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痛反应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麻醉科技术的发展趋势
麻醉科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麻醉科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麻醉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手术病人的手术体验和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手术效率和安全的提升。
本文将就麻醉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全身麻醉技术全身麻醉技术是目前麻醉科技术的主流之一。
随着麻醉药物的研发和麻醉监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全身麻醉技术常用的麻醉药物有七氟醚、异氟醚等,但这些药物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和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寻求更安全、更高效的全身麻醉药物。
二、局部麻醉技术局部麻醉技术是一种注射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以达到麻醉效果的技术。
随着镇痛科学的发展和尖端技术的应用,局部麻醉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硬膜外麻醉、脊麻等。
未来,局部麻醉技术将更加精准、个性化,提高手术病人的术中末梢神经疼痛控制,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
三、镇痛治疗技术镇痛治疗技术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疼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随着对疼痛感知的研究不断深入,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疼痛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革新和发展。
传统的镇痛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药物滥用和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未来镇痛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开发出更安全、效果更明显的镇痛药物和治疗方式,并将个体化治疗作为发展方向。
四、麻醉监测技术麻醉监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测和记录麻醉手术中病人的生理指标来评估病人的麻醉深度和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早期预警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麻醉监测设备也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无创式监测技术、脑功能监测技术等的应用。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麻醉监测技术将更加精准和自动化,减少麻醉师的操作强度和错误率。
五、麻醉模拟技术麻醉模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病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麻醉过程来辅助麻醉师的决策,提高麻醉效果和减少麻醉并发症。
全身麻醉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
摘要:全身麻醉术中出现的术中知晓,是一项严重全麻并发症。出现术中知晓的因素和机
制很多。近年来,麻醉学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和处理术中知晓,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术中 知晓产生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降低术中知哓发生率、监测及预防、如何开展对术中知晓的研
识存在的标志。术中知晓是一 项非常严重的全身麻醉并发 症拉J。尽管现代麻醉药物在不 断改善和优化,麻醉方式在不断 改进,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进 一步加强,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和 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改进, 迄今为止,术中知晓依然常 见”,4J,并仍然是目前全球麻醉 学界面临和尚未解决的难题”J。 2术中知晓的症状
由于对手术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这种意 外的体验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因此术 中知晓对患者可造成轻重不一的精神伤害或心理障 碍,如,患者术后诉说术中疼痛,有的术后整日啼哭 诉痛,连续噩梦,出现恐手术及恐医院症,并可引起
各种神经官能症,包括抑郁、焦虑、对死亡的恐惧
等MJ。Moerman等。川研究者用双盲法分析对照术中 知晓患者的麻醉记录,多数患者描述可以听到手术 室内的声音,感到焦虑、恐惧、无助,其中69%患者因 此导致后遗症即应激紊乱综合征(post
stress
动描述也并未完全消失。临床操作中仍有发生麻醉
下知晓、回忆和记忆的报道。Vickers描述麻醉深度 不足的两种程度。第一种包括回忆或保留了对麻醉 下发生的事件的回忆皿J。意识或外显记忆指故意或 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经历,可用回忆或认知检测来 评价。第二种麻醉深度不足包括对声音输入的反 应,也称作唤醒。早在1990年,Stanski提出麻醉是 对伤害性刺激的无反应和无回忆,不包括麻痹和意
Intraoperaflve Awareness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Leabharlann PEN Zi—sheng,LI
常用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
常用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在科研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全身性麻醉药物可以抑制动物神经系统,使其处于无痛觉、无意识状态,以便于进行实验操作或治疗。
本文将介绍全身性麻醉药物的分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
全身性麻醉药物可根据作用机制分为吸入性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两类。
吸入性麻醉药物通过动物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主要包括氟烷、甲氧氟烷等。
这类药物可以在动物体内迅速分布,起效快,但排出也较快,需要连续给药以维持麻醉状态。
静脉麻醉药物则通过静脉注射进入动物体内,如丙泊酚、硫喷妥钠等。
这类药物起效较慢,但维持时间较长,且对动物循环系统影响较小。
在使用全身性麻醉药物时,需根据实验需求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
吸入法适用于短期、小型实验,可以通过面罩或注射器给予。
静脉注射法则适用于大型、长期实验,需通过静脉穿刺或导管给予。
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动物的呼吸、心率、体温等指标,以及药物使用量和时间。
使用全身性麻醉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根据动物体重、体型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给药。
要避免使用时间过长,以免动物出现耐药性或药物残留。
要动物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应尽量选择不良反应小的全身性麻醉药物,以减少对动物的损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身性麻醉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很多进展。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不仅可以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随着麻醉监控技术的发展,对麻醉药物的用量和麻醉深度的把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在科研和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选择和使用全身性麻醉药物时,需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动物的生理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全身性麻醉药物的研发和麻醉监控技术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科研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动物实验中,麻醉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熵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熵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麻醉科(230001) 章蔚1 方才1 [摘要]自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被应用于脑电图非平稳信号的处理以来,将熵的概念引入了麻醉深度监测领域。
与麻醉深度监测有关的熵包括Shannon熵、Kolmogorov 熵、单值分解熵、近似熵、交叉近似熵、状态熵和反应熵等,尤其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状态熵和反应熵,用于麻醉深度监测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Rudolf-Clausius于1868年首次提出的,最初是物理学的概念。
上世纪40年代末,由于信息理论的需要出现了Shannon熵,50年代末以解决便历理论经典问题而崭露头角的Kolmogorov 熵,以及60年代中期,为研究拓朴动力系统而产生的拓朴熵(topological entropy),都相继诞生;1984年Johnson 和Shore等人进一步将熵引用于信号的功率谱[1]。
简言之,熵是关于不确定性的数学度量。
熵引入麻醉深度监测中是基于1937年Gibbs等首次提出用脑电图(EEG)监测麻醉深度,并将应用EEG信号来监测麻醉深度成为研究的热点。
众所周知,麻醉前后EEG波形会有明显变化,但因EEG个体差异及变化较大,而且不同麻醉药物、不同导联、温度及环境的变化都对EEG信号有较大影响,所以EEG信号一直无法直接应用于临床麻醉。
随着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技术的成熟,产生了反映EEG频域特征的参数中间频率(MF)、频谱边缘频率(SEF)、脑电双频指数(BIS),前两者有各自的缺陷,未能广泛进入临床,最为成功的方法是BIS,虽然它能较灵敏地反映麻醉深度,但由于它存在对不同药物、不同麻醉方法反应不同的缺点,不能独立应用于临床麻醉监测。
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平稳信号的处理,多种熵的分析也是如此,而脑电活动正是一种非平稳信号,所以该方法非常适合于EEG的处理[2]。
BIS麻醉深度监测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BIS麻醉深度监测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患者采取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分析其对麻醉深度的监测与调控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某医院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血流动力学调控麻醉组(对照组)和根据BIS值变化调控麻醉组(观察组),各100例。
就患者应用效果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为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异丙酚的用量、苏醒时间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患者采取BIS监测,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良好的麻醉深度,提升苏醒期质量,保障患者麻醉安全。
关键词: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血流动力学调控;全身麻醉引言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近年来临床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监测脑电活动的指标之一,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的能够准确监测镇静水平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
随着全身麻醉患者的逐渐增加,为了达到术中精准麻醉效果,BIS监测技术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年龄16~90岁,ASAⅠ~Ⅲ级,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用药组(A组)、根据麻醉深度监测意识深度指数(IoC1)、疼痛伤害刺激敏感程度指数(IoC2)、肌电指数(EMG)参数判断麻醉深度调整用药组(B组),每组100例。
1.2麻醉方法B组增加全麻深度监测。
常规检查备好麻醉机、吸引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用品及用药;A组诱导插管程序为:静脉依次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2mg、咪达唑仑3~5mg、丙泊酚70~90mg、苯磺顺阿曲库铵10~12mg、枸缘酸芬太尼150~240μg,患者入睡面罩加压吸氧3~5min,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置入牙垫,导管导囊充气,像皮膏妥善固定导管,连接麻醉呼吸机行人工通气;B组诱导插管程序为: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2mg、咪达唑仑1~1.5mg、芬太尼150μg,分次注入丙泊酚20mg,IoC1数值逐渐下降IoC2数值多在90以上,当IoC1数值下降到某一水平,IoC2数值陡降时的IoC1数值即患者的意识临界点(意识拐点),继而注入诱导插管用药预计量,当IoC1数值在临界点下80%%、IoC2数值在(30±5)稳定1min即插管时机,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等操作同A组。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的新进展
1 全 身麻醉的基本概 念
应 用的技术措施 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 ①脑 电双频指数 ; ②听 觉诱发 电位指数 ; ③麻醉深度监护仪 。 现针对各类麻醉深度监测
技术 的应用要 点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 2 . 1 脑 电双频指数在 全身麻 醉深度监 测 中的应用
麻醉后意识 苏醒进行 预测 , 特异度能够达到 9 4 . 0 %以上 ; 其次, 从
脑代谢 的角度上来说 ,脑 电双 频指数取值与葡萄糖代谢 率存在
极高 的相关性关系 。在脑 电双频指数取值降低的过程当中 , 中枢
神经 的代谢 率也会发生 比例对 等的下降 ,从而可将其作 为对大 脑代谢 情况 的反应指标 ; 最后 , 从 药物的角度 上来说 , 脑 电双频
脑 电双频 指数是 , 建立 在功率 谱 、 以及频 率谱 基础之上 . 融
合对位相 和谐波 , 通过非线性分析方式所生成 的数值 。脑电双频 指数 以 1 0 0分度 为表现形式 , 取值越大 。 则意 味着 大脑受抑制 的 程度 越小 。反之 , 取值 越小 , 则意 味着大 脑受抑制 的程度越 大 。 F D A于 1 9 9 7年批准在全身麻 醉深度监测 中应用脑 电双频指数 . 而后得 到了显著 的发展 。同时 , 大量 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证 实了 : 在有关 患者全身麻醉深度监测 的过程 当中,脑 电双频指数与 患
综
述
C h i 2 — 0 1 4— N O . 0 4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l Tr ea t men t
口固 — — 誓 ■ 譬 誓 _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 的新进展
韩 永 吉
麻醉反应实验报告总结
麻醉反应实验报告总结1. 引言麻醉反应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实验,旨在研究麻醉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麻醉的机制,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2. 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麻醉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反应;2. 探究个体差异对麻醉反应的影响;3. 分析麻醉反应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
3. 实验方法3.1 实验材料- 麻醉药物(如乙醚、丙泊酚等)- 实验对象(志愿者)- 实验设备(如监测仪器、气管导管等)3.2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2. 按照实验方案给予不同的麻醉药物,记录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信息;3. 观察实验对象的麻醉反应,包括心率、呼吸等生理参数的变化,并记录下来;4.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5. 结合统计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4.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麻醉药物进行实验。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实验对象的反应呈正相关关系。
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实验对象的麻醉反应也会显著增强。
2. 实验对象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有的个体对同一剂量的药物反应较强,而有的个体则反应较弱。
3. 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对麻醉药物的反应。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产生差异,从而影响麻醉反应。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认为,在麻醉手术中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来确定合适的麻醉药物剂量,以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5. 实验改进意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 增加样本量:本次实验仅采用了10名实验对象,样本量较小,结果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以后的实验中,可以增加样本量,加强统计分析的可信度。
2. 考虑更多因素:本次实验中仅考虑了给药剂量和个体差异对麻醉反应的影响,以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麻醉反应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
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价
生堡盎醛堂壁查!堂堡!旦箜望鲞箜!塑堡堕!!垒塑壁!鲤墅!翌!型!!盟:№:!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价罗宝蓉康孝荣王保国【摘要】目的评价末梢灌注指数(啊)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可行性。
方法择期颅脑外科手术患者20例,AsAⅡ级,连续监测手指佃I、指端皮温(T)、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心率(HR)。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D)、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1min(t。
)、3min(t2)、气管插管前即刻(h)、插管后即刻(k)、插管后1min(t5)、上头架前即刻(t6)、上头架后即刻(t7)、上头架后1min(tB)、切皮前即刻(b)、切皮后即刻(£。
)、切皮后1min(t】。
),记录各指标。
结果与b比较,t。
时BIs降低,t。
一,、t9。
阿增高,t2。
7、t9“时SP降低,t2一。
、t6。
时DP降低,n。
时HR减慢,t7时HR增快,t6Ⅷ时T升高(P<O.05);与t3比较,t4.,时BIS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降低、sP和DP增高(P<0.05);与t6比较,t7.。
时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聊降低、sP和DP增高、HR增快(P<o.05);与k比较,t.。
,,时BIs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例降低、sP和DP增高(P<o.05)。
什I与sP、DP和HR呈负相关,r分别为一o.618、一o.481、一o.335(P<o.01)。
结论哪可无创、实时、连续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状态下交感张力的变化。
【关键词】应激;麻醉,全身;体积描记术Fjnger廿pperfusionilldex舾ame船unofrespo瑚edm{nggeneralst】h嫡a£U0日∞一r0,辔,KHⅣG舡静ro昭,黝ⅣG日∞g如.D印劬wm∥AM£惦如fogy,&彬醒醌砌n胁sp妇Z,(却i剐蹶觇瑙毋矽肘B龀8Z&诂nces,&咖g100050,仍讹co册甲。
脑功能状态指数(CSI)在全麻中作为镇痛深度监测的实验研究
脑功能状态指数(CSI)在全麻中作为镇痛深度监测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脑功能状态指数(CSI)在全麻中作为镇痛深度监测效果。
方法:收治50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全麻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详细记录患者在插管前后和切皮前后,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BIS,以及CSI。
结果:在气管插管的前后以及切皮刺激的前后,经过比较BIS、CSI,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管插管的前后,以及切皮刺激的前后,在心率,以及收缩压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术中的镇痛深度面,CIS、BIS并不能检测出患者的伤害性刺激反应。
关键词:脑功能状态指数;麻醉;镇痛深度监测由于患者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对麻药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在术中,应该保证麻药安全,摆正麻醉深度的适宜性。
在本研究中,在患者感受伤害性刺激的前后,记录了相应的CSI、BIS值,经过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其可以应用在临床监测镇痛程度方面。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7年5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收治了40例全麻手术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5.4)岁,体重50-85kg,平均体重(68.4±5.6)kg。
丙泊酚靶器官效应室的浓度为4.0μg/ml。
1.2方法对患者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诱导,当患者入室治疗之,全面检测有创动脉压,等到患者的睫毛反射完全消失之后,应用电刺激仪进行刺激,一次刺激与切皮的超强电刺激相一致,其强直刺激为80mA, 50Hz, 0.25ms,4s,依次增加瑞芬太尼靶控效应室浓度,分别为2.0μg/ml, 2.2μg/ml,2.4μg/ml,2.6μg/ml,详细记录血压、心率的变化,尤其要重点观察把心率以及收缩压的变化,这是反应镇痛的重要指标,对于血压以及心率的波动,应该控制在基础值的20%之内,以此作为瑞芬太尼靶控效应室浓度,保证所有患者对疼痛刺激是没有反应的。
麻醉深度指数在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麻醉深度指数在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析麻醉深度指数(BIS)在全身麻醉(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66例进行全麻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
参照组患者由临床麻醉师根据经验给予麻醉剂量,实验组则根据BIS对麻醉深度进行测量和判定结果给予合适的麻醉剂量,并及时调节剂量。
观察麻醉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BIS指数变化情况,并比较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刺激最强时(T2)、完全清醒(T3)4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BIS指数波动均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低于参照组的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5)。
结论在全麻醉手术期间,采用BIS 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可随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小,同时缩短了麻醉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全身麻醉手术;麻醉深度;应用价值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尤其以手术舒适度最为典型。
在手术治疗中麻醉是最为关键的步骤。
麻醉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提高麻醉效果、改善舒适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
同时麻醉剂量的大小对手术镇静以及术后清醒非常关键。
BIS 主要可以反映麻醉镇静深度,对于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以及提高麻醉安全性至关重要[2]。
本文主要针对全麻手术患者给予BIS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在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6月在本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
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监测对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监测对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意识深度指数监测对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分别接受麻醉意识深度指数监测和常规麻醉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用量和苏醒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丙泊酚用量403.2±26.3mg,雷米芬太尼用量0.21±0.14mg,维库溴铵用量7.8±0.8mg,睁眼时间5.2±1.3min,拔管时间6.8±2.1min;对照组患者平均丙泊酚用量468.5±29.2mg,雷米芬太尼用量0.38±0.12mg,维库溴铵用量7.8±0.8mg,睁眼时间10.7±1.6min,拔管时间15.2±2.3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麻醉意识深度指数监测能够减少全凭静脉麻醉用药,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麻醉意识深度指数监测;全凭静脉麻醉用药;苏醒【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5-010-01为了观察麻醉意识深度指数监测对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和苏醒质量的影响,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凭静脉麻醉指证,无手术和麻醉禁忌症。
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2.5±7.7岁;男20例,女14例。
对照组3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6.3±8.2岁;男21例,女13例。
麻醉期间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临床观察分析研究
麻醉期间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临床观察分析研究作者:庞博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通过对麻醉期间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临床观察,分析其影响。
方法观察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周身情况等。
结果患者呼吸道不通畅会影响到呼吸频率和幅度的改变,循环系统指标主要是看患者的血压、脉搏、脉压以及每小时尿量的变化,周身主要看病人的神志变化以及应激反应。
结论在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中还需要观察放置不同体位对呼吸、循环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呼吸系统;麻醉药物;麻醉术;循环系统;麻醉患者在麻醉和手术期间,因为原先存在的疾病,麻醉药物和麻醉术的影响,手术创伤和失血以及患者体位的改变,甚至医源性的措施不当,都会给患者带来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周身一系列的生理指标的变化。
麻醉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出现的这些变化,力求及早发现问题和尽快进行纠正与处理,以减少病情的恶化和避免发生严重的意外情况出现。
1 患者呼吸系统指标的观察患者在麻醉期间对病人呼吸的观察主要是看患者的呼吸频率、幅度和呼吸通道通畅度,呼吸道不通畅又会影响到呼吸频率和幅度的改变。
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识别呼吸异常情况。
浅而快的呼吸是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常会使呼吸通气量显著减低,引起患者低氧血症情况的出现;呼吸道梗阻时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吸气时胸廓软组织会凹陷,辅助呼吸肌用力,出现鼻翼呼吸,甚至全身出现紫绀。
潮气量减低者,可能会因为麻醉过深使患者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或肌松药的残余影响,或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所造成。
麻醉、手术中除作上述观察以外,尚可应用潮气量表精确测定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
潮气量VT=7ml/kg(成人约为500ml),每分钟通气量V约为600ml(呼吸频率12×500ml)。
对危重和大手术病人,还可作动脉血气分析,随时显示血液内的酸碱值及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等各项生理指标,供麻醉医师判断病情的参考依据。
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新进展
了便 利 条 件 。
1 脑电双频指数 ( i et dx BS Bs e a i e 。 I) p r n l
BS来源于双额 脑电图的记 录 , I 并计 算脑 电图的双谱 和
中, 它可 以预测记 忆减退 , 还能定位相应 的神 经解剖结构 , 是 研 究全身麻 醉效应成分 的新手段 。 当患者 处于无 意识状 态
听 觉是麻 醉过程 中最后 消失的一个感 觉, 是清 醒时最 也 先恢复的感 觉, 它是随着麻醉的加深 而逐 渐被 抑制 。听 觉诱 发 电位是指 听觉 系统在接 受声音刺激后 , 从耳 蜗至各级 听觉
中枢产 生的相应 电活 动 , 1 共 1个 波形 , 为 3个部分 : 干 分 脑 听 觉诱发 电位 ( A P 接 受刺激后 0~1 BE, 0s出现 , 主要反 映刺 激传至脑干及其 处理过 程) 中潜伏期 听 觉诱 发 电位 ( L - , M A E , 受刺激后 1 P 接 0~10 S出现 , 0 主要 产 生于 内侧 膝状体 和 初级 听皮层 ) 长 潜伏 期 听觉诱发 电位 ( I E 在 刺激 后 和 I. P, A
能量谱参数 ( 傅立叶转换 )再 与临床 资料进行 相 关分析 , , 使 用 多因素 回归模 型将 每 个特性参数 在 达到 临床 麻 醉 目标点
中的相对作 用最后 转换 为线性数字化指数 J 。用 0—10分 0
度表 示, 通常认 为 8 0~10为清醒状 态,o~ 9为浅麻 醉状 0 6 7
目的。14 87年 P me 将麻 醉 深度 分 为陶 醉期 , l l o y 兴奋 期 ( 有
或 无意识 ) 和较深 的麻 醉期 。13 97年 G ee 提 出经典 的 乙 u dl 醚麻 醉分期 , 即第一期为痛觉 消失期 , 第二期 为谵妄 兴奋 期 , 第三期 为外科手术期 , 由浅至深 分 为 4级 , 四期 为延 髓麻 第
BIS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Ibrahim等研究发现,BIS值监测可很好反映异 丙酚麻醉镇静的深度。 Connor等也通过研究指出BIS提供了一种广 泛应用的能持续和可靠地测定镇静-催眠药物 作用的方法,它可同步、定量地反映病人的 镇静程度。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BIS监测,可以对临床上常用镇静药的药 代动力学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寻求最佳的 镇静方案,达到最理想的临床疗效。 BIS监测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插管 时间。 但Weatherburn通过研究指出,BIS监测并不 能减少ICU病人镇静药物的用量、应用呼吸 机的时间或在ICU的住院时间。
BIS在判定预后方面的局限性
BIS的变异较大,如EMG的增加可引起BIS的假性升高,在 反映区别意识状态的转换上不及CSI(脑状态指数)、AAI(体 感诱发电位指数)敏感,且与镇静、催眠成都相关,在预测 有害刺激反应和体动上不如CSI、AAI,反应较真实的脑电活 动延迟10-20s。 BIS监测是对现存脑功能状态的判断,而临床预后与原发疾病 和治疗关系密切,这也是电生理检查用来判定脑损伤患者预 后的局限性。 所以应用BIS监测的同时,应用其他方法监测脑干功能结合 临床观察、颅内压测量、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将使昏迷患者的 预后判断可能更为准确。
Hockaday报道了39 例心肺复苏术后病人,应用脑电图来判 断预后,发现预后与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有文献报道,动态脑电图对预后判断的敏感率为83.3%,特 异性达100%,预后评估的准确率91.7%,对预后评估的错 误率为0[29]。 一些研究也表明动态脑电图结果与临床最终转归大体相一致, 在预后估计方面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对昏迷病人预后判断的 主要方法。 Dunham等通过对18例严重脑损伤的ICU患者预后的研究发 现,BIS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BIS值≥60提示预后良 好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论文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的探讨【摘要】麻醉深度监测作为麻醉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进行全省麻醉时,为保证麻醉安全性,需进行麻醉深度监测,本文就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做了部分探讨【关键词】全身麻醉;深度监测,麻醉安全性自华佗发现麻醉药以来,麻醉技术减少了无数手术病人的疼痛之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类麻醉药发展迅速,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也大量应用于各类手术当中。
全身麻醉的同时麻醉深度、意识状态常被掩盖或难以判断以致出现各类医学事故,对病人造成更大的病害,全身麻醉深度检测也就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就全身麻醉深度监测展开论述。
1 全身麻醉概念及过程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进入体内,抑制中枢神经使神志(暂时)消失统称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具体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
麻醉诱导是使病人从清醒的状态转变为意识消失状态的过程。
通常使用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等。
病人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如下过程:由意识清醒状态到意识消失;由正常呼吸到呼吸停止,此过程中麻醉医师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控制病人呼吸,保证病人所需要的氧气供应(使用一种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用呼吸机代替病人的呼吸);由痛觉存在到消失等。
这期间病人生命功能发生较大变化,需严密监测,随时准备处理发生的情况。
但病人没有痛苦的感觉,无需担心、害怕。
诱导期过后,外科医生准备手术,诱导期麻醉药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在手术中要不断应用麻醉药物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
通常有静脉全麻药、吸入全麻药等,并根据手术刺激的强度调整麻醉深度,据麻醉深度和药物对病人的影响调整用药,即进入麻醉过程的维持期。
麻醉医师在维持期进行各种监测,随时观察手术操作等因素对病人生命的影响,必要时进行治疗,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当手术结束后,病人进入恢复期。
麻醉药物将被停止使用,一些药物将被用来逆转麻醉药物的作用。
病人的意识将逐渐恢复,病人的生命症状仍被持续监护,一些药物用来减少你的不适,当病人的呼吸功能恢复较好时拔除气管导管。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进展对全身麻醉深度进行监测,有利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有效发挥,对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与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醉深度监测是临床麻醉科医生日常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论述了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原理、应用情况及其进展等。
标签:麻醉深度;监测;脑电双频指数;麻醉趋势指数;进展麻醉学现已发展百余年,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各类麻醉药的发展日新月异,麻醉方式也不断的更新与优化。
临床上,麻醉不当将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心理危害。
麻醉深度的监测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麻醉深度调控的好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术后恢复的快慢以及围术期安全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手术中麻醉深度的监测成为麻醉医师所关注的问题。
笔者现针对目前全身麻醉深度监测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进行综述。
1 基本概念全身麻醉指的是麻醉药通过吸人、静脉进人体内,抑制中枢神经使神志产生暂时、可逆性的消失。
麻醉深度是指全麻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意识和记忆状态,且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降至最低的程度。
使用全身麻醉时,在手术中要不断的使用麻醉药物以维持麻醉深度。
2 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方法2.1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监测尽管近年来麻醉监测仪发展迅速,但临床体征的观察仍是判断麻醉深度的基本方法。
临床体征总体来说是机体对外科伤害性刺激和麻醉药的反应。
依据临床体征和症状的主观评价包括:①循环系统:因监测技术简单、方便,目前临床上许多麻醉医师均根据血压和心率变化来调控麻醉深度。
②呼吸系统:据患者呼吸模式和节律、潮气量的变化,判断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的麻醉深度。
③眼征:麻醉深度影响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
眼球运动和流泪现象亦可以判定麻醉深度。
④皮肤体征:颜面和手掌出汗增多可能为麻醉过浅。
⑤消化道体征:麻醉较浅时可发生吞咽和呕吐。
麻醉加深可抑制肠鸣音、唾液和其它分泌。
⑥骨骼肌反应:患者对手术刺激是否有动的反应可表明麻醉是否适当。
2.2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监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逐次心跳间期的微小变异,它部分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
麻醉深度监测对全身麻醉恢复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
麻醉深度监测对全身麻醉恢复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作者:鹿曼曼杨改生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01期[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全身麻醉手术中麻醉深度监测对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应用麻醉深度监测,如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或脑电双频指数(BIS),或未应用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
结果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受试者743例。
在全身麻醉中,应用AAI监测或BIS监测时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未应用任何麻醉深度监测者明显缩短(P < 0.05);应用AAI监测者与应用BIS监测者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全身麻醉中应用麻醉深度监测,可以缩短麻醉结束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
应用AAI 监测与BIS监测麻醉深度对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相当。
[关键词] 全身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深度监测;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a)-0071-04Meta-analysis of effect of the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on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with general anesthesiaLU Manman YANG Gaishe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14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on the recovery time after the operation. 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was performed in CNKI, Wanfang, VIP, PubM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about application or un-application of anesthetic depth monitoring after the operation, such as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AAI) and bispectral index (BIS) were collected. The quality of studies was assessed and data was extracte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the using of RevMan 5.0 software, the clinical impact of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by the conducting of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was observed. Results A total of 743 subjects in 11 R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re was an obviously reducing in the eye opening time, extubation time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in patients with AAI or BIS monitoring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ny anesthetic depth monitoring (P < 0.05). Nevertheles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ye opening time, extubation time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time between patients with AAI monitoring and patients with BIS monitoring (P > 0.05). Conclusion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in general anesthesia can decrease the eye opening time,extubation time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There has equal effect on between AAI monitoring and BIS of depth monitoring of anesthesia reducing for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in general anesthesia.[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Meta-analysis全身麻醉是指利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状态,完整的麻醉状态是指意识消失、术中无知晓、镇痛完善、肌松完全、可逆性和选择性的抑制的复合效应[1]。
全身麻醉期间的知晓和回忆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期间的知晓和回忆研究进展徐丽;田国刚【摘要】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refers to the presence of consciousnes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during surgery and patients recalling related events after surgery. Patients experiencing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may develop sever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hich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o monitor this phenomenon, new research has been performed. However, current techniques for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in-cluding those based o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are of low credibility. As the absence of a unified standard for intra-operative EEG monitoring brings difficulties for medical works to detect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how to prevent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remains a problem need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术中知晓指患者在经历全身麻醉的手术过程中存在意识且术后可以回忆起术中发生的相关事件。
麻醉科中的新技术与进展
麻醉科中的新技术与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麻醉科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技术与进展。
这些新技术和进展为麻醉科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工具,有效提升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麻醉科中的新技术与进展,并对其应用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神经监测技术是近年来麻醉科中的重要进展之一。
通过神经监测技术,麻醉科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从而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浓度,减少麻醉的风险。
神经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椎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等领域,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在脊椎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以监测脊髓功能,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神经监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和神经组织,减少手术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发生风险。
二、全身麻醉在麻醉科中的应用全身麻醉是目前麻醉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相比于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可以麻醉患者的全身,使其完全失去痛觉和意识,从而进行各种复杂的手术。
全身麻醉通常会使用麻醉药物和肌松药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不断改进,麻醉科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要,调整麻醉的深度和稳定性。
麻醉科医生还可以通过全身麻醉技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类型,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
三、镇痛技术的进展镇痛是麻醉科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镇痛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术后不适,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近年来,麻醉科中的镇痛技术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硬膜外镇痛是一种通过向硬膜外腔注射镇痛药物,以达到镇痛效果的技术。
硬膜外镇痛具有镇痛效果迅速、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势。
硬膜外镇痛技术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和分娩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神经阻滞技术也是麻醉科中的重要镇痛技术之一。
通过神经阻滞技术,麻醉科医生可以将镇痛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阻滞区域,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 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痛反应监测是较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 步,对临床麻醉的要求必然会进一步提高,精准镇痛的实现需要成熟可 靠的痛反应监测技术。在一定条件下,现有的痛反应监测指标与痛反应 变化的相关性,使其有望能比血压、心率更好地指导镇痛,但对于各个 痛反应监测指标的研究总体上尚未形成定论。由于采集和分析方法存在 局限性,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对不同类型伤害性刺激的敏感度是否相同, 不同手术部位的痛反应测量是否一致,患者个体差异(年龄、血管硬化、 神经功能异常等)对监测的影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对测量的影响。综 上所述,目前对于全身麻醉术中痛反应的监测,在一定条件下,一部分 可以实现,理想的痛反应监测指标尚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分析末梢循环的监测指标
2、灌注指数(PI) ▪ PPG波形可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但无法对痛反应进行量化监测。
PI是PPG的一种分析方法,光电探头检测的PPG波形由两部分组成: ①搏动性组织(变化着的小动脉血)吸收的光量称搏动性信号(AC), 与动脉血容量的波动有关。 ②非搏动性组织(静脉血、肌肉和其他组织)吸收的光量称非搏动性信号 (DC),常保持相对恒定,PI=AC/DC×100%。镇痛不足时,交感神经 活动增强,血管收缩,导致AC减弱,PI值变小,故PI值越大表示镇痛越 充分,PI值越小表示镇痛越不足。
基于分析瞳孔的监测指标
▪ 基于分析瞳孔的监测指标为瞳孔疼痛指数(PPI),通过瞳孔直径 的变化和瞳孔对光反射的不稳定性评估痛反应。PPI是通过监测仪 监测瞳孔直径,同时将100 Hz的电刺激作用于前臂,调整电流由 10~60 mA逐渐增大,直至瞳孔直径增幅超过基准值的13%,然 后把记录到的电流值进行量化后,得到数值1~9,PPI值越大表示 痛反应越强烈,当PPI值>4时表示镇痛不足。
▪ HRV 分析可较好地评价自主神经功能,反映痛反应的变化,但无 法对痛反应进行量化监测。针对这种情况,法国Lille大学研发的 ANI监测仪,通过250 Hz数字心电图检测到心电R-R波序列,对 R-R波进行小波变换,得到R-R 波序列的高频信号曲线,通过计 算AUC来评估副交感神经张力。ANI范围为0~100,主要反映副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ANI值越高表示镇痛越充足,当ANI数值 <50时,意味着交感神经活动增强,通常与镇痛不足有关
基于分析心率的监测指标
▪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HRV 的应用中,HF变化与术中痛反应的变 化相关。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人群的个体差异大,交感和副交感 神经的影响因素众多,目前以HRV变化趋势作为镇痛参考,尚无 法进行定量比较,故单纯依靠HRV难以满足痛反应监测的实际需 求。
基于分析心率的监测指标
2、镇痛与伤害性刺激指数(ANI)
▪ PREP是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产生疼痛,由痛觉引发的脑诱发 电位。临床研究常用的刺激技术有电刺激、激光刺激、化学性刺 激,由于化学性刺激持续时间较长,目前大多采用电刺激或激光 刺激;电刺激在产生痛觉时,同时会激活非痛觉神经Aβ纤维,伤 害感受特异性较差,故可采用皮内电刺激法以获得更加可信的疼 痛信号。激光刺激诱发电位能够特异性激活伤害性感受器,是较 理想的疼痛刺激技术。
前言
▪ 痛觉是以意识存在为基础,受感觉、专注程度、情绪、意识状态 和经验等因素影响。因此,在麻醉状态下很难对疼痛进行客观的 测定。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除了产生疼痛的主观感觉外, 还表现为不同病理生理活动的痛反应变化,如植物神经功能变化 影响心率的调节,外周血管张力增加造成末梢灌注的减少,神经 冲动在大脑皮层诱发脑电的改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造成瞳孔直 径的增大。通过分析痛反应的变化来判断镇痛深度,衍生出多个 监测指标。
基于分析瞳孔的监测指标
▪ 一项对丙泊酚静脉麻醉的研究发现,在血压和心率尚未发生改变 时,PPI可监测到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反应。PPI还可用来评估 镇静状态下危重患者的痛反应。然而,麻醉状态下瞳孔直径的变 化不仅与痛反应相关,丙泊酚的使用对其亦有影响。阿片类药物 本身的缩瞳作用,会影响PPI的监测。
基于分析末梢循环的监测指标
▪ 近期有关PI临床应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全身麻醉插管的PI值与插管时刺 激的变化相关。行七氟烷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的患者PI值随着手术 刺激增加而减小,当给予足够镇痛药物时,随着痛反应减弱,PI值增大。 对ICU 中的危重患者施加伤害性刺激后,PI值与其行为疼痛量表的分值 变化呈显著相关性。术后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患者PI值与疼痛VAS评分 呈显著相关性,对神经阻滞缓解疼痛的效果判断,PI具有很好的指导价 值。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不同个体PI值的变化波动较大,对痛反应监测 尚未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
▪ 临床多通过监测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来判断麻 醉深度。目前,可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四个成串刺激 (TOF)监测镇静和肌肉松弛深度,尚无监测镇痛程度的客观特 异性指标。全身麻醉时,患者意识消失,无法对镇痛效果进行主 观表达,但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反应始终存在。因此,可通过 监测痛反应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来评估镇痛效果,以下对全身麻 醉术中痛反应监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同时分析心率与末梢灌注的监测指标
▪ 在指导术中镇痛药物使用方面,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 镇痛方式相比,SPI指导镇痛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但 在一项腹腔镜胆囊手术的研究中,SPI指导镇痛却需要更多的镇痛 药物。手术结束时的SPI值与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不能通 过手术结束时的SPI值预测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2~16岁的儿童 手术中,SPI值与儿童年龄呈显著负相关。
全身麻醉痛反 应监测指标的 研究进展
副标题
前言
▪ 全身麻醉是指由麻醉药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 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等。 全身麻醉包括镇静(意识消失)、镇痛(抑制和减轻痛反应)和 制动(肌肉松弛),故麻醉深度是镇静、镇痛、制动三者综合状 态的反映。
前言
谢谢观看
基于分析脑电的监测指标
▪ 目前研发人员推荐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术中维持镇痛指数值为 40~60,镇痛指数数值越高,表示痛反应越强烈。目前已有研究 结果表明,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全身麻醉手术中,镇痛指数 能够监测痛反应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与伤害性刺激过程一致。
基于分析脑电的监测指标
3、痛觉诱发电位(PREP)
基于分析心率的监测指标
▪ 关于ANI的临床应用,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身麻醉诱导插 管时,ANI数值与血流动力学呈线性负相关。在成人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中,ANI可准确反映伤害性刺激引起痛反应的变化,在儿 童手术中,对于镇痛深度的评估,ANI的指导意义优于血流动力 学指标,在成人肥胖患者手术中,ANI指导镇痛可减少阿片类药 物的使用。
基于分析末梢循环的监测指标
▪ 在临床应用中,PPG波形与痛反应相关,但使用PPG 对痛反应进 行量化评估时,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分析。在局部麻醉的部位进行 PPG波形记录,可反映局部交感神经阻断后血管的扩张作用,从 而对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和阻滞持续时间进行判断。最近的研 究结果表明,手术中经鼻黏膜监测的PPG波形与痛反应有更好的 相关性。
基于分析心率的监测指标
1. 心率变异性(HRV)
▪ HRV是指连续心搏间瞬时心率的微小涨落,是窦房结受自主神经 作用的结果。副交感神经兴奋可降低心率,其对心率的调节作用 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短,每次只影响几次心跳,之后心率回到 心脏的固有频率。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升高,对心率调节作用的 起效稍慢,其调节可影响连续多次心跳。可见,HRV作为一种评 估自主神经系统的非侵入性方法,可评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的平衡性。
同时分析心率与末梢灌注的监测指标
▪ 同时分析心率与末梢灌注的监测指标为体积描记指数(SPI)。HRV和 PPG均可反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且已被证实可反映镇 痛水平。2007年Huiku等对60例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的HRV 与PPG的 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SPI的计算方法,SPI由美国通用(GE) 麻醉机氧饱和探头监测得到的心脏搏动间期和脉搏波幅计算得到,计算 公式为SPI=100-(0.3×标准心脏搏动间期+0.7×容积描记的脉搏波 幅),取值范围为0~100。数值过高表示镇痛不足。美国GE公司推荐 术中SPI值应<50。目前在临床工作中,SPI值为20~50是普遍可接受的 范围。
基于分析末梢循环的监测指标
1、光电容积脉搏波(PPG)
▪ PPG借助光电探头通过检测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光谱 吸收值及其差异,计算出相应组织的动脉血波动量。通过脉搏氧饱和度 仪探头检测到的PPG,能够反映指端动脉血容量波动性变化,其形态、 波幅与动脉血压波形相似,与指端血管张力有关,受交感神经调节。当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PPG波幅降低,交感 神经活动减弱,外周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PPG波幅升高。因此,通 过对PPG的波幅和波形进行分析,可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状态,达到对痛 反应监测的目的。
基于分析心率的监测指标
▪ HRV有多种分析方法,用于全身麻醉手术中镇痛监测的是频域分析法, 把连续记录的心电图经快速傅里叶转换得到以频率为横坐标、功率能量 为纵坐标的心率功率谱。典型的两个频谱带:
①高频带(HF)为0.15~0.50 Hz,反映心脏迷走神经活动性的变化。 ②低频带(LF)为0.04~0.15 Hz,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影响, 其 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性。
基于分析脑电的监测指标
1、状态(SE)和反应熵(RE)
▪ 熵指数对麻醉深度的监测是采集脑电图和前额肌电图信号,运用特殊的运算方 式将电信号通过计算用数字表达出来。以熵模型为基础计算出两个参数,分别 为SE和RE。SE收集计算0.8~32.0 Hz电信号,信号主要来源于脑电图,反映麻 醉的镇静成分,类似于BIS。RE收集计算0.8~47.0 Hz电信号,信号来源于脑 电图和前额肌电图,可同时反映镇静和镇痛。SE值为0~91,RE值为0~100, RE值常≥SE值,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痛反应,RE值增大,RE与SE的 差值增大。临床中多以RE与SE的差值评估痛反应,当RE与SE的差值>5~10时, 提示痛反应增加,镇痛深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