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PT课件(说课) 苏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江苏教育版21页PPT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江苏教育版21页PPT


代 原
发 现
带 核
子 电原
论 子子




轨 道 原 子 结 构 模 型
电 子 云 模 型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给我们的启迪
①化学认识发展的形式与科学认识发展的形 式一样是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 ②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 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发展的一个关键。 ③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
①金属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失去电子
原子
(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
②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得到电子
(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关系: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 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1.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 →玻尔→量子力学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能量最低原理 ②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是2个)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江苏教育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两千多万种化学物质大多数由原子构成,而人类 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已经历了2500多年.直到20世 纪80年代,科学家才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物体 表面的原子.可你有没有思考过下列问题?
⒉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 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中 元素的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 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 电子的情况
元素
Na Mg O Cl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0 苏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0 苏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特别提醒】 1.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
数+中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有质子的微
粒不一定有电子。如

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例1 (2009 年高考广东卷)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
有关稀土元素16424Sm 与16520Sm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6424Sm 与16520Sm 互为同位素 B.16424Sm 与16520Sm 的质量数相同
(2)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 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 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规律 及电子数相等的微粒
1.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规律(短周期元素) (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H、Li、Na。 (2)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He、Be、Mg。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 Ar。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是次外层3倍的原子:O;是次外层4倍的原子: Ne。
清弦坠满心事,弹落片片梦幻,我该如何用这弦、这韵去丈量你我天涯的距离,一滴泪上的墨香,如何画下你最爱的睡莲? 清影摇曳,眉眼如水,缓缓来到钢琴前为你弹一曲你最爱的《莫失莫忘》,让我借琴声悄悄告诉天涯的你:今夜,我想喜欢一句话:能让人生灿烂的不只有阳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1.3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共35张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1.3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共35张PPT)

原子与对应离子比较,电子数不等, 但质子数、中子、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仍相等
1375Cl -
练习
微粒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氯原子 35
17
18
17
钠离子 23
11
12
10
硫离子 32
16
16
18
8305Br
80
35
45
35
微粒 质子数 中子数
1 1
H(H)
1
0
2 1
H(D)
1
1
3 1
(1)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体积极小、极密实的原子核; (2)原子核占有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 (3)原子核被一个体积很大几乎什么也没有的空间包围着; (4)原子核外的空间里极稀疏地 散布着电子,而电子总电荷数恰好 与原子核中的正电荷数相等。 (原子电中性)
1913年丹麦物理家玻尔提出 量子论
的 脚
atoms andpace.


——Democritus

这 一
感觉上,存在的是缤纷的色彩,浓郁的芬

芳,深深的苦痛,但实际上,存在的是原
子(不可分割的意思)和空间。
·
2500年前 德谟克利特 哲 学 臆 测
感受精神 ·学习方法 ·分享知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课件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课件

元素
化合价
原子最外层电 失去(或得到)电
Na
+1子数目1Fra bibliotek子的数1目
Mg
+2
2
2
O
-2
Cl
-1
6
2
7
1
问题解决
①金属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失去电子
原子 (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
②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得到电子
(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关系: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 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
283
14

15

Si
284
P
285
16

S
286
17

Cl
287
18

Ar
2 88
19

K
2 88 1
20

Ca
2 88 2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2---个-----。 2、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8--个--------。 3、次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1--8---个--------------。 4、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电子数------3---2--个--------。 5、第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
(1)在原子中,电了不能沿着任意轨道绕核旋转,而只 能沿着符合一定条件的轨道旋转。电子在轨道上运动 时,不吸收或放出能量,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2)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轨道运动时可具有不同的能量, 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能级。电子在轨道上 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电子能 量是量子化的)。

优秀课件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件 (共26张PPT)

优秀课件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件 (共26张PPT)
2.道尔顿原子学说
19 世纪初, 道尔顿认为, 物质由原子组成, 原子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
3.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
1897 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提出了一个被称为 “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4.卢瑟福原子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
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表现为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的 原子得到电子,表现为负化合价。
用下面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A
B
C
D
E
BC (1)属于金属原子或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DE (2)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D (3)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gO (4)B、E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列原子结构模型与科学家对 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伏加德罗的原子学说 B.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 C. 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D. 玻尔的核外电子在一定轨道 上运动的观点
提出原子学说的是道尔 顿,故A错误。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 图又叫做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化物:Na2O、MgO;氯化物:NaCl、MgCl2。
(2)根据 Na、Mg、O、Cl 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 目及其最外层电子数目, 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将结果填入下表。
元素
Na Mg O Cl
化合价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PT课件(说课) 苏教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PT课件(说课) 苏教版

第四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28 图1-30, 适当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让学生自主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 “稳定结构”的概念,并回顾巩固练习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写法。这为学生掌握有关原子在发 生化学反应时核外外层电子发生变化等打下基 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留下空间。
第五步:结合NaCl、MgO的形成过程分析,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两点:(1)活泼金属与活泼 非金属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原子易失电子, 非金属易得电子。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会发生变化。讲解完后,完 成P29“问题解决”中的第1题加以巩固练习 。通 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学习 化合价作了铺垫。
板书设计
•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 道尔顿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现代原子模型 • 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前18号元素) • 1.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 • 2.稀有气体最外层是2个或8个,达到稳定结构。 • 3.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 而活泼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 结构”。 • 4.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会发生变化。 •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失去电子,显正价,其化合价数等于原子易得到电子,显 负价,其化合价绝对值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
学习方法
根据《纲要》和《标准》精神,新的学习方式集中表现 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之一。其目的是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 中心的教学格局,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和智慧 潜能。所以,结合《大纲》精神,在这节课,为了学生能更 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引导学生使用以 下学习方法:阅读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化学课件《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优秀ppt 苏教版

化学课件《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优秀ppt 苏教版

3、卢瑟福是如何探索原子结构的?
4、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解释了什么问题? 5、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迪?
6、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中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
了多少?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原子是实心球
“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分层模型 现代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电 子 云
卢瑟福是如何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探明原子内部正电荷 是否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中,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 粒地散布在里面。也即检验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式” 的原子结构模型,选择了a粒子作为“炮弹”来打碎原子,做了 a粒子散射实验. 他当时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作出预测,认为当a粒子穿 过原子时,有的会反弹回来,有的会发生偏转,这是他经 过周密思考提出来的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但是实验的现象:当α粒子射向一片极薄的金属箔时,大 多数a粒子顺利穿过原子,一部分发生了偏转,极少数被 弹回来.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你知道吗
?
水由水分子构成
铜由铜原子直 接及阅读教材P26-27的短文, 针对下列几个问题分组讨论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哪几种模型的演变? 2、电子最早是由哪一位科学家发现的?当时他提出的 原子结构模型是怎么样的?
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原子是实心球
“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分层模型 现代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1课时)优质课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1课时)优质课PPT
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 。 C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2日证实,太空探 测器“旅行者1”号(见图)已经飞出太阳系, 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第1课时)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哲学猜测
By convention there is color, By convention sweetness, By convention bitterness, But in reality there are atoms and space.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纪) ——Democritus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 质子数 第三电子层 电子
第二电子层 第一电子层
1、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 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
质子数 原子核 原子核
第3层 第2层 第 1层
+12
电子层 原子核 带正电
2
8
2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
质子数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上面几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请画出Na、Mg、O 、Cl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 2、解释He、Ne、Ar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观察与思考
+12 2 8
2
+12 2
8
Mg2+
+8
2
6
+8
2
8
O2-
得失电子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说一说:氧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当最外层电子数 >4时,元素原子易得到电子, 你能说说镁原子、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怎样变化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 最外层电子数 <4时,元素原子易失去电子。 与镁离子、氧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异同点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习方法:阅读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原则,我制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 采用问题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引入:由水蒸发这一常 识性问题过渡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展示H2O、 Cu、食盐的图片,揭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 子、离子。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到要研究的课题上来。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福建云霄城关中学 主讲人:祝丽峰
原子结构模型 的演变
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法
教学 过程
学 法
地位和作用
1.本专题的编写与以往的传统教材有很 大的差别。
2.教材通过人类对原子认识的不断深入、 原子结构模型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引入原子 结构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几种典型的原子结构模型,引 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历程,体会科学的艰辛, 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教学素材的交流和讨论,培养与 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交流与讨论 (2)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的实质
而活泼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 结构”。 • 4.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会发生变化。 •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失去电子,显正价,其化合价数等于原子易得到电子,显 负价,其化合价绝对值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
难点: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 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 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 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全面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我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但主要采用
第八步:布置作业:P33第1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理论性很强,内容也很抽象,学生 学习起来会枯燥无味,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成了这节课能 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我在上这节课时,主要采 用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用形 象的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直观,清晰易懂, 而通过问题讨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 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反馈 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再做 适当的讲解和补充,以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3.通过几种典型的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 生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演变的历程,体验科学 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了解钠、镁、 氧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初步了解 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素材的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板书设计
•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 道尔顿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现代原子模型 • 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前18号元素) • 1.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 • 2.稀有气体最外层是2个或8个,达到稳定结构。 • 3.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
第六步:完成P29“问题解决”中的第2题,观察,总结出 第(3)点: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显正价,其化 合价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得到电子,显负价,其化合价绝对值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 子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进一步回顾巩固化 合价的知识。
第七步:展示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了启发式教学,》和《标准》精神,新的学习方式集中表现 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之一。其目的是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 中心的教学格局,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和智慧 潜能。所以,结合《大纲》精神,在这节课,为了学生能更 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引导学生使用以
第二步:在学生形成了“构成物质的
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这一认识后,让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阅读教材26-27页的短文, 并针对下列几个问题分组讨论:
(1)原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2)科学家眼中的原子是怎样的? (3)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有 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步:学生自由讨论,我作出适当的扩充, 如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是从 阴极射线试验中发现电子为起点的,而卢瑟福是根 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可简单 的向学生介绍一下阴极射线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在 讲解过程中适当对情感态度方面作出侧重,引导学 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艰难曲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每 一步进展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而卢瑟福与 波尔的师生关系也应谈及,以此鼓励,激发学生的 创新意识。这一内容为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史教育、 利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提供了便利。
第四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28 图1-30, 适当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让学生自主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 “稳定结构”的概念,并回顾巩固练习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写法。这为学生掌握有关原子在发 生化学反应时核外外层电子发生变化等打下基 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留下空间。
第五步:结合NaCl、MgO的形成过程分析,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两点:(1)活泼金属与活泼 非金属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原子易失电子, 非金属易得电子。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会发生变化。讲解完后,完 成P29“问题解决”中的第1题加以巩固练习 。通 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学习 化合价作了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