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简介
琦君
学们听听!
老师所选有关思乡、思亲的中国古代诗词名句: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
• •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 · · ·
乡
小时侯
元 宵
云 霄
一马当先: 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 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道 家 地: 真正的,纯粹。 醅: 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环节一: “一曲新词酒一杯” ——用心体会文章的“人”、“事”、 “情”! 和着优美的乐曲,我们 大家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 感知文章,注意重点字词的 读音及意义。
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 州三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
后定居美国。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
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 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代表作
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 (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
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
《琦君寄小读者》《菁姐》以及《琦 君自选集》等。
环节三:
“似曾相识燕归来” ——明确全文主旨
•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怀念和无限眷恋!
• 表达了一个游子对故乡、亲人无比深切的思念!
领略意境,理解感情:
1、你觉得课文中真正能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是 故乡的什么? 风俗美 人情美
2、文章结尾作者因为怀念春酒,并泡了八宝酒,那 思乡的感情排遣了吗?为什么? 没有。因为少了道地家乡味。
琦君(台湾作家)
酒”。
题为“春酒”,为什么要写农历 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
• 这样写与上文“还有个农家邀饮春酒的 节目,再度引起高潮”相照应,突出了 农历“春酒”、“酒会”在孩子们的心 目中更富有情趣。
细读课文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 家乡的春酒吗?
细读课文
从_______看出,“我” 还在怀念_____……
酒 过小 中 年时 浸 是侯 润一
春 着 杯
我甜
酒 的 甜
幸的 福春 与酒 娇 羞
乡 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也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作 业:
1. 阅读其他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 学作品;
2. 记录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过节情景。
民风之美
• 新年迎神拜佛,有许多禁忌;元宵节后, 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 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 卷。
情之美
• 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在有“家家扶 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 用,要起个会……正月里,会首总要置 酒表示酬谢,而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 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 为人助兴;此时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 烈,母亲因别人的赞美高兴得“两颊红 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 令人难忘。
完此文的感受。
春酒是
,
它
。
.
出 朋故
门 在 外
友 别
乡 的 酒
也 给
忘 了
过 年
自的
己酒
斟游
一子
杯心
人中
小仙童-琦君
小仙童-琦君
琦君是一位可爱、聪明、勤奋的小仙童。
她在仙童王国里的表现备受好评,成
为了众人心目中的模范学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琦君的生活和在仙童王国中的学习表现进行介绍。
琦君的日常生活
琦君是一位非常乐观活泼的小姑娘,每天都会带着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她
的生活习惯非常好,每天早晨都会起床做早操,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吃饭时,她
会认真细嚼慢咽,吃完饭后还会帮助妈妈洗碗、打扫卫生等家务活。
她热爱阅读,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阅读各种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仙童王国中的学习表现
在仙童王国里,琦君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她每天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问题。
在
课堂上,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她不仅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表现优异,还喜欢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得了许多奖项。
在课外活动中,琦君也表现出色。
她参加了课外辅导班,通过艰苦的训练,她
学会了编程、写作、画画等技能。
她还是学校乐队的一员,每次演出都能展现出精湛的音乐天赋。
琦君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勤奋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她的优秀表现不仅是对自己的
肯定,也是对身边的人的鼓励。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坚持,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小仙童-琦君是仙童王国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她将继续努力,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赢得更多的荣誉。
琦君散文精选介绍
琦君散文精选介绍
琦君是一个写散文的笔名,其真实身份是中国作家张中行。
他出生在1960年,从事写作工作已有多年,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是琦君散文精选的介绍。
1. 《乡愁》
这篇散文通过回忆和描写,诠释了作者对故乡乡愁的情感。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乡村的风景、家乡的人们和回忆中的青少年。
文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
2. 《路那边》
这篇散文以一段火车旅行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对旅途中的风景和人物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对生活、命运和人性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3. 《岁月陪伴的片刻》
这篇散文以时间为主题,通过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宝贵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感悟,并深入探讨了时间、空间和存在的深层意义。
4. 《寻找的旅程》
这篇散文以作者的旅行经历为线索,描述了他对自然和世界的探索。
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追逐带来的困扰。
5. 《生活的碎片》
这篇散文以作者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片段为素材,展现了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命细节的关注。
作者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普通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中小事的悟性,呈现了一种深入生活、分享生活的生活态度。
琦君散文精选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思想内涵的写作风格而备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度探索。
通过琦君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哲理的思考,从而引发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浙江永嘉人。
当代散文家。
1936年考入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受业于著名词家夏承焘,偏爱豪放派苏东坡、辛弃疾词。
1941年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
1949年去台湾,任职司法界,同时教课、写作不辍。
1969年退休,专事写作。
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所作多为对故乡亲人的回忆。
她在《写作回顾》一文中指出:“我是因为心里有一份情绪在激荡,不得不写时才写,每回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
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正是从这个“根”出发,琦君以一枝生花妙笔倾注满腔热情去写故乡风情,追忆当年的逝水年华,抒写了许多怀念父母亲人和师友的散文篇章。
她的散文集有《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等二十多本。
琦君散文的特点1.小中见大的抒情方法琦君散文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
她写在台湾的所经所历,写在海外的所见所闻,也写记忆中的故土风情,她写亲情、爱情,也写真挚的友情,情愫纤细浓重。
她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在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中体味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营造出一个色彩柔和、气氛温馨的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琦君以一颗温存的心细细地体味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从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
即使是过去曾经历过的痛苦和烦恼,她也能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
她将自己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完整地融进了创作之中。
琦君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
她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见出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
因此,琦君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散文家,但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爱心,在一个不大的题材领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艺术家。
2.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1/ 2琦君是台湾当代散文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琦君雪中小猫读后感
琦君雪中小猫读后感
摘要:
一、琦君雪中小猫作品的背景和影响
1.琦君简介
2.雪中小猫的创作背景
3.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二、作品主题和情感表达
1.作品主题
2.情感表达
3.对读者的启示
三、作品的艺术特色
1.文字优美
2.细腻的描绘手法
3.独特的视角和感悟
四、读后感分享
1.对作品的喜爱和欣赏
2.作品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3.推荐理由和总结
正文:
琦君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清新的文风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她的作品《雪中小猫》以一只小猫的视角,描绘了冬日雪景的
美丽和生活的温馨。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作品中,那只雪中的小猫,不畏严寒,坚定地守护着主人的家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勇敢、忠诚的品质让我深感敬佩。
我想,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守护我们的家园和亲人。
琦君在作品中对生活的描绘细腻而生动,文字优美,让人陶醉。
她用独特的视角和感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
这使我意识到,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读完《雪中小猫》,我深感这部作品对我的启示和影响。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我想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会珍惜和感恩。
总的来说,《雪中小猫》是一部充满温馨和感动的作品,它用美丽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
琦君散文集读书笔记
琦君散文集读书笔记一、琦君散文集简介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
她的散文情感细腻真挚,充满了对故乡、亲人、师友的怀念之情,文字清新质朴,富有诗意。
其散文常常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入手,却能挖掘出深刻的人性美和浓浓的思乡怀旧之情。
二、读书笔记内容(一)好词积累1. 描写人物的好词- 饱经风霜:琦君描绘长辈时常用到这个词,如描写祖父时,“祖父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像是诉说着他一生的故事。
”2. 描写景物的好词- 郁郁葱葱:在描写故乡的山水时,“故乡的山峦郁郁葱葱,那一片翠绿像是大地铺上的华丽地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波光粼粼:当写到故乡的河流时,“河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水面上,如同无数颗钻石在闪耀。
”(二)好句赏析1.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故乡、亲人和童年在琦君心中的重要性。
她将自己的创作与对故乡的记忆紧密相连,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故乡就像是她的根,是她创作的源泉,如果失去了这些记忆,她的创作也就失去了灵魂。
2.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 赏析:此句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好句。
把雨比作银灰色黏濡的蛛丝,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和轻柔。
“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赋予了秋雨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秋雨是一个编织者,将整个秋天都笼罩在它独特的氛围之中。
(三)主题分析1. 思乡怀旧主题2. 亲情主题(四)写作风格分析1. 细腻的情感表达- 琦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她在描写对亲人的思念时,不是简单地抒发思念之情,而是通过回忆与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来传达情感。
比如在回忆母亲时,她会写到母亲做的饭菜的味道、母亲的唠叨等细节,“母亲做的粽子,那软糯的口感,粽叶的清香,还有母亲包粽子时专注的神情,都成为我思念母亲时最深刻的记忆。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琦君
五年级语文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琦君简介(一):琦君简介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
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
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琦君简介(二):琦君简介琦君(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本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浙江温州瓯海瞿溪镇,台湾当代文学作家。
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亦涵括小说、评论、翻译及儿童文学,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多国语言。
其主要著作有《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琦君简介(三):琦君生平简介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
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
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超多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
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
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
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自195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散文合集《琴心》,她陆续出版了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诗词、评论等著作数十种。
其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
主要散文集有《烟愁》《溪边琐语》《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灯景旧情怀》等。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
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
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有些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作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主要著作《烟愁》《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青灯有味似儿时》《妈妈银行》《佛心母心》《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中文名潘希真国籍中国民族汉
出生地温州瓯海瞿溪镇出生日期 1917年7月24日
逝世日期 2006年6月7日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杭州浙江大学信仰佛教
性别女笔名琦君。
2021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桂花雨作者简介琦君素材部编版
精品资料
琦君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
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琦君,女。
1916年7月24日生。
浙江永嘉县人。
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主要著作《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中文名:潘希真别名:琦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温州的瓯海瞿溪镇出生日期:1916年7月24日逝世日期:2006年6月7日代表作品:《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人物简介】琦君(1916-2006),原名潘希真。
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
1916年7月24日生于浙江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簪》《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作品评价】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
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
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简述琦君的散文
简述琦君的散文(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琦君的散文简述2.琦君散文的特点3.琦君散文的影响篇1正文一、琦君的散文简述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散文家。
她的作品以抒情、优美的文字,讲述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她的散文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作品以小说为主,后来逐渐转向散文创作。
二、琦君散文的特点琦君的散文以情感真挚、文字优美、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为特点。
她的作品常常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亲情的感悟和思考。
同时,她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作品中也常常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三、琦君散文的影响琦君的散文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被广泛阅读,被评论家们赞誉为“具有优美情感的散文家”。
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总的来说,琦君的散文以其独特的情感、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2 目录2.琦君散文的特点3.琦君散文的影响篇2正文一、琦君的散文简述琦君,原名胡慧玉,1916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散文家。
她的散文作品以其清新自然、深情饱满、富有哲理而备受读者喜爱。
她的散文主题多样,从个人情感到社会现象,从自然景观到历史文化,都表现出了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二、琦君散文的特点1.抒情与写实并重。
琦君的散文中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写实描绘。
她擅长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2.融合文化元素。
琦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尊重,她的散文作品常常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角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底蕴。
3.深入浅出。
琦君的散文深入浅出,对复杂的观点和问题有着清晰的解释和阐述,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三、琦君散文的影响琦君的散文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琦君简介文档
琦君简介1. 简介琦君(Qí Jūn),1990年出生于中国,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和音乐人。
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情的歌曲而备受瞩目,拥有众多粉丝和支持者。
琦君擅长创作流行音乐、摇滚乐和电子音乐,他的音乐往往能给人以极大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2. 音乐生涯琦君在大学期间开始接触音乐制作,并迅速展现了他的天赋和热情。
他积极参与学校的音乐活动,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不久后,他与一家音乐制作公司签约,并开始了专业音乐生涯。
琦君的音乐作品很快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听众的认可,他的歌曲常常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亮相。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琦君不断挑战和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主题,从爱情、友情到社会问题和人生哲学,琦君总是能够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专辑作品琦君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多张专辑,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下是他部分知名的专辑作品:3.1. 《初心》初心初心《初心》是琦君出道后的首张个人专辑,于2012年发行。
这张专辑是琦君音乐风格的集大成之作,旋律动听,歌词深情,展现了琦君的音乐才华和艺术追求。
专辑中的主打单曲《一生守候》瞬间在歌坛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使琦君一夜成名。
3.2. 《浪漫岁月》浪漫岁月浪漫岁月《浪漫岁月》是琦君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于2015年发行。
这张专辑延续了琦君一贯的浪漫和深情风格,歌词包含了对爱情的赞美和思考。
专辑中的主打单曲《浪漫岁月》在发布后迅速走红,成为琦君的代表作之一。
3.3. 《双城记》双城记双城记《双城记》是琦君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于2018年发行。
这张专辑在音乐风格上更加多元化,融合了流行、摇滚和电子音乐元素,展现了琦君不断创新和突破的音乐实验精神。
专辑中的主打单曲《时间煮雨》一经发布便霸占了各大音乐排行榜的榜首位置。
4. 成就和荣誉琦君凭借其杰出的音乐才华和突出的作品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以下是他部分的成就和荣誉:•2013年,获得年度最佳新人奖。
爱上博物馆-青溪国小
創作心得
琦君笑說自己沒有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平時只是以雜 記的方式記下寫作要點或靈感,就寫在她專屬的「靈 感本子」。她的「靈感本子」具有三個特色:就是 「小、少、了」。「小」是指體積「輕、薄、短、 小」,便利放置任何地方,易於隨身攜帶,如皮包內、 口袋中、枕頭下等處,在靈感乍現時,得以隨時記錄, 以免過後如鏡花水月一般。至於「少」,是指份量而 言,記載文字份量不得太多,必須要求自己以最精簡 的文字,記錄最深刻的感覺,或是最深入的描寫。 「了」,就是要能對天地萬事萬物能徹底瞭解,不得 虛應敷衍,從最細微之處,體悟其中各部一样的風貌, 而不只是浮光掠影而已。藉由平日的收集,屆時方不 至於文思枯竭,只要將這些吉光片羽連綴成文,便是 一篇作品了。
在琦君八歲的那一年,父親退休了,他要帶哥哥北上, 使得原本相依為命的兄妹,竟一別而成永訣。從此琦君 便在「大媽」的全心呵護之下孤獨成長。而影響琦君一 生的性格最深,無非是母親的厚道了。小時母親一早起 便忙於家務,琦君總愛跟著媽媽,順便幫幫小忙,她最 喜歡做的事是撿拾雞窩裡剛產下還熱呼呼的新鮮雞蛋, 小手留神翼翼地捧著,快樂地數著「一、二、三、四、 五﹍﹍﹍」,突然從某一天開始蛋似乎下得少了,她意 外地在豬圈的稻草堆中發現幾十粒雞蛋,心想:不知是 哪個偷蛋賊藏在此處,於是機靈的她,偷偷地在每個蛋 殼上畫上個「十」字。回頭便告訴了母親,未料反被訓 斥一番,不得聲張。不久鄰家老婆婆送來一簍蛋,眼尖 的琦君看出蛋上的十字記號,面露不悅,事後母親教訓 她說:「小春,幾個雞蛋算得了什麼?難得的是這份情 意。妳何必計較她女兒把蛋拿出去,而應當感謝她母親 把蛋送給我們的心愿。況且他母親也不肯定知道蛋是怎 麼來的。記住,人要厚道,厚道可以積福啊。」琦君說;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母親的好心腸。」
走近名作家:琦君
走近名作家:琦君琦君简介:琦君,本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17年生。
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是著名学者夏承焘先生的高足,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
1949年赴台后埋首文学创作,成为名重一时的作家。
其作品《春酒》入选初中语文课本。
琦君忆童年:下雨天,真好琦君一清早,拉开窗帘看看,窗上已布满了水珠。
啊,好极了,又是个下雨天。
雨连下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屋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
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
那是在浙江永嘉老家,我才六岁,睡在母亲暖和的手臂弯里。
天亮了,听到瓦楞上“哗哗”的雨声,我就放了心。
因为下雨天长工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一会儿。
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
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有个盲人,雨天没打伞,一个过路人见他可怜,就打着伞送他回家。
盲人到了家,却说那把伞是他的。
他说他的伞有两根伞骨用麻线绑住,伞柄上有一个窟窿。
说得一点也不错,原来他一边走一边用手摸过了。
伞主笑了笑,就把伞让给他了。
我说这盲人好坏啊!母亲说,不是坏,是因为他太穷了。
伞主想他实在应当有把伞,才把伞给他的。
在熹微的晨光中,我望着母亲的脸,她的额角方方正正,眉毛细细长长,眼睛眯成一条线。
我的启蒙老师说菩萨慈眉善目,母亲的长相一定就跟菩萨一样。
雨下得越来越大。
母亲一起床,我也跟着起来,顾不得吃早饭,就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院子里玩。
我把伯公给我雕的小木船漂在水沟里,中间坐着母亲给我缝的大红“布姑娘”。
绣球花瓣绕着小木船打转,一起向前流。
天下雨,长工们不下田,都蹲在大谷仓后面推牌九。
我把小花猫抱在怀里,自己再坐在伯公怀里,等着伯公把一粒粒又香又脆的炒胡豆剥了壳送进我嘴里。
胡豆吃够了再吃芝麻糖,嘴巴干了吃柑子。
大把的铜子儿一会儿推到东边,一会儿推到西边。
谁赢谁输都一样有趣,我只要雨下得大就好。
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穿钉鞋走田埂路不方便。
中考语文“热点”作家知识点——琦君
中考语文“热点”作家知识点——琦君
【作者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
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簪》《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着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中考试题】2011年江西卷——《方寸田园》
方寸田园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
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
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幺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
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 包括《烟愁》 琦君 《细纱灯》(获中山文 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簪》《桂花 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 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 《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 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 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2006年6月7日 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6-2006),原名潘希真。现当 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14岁就读于 教会中学。1916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 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1949年赴 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 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 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 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