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生物的抗药性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环境适应和抗性

微生物的环境适应和抗性

微生物的环境适应和抗性微生物是非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生物,它们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适应并生存下去。

在微生物的世界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氧气与酸碱度等物理化学因素,以及其他生物的影响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一、微生物的环境适应微生物是非常适应环境的生物,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都能对其生长与繁殖有直接的影响。

例如,许多热带地区的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的微生物。

这主要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异导致微生物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性不同。

除此之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机制来适应环境。

例如,某些恶劣的环境下的微生物会通过形成孢子的方式来存活。

孢子是一种耐药性很高的、可以在恶劣条件下存活数十年的细胞结构,因为它们具有特殊的抗性来应对不利环境。

另外,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外膜蛋白,从而保护细胞的内部免受外界的干扰和攻击。

二、微生物的抗性微生物的环境适应除了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等方式来实现,还可以表现为对抗菌药物、抗氧化剂和其他防御机制的抵抗力。

这些抗性使得微生物能够在人类亚健康的状况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繁殖。

在医学上,微生物的抗药性是一种特别严重的问题。

由于人类过度使用抗生素,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在不断提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了耐药性,人类医学越来越难以治愈感染。

这也是目前世界广泛进行的“抗生素合理使用”宣传和倡导的原因之一。

尽管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去保护微生物,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总的来说,微生物的环境适应与抗性是由微生物自身的遗传基因及其环境调控机制共同控制的。

它们能够通过繁衍后代来传递这些特有的抗体和适应性,以为它们未来在环境中生存的某个时刻和未来提供更好的适应性和抗性。

微生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一个神秘而值得研究的领域。

在我们继续研究微生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共同维护和发展自然界。

生物进化与抗药性

生物进化与抗药性

生物进化与抗药性生物进化是生命演化的基本法则之一,而抗药性是生物进化中的重要现象。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抗药性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探讨抗药性的原因、机制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一、抗药性的原因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的能力。

而微生物之所以会产生抗药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 遗传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突变现象,这意味着它们的基因组会出现错误复制或因环境压力而发生变异。

如果这种变异导致对药物的抵抗性增强,那么这部分微生物就会具备抗药性。

2. 基因传递:微生物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将自身具备的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微生物。

这种传递方式使得抗药性在微生物群体中快速扩散,加速了抗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3. 应激选择: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会导致微生物面临应激状况,这种应激选择会促使微生物进化出更强的抗药性。

例如,长期低剂量使用抗生素会减弱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从而造就了抗药性。

二、抗药性的机制抗药性的机制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靶标变异:某些药物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特定的靶标来抑制其生长,而靶标变异是微生物最常见的抗药性机制之一。

当微生物的靶标发生变异,就可以降低药物的结合能力,进而产生抗药性。

2. 耐药基因的表达提高:微生物体内可能存在耐药基因,而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会影响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

当耐药基因的表达提高时,微生物对药物的杀伤效果就会降低,从而产生抗药性。

3. 药物外排: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或通过运输蛋白将药物从细胞内外排,从而达到对药物的抵抗。

这种药物外排机制是微生物抗药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4. 生物膜形成增强: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生物膜来抵御药物的攻击。

这种生物膜可以阻碍药物进入细胞,从而使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

三、应对抗药性的策略针对抗药性的不断增强,科学家和医生们也在不断探索应对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抗药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微生物学中的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

微生物学中的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

微生物学中的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与微生物相关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其中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微生物抗药性问题。

本文将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的机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的机制微生物的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是由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选择所致。

病原体对抗生素产生抵抗的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 靶标变异:抗生素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特定靶标,如细菌的细胞壁、核酸、蛋白质等。

而病原体通过靶标的基因突变,使其改变了结构或功能,从而减少了抗生素对其的作用。

2. 抗生素通过酶的降解: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特定的酶,将抗生素分解成无活性的物质,从而降低了抗生素的效力。

3. 药物外排泵: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药物外排泵将入侵的抗生素排出体外,从而减少抗生素对其的作用。

4. 转化或传递抗药性基因: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传递的方式,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微生物。

这种基因传递使得原本敏感的微生物也获得了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二、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的影响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抗生素抵抗导致了原本可以轻松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变得难以治愈,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费用。

另外,病原体的抗药性还会导致感染的传播和流行的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环境中,抗生素的滥用和排放也会导致微生物环境中抗药基因的扩散,从而导致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

这对于农业和养殖业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抗生素在这些领域被广泛使用。

三、应对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的措施面对病原体与抗生素抵抗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缓甚至逆转这一趋势:1.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并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2. 鼓励研发新的抗生素:积极鼓励科学家和制药公司研发新型抗生素,以应对已经出现的抗药病原体。

微生物的抗性

微生物的抗性

微生物的抗性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物体,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作为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分解有机物质、提供食物资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微生物的抗性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威胁。

一、抗生素抗性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农业领域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不断使用和滥用,细菌开始出现对抗生素的抗性。

这种抗性是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传递等方式逐渐产生的。

抗生素抗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患者在感染细菌疾病时,原本可以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抗性的产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这使得医生在抗生素选择和治疗方案上面临巨大挑战。

另外,抗生素抗性的传播也可能通过不当的使用抗生素、医疗设备和环境中的细菌等途径,加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二、耐药细菌的出现耐药细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某些细菌逐渐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可能是由于细菌自身免疫机制的加强,或者是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逐渐形成的。

耐药细菌的出现使得医学界对于一些以往可治愈的细菌感染病症变得束手无策。

耐药细菌不仅给医生的治疗工作带来困扰,也增加了患者治愈病症的难度。

此外,耐药细菌的传播也可能在医疗机构和社区中引发疾病爆发,造成更多的感染和死亡。

三、环境中的微生物抗性除了抗生素抗性和耐药细菌,微生物还可以在环境中产生其他类型的抗性。

例如,对消毒剂的抗性是一种常见的环境中微生物抗性现象。

由于过度使用消毒剂,某些微生物逐渐产生了对消毒剂的抗性。

环境中微生物抗性的出现给生活和工作场所的卫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和食品加工领域,如果环境中存在抗性微生物,可能会导致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问题。

四、减轻微生物抗性的方法为了减轻微生物抗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

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

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微生物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药物耐药性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探讨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1. 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应该基于明确的诊断和临床需要,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和处方。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2. 临床指南的制定医疗机构和专业组织应根据当地的微生物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数据,制定相应的临床指南。

这些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在制定诊疗方案时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微生物药物。

3. 教育和宣传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生、药师、护士等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防控耐药性的意识。

此外,向公众普及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1. 耐药性的定义和机制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的抗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与微生物的突变、基因水平转移或表达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2. 耐药性的危害药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医疗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旦出现多药耐药的细菌感染,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无效,导致严重的后果和死亡。

3. 抗菌耐药性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抗菌耐药性监测和报告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药物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抗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及时向公众和医疗机构发布相关信息。

三、应对策略1. 多学科合作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的控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医生、药师、护士等医护人员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药物。

2. 研发新型抗微生物药物为了应对药物耐药性问题,需要加大对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力度,并推动其临床应用。

同时,加强对已有抗微生物药物的监管,防止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

3. 公众参与和教育公众在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药物抗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的抵抗力,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造成了许多传染病的治疗困难,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药物抗性的概念、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概念微生物的药物抗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的抵抗力。

当微生物细胞对药物产生抵抗时,该药物就无法发挥治疗效果,导致感染无法被有效控制或治愈。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获得的。

二、原因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药物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使用、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会导致微生物抗药基因的扩散和积累,进而产生耐药菌株。

2. 低质量抗生素低质量抗生素指的是药物成分不纯、药物浓度不准确或药物存储条件不当等问题。

低质量的抗生素可能无法有效杀灭微生物,从而促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3. 个体易感性个体易感性是指个体细胞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某些微生物可能天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使得它们能够在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三、应对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

医生和患者应该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适应症和正确用药的原则,避免过度使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

2. 发展新型抗生素由于微生物的药物抗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抗生素正在逐渐失去对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科学家和医药公司应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型抗生素,以有效对抗药物抗性。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药物抗性的认知是预防和控制药物抗性的重要举措。

通过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片面追求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减少微生物抗药性的发生。

4. 加强监测与防控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微生物的药物抗性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实施卫生和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严格手卫生等,可以有效减少微生物传播和药物抗性的发展。

结论微生物的药物抗性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对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随着人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许多病原微生物已经出现了耐药性,这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一、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特定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这一机制是耐药性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菌改变其代谢方式,从而使其更难受到抗生素的攻击。

基因突变还可能使病毒释放出一种酶,能够扰乱抗生素的结构,从而使它失去其杀菌作用。

2.水平基因转移水平基因转移是指微生物将其抗性基因传递给其他微生物,从而加强整个细菌群体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这种转移方式主要发生在质粒上,质粒是一种短、环形的DNA片段,能够带有多种耐药基因。

当一个细菌进食其他死亡的细菌时,它有可能从死亡细菌获得质粒上的耐药基因。

这种机制是细菌抵御抗生素的主要原因之一。

3.表面生物膜某些病原体能够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生物膜,这一膜可以帮助它们抵御抗生素。

生物膜是一种由多种蛋白质、多糖和脂肪酸组成的结构,能够包裹住微生物从而减少抗生素对其的作用。

许多疾病都与生物膜产生的抗药性相关。

二、病原微生物的应对策略1.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细菌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人们应该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

当人们患上病毒性疾病时,抗生素是无法对其起到作用的,因此不应使用。

此外,人们应该忠实遵守医生的指示,遵循正确的用药方式。

2.发展新的抗生素目前市场上的抗生素种类有限,而不断增长的耐药性病原菌却需要新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因此,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以发现新的抗生素。

许多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天然的、植物的或者人造的化合物,寻找新的抗生素。

3.使用更为有效的药物组合由于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是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联合抗生素抑制病原体,并阻止其发展出耐药性。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控制对策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控制对策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控制对策1 概述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御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此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Resistance to Drug )。

加之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

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

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危机,为遏制细菌耐药,我国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开展了对细菌耐药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微观的角度、从细菌耐药本身开展的探索,从宏观角度研究的很少。

本研究旨在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的角度,用流行病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我国细菌耐药性在时间、空间、抗菌药间的“三间”分布情况,为细菌耐药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促进细菌耐药研究的全面性,并预测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探索潜在的用药风险;通过利益集团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的可行性,最终提出优先控制策略,以达到提高我国控制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的效果、节约有限卫生资源的目的。

2 细菌的耐药性现状随着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各种侵袭性操作,特别是静脉导管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应用,细菌性血流感染在医院中的发生率及细菌的耐药性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2%~100%[1]。

喹诺酮抗菌药物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达60%~70%。

监测发现耐药的葡萄球菌,5 年前是17%,现在上升到34%;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年前为25%,现在超过77%。

微生物抗药性及对策

微生物抗药性及对策

头孢菌素; 先锋霉素
庆大霉素
圆圈中的每个小点代表一种微生物,很多种菌都可以对一 种抗生素产生抗性,微生物几乎对所有天然及合成的抗生 素都产生了抗性
一种菌可以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性
2. 抗药机制
降解药物
-lactamase
修饰药物
对抗生素进行了修饰(Modification),如 telithromycin. A 是色谱法检测抗生素及被修饰后的药物,B显示原始药 物及被修饰后药物的结构
porin trimers
β-lactam
拒绝药物
位于细胞 膜上的孔 蛋白结构 发生改变, 药物不能 进入细胞
3. 对策
发现新的作用靶点,设计新的杀菌药物
新的筛选方案、新的样品
改造原有药物,半合成或全合成新的杀菌药物
Between 1962 and 2000, no major classes of antibiotics were introduced.
耐药泵
细胞膜结构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 泵有差异
革兰氏阴性菌: ATP结合盒超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family, ABC) 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resistance nodulation division, RND)家 族 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 小多重耐药(small multidrug resistance, SMR)家族 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compound extrusion family, MATE)
微生物的抗药性( Drugresistant ) 及对策
1. 微生物抗药性的现状

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是

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是

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是
微生物学耐药性指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

微生物耐药性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然选择:在一个微生物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对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所差异。

当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时,敏感的微生物会被杀死,而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则能够生存下来。

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具备耐药性。

2. 基因传递: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基因传递,比如共享质粒、水平基因转移等。

当一个微生物具备了耐药基因,它可以将其传递给其他微生物,使得后者也具有同样的耐药性。

3. 基因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存在着突变的可能性。

当微生物处于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压力之下时,它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从而产生能够抵抗这些药物的新型基因。

这些突变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由抗生素的选择压力驱动的。

4. 药物使用不当: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导致耐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过度或不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时,会导致微生物在治疗过程中暴露于不足杀灭其的药物浓度,从而给微生物提供了适应和发展耐药性的机会。

总结起来,微生物学耐药性的原理主要包括了自然选择、基因传递、基因突变和药物使用不当等多个方面。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微生物对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同时开展相关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性的问题。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微生物也不断进化变异,使得许多药物对它们的杀伤力下降,甚至出现了对某些药物完全无效的情况。

这种现象被称为耐药性。

本文将介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机制,探讨常见的耐药机制及其对于临床诊疗的影响。

一、什么是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于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因而这些药物不能发挥本来应有的治疗效果的现象。

耐药性是由微生物自身的遗传特性而决定的,由于微生物的高度复制能力,耐药基因得以迅速在微生物群体中传递和扩散,从而形成广泛的抗药菌株。

二、常见的耐药机制1.基因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非编码序列。

在基因复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误差,进而导致微生物基因组的变异,形成新的基因序列。

这些新序列可能导致微生物性状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抗药性。

例如,链霉菌就因为基因突变而产生了对利福平的耐药性。

2.基因水平的耐药除了基因突变,许多微生物的抗药性还是由外源基因的水平转移所致。

这些外源基因通常由质粒携带,它们可能来源于其他细菌或环境中的微生物,其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

此外,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DNA重组的方式获取抗菌基因。

目前,这种水平基因转移所导致的抗药性,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3.乘法机制许多抗生素具有细菌杀灭作用,然而研究表明,在细菌数量较少时,这些抗生素也能够起到促进菌群增殖的效果。

因为许多抗生素充当抗生素基因的信号分子,促进细菌产生,促进生长,并可以刺激细菌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如改变活性或防御药物。

三、耐药性对临床诊疗的影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感染和疾病的药物,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这些药物的效果已不如以前。

长期、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各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抗菌药物开发的速度无法满足目前微生物耐药性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已经发展到可以抗拒所有抗生素的时候,药物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微生物的抗药性

微生物的抗药性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生素滥用
–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 敏感性的资料,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在临床上 提倡和推广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疯狂的国家
•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 产大国:年产抗生素约21万吨,出口3万 吨给世界人民,其余18万吨留给自己, 人均年消费量138克(美国仅13克)。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 导致医疗费用增长800亿。
1
一些细菌被发现含NDM-1基因
抗药性 又称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指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 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 耐药性程度 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 度(MIC)
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
(Natural Resistance)
染色体突变
获得性耐药
(Acquired Resistance)
加强药政管理
– 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必须规定 避免使用供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 生长促进剂或用于牧畜的治疗,以避免对 医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研制新抗菌药物
– 根据细菌耐药性的机制及其与抗菌药 物结构的关系,研制对耐药菌有活性 的新抗菌药物。如新合成的耐酶青霉 素能由于酰基侧键 R1 的空间位阻作 用,而保护了β - 内酰胺环,使其不被 水解。
抗药性的产生
基因突变 抗菌药物泛用和滥用
– 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微生
物的根本原因。 – 抗生素滥用是微生物抗药 性盛行的导火线!抗生素 对微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 导致了抗药性微生物的盛 行。
细菌抗药性的控制策略
• 如果说抗菌药物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征服病菌, 细菌耐药性则是对人类智慧的又一次严峻挑战。

论微生物的抗药性

论微生物的抗药性

论微生物的抗药性引言微生物的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的抗性。

微生物可以通过自然突变或通过基因传递获得抗药性,并迅速适应和对抗药物治疗。

这种抗药性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抗药性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微生物抗药性的原因天然抗性一些微生物天生具有对抗生素的抗性。

这是由于其细胞壁或细胞膜的结构使抗生素难以穿过细胞,或者它们具有特殊的酶系统来分解抗生素。

一些微生物甚至可以产生特殊的酶,以破坏抗生素的作用。

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以DNA为基础的,而DNA是可以发生突变的。

这些突变可能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

当环境中存在抗生素时,那些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微生物会有更好的生存机会,从而逐渐取代非抗性的微生物。

基因传递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来传递抗药性。

这是由于微生物具有共享和传递基因的能力。

当一个微生物获得抗药性基因时,它可以将这些基因传递给其他微生物,使它们也获得相同的抗药性。

微生物抗药性的影响医疗挑战微生物抗药性对医疗保健体系构成巨大的挑战。

抗药性微生物使得原本能够通过抗生素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治愈。

常见的感染病例如肺炎、脑膜炎和尿路感染等,由于微生物的抗药性而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公共卫生问题微生物抗药性也是公共卫生问题。

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使得传染病的控制更加困难。

一旦出现多药耐药的细菌株,传播和控制就变得更加困难,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经济负担微生物抗药性对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治疗抗生素耐药细菌感染的费用通常会更高,同时还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和更多的医疗资源。

此外,抗生素耐药性还可能导致工作生产力的下降,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应对微生物抗药性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微生物抗药性的关键。

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周期。

公众也应该注意不要滥用或乱用抗生素。

微生物耐药性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微生物耐药性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微生物耐药性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小小的细菌,却颠覆了人类医学的征服之路,微生物的变异与演化,让我们认识到其耐药性这个现象。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全球范围内出现多种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菌株,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在紫杉醇与铂类药物等的治疗中,微生物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微生物耐药性的现状,阐述应对策略。

一、微生物耐药性现状目前,微生物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经常抱怨抗生素对他们的感染病症没有效果,这实际上就是微生物耐药性所致。

微生物在生命中会不断进行变异,当抗生素用于杀死一些细菌时,一些细菌就变异,变成可以抵抗抗生素的菌株。

如果我们一直使用同类抗生素,这些抗药性菌株就不断地存活下来,不断繁殖,进一步提高抵抗药物的能力。

耐药性的累积可使人类医学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二、微生物耐药性危害微生物耐药性不仅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而且还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首先,它会增加医疗费用。

由于治疗需用更高剂量抗生素,因此,与对抗药物敏感性菌株相比,治疗费用更高。

其次,它让治疗显著变得更困难。

经常出现治疗失败,需要尝试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更高剂量甚至手术治疗。

最重要的是,它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应对策略当我们面对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时,首先要提高公众和医护人员的基本知识,只有加强公众和医护人员对抗生素的使用和微生物耐药性的认知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需要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对耐药菌的传播实行有效的监督措施。

同时,应控制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途径。

第三,发展新且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推广更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股市微生物菌群数目和类型的监测,及时发现与防控耐药性病原菌。

第四,建立并坚持科学意识,加强科学教育和公共卫生宣传。

虽然不同地区的耐药性变异情况和传播途径不同,但各国只有协调一致,共同处理耐药性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微生物的抗药性

微生物的抗药性

微生物的抗药性微生物的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能力。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许多微生物已经进化出对常见抗生素的抗药性,这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抗药性的定义、产生原因、危害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药性的定义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在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制剂使用下,能够在其原本起治疗作用的剂量范围内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减少或抵制药物对其的杀菌或抑制作用。

二、抗药性的产生原因1.滥用和滥用抗生素:过度和不当使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患者经常因为感冒、发烧等症状而非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或者医生在治疗时过度使用抗生素,这都会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滥用: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低剂量的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畜牧业中的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至人类,并进一步增加人类患病时的抗药性风险。

3.抗生素废水排放和环境污染:医院、制药厂和家庭等来源的抗生素废水直接或间接进入环境,使环境中的微生物暴露在抗生素的选择压下,并逐渐产生抗药性。

4.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微生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率,而抗生素的使用会加速微生物中抗药基因的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从而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并且这种抗药性还能通过基因传递给其他微生物种群。

三、抗药性的危害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如下:1.治疗困难:抗药性使得原本可以轻松治疗的感染变得难以根治,从而延长疾病的病程并增加治疗成本。

2.公共卫生风险:抗药性微生物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出现疫情或传染病暴发,将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

3.手术和化疗的危险性增加:抗药性使得手术后的感染治疗难度提高,同时对于需要化疗的癌症患者而言,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可能会限制化疗药物的使用。

四、应对抗药性的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避免滥用和滥用抗生素。

微生物抗药性耐药性

微生物抗药性耐药性

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抗微生物敏感性】细菌为常见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各种病原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

测定敏感性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试验,即在体外通过被检测药液的稀释(试管法、微量法、平板法)或扩散(纸片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或杀灭作用。

在试管法中以抑制细菌生长为评定标准时可用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v Concentra-tion,MIC)表示,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50%或90%受试菌所需MIC,分别称为MICso 和MIC90。

以杀灭细菌,使活菌总数减少99%或99 .9%以上为评定标准时,称为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其单位均为/ig/mL或mg/L。

通常根据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结合该药的常用剂量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划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的界限。

其标准是当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用某种药物的常用量治疗有效,即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5倍以上者为高度敏感;当细菌引起的感染仅在应用高剂量药物时才有效,即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MIC为中度敏感;低于MIC或细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时均判定该菌对该药为耐药。

纸片法操作较简单,适用于生长较快的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药敏测定。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以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标准,其直径与药物对细菌的MIC成反比,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愈敏感,一般的判定标准为:抑菌圈直径> 20mm 为极度敏感,15.1 - 20mm为高度敏感。

10 - 15mm为中度敏感,<lOmm为耐药。

抗菌药物一般按常用量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所具备的杀菌或抑菌性能,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两类。

前者MBC约等于其MIC,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等;后者的MBC远大于其MIC,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

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

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近年来,微生物的耐药性问题引起了全球关注。

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其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失去了对恶性微生物的消灭作用。

这一问题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耐药性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耐药性的原因和对策,并讨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一、耐药性的原因1.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感冒、咳嗽等症状过度依赖抗生素,而这些疾病往往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有效治疗。

此外,抗生素被滥用于畜牧业和农业领域,用于提高养殖效率和预防疾病,增加了抗生素的使用量,导致微生物更易产生抗药性。

2.医疗机构及设备不符合卫生标准许多医疗机构存在卫生标准方面的问题,如无洁净手术环境、不合格的器械消毒等。

这使得细菌在医院内得以迅速传播,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此外,设备过度使用、频繁更换抗生素等因素也会增加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3.微生物基因突变与水平基因传播微生物的基因突变是导致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具备较快的生殖和繁殖能力,基因突变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导致一部分微生物体对抗生素产生抵抗。

此外,水平基因传播也是微生物耐药性问题的重要因素。

水平基因传播是指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通过基因的交流来获得耐药基因,使更多的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抵抗。

二、耐药性的对策1.加强公众教育与合理用药公众教育对于控制微生物耐药性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了解抗生素的作用范围,以及它们对病原微生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同时,公众需要明确知道,自行使用抗生素将会增加微生物抵抗药物的机会,从而使得未来的感染难以治疗。

合理用药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共同努力,医生在诊断和处方环节上要遵循相关指导方针,患者要正确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2.强化卫生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卫生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保持清洁的手术环境,提供合格的器械和药品,严格执行消毒和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微生物的传播。

细菌的进化与抗药性

细菌的进化与抗药性

细菌的进化与抗药性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也是最具适应性的一类生物。

细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强大的生存能力,成为了自然界中最为广泛和多样的生物之一。

但是,在现代医学中,细菌也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存在。

这是因为,一些细菌已经展示出了对许多传统抗生素的抗药性。

本文将探讨细菌的进化和抗药性,以及如何遏制细菌的抗药性进化。

1. 细菌进化的基本原理细菌的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基因突变、基因漂变、基因重组等多种因素。

其中,基因突变是细菌进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的DNA含量非常少,通常只有几百万个碱基对,因此,即使发生了一次单点突变,也可以导致整个基因序列的变化。

这种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菌的生物活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细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此外,基因漂变也是细菌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因漂变是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的误差累积,这些误差可能导致DNA序列的变异。

基因漂变虽然很少,但却是细菌进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因漂变的影响不如基因突变明显,但是,重复漂变可能会在几代细菌中产生影响。

最后,基因重组也是细菌进化的重要原因。

基因重组产生于菌群之间,特别是在自然界的聚集地。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水、土壤、食物、饮料以及化学品等多种因素传播。

基因重组不仅是细菌进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同种细菌之间的基因交流。

2. 细菌抗药性的基本原理细菌抗药性是指细菌在遇到定量的抗生素之后,不再对抗生素起反应的现象。

细菌抗药性的形成与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方面有关。

细菌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基因漂变和基因重组等,也是细菌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遗传性性质也是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一些细菌拥有抗药性基因,这使得它们更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从而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另外,细菌抗药性还和环境有关。

环境污染以及过度使用抗生素都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

细菌在自然界中经常受到物理、化学的刺激,如紫外线、温度、PH值和营养不良等,这些刺激可能导致细菌抗药性的适应性进化。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近年来,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健康和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从耐药性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耐药性的形成原因1.1 长期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家畜养殖以及农业防病等领域,长期不合理使用使得微生物面临抗药压力,并逐渐发展出耐药性。

1.2 低浓度抗生素暴露抗生素残留在环境中、食品链中,微生物接触到低浓度抗生素时,可能通过基因的突变或基因的水平转移获取抗生素耐药基因,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

1.3 耐药基因的传播耐药基因存在于细菌及其质粒、芽孢、包装颗粒等微生物体的基因组中,这些基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垂直传播(遗传)和水平传播(共享或交换基因)。

二、影响微生物抗生素耐药的因素2.1 原有耐药基因的丰度某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就具有耐药基因,其自身的耐药机制限制了抗菌治疗的效果,从而使耐药基因的扩散速度更快。

2.2 抗生素的浓度与时间大剂量和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增加微生物获得抗药性的风险,而低剂量抗生素的使用也可能诱导微生物产生耐药基因。

2.3 人类活动的影响医疗机构和养殖场的废水排放、家庭生活中的废药残留以及农药的广泛使用等人类活动会导致抗生素在环境中的高浓度存在,加速了微生物的耐药基因的传播。

三、解决微生物抗生素耐药的措施3.1 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微生物耐药机制、药物浓度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并严格执行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长,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3.2 加强监管和立法通过加强抗生素管理的监管和立法,加大对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处罚力度,促使医疗机构、养殖场等相关单位遵守相关法规,合理使用和管理抗生素。

3.3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加强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倡导合理用药,鼓励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微生物耐药基因的扩散。

3.4 发展新型抗菌药物和疫苗积极推进新型抗菌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高抗菌药物的效果,减少耐药基因的出现和传播,以应对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防止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措施
1 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药物敏感试验应该列为抗感染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项目 3 严格掌握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4 体表局部感染应该强调早期局部用药 5 严格控制预防使用和非医疗的农、林、牧、副、 渔以及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6 加强监控,掌握致病菌变化以及耐药情况,及时 加强监控,掌握致病菌变化以及耐药情况, 反馈临床
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抗生素时代终究 会被耐药菌的出现所终结。地球上微生物 的种类大于其他所有的物种数目之和,而 人类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又远超过其所 有的细胞。 ——生物学家不禁感叹 ——生物学家不禁感叹:人类可能只是 生物学家不禁感叹: 外来生物,而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 外来生物,而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
论微生物的抗药性
赵丽娟 2012年 14日 2012年3月14日
2011 2011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药用植物白芷内生菌分离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答 辩 人:赵 丽 娟 学 号:200740810257 200740810257 俊 副教授 副教授
指导教师:唐 指导教师:
初识微生物的抗药性
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对微生物的抗药性得 到了启发性的认识:
4
微生物耐药性产生的外在原因
(1)临床上的抗生素滥用,以及环境中的抗生素污 临床上的抗生素滥用, 染 (2)畜牧业、渔业中广泛使用阿莫新林、红霉素等 畜牧业、渔业中广泛使用阿莫新林、 抗生素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 (3)新型抗生素研发的滞后
5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危害
现状: 现状: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发 生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 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 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 超级细菌 对所有抗生素都不敏感,以耐受甲 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例, 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例, 它可以引起皮肤感染、败血症甚至心脏和 骨骼感染,最终无药可治而亡。
(4)接合蛋白接合量变化 肺炎球菌6型和57型对青 肺炎球菌6型和57型对青 霉素G耐药性,主要是由于青霉素G 霉素G耐药性,主要是由于青霉素G对3种青霉素 结合蛋白( PBPs: PBP1、 PBP2和 PBP3)结合 PBPs: PBP1、 PBP2和 PBP3)结合 量减低,而青霉素酶增加幅度较小。 (5)代谢桔抗物增加 细菌可以通过代谢拮抗剂产 量的增加来抑制抗生素,从而获得耐约性。
3 微生物耐药性产生的内在原因 —— 微生物的抗药性是先天获得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微生物对抗生素 产生抗性的内在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着R 产生抗性的内在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着R 质粒,它们是一类环型的DNA分子,编码着一种 质粒,它们是一类环型的DNA分子,编码着一种 或数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些R 或数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些R质粒可以借助微 生物细胞内嘌呤,嘧啶和氨基酸等生物小分子进 行转录和翻译,合成出能够降解抗生素或者对抗 生素的结构进行修饰从而使其失去作用的酶蛋白。 具有抗药性的微生物正是依靠这些R 具有抗药性的微生物正是依靠这些R质粒才得 以在含有抗生素的环境中生存繁殖。
在大量的实验组中偶然出现了两组与其他实 验结果截然相反的现象,其中的病原菌竟然对 药用植物分离出来的内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
禾谷镰刀菌和玉米弯孢菌对药用植物分离出来的内生菌的抑 制作用
一 微生物的抗药性
1 概念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 病原微生物在体内外对各种抗菌药物均可 产生耐药性,使某种药物对某种治病微生物的最 低抑菌浓度升高。 2 分类:天然耐药性(固有耐药/原发性) 分类:天然耐药性(固有耐药/ 获得耐药性 前者属于遗传特征之一,不易改变;后者由抗生 素、外部环境等影响而产生的耐药性
(3)足够药量 药量不足的时候会给病原微生物创造一个接触 这个药物和适应这个药物的条件,使它很快就对 这个药产生耐药现象,所以足够药量可有效避免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
以上就是中药用了几千年品种不变,细菌 还不容易产生耐药的原理。
2 多药耐药性
多药耐药性(MDR)是指肿瘤细胞一旦对 多药耐药性(MDR)是指肿瘤细胞一旦对 一种抗癌药物产生耐受后,对其他结构、 功能相异的抗癌药也产生的交叉耐受性。 MDR的产生与癌细胞表面过剩表达的一种P MDR的产生与癌细胞表面过剩表达的一种P 糖蛋白(Pgp)有关。 糖蛋白(Pgp)有关。 Pgp具有将抗癌药泵出细胞,使细胞内药物 Pgp具有将抗癌药泵出细胞,使细胞内药物 浓度降低的功能。
b 非接合型 通过转化、传导等方式转移,其质粒 DNA只具有1 DNA只具有1/5复制功能,有大部分相关功能的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外的DNA上。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外的DNA上。 B 耐药质粒的传递方式 a 接合 携带耐药因子的供体细菌表面具有性纤毛, 在适当的条件下,供体细菌与受体细菌接触后, 性纤毛形成细菌间的通道。在接合过程中,首先 是供体细菌内的R一因子环形DNA分子打开成为 是供体细菌内的R一因子环形DNA分子打开成为 线性双股DNA,其中的一股DNA通过性纤毛从供 线性双股DNA,其中的一股DNA通过性纤毛从供 体细菌进入受体细菌,单股DNA以卷筒方式复制 体细菌进入受体细菌,单股DNA以卷筒方式复制 质粒的另一条线性DNA,将其两端锁合,即形成 质粒的另一条线性DNA,将其两端锁合,即形成 与受体细菌耐药质粒一样的双环DNA质粒。 与受体细菌耐药质粒一样的双环DNA质粒。
b 转化 耐药细菌溶解后释放出的DNA进入敏感细菌胞内 耐药细菌溶解后释放出的DNA进入敏感细菌胞内 的同时,耐药质料随之进入。该方式是耐药细菌中的耐药 基因与敏感细菌同位点基因全部或者部分重新替换组合的 结果。 c 传导 温和噬菌体侵入耐药细菌细胞内生长繁殖,可以 和少量具有耐药基因的质粒结合。当噬菌体恢复其毒力, 破坏原寄生的耐药菌而进入敏感菌,其结合的耐药基因也 被带入,经过与敏感细菌质粒的重新组合,导致敏感细菌 转变为耐药细菌。 d 易位 通过易位,DNA的一个片断可以从质粒到质粒、 通过易位,DNA的一个片断可以从质粒到质粒、 质料到染色体、染色体到染色体,使耐药因子来源增多, 并易于传递散播。
谢 谢
பைடு நூலகம்
(6)主动外排机制 外排系统是细菌细胞膜上的一 类蛋白质,在能量的支持下,可以将抗生素选择 性或非选择性地排出细胞外。该系统根据能量的 依赖形式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l 依赖形式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l)由质子偶联交 换产生的质子驱动力所介导的次级药物转运系统, 表现出对不同药物与金属离子的耐受性;2 表现出对不同药物与金属离子的耐受性;2)膜转 运释能系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自由能,排出 运释能系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自由能,排出 细胞内的抗生素,此类型最典型的系统转运代表 物是P 物是P一糖蛋白。 (7)代谢状态与外界环境阻碍抗生素的作用 除多 粘菌素外,绝大多数抗生素只有在细菌旺盛进行 蛋白质合成时才能发挥抗菌抑菌作用,所以细菌 在休眠状态或者缺少营养的外界环境中通常对抗 生素耐药。外界环境pH值、氧含量、离子浓度及 生素耐药。外界环境pH值、氧含量、离子浓度及 营养成分皆可以影响抗生素的作用,如氨基糖着 类抗生素在无氧状态下无活性。
(2)渗透障碍 由于细菌的质粒和染色体的 基因异常表达,形成细菌细胞壁屏障以及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导致抗生素不能渗 透进入细菌细胞体内发挥其抗菌作用。 (3)靶位的改变 抗生素在细菌中作用靶位 的结构与组成改变,阻止抗生素的结合与 作用,从而细菌表现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该方式可以由染色体突变或者耐药质粒传 递,也可能两种情况同时并存。
(2) 耐药质粒的传递 A 耐药质粒的传递类型 各种细菌中分离的耐药质粒都是环形DNA分子,分为两 各种细菌中分离的耐药质粒都是环形DNA分子,分为两 种主要类型 :结合型和非结合型 a 结合型 通过细菌间直接接合方式传递转移DNA的接 通过细菌间直接接合方式传递转移DNA的接 合型,其耐药因子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耐药决定因子(R detendnanfactor, 一部分是耐药决定因子(R-detendnanfactor, RDF),具有单个或多个耐药基因,可以独立存在不依靠 RDF),具有单个或多个耐药基因,可以独立存在不依靠 染色体自我复制。 另一部分是耐药转移因子(Resistance iran幻毛rfactor, 另一部分是耐药转移因子(Resistance iran幻毛rfactor, RTh),主要功能有:l)控制质粒DNA的复制;2 )与R RTh),主要功能有:l)控制质粒DNA的复制;2 )与R 一因子DNA的转移有关;3 一因子DNA的转移有关;3)负责耐药因子转移所需物质 的制备和合成;4)维持细胞内的其他相关功能 的制备和合成;4)维持细胞内的其他相关功能
(2)稳定内环境 研究证明,在体外消灭一种病原微生物所需要 的药物浓度是在体内消灭这种病原微生物所需浓 度的数倍,表明机体存在很强的消灭侵入体内病 原微生物的天然能力,如果发挥和加强这种能力, 就能在很短时间内消灭病原微生物,不给病原微 生物产生适应的时间,从而能有效的避免病原微 生物耐药性的产生。中医采取了补气或者补阳、 或者补阴、或者养血、或者理气、或者活血等方 法,把内在的环境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二 分析微生物的耐药性
——以细菌为例 ——以细菌为例
1 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机制
(1) 突变
细菌可经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诱发突变而 产生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还可以通过自发性DNA分子突 产生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还可以通过自发性DNA分子突 变产生。突变产生的耐药性可以随染色体传递给后代,此 种基因型垂直传递可能借转化、转导和结合等方式加强。 突变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其他性状和功能基因 的突变,这些突变多数情况会影响细菌本身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其生存竞争能力也会相应减弱,因此突变所造成的 细菌耐药性在自然界属于次要地位。
2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1)形成钝化酶 目前分离的钝化酶有: a β-内酸胺酶 βb 氯霉素乙酸转移酶 c 氨基糖着类钝化酶氨基糖耷类钝化酶 分为三类:l 分为三类:l)磷酸转移酶,使抗生素的羟基 磷酸化; 2)乙酸转移酶,使抗生素的氨基乙酸 化; 3)核酸转移酶,使抗生素的羟基核酸化。 抗生素的结构被改变或者被破坏之后,不能再与 细菌的核糖体接合而发挥抗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