.但是借此用的东西,不是这个人身上的一部分,而是形容这个人.比如说,上文里提及,这个人往那一站,似的一个细脚大鹏湾的圆规.下文再提及圆规,就是说那个女人.但是,特别注意,她身上长好圆规,而且也没有那么小的圆规,所以就是一种隐喻手法.诗歌品酒五步法。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诗歌鉴赏的五读法三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诗歌鉴赏的五读法三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诗歌鉴赏的五读法三
读注释
注释是关键,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

注释一般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

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如: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分析注释]点明了作诗时期,由此可推断写作背景,被贬黄州,躬耕自食,过着简单的生活,闲暇时读书作诗,从中我们可看出诗人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可见其胸襟之开阔。

读诗从背景着手,便于把握作者情感,作品内容主旨。

第 1 页共1 页。

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

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

一读标题:高考真题演练
第一首:《咏素蝶诗》 题材:咏物诗,手法:托物言志 第二首:【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正宫:宫调名称 塞鸿秋:曲牌 浔阳即景:明确地点 手法:写景抒情 第三首:次石湖书扇韵 次韵:和诗的一种,姜夔和的是范大成写在扇子上的诗 。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第四首:岁暮 表面指年末,也指自己进入人生暮年,暗示唐由盛而衰进入风雨 飘摇的晚唐(双关)
四读诗后注解
例(2010· 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 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 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 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设题类型意境题
答题步骤:
1.归纳概括是一幅什么图景(明确时间地点, 用形容词描述景物的特点) 2.结合诗句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描述具体的画 面 3.画面渲染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
四读诗后注解
两个作用:
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 诗歌的写作背景。 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 碍。
二读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北朝战乱尚武精神 南朝安定男女情思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积累历史知识
二读作者: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 了解作者的际遇 陶渊明——归园之乐 李白——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商隐——含蓄绰约

“五读”巧解诗歌鉴赏题

“五读”巧解诗歌鉴赏题

在 复 习备 考 时 花 了不 少 的 时 间和 精 力 , 却得 分 并 不 理 想 。 究 其原 因 ,主 要 是 缺
乏 行 之 有 效 的 做题 方 法 , 以至 于 在 考 场
些与 诗歌 内容 紧密相 连 的字 词 ( 它们有 明
显 的感 情 色 彩和 词 义 上 的 暗示 性 ) 一 定 ,
为之 。而 陆游 的诗 歌 则 是激 越 悲 壮 ,“ 塞
广 陵》、《 夜 洛城 闻笛 》(0 2 高考 全 春 20年 国卷 ) 柳 中 庸 的 《 , 征人 怨 》(0 4 高 考 20年
上 长 城 空 自许 , 镜 中 衰 鬓 已先 斑 ” ( 书 是 作 者 由画 中 的 内容 生 发 的感 想 。作 者 《
等 ,这些 雄浑 豪迈 、奋激 昂扬 的诗句 ,犹
如燃烧 在 诗人 心里 的一支 爱 国火炬 ,喷吐
四 、读情 感
虽 然 诗 歌 是 用 形 象 说 话 , 但 诗 人 的
着 赤热 的火焰 。其他 如 诗人 王维 的清 灵空 思 想情 感 总 是 要 化 成 具 体 生 动 的 形 象 。 旷 、杜 甫 的沉郁 顿挫 、 曹操 的悲凉 苍 劲 以 这 就 要求 我们仔 细揣 摩 诗句 中所饱 含着 的
阅读 下面这 首 宋诗 ,然后 回答 问题 。
(分 ) 8
出 ,真 是一 字之 妙 , 境 界 全 出 。 杜 甫 诗 《 蜀相 》 中 “ 阶碧 草 自春色 , 隔叶黄鹂 映
丈 ,缘愁 似 个长 ”( 秋浦 歌》 、“ 《 ) 飞流 直 下三 千尺 ,疑是 银河落 九天 ”( 望庐 山瀑 《
的 内涵 。 例 如 《 居 秋 暝 》, 标 题 便 山 从
可 知 ,诗 歌 写 的是深 山秋 天之 景 ,“ ” 暝

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诗歌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通过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可以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

然而,要真正欣赏和理解一首诗歌,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解读诗歌作品。

第一步:初步阅读首先,阅读整首诗歌。

在初次阅读时,不要过多地考虑诗歌的深层含义或修辞手法,只需把握其整体内容和基本意思。

注意诗歌的标题、诗歌的行数和诗歌的结构。

通过这一步骤,您可以对诗歌的基本主题和情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细读理解在细读诗歌时,要注意诗歌中的字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意象等。

仔细品味每个词语的意思以及它们与其他词语之间的联系。

探索诗歌中的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它们往往能够赋予诗歌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

同时,要留意诗歌中的意象,它们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情感效果,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体验诗歌的意境。

第三步:了解背景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艺术,它也是一种反映时代背景和作者生活经历的表达方式。

了解诗歌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的生平、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对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您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隐含意思和情感表达。

第四步:与其他作品对比将一首诗歌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诗歌之间的主题、修辞手法和风格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对比,如绘画、音乐或电影等,以寻找更多的共鸣和呼应。

第五步:情感体验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读者的情感共鸣是诗歌鉴赏的重要一环。

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从自己的情感出发,与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进行共鸣。

通过诗歌与自己的情感交融,能够更深刻地体验诗歌的美妙之处。

总结起来,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包括初步阅读、细读理解、了解背景、与其他作品对比和情感体验。

每一步都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一首诗歌作品。

通过运用这些步骤,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品味诗歌的内涵,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美和启发。

高考诗歌鉴赏六步法

高考诗歌鉴赏六步法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 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鉴赏方法: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 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山水田园
怀古咏史 人生感怀 思妇闺怨 民生疾苦 哲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 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 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 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 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 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 形象。
3,思妇闺情诗
常见情感: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 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 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 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 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 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 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2,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要五读
高考对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从“浅易”的角度,应当是难度不算太大,都是“踮踮脚,够得着”的题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去阅读鉴赏古诗词,也就是对古诗词要做到“五读”,以强化答题的准确性。

第一读诗歌的题目。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题目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

1.题目可以揭示诗的类别,也就是诗歌的题材。

如2001年全国卷,选得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从题目中的“送”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远行,心有不舍,才写了这首诗。

据此,我们就可以从送别的角度来考虑作答。

2.可以揭示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伤田家》这首诗,题目中有一个“伤”字,就揭示了作者对农民不幸遭遇的同情。

3.题目还可交待作者的行踪,写作对象。

如2003年全国卷,王维的《过香积寺》。

题目中的“过”是寻访、探访的意思,由此我们得知作者是在探访香积寺。

除此之外,诗歌题目还有交待时间的(朱淑真、《秋夜》),交待写作目的的(张旭,《山中留客》),交待写作缘由的(张籍,《秋思》)等等。

第二读诗的作者。

1.作者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不可能独立于时代之外的,在他的身上会留下很多时代的印记,作为文人这些印记会更多、更明显。

我们以唐代为例:初唐时,受前朝的影响,就连唐太宗也带头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

那是的诗坛有一股纤弱之风。

后来“初唐四杰”变得刚健壮大起来。

到了盛唐,随着国家的强盛,诗坛也充斥着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的浪漫气质,经过“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坛变得现实了一些,诗中出现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今的描写内容。

2.作者的创作风格。

作者的风格是固定的,虽然也有特例存在,但高考一般不会为难我们。

风格分主体风格和个体风格。

主体风格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我们平时一定要理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过程及代表人物。

主体风格还有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也要注意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个体风格,是一个作者长期创作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他人的风格,要注意多记取,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苏轼的词旷达洒脱,辛弃疾的词则慷慨愤世,象这些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积累,到时会“英雄有用武之地”的。

第三读诗歌主体。

对诗歌的理解,一般遵循“通其意,明其旨,析其巧”的原则,也就是先通读诗歌,通晓诗的大意,在通晓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弄明白了诗的主旨,然后便可以分析诗中到底作者为了表现主题,运用了哪些技巧。

如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二)
诗意:作者在洛阳城里见到秋风刮起,便写了一封家书,想请人捎回,担心话没有说全。

于是,在信使将要上路时,又急急忙忙打开,重新浏览了一遍。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诗的主旨:作者流落他乡——洛阳,见到秋风飘起,不由得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技巧呢?便是作者在诗中“又开封”的细节描写。

第四读、诗后的注释。

在高考诗歌考题中,经常会有一些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是对诗歌中不好理解地方的说明,有时也可成为我们理解诗意或解答诗题的关键。

1.注释作者,知人论世。

如2005年、山东卷,注为: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据此我们就可以想到,南宋后期,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诗人大都有忧国忧民思想。

2.有的注释是解释诗中个别的字词,减轻了我们理解诗歌的难度,加强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如2003年全国卷,王维的《过香积寺》注释是: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王维寻访香积寺的目的是什么。

3.交待诗歌创作的背景,帮助我们作者创作的缘由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如2005年天津卷,汪元量的《湖州歌》,注释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看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到,作者在路途中看到大好河山落入敌手的悲愤心情。

第五读诗后的题干。

审题,不仅是审题意,还包括审题干。

命题人在设计题目时一般在题干中或多或少的给出一点提示,这些提示对我们理解诗意、作答题目也是很重要的。

1.明确诗歌的考察角度。

(1)考查遣词造句的妙处。

如2004年浙江卷,问“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等等。

(2)考查句意理解。

2006年天津卷,“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我们只要抓住题中的“边塞景象”,再联系注释中的“碛”的解释“沙漠”,句意便可迎刃而解。

(3)有的题干,还直接告诉我们考查诗中所用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

2.有的诗题会告诉我们诗歌的体裁,也就是告诉了我们理解诗歌的角度。

如04年江苏卷,“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还有间接告诉的,04年全国卷“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喻历史沧桑”,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诗。

这样,我们的答题思路不就出来了吗?
总之,对诗中的这五种已知信息,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不放过丝毫的信息。

如果能做到,那我们答题的准确度一定会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