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液

合集下载

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方法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菌落性检测方法,它可以用于检测许多细菌的存在,以及它们的致病性和抗药性。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微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菌的存在,以及它们的致病性和抗药性。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出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药性,从而帮助医生和科学家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是,用特殊的染料将细菌的外壁染色,以此来检测细菌的存在,以及它们的致病性和抗药性。

这种染料可以染色细菌的外壁,从而使细菌可以在显微镜下被观察到。

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方法是:
1、准备染色液:首先,需要准备一种染色液,可以用一种染料和一种能够起到溶剂作用的液体混合制成。

2、涂抹染色液:然后,将染色液涂抹在被检测的细菌样本上,使其完全覆盖样本表面。

3、烘烤:接下来,将染色液涂抹的样本置于烘烤箱中,在烘烤箱中将温度调节到70℃,烘烤时间为20分钟。

4、洗涤:烘烤完成后,将样本放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可以加入一些去污剂,以去除染色液中的污垢。

5、观察:最后,将洗涤后的样本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菌的外壁被染料染色,从而检测出细菌的存在,以及它们的致病性和抗药性。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菌落性检测方法,它可以用于检测许多细菌的存在,以及它们的致病性和抗药性。

它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出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药性,从而帮助医生和科学家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准备染色液,然后将染色液涂抹在样本上,接着烘烤,再洗涤,最后将样本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检测出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药性。

革兰染色的原理

革兰染色的原理

革兰染色的原理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染色方法,它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利用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通过特定的染色步骤将细菌染色成紫色或粉红色,从而实现对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首先,革兰染色需要使用革兰染色液,它由紫晶紫和碘酒组成。

在染色过程中,细菌的细胞壁对染色液的渗透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含有较多的穿透性蛋白质,可以较容易地将染色液渗透到细胞内部,使细菌呈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含有较多的脂质,对染色液的渗透性较差,因此在后续的脱色步骤中可以被碘酒去除紫色染料,再用粉红色染料染色。

其次,革兰染色的步骤包括涂片、烘烤、革兰染色、脱色和复染。

在涂片步骤中,将待检细菌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用火焰烘烤使细菌固定在载玻片上。

然后将载玻片浸入革兰染色液中,使细菌染色。

接着用碘酒脱色,最后再用粉红色染料复染。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细菌染色成紫色或粉红色,从而实现对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革兰染色的原理简单易懂,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在涂片步骤中,要注意细菌悬液的浓度和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以保证染色的准确性。

在烘烤步骤中,要控制好火焰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烤焦细菌。

在染色、脱色和复染步骤中,要控制好每一步的时间,以保证染色效果的准确性。

总之,革兰染色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细菌分类染色方法,它通过染色液对细菌细胞壁的特异性作用,将细菌染色成紫色或粉红色,从而实现对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细节,以保证染色效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用于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染色方法。

该方法由丹麦细菌学家克里斯汀·革兰发现并发展起来,于1884年首次发布。

革兰氏染色法能够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验室应用价值。

染色:将待检测的细菌接种于玻璃片上,用火焰烘烤杀灭细菌并固定在玻璃片上。

接着,将玻璃片放入甲醇中,用火焰加热将甲醇蒸发。

然后,将玻璃片浸泡在革兰之前的染色液中,染色液由紫色的亚甲基紫和碘化钾组成。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紫色染料使细菌固定在玻璃片上。

洗涤:将玻璃片放入碘化钾溶液中洗涤。

碘化钾能与细菌细胞壁上的一些成分形成复合物,使细菌呈现蓝色。

固定:将玻璃片放入醇中洗涤。

醇有助于将紫色染料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中洗去。

显微观察:将玻璃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

在显微镜下,革兰阳性菌呈现紫色,而革兰阴性菌呈现红色。

根据这一特征,可以进行细菌的初步分类和鉴定。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的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厚的细菌细胞壁,由于其壁中含有较多的肽聚糖和穿过壁的肽聚糖横向支链,革兰阳性菌在染色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固定紫色染料,显示为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具有较薄的细菌细胞壁,壁中的肽聚糖和肽聚糖支链较少,使得革兰阴性菌无法固定紫色染料,而显示为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还与染色液中紫色染料的结构有关。

紫色染料中的亚甲基紫分子带有正电荷,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较多的负电荷物质使其对亚甲基紫具有亲和力,从而固定了紫色染料。

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负电荷物质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固定紫色染料,而被酒精洗去,再经过后续的红色染料染色,显示为红色。

然而,革兰氏染色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一些细菌可能失去一些特性,导致染色结果不准确。

此外,一些细菌在真菌的单位时间染色效果不佳,也需要进行其他进一步的鉴定方法。

因此,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革兰氏染色法常常与其他染色方法和生化试验相结合使用,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于细菌分类和鉴定的染色方法。

其原理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

细菌细胞壁可分为两种类型: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为简单,主要由厚重的层状胞壁组成,内含多量的胞壁多糖和茶碱醇。

革兰氏染色中,首先对细菌的薄片进行革兰染色液(紫色染色剂)处理,革兰染色剂中含有结合胞壁多糖的染料。

在革兰氏阳性菌中,由于细胞壁的厚重和结构的特殊性,染色剂会穿透细胞壁并结合到胞内,使得菌体显色。

接着,在加入碘的溶液进行固定,形成革兰氏阳性细菌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复杂,相对较薄,由内外两层膜组成。

在革兰氏染色中,染色剂穿过细胞膜后无法穿透到内膜,进而无法固定在细菌内部,因此无法显色。

在染色过程中,加入酒精或醋酸等溶液进行洗涤,将外膜破坏。

然后再染上蓝色染料,使得细胞显示为淡蓝色。

因此,在革兰氏染色中,革兰氏阴性菌会呈现淡蓝色。

通过革兰氏染色,能够快速区分和鉴定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于判断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有重要意义。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革兰氏染色液保质期:2-8度一年.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

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

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1、标本处理:(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

(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

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

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4.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简述革兰染色的原理

简述革兰染色的原理

简述革兰染色的原理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和鉴定方法,它是由丹麦细菌学家Christian Gram于1884年首次提出的。

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利用革兰染色液将细菌染色,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染色情况,从而区分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细菌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革兰染色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待测的细菌涂抹在玻片上,并用火焰烘烤,使细菌固定在玻片上。

第二步,将固定的细菌涂上革兰染色液,革兰染色液由紫晶染料和碘酒组成。

在革兰染色液的作用下,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会呈现出不同的染色效果。

第三步,用乙醇洗去多余的染色液,然后用碘酒固定染色。

第四步,用洗涤液洗净玻片,使细菌染色均匀。

最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染色情况。

革兰氏阳性菌在革兰染色后呈紫色或紫蓝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在革兰染色后呈粉红色或红色。

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大量的肽聚糖和穿过肽聚糖的茎突肽组成,这使得革兰氏阳性菌在革兰染色时能够保留紫晶染料。

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由较少的肽聚糖和较多的脂多糖组成,这使得革兰氏阴性菌在乙醇洗去多余染色液后能够被碘酒固定,而不再能够保留紫晶染料。

革兰染色的原理简单易行,且结果明显,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革兰染色,医生可以快速判断病原菌的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微生物学研究中,革兰染色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

总的来说,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差异,通过染色液的作用使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呈现出不同的染色效果,从而实现对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革兰染色在临床诊断和微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细菌分类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和步骤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它可以将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这种染色方法是由丹麦微生物学家Christian Gram于1884年首次提出的。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是利用细菌细胞壁的特性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聚糖和肽聚糖,革兰氏氏染色法通过不同的处理步骤,使得细菌细胞壁的特性在染色过程中显现出来。

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细菌涂片:首先,从培养基中取一小块细菌培养物,涂抹在玻璃片上,形成细菌涂片。

2. 固定:将细菌涂片在空气中晾干,然后用火焰快速烘烤,使细菌固定在玻璃片上。

3. 染色:将固定的细菌涂片放入革兰染色液中浸泡几分钟。

革兰染色液主要由紫晶染料和碘酒组成。

紫晶染料可以渗透进入细菌细胞壁,而碘酒可以固定染色物质。

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革兰氏阳性菌染色过度。

4. 洗涤:用蒸馏水冲洗细菌涂片,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5. 差染:将细菌涂片放入酒精-醋酸溶液中浸泡几秒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这一步是为了除去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染色剂。

6. 洗涤:再次用蒸馏水冲洗细菌涂片。

7. 对比染色:将细菌涂片放入苏木精染色液中浸泡几分钟。

苏木精染色液会将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

8. 洗涤:用蒸馏水冲洗细菌涂片。

9. 干燥:将细菌涂片放入通风处晾干。

通过上述步骤,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在染色后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在染色后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基于细菌细胞壁的差异。

细菌细胞壁是由多聚糖和肽聚糖组成的。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含有大量的多聚糖和肽聚糖,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含有较少的多聚糖和肽聚糖。

在染色过程中,革兰染色液中的紫晶染料可以渗透进入细菌细胞壁,并与细菌细胞内的多聚糖和肽聚糖结合,使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紫晶染料不能渗透进去,因此在差染过程中被苏木精染色液染成红色。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记录表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记录表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记录表
SYS/BD-ZY-J-035-1-A
配制日期
配制过程
配制量
配制人
保质期
①结晶紫配制液:称取g结晶紫溶于ml 95%酒精中形成A液。称取g草酸铵溶于ml蒸馏水中形成B液。混合AB液,静置48h,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②碘液配制:称取g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加入g碘,待碘全部溶解后,加蒸馏水பைடு நூலகம்释至ml。
③番红染液配制:称取番红g溶解于ml95%酒精中,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ml。
④95%酒精ml。
③番红染液配制:称取番红g溶解于ml95%酒精中,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ml。
④95%酒精ml。
①结晶紫配制液:称取g结晶紫溶于ml 95%酒精中形成A液。称取g草酸铵溶于ml蒸馏水中形成B液。混合AB液,静置48h,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②碘液配制:称取g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加入g碘,待碘全部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ml。

革兰氏染色液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液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液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

以下将详细介绍革兰氏染色液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1、涂片制备首先,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小滴生理盐水。

然后,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少量待检细菌培养物,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形成薄薄的菌膜。

最后,让涂片自然干燥。

2、固定将干燥后的涂片通过火焰加热固定,加热时要让玻片背面接触火焰,来回通过 2 3 次,以杀死细菌并使其牢固地附着在玻片上。

3、初染在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色 1 2 分钟。

之后,用细水流轻轻冲洗涂片,直至流下的水无色为止。

4、媒染滴加碘液覆盖涂片,媒染 1 分钟。

同样用细水流冲洗,去除多余的碘液。

5、脱色用 95%的乙醇脱色,脱色时间约 20 30 秒,直到流出的乙醇无色或稍显淡紫色为止。

立即用细水流冲洗,终止脱色。

6、复染滴加沙黄复染液,染色 1 2 分钟。

用细水流冲洗,吸干水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二、注意事项1、涂片质量涂片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导致细菌重叠,难以分辨。

涂片应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厚、局部薄的情况。

2、固定温度和时间固定时火焰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细菌形态。

固定时间要适中,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染色结果。

3、染色时间每种染色液的染色时间都要严格控制。

初染时间不足,会导致革兰氏阳性菌染色不充分;时间过长,则可能使革兰氏阴性菌也染上颜色。

脱色时间更是关键,脱色过度会使革兰氏阳性菌被误判为阴性菌;脱色不足,则会使革兰氏阴性菌被误判为阳性菌。

4、冲洗方式冲洗时水流要细、缓,避免直接冲掉涂片上的细菌。

冲洗的角度要合适,尽量从玻片的一端冲洗,避免染色液在玻片上残留。

5、染色液质量染色液应定期配制或购买新鲜的,以保证染色效果。

储存染色液时要注意避光、防潮,防止其变质。

6、显微镜观察观察时要先低倍镜找到视野,再换高倍镜观察。

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对细菌进行染色,有助于观察和鉴定细菌。

以下是进行革兰氏染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应使用新鲜的革兰氏染色液。

过期的染色液可能会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2. 染色前,应将试管、玻片和接种环等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引入外来污染物。

3. 细菌的培养物应选择在对染色液具有最佳反应的阶段进行染色。

例如,当细菌处于活跃生长期时进行染色,染色效果较好。

4. 在进行染色之前,应将细菌移液到净化水中漂洗几次,去除悬浮在培养液中的枯萎细菌残骸,以便使细菌分散均匀。

5.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时,应控制好滴落的体积,使细菌涂片均匀一致。

6.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后,应等待1-2分钟,让细菌充分吸附染色液和水分。

7. 在进行洗涤步骤时,不要用力摇晃或搅拌玻片,以免细菌从玻片上脱落。

8. 在进行染色液滴落和清洗时,要避免将染色液滴落到手指上,以免染色液引起皮肤刺激。

9.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后,应尽量避免多次洗涤,以免细菌在洗涤过程中脱落。

10. 染色过程中,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玻片上,以免干扰观察和分析。

11. 染色完成后,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定。

观察时要保持镜片清洁,并使用适当的倍率进行观察。

12.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后,应及时清洗试管、培养皿等器具,以免染色液干燥固化。

13. 染色完成后,应将玻片进行封片,以免染色液挥发和细菌污染空气。

总之,进行革兰氏染色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随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染色液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革兰氏染色液保质期:2-8度一年.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

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

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1、标本处理:(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

(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

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

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4.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5.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包括革兰氏染色法、培养基染色法、酸碱快速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之一。

革兰氏染色分为四个步骤:固定、染色、洗涤和显色。

首先,用热炙或炉火将菌液固定在载片上。

然后,将菌液投入到革兰染色液中,革兰染色液包括紫罗兰晶体染液和碘溶液。

之后,用乙醇洗涤,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最后,用苏木精染液进行显色,细菌会变成紫色,而波尔多红会成为背景颜色。

通过这种染色方法,我们可以根据细菌的染色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

革兰阳性菌会显色为紫色,革兰阴性菌则在淡粉红色或红色。

2. 培养基染色法:培养基染色法是一种将细菌培养在含有染料的培养基上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培养基的颜色来判断细菌的类型,而不需要进行染色操作。

通常会根据菌落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来判断不同菌种。

例如,大肠杆菌产生灰绿色的金属光泽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菌落等。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通常用于常规实验室工作中。

3. 酸碱快速染色法:酸碱快速染色法又称为朗斯快速染色法,是一种通过酸碱反应来进行细菌分类的染色方法。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结合酸碱染色原理,可以将细菌分为两类,即酸染菌和碱染菌。

酸染菌在酸性条件下显色,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碱染菌在碱性条件下显色,呈现出蓝色、紫色或黑色。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快速分类细菌,特别是在細菌在临床应用方面有重要意义。

4. 特殊染色法:特殊染色法包括Ziehl-Neelsen染色、抗酸杆菌染色、吉姆萨染色、印度墨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检测一些特殊类型的细菌,如结核杆菌、抗酸杆菌等。

其中,Ziehl-Neelsen染色是一种用来检测酸快杆菌的染色方法,通过使用染色剂将细菌显色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则显色为蓝色。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结核病。

细菌染色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目的和需要。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
2. 媒染:滴加Lugol碘液染色1分钟,水洗。
3. 脱色:把玻片上的水吸净,用95%酒精滴洗玻片,直到滴出 的酒精刚好不出现紫色,大约20秒钟,立即用水洗。
4.复染:滴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1-2分钟,水洗后涂片 用吸水纸吸干或者放空气中晾干。
革兰氏染色流程图
三、涂片观察 (1)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找出适当的视野。 (2)将高倍镜转出,然后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 (3)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颜色和形态。
注意事项
1.涂片后要注意固定、干燥,以免标本被冲洗掉。 2.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
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 如果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
脱色时间的长短受涂片厚薄及乙醇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严格界定。
3. 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 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2. 再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将刚制成的浓菌液挑2-3环涂在玻片 两边制成薄的涂面,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3. 将玻片反复在酒精灯上方通过几次(用手指触摸涂片反 面,以不烫手为宜),对标本进行干燥、固定(也可自然 干燥)。 待涂片冷却后,再加染色液。
涂片制作
二、革兰氏染色
1. 初染:在涂片上加结晶紫(以盖满细菌涂面为宜),染色 约1分钟后水洗。
4. 选用幼龄的细菌。选用培养16h-24h菌龄的细菌为宜。若菌龄 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实验结果
菌名
菌体颜色 菌体形态 G+或G(图示)
金黄色葡萄Leabharlann 菌大肠杆菌土壤分离细菌
谢谢!
实验器材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土壤分离细菌。

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

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

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
革兰染色是一项用于观察细菌性状的实验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细菌对染色
剂进行吸收或合成,来表面不同细菌所表现出的彩色差别,从而观察细菌的归属。

革兰染色过程包括:样品前处理、染色剂的选择和涂布,以及染色结果的观察和识别。

针对不同的细菌,革兰染色采用不同的染液,选择正确的染液和线性染色法,可以帮助识别出正确的细菌形态,并帮助诊断。

下面是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革兰染色的方法。

革兰染色所用染液顺序分为三步:
1.首先腐蚀液,这是革兰染色的先决条件,它使细菌悬浮液中的细胞更容易染色。

腐蚀液使细胞膜变薄,促进染色剂的吸收和扩散。

一般采用的腐蚀液有牛血清、碳酸氢钠、乙醇等。

2.其次罗宾剂,这是革兰染色中最重要的一步,罗宾剂释放出酒精,使细菌悬
浮液中的细胞中均匀地散布了各种染料,可以更好地观察出细菌的归属。

罗宾剂中通常添加三种染料:卡那封霉素,晶体红或甲基蓝,以及呋喃菌素。

3.最后是伟朋曼剂,这是一种由氯仿,表面活性剂和甘油组成的收缩剂,可以
使染色剂更迅速地锁定在细菌的膜上,从而改善染色结果的观察效果,使染色效果更加清晰。

革兰染色是当今细菌鉴定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确地选择、使用正确
的染液和染色法,有助于识别出正确的细菌形态,从而帮助诊断。

然而,染色无法检测病原体的毒性,因此,还需要其他分析方法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包括体外培养实验、免疫学方法等。

此外,还应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像乙醇这样的腐蚀性溶剂会对实验室的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革兰氏染色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革兰氏染色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产品中文名称:革兰氏染色液产品英文名称:Gram Stain产品编号:029010企业名称: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神舟路788号邮编:510663公司网址传真号码:************销售热线:************-8602技术热线:************-8877/8876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生化研究/分析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GSH危害性类别易燃(类别3);眼刺激(类别2B) ;GSH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H226 易燃液体和蒸汽;H320 造成眼刺激。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P370 + 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5 + P351 +P338 + P310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废弃处置:按国家规章处理。

物理和化学危险目前掌握信息,没有物理或化学的危险性。

健康危害H320 造成眼刺激。

环境危害无数据资料其它危害无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一般信息: 无特殊的措施要求。

皮肤接触: 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不适就医。

吸 入: 如不适就医。

食 入: 如不适就医。

就医信息: 出示产品使用说明或者此SDS 。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易燃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器。

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灭火注意事项: 防止气体吸入。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 穿个人实验服,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

环境保护措施: 用湿布和地拖擦拭干净。

清洁/收集措施: 保持干燥。

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用于区分细菌的染色特性。

其原理是利用两种染色剂,即靛紫和碘液,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分反应,形成类似靛紫-碘染物的复合物。

革兰染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取一片细菌培养物并固定在玻璃片上。

2. 用碘液滴在细菌上,使之固定。

3. 用靛紫溶液滴在细菌上,使其染色。

4. 将玻璃片在酒精中浸泡,溶解细胞外多余的靛紫。

5. 用洗净的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可观察染色结果。

染色后,革兰阳性细菌会呈紫色,因其厚壁的多聚糖、肽聚糖和脂质层能够吸附和保留靛紫-碘染物复合物。

而革兰阴性细菌则不会保留靛紫-碘染物复合物,会在酒精洗涤中脱色,需要再用洗涤液染成粉红色。

革兰染色不仅可以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还可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大小和细胞结构等。

革兰染色液染色顺序是

革兰染色液染色顺序是

革兰染色液染色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
【正确答案】C
革兰染色的正确顺序是结晶紫、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

在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之后,在这个细胞壁里面,细胞壁里面产生了复合物,这个时候由于细胞壁是非常厚的,而且肽聚糖网层又多又密,在遇到乙醇脱色处理的时候,网孔变小了。

这个时候乙醇处理就没有缝隙出现,这个时候相关的复合物,在细胞壁里面就会牢牢的停留住,不过这个时候仍然会呈现紫色,后面遇到脱色剂了之后有复合物溶出,虽然已经过了驼色的处理但是仍然是没有颜色,后面再经过红色染料复染,革兰氏阴性菌就变成了红色。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染色液的配制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染色液的配制

革兰氏染色的一般步骤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 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

未经染色之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

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

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即将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染色1 分钟后水洗,然后加革兰碘液媒染一分钟后用酒精脱色,再用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染色后除可以看到细菌形态外,还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

被酒精脱色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ˉ)。

革兰氏染色原理尚不肯定,可能与细菌所带核糖核酸、细菌壁结构通透性、等电点等因素有关。

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属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等均属革兰氏阴性菌。

所以根据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性质,可以缩小鉴定范围,有利于进一步分离鉴定,以对疾病做出诊断。

又由于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革兰氏染色尚可做为选用抗生素的参考。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 1 分钟。

3)纯化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 1 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 95% 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30 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番红染色液(稀)染10 秒钟后,纯化水冲洗。

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实验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一、目的要求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

它是 1884 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 Gram stain )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 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染色液
【产品名称】
革兰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16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20ml、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4×20ml/盒、4×100ml/盒、4×250ml/盒、4×50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细菌或真菌的涂片染色。

【检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

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属复染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从而用以临床分类鉴定,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紫色)和革兰氏阴性菌(红色)两大类。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乙醇
2、碘溶液碘、碘化钾
3、脱色液乙醇、水
4、沙黄染色液或复红染色液沙黄染色液:沙黄、乙醇
复红染色液:品红、乙醇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涂片时必须注意细心操作,涂片薄而均匀;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采用加热固定时,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影响观察结果。

【检验方法】
1、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2、干燥、固定: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3、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色分钟,水洗,甩干;
4、媒染:滴加碘溶液覆盖载玻片分钟,水洗,甩干;
5、脱色:滴加脱色液摇动秒,直至流下的脱色液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立即用水冲去脱色液,甩干;
6、复染:滴加沙黄染色液或复红染色液染色,水洗;
7、滤纸吸干或在空气晾干,镜检。

【检验结果的解释】
革兰氏阳性菌呈蓝色至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采用陈旧标本涂片时有产生假阴性的可能。

【产品性能指标】
结晶紫染色液的pH值(25℃±1℃)应为6.2±0.5;
碘溶液的pH值(25℃±1℃)应为5.3±0.5;
【注意事项】
1、涂片之前,应事先在背面做好圆圈标记,以便判断后续试验的位置。

2、取细菌时,应注意自我防护,拔或塞试管塞时,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3、染色时间视何种标本、涂片厚薄等稍作调整;染妇科白带涂片时应稍延长染色时间,可获得更好的染色效果。

4、试剂用完后,请迅速盖好,以免挥发;尽量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

5、脱色液用完后,可用95%乙醇作为代用脱色液。

6、冬季室温过低时,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

7、涂片过厚、脱色时间不足、结晶紫染色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的结果;细菌涂片热固定过度、细菌培养时间太长、脱色过度有可能导致假阴性的结果。

8、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应由专业人士使用及进行结果的判读。

9、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见包装。

10、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处置废弃物。

【标识的解释】
IVD
1、体外诊断试剂
2、参考说明书
【参考文献】
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
2、梁英杰,临床病理学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本信息】
备案人/生产企业名称:安徽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住所: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凤冠路三期标准化厂房三号厂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