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山中访友》拓展学习-描写人与自然的诗句(人教)-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说课稿1 山中访友【说教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

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

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重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知识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情感目标)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说学生】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

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法: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应重在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

七年级语文教案:深度解读《山中访友》

七年级语文教案:深度解读《山中访友》

七年级语文教案:深度解读《山中访友》。

一、文本背景《山中访友》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篇山水田园诗。

王维是唐代诗坛上最早追求淡泊清幽、山水田园画风的诗人之一。

此诗自问世以来被视为王维三百余篇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示了他对山水和人生的理解和表现。

二、文本分析1.描述山水田园的景物《山中访友》首先描绘了山中之景物,有丘峦、山石、流水等;然后又描写了田园之景物,有秋收、农家、田野等。

王维通过这些景物的描述,揭示出“山水田园”的特点——田园之美和山水之幽深相辅相成,兼具养生之道和生命之味。

2.表达对世俗的不屑《山中访友》中的“访友”是王维前往朋友家的一个借口,而王维的真正目的却是独自欣赏自然的美景。

这一点反映了王维对世俗的不屑,对于许多人追求的名利和权势其无动于衷,更愿意独享自然美景。

3.借景抒怀王维在诗中借助山水田园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例如:“野径人踪灭,车轮草色平。

路入高林深,曲折前后盈。

云端树一朵,山静则无声。

”此句借一道云、一株树,忽显旷远、深邃之境,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与灵魂、山水与人生、独处与思考的融合与表达。

4.表现作者的境界《山中访友》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色,而是作者对心境和境界的表达。

王维借助山水田园,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立体地表现出来,也正是由于此,使得这篇诗在读来有着别样的境界感受。

三、情感体验《山中访友》让人感受到王维那深奥、悠远、平和的思想境界,让人看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也让人体验到了淡泊、静谧的境界情感。

同时,这些表达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山水的宁静和安详,让人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也引导我们去欣赏自然山水,去品味生活中隐藏在细节中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通过对《山中访友》的深度解读,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详细描绘的山水田园,进一步认识自然美景的表现形式和对生活的意义。

2.理解王维的思想和情感境界,更好的感受到淡泊、宁静、平和等情感。

3.引导学生去欣赏自然山水,去品味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之中的精髓和人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山中访友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语: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1),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朋友是什么人?有没有找到他朋友?(隐士。

没有)当代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有没有找到他的朋友?就请我们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出示课件标题2)}二、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读,思考问题:(课件展示3)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拜访自己的这些朋友的?3、表达了作者怎样感情?第1问:师:作者在山中究竟看到了哪些景致,访问了哪些朋友?请同学按照顺序齐声说就行了。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蚂蚁,以上是有称呼的景致,没有称呼的景致:阵雨、老柏树、石头、落叶、小花(同学的回答后放课件4)师: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点击课件4手形链接,按箭头返回)生:(古桥)朋友、(树林)知已、(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师:我们说以上这些,还有阵雨、老柏树、石头、落叶、小花那就是我们的朋友。

(点击出课件4出“友”:古桥朋友、树林知已、溪流妹妹……蚂蚁小弟弟(友))第2问:见课文第3问:(点击课件4)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自主思考(点击课件4中的“?”)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众多“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请大家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朋友的描写,一会我找同学谈一下。

学生谈论四、合作交流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有同感,大自然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她为人类画出了美丽的图画;大自然又是一位哲人,她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启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歌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歌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歌一、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闲得意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二、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安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明月升起光辉照射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三、唐代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译文: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殊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绚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督促着黄莺唱歌,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

突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四、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玩耍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刚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季节吧。

五、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伴侣预备丰富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围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感受《山中访友》中的友情与自然的和谐美 - 教案

感受《山中访友》中的友情与自然的和谐美 - 教案

感受《山中访友》中的友情与自然的和谐美教案一、引言1.1《山中访友》的文学背景与价值1.1.1《山中访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游山中的美好时光。

1.1.2诗歌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1.1.3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1.1.4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友情的重要性。

1.2教学目标与意义1.2.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2.2加深学生对友情的理解和珍视。

1.2.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4借助诗歌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和谐美的感受力。

1.3教学方法与策略1.3.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山中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3.2结合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1.3.3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友情的真谛。

1.3.4设计小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知识点讲解2.1王维与唐代山水田园诗2.1.1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

2.1.2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是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2.1.3王维的诗歌多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2.1.4学习王维的诗歌,有助于学生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2.2《山中访友》的诗歌结构与意象2.2.1诗歌分为三个部分:访友的喜悦、山中的美景、离别的哀愁。

2.2.2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如“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等,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2.2.3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2.2.4学生应学会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3诗歌中的友情与自然和谐美2.3.1诗歌中的友情表现为诗人与友人共游山中的欢乐时光。

2.3.2自然和谐美体现在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语言风格
生动形象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 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通过对峡谷和悬崖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中。
节奏感强
文中多处使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如“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 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这种节奏感强的语言风格,使文章更加有韵律感。
04
主题思想
对自然的热爱
描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对山林、溪流、鸟兽等自然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丽和 神秘之处的赞美。
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以 及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 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为 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 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表达情感
在描述访问过程中,作者表达了对大 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 出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不满和担忧。
结尾
总结感悟
在结尾部分,作者总结了自己的感悟, 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珍 惜和保护它。
VS
呼吁行动
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 大自然,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03
语言特色
修辞手法
02
文章结构
开篇
引出主题
文章开头通过“走出门,就与微风撞 了个满怀”这一句,引出了主题,即 作者要到山中访问朋友。
描绘环境
开篇还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美景, 如“鸟儿的鸣叫”、“露珠的闪烁” 、“绿树的摇曳”等,为读者营造了 一个宁静、美丽的氛围。
中间
描述访问过程
在中间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访问各 个山友的过程,如“拜访古桥”、“ 问候溪流”、“与树林交流”等,每 个过程都充满了情感和细节。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課文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zhī)子花的氣息。

早晨,好清爽!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

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

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

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紮進泥土和岩層;頭髮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裏旋轉、流淌。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

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

喂,淘氣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雲頭吟詠。

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岩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

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雨停了。

幽谷裏傳出幾聲犬(quǎn)吠,雲嶺上掠過一群歸鳥。

我該回家了。

我輕輕地揮手,告別了山裏的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一路月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中访友》是散⽂家李汉荣先⽣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刊⼀篇杰作。

这篇散⽂篇幅短⼩⽽述事简略,记作者独⾃到⼭野林间的⼀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彩。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课⽂ ⾛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和栀(zhī)⼦花的⽓息。

早晨,好清爽!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情,踏⼀条幽径,独⾃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个⽼朋友。

啊,⽼桥,你如⼀位德⾼望重的⽼⼈,在这涧⽔上站了⼏百年了吧?你把多少⼈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流向远⽅,你⼸着腰,俯⾝凝望着那⽔中的⼈影、鱼影、⽉影。

岁⽉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进这⽚树林,鸟⼉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棵树都是我的知⼰,它们迎⾯送来⽆边的青翠,每⼀棵树都在望着我。

我靠在⼀棵树上,静静地,仿佛⾃⼰也是⼀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旋转、流淌。

这⼭中的⼀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泉!你捧出⼀⾯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的⾦嗓⼦,雄浑的男⾼⾳多么有⽓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衬托着你挺拔的⾝躯,你⾼⾼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云!你洁⽩的⾝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朵落花,捧在⼿中,我嗅(xiù)到了⼤⾃然的芬芳清⾹;拾⼀⽚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命的奥秘,在它们⾛向泥⼟的途中,我加⼊了这短暂⽽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块⽯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来了,像有⼀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像有⼀千个醉酒的诗⼈在云头吟咏。

初中山中访友笔记

初中山中访友笔记

初中山中访友笔记山中访友中作者和大自然非常亲密,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知己。

在作者眼里,这一切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人一样,和作者非常默契。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山中访友的笔记学习素材,供大家参考。

初中山中访友的笔记学习素材1今天学习了《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它让我领悟到了大自然真谛。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带着愉快的心情探访山中“好友”,与朋友互诉心声,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草,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好朋友,都是富有生命的人。

从而营造了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在作者的笔下,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以及想象把山中的一切都变成了富有生命的人们。

他把山中的一切都当做自己的好友,他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就连雷阵雨就好比一千个侠客或诗人,头顶的巨石也是像是为作者撑起巨伞……读了这篇课文,我对大自然有了不同的看法。

平时,我们只对哪些特别美丽的大自然景物有喜爱之情,而对那些平凡的事物,则视而不见。

可作者却不一样,每一个大自然景物,都有着极其精彩的历史,作者跟每一个景物都有着深情厚谊,似乎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只要我们用心去跟大自然交流,就会发现,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美丽。

他不是只有我们能看到的美景,而是有很多很多,只是我们没有细心地去观察,用心去和大自然交朋友。

大自然中的趣味是非常多的,等待你去感悟和发现!初中山中访友的笔记学习素材2作者到大自然去访问朋友。

作者先去访问古桥,然后又走进了树林,访问了鸟儿露珠和树。

作者把自己也联想成了树,脚下长出根须,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

作者后来又去跟他的朋友们打招呼,有山泉,有溪流,有瀑布,有悬崖,有白云,还有云雀。

在雷阵雨过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回家了。

作者和大自然非常亲密,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知己。

在作者眼里,这一切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人一样,和作者非常默契。

[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访友阅读短文答案

[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访友阅读短文答案

[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访友阅读短文答案《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带着山野露水气息的纯清笔调,记录了作者的山中之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山中访友》阅读原文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

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的好心情,独自去访问我的那些山中好友。

②那座古桥,是我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里已经站了好几百年。

你曾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

你俯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

岁月一去不返,惟有你坚持着从不改变姿式。

从你(1)(布、缀、长)满苍苔的石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③过了古桥,我走进一片树林。

树林向我打着清脆的手势,枝间有小鸟唤我的名字,叶上有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静静地靠在一棵树上。

以树的眼光看周围的树,我发觉我也变成一株树了。

脚下长出根须,头发变成树冠,我挥动树枝似的手臂,让灵魂变成汁液,在我身体的年轮里旋转,结成树籽又被鸟儿衔向远方。

④呵,你好,山泉姐姐!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让我照照自己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吟一首轻快的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嫂子!你洁白的身姿飘曳,使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

你好,瀑布大哥!你天生(2)(雄伟、雄壮、雄浑)的男高音,从遥远的古代唱到而今。

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3)______ (蕴涵、包含、显现)无尽的神秘。

抬头望着你,我像瞻仰一位至上的智者。

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供你翻阅?喂,你们,云雀小弟,唧唧喳喳说些什么呢?我知道你们都是纯洁少年,怕是在谈论一路飞行所见的好风景?⑤捡起一块卵石,轻轻敲击,我倾听远古火山爆发传来的声音;接住一片落叶,细数叶脉,我猜测它神秘的掌纹,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虔诚地献上我给它的注目礼;采来一朵小花,我把它插上我的头发,在这无人的山谷我要做一女性。

描写人与自然的诗句

描写人与自然的诗句

描写人与自然的诗句
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 大风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 渡汉江: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短松溪上,熊咆哮。

软泥蜇跃,斜阳外。

新妇人家,断续乌啼。

- 1 -。

《山中访友》课件

《山中访友》课件

作品
他的代表作有《相思》、 《漫兴》、《画》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他丰富 的文化和艺术修养。
影响
他的作品对后世诗人和 文人的文化和艺术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 被誉为“山水诗派”的代 表诗人之一。
文手法
抒情主义
这首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抒 情手法,表现出作者的情 感和内心世界。
意象独特
诗中的意象独特而美丽, 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和心 灵感受。
“山中访友”这个题目反映了唐代时期文人士 大夫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隐居在山中,寻 觅知音,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中国文化
这首诗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对美丽自然的 审美和追求的态度。自然和人文的融合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维
生平
王维(701-761),唐代诗 人、画家,号称“画圣、 诗魔”。他的诗歌擅长写 自然景观和哲理深邃。
情感
1 内心宁静
2 向往自由
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 一种超然的内心状态, 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 描绘都透露出一种宁 静和感性的情感。
詩人表现出一种向往 自由和自然的意愿, 在人文社会中寻找内 心的满足和宁静。
3 人文温暖
诗中对友谊和人际关 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 温暖和人文关怀,体 现出人类情感共同体 的价值。
象征主义
在这首诗中,山和水成为 了象征,表现出诗人对自 然界的敬畏和美的追求。
诗歌分析
意境
在这首诗中,詩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以及对自然的深深感悟。诗歌也表现出了詩人 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美学价值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的融合,体 现了中國文化的审美和思想观念。
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大自然和友情的赞美和颂扬。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颂。

山中访友-(精选16篇)

山中访友-(精选16篇)

山中访友-(精选16篇)山中访友- 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

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

教育教学案例——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

刚才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

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

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长大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缘分。

这篇文章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

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

读懂还有什么标准?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

刚才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师: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

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解读《山中访友》中的友情与自然的诗意描绘 - 教案

解读《山中访友》中的友情与自然的诗意描绘 - 教案

教案解读《山中访友》中的友情与自然的诗意描绘教案1.引言1.1作品背景介绍1.1.1《山中访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1.1.2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以诗入画,以画入诗。

1.1.3诗歌通过描绘山林之美和访友之乐,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1.1.4作品反映了唐代文人隐逸山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1.2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1.2.2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1.2.3王维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追求诗画的完美结合。

1.2.4他的作品多反映隐逸思想,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帮助学生理解《山中访友》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中的友情和自然之美。

1.3.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1.3.3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1.3.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知识点讲解2.1诗歌的结构与韵律2.1.1《山中访友》采用了典型的唐诗结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

2.1.2诗歌的韵律和谐,平仄相间,富有音乐性。

2.1.3通过分析诗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其艺术魅力。

2.1.4讲解韵律知识,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2诗中的意象与象征2.2.1诗中“山”、“水”、“松”、“竹”等自然意象,富有象征意义。

2.2.2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寓意着作者的高洁情操。

2.2.3通过解读意象,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2.4引导学生学会在诗词中寻找并解读意象。

2.3友情与自然的主题探讨2.3.1诗歌通过描绘山林之美和访友之乐,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2.3.2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2.3.3探讨友情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2.3.4引导学生思考友情与自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3.1诗歌原文解析3.1.1逐句解读《山中访友》的原文,分析其字词、句式和意象。

《山中访友》赏析(优秀3篇)

《山中访友》赏析(优秀3篇)

《山中访友》赏析(优秀3篇)《山中访友》篇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判别与择取,如果从不同的阅读视角出发,可以领略到文本不同的意义。

《山中访友》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简略,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

作者究竟带着怎样的眼光?作品究竟带着怎样的奇异色彩?我们试着从不同的角度作些揣摩、探析,会有不同的鉴赏景况。

一、孤独与欢欣孤独是每一生命物种和每一生命的生存情态,孤独感是每一智慧生命生存的基本感受。

人类心往和走往大自然的动力,或许就是摆脱孤独感的欲望。

所谓“山中访友”,首先是作者的孤独之旅,他说:“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踏幽径,入幽谷,入访者成了“幽人”。

苏东坡词“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道出了人在孤独无侣时的普遍心态。

这是出发时的孤独。

接下来的描写让人感到意外:所谓“朋友”竟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白云……一些没有理智与情感的景物。

身处这样的“朋友”当中也许更增添与尘世的隔离感、心灵深处的荒凉感。

这是到访时的孤独。

至少客观上有一种孤独的氛围和情境。

然而这又是一次欢欣之旅。

人的感觉对客观环境的反应,常常依凭人的心理定向而产生,而变化。

作者感觉的欢欣,表现在对周遭景物的喜爱上;这种喜爱又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神奇而自由的联想、想像来实现的。

最为奇特的想像是作者走进树林的一段:“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人在观景时,常用的想像是我是旁观者,以我观物,此物依然此物,而我依然故我,正如辛弃疾词“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还是很分明的;这里的想像之奇特在于,我是想像中的参与者,不光是此物彼物相变,而且我也变为此物或彼物,此物或此物亦变为我,正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山中访友PPT课件

山中访友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大自然的对话
感受自然之美
在山中,可以欣赏到自然的美景,如山峰、溪流、花木等, 通过与大自然对话,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的魅力和力量。
领悟自然之道
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如生态平衡、自然循环等, 通过与大自然对话,可以领悟这些自然之道,从而更好地 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 然资源,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手工艺种类
山中的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包 括纺织、刺绣、陶瓷、木雕等, 这些手工艺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
色和民族风格。
文化传承
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价值
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 也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为当地经
济发展做出贡献。
04
访友经历分享
与山民的交流
05
感悟与思考
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
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
在山中行走,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 等自然景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自然环境中,每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类应该尊重 并保护它们,维护生态平衡。
环保意识的培养
通过亲近自然,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 养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寺庙与古迹
宗教文化
山中的寺庙和古迹是宗教文化的 载体,反映了当地居民的信仰和 宗教观念,对于研究当地宗教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艺术
寺庙和古迹的建筑艺术独特,通常 采用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呈现 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历史意义

山中访友课文教案

山中访友课文教案

山中访友课文教案山中访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游历时拜访友人的情景。

下面是一篇《山中访友》的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中访友》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阅读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的感知和发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美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能够产生真实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课文《山中访友》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自然美,激发学生对于山水的情感和意境。

2.呈现诗歌(5分钟)播放《山中访友》的配乐,让学生静心欣赏诗歌的音乐之美。

3.理解诗意(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在山中访友?访友的过程中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等等。

4.分析诗歌(10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诗歌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在联系和情感表达。

5.情感体验(10分钟)带领学生感受诗歌中自然美的表达和情感的寄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自然美的感悟。

6.邀请听课(10分钟)邀请学生邀请校外的友人来听课,让学生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情感时,与友人分享和交流。

7.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五、课后作业1.复述《山中访友》的情节和主旨。

2.观察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自然美的随笔,记录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诗歌的媒介,将学生带入自然美的境界,使他们更加有机会去体验和感受自然之美。

诗歌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品味的培育方式,也是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的感知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本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5分钟。
二、品评词句感悟方法。20分钟。
三、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畅谈感受。15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可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听听作者给我们讲述他山中访友的经历。
布置作业
2分钟
1、把在体会课文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时的美妙想象写下来,课下交流。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1 山中访友
古桥 德高望重的老人
鸟儿 呼唤我的名字
露珠 与我交换眼神
......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好心情、好回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本课的意图,让同学们开心的度过了一节语文课。或许,他们没有掌握太多的朗读与写作的技巧,可是我知道,在这堂课里,他们是真正喜欢语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