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题为“解决问题(1)”。

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回顾与反思。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和抽象。

2. 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

3.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问题情境的图片和示例。

2. 数学学具,如计数棒、计算器等。

3. 问题解决工作表,用于记录解题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2. 问题理解: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问题。

3. 策略探讨:每组分享他们理解问题后的解决策略,全班讨论这些策略的优缺点。

4. 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运用所选策略解决问题,记录解题过程。

5.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问题情境的图片和描述。

2. 解题策略的列表和解释。

3. 解题过程的示例和步骤。

作业设计:1. 设计一个类似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解决。

2. 要求学生记录解题过程,并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应关注学生在问题理解和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的进步,以及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方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导学案设计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是在连续两问问题基础上的提升。

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节课的设计着重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步骤。

1.认真地读题,多读几遍,直到把题意读懂。

2.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先从问题出发,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想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清解题思路,说出每一步的意义。

通过分析、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列式计算,写上单位名称和答语。

4.检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彩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提出问题,并解答。

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____?剩下54个面包没有烤,每次能烤9个,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3.导入新课。

1.认真分析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

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还要烤几次?54÷9=62.根据已有经验将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脱式计算。

481324699×284÷872÷9×7÷6二、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指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鼓励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色条图。

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②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③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列式解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5篇第一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情境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先圈一圈,再填空。

(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 ★ ★ ★ ★ ★ ★ ★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 ◆ ◆ ◆ ◆ ◆ ◆ ◆ ◆ ◆ ◆ ◆ ◆ ◆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22÷4=5(条)……2(人)(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谈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条船,还余下2人。

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人怎么办?提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条船?追问:题目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能坐下22名学生吗?”“为什么要多准备1条船?”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现在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讨论情况?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教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师:生活中碰到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所得的答案“进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的问题解决,主要涉及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混合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途径,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3.实践: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4.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情境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先圈一圈,再填空。

(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22÷4=5(条)……2(人)(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谈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条船,还余下2人。

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人怎么办?提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条船?追问:题目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能坐下22名学生吗?”“为什么要多准备1条船?”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现在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讨论情况?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教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师:生活中碰到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所得的答案“进一”。

2.检验。

让学生小组交流,进行检验。

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各种面包的价钱。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第5课时,教学内容围绕“解决问题”展开。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问题解决的系统步骤。

2. 部分学生可能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困难。

3.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讨论,避免偏离主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解决方案。

2. 实际物品或模型,用于演示问题情境。

3. 小组讨论材料,如纸张、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识别:引导学生识别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3. 分析问题:教授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包括问题的条件和目标。

4. 制定解决方案: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5. 执行方案:每组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实施,并记录过程和结果。

6. 检验结果: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全班讨论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板书设计:中心区域展示问题情境和解决方案。

两侧列出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问题解决的方法。

2. 家庭作业: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并记录过程。

课后反思:1. 分析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他们在小组合作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2. 反思教学方法和材料的适用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 思考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系统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步骤分解,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5课时解决问题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连续两问”问题基础上提升。

“连续两问”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构成,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一个已知条件。

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应用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所以本节课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学会解题步骤:1.认真地读题,多读几遍,直到把题意读懂。

2.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先从问题出发,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清解题思路,说出每一步意义。

3.列式计算,写出单位名称和答语。

4.检验。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互学和教师讲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意义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两步计算顺序和方法掌握。

2.通过烤面包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用教学眼光观察并解决生活中教学问题意识和能力。

3.重视解题思路独立思考与深入有效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交流习惯、探究精神。

学习重、难点1.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条件和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

2.梳清数量关系,学会用混合运算算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1.补充问题,再解答。

(1)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2)剩下54个面包没有烤,每1.认真分析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1)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90-36=54(个)件和所求问题,根据学生汇报画出色条图。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求“剩下还要烤几次?”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②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③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题中给出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4)列式解答。

①分步列式解答。

②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说明这样列式原因。

(5)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学案

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应用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投影仪。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把下面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1.45-40=5 5×4=202.35-28=7 14÷7=23.87-63=24 24÷6=4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好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说说列式的方法,小括号有什么作用?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4。

屏幕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讲了什么事?让学生说,从屏幕上获得的信息。

(2)思考怎样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先要知道剩下多少。

)教师边讲解,边用图形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一共要烤90个面包,包括已经考了的36个,和没有烤的部分,每次能烤9个,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剩下的)所以这道题,我们要先求什么?(剩下的是多少。

)然后再把剩下的,分成9份,就能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

(3)独立尝试解答例4.学生列式解答。

指名汇报。

90-36=54(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没烤好的面包有多少个?)54÷9=6(次)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4)谈话:刚才我们解决这道题用的是分步解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板书:(90-36)÷9=54÷9=6(次)组织学生讨论:90-36÷9这种解法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从而弄清这样列式是错误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与反思】

◎教学笔记第5课时解决问题(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内容教科书P67例5,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P70“练习十五”第8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课题课堂随机收取一些铅笔,组织进行“猜一猜”的游戏。

第一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

教师揭晓答案:可能有1支、2支……8支。

师:现在你们再猜一猜,我手上还有多的铅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最多有8支,所以不可能超过8,但可以少于或等于8。

第二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

教师揭晓答案:可能有5支、6支、7支……师:看来答案还有很多很多。

会不会只有4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至少有5支,所以不可能是4支,老师手中铅笔的数量一定大于或等于5。

第三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最多有8支。

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

教师揭晓答案。

师:只有这几种答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分析题意,可知铅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即可能有5支、6支、7支或8支。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最多”和“至少”有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为新课作铺垫。

人教版新编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5单元导学案第5课时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人教版新编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5单元导学案第5课时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5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5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3、54页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的1、2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式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如何列式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学习难点:如何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53、54页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的1、2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1、三年级同学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

还剩下多少棵?2、如果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你买过面包吗?认真观察,面包店里的员工遇到了什么问题呢?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一)、教学例4、(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2)尝试解决,体会方法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90-36=54(个)54÷9=6(次)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问题:①.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②.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③. 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④.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⑤.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90-36)÷9 = 54÷9 = 6(次)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学生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复习旧知。
提出问题,并解答。
(1)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____?
(2)剩下54个面包没有烤,每次能烤9个,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认真地读题,多读几遍,直到把题意读懂。
2.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先从问题出发,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想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清解题思路,说出每一步的意义。通过分析、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列式计算,写上单位名称和答语。
4.检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
③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
(4)列式解答。
①分步列式解答。
②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说明这样列式的原因。
(5)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5分钟)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4.
用上面的花扎花束。如果7枝 、3枝 和2枝 扎成1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 3 )束。
22÷7 = 3(束)······1(枝) 16÷3 = 5(束)······1(枝) 10÷2 = 5(束) 3 < 5,最多扎成 3 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烘焙小组做了22块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个 盒子最多装4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怎样解答?
用圆片摆一摆。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至少要准备6个盒子。
烘焙小组做了22块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个 盒子最多装4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求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就是求22里 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答:他们至少要准备6个盒子。
巩固练习
1.有 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 8 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27÷8 = 3(次)…… 3(箱) 3+1=4(次) 答:至少要运4次才能运完。
2.
5元/个
3元/个
4元/个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
买几个?
剩下的1元不够 再买一个。
22÷4 = 5(个)……2(块) 5
4 22 20 2
22÷4 = 5(个)……2(块)
5
4 22 20
多出的“2块” 怎么办呢?
2
5+1 = 6(个)
烘焙小组做了22块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个 盒子最多装4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解答正确吗?
每盒最多装4块,5盒最多装20块,6 盒肯定能装22块。解答正确。
10÷3=3(个)……1(元)
答:最多能买3个。5元/个Fra bibliotek3元/个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5课时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导学案 .doc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5课时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导学案 .doc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5课时
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
明。

(4). 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应用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投影仪。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把下面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1.45-40=5 5×4=202.35-28=7 14÷7=23.87-63=24 24÷6=4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好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说说烈士的方法,小括号有什么作用?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4。

屏幕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讲了什么事?让学生说,从屏幕上获得的信息。

(2)思考怎样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先要知道剩下多少。

)教师边讲解,边用图形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一共要烤90个面包,包括已经考了的36个,和没有烤的部分,每次能烤9个,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剩下的)所以这道题,我们要先求什么?(剩下的是多少。

)然后再把剩下的,分成9份,就能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

每次烤9个,烤几次?(3)独立尝试解答例4.学生列式解答。

指名汇报。

90-36=54(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没烤好的面包有多少个?)54÷9=6(次)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4)谈话:刚才我们解决这道题用的是分步解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板书:(90-36)÷9=54÷9=6(次)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解法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从而弄清这样列式是错误的。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5.混合运算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5.混合运算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教案

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情感。

【重点难点】学会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同学们在游乐园里玩得真开心,可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

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复习巩固】1.出示教材第53页例4情景图。

2.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生: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要烤几次?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提问:你能解决“剩下的要烤几次”这个问题吗?(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请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重点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和列式。

生1:我先算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再用它除以每次能烤的个数,得到的就是还要烤几次。

列式为:90-36=54(个)54÷9=6(次)生2:我的想法和他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90-36)÷9=6(次)师:你先算什么?生2:我先算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生2:我的方法是在90-36的前面和后面加上一个小括号,表示要先算90-36。

列式为:(90-36)÷9=6(次)。

师:你从哪里知道要加小括号的?生2:我上节课学习的。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你是学习的小主人。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的数学家在很早以前就约定,像这样又要写在后面,又要先算的情况,用小括号把后面的算式括起来,表示先算。

如果在以前,你们也能成为数学家,你们真棒!师:你们会读(90-36)÷9这个算式吗?生:不会。

师:这个算式应该这样读:90减去36的差与9的商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5
=4(个)
答:需要4个鱼缸。
二、分析题意,解决问题。(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4.
(1)指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色条图。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
③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
因为90-36=54是减法,必须加上小括号才能先算。
(5)动脑思考检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学生。
2.根据自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回答问题: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首先要把隐藏在中间的问题找出来,这是解题的关键。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
2.有18个男同学和24个女同学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6个人,需要多少条船?
(4)列式解答。
①分步列式解答。
②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说明这样列式的原因。
(5)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是什么?
1.(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题,理解题意。
(2)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色条图理解题意的优点。
2.通过烤面包的情境,引导学生的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教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重视解题思路的独立思考与深入有效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交流习惯、探究精神。
学习重、难点
1.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条件和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
2.梳清数量关系,学会用混合运算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读题后,小组内说说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后,再独立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5钟)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2.鼓励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方法一
(1)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90-36=54(个)
第5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连续两问”问题的基础上的提升。“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学会解题的步骤:
1.认真地读题,多读几遍,直到把题意读懂。
2.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先从问题出发,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清解题思路,说出每一步的意义。
3.列式计算,写出单位名称和答语。
4.检验。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互学和教师讲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的掌握。
(3)①思考:要知道剩下的多少个面包没有烤和每次烤几个面包。
②读题后,回答:“每次烤几个面包”已知。
“剩下多少个面包没有烤”未知。
③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出根据题中的前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剩下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4)①分步列式解答。
90-36=54(个)
54÷9=6(次)
②独立列出综合算式(90-36)÷9,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原因。
=29
(75-21)÷6
=54÷6
=9
2.解决问题。
(1)一本《科学故事》有90页,小亮看了42页,剩下的每天看8页,还需要多少天才能看完?
(90-42)÷8
=48÷8
=6(天)
答:还需要6天才能看完。
(2)小明家养了27条金鱼,送给同学7条,剩下的每5条放一个鱼缸,需要多少个鱼缸?
(27-7)÷5
教师点评和总结:
(2)还要烤几次?
54÷9=6(次)
答:剩下的还要烤6次。
方法二
(90-36)÷9
=54÷9
=6(次)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会用找出隐藏在中间的问题的方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地使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1)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90-36=54(个)
(2)还需烤多少次?
54÷9=6(次)
2.根据已有经验,把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计算。
69-9×2
=69-18
=51
84-(15+40)
=84-55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补充问题,再解答。
(1)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2)剩下54个面包没有烤,每次能烤9个,
2.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认真分析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