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的经济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企业走向互联网时代,跨国并购成为了其推进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然而,跨国并购也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涉及到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复杂交易时,涉及的因素更是复杂多变。
因此,为了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跨国并购,在此我们就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进行一番探讨。
二、经济环境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指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包括GDP、通货膨胀率、利率、国际收支等等。
对于跨国并购来说,对于基础的宏观经济环境很敏感,因为这和企业的融资和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波动较大,上市融资就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阻碍了企业的跨国并购。
2、财务管理要素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是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金融流通越来越便利,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包括国内的会计体系、财务报表等等,也要对跨国交易涉及到的国际财务情况和法律法规做到深入了解。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合理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案,保证跨国并购交易的顺利完成。
3、税收政策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的合并与收购能否成功也有很大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鼓励跨国并购,给出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同时,发达国家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国外企业在其领土内进行跨国并购,比如对于某些国际投资者的针对性税制,企业需要做好税收政策的分析,以兼顾各种利益。
三、监管政策因素1、监管机构跨国并购过程涉及到多种监管机构,包括国内外监管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如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等。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各种监管机构的授权和审批影响企业是否能够获取相应的资质,从而达成交易。
除了这些机构,其他的民间组织和非政府机构也对于这样的交易过程产生影响。
2、政策法规各国之间在政治和法律走向上的差异不可避免,跨国并购因此需要遵守各种相关的政策法规。
跨国并购反垄断和竞争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国家安全法等等,都需要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合适的措施和调查,避免对于交易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互联网行业是中国新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频繁进行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并且在此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市场扩张。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但在发展程度和消费水平上相对还有待提高,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通过跨国并购来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通过并购具有的立即启动和快速发展的特点,使得企业能够迅速进入目标市场,占据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和影响力。
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也是为了实现技术升级。
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而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技术水平,并且可以通过跨国并购获取目标企业的专利技术、研发团队等资源,从而实现技术升级。
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还有资源整合的需求。
互联网企业有时候需要获得一些特定的资源,比如优质内容资源、用户资源、营销渠道资源等。
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到所需的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跨国并购中还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互联网行业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管理和沟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会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作方式产生影响。
法律制度的差异也是一个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对跨国并购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提出了挑战。
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也是影响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
我国互联网行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等。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进入目标市场,获取技术和资源,实现竞争优势和发展目标。
但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也面临文化、法律、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挑战,企业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合理规划,以实现跨国并购的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
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仍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但一些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也积极加入到跨国并购浪潮中来,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上均有所突破。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1)获取战略性自然资源。
我国是资源消费大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再加上未来的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源支持,每年对石油、铁、铝等重要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高达数亿吨且逐年攀升。
而目前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现象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获得发展能源成本较高。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很大一部分用于对跨国稀缺资源的收购。
在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10大并购交易中,资源类的并购事件就占到了8例,其中中国石化以75.02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为当年完成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
(2)获取先进研发技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因素。
尽管我国企业为许多国际品牌进行代工并每年出口大量的产品,然而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掌控在外方手中,我国出口的产品一般而言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经济附加值较低,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技术水平离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政府鼓励吸引外资,不仅是出于对资金的需求,也存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考虑。
但是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对技术转让十分谨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很严密,核心技术很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
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将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作为收购目标而获得专利技术,这具有明显的速度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获取优质资产和品牌。
中国企业通常采取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对于欧美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市场,新品牌的进入是非常困难的,进入成本高昂,需要投入巨额广告费用、营销费用。
目前,很多外国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开始调整公司战略,实施“回归主业,强化核心业务”的战略,将非核心业务和亏损业务剥离出去,以较低的价格卖出这些资产,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获取优质资产、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机会。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并呈现出了更多新的特点和规律。
介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跨国并购的特点,通过阐述跨国并购动因,分析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效应,并且以此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经验,提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横向并购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态势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五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
在1995年掀起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中,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海外并购日趋活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累计将330亿美元投资在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470家公司中。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数据显示,从1988~2003年,中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2003年更是高达16.47亿美元。
并购所涉及的资产交易额就最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个案判断,中国企业进行的几起较大的跨国并购,单个交易额就在1~3亿美元之间。
据统计,2004年度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约为24.54亿美元。
虽然直到近几年,从中国大陆流出的并购总金额也只有十几亿美元,但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坚定决心。
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与动因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1)强强联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强强联合是跨国并购最普遍的表现形式,相对于企业自身以固定投资来实现扩大再生产而言,与其他企业强强联合的方式要便捷得多。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缩短建设周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获取规模效应;可以迅速获得熟悉该领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保持并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2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得。
跨国并购的动因有哪些内容
跨国并购的动因有哪些内容1、为了海外上市,需要海外架构。
2、国内市场饱和,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3、参与国际竞争,需要通过并购消灭竞争对手。
4、为避免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的原因,将产品产地进行转移。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各个国家企业之间的合同与竞争也越来越频繁,企业跨国并购的热潮在近几年达到了高峰,海外广阔的市场吸引着更多的企业投资。
那么跨国并购的动因有哪些?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跨国并购相关知识。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有哪些▲1、经济动因(一)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并购方式可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达到规模经济的生产范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该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在行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企业并购活动之前,公司的经营水平和经营规模都达不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范围经济指企业能够利用现有产品的生产销售经验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相关的附加产品。
(二)财务协同效应的来源主要是可以取得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例如,合并公司的举债能力可能大于合并前各个公司之和,从而可带来税收上的节约,或者举债成本更低,从而可带来财务费用上的节约。
该理论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企业并购活动产生的税收减免大于并购成本,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三)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管理能力层次不同的企业合并所带来效率的改善假设两个公司的管理效率不同,在高管理效率公司并购另一个公司之后,通过资产重组、业务整合,可以改善低效率公司的管理效率以创造价值。
▲2、个人动机代理人的报酬与企业利润率相关而与销售水平无关。
收购本身实际就是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因为公司管理层可能会为了其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并购决策。
▲3、战略动机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并购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企业的现模效益,即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
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内在规模经济在于:通过并购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周整:横向并购可实现产品单一化生产,降低多种经营带来的不适应;纵向并购,将各生产流程纳入同一企业,节省交易成本。
跨国并购动因-困难-对策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1. 全球竞争压力的驱动。
全球化的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展开海外大规模并购,打造全球竞争平台。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长驱直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主要“战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实力迅速提升,但仍然有限。
要想赢得未来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壮大起来,迅速打造一个能够与大型跨国公司正面竞争的平台。
这也是中国企业选择大规模海外并购,在国际化经营路程上实现跳跃性发展的一个主要动机。
2. 为获得战略性资产。
所谓战略性资产是指企业通过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设施和系统效率及品牌资产方面投资积累起来的资源。
这些所有权资产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东道国的本土化特征,不仅无法在其他市场获得,而且开发耗时。
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寻求的战略性资产,主要包括品牌、先进技术和稀缺的自然资源。
如2005 年中石油以41.8 亿美元竞购哈萨克斯坦PK 石油公司成功,获得该国境内约700 万吨原油年产量和大量石油储备;而“中海油”以185 亿美元竞标优尼科石油公司虽然失败,但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石油公司参与国际资源开发的决心可见一斑。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在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当代国际竞争中,品牌运营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金钥匙”。
然而,我国虽有制造世界一流产品的能力,却疏于创造和经营自己的品牌。
因此,如何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品牌影响,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企业的国际品牌策略有三种方式:为国外公司贴牌生产、自建品牌和通过并购获得东道国企业的品牌。
我国目前多数企业以贴牌生产为主,兼顾在东道国市场销售少量的自有品牌产品以扩大影响。
随着国内企业实力的提高,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贴牌方式的缺点,并购国外的知名品牌作为一种替代方式而受到关注。
中国海外并购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中国海外并购的动因与效应分析近年来,中国对外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动因与效应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动因、效应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发展历程中国海外并购的起步较为早期,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尝试。
但直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海外并购才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主流战略之一。
2005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量达到了16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1559亿美元,增长了98倍。
2. 动因2.1 市场需求中国海外并购的首要动因是市场需求。
中国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企业需要海外市场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此外,借助海外并购,企业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在国际市场的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
2.2 资源获取另一方面,中国海外并购的另一重要动因是资源获取。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资源瓶颈问题,包括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
海外并购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获取外部对自身经济发展有益的资源,包括原材料、技术和品牌等。
3. 效应3.1 产业升级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获取到外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升级。
此外,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摆脱过剩产能,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3.2 中国品牌影响力提升中国海外并购还可以帮助中国品牌加强影响力,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此外,通过优秀的品牌和技术,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
4. 影响因素4.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中国海外并购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府在税收、外汇和监管等方面的管控对于并购的顺利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国家对于重点行业的引导和扶持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
4.2 文化和商业环境文化和商业环境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需面对的重要挑战。
不同国家的商业模式、文化背景以及法律法规等差异,对于企业的并购合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企业需要在并购之前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商务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主要可以分为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市场扩张是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
通过跨国并购,互联网企业可以快速进入到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经营。
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增加盈利能力。
技术创新也是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技术创新是互联网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跨国并购,互联网企业可以获得海外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跨国并购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文化差异是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这可能导致在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确保跨国并购的顺利进行,互联网企业需要重视文化整合和管理沟通,推动企业文化的融合,构建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是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政策环境,这可能对跨国并购带来一定的限制和挑战。
互联网企业需要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合规经营,确保跨国并购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金融因素也是互联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跨国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而互联网企业通常是起步较早的新兴产业,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
互联网企业需要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确保跨国并购的资金支持和风险控制。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以及金融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互联网企业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通过文化整合、法律合规和金融支持等手段,推动跨国并购的顺利进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市场扩张:通过收购境外企业,能够进入新的市场,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
跨国并购可以帮助公司打开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资源整合:通过并购境外企业,可以获得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等资源。
这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降低成本:通过并购境外企业,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还可以通过境外企业的渠道和销售网络,降低市场营销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4.风险分散: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
当国内市场发展遇到瓶颈时,境外市场的开拓可以提供新的增长点,并降低整体风险。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法规,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交易造成不利影响。
政府政策的不稳定和政治冲突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并购失败或受损。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管理及经营方面产生困难。
文化冲突可能在合作中产生摩擦,对企业的协调和整合带来困难。
3.金融风险:境外并购通常需要大量资金,可能需要通过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来支持交易。
汇率波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对交易造成不利影响。
4.管理风险:跨国并购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管理,管理团队需要具备国际化的经验和能力。
管理团队的不足可能导致并购失败或产生效果不佳。
为了防范上述风险,上市公司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可以采取以下的风险防范措施:1.合理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和风险,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
2.充分了解所处市场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确保合规经营,避免政治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3.积极开展文化整合,加强与目标企业的沟通,合理安排人员调整和培训,充分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新时代环保产业的跨国并购趋势分析
新时代环保产业的跨国并购趋势分析一、介绍随着新时代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跨国并购成为了该行业的一项重要趋势。
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拓展业务和市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促进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产业背景、跨国并购的形式及原因、具体案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新时代环保产业跨国并购的趋势。
二、背景1.1 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全球环保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其中,水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等环保领域成为了投资热点,推动了环保企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传统国际巨头在环保领域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为新兴环保企业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1.2 跨国并购的大趋势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趋势。
大型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生产效率,弥补技术和人才缺口,并增强品牌实力和知名度。
尤其是在环保产业中,跨国并购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变化和挑战,将企业的业务范围拓展至更广泛的市场,从而实现整个公司的快速发展。
三、跨国并购的形式及原因2.1 同业收购同业收购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中的同一行业内的两家企业之间的收购交易。
该形式的跨国并购能够实现多方优势与互补,助力合作方的业务扩张,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同时,同业收购可以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强化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和全球供应链的优化,从而推动整个环境保护产业事业的发展。
2.2 跨界收购跨界收购是指不同行业中的两家企业之间的收购交易。
通过跨界收购,环保企业可以整合多方资源,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和客户群,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同时,跨界收购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人才,助力环保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实现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发展。
2.3 行业垂直收购行业垂直收购是指企业从供应链、产业链上对其上下游企业进行收购。
该形式的跨国并购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优化企业供应链与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产品质量。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和对策。
一、动因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场扩张: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2.资源获取:一些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得稀缺资源,如石油、矿产等,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3.品牌增值: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提升自身形象和市场地位。
4.技术引进: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国外公司,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管理经验,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问题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金融风险:海外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资金运作、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面临金融风险。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法律、政策等差异,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充分了解并适应当地文化,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导致合作失败。
3.管理问题: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后需要面临更加复杂的管理问题,如如何整合不同企业文化、如何调整组织结构、如何管理跨国团队等。
4.政策风险:海外并购受到当地政策的影响,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并购项目产生不利影响,需要企业有应对策略。
三、对策为了应对海外并购的问题,中国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海外市场的研究和了解,降低金融风险。
2.文化融合: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培养多元化的管理团队,提高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
3.整合资源:并购后,及时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灵活应变:积极关注并适应当地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经营模式,降低政策风险。
5.建立品牌认同:并购后,注重品牌整合和传承,加强对品牌的管理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频繁,各家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力度进行海外并购。
这些跨国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又伴随着哪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进行深入探讨。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1. 拓展市场我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十分成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机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选择通过跨国并购来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收购海外公司,可以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避免从头开始建立品牌和用户基础,节省时间和精力。
2. 获取技术和人才随着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技术和人才的稀缺性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为了获得先进的技术和高端人才,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
3. 规避风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受到各种市场、政治和法律法规的制约和影响。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一些中国互联网公司选择通过跨国并购来分散风险,降低单一市场的依赖性。
1. 文化差异跨国并购往往会面临严重的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企业的管理、运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如何处理好文化差异,确保企业合并后能够顺利融合,是跨国并购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有时甚至相互冲突。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法律纠纷而导致合并失败或者产生不良后果。
3. 人才流失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由于管理团队的变动和业务整合,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人才流失。
如何留住关键人才,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是跨国并购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4. 经营风险跨国并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对方市场不熟悉的情况下,可能会遇到市场萎缩、产品无法适应当地需求等问题,导致经营困难甚至亏损。
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结语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具有一定的动力和潜在的问题。
跨国并购能够拓展市场、获取技术和人才,规避风险,但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人才流失和经营风险等问题。
跨国并购的认识及动因
跨国并购的认识及动因摘要:全球性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格局,也导致了跨国并购时代的到来。
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跨国并购这种内部化行为来替代外部市场,根本在于其可以有效节省交易成本。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跨国并购越来越显示出企业家动机主导下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选择,这也为实证分析所验证。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跨国并购可以分为外生性动因和内生性动因,归根到底是:在制度变迁的外因诱导下,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家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两者交集共同促进的内部化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跨国并购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向国际进军以并购的手段进行海外扩张正成为中国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
早在2002年,中海油就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两块石油天然气田;2004年12月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三大PC厂商;2005年7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2942.3万澳元的价格收购了澳大利亚蒙托煤矿25.5%的股权;而最近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又将这一趋势推向一个高潮,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潮可谓风起云涌。
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跨国并购,并且渐渐演变为一波浪潮时,人们不禁要问:应如何认识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的动因是什么?一,跨国并购与交易成本冷战时代结束后,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重大制度变迁,一方面大大解放了世界生产力,全球企业竞争更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跨出国门谋求以更快的速度整合与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交易成本总体趋于下降,然而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趋复杂。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行为而进行的国际生产领域的扩张,也是一种组织结构的创新。
跨国并购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就在于其是一种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的合约选择行为。
跨国并购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横向跨国并购。
跨国制造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动因和挑战
跨国制造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动因和挑战一、跨国制造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动因1. 扩大市场规模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国制造企业希望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合并来拓展其市场份额,扩大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
2. 获取技术、资源和人才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跨国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取到这些资源和人才,同时掌握先进的技术,以提升其产品竞争力。
3. 减少成本在我国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跨国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增加了销售利润。
4. 满足政策要求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跨国企业通过并购可以符合政府的要求,同时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5. 市场相对饱和在发达国家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跨国企业选择进入我国市场,在竞争中保持其市场位置和利润。
二、跨国制造企业在我国并购的挑战1. 本土文化和市场环境差异大我国的商务环境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困难。
2. 政府法规的不稳定性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对较多,跨国企业在我国进行投资和并购时,政策法规的不稳定性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包括现有投资约束收紧、税收政策变化等。
3. 廉价劳动力的减少中国经济发展导致了工人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使得跨国企业在生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增加。
4. 品牌与文化的冲突跨国企业在我国进行并购时,可能会遇到文化冲突,使其文化和品牌受到威胁。
5. 开发本土市场的难度跨国企业在我国进行并购后,可能难以迅速扩大本地市场份额,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利润。
三、案例分析1. 斯伯丁合作并购智能仪表厂斯伯丁公司是一间全球领先的流量、级差和压力测量仪表制造商,并且赢得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型工程项目的合作。
斯伯丁公司与我国一家智能仪表厂进行了合作并购。
通过并购,斯伯丁公司获取了该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并扩大其产品与服务范围。
2. Stora Enso协助中国建设养殖判决标准Stora Enso(斯图拉恩索)是全球最大的制浆造纸公司之一,其并购了一家中国公司。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1. 引言1.1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外国企业或者与外国企业进行合并的方式,实现跨国经营。
这种行为通常会受到国际市场、战略布局、资源整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上市公司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战略布局、资源整合、市场扩张等方面。
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上市公司需要注意风险防范,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等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风险,上市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尽职调查、合规审查、风险分散等。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进行跨国并购的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的工作,以确保跨国并购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跨国并购的定义跨国并购是指跨越国家边界,公司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收购其他公司或合并业务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先进技术或提升公司规模。
跨国并购具有以下特点: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交易的影响;跨国并购可能涉及不同货币的交易,汇率波动可能对并购方带来风险;语言障碍和沟通问题也是跨国并购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在跨国并购中,上市公司往往是比较活跃的主体。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寻找市场增长机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等方面。
通过跨国并购,上市公司可以快速扩张业务范围,提升竞争力,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战略布局。
跨国并购也伴随着风险。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
在面对这些风险时,上市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制定合理的交易结构、规避管理风险、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等方面。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帮助公司快速扩张规模、获取竞争优势。
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风险防范在跨国并购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科学有效地应对风险,才能确保并购交易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目标。
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
一.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1.首要动因是为了生存。
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跨国公司普遍提升了中国市场在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而随着跨国公司把更多的制造和部分研发业务放到国内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的成本优势日渐削弱,在核心技术、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劣势却日益明显。
在此情形下,中国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国内,单一市场不足以支撑他们进步长大,也难以进一步抗衡跨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2.在于收购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市场渠道。
并购接管一家公司可以立即利用现成的当地供应商与顾客网络,并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可以在不增加行业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达到临界规模。
例如海尔如果成功并购美泰克,将会获得美国家电市场16%的市场份额,这是任何一家新公司在短期之内无法完成的再次,公司进行并购主要是因为通过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效率,典型的就是在短时期内发挥规模效应。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于那种企业需要的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企业获得这种知识和资源的惟一途径。
例如联想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就属于这种情况。
3.最后是为了避免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出口产品经常会受限,并购一个国外企业,在国外办厂会避免这种情况。
例如TCL公司,通过并购,在中国、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以及战略OEM五大业务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全球产业资源及格局的整合,有效避开了贸易壁垒。
它在墨西哥建立了工厂,规避了美国的反倾销政策等二.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分析1、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是新技术推动的结果。
在技术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
这一时期的技术发展日益呈现出产品周期缩短研究开发成本与风险增加,技术边界模糊,规模收益递增等特征。
由于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的积累和与其它领域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技术革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并承担开发风险与同行模仿跟进的风险对单个企业来说,常常是不能胜任的。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摘要:跨国并购是企业为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增长的一种战略性扩张行为。
本文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相关理论及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跨国并购的动因随着时间、并购对象的不同而动态变化,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深层原因是寻求跨国资源、获取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利用国际化的品牌和市场资源。
关键词:跨国并购;动因;国际竞争力一、引言二、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理论分析(一)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解释企业并购动因的最早理论之一。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企业因扩张而获得的成本上的优势,主要指供给方面的变化,例如扩大或缩小单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带来的效率提高(潘扎和维利希,1977)。
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可以将许多生产单位置于同一企业的领导下,谋求平均成本的下降。
规模经济性往往体现在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采购的规模经济、技术的规模经济、生产的经验曲线以及范围的经济性等方面。
产权组织理论认为,对于具有产品同质性的企业(如银行),天生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受到社会对产品总体需求数量、产品规格、款式和质量等不同偏好的约束较小,这决定了在不存在资源约束的假设条件下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这类企业的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市场营销实力的增强、管理费用的下降和研究开发力量的优化组合等。
以技术经济性为例,Caues通过对生产同一产品的6个不同国家的6个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一个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往往被运输成本抵消。
这家企业只有兼并另外5家企业,形成跨国公司,才能更为有效地利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效率。
跨国并购还可以实现采购的经济性,如日本麒麟啤酒收购珠海啤酒厂后,利用其全球化、批量采购的优势,不仅保证了啤酒花、小麦等原料的质量,而且降低了采购成本。
(二)多元化经营理论如果不同国家的经济活动并非完全相关,地域多元化就能够降低风险,这是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直接引申。
对跨国公司全球性并购原因的剖析
对跨国公司全球性并购原因的剖析●张立新 刘占军 孙 勇 摘 要: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并购的原因,在我国加入WTO 的情况下,为中国打造跨国公司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国公司 并购 原因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3)05-072-02一、跨国公司全球性并购的特点一般认为,跨国公司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被动接受国外订单阶段,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企业被动接受国外订单。
二是多国公司阶段,在本国形成企业管理中心,利润来源于世界各国,但企业的主要利润还是来源于本国,企业主动销售自己的产品,着眼于全球市场的开拓。
三是跨国公司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利润主要来源于国外,不一定来源于国内。
有些跨国公司业务范围大而全,有些则专而精。
20世纪80年代,世界跨国公司开始全球性扩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实现全球快速扩张,并购规模和步伐前所未有,大型并购案日益增多,并购浪潮持续时间长,以欧美企业为主体,波及面广泛、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特点如下:1.并购的动机发生明显变化。
与20世纪80年代不同,并购的动机发生明显变化,谋求双赢或多赢的战略性考虑成为并购的主要依据。
其并购的目的是:在公司最大利益下获得技术、资源和人才,形成更为强大、更为鲜明的企业核心能力,着眼于全球市场和长期投资的更高层面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横向或纵向并购活动精彩纷呈,强强联合的资本扩张现象比比皆是。
横向并购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技术、产品、服务基本相同,主业处于同一行业同一层面上的公司合并,旨在追求更大的规模经济或市场占有率。
例如,1998年5月,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菜斯勒汽车公司达920亿美元的合并;1996年12月美国波音公司以133亿美元兼并麦道公司;1999年4月意大利电信公司与德国电信公司的合并。
另一类横向并购是在技术、产品、服务上优势互补,主业处在同一行业不同层面上的公司合并。
跨国公司全球并购动因探析
跨国公司全球并购动因探析跨国并购在西方已有百年历史,每一次大规模并购都促成了一些企业的迅速成长。
分析跨国公司全球并购的动因有助于了解跨国公司成长的原因,并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思。
一、跨国公司全球并购的外在动因 1.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过程,它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联系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和日渐统一的国际市场既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结果,又是推动跨国公司全球并购的巨大外在推动力。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公司已发展至6 万多家,其产值已占全球产出的40%,国际贸易的60%,技术研发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 以上。
它一方面使跨国公司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跨国公司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市场风险。
面对竞争,作为一向追求实现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必然要不断调整其经营战略,以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高效组合、低成本的生产与高价格的销售,并尽可能地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
而进行跨国并购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因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资源的有效供给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思科公司就是通过不断并购技术创新型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
现在,跨国公司的对外并购已经取代了“绿地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并购资金已占其对外投资量的70% 以上,并购浪潮也已经历了五次,并购规模也越来越大。
如1989 年日本索尼公司并购好莱坞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时花了34 亿美元,1995 年迪斯尼公司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时花了190 亿美元,2000 年英国沃达丰电信公司并购德国曼内斯曼电信公司时则达到了创纪录的1900 亿美元。
我们还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在推行市场经济规则全球化的同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并购的经济原因分析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大量中国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了对外扩张和国际化的步伐,海外并购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价值的重要手段。
本文选取了一个具体的并购案例——烟台万华对博苏化学的并购,对其并购的性质及具体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济原因博苏化学
一、背景案例介绍
烟台万华是中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聚氨酯工业基地,主要从事mdi为主的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亚太地区最大的mdi制造企业,目前产品质量和单位消耗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匈牙利博苏化学是全球八大聚氨酯企业之一,也是中欧区域唯一的mdi生产企业,公司主要资产为mdi,tdi与pvc生产装置。
2008年5月,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博苏化学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链断裂,打算出售股权,2011年1月31日,经过一场激烈的并购与反并购大战,万华对博苏化学成功完成了跨国并购。
二、跨国并购的涵义
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购买外国企业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产权,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实施部分或完全控制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渠道,包括并购的跨国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
种形式。
这里所指的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形式。
万华对博苏化学的并购渠道和支付手段是直接通过对当地公司(博苏化学)的股权收购实现的,而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
通过采取购买公司夹层债和为其提供所需资金缺口的方式,最终取得了博苏化学公司96%的股权。
跨国并购一般分为三种: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
横向跨国并购发生在同一行业的竞争性企业之间,是跨国并购中经常采用的形式,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
由于并购双方有相同的行业背景和经历,比较容易实现并购整合,并能产生协同效应。
烟台万华对博苏化学的收购属于横向跨国并购。
纵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但又
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其目的通常是为了稳定和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或产品的销售渠道,旨在降低供应链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
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球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跨国并购的经济原因分析
本文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区位优势、速度优势、协同
效应和规模经济理论等方面来分析万华对博苏化学并购的实际原因。
(一)区位优势理论
传统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指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优势如地理、地质优势等,但自然资源在近年来跨国并购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目前强调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方面的因素。
市场因素很重要,庞大的市场规模能够容纳更多的国内外企业,为企业生产提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目前在很多行业此因素已经成为跨国投资中的关键考虑因素。
万华对博苏化学的并购首先看中的是博苏化学的区位优势。
目前,全球mdi的产能和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仅德国巴斯夫和拜耳两家公司的产能,就接近全球总产能的50%,这两大公司几乎控制了欧洲市场。
而博苏化学地处中欧,并且是中欧区域唯一的mdi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博苏化学公司,万华可以成功规避巴斯夫、拜耳采用贸易壁垒手段的阻止而直接进入欧盟市场。
(二)速度优势理论
跨国并购投资相对于新建投资具有速度优势,跨国并购是并购公司获得意愿目标的最快方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获得比竞争对手先行一步的优势,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在新市场接管一个具有现成的分销系统的公司要比自己从头建立起一个分销系统和市场组织更为可取,因此寻求增长或许是跨国并购最重要的动因。
对博苏化学的收购大大缩短了万华欧美建厂的进程,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立即获得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tdi产业,从而对提升我国mdi及其下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也恰恰体现了并购的协同效应。
(三)协同效应理论
如果一家并购企业在行业特有资源上”能力过剩”,而相关行业中目标企业却正缺乏这些资源时,协同效应将是巨大的。
如果行业特有资源是具有可转移性的,那么通过并购就能达到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行业特有管理能力和非管理人力资本的边际要素替
代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万华对博苏化学的快速适应及运营能力,充分体现了协同效应的巨大作用。
(四)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而引起企业投资和经营
成本降低从而获得较多利润的现象。
企业的投入——产出有一个适度规模问题,只有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即最佳规模时,才能更好地利用一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分工,提高投入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反之,企业生产成本过高、产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就会失去竞争性。
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生产厂家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而并购是企业最佳规模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截止2009年底,我国mdi产能为109万吨,其中,巴斯夫和拜耳两公司为47万吨,美国亨斯曼公司为12万吨,实际我国mdi仅
占国内产能的46%,并且为了遏制万华,这几大寡头不仅提出了新增产能的计划,而且纷纷在中国建厂。
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扩大国际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是万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2008年5月,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博苏化学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链断裂,急需债务重组,打算出售股权。
万华借此契机,经过与博苏化学一场激烈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后,于2011年1月31日斥资12.6亿欧元成功并购了博苏化学公司,此次收购不仅节省了投资使万华在海外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而且大大缩短了万华欧美建厂的进程,一举成为世界前三位的mdi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mdi 供应商。
参考文献:
[1]段爱群.《跨国并购原理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1999
[2]成华慧.跨国并购的经济学分析.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林康.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王旭(1983-),女,山西人,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