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的探索与思考——以武陵地区土家语民歌引入高校课堂为例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指每个地域特有的音乐传统,这些传统在传承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一些本土非遗音乐文化逐渐被淡忘和遗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到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能够为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增添新的元素。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将这些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广泛的音乐素材和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增加他们的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
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国情的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非常重要。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一些本土非遗音乐文化逐渐被淡忘和遗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更是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困境。
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到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需要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要想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到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需要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一方面,需要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资源,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还应当加强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不断丰富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其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本土非遗文化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音乐领域,传统的民间音乐和民俗音乐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传统的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却往往被忽视或者边缘化,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不足。
面对这一现状,急需加强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和传承。
通过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丰富他们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视野,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弘扬本土文化,丰富音乐教育内容,进一步促进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以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不足,课程设置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导,忽略了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音乐教育注重技术和表演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音乐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
由于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学生们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认知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导致了学生对音乐专业教育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如何有效融合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教育,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能力,成为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意义和目的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音乐教育内容,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单一固化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审美情趣。
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做出贡献。
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教学研究
响现代 精神文 明和物 质文 明及未来 精 神文 明和物 质文 明 的 “ 文化 魂魄 ” 。 如果地方 高校 能够学习 、 整理 、 研究并发扬本土
音乐文化 , 那 么 必 将 产 生 两个 方 面 的 积 极 影 响 。第 一 , 对 本 土 音 乐 文 化 的保 护 和 发 展 产 生 积极 的 影 响 。首 先 我 省 虽 然 有 着
史的延 续 , 更 体现 了一种 文化精 神 , 而 且 必 将 成 为 主 宰 和 影
的专业选 修课程体 系 中有 《 民族音 乐概论》 或《 民歌》 课, 可 以
涉及本 土音 乐文化 , 但 限 于课 时 和课程 要求 , 这 两 门课 程讲 述 的是 中国甚 至是 世界 的 民族 音乐 与 民歌 ,留给本 土音乐 文化 的空 间是 十分 有限 的 ,加 上教 师的专 业与研 究方 向等 因素 。 本 土音乐 文化甚 至无 立锥 之地 。如何 结合 学校 资源 , 在教 学体 系中合理 纳入本 土音 乐文 化 ,以地域 音乐 文化为
南高校音 乐教 育 的重要 内容 。湖南地 方高 校现行 音乐 教育 课 程 体 系一般 分 为 四个 模 块 : 公 共课 程 、 专业 课程 、 教师 教 育类课程 和实践课 程 。在这 四个模 块 中 , 只有专业课 程模块
的传统 与精髓 . 为本 地文化 发展 奠定 了不 可或缺 的“ 母 源文 化”基础 和再创 造依 据 。地 方高 校作 为文化 传承 的重 要领 域。 其 教育模 式 、 内容 与方法 在很 大程度 上影 响地 方文 化 的 发展趋 势。传 承本 土 民族 民间音乐 文化 , 不 仅承载 了文化历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传承的可行性探讨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传承的可行性探讨武陵山片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括苗、瑶、侗、瑶、壮等多个少数民族。
他们拥有独特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是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珍贵财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些传统音乐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许多的传统音乐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音乐,有必要对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制定可行的保护和传承计划。
一、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1.多样性和独特性:武陵山片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传统。
他们的音乐多以自然风物和生活为题材,音乐节奏多变,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口传心授:少数民族音乐传统通常是口传心授的,没有书面的记录,完全依赖于口耳相传。
这种传承方式虽然方便,但也容易造成音乐文化的断层和失传。
3.面临的危机: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很多传统音乐已经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也在下降。
二、高校教育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1.专业化培养:高校音乐专业能够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2.科学化保护:高校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和保护,可以通过音乐学、民族学等学科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保护。
3.国际化交流:高校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使得少数民族音乐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国际音乐交流中,为其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1.建立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武陵山片区的高校可以设立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招收对此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专业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和传承能力。
2.加强田野调研:高校可以利用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深入到武陵山片区,进行音乐田野调研,了解当地少数民族音乐的真实情况,为其传承和保护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湘南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之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湘南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之探索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教师的摇篮,有义务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保护和理论研究与支持,不仅仅是收集整理这些文化遗产资料,更应该提炼其地方特色,综合地域性文化特点,结合传统艺术形式的素材,有必要加强有关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建设,在教学体系中把本土音乐引入课堂,探索有效融入教材和教学内容、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学科视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这无疑是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最为根本、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现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
为此,以湘南本土音乐为例,研究湘南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探索与研究。
一、地理位置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有“林中之城,创享之都"的美誉,别名"福城”、“林城”,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
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近年来,荣获“国家宜居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有着丰厚的本土民间音乐文化资源。
其中,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南昆曲”,还有嘉禾民歌、宜章莽山瑶歌、郴阳对子调等等。
随着开发当地本土民族音乐教学资源的呼声此起彼伏,将这些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进行教育传承,高校肩负着将这些本土音乐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重要使命。
二、湘南本土音乐引入课堂的教学探索1.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中引入湘南地方特色音乐章节进行教学探索在湘南学院音乐学院理论教研室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形式开展,也可面向全校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我校音乐学院徐杰副教授在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中开设有关湘南地方音乐中的湘南昆曲进课堂的内容已经历经三个学期,自开课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喜爱和好评,它是现有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拓宽学科视野,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增长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生在课下鉴赏民族音乐,课堂来描述自己的非遗音乐视听体验。 &%营造高校非遗音乐文化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性,仅仅是简单粗略概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几千年来的发展历
高校应该自觉成为非遗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平台,同时对
程,并非是全面系统的学习,因此学习的民族音乐文化都是皮毛, 外展示非遗音乐表演形式。著名民族文化制作人白先勇先生曾
二、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理念传统落后。 回顾近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历程,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 响,忽视了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例如高校在设置 音乐课程体系时,侧重于学习西方音乐教育系统,从中借鉴经验, 中华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课程中占据薄弱地位,基本上只剩下极 少的音乐理论内容,相关的音乐鉴赏或者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学习 等内容未开设,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逐渐丧失地位和活力。民族 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内容,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不复存 在,甚至国内家长在培养子女业余音乐兴趣,学习相关音乐时都 喜欢钢琴或者是小提琴等西方乐器,中国独有的民族乐器受到冷 落逐渐失传。虽然国家极力提倡激发传统民族文化活力,但是收 效甚微,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仍然处于尴尬境地,新一代年轻人对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很难找到自己的兴趣,从事有关岗 位工作,积极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100
!"课程设置不合理。
其擅长某类民族音乐器乐的民族音乐家来校担任主讲嘉宾,以此
高校音乐课程任教老师都是毕业于各个音乐专业的优秀人 推广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加深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
才,甚至有从西方进修而来的毕业生。但从当前音乐院校的建立 有意识保护非遗音乐文化。此外,我国正处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
续流传,其生命力难以延续。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瑰宝 中绚烂的一抹,是当今最具有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形
关于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构建与思考
关于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构建与思考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部武陵山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这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这些地区的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相对滞后。
对于构建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关于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特色,为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也可以为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族音乐学科在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民族音乐学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
武陵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音乐传统。
通过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保护这些珍贵的音乐遗产,避免因现代化和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而逐渐失传。
研究民族音乐学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学术声誉和学科竞争力、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推动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在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构建与思考的研究中,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特点,探索其在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的应用与发展,为该地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由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却逐渐被忽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
本土非遗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融合了民族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曲调、节奏、乐器等。
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音乐语言,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能够使学生接触和学习到更为深入的民族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受到冲击和侵蚀。
而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维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途径。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平台,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音乐的交流和互鉴,拓宽学生的视野和音乐触角。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树立中国音乐的艺术形象,推动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重视和引入。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水平,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交流和互鉴。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高校音乐专业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将传统的非遗音乐文化引入到教育中来,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音乐素养和背景知识。
首先,通过将非遗音乐文化引入到高校音乐专业中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框架和知识体系。
传统的音乐教育大多着眼于西方音乐文化,而中国传统音乐因为历史和人文背景的缘故却在音乐教育中显得有些被忽视。
引入非遗音乐文化则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
例如,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乐构成、音韵美学、音乐史和民间传统音乐等方面都与西方音乐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新的音乐元素和文化意蕴的引入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音乐培养。
其次,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备着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这些技巧和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当今大背景下,音乐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音乐人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学生应该注重对新的音乐形式和元素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创造出更具个性化和民族化的音乐作品。
最后,将传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音乐专业教育中,也有助于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传统非遗音乐文化则是这些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学生学会尊重和弘扬传统非遗音乐文化,对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身体力行维护中国音乐文化推广传播的责任,在将来的音乐生涯中将有较大的帮助。
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土家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土家族音乐的特点、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家族音乐的特点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土家族音乐通常采用简单的音乐器材,如芦笙、锣鼓、唢呐等,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节奏感。
在音乐形式上,土家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结构和鲜明的音韵特色,常常以唱歌、舞蹈、器乐等形式表现出来。
土家族音乐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仪式感,常常用于宗教活动和传统习俗中。
1.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往往侧重于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忽略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而土家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和风格能够为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内容提供新的资源和素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文化视野。
2.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土家族音乐作为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其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土家族音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开拓创新思维土家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其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创作能力。
通过学习土家族音乐的旋律结构、节奏感和音韵特色,学生可以进行创作和改编,开发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为中国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1. 整合课程内容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应将土家族音乐融入到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欣赏等不同课程中,通过课堂讲解、实地考察、音乐会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土家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丰富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实践演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土家族音乐的魅力。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当前,中国的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了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关注。
非遗文化中的音乐文化作为民间传统音乐的重要形式,在流传和传承过程中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有必要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以求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可以丰富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内容。
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的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拓宽音乐学习的视野,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现代音乐的影响,对传统音乐了解不深,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见和误解。
通过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传统音乐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音乐教育已逐渐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需要有所调整和改进。
通过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为音乐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和内容,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丰富传统音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促进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传统音乐继承和传播能力的优秀人才。
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土家族音乐作为中国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
随着多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和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将土家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关于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存在着知识系统不完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
加强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完善音乐教育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引入土家族音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土家族音乐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其音乐形式、曲调、节奏等元素,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土家族音乐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传承价值,通过与传统西方音乐理论的对比和碰撞,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音乐学习体验,推动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特点土家族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
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土家族音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多样性:土家族音乐包括歌曲、舞曲、器乐曲等多种形式,音乐风格丰富多样,既有欢快明快的歌曲,也有悠扬动听的器乐曲,适合用来教学的音乐素材极其丰富。
2.饱含情感:土家族音乐是土家族人民表达情感、思念、祈祷等内心感受的重要方式,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3.强烈的节奏感:土家族音乐节奏明快、有力,具有强烈的舞蹈性和节奏感,适合用来进行节奏训练和节奏感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高校声乐教学中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
高校声乐教学中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一、引言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本土音乐文化被引进到世界各地。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讨论高校声乐教学中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1. 植入性思考的意义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本土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因此,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尤为重要。
2. 植入性思考的具体方式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具体方式有很多,例如:(1)课堂教学中介绍相关的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2)选取适当的本土歌曲,让学生练习并表演;(3)鼓励学生参与到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例如组织乐队、编曲等活动。
3. 植入性思考的具体案例将植入性思考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和思考。
以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为例,以下是具体的案例:(1)在课堂上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和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国家的音乐文化底蕴;(2)选取中国传统民间歌曲,例如《茉莉花》,让学生学习和演唱;(3)为学生组织一支学生乐队,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音乐环境中实践和创造。
三、结论高校声乐教学中本土音乐文化的植入性思考,对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植入性思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近几年,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为主,其中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也是一大形式。
它们组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景观,是独立并受到他们欢迎的家乡节日,而且把本地的特色和文化历史发扬光大。
随着特色本土文化的不断发展,如何正确引入高校音乐教育及开发高校文化大众化就成为了课题。
首先,本土有关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可以通过四个主要步骤来推进:一是加强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二是进行调研,三是提高相关的素质,四是发展标准化的教学内容。
加强现有文化资源的保护,重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当代价值,加强调研工作,全面调查传统文化的资料,积极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不断扩大有关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要提高与之相关人才的资质,不仅要培养正确的概念,不断提升素质,提高技术能力,而且应在当地同时开展相关工作。
最后,发展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引入非遗音乐文化为目标,根据本地资源现状,积极将课程内容上的有关当地非遗文化正确地实施到实践中,使其成为音乐专业教育的实质性内容。
其次,为了有效地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大力宣传本地非遗文化,并引导学生学习。
二是通过正规渠道,把本土文化带入高校,尤其是音乐专业,使其成为一种文化体验,让文化流传下去。
三是通过与当地艺术家及学者的深入合作,巩固本土非遗文化的传统,加快传统文化的发展。
例如,与当地乐队合作,让乐手直接接触学生,引导他们掌握技艺,学会本土文化。
同时,还可以让艺术家在学院公开演出,宣传本土音乐文化,让学生尽情欣赏。
最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引入,不仅可以在当地推广这种文化,加强其传播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因此可以推动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丰富高校文化,让有关文化直接流入校园,塑造未来文化的繁荣。
只有把本土文化引入到高校音乐专业,校园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众化”,才能使这种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本土音乐文化进高校课堂的困境与路径——以湖南永州瑶族本土音乐为例
本土音乐文化进高校课堂的困境与路径——以湖南永州瑶族本土音乐为例摘要:在现今的生态语境和社会环境下,本土音乐文化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发展,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把本土音乐请进民族地区的高校课堂也是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举措,充分挖掘和整理本土优秀的音乐文化融入高校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目前,本土音乐进高校课堂缺乏认同感、转化方式单一、演唱形式变味失真等问题,需要站在少数民族音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角度进行审视,使理论与实际并驾齐驱,要切实加强本土音乐文化上的收集整理工作,精心编写本土音乐教材,高度重视本土音乐课程建设,切实强化本土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本土音乐魅力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课堂本土音乐本土音乐是对生活的积淀和历史传统的凝结锤炼出来的一种民族艺术文化,具有育人性、本土性、民族性等特点。
本文以湖南永州瑶族音乐文化为例,永州瑶族独特的民族艺术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代代相传,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资源全球化的加速,传统音乐文化逐渐没落或消失,从近期调查了解发现,瑶族地区生源的高校学生能够完整唱好一两首家乡民歌几乎为零,如瑶族长鼓舞的特色教学只坚持一期不了了之。
因此,如何将少数民族地区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提升民族地区音乐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主要困境当前,利用和挖掘少数民族音乐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特色鲜明,成绩喜人。
但在认识和描述音乐文化及其所能发挥过程中往往热衷于音乐文化本身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在音乐文化资源进入高校课堂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面远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美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境。
1.挖掘和整理本土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之间矛盾。
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对本地区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融入课程教学上缺乏系统安排和宏观思考,组织和开设传统音乐文化类课程种类不多,往往作为兴趣爱好班进行开设,甚至没有条件的高校根本无法开设关于地方民族音乐课。
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音乐教学的探索——
的彝族 乐器主要有 : ①竹笛 , 有 大中小三种形 制 , 常
★本文 系毕 节学院教 学改革 与研 究项 目“ 将 本土民族 民间音 乐纳入 少数 民族 地 区高校 专业音 乐教 学的探 索—— 以黔西 北地 区彝苗音 乐进课 堂为例” ( 项 目编号 : J G 2 0 1 3 0 2 0 ) 阶段 性研 究成 果。
华彩 性 、 炫技 性 的“ 玩声 音 ” , 在威 宁 、 赫 章等地 , 衬
腔 中还常使 用 “ 弹唇 音” 、 “ 弹颚音 ” 、 “ 舌尖 音 ” 等 特
殊演 唱技巧 , 又成为一大独特 、 鲜 明 的 艺 术 特 色 。④
( 2 ) 黔西北彝族 民间器乐 彝族 民间乐器种类 繁多 , 黔西北 地 区广 泛流行
国彝族 人 口总数的 1 3 %以上 。① 主要 以大分散小 聚 居 的方式生活于黔西北地 区的威宁 、 赫章 、 大方 、 黔
西、 纳雍 、 织金 、 金沙 、 七星关等县 区 , 黔西南 、 安顺、 贵阳等地也有分布 。彝族是 一个能歌 善舞 的民族 ,
在 其生产劳动 、 恋 爱交友 、 婚丧嫁娶 、 吉庆节 日等各
卜 、 )
被 用来传情达 意 、 表达 爱情 , 同时 , 也可成 为合奏 的
主奏乐器使用 。② 彝族 口弦 , 口弦调与 语言音调 结 合 紧密 , 类 似吟诵调 , 音色优 美 , 善 于传 情 , 能奏 出
式歌 曲) 、 世俗歌 ( 也称“ 酒 礼歌 ” , 节 庆 日、 做生歌颂
的歌颂 党 、 歌颂 毛 主席 、 歌 颂新 生活 的新 民歌题 材
族 的聚居地 , 长期 的繁衍生息孕 育了深厚 的 民族 民
间音乐 文化。该地 区的彝苗 音乐形态 各异 、 丰富多 彩, 具有极强 的艺术 性和鲜 明的代表 性。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思考
(一 )确 定 高 校 音 乐 教 学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四 )加 强对 本 土 非 遗 音 乐 的 艺 术 实 践
课 程 设 置 上 ,很 多高 校 是 以两 方 音 乐 教 学体 系 为 基础 的 ,音 乐 教 师也 是 毕 业 于 西 方音 乐教 学 模 式下 。虽 然 一些 高校 设 置 了 民族 音 乐课 程 , 但 是 也 只 是粗 略 概 括 民族 民间 音 乐 ,没 有 系 统 的课 程 来 进行 教 学 。
二 本土非遗音乐引入高校 音乐教学 中的措施
在 我 国 经 济 逐 渐 腾 飞 的 环 境 下 ,越 来 越 重 视 我 国 民族 文化 的 弘 扬 创 新 , 传 承 和 发 扬 本 土 音 乐 文化 是 高 校 音 乐 教 学 的重 要 使 命 ,
高 校 在 音 乐 教 学 中 要 积 极 引入 本土 非遗 音乐 文 化 。
某高校加强本土非遗 音乐艺术实践采取 的措施 有: ( i )有效结合 民 间采 风、课堂教 学等 形式 ,积极开 展对 本土非遗音 乐的搜 集整理 、
演 出 、 音 乐 比赛 等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本 土 非遗 音 乐 的 积 极 性 ;( 2 )邀
请 民 间 艺 人 进 入 课 堂 ,让 学 生 感 受 本 士 非 遗 音 乐 的魅 力 。 比如 某 高 校 邀 请 上 家 族 摆 手 舞 的 民 间艺 人 进 入 课 堂 ,面 对 面 教 学 生 摆 手 舞 ,
遗音乐文化,高校必须积极将其 引入到音乐教学 中来,才能激发其活力,使其长久地流传下去。 关键词 :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 ;高校音乐教学
我 国高 校 如 今 的音 乐 教 学 过于 偏 向西 方音 乐 ,而对 我 国的本 土音 乐不 够 重 视 。 高校 音 乐 教 学如 今 的 教 育观 念 受 西 方 影 响较 深 ,很 多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 自宋代形成 以来 , 就一 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 响 , 在早 期, 土家族先 民受 中原文 化 、 楚文化 、 乌 蛮族对土家 族文化 的影 响 。在此同时 , 还受到共 同居住在武陵地 区的苗 、 瑶、 侗、 白等 少 数 民族的影响。土家族 文化受到 巨大 的冲击还是在 清雍 正年 间 改土归流之后 , 改土归流彻底地打破了“ 蛮不 出境 , 汉不入峒” 的
“ 改土归流” 后逐渐使用汉语 、 汉 文。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 族 早在《 华 阳国志 ・ 巴志》 中记载: “ 武王克殷, 实得巴蜀之师, 巴师 勇锐 , 歌 舞 以凌 殷人 , 前 徒 倒 戈, 故世 称 日: 武王 伐纣 , 前歌 后 舞
也。” 这里 的巴人是土家族 的先 民之一 。 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0 2 - 0 2 0 7 — 0 3
中国是一个多 民族的 国家 ,不同的 民族有着不 同的文化背
土家语演唱的山歌 , 是土家人抒发情感的重要 方式 。 咚咚喹歌是
咚咚喹 ” 音调 而唱的歌 。 多为妇女儿童所 唱 , 景和地域环境 , 每个 民族都有 自己独特风格 的音乐 , 然而在现行 根据土家 民间乐器“ 的高校音乐教育 中, 基本上是 以西方音乐为基础 , 以汉族音乐为 曲调简单 , 轻快活 波。再就是摇儿歌 , 它是 土家族妇女在哄幼儿 用土家语 哼唱的一种歌 曲。从这几种歌 曲来看 , 土家语 核心 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 ,我 国目前在这种音乐教育及外来音 入睡时 , 乐文化 的冲击下 , 往往 忽视 了本 民族 、 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 因此 , 民歌与劳动生活及宗教活动有直接 的关 系 ,它较多的保 留了土 把本土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育 中,是保护和传承我们 的本 土音 家族 民歌古老传统 的特色。 乐, 弘扬 本土音乐 文化 的重要途径 。
2 0 1 年旬1
文艺 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课 教 园 地
将本 土音 乐 引入地 方高校 的探 索与思考
— —
以武 陵地 区土家语 民歌引入高 校课 堂为例
: I t一 力 芒
( 湖北 民族 学院 艺术 学院 , 湖北 恩施 4 4 5 0 0 0 )
土家语 因无文字记 载, 流传至今且有记谱 的只有梯玛神 歌 、
政策 , 汉人 大量 涌人不仅改变 了土家族 的人 口结构 , 而且在文化
土家族文化的变迁 也影 响 摆手歌 、 山歌 、 摇儿歌 、 咚咚喹歌 。其 中, 梯玛神歌 、 摆手歌都是土 上对土家族产 生了巨大的影 响。同样, 家族祭祀风俗 中的一种古老的土家语 民歌。不 同的是梯玛神歌 土家语民歌的传 承。
摘 要: 武 陵 地 区是 土 家族 生 活 的 主要 居 住 地 , 土 家语 民歌 是 土 家族 世 世 代 代 流 传 下 来 的 最 为 原 始 、 古朴的歌
曲。 但 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 土 家语民歌 已濒临灭绝。 如何拯救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瑰 宝 , 将本土音乐引入地 方高校
音 乐教育来是一种行之 有效的途 径。把本 土音 乐引入到 高校音 乐教 学中 , 不仅让 大学生 了解 了本土的音 乐, 增
强 民族 自信 心 , 而且 传 承 和 发 展 本 土 音 乐文 化 为 弘 扬 传 统 民族 音 乐作 出贡 献 。 本 文 对 本 土 音 乐引入 地 方 高校 课
堂做 了一 些探 索 和 尝 试 。
关键词 : 本 土音 乐 ; 土 家语 民歌 ; 地 方 高校 ; 音 乐教 育
中图分类号: G6 4
地区的音乐 元素 , 又有土家族特色的音乐 文化 。 土家语 民歌是土 家族音乐文化一枝奇 葩 ,虽然也受外来文化 和本 民族 自生语言
能讲 土家语 、 唱土家歌的主要是在酉水流域 。 是什么让一个 民族 从语言 、 音乐、 风俗都发生 巨大改变 , 外来文化影响是最 主要 的
因素。
演变的影响 , 但相对于用汉语演唱的土家族歌 曲, 它保 留了更多
一Hale Waihona Puke ( 二) 民族 文 化 变迁 对 土 家语 民歌 传承 的影 响
、
武陵地 区土家语 民歌的传承现状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 中,不同的民族在 大致 相同的时空范 围 内、 在政治 、 经济、 文化 、 军事等 多方面处 于不对等 的地位, 一 些 的民族处于较强视 的地位 , 一些 的民族 比较弱视 , 处 于弱视地位 的民族 由于强迫或是 自愿学习外 民族 的文化 ,导致本 民族文化 的变迁或消失 。民族文化 的变迁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 同样 遵循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的道理 , 在 中国历史上土家族一直处于 弱视地位 , 土家族传统的文化的变迁 自古 以来就没有消停过。 土
家族 民族 文化的变迁 对土 家语 民歌 的传 承有着直接 的影 响, 归
结起来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 ,是外来文化导致土家族 民族文化变迁对土家语 民歌 传承的影 响。 土家族主要居住 在清江流域 、 酉水流域 、 乌江 流域 , 而现今
展过程中因受地理 因素的影 响, 既保 持有本民族的古老文化 , 又 兼 容了汉文化 、 楚文化 、 黔 文化 、 蜀文化 , 形成 了既有汉 族及毗邻
的土家族原始的音乐 和语 言因素 。在汉文化 的影 响下土家语 以 面临濒危 , 据 了解, 目前, 能说土 家语 的只有 十六万 左右, 主要分 布在湘西 的龙 山、 保靖 、 古丈 、 永顺和鄂西 的来凤等地 , 而能演 唱 土家语 民歌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因此 , 土家语 民歌 的传承具有极
武 陵地 区是 以武 陵 山脉 为 中心 , 位于湘 、 鄂、 渝、 黔 四交之
地。 是土家族的主要聚集地 , 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 息, 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 了独 特 、 浓郁 的土家族音乐 文化 。土 家族有 自己的语 言 , 属 于汉藏语 系藏缅 语族 , 无本 民族 文字 ,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