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二、新课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欣赏视频:三星堆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

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1)狮子(2)石人石马和马夫(3)翼兽和北门六马(4)“蕃酋”像(5)华表(6)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

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

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

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

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

事死如生学案

事死如生学案

第四章:耐人寻味的虚幻世界:第一节:事死如生(学案)执教人:巨野县第一中学张建国课时结构:1课时(高中美术鉴赏课)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秦始皇兵马俑(地下陶俑)和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陵墓雕刻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陵墓雕塑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知识结构: (根据教材,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下列问题说出来吗?)只要勇敢“秀”出自己,你一定会最棒!一、陵墓雕塑产生的原因和背景:1、秦汉以来,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希望死后的生活和生前一样。

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的陵墓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陵墓雕塑可以分为两部分:墓室随葬俑--------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和动物模型等明器。

陵墓地面雕刻-----设置显示地位和权威的石柱、石人、石兽等石刻。

◆学习目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最为精华的部分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陶俑)-----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1、秦始皇历史功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秦始皇陵兵马俑简介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6公里的西杨村南,是秦始皇陵园中最大的一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

它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坑组成,分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共有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计。

场面宏大,陶俑数量巨多,造型精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外古建史 教案第6讲 五、事死如生的陵墓建筑

中外古建史 教案第6讲 五、事死如生的陵墓建筑

一、中国历代陵墓建筑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东方帝王谷》前八集以周秦朝代为基本版块,以陕西关中帝王谷为重要内容,在人类文明的时空格局下,放射性延展周秦历史,生动展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以及历史重要人物,是一部为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内容资源、精神动力的史诗纪录片。

屏幕上出现的假想秦始皇陵地宫,顿时被一种玄妙神秘的气息以及其恢弘的气势所震撼。

这种历史情景再现和三维制作重现的结合,让普通观众对历史、对帝陵文化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东方帝王谷》就像一部美国大片,震撼的试听感受,精彩的故事情节,一个个鲜活的古代帝王……全部都通过屏幕直击你的心灵,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瞬间爆棚,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深远魅力所带给我的巨大感受。

东方帝王谷:陕西是十三朝帝都,有72座帝王陵寝。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埋在地下、沉睡千年的东方文明再现辉煌,如何让陕西文化走向全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发建设东方帝王谷高科技历史文化产业园,成为陕文投集团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

埃及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是古埃及中王朝以后历代法老的墓地。

在帝王谷,游客可以参观拉美西斯一世、三世、四世的墓穴。

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18到20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时期的法老和贵族主要陵墓区。

现在已经开发了62个陵墓。

同名游戏副本名称。

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

在中国的汉字中,生者的“家”与死者的“冢”[zhǒng]极为相似。

点在即上为生者的家,点在下即为冢,其它一切末变。

这或许可以说明古人对待生前与死后的一种态度。

事死如是生,是中国古代灵魂不灭的观念下的一种埋葬理念。

生前拥有的,在地下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要同样拥有。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的陵园基本上按照他生前的都城的形态来设计的在陵园里有大量的地面建筑,还埋葬着很多的陪葬物以及一些陪葬墓。

高中美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2)

高中美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2)

高中美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2)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关于说课的基本步骤有很多种,这里编辑为大家提供这篇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一、教学分析(一)课题概述本课是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欣赏课,它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上也有极高的学术地位。

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

有前面宗教雕塑的铺垫,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研究作品的艺术特点。

陵墓雕刻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特征分析本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由于陵墓雕塑艺术离现代学生生活较远,陵墓文化不易理解,所以用谈话和讲故事的方法把他们带入”事死如事生”的时代,再从具体作品入手。

本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对作品的个人见解。

(三)教学资源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进行尝试性分析,教师可以助影像资料、多媒体教学,从而使美术教学简易、新型、在极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

(图文并茂,增加直观印象,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作品的冲击力,激发想象力和探索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活动分析本课共安排了三个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陵墓雕塑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的问题。

第一个活动主要借助一段视频资料(2分钟《英雄》片断),引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及文化背景。

这个活动采用讨论的方法,先由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通过作品的比较,可以先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两件汉佣的姿态,学生会在轻松的模仿秀环节中,明确秦俑和汉俑异同点,比如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课题: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课时: 一课时课型:欣赏类授课对象: 高中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1.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2.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2.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教学方法:教法:欣赏、讲解、提问学法:欣赏、回答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本,相关图片资料等学具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打开多媒体,放上几张关于古代陵墓雕塑的图片,尽可能的多,喊班上同学仔细看,仔细欣赏。

二:引入新课:提问问班上同学,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和汉俑异同点?三:讲授新课:(一):[陶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秦始皇兵马俑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纪念。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和祭祀建筑群;地下为墓室建筑。

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雕刻,为地面上的雕塑。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

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

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

他们死后,还于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

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欣赏陵墓地面雕塑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3、情感体验目标: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

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法学法】讲解、比较、讨论等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安排学生就坐,稳定学生情绪,作好上课准备。

二、情境导入(一)、出示生活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图片,提问:雕塑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装饰环境、辟邪等。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用途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三)、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并且了解其艺术特色,掌握赏析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古代雕塑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汉时期雕塑群的描述、分析、讨论认识陵墓雕塑的艺术特色,初步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一层次的感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独特魅力,提高对于雕塑的兴趣,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及其艺术特征。

【难点】学会鉴赏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陵墓雕塑进行鉴赏。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9月3日大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碰了一支“威武之师,威伟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揭示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一)兵马俑的整体概述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平均深度大约是5米,有三座,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坐东向西,呈品字形排列。

三号坑最小,是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力部队。

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二)兵马俑整体感受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气势磅礴,大家知道雕塑家是如何营造出壮观与磅礴的感受的吗?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众多直立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环节三:对比分析,形式分析兵马俑的塑造特点——写实1.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相同点: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案例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案例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案例肖惠一.案例背景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二3.教材版本:人教版4.学时数:1课时5.设计原由: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具有“纽带”作用。

a. 从审美特征上看,陵墓雕塑作品既有前面的工艺美术的精巧华美,又具古建筑艺术的宏伟大气,并为后面的宗教雕塑、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b. 在人文精神上贯穿了先秦倡导的“成教化,助人伦”,汉起所盛行的儒家、佛学思想,展现了先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看法。

6.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设计者:肖惠女中学高级教师通讯地址: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联系电话:88905252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及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把握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比较法,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勾勒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展现古人宇宙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二)内容结构1.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秦始皇陵兵马俑所显示的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传统。

2.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3.以霍去病墓为代表的汉代石刻,唐代顺陵石狮等陵墓雕刻群的设计构思和艺术成就。

4.汉代俑类作品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陵墓石刻、陶俑的功能,表现手法,象征意义。

难点:陵墓雕塑艺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于这种陵墓文化学生不易理解。

古代随葬的俑类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正确认识。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a. 比较法横向比较:与国外陵墓雕塑的对比纵向比较:秦汉唐不同王朝陵墓雕塑的表现手法、象征意义、审美标准之间的对比。

目的:通过比较明了不同朝代的俑各具特色的历史原因、思想原因,并引发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事死如事生

事死如事生

事死如事生——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张家港市沙洲中学体艺组季海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了解中国古代重要陵墓雕塑遗存2、通过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些陵墓雕塑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陵墓雕塑的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重点】:对秦始皇兵马俑、昭陵六骏和霍去病墓前雕塑等典型作品进行艺术分析,体会这些作品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陵墓雕塑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学方法】:图片观察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法【教学过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

一、导入视频:以一部《世界奇迹》及一些图片导入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二、新课1、陵墓雕塑产生的原因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

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的陵墓雕刻作品。

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2、作品赏析提问: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墓室随葬俑和地上纪念性雕塑)①秦始皇兵马俑(墓室随葬俑)(详)▲解释什么是俑,并说明俑对后世的影响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摹仿活人而制作的一种偶像,是奴隶制社会盛行的活人殉葬的物质替代品,一般为木雕或陶塑,始于东周,至战国已蔚然成风。

秦、汉和唐代尤为盛行,宋以后,由于墓葬制中流行纸具器,俑才逐渐消失。

▲了解兵马俑的地理位置(出示地图)并简单介绍背景1974年春,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西南部,当地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一些陶片,以为是影响出水的所谓瓦神爷。

后经博物馆粘补,修复成了三个陶俑。

有新闻记者获悉,写成内参受到国家重视,然后又先后发掘出了1号、2号、3号俑坑,这些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一千米处,于是这个“世界第八奇迹”面世。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案(一)、课时结构:1课时(二)、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1、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2、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2、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三)预习导学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课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图片的欣赏、教室讲解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知识和师生之间的探讨,让同学们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教学方法:1.教法:(1)、采用多媒体选取多张图片并结合课本,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背景材料,使学生在欣赏中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通过图片的展示营造出浓厚的美术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更好的体会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大量的欣赏,锻炼学生的艺术眼光,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享受。

2.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图片若干张,课本,教案,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课本,笔记本,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上下课起立形式,整顿课堂,清点学生人数。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比赛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比赛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模块的(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的知识内容。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还有课后评价反思这样几个步骤来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系列内容。

全课主要是地下雕塑“秦始皇兵马俑”及地上雕塑“霍去病墓时刻群”等内容。

介绍中国古代三大震惊世界的雕塑作品。

对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历史价值及透过兵马俑所展示的秦朝的武力强大和雄霸天下的英姿,进行详细而透彻的分析。

介绍霍去病墓石刻群与唐代陵墓雕刻以及唐代俑类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2.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所涵盖的内容--陵墓雕塑,尤其是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成就,既与前面的古代壁画相呼应,又为后面的宗教雕塑作铺垫,所以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具有“纽带”作用。

提高学生对古代雕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3.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分析陵墓雕塑的艺术特征。

充分的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璀璨艺术遗存,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去爱护这些传统的艺术。

以达到解决重难点之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古代陵墓雕塑代表性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从中体会不同时期雕塑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比较各时期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探究,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体会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自身对雕塑艺术的认知程度和审美价值的把握。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学习重点和切入点,探究不同时期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
a同学:广泛的了解。

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

b同学:真实的感受。

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

要求课堂上谈感受。

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d同学:课后写小结。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各抒己见,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学生:直观感受,思考。

教师:请学生谈原因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二)导入主题:
[陶俑]:
■秦始皇兵马俑欣赏: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b同学谈参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学生:a同学介绍陵墓雕塑艺术成就。

■汉代俑
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

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
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南朝陵墓雕刻欣赏
结合旅游经历谈谈石兽雕刻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小结:
教师最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