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五柳先生传【自研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阅读《五柳先生传》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了解陶渊明及生平。
自主积累:积累文言字词。
自我感悟: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和志趣。
【晨读课导学】1 自由朗读课文下方注解2遍。
10分钟2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10分钟3 导生(课代表)检查各组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22《五柳先生》作者:陶渊明课时:2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学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示。
时:行了真切地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他不求名利,甘于贫苦,期望以诗、酒自乐的情怀。
本文从五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得分基础题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音嗜.酒()辄.()吝.情()()短褐.()箪.()黔.娄()觞.()戚戚..()兹.()欤.()汲汲..()俦.()2、词语解释(1)会意..:(2)造.饮辄尽:(3)何许.人:(4)以乐.其志:(5)因以.为号:(6)闲静少言.:(7)不详.其姓字:(8)亲.旧.:(9)性嗜.酒:(10)或.置酒招之.:(11)既.醉而退:发展题3、翻译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赞”语中的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提高题王勃传(节选)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注释]宿:事先。
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矍然:惊惶的样子。
寤:睡醒。
10、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主备人:学科审核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晏如、汲汲、戚戚、不求甚解”等词语。
2、感受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乐观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
3、学习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1、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写法。
学法指导:熟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格和情趣,理解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体会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志。
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
三十九岁时,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不久解职而归。
终年63岁。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戚()觞()汲()嗜()辄()吝()箪()黔()俦()晏()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号焉()()..其姓字()因以为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性嗜.酒()....()每有会意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也()..()箪瓢屡.空()晏如颇.示己志()以此自终.()不戚戚..于富贵()..于贫贱()不汲汲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3、解释下列句子: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五柳先生有哪些爱好?5、五柳先生性格有什么特点?6、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训练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亦不祥.其姓字()②性嗜.酒()③辄.尽()④亲旧.知其如此()⑤每有会意..()⑥或置.酒而招之()⑦颇示己志.()2、用原文内容填空:①写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22.《五柳先生》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我要知科目:八年级语文(下)主备人:cys 课型:新授课时间:一、【题目解读】“五柳先生传”指陶渊明本人,他辞官之后隐居田园,自号五柳先生,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和生活境况进行了真切的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二、【学习目标】1、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了解传记和自传的基本特点。
2、小组交流,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通过理解和分析,领会作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品质。
三、【重难点】1、了解五柳先生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及其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
(写作手法: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四、【作者简介】、 (朝代)著名诗人。
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
终因报负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辞官后过着简朴的生活。
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五、【创作背景】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六、【思路点拨】思想性格:传兴趣爱好:五柳先生生活境况:赞22、《五柳先生传》-----我想问八年级班组教师:时间:科目:八年级语文(下)主备人:cys 课型:新授课时间: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领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写作手法: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三、【精讲释疑】1、课前回顾:★个人档案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兴趣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境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画了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译一译:提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字词、句子,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解决。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编者: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五柳先牛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本文朴索洗练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学法指导】学习本文,一方面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
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 “其言兹若人Z传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另一方面,要通过反复诵读,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作者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和高洁志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导学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并读一读。
嗜()■辄()吝()• •箪()•黔()•汲()■W()觞()• •欤()•晏()•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______ 环堵萧然:_____________• • • •晏如也:______________ 以乐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 • •• •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3•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作者陶渊明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止确,停顿恰当。
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学习等级:______________ 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②不塞④桂嗜 荣利 ___________洒,•家贫不能常得— ⑥圏饮辄尽 ___________ ⑧曾不I 吝情I 去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痘褐穿结 ___________1. 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
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
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2.题目解说: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3.初读,整体感知:(1)加点注音: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晏.()如黔.()汲.汲()俦.()衔觞.()欤.()(3)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不详:因以为号焉:不求甚解:会意:亲旧:或:造饮辄醉:期在必醉:晏如: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短褐穿结:自终:衔觞赋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多义词理解: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远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颇示己志.其:其.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言兹若人之俦乎5.再读,注意节奏。
在课本中划分节奏:【展示交流、教师评价】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今义:陶渊明的不求甚解: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性格:生活:志趣:形象:5.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赞:“不戚戚于贫贱”照应“不汲汲于富贵”照应“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6、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7.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2、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
(3)展示才华
欣赏了这些充满了自赏与自嘲的传记文章,同学们也来介绍介绍自己吧,可以写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抓某一个特点写一两句话,展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培养学生字词句的品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题目解说】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小组展示,补充质疑
2、品析词句,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3、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4、感受人物性情,陶冶自身情操
学生预习案
知识链接
教师授课案
设计意图、调整补充
一、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整理在多功能笔记本上。
二、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查出字音字义,写在多功能笔记本上。尤其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2、课文我来填
3、名句我积累
了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掌握重点字词音形义
培养学生听读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会筛取重要信息
体会作者的思想追求
四、用波浪线画出你读不懂的语句,标注问号。
五、自读课文三遍,思考:
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他的?
大自由,造就了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们潇洒、浪漫、旷达、真率,这就是魏晋风度,也叫魏晋风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士。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是唐代文学杰出代表之一,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陈子昂所撰写的一篇散文。
本篇文章在描写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才华方面,突出了五柳先生具有的博学多才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五柳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道德的高尚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导学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感知阅读内容、思考文本主题、理解文本内涵、文本创新研究。
一、感知阅读内容1、阅读课文,了解文中主人公五柳先生的生平和才华。
2、分析文中五柳先生的代表性事迹和言行。
3、了解作者陈子昂的背景和文学成就。
4、掌握课文的文体特点和语言表现形式。
二、思考文本主题1、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和意义。
2、思考五柳先生的性格和特点,为何能被作者如此荐举?3、五柳先生的学问和才华为何能在文中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4、通过对五柳先生的事迹和言行进行分析,理解作者对五柳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理解文本内涵1、分析“柳下惠”的故事和“五经注”等内容在本文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先生”一词的含义和特点,分析其与现代人们认知中的“教授”“学者”的异同点。
3、理解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段,如引用古代典故、旁征博引、比兴等。
4、通过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四、文本创新研究1、对比现代学者和五柳先生的学识和阅历,思考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启迪和影响。
2、挖掘古典文学中的知识精华,进行文化深度挖掘和重构,解读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3、通过文本的创新研究,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形式的热爱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总之,《五柳先生传》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窗口,也为我们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本文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内涵的古代文学经典。
22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
】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
小组评分(
多用否定句【随堂检测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qián lóu ch
以之为
:
】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
小组评分(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随堂检测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答题要点——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3、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实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课前预习】1、介绍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人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
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因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与农民交朋友。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性嗜酒()造饮辄尽()吝情()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晏如也()黔娄()()汲汲()俦()衔觞赋诗( ) 3、解释划线字词。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课堂研讨】1、疏通文意,翻译重点句子。
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金牌试卷)
五柳先生传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体会朴素凝练的语言风格 一、课堂导入 二、课前检测1、搜集关于陶渊明文学常识。
2、生字词注音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瓢 屡 娄 欤 3、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感情、初步了解文意) 三、再读课文先听后读,边读边圈点钩划。
四、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翻译要求: 重点字词——准确, 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注意一些简单句式。
记下不会翻译的生字词。
2、完成下列题目。
先生不知何许人( ) 曾不吝情去留( ) 许 去高可二尺许( ) 日始出时去人远( ) 寻向所志( ) 其亲旧知其如此( ) 志 处处志之( ) 其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 颇示己志(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3、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4、完成图表内容品质 五柳先生 志趣 5、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五、主题学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
三岁失估,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学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时,每购奖卷,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
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赤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此而已。
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读了之后,你有何感想,你也用自嘲自赏的语气介绍一下自己,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六、当堂达标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五柳先生传》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部分:导学目标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了解《五柳先生传》的作者、著作背景及相关文化历史背景,感知宋代士人的风度和审美情趣;2. 理解《五柳先生传》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并领悟其中寓意;3. 能够运用本篇文章所涉及的词语、句子等语言元素,构建自己的思想世界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第二部分:导学步骤活动1:引入《五柳先生传》引入方式:通过翻阅《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让学生先自行探究一下《五柳先生传》的作者和内容,并在讨论中抛出以下问题:1. 《五柳先生传》是谁写的?写在什么时候?2. 《五柳先生传》有什么特点和意义?3. 《五柳先生传》中的人物形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活动2:深入探究《五柳先生传》了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五柳先生传》的作者袁枚,探索他的人生故事及文化背景。
阅读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五柳先生传》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从语言、词句和情感上感受袁枚对五柳先生的赞美之情。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组,对《五柳先生传》中的不同段落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情感表达和寓意,撰写读书笔记。
活动3:商讨语言表述技巧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漂亮的比喻、诗意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等语言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活动4:写出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学习了《五柳先生传》的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成篇,并展示给同学或老师。
第三部分:学习评价本篇文章将《五柳先生传》作为本篇文章的主题,从人物、情感、语言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在引导学生理解《五柳先生传》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益,并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评价,可以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述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五柳先生传》的深入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袁枚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故事和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技巧。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共3篇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共3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1追随五柳先生的人生之路——《五柳先生传》导学案《五柳先生传》是清代孙懋勋所著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传记。
其主人公五柳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他在文学、教育、政治等方面均有杰出的贡献,可谓是一位干系较为广泛的伟人。
《五柳先生传》通过描写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与思想品格,向读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人生启示。
一、阅读前的思考1. 你对五柳先生了解多少?2. 在你的印象中,文化名人是如何成为文化名人的?3.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对个人以及社会的意义在哪里?二、阅读中的关键问题1. 五柳先生是如何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派?2. 五柳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独特性?它们又有哪些现实意义?3. 五柳先生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文化修养来影响人心的?4. 五柳先生在面对政治权力时又是如何保持崇高的思想品格的?三、阅读后的思考1.五柳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化名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现代意义的“生命导师”。
2.五柳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应当被发扬光大,但其实质应当被深度理解与认知后才能被真正“发扬光大”。
3.五柳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也有很多启示意义,但要理解和应用它,公众应当具有足够的文化修养。
四、解析1.五柳先生如何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派五柳先生的学问涵盖了诗歌、礼教、学术等方面,并且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
他与徐霞客、黄宗羲等人共同创立了“五经学派”,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五柳先生的建学之初,曾遭受到太监等权贵的打压,但是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推动着自己的学派发展。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他学生的钦佩和后人的赞颂。
2.五柳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五柳先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特点,推崇德育为先。
他的教育方法主张依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性。
22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五柳先生传》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字、词、句的梳理是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必须是首要环节。
只有在学生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了。
因此,我在第二课时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逐句理解品析。
“不”字的大量运用是本文在写作上最具特色的地方,通过分析这种写作手法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使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表达技巧。
方法指导:怎样理解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也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阶段以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为主,淡化用法。
重点在于理解“之”“其”“以”“而”“焉”“则”“然”“乃”“夫”“且”“者”“所”“为”“哉”等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角度一:熟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用法和典型实例,然后以典型实例作为参照物,推论虚词在其他句子中的意义及用法。
角度二:结合语境确定虚词的意义。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
角度三: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
角度四: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如“也”表示语气时,主要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
素材积累:历代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及其文的评价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
”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
”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⑵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⑵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⑶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的优秀品质,学习“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逐渐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旨意。
2、结合背景、材料,领会作者“不慕荣利”人生追求的含蓄表达。
资料链接:一.介绍作者以及作品:二.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辄()箪()黔()汲()俦()觞()欤()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亦不详.其姓字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③曾不吝情..也..去留④箪瓢屡空,晏如⑤不戚戚..于富贵。
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于贫贱,不汲汲三、自主探究,加深理解⑴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答:⑵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归纳、2、评析人物形象⑴综观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答:⑵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了解文中评述,加深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答:2.翻泽课文大意。
思考:○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答:○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答:○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答:○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答:○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答:五、讨论以下问题:(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答:(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答:(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答:(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答:(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答:。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新人教版(3)
《五柳先生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品味作品质朴、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4、体会作者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学习重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学习难点: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回顾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3、学生结合上述作品,谈谈对陶渊明的认识。
二、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找出生字并注音.嗜()辄()箪()黔()汲()俦()觞()欤()2、学生自主阅读,疏通文义,提出疑问,相互交流。
①亦不详其姓字()②因以为号焉()③不求甚解()④造饮辄尽()⑤环堵萧然()⑥箪瓢屡空,晏如也()⑦不戚戚于贫贱()⑧不汲汲于富贵()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4、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他的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嗜酒”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3.“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五、与作者对话,走进一种境界。
1、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2、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评价)六、拓展迁移(一)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五柳先生传》【课文助读厅】◆走进作者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
东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著有《陶渊明集》。
其作品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
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涵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关背景本文作于420年之后,其时距作者弃官归田(405年)已经很久了,生活的贫困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
《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的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链接一角(一)关于传记传记是指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又单称“传”。
传记分为两类:一类是史学传记,以详实地记述人物或史实为主。
史学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如记述帝王生平的“本纪”,记述王公贵族或贫民、国家历史的“列传”,按年月时序记载人物事迹的“年谱”,略记人物简历的“小传”,也有记述生平的,称“自传”。
另一类是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方法,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深刻描绘,组成情节,并加以适当联想和想象。
(二)古人的“号”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好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自主学习室】◆学习目标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4.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字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2课五柳先生传【导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进行课文注释,感知文章。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品性,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露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他的作品中,哪些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嗜.酒(shì) 辄.尽(zhé) 吝.情(lìn)俦.(chóu) 短褐.(hè) 箪.(dān)汲汲.(jí) 觞.(shānɡ) 欤.(yú)黔.娄(qián) 屡.(lǚ)2.文言知识梳理重点实词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2课《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五柳先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态度。
4、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5.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教学时数】2课时【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
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
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2.题目解说: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嗜()辄.()吝.情()短褐.()箪.()汲.汲()俦.()衔觞.()欤.()黔.()娄.()戚.()晏.()如2、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感情、初步了解文意)3、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解.:..:不求甚..:不.详:..以为会意:嗜:亲旧..:或.:造.饮辄.尽:期.:曾不吝情..:.....:环堵萧然..:短褐.穿结:晏如:自终:赞:戚戚...:之俦.乎:觞:..:兹若人..汲汲4.多义词理解: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远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颇示己志.其:其.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二、小组合作,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展示交流、教师评价】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①造饮辄.尽()②箪.瓢屡空()③短褐.穿结()④衔觞.赋诗()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每.有会意:②造饮辄.尽:③环堵.萧然:④晏如..也:⑤不戚戚..于贫贱:⑥不汲汲..于富贵:⑦期.在必醉⑧曾不吝.情去留⑨亲旧.知其如此⑩短褐.穿结3、翻译:(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2) 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句子①好读书,;每有会意。
② ,颇示己志。
忘怀得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2、文中第一段写了五柳先生四方面的情况,分别是籍贯姓字,思想性格,乐趣爱好,生活状况。
仔细读第一段,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的句子。
完成图表内容性格:品质生活:五柳先生志趣3、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4、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今义:陶渊明的不求甚解:5.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赞:“不戚戚于贫贱”照应“不汲汲于富贵”照应“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6.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当堂训练】一、课内训练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3.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二、阅读延伸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朱买臣传(节选)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①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③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买臣愈益疾歌④,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⑥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⑧之。
居一月,妻自经⑨死。
买臣乞⑩其夫钱,令葬。
[注释]①艾:同“刈”,割,砍。
薪樵:木柴。
②戴:同“载”。
③数:屡次。
呕:同“讴”,唱。
④疾歌:大声歌唱。
⑤女:同“汝”。
⑥听:听凭。
⑦治道:整修道路。
⑧食:同“饲”。
⑨自经:上吊。
⑩乞:给予。
6.与课文选段对比阅读,请简答。
①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②朱买臣与陶渊明都贫困,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③朱买臣与陶渊明的生活追求有什么不同?7.区别用法,解释含义。
①其.妻亦负戴相随()④妻羞之.,求去()②呼令后车载其.夫妻()⑤之.置园中,给食之()③买臣乞其.夫钱()⑥无怀氏之.民欤()8.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②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五柳先生传答案第一课时1潜元亮东晋2.3略4、许:处所答应约数去:离开距离距离志:标记做标记志向,志趣其:代词,他的其中代词,这5.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第二课时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的结构(传文+赞语)2."五柳先生"得名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不求对书系统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
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
4.隐者风范(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书中求乐(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率真放达(志趣):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安贫乐道(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志趣):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志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5.对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照应:“不慕荣利”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6. 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用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起了一个字号。
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而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以五柳为号也显示出他的志趣。
7.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第三课时一、课内训练1.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2. B3.①东晋诗人渊明五柳先生陶渊明集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兹若人之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4.见译文二、阅读延伸(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1.B 2.C 3、C 4.略5.范仲淹发愤苦读,胸怀大志(二)朱买臣传(节选)6.①朱:追求功名利禄。
陶:务求领会内涵。
②朱:不甘心贫困。
陶:态度安然。
③朱:为荣华富贵而奋斗。
陶:安心于淡泊宁静的隐居生活。
7①他的;他们;她②这件事;他们;的③粮食、食物;同“饲”,让……吃8.①买臣更增大了歌唱的声音,妻子为此感到羞耻,请求离开他。
②你(跟我)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等我富贵时报答你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