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

合集下载

安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图景

安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图景

2、演绎法; 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 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 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 前提是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 用演绎法进行论证,必须符合演绎推理 的形式。
二、教育技术理论演绎的基础 1、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和审美论 (1)本体论:工具和活动 人的存在方式 (2)认识论:实体思维 关系思维 (3)实践论:“做”、“实践” 合理性、程序性和追求效用 (4)价值论:技术有价值负载
享受技术的物质“效用”,也承受着技术统治的“剧痛”
(5)审美论:“力量美”
“艺术美”
三、教育技术理论图景
1、本质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生成,是教育与技术 的融合。 2、认识论:“教育为体,技术为用” “既亲若兄弟,又落落寡合” 3、价值论:工具价值、目的价值 4、实践论:设计、制造和使用 5、审美论:艺术化审美取向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 理论图景
安 涛
南京师范大学理论首先是一套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 且科学知识中的表达和说明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 律,是科学之真。 其次,科学理论不是单个零散的陈述和知识 的堆积,要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 来,它是概念发展的有机组织。 再次,科学作为一种学术的理论体系还需具 备说理性与论证性,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必须按 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从哲学视角看“教育”与“技术”学习心得

从哲学视角看“教育”与“技术”学习心得

从哲学视角看“教育〞与“技术〞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的学生,在入学后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的提问:“你认为教育技术学是姓教还是姓技?〞一直以来,心中虽然有答案却找不到支撑的依据,“教育〞与“技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上次课中,刘和海老师提到目前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理论相比于其他学科较为薄弱,要想弄清楚“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就必须跳出教育技术学本身的视野,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寻觅答案。

刘和海老师用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哲学,为我们分析了“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下面我将记录一些我的学习收获。

1. 关于词源分析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对问题中的核心词进行追溯,了解它的起源以及开展。

这样可以援助我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援助我们理清解决问题的方向。

在写文章时肯定要从词源开始,深刻追踪文章题目中涉及的核心重点词的起源与开展及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

这样可以援助我们加深对自己的研究的理解,预防走偏方向。

2. 关于工具的设计刘和海老师在讲到唐·伊德对“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时讲到,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中介关系、他者关系以及背景关系。

在论述中介关系时,刘老师提到了两个概念:“上手〞与“在手〞,所谓“在手〞就是指当人与技术为一体的时候就是“在手〞状态,即人对技术的使用已经到达非常熟悉以至于在使用的时候已经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比方我们现在对的使用一样;而在此状态之前就是“上手〞的状态,指人还未完全熟练掌握技术的使用。

刘老师指出:“如何促使人们从‘上手’走向‘在手’状态呢?答案就是工具的方便性。

〞为什么许多研究生在进行研究中做出的教学模型或者教学工具拿给一线教师使用时的反响并不如意呢?这中间的问题可能就出在我们设计的工具不具备方便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加大他们的教学压力。

因此,在进行工具设计时肯定要注重工具的方便性,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携。

3. “教育技术化〞与“技术教育化〞刘和海老师在提到“教育技术化〞与“技术教育化〞的的区别时讲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关论述。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前言教育技术作为教育领域内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正在被广泛使用。

然而,它带来的变化是否及其意义是否已被充分理解和探索,尚待深入思考。

本文将从哲学角度,探讨教育技术的作用、对人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哲学挑战。

教育技术的作用教育技术的作用一直是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

它可以将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它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在此过程中,教育技术在教育作用方面的优势,正被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转化,降低经济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已经成为各种教育课程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人民和社会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技术进步,它还将产生深远的个人和社会影响。

教育技术的应用,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来实现学习目标。

孩子们不再局限于课堂里的教师的简单讲解,他们可以自己去发现和了解世界,更加自信地面对未知的挑战。

这种基于个人或组织的学习的方式,是当前教育技术的本质。

但是,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可能导致社会分化。

在教育技术发达的国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的形式获得许多机会。

然而,在教育资源不充足的地区,人们可能无法享受教育技术所带来的种种优势。

因此,必须重视教育技术的公平和普及,以确保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

哲学挑战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创造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然而,它也提出了一些哲学挑战。

首先,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增长,人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应用程序和产品的安全问题。

此外,由于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和老师们正逐渐失去与自然和外界的联系。

他们可能陷入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社会和人类问题。

这提醒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技术对我们的未来视野的影响,并对未来社会作出积极的哲学思考。

结论教育技术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及思考

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及思考

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及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然而,应用教育技术并不仅仅是购买设备、安装软件,而是要更加强调教育技术的本质——以人为本。

教育本质上是与人相关的过程,因此,在任何时候,教育技术的应用都必须以人为本,并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个性化、人性化地使用教育技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适应社会。

本文将探讨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以及可能的思考。

首先,教育技术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学习习惯、认知方式和学习兴趣。

通过教育技术,可以获得适合个体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针对自己的需求、目标和偏好进行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并在在线社区中与同样关注这一主题的人交流。

这给学生提供了一种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使其更加主动地学习。

其次,教育技术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思考,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

教育技术应该倡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并鼓励学生使用技术工具,例如编程语言、CAD、3D建模等,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创新实践。

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弥补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所存在的缺陷,使学生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思考和尝试,从而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

另外,教育技术应该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学习是一个愉悦和积极的过程,应该强调学习的乐趣和过程。

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教育技术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教育技术应该在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例如,通过视频会议、在线学习等方式,可以避免学生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造成的疲劳和视力问题。

此外,教育技术应该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最后,教育技术应该促进学生社会化和跨文化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环境。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教育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因素。

但在过去一段颇长的时期中,特别是受来自美国的实用主义倾向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处于某种意义的“前科学”状态。

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对教育技术及其活动的认识都带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经验性,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话语体系和理论自觉。

因此,思考并建构逻辑自洽和较强包容性的“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一、教育技术理论的演绎基础我们所建构的教育技术理论是科学理论,那么,科学理论应具备什么样的结构和要素呢?爱因斯坦阐述了科学理论要素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包括基本原理、经验结论和演绎逻辑,他还特别强调了演绎逻辑在科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演绎逻辑可以比作公理假设与导出理论之间的桥梁。

通过演绎逻辑,使零散的知识依靠其内在逻辑得以贯穿,从而形成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演绎逻辑具有保真性,即只要前提正确,演绎过程合乎逻辑规则,其推论就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演绎逻辑具有普遍有效性。

我们不免会追问,演绎逻辑的方法能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吗?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亨普尔(C•G•Hempe)提出了科学说明的“演绎一规律”模式,他认为“演绎一规律”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历史研究领域,历史解释不过是“科学模型的粗糙复制品”。

[2]诚然,这个问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是否具备“客观性”的问题,对此本文不予讨论,但笔者认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在方法论上仍然可以是统一的”的观点,演绎逻辑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同样适用。

根据亨普尔提出的“演绎一规律”模式,借助演绎逻辑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需要一个先行条件和普遍定律,两者构成“说明项”,然后由“说明项”逻辑推演出“被说明项”一一教育技术理论。

在此,我们所依据的普遍定律是技术哲学,技术哲学描述了技术的一般过程及其所遵循的规律,为教育技术理论建构提供理论背景和方案;同时,我们把“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形态”作为逻辑演绎所需要的先行条件,表明“技术”与“教育技术”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两者基础上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的推演。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论文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论文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论文教育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因素。

但在过去一段颇长的时期中,特别是受来自美国的实用主义倾向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处于某种意义的“前科学”状态。

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对教育技术及其活动的认识都带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经验性,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话语体系和理论自觉。

因此,思考并建构逻辑自洽和较强包容性的“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一、教育技术理论的演绎基础我们所建构的教育技术理论是科学理论,那么,科学理论应具备什么样的结构和要素呢?爱因斯坦阐述了科学理论要素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包括基本原理、经验结论和演绎逻辑,他还特别强调了演绎逻辑在科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演绎逻辑可以比作公理假设与导出理论之间的桥梁。

通过演绎逻辑,使零散的知识依靠其内在逻辑得以贯穿,从而形成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演绎逻辑具有保真性,即只要前提正确,演绎过程合乎逻辑规则,其推论就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演绎逻辑具有普遍有效性。

我们不免会追问,演绎逻辑的方法能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吗?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亨普尔(C?G?Hempe)提出了科学说明的“演绎一规律”模式,他认为“演绎一规律”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历史研究领域,历史解释不过是“科学模型的粗糙复制品”。

[2]诚然,这个问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是否具备“客观性”的问题,对此本文不予讨论,但笔者认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在方法论上仍然可以是统一的”的观点,演绎逻辑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同样适用。

根据亨普尔提出的“演绎一规律”模式,借助演绎逻辑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需要一个先行条件和普遍定律,两者构成“说明项”,然后由“说明项”逻辑推演出“被说明项”一一教育技术理论。

在此,我们所依据的普遍定律是技术哲学,技术哲学描述了技术的一般过程及其所遵循的规律,为教育技术理论建构提供理论背景和方案;同时,我们把“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形态”作为逻辑演绎所需要的先行条件,表明“技术”与“教育技术”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两者基础上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的推演。

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及思考

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及思考

2023-11-10contents •引言•教育技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教育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师角色转变中的作用•教育技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目录引言从传统教育方式到现代教育技术技术进步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多媒体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个体的内在动机和自主性对行为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内在的需求,如自主性、胜任感和关联感,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可以促进个体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坚持某一行为。

教育技术可以通过提供自主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控制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及控制学习进度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些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

详细描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和识别,通过教育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实现对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匹配,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VS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应用总结词详细描述在线教育的优势与挑战总结词详细描述04教育技术在教师角色转变中的作用教师角色的演变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导者使用教育技术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通过在线讨论、实时反馈和互动工具,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和反馈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的社交和认知发展教师作为课程设计和开发者教育技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社交技能的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智能辅助教学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自动化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评估效率。

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

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

轻重 的作用 。但是 , 西方 哲学史 上 , 在 技术 却长期 被排 斥在 哲学 的视野之外 , 只是 在最 近 的半个世 纪 中 , 由于现 代技术
引 发 了一 系列 生 态 危 机 、 性 危 机 , 学 家 才 开 始 关 注 技 术 人 哲
笔 者认 为 , 当前 技 术 对 教 育 的广 泛 介 入 正 是 教 育 理 论 弥
目的事 实就 是 新 技 术 的广 泛应 用 , 由 此 引 发 了许 多 新 的 教 并 育 问题 、 育 现 象 。对 此 , 教 当前 缺 少 技 术 视 角 的 教 育 理 论 显
得解释乏力 。
席, 这种 缺席有着深厚 的思想根源 。
( ) 统 哲 学 中技 术 研 究 的缺 席 一 传 技 术 与 人 类 相 伴 而生 , 在 人 类 进 化 过 程 中 发 挥 着 举 足 并
维普资讯
第 1 4卷 第 1期
20 0 8年 2月
开放 教 育研 究
Op n Edu ain Re e r h e c to s a c
Vo . 4 . .1 1 1 No F b. 0 e 2 08
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 一体两面’ ’ 术
术学对话难的局 面。从人文主义 的技 术视 角来看 , 育与技 术具有 内在一致 的品性 , 二者在 双 向互动过程 中 教 且
实现 “ 体 两 面 ” 辩 证 统 一 。 这 为 教 育 学与 教 育技 术 学 的 分 工 与 对 话 提 供 了可 能 。 一 的
【 关键词 】 人 文主义 ; 术视 角; 技 教育 ; 一体两面 ; 对话 【 中图分类号 】G 0 5 4- 7 0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编号 】10  ̄19 2 0 ) 1 0 70 0 7 7 (0 8 0 - 4 -6 0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们跟 自身和 肉体一刀两断;除物质之外 ,他还割断了我们 同
现 实其他方面 的联系;它使我们崇拜机器和技术 ;它导致了
人类标准 的抹杀 ,‘ 技术 ’ 不过意味着毁灭而 已;它使我们忘 记了在所有这些 ‘ 客观 ’事实具备之 中,他都割断 了手段与 目的之 间的联系 ” 。
维普资讯
技术价值 的论争
1技 术价值 中立说
技术价值 中性论流行既有历史的原 因,也有现代 认识论
技术价值 中立说可 以追溯到亚里士 多德 。亚里 士多德认
为,技术 是 自然之物 ,自身不具有 目的性 ,技术只作 为达到 目的手段 , 自身并无善恶之分。此后这一观点广 为流行 。 技术价值 中立说认为,技术 与政治 、伦理等无涉 ,所有 技术领域都是价值 中立的,它是一种达到 目的的中性手段或 工具体系 。 即使技术运用后产 生不 良后果, 术也无可指责 。 技 技术可 以用于善的 目的 ,也可以为恶 的 目的服务,或同时应 用于这两方面 。它不是 由技术本 身来决定的,而是 由外部 因
维普资讯
第1 8卷 20 0 8年第 4期
现代教育技术
M o e d ct n l eh oo y d m E u a i a c n l g o T
、 .8 b1 1 No4 2 0 . 0 8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高铁刚 乔立梅 李兆君
素强加于它的 。
收稿 日期 :2 0 0 7年 1 O月 2 9日
2 2
的原因。早期哲学家并不关心技术 ,忽视 了技术的意义 ,把
技术仅仅 当作一种工具 。 现代认识论 由于割断了事实与价值、
手段 与 目的之 间的联系,只关注了技术 的 自然属性忽视 了技 术的社会 属性 。马克 ・萨丁指 出: 】 机械论世界观怂恿我 “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概念辨析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概念辨析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概念辨析
教育技术概念辨析是将现象学技术和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概念有机地结合起
来辨析的一种现象学思维方式。

若从现象学技术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包括科学知识、社会实践过程和新的技术与交流模式,它专注于汲取、概括科学知识,吸收科学思维方式,深入研究新的技术、新的交流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推动学生实现学习的进步,有效提高学习的成绩。

从哲学视野来看,教育技术使我们能够弘扬最高规范和社会价值,赋予学习者
一种更深刻的认识,优化学习经历,提升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具备更强的判断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更多元的视角探索世界的真相,领会人生的意义,拓展人生的课题。

综上,教育技术概念辨析应是在现象学技术和哲学视野中协调,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现象学技术聚焦于汲取、概括科学知识,吸收科学思维方式,探讨新的技术、新的交流模式;哲学视野则有助弘扬最高规范和社会价值,丰富学习者审美观念,优化学习经历,提升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境界感知人生的真谛、价值。

把握好这两个视角,教育技术概念辨析就能够成功地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从而构建一种有力的帮助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更准确、完美的教育目标。

教育技术哲学心得体会

教育技术哲学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技术哲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育技术哲学的指导下,我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教育技术哲学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技术哲学的核心观点1. 教育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哲学认为,教育技术是一种辅助教育的手段,其本质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技术不仅要关注教育内容,还要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

在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2. 教育技术的价值教育技术具有以下价值:(1)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技术可以打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3)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4)推动教育改革: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教育技术哲学的应用1. 教育教学设计在教育技术哲学的指导下,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1)明确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确定教育目标,确保教育技术应用的针对性。

(2)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

(3)优化教学过程: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育评价在教育技术哲学的指导下,教育评价应关注以下方面:(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三、教育技术哲学面临的挑战1. 技术与人文的冲突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成为教育技术哲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

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

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教育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存在两种理论观念和实践倾向,一种是盲目的乐观情绪甚至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滥用;另一种是盲目的悲观情绪甚至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拒绝。

技术哲学是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它影响着人们的技术观、教育技术观,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实践的决策和判断。

本文试从技术哲学的角度透视上述两种现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对教育技术恐惧的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对教育技术产生恐惧呢?笔者认为,它受技术本身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使用者心理因素以及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更多的是受技术因素、教师心理的影响。

1.技术本身的因素技术是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天赋的。

要掌握一项技术只能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生物学的遗传。

既然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就意味着在学中存在着失败的风险。

[12](P17)而且,任何技术都有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周期过程。

处于成熟前期的技术存在某种缺陷与不足在所难免,即便是成熟技术也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

在技术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碰到的某些故障可能会带来灾难性事件,这势必让使用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

复杂性是技术的又一特征。

我们使用的技术不是以孤立状态、而是以一种多变复杂的技术集合体形式存在。

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应用中,硬件、软件的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如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程序或电脑运行速度太慢、电脑坏了、程序错误、非法输入信息、界面差、软件缺陷等,而当教师在无助情况下得不到及时解决也是让使用者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

2.使用者的心理因素恐惧还受人的心理定势的影响。

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技能感觉得心应手、不愿放弃,而学习新技术开始时总会遇到一定困难,工作效率不高,加上心理惰性的作用,就会使人对新技术产生抵触情绪。

教育领域中,资格老、受人尊敬的老教师,在新技术面前要放下架子向下属或年轻人学习,存在丢面子的心理顾虑,也会使他们拒绝使用新技术。

要使教师愿意使用技术,需要从技术和人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新技术要具备让人愿意使用的要素。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技术与创新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技术与创新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文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人文教育和教育技术逐渐结合,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文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技术与创新。

一、教育技术在人文教育中的角色教育技术在人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育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访问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其次,教育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都不同,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来定制学习内容和方式,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

最后,教育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和社交媒体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与同学、老师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和交流渠道,促进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在人文教育中的应用创新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育技术在人文教育中的应用也不断创新,不断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首先,利用教育技术可以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技术的创新还可以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教育技术可以引入基于项目和实践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最后,创新的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学生需要具备辨别和评估信息的能力,教育技术可以通过信息检索和分析工具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初探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初探
技 术 哲 学 视 野 下 的教 育 技 术 初 探
王 立 国
( 南大 学 计 算机 与信 息科 学学 院 , 庆 4 0 1 ) 西 重 0 7 5
摘 要 : 术 哲 学 应 该 成 为 教 育 技 术 学 的 深 层 理 论 基 础 , 一 点 已 经 达 成 共 识 。 以 技 术 哲 学 为 依 据 , 本 体 论 、 技 这 从 价 值 论 和 实 践 论 这 3个 视 角 , 入 地 分 析 了教 育 技 术 本 体 论 、 值 论 、 践 论 。 深 价 实
[ ] 张俏 .论 学术报 告 会 对人 才 培养 的作 用 [] 1 J .科技 ・ 才・ 人 市场 ,
2 0 ( :2 4 . 0 2 5)4 — 4
() V作 品 创作 。 极参 与 学 科 竞赛 活 动 , 仅 可 以提 高 1D 积 不
大 学 生 的 专 业 素 质 , 能 够 培 养 大 学 生 良好 的 意 志 力 与 坚 忍 不 还
11 媒 体 — — 工 具 论 .
全 面 发 展 的 目的 。 如 果 试 图 给 教 育 技 术 下 一 个 一 劳 永 逸 的 定 义 , 么 他 这 种 定 义 的 方 式 恰 恰 是 对 哲 学 思 维 和 哲 学 方 法 的 严 那 重 背 离 。 学 上 对 概 念 的运 用 问题 因 时 、 讨 论 的 问 题 而 变 . 哲 因 概
的 内在价值 是 由其 自然属 性决 定 的 , 是 , 但 在具体 论述 时 , 只 都
涉及 其教 育 的 自然属 性 , 忽略 了其技 术 的 自然属 性 。 而 笔 者认 为 , 审视 教育 技 术 的 内在价 值 时 , 仅要 关 注其 在 不 教育 的 自然 属性 , 也要 关 注其 技 术 的 自然 属性 , 是其 教育 与 技 术 的 自然 属 性共 同 决定 的。 因此 , 育 技术 的内在 价值 在 于其 教 教育 与技 术 的科 学 性 、 效性 和效率 性 . 有 由其 教 育与 技术 的 自 然属 性共 同决定 的 , 即不 仅要 符 合 一定 的教 育教 学 规 律 , 要 也 符合 一定 的技术 发展 规律 。

基于技术哲学视野的教育技术价值研究

基于技术哲学视野的教育技术价值研究

外 价值充分 的发挥 出来 ,对 教育大有 裨益 。 另 一方 面 ,要 以辩 证 的观点 正确认识 教育 技 术在应 用过 程 中不但为教 育带来 正价值 ,同时 也会带来 一定 的负价 值。教 育 技 术价值 的体现 ,主要就是 其所具 有 的内、外价 值可 以有效 的 满 足社会外 部环境 的需求 。这种需 求是在 相辅相 成 、相 互补充 的情况 下才 可满 足 ,当教 育技 术手段 不 能科学 恰 当的应 用 时 , 就 不能满 足外部环境 缺 口的需求 ,就 会造 成负价 值 。例 如 ,随 着科 学技术 快速发展 ,教育 技术不 能正确 使用 ,就容易 出现教 师 过分依赖 多媒体 技术 ,将 传统课 堂的 “ 人灌 ”变 为 “ 机 灌” , 不 能改变教 学本质 ,亦不能 提升教学 效率 。
2 0 1 3年 第 9 期
教 育信 息
基 于技术哲学视野 的教 育技 术价值研 究
郭 海 靖
( 云 南 师 范 大 学社 会发 展 学 院科 学技 术 哲 学 ,云 南 昆 明 6 5 0 0 0 0 )
摘 要 :随着教 育步伐的不 断加 快 ,各界对教 育技 术的研 究也逐 渐加 深。技 术哲 学在很 大程 度上 可以作为教 育技 术的深层理 论基 础 。本文 以技术哲学为研 究基础 ,对教 育技术进行不 同方向的研 究。


教 育 技 术 价 值 论
教 育技术具 有技术 的特 征 ,根据技 术 的二重 性可 以确定 其 价值包 括 内在价值 和外在 价值 。教育技 术是 社会 系统 中的一 小 部分 ,在具 有 自身 内在价值 的基 础上 ,更具 有 向外输 出 的外 在 价值 。其 中内在价值 主要是 由其 自身所 固有 的 自然属性 和功 能 所 决定 ,外 在价值 主要是 由社会 属性所 决定 。 教 育技 术 的 内在价 值 主要 包 括科 学性 、有效 性 和效 率性 。 教育技 术 的科 学性 是指教育 技术 本身所 具有 的性 质属性 在应 用 原 理 以及方 法具有 一定 的客观性 ,适用 的范 围具 有普遍 性 。教 育技术 的有 效性是 指在教 育范 围内通过 科学 操作 ,可 以有效解 决 遇 到的 问题 ,具 有一定 的作用 性 。教 育技术 效率 性是 指针对 教学 、教育 过程 中遇 到 的各种 问题 可 以快 速有 效 的进行 解决 。 教育 技术 的内在 价值 根本 在于 自身 所具 有 的时效 性 和效 率性 , 而科学 性则 是价值 实现 的依 据 。教育技 术 内在价值 不会 因为外 界实施 环境 的改变 而受影 响 ,具 有普遍 性 。教育 技术外 在价 值 主要是 作用 于外界 主体 ,并 对 主体产生 一定 的效应 , 自身具 有 较 强 的实践 性 。教 育技术是 作为社 会整 个系 统 中的一部 分 ,除 自身 之外 的系统部 分组成 了外界 环境 ,而教 育技 术 的外 在价值 就是作 用于 外部环境 ,并且 其效 用性就 是对 外部环 境需 求 的满 足 程度 。其 中教育 技术 与社会外 部环境 是相 辅相成 的关 系 ,教 育技术 在提 供相应 功能 的同时也 需要环境 的支持 。 教 育技术价 值主要 包括 内在价 值和 外在 价值 ,价值 的体 现 必须要 满足 社会 系统 的需 求 。内在价值 在解 决教 育 、教 学过程 中所存 问题 时 ,外 在价值更 要满 足外部 环境 的需求 。在评 价教 育技术 价值 时不能 只关注教 育 的 自然属 性 ,同时也 应注 意技术 所存在 自然 属性 ,两者相 互作用 来决定 教育技术 的具体 价值 。

基于技术哲学视野的教育技术价值研究

基于技术哲学视野的教育技术价值研究

基于技术哲学视野的教育技术价值研究随着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界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加深。

技术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教育技术的深层理论基础。

本文以技术哲学为研究基础,对教育技术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

标签:技术哲学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逐渐从一个不受重视的学科发展成为现在教育的“热点”,自身的研究性在不断提高。

但是,就我国研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缺失以及研究程度的落后,成为了制约教育技术前进的关键因素一、教育技术价值论教育技术具有技术的特征,根据技术的二重性可以确定其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教育技术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在具有自身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更具有向外输出的外在价值。

其中内在价值主要是由其自身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和功能所决定,外在价值主要是由社会属性所决定。

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主要包括科学性、有效性和效率性。

教育技术的科学性是指教育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属性在应用原理以及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适用的范围具有普遍性。

教育技术的有效性是指在教育范围内通过科学操作,可以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性。

教育技术效率性是指针对教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解决。

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根本在于自身所具有的时效性和效率性,而科学性则是价值实现的依据。

教育技术内在价值不会因为外界实施环境的改变而受影响,具有普遍性。

教育技术外在价值主要是作用于外界主体,并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教育技术是作为社会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除自身之外的系统部分组成了外界环境,而教育技术的外在价值就是作用于外部环境,并且其效用性就是对外部环境需求的满足程度。

其中教育技术与社会外部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技术在提供相应功能的同时也需要环境的支持。

教育技术价值主要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价值的体现必须要满足社会系统的需求。

内在价值在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问题时,外在价值更要满足外部环境的需求。

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新模式探索

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新模式探索

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新模式探索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此种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尤其是在培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新模式,能够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和创新的方式。

人文教育强调对人类文化、历史和情感的理解与体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观念和文化意识。

而教育技术则指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与媒介来辅助教学和学习。

二者的结合,意在通过技术手段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与参与度,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下几个方面是对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新模式进行的深入探讨。

一、教育技术为人文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互联网及移动技术的发展,为人文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分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数字化平台,教师与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书籍、文献、视频和音频资料,拓宽了学习的视野。

例如,利用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课程,这不仅扩展了学习的深度,也加深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体验方式。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进行古代遗址的实地考察,或体验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历史场景,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文知识与文化背景。

二、教育技术促进互动式学习传统的人文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往往以教师的灌输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方式得以转变,推动了互动式学习的模式。

通过利用在线讨论平台、社交媒体和教育应用,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例如,在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博客或社交网络分享他们的读书心得,积极参与网络讨论。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让学生的想法与观点能够得到更多的碰撞与激发。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实时的互动中深化对人文学科的理解,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朱京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教育技术已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传统的技术工具论却极大地制约了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对技术的教学认识应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实现从关注技术的工具属性到关注其活动属性的转变。

[关键词]技术;人文;工具;活动[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数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已同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教育同样置身其中,利用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个体学习已呈大势所趋。

但是从整体来看,尽管教育中各种技术的物理性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技术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却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为什么先进的技术没有能够带来先进的教育教学呢?究其根本,是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还存在着方向性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技术工具论的哲学基础上,体现了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但在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现代思潮大背景下,人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旋律,片面地强调技术的工具作用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决定教育技术发展走向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应重新认识技术,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观。

一、关注技术的人文特性是树立现代技术观的认识重点普遍的观点是将技术视为人的生产、生活工具,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和借助的外部力量。

这种观点最富代表性的当属恩斯特・卡普的人体投影理论。

卡普认为:“在工具和器官之间所呈现的那种内在的关系,以及一种将要揭示和强调的关系———尽管较之于有意识的发明而言,它更多地是一种无意识的发现———就是人类通过工具不断地创造自己。

因为其效用和力量日益增长的器官是控制因素,因此一种工具的合适形式只能起源于那种器官。

”[1]很显然,卡普将技术视为工具,而且将其作用视为对人肢体力量的延伸。

无独有偶,加拿大大众传播研究者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富有想象地提出:“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会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媒体的任何发展,都能延伸人类五官的功能,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2]可以说,卡普和麦克卢汉的观点的确代表了人类的美好愿望:人可以像控制自身肢体一样随心所欲地控制技术去改造客观世界,而且技术总是对人有利的。

客观地说,早期的技术的确主要是在扮演着工具的角色,但是随着技术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其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工具的范畴,更远非人的肢体所能概括和解释,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对社会乃至人本身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人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连,简单地用工具来解释已远不能说明技术的丰富内涵。

首先,如果说技术是工具,就意味着技术是中立的,不承载价值,涉及到价值的所有问题都应和技术无关,人(技术的使用者)是所有问题的责任承担者。

例如“在新实证主义看来,现代科学理论是一个规范的命题系统……因此,现代科技是‘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

这种观念认为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拒斥价值判断”。

[3]“在对技术进行的伦[文章编号]1003-1553(2007)05-0016-05理论探讨16理学的分析中,通常认为,技术是非价值的、中立的,所以问题与技术无关而是与技术使用者有着关系。

在这种中立性的价值评价基础上,技术作为一种力量隐藏在人的背后,人成为问题的责任承担者。

所以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上,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从提高人自身的道德素质方面进行探索的。

”[4]但是在教学中,技术却常常是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作为培养学生个体的一种外在力量,教学中的技术应用如同教师的言行一样,必须体现教育目标所代表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核心就是关于人才的价值观。

例如,在网络教学中,这种对价值观的体现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教育者必须小心谨慎地规定并监控学生上网的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才能保证学生按照预期方向发展,否则学生很容易被网络所迷惑而走上其他的道路。

如果说网络是工具,与价值无关,那么现在倍受社会关注的“网络异化”问题就完全成了“网童”的个人的问题,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净化网络空间,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等呼声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可见,技术不但承载价值,甚至被有目的地用于价值的传播。

其次,如果说技术是工具,那么就意味着技术应该“被动地”服从于人,在人的主体意志下发挥作用。

遗憾的是,科技的进步却同卡普和麦克卢汉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

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其对人的作用就越大。

马克斯・舍勒将技术与事物(包括人)看成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

技术体现着人的控制意愿,事物处于被控制意愿当中,在这种控制意愿实现的过程中,人自身可能成为被控制的对象。

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可以看到在马克斯・舍勒那里没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实现。

马尔库塞认为,个人被技术统治着,人们要求自由的需要被窒息,“技术的生产者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原子”,“在满足个人的各种需求的过程中,人的独立思想、自主性以及反对派存在的权利被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及其高度的生产率所剥夺”。

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极其深刻的问题:“人若以技术征服自然,必将导致人以技术征服自身。

”[5]美国休斯敦大学的C.怀特和T.沃尔克认为:“正由于技术是无生命的,因此难免带有偏向性。

伴随着对它有意识的利用,会出现许多无意造成的后果。

包括技术在内的每一种工具都会改变它的使用者。

而随着使用者个人的改变,他们所属的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也会发生变化。

”[6]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对技术的依赖和服从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甚至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被技术所决定。

最后,如果说技术是工具,就意味着技术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其属性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技术对所有人的意义都应是一样的。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对于不同的人(不论是作为使用者还是受用者)来说,技术的作用不但存在着大小的区别,甚至存在着作用方式和价值体现上的根本差异。

以网络为例,对于缺乏经验和信息素养的人来说,网络最大的可能是个“美丽的陷阱”,它会无休止地消耗掉他的时间、精力、金钱和信念;但是对于一个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的人来说,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会为他提供无穷的信息与知识,并帮助他同他人乃至整个世界联结在一起。

现代人文主义思潮对个性张扬的呼唤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个性化的技术替代了传统死板的技术,每一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使用技术,与其说技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倒不如说是个人内在力量的外在象征。

在当今社会中,一方面,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说,历史上从未曾像今天这样拥有强大的社会力量,技术赋予了每一个人成为历史活动主体的机会;另一方面,个人也从未面临如此巨大的技术压力,不但掌握并熟练使用技术已成为进入社会最基本的“通行证”,而且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也完全被技术所左右,“快餐文化”的泛滥就说明了人们正在失去用心灵同世界交流的能力。

在技术化的社会,每一个个体不是主动征服技术,就是被技术所征服。

正是在一次次痛定思痛之后,人们对技术的关注开始从科学视角转向文化视角,从关注技术的工具属性转向关注技术的人文属性。

二、对教学领域中“技术—媒体”观的批判反思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对技术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的认识方式,认为技术是教学的外部因素,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并且将技术的概念等同于教学媒体的概念,归入教学手段的范畴。

必须强调的是,对这种认识应该进行历史性的把握,也就是要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下去谈它的合理性,而不能简单地用当前的水平衡量过去的事物。

过去技术发展水平较低,教学中技术运用的方式有限,作用也不很突出,以这种认识来解释和指导教学实践是完全说得通并行得通的。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在技术的性质、形态、作用、使用方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再以传统的认识来解释和指导实践就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特别是在近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种认识的局限性17越来越明显。

这种认识表面上看是将技术置于人的作用之下,似乎突出了人的地位和影响,体现了教学“以人为本”的人文色彩,但是在本质上却抹杀了技术的人文属性,单一化了技术与人的丰富联系,在事实上造成了反人文的实践方式。

这主要表现在:1.用教学媒体的概念替代技术的概念,将技术视为具体的工具设备,忽视技术的人文特性,就必然会混淆物质生产和培养人这两类不同的实践活动类型,也就否定了教学实践活动是特定的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这一基本认识。

[7]以劳动生产中“人—物”关系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成了教师利用技术工具生产和改造学生的过程,从根本上违反了教学是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的活动这一常识,从本质上讲就是教师利用技术改造学生,将学生视同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2.将技术简单化为教学工具或手段,人为地将技术放在了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忽视了技术的活动特性,技术成了“死”的东西,成了教学中“可有可无”的附庸。

这种认识既否定了技术对教学的能动作用,也否定了人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可能性,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就必然陷入机械和僵化。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发挥传统媒体在直观展示、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创设情境、烘托气氛等作用,还为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像目前普遍受到重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都说明了技术应与教学的整个过程相结合,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在具体环节上的效果和效率,更可以促进教学发生整体变化。

以传统的媒体观来指导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不但降低了技术的价值,而且也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创新的主动作用。

3.将技术理解为教学媒体或教学手段,就很容易造成这样一种认识:技术是教师教的手段。

以往的教学媒体,诸如黑板、挂图、电视、投影、幻灯等等,都是在这种认识方式下发挥作用的,使用教学媒体成了教师的专属权利,学生成了媒体作用的对象,教学媒体传递什么信息,学生就学习什么信息。

学生不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利用技术学习,而是作为被改造的客体向技术学习。

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教学媒体的一个的重要区别在于技术的个性化。

应该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主要是在发挥学的作用,与其说它是教师教的工具,不如说是学生学的工具,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的工具。

4.将技术理解为教学媒体或教学手段,就很容易造成教育(或教学)技术就是教学中所用的物质技术,这种认识这大大缩小了技术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