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四项技能操作标准
院前急救医师(士)业务技术标准
院前急救医师(士)业务技术标准
一、一级标准
(一)正确判断患者 T、P、BP、HR、神志状态等生命体重变化。
(二)正确实施现场 CPR 的基础生命支持(BLS)的抢救。
(三)正确实施创伤急救四项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
(四)掌握心电图机、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吸引器、心脏泵、除颤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急救箱(包)等的正确使用。
(五)掌握合理氧疗、肌肉注射、浅静脉穿刺、导尿术、灌肠术等方法。
(六)掌握急救(心肺脑复苏抢救、止血、补液、抗炎、抗休克等)基本用药的正确使用。
(七)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流程与急救原则。
(八)识别正常心电图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
二、二级标准
(一)一级标准必须达标。
(二)正确实施 CPR 的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三)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四)掌握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术,胸、腹腔穿刺术,现场清创缝合术的适应证,禁忌症以及操作技术。
(五)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条例,掌握突发事件或疫情的应急预案。
(六)掌握大批量伤病员的分检及处理原则。
(七)具有一定数量的省级或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或相应级别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心脏骤停指突然发生的生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正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呼吸停止。
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一、心室颤动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
若电击后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 .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
6.持续心电监护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
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
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院前急救专业技能
院前急救专业技能院前急救专业技能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救助病患的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院前急救专业技能。
1.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院前急救中最常见且最关键的技能之一。
当病患出现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首先,需要检查病患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病患失去意识并停止呼吸,立即开始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按压胸部时,应将双手交叠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约100-120次。
人工呼吸时,应将口封住病患的口鼻,用力吹气,每口气约1秒钟。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病患恢复呼吸。
2. 创口处理在院前急救中,对于外伤性创伤的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污垢和异物。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出血。
对于大面积出血的创伤,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临时止血,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3. 骨折固定在急救过程中,如果病患出现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伤害。
固定方法包括使用夹板、绷带和石膏等材料,将受伤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固定过程中,需要小心不要对伤口造成更多的损伤,并确保固定牢固但不会影响血液循环。
4. 呼吸道管理在院前急救中,呼吸道管理是一项关键技能。
当病患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道受阻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维持通畅的呼吸道。
首先,可以使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如果无法清除,可以进行人工气道插管,通过气管插管或面罩通气来维持呼吸。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病患的口腔和喉部。
5. 病情评估与急救记录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患的病情非常重要。
急救人员需要观察病患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同时,急救人员还需要记录病患的相关信息,包括病情描述、急救措施和病患的反应等,以便医院医生进行后续的治疗。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
滴出血,色暗红,容易控制 ➢ 毛细血管出血:出血慢,从受伤面向外渗
出,呈“水珠状”, 6-8分钟自行凝固停止
创伤出血的意义
➢ 成人血液占体重的8%,约4000~5000ml ➢ 失血量少于机体总血量的5%(250毫升以下)时,机体
血压。
急救
➢ 正确的急救可以避免伤员再损伤,使伤员 得到尽快、有效的救治,以达到最佳的救 治效果。
创伤出血类型
根据是否为开放性创伤 ➢ 外出血:
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 处流出体外 ➢ 内出血: 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 脏器或体腔内
创伤出血类型
根据损伤血管类型 ➢ 动脉出血:出血快而量多、不易凝固、喷
创伤现场急救原则
尽快将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 尽快解除呼吸道梗阻 尽快进行伤口包扎止血 有骨折的,要妥善固定 对离断的肢体,要妥善保存 尽快安全转运
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锐器刺入,不可拔出,应将锐器固定包扎,送往医院急救; 有脑脊液耳鼻漏的,禁忌冲洗和填塞,应将头偏向患侧,任
其流出,可以用干的消毒棉球或纱布将流出物擦拭干净; 有开放性气胸时,应首先将开放性气胸处理为闭合性气胸; 若腹部伤有肠管等内脏脱出,现场包扎时切忌将其回纳腹腔 四肢伤要注意有无骨折。如有骨折,应在运送前,用夹板或
前后扶持法
用于没有 骨折的伤 员。(由 单人拖运 法演变而 来)
多人搬运法
四人水平搬抬法:用于将脊椎(除 颈椎)损伤的伤员搬抬到担架上。
操作步骤:
预备:3人在伤员一侧,1人在另一侧
第一步:四人单膝跪地,3人一侧:位于伤员头端 的操作者,头端腿抬起, 中间1人与头端操作者一 致,位于足端的操作者, 靠近足端的腿抬起,对侧 操作者,靠近头端的腿跪 地。
急诊救护四项基本技术
急诊救护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运送)抢救是争夺生命的战斗,医护人员在急救实践过程中面对危重病人,如何作出决快速的判断与反应,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病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与预后好坏,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掌握急诊救护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与伤员运送是四项基础技术。
一、出血与外伤止血法:血液从血管流出为出血,创伤一般都有出血,按出血的部位分为内出血、外出血。
1.内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严重的创伤可导致严重的内出血,如颅内出血,肝破裂,脾破裂。
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
2.外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出体外为外出血,常肉眼可见流出的血液。
按出血的血管分类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1.动脉出血:为动脉壁破损所至,出血呈喷射状,鲜红色,喷射随心脏搏动而同步增强。
2.静脉出血:静脉血管破裂是血液从裂口持续流出,血暗红色。
3.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损伤,血液从损伤面涌出,色鲜红。
无论何种出血,如出血量大超过人体总血量1/4~1/3就有生命危险。
较少量的出血如处理不当不及时也可导致肢体坏死或残疾。
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急救现场止血法:1.包扎止血法:一般的小伤口、小面积的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可用包扎止血法。
先用盐水冲洗局部,消毒清洁皮肤(毛发较多部位应先剃去毛发再清洗),盖上消毒纱布敷料,包扎局部即可。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按压出血血管的上端(近心端),使血管受压闭塞,血流中断达到止血的目的。
救护人员要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及压迫要领:面部出血:指压下颌较前方的面动脉,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
颞部出血:压迫耳前的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颞部、头皮出血。
头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可止住同侧头部出血。
此法要慎用,以免引起脑缺血。
肩部或腋窝出血:在锁骨上窝处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即可.上肢出血:手、前臂及上臂下端动脉出血可压迫上臂内侧上1/3处的肱动脉止血。
下肢出血:可用拇指或拳头压迫大腿内侧上1/3处的股动脉。
【全文】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死亡 重伤员 轻伤员
登记\处理 现场急救 病人转运
救治调度 指挥
(卫生行政)
现场资 源支持
转运车辆调度 急救医护人员 急救药品设施 隔离防护设施
急救中心 医院,急救中心 医院,FDA CDC,FDA
院内救 治管理
定点医院 病床腾退 医护人员 救治资源
人员调度 人员培训
途中监护
3、特重大灾难紧急医疗救援活动
分检方法
● 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分检?采用SOAP公式检查 S(subiective,主诉):简单的问诊,收集资料 O(objective,客观资料):观察面色、伤口、神志、特殊气味等 A(assess,评估):系统运用ABCBS快速评估法 P(plan,计划或优先分类处理):是组织抢救或进行有序安全的转运
数量
2 1 1 10# 10# 2
院前急救原则
● 1.立即脱离险区现场,并快速评估 ● 2.生命第一。保留肢体、防止感染,避免和减少伤残依次放在第二、三、四位。 ●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 4.分类检送,迅速安全转运 ● 5.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
检伤分类
危重患者 红色 病伤严重,危急生命 重症患者 黄色 严重,无危急生命 轻症患者 绿色 受伤较轻,能自由行走者 死 亡 黑色 死亡或濒死状态
● 4.救护车辆到达医院,驾驶员应向120指挥中心发送“到达医院”信息,并迅速将患者 从车内转送院内。
● 5.将担架等物品放置车内并整理、保洁车辆,在返回途中向120指挥中心发送“途中待 命”,到站后发送“站内待命”的信息。
● 6.在出诊途中,如遇堵车及意外情况发生不能及时到达急救现场的,要及时向120指挥 中心报告,并随时保持联系。
各1
外伤包(配置:三角巾、普通绷带、弹力绷带、无菌纱布、棉垫、 动静脉止血带)
常见院前急救方法
常见院前急救方法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人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医疗技术和服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院前急救方法:
1.心肺复苏(CPR):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包括胸外按
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深度为5-6cm,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人工呼吸时,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吹气量适中,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2.止血:对于出血的患者,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对于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干净
的纱布或绷带压迫止血。
对于大伤口或动脉出血,应使用止血带或绷带在伤口上方紧紧包扎,以减少出血量。
3.固定: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患者,应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处固定,以
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
固定时要确保松紧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
4.搬运:对于需要转运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
对于意识清醒
的患者,可以采用平托法或背负法;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应采用担架或铲式担架搬运。
搬运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平稳、安全。
5.解暑: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对于中暑的患者,应迅速将其转移
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散热,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电解质。
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院前急救方法外,还包括处理窒息、触电、溺水等紧急情况的方法。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
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院前急救技术和技能
院前急救技术和技能一、现场判断或评估1、观察判断第一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气道通畅性、呼吸循环和组织东灌流状况,以便识别病人是否需要急救复苏措施,如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或胸腔减压等。
第二观察:包括全面问病史(向知情人员)、查体,以便了解虽不危及生命但需现场处理或进一步观察的问题。
2、现场观察要点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情况下,最初接触伤员的急救要点是一致的:(1)闰人有无意识?若元意识,立即让病人头后仰或偏向一侧,防止舌桶后坠阻塞呼吸道。
(2)病人有无呼吸?若是呼吸已停,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维持有效的人工呼吸。
(3)病人有无脉搏?是否有心跳?若心跳已停止,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术。
(4)病人有无体表大出血?若有出血,应立即压迫止血或用加压包扎,尽可能少用止血带。
对于肢体出血,太高患肢可以减少出血。
(5)是否存在脊椎损伤?若有,则搬动患者须采取良好保护性措施,防止脊椎的继发性损伤;(6)四肢有骨折时,用夹板等物暂时固定。
二、现场查体要点应该连续多次体检,以免遗漏重要伤情。
1、一般情况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体位、面色、气味、自主或被动动作等。
2、头部触摸头皮及颅骨,检查耳、鼻有无出血及脑脊液流出,触摸面部有无骨折征。
3、眼睛眼球及瞳孔情况,有无结膜出血及角膜异物。
4、口腔有无异物、出血及血块或牙齿脱落。
5、颈部颈动静脉情况,有无外出血,活动有无僵直及棘突压痛等。
6、胸部皮肤有无出血点或开口伤口,呼吸运动情况,有无反常呼吸及肋骨骨折。
7、腹部有无腹胀及穿通伤,腹式呼吸是否存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
8、泌尿系统有无尿外渗、尿道口血渍。
9、脊柱脊柱有无畸形、压痛,有无脊柱旁软组织挫伤、肿胀现象。
10、四肢有无畸形及颜色、温度和感觉异常情况,关节活动度及动脉搏动情况。
11、其他特殊检查如X线检查、腰椎穿刺及腹腔穿刺等。
三、急救处理【原则】穿插在上面的观察过程中,进行的紧急处理如下:1、急救包括呼吸道处理、心脏急救(心肺复苏、除颤、体外起搏)。
急救技能操作规范
急救技能操作规范一、徒手心肺复苏(成人)操作规范1.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2.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3.开放气道: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后头部复位,压额抬颏。
4.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不少于5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超过1秒,可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5.建立人工循环: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不超过10秒;如无脉搏及循环迹象,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方法:⑴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扣手,两手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⑵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⑶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⑷按压频率100次/分;⑸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⑹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⑺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如没有呼吸、脉搏及循环迹象,继续心肺复苏。
二、气管插管(经口)操作规范1.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在导管内放入导丝,根据需要将气管导管弯成一定形状;2.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并检查光源;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尽量后仰,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4.加压去氮给氧: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对呼吸停止者直接进行操作;5.暴露声门: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使之强迫开口,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如此镜片的开放侧就没有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延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如为直形镜片,此时可直接挑起会厌,弯形镜片可在会厌和舌跟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6.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由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
院前急救专业技能
院前急救专业技能
1. 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除颤等操作,用于恢复心跳骤停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2. 止血和包扎:掌握不同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加压包扎和止血带的使用。
同时,学会正确的包扎技巧,以保护伤口和减少出血。
3. 骨折固定:能够识别和处理骨折,使用夹板、绷带和固定装置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4. 烧伤处理:了解烧伤的分类和程度评估,掌握正确的烧伤处理方法,包括冷却、清洁和覆盖烧伤部位。
5. 基本的气道管理:包括清除口腔和气道内的异物、实施仰头抬颏法和使用气道装置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6. 中毒和药物过量的处理:了解常见中毒和药物过量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和给予解毒剂等。
7. 紧急转运和搬运:掌握正确的搬运技巧,如使用担架、颈托和背板等,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8. 灾害和大规模伤亡事件的应对:具备应对灾害和大规模伤亡事件的能力,包括指挥协调、分诊和资源管理等。
这些技能只是院前急救专业技能的一部分,实际的院前急救培训会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和实际操作训练。
持续的培训和实践是提高技能水平的关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进行急救和提供援助。
如果你对院前急救技能有更具体的需求或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提供更多背景,我将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急救四项基本技能
告知患者/家属:搬运的目的、方法、可 能出现的风险、必要时签《 护理知情同 意书》 。 a)徒手搬运法不宜首选,尤其是危重患 者的搬运。
选择 合适 的搬 运方 法和 工具
b)怀疑或发生颈椎损伤的患者,应使用 多人硬板平卧搬运。
c)脊柱损伤患者,用硬板平卧、多人搬 运。
正确搬运
a)脊柱损伤患者,三人以上同时统一操作,人保护损伤部位,保持患者身体 直线,防止移位、扭曲和震动。 b)颈椎损伤患者,专人托住头部,稍作牵引在颈旁置沙袋固定,保持患者头 部与躯于成一直线。 c)四肢骨折患者先包扎固定,搬动时有专人保护患肢。 d)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取去枕仰卧位或中凹卧位,头偏向一侧; 咯血患者采用俯卧位,头部应侧转;昏迷患者或有窒息危险者取侧卧位或仰 卧位,头偏向一侧。 e)外伤出血患者,将出血部位置于心脏水平以上;头部及脸部出血者,如无 休克症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f)双人抬担架时,患者头部朝向后者,便于病情观察,保持患者水平状态; 使用四轮担架上下坡时,患者头在高处。
【 操作重点步骤 】
严密观察病情和固定肢体远端血液循环、 神经功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医 生并协助处理。 记录患者病情、治疗,受伤部位、程度, 固定的部位、方法、效果。
观察
记录
搬运技术
将患者及时、迅速、安全地转运至安 全地带,防止再次受伤。
【 操作重点步骤 】
评估
患者的病情、活动能力、沟通、理解及合 作能力,心理状态,受伤部位、程度,受 伤原因和环境,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
院前急救四项基本技能
急诊科黄安陵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止血技术
快速有效地止血,减少因出血引起 的并发症。
【 操作重点步骤 】
院前急救技术
整理课件
43
伤口异物的处理
表浅异物可以先去除,再包扎,如异物为尖刀、钢筋、 木棍、尖石块,并扎入伤口深部,不要轻易去除,应维 持异物原位不动。
敷料上剪洞,套过异物,置于伤口上。
5、颈部 颈动静脉情况,有无外出血,活动有无僵直及棘突压
痛等。
整理课件
19
护理查体
6、胸部 皮肤有无出血点或开口伤口,呼吸运动情况 7、腹部 有无腹胀及穿通伤,腹式呼吸是否存在 8、泌尿系统 有无尿外渗、尿道口血渍。 9、脊柱 脊柱有无畸形、压痛,有无脊柱旁软组织挫伤、肿胀 现象。 10、四肢 有无畸形及颜色、温度和感觉异常情况,关节活动 度及动脉搏动情况。
整理课件
52
院前急救要求 转运中的注意事项
休克病人转运注意:体位为头脚抬高30度,开放两 条静脉通道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并用,及时补充血 容量。肢体用止血带止血时,每30分钟松带1次, 间歇30-60秒,以供给远端肢体血液,防止缺血 坏死,松解时以棉垫压迫伤口,减少渗血。
整理课件
53
急救要求 转运中的注意事项
7
现场评估伤情评估
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是否存在对救 护者、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如对触电者现 场救护,必须先切断电源;如伤员围困在险区,先消除险 境;如为有毒环境,应做好防毒防护措施,以保安全。
整理课件
8
伤病员现场分类
成批伤病员的院前急救护理人 员在进行病情评估的同时,还 应对伤病员进行快速、准确的 现场分类,以便掌握救治重点, 确定救治的运送的次序。
面色、口唇紫绀度,测量血压,听心率,察看静脉点滴是否通畅,鼻导管是否有扭
院前急救四项技术资料讲解
央,底边横放于腕部。先将三角巾顶角向下反折,再将 三角巾两底角向手腕背部交叉围绕一圈,在腕背打结。
三角巾包扎法:
头部包扎法: 三角巾底边置于前额,顶角在后,将底边从前额绕至
头后,压住顶角并打结。若底边较长,可在枕后交叉后 再绕至前额打结。最后把顶角拉紧并向上翻转固定。
直接压迫止血法。
压迫止血法: 1、对伤口处直接按压:首先确认伤口无异物,可
用清洁的布料直接放在伤口上按压。如果出血 严重且情况紧急,可以使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 按止血。 2、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浸湿,切勿移开,应在其上 再加上一条敷料。 3、将伤肢抬高于心脏的水平有利于止血。 4、已发生骨折的肢体勿移动。
• 止血 • 防止交叉感染 • 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处理方法
• 及时止血,保证生命安全。 • 用清洁水冲洗,尤其是污染伤口。 • 避免直接接触血液,可戴上胶皮手套。 • 选用消毒或干净的敷料或替代品遮盖和包
扎伤口。
止血
一般成人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左右。短时间内 丢失总血量的1/3时(约1300毫升),就会发生 休克。表现脸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 细弱等。如果丢失总血量的一半(约2000毫升) ,则组织器官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很快可导致死 亡。
包扎
材料: 绷带、三角巾、就地取材 目的: 压迫止血、减轻疼痛、保护伤口、避
免污染、固定敷料和夹板。
要求: 轻、快、准、牢
敷料的选择
具备的5个条件: • 柔软 • 透气 • 无粘性 • 清洁,最好是消毒无菌 • 吸水
包扎注意事项
1. 打结避免压迫:伤口、眼、乳头、男性生殖器 2. 包扎后要露出远端肢体末梢观察血运情况 3. 敷料要够大够厚,先盖后包,平整保护皮肤 4. 乳房下、腋下、两指间、骨隆起部分一定加垫
院前急救四项技能操作标准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设定为15/400模式。
院前急救现场操作方法
院前急救现场操作方法院前急救是指发生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时,在医疗机构到达之前,由路人或亲友进行的紧急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操作方法对患者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众来说,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将介绍院前急救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一、保护现场1. 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 如有必要,呼叫120急救电话,并告知发生的紧急情况和现场地点。
3. 清除现场上的危险物品,确保医疗救护人员到达时能够顺利施救。
二、检查呼吸1. 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用手拍打患者的肩膀并呼喊患者的名字,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2. 检查患者的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口鼻检查是否有呼吸声,并观察胸部是否有明显起伏。
三、打开气道1. 若患者没有意识并没有呼吸,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2. 打开患者的气道: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上,将头后仰,颈部伸直,使气道畅通。
四、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 手臂位置:站在患者旁边,使用两只手掌交叉重叠,以距离患者两根肋骨下缘为基准,将手臂置于合适的位置。
2. 按压力度和频率: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连续按压胸骨,按压深度应占胸宽的1/3至1/2,频率保持在100-120下/分。
3. 按压和松开时间比例:按压时间占整个循环的一半,每两次按压后进行一次人工通气,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明显起伏。
五、进行人工通气1. 做好头部位置:将患者头部后仰,颈部伸直。
2. 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闭紧患者鼻孔,用自己的口对患者的口进行呼吸(注意使用面罩或手指压迫口鼻部位)。
3. 使用口对鼻人工呼吸:用自己的口对患者的鼻孔进行呼吸(注意给患者按住嘴部)。
六、处理外伤1. 停止外出血:使用纱布、干净的布团等物品,直接压在出血的部位上,使用力度足够大来压迫血管止血(避免动脉血管受压时间过久导致缺血)。
2. 固定骨折:使用铝合金或木板、固定带等物品固定骨折,并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移动。
七、处理中毒1. 对于吸入性中毒:将受害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尽快呼叫120急救电话。
院前急救技术
四、搬运术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 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 这一重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 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重要 的。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急救医 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 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错误 的观念。
搬运原则
3、手托肩掮
有两种方法:①将伤病员的 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然后 一手抱住伤病员的腰,另一 手起大腿,手掌托其臀部: ②将伤病员掮上,伤病员的 躯干绕颈背部,其上肢垂于 胸前,搬运者一手压其上肢, 另一手托其臀部。
4、双人搭椅
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 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 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 员大腿下方面而相互十 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 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 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 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 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 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 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 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 名
(一) 固定材料
1、木制夹板 2、钢丝夹板 3、充气夹板 4、负压气垫 5、塑料夹板 6、其他材料 :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 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 木棍、树枝、杂志、衣服等
(二) 固定方法
肱骨夹板固定
常熟120
固定的注意事项
1:伤肢有明显出血应先止血。 2:应将跨伤处上下关节一起固定。 3:肢体突出部位固定包扎时应加软垫。 4:现场固定时,一般不进行整复,不能 回纳外露断骨。 5:固定包扎时松紧应适宜,並应露出指 (趾)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
指压颞浅动脉:适 用于一侧头顶、额 部的外伤大出血, 方法如图所示。在 伤侧耳前,一只手 的拇指对准下颌关 节压迫颞浅动脉, 另一只手固定伤员 头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设定为15/400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检查颈动脉搏动,确认意识丧失,无颈动脉搏动。
(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五)建立人工循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首轮按压30次。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2. 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3. 以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4.按压频率100~110次/分;5.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1。
(六)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胸外按压过程中由助手完成。
(七)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八)连续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立即指示助手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P导联监护位置,选手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心律为“室颤”。
(九)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十)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
(十一)选手指示助手充电200焦耳,助手按动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除颤能量选择: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200J,双相指数截断波用200J。
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十二)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观察自己、观察助手、观察周围人,大声说:“旁人离开”)。
(十三)除颤仪显示充电完成,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四)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指示助手关机,选手清洁电极板,归位。
(十五)擦干胸壁皮肤,口述: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三、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三)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如为单人操作,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一85度,并检查止血效果。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
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五)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四、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员坐位)(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或从侧面弯腰使患者能看到术者面部为宜),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操作中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颈椎损伤徒手固定术”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颈椎损伤徒手固定术”徒手固定操作规范1.后头锁:伤者坐位,术者立于伤者后侧位置,并与伤者身体前后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紧贴躯干或置于靠背),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至于枕骨两侧,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固定其面颊,小指放在下颌角下托住下颌,调整颈部为正中位置。
2.胸背锁: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或乳突处,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
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
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
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斜方肌挤压法(双肩锁):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
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改良斜方肌挤压法(头肩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坐位)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2)调整颈托,塑型;(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3)固定伤者: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斜行固定,并固定伤者与上车担架。
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
(4)急救员平稳升高上车担架,搬运伤者,足侧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五、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员仰卧位)(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或从侧面弯腰使患者能看到术者面部为宜),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操作中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颈椎损伤徒手固定术”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颈椎损伤徒手固定术”徒手固定操作规范1.后头锁:伤者坐位,术者立于伤者后侧位置,并与伤者身体前后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紧贴躯干或置于靠背),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至于枕骨两侧,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固定其面颊,小指放在下颌角下托住下颌,调整颈部为正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