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同步练习
《劝学》《师说》综合练习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蓼.蓝(li áo ) 祈.(q ǐ)祷 金石可镂.(l òu ) 蟠.(p án )桃 B .跬.(gu ǐ)步 炽.(zh ì)热 休戚.(q ì)相关 锲.(qi è)而不舍 C .靛.(d ìng )蓝 脊.(j ǐ)梁 铩.(sh ā)羽而归 泽被.(b èi )后世 D .参省.(x ǐng ) 惩.罚(ch éng ) 亘.(g èn )古不变 熠熠..(y ì)闪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寥廓 急燥 按部就班 贻笑大方B .须叟 宣嚣 良晨美景 沧海桑田C .诙谐 再接再励 一如既往 举其不定D .狭隘 骐蹐 怨天犹人 真知卓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B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C .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D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唐代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B.“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曾巩,以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彻、王安石。
C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情。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理解性默写练习(《劝学》+《师说》)(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劝学》1.孔子日“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劝学》中写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胜于蓝;冰,是水变成的,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悬念,吸引人读下去。
3.《劝学>中写直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即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可能恢复到挺直的状态,以此论证学习可以让人的本性得到根本的改变,进而论证学习不可以停下来。
4.《劝学》中,荀子说即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通过火烤把它加工成车轮,也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阐述学习可以修身养性。
5.《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木”与“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引出君子无过,在于博学。
6.《劝学》中写直木为轮,不能再变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能智明无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而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学习及反思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8.《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
《师说》《劝学》同步练习
高一语文《师说》测试练习一、基础选择题(85分,每小题5分)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3.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其.如土石何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也,道相似也..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C.吾从而..贤于弟子..师之 D.师不必6.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8.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9.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而耻学于师向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比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全相同B.各不相同C.只有①⑥相同D.只有②③⑤相同10.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师.道不传也久矣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学者必有师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1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A.吾从而师.之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吾师.道也D.犹且从师.而问焉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取②彼童子之.师的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标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⑤士大夫之.族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A.①和③相同B.②和⑤相同C.①和⑥相同D.②和④相同14.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第十课《劝学》《师说》教考融合练习 参考答案
第十课《劝学》《师说》教考融合练习参考答案1、D(致力:把力量用在某个方面。
效力:效劳。
语境说的是有些家庭把全部力量用在孩子成长上,应用“致力”。
尚且:连词,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姑且:副词,表示暂时地。
根据词性,应用“姑且”。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登峰造极: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
根据语境,两词皆可。
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语境说的是一些学生在初二、高二成绩退步后重新努力,应用“重整旗鼓”。
)2、B 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复句中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分句主语之前;二是搭配不当,可将“造成”改为“成就”等。
只有B项完全修改正确。
3、A(A项,与例句均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B项,标示话题的转换;C项,标示声音的延长;D项,标示总结上文。
)4、摇头晃脑意气飞扬回环往复佶屈聱牙【解析】①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修饰小孩在私塾里读书的样子,填“摇头晃脑”。
②意气飞扬: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幻想过‘先忧后乐’的气概”应是很振奋的状态,填“意气飞扬”。
③回环往复: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
呼应前文的“一句话反复说”和后文的“连说八遍”,填“回环往复”,以表反复多次说。
④佶屈聱牙:形容文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对应后面“拗口之至”,形容文字不流畅,填“佶屈聱牙”。
5、B “群山万壑赴荆门”符合,“山”“赴”,正好对应“像奇峰而不凝滞”,同时该句也与下文“奔走之势”“一句话反复说,节节逼人”照应;其他三项写水或石,不符合语境。
6、原文好。
①“托”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写景对抒情的有力支撑。
②用通常形容声音的“洪亮”,喻指“先忧后乐”精神气概的宏大高贵,比直白的“豪情壮志”有新意,有韵味,且与整体语境相谐。
【解析】从修辞角度看,“托”,把事物撑起来,此处用了拟人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表现了写景对抒情的有力支撑。
《劝学》《师说》课后检测题及答案
《劝学》《师说》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默写1.【2020全国卷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
2.【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
3.【2022新高考卷Ⅰ江苏版】《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4.【2014全国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2016全国1卷】《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6.【2017全国3卷】《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7.【深圳2020届高三年级质检】荀子在《劝学》中,以君子之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又以“木”“金”为喻,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8.【河南安阳2019届高三调研考试】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
《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全册】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资料说明:【原文】【翻译】【主题思想】题型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学过的所有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教材古文目录:第10课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第16课三、赤壁赋/苏轼四、登泰山记/姚鼐一、《劝学》/荀子【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
劝学师说练习
《劝学》练习 劝学》
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 虽有槁暴,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 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A.輮以为轮 (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磨刀石) 砺(磨刀石) 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劝学(勉励,鼓励) 绝江河( 驽马十驾(劣马) 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 资质、禀赋)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 风雨兴焉(起)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 字主要有下列用法, 属哪种用法, “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 在句后的括号里。 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 表并列关系。b.连词 表假设关系。 连词, 连词,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假设关系。 c.连词 表转折关系。d.连词 表顺承关系。 连词, 连词, 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顺承关系。 e.连词 连词, e.连词,表修饰关系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锲而舍之( ⑤锲而舍之( ) 蟹六跪而二螯( ⑥蟹六跪而二螯( )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 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而绝江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劝学》《师说》复习检测题
《劝学》《师说》复习检测题一、基础知识1.[2021·北京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加下划线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 pù)B. 假舟楫者(jí) 不积跬步(kuǐ)C. 驽马十驾(nú) 锲而不舍(qì)(正确答案)D. 金石可镂(lòu) 蛇鳝之穴(xué)2.下列加下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正确答案)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D. 锲而不舍锲:刻3.下列“而”的用法和意义与“吾尝跂而望矣”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B. 蟹六跪而二螯C. 吾尝终日而思矣(正确答案)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4.下列对“之”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恻隐之心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④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⑤以子之矛陷子之盾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A. ①②③/⑤/④⑥B. ①⑤/②③④/⑥C. ①/②③⑤/④⑥(正确答案)D. ①⑥/②③/④/⑤5.[2021·浙江岱山月考]对下列各句中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尊还酹江月“尊” 同“樽”,酒杯。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见识。
C. 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性格。
(正确答案)D. 輮以为轮 “揉”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6.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筋骨之强(正确答案)B. 金就砺则利C. 輮以为轮D. 蚓无爪牙之利7.[2021·浙江嘉兴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正确答案)8.[2021·浙江嘉兴期中]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正确答案)D.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9.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
高中文言文 《劝学》《师说》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劝学》《师说》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C解析 A 项“生”同“性”。
B 项“有”同“又”,“暴”同“曝”。
D 项“受”同“授”,“不”同“否”。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学不可以..已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 ⑥年十七,好古文..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③④⑥ 答案 C解析 ②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⑤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⑥古文:古义,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B.⎩⎪⎨⎪⎧而闻者彰.(清楚)而绝.江河(断绝)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官盛则近谀.(谄媚奉承) D.⎩⎪⎨⎪⎧师不必贤.于弟子(贤能)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 答案 C解析 A 项跂:踮起脚后跟。
B 项绝:横渡。
D 项贤:超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学习”。
《劝学》、《师说》练习
《劝学》巩固及拓展性练习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zhòng)参省(cān)锲(qì)跬步(guǐ)B.輮(róu)槁(gǎo)暴(pù)螯(áo)骐骥(jì)C.虽有槁暴(yǒu)砺(lì)驽马(nǔ)蚯蚓(yǐn)D.生非异(shēng)须臾(yú)镂刻(lóu)闻者彰(zhāng)2、下列句中加黑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4、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6.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7.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8.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9.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步其韵奉和一首乃自强步步余马兮山皋D.下饮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日食饮得无衰乎二、阅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0《劝学》《师说》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10课《劝学》《师说》同步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自学检测(一)理解性默写1.“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则)知明而行无过(也)”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4.荀子在《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这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5.荀子《劝学》中认为“骐骥一跃”也不足十步远,“驽马十驾”的“不舍之功”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6.荀子在《劝学》中说让远方的人看见自己,就“登高而招”,即使“臂非加长也”,也会有好的效果。
7.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荀子在《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虽有槁暴”,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 使之然也”,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
(二)重点字词解释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合乎,符合)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接近、靠近)砺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师说》同步练习
劝学》《师说》同步练习1.此题为注音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靛青(dìng)舆马(yú)。
2.此题为词语解释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即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疾病)劝.学(勉励,鼓励)。
3.此题为词类活用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即①吾妻之美.我者②非能水.也③晋军.函陵④填然鼓.之⑤树.之以桑⑥既来之,则安.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⑧登泰山而小.天下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词类活用分类为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
4.此题为古今义辨析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此题为句式辨析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即句读之不知。
6.此题为介词用法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即③于其身也⑤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冉有、XXX见于XXX。
7.此题为通假字辨析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即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8.此题为词类活用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9.此题为注音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即郯.子(tán)六艺经.传(chuán)贻。
XXX,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后人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XXX是望族,所以称他为XXX或XXX。
他和XXX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研究先秦、两汉的“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
XXX的散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文章已经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吾常思考整天,但不如专注于一时的研究;我曾仰望天空,但不如登高远望。
登高招手,手臂没有变长,但视野更广;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变快,但传播更远。
借用车马,不是因为它们自身优越,而是因为它们可以带我们千里;借用船只,不是因为我们擅长水上运动,而是因为它们可以带我们穿越江河。
君子的生命并不与众不同,但他们善于在外物上找到借鉴。
《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练习题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向下)B.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C.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D.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1.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A.下,名词作动词,攻下。
句意: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
故选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古代一种文体,用韵严谨,句式整齐,内容上侧重写景状物以抒情或说理。
B.壬戌,前面的“壬”是天干,后面的“戌”是地支,天干一共十个,地支十二个。
C.美人,本指容貌姣好的女子,古诗文多代指自己倾慕、怀念的人,本文指君王。
D.孟德,是曹操的字,孟仲叔季指兄弟长幼顺序,“孟”排行最长,“季”为最幼。
2.A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用韵严谨,句式整齐”,赋的押韵、句式较为自由。
故选A。
3.下列对第③段选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主客问答是赋常用的传统手法,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寄蜉蝣于天地”体现了作者善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短暂的感叹表达得具体可感。
C.第③段实质是苏轼苦闷心绪的流露,但纵观全文,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一世之雄”的豪情。
3.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文章内容及手法的能力。
D.“意在抒发‘一世之雄’的豪情”错误。
这些描写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故选D。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正:端正C.举匏樽以相属举:举起、端起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4.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B.正:整理。
句意: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
《劝学》《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劝学》《师说》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 āng)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 áng)弘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⑥蚓无爪牙之利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绳(zhòng)槁暴(gǎo)磨砺(lì)锲而不舍(qì)B.须臾(yú)跂望(qí)靛青(diàn)参省乎己(shěng)C.跬步(guǐ)句读(dòu)郯子(tán)生非异也(xìng)D.老聃(dān)阿谀(yú)李蟠(pán)六艺经传(zhuàn)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吾尝终日而思矣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余嘉其能行古道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皆出于此乎C.于其身也不拘于时,学于余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二、情景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劝学《师说》练习(有答案)
《劝学》《师说》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驽.(nú)马嗟.(jiē)乎或不.(fǒu)焉六艺经传.(chuán)B.须臾.(yú)句读.(dòu)虽有槁暴.(bào) 金就砺.(lì)则利C.跬.(guǐ)步舟楫.(jí)锲.(qiè)而不舍木直中.(zhōng)绳D.骐骥.(jì)参省.(xǐng) 金石可镂.(1òu)官盛则近谀.(y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吾从而师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古之学者..千里..必有师不积跬步,无以至B.年十七,好古文..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C.吾尝终日..兴焉..而思矣积土成山,风雨D.师不必..传道授业解惑也..贤于弟子所以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惑.而不从师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B.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拘于时,学于.余D.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非利足也,而.致千里6.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8.在下面这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劝学》《师说》同步练习及答案
曹县一中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00分,40分钟)高一()班姓名一、课内知识检测(75分,每题5分)1.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天下云.集响应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忌不自信C.微斯人,吾谁与归 D.求人可使报秦者5.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非吾所谓..师之..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吾从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D、则.群聚而笑之官盛则.近谀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和传记。
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称代“知识和道理”)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称代前文的“其子”。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称代前文的“童子”。
)D.则群聚而笑之(称代前文所有的“士大夫”。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师说》同步检测班级 姓名 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靛.青(dìng) 舆.马(yú)B.蛟.龙(ji āo) 跬.步(ku ǐ) 骐骥.(jì) 爪.牙(zh ǎo)C.镂.金(lóu) 弩.马(nú) 生.非异(sh ē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 ǐng)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疾病)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准备) 风雨兴.焉(兴起)3.选出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非能水.也 ③晋军.函陵④填然鼓.之 ⑤树.之以桑 ⑥既来之,则安.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⑧登泰山而小.天下 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A.①⑧/②③④⑤/⑦/⑥⑨B.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C.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句读之不知6.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善假于.物也 ③于.其身也④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7.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金就砺则利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輮以为轮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chuán)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āng) 老聃.(dān)C.阿谀.(yú) 授.之书(shòu) 蟠.(pā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10.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吾从而/师之1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2.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③今之众人..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1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乃大惊,问所从.来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15.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不拘于时,学于.余不拘于.时,学于余D.其.皆出于此乎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6.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着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阅读选段一,回答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第二段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的过程。
C.木与金石相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阅读选段二,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与“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既来.之,则安之 21.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2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3.课文默写。
(12分)①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④,善假于物也。
⑤孔子曰:“三人行,。
”⑥位卑则足羞,。
⑦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
⑧,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吾未见其明也。
参考答案:(A项中“靛”读“diàn”;C项中“镂”应读作lòu,“生”应读作xìng;D项中“锲”应读作 qiè) (A项中“揉”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
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
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与例句为定语后置句。
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固定句式。
)(①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②④⑤⑥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对、对于。
)(B项中“有”通“又”,C项中“輮”通“煣”,D项中“生”通“性”。
)(A项中“水”名词动用;B项中“日”名词作状语;D项“上”“下”名词作状语。
)(A.传zhuàn B.苌cháng C.蟠pán)(吾从/而师之)(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判断句)(“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
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更加B.以……为羞耻C.丢弃D.不屑一提,看不起22.(1)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23.课文默写。
①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③无以成江海。
④君子生非异也⑤则必有我师⑥官盛则近谀⑦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⑧句读之不知小学而大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