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认知与概念基因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与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与知觉
医学心理学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其中感觉与知觉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就是说,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知觉虽然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只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更高级了,但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例如,看到了一个物体的视觉就包含了颜色、形状,乃至对这一物体其他外部特征的认识,所以,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
总之,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
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
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
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
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但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三脑医学理论介绍
01
02
03
神经调节
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系统来 调节大脑的功能,如药物 治疗、心理治疗等。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来提高大脑 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 记忆、思维等。
情绪调节
通过情绪调节来改善情绪 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04
三脑医学与心理健康
三脑与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与大脑的神经回路
三脑理论指出,情绪调节与大脑的神经回路,特别是边缘系统和额叶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
03
三脑医学理论还为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和 方法,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02
三脑医学的解剖学基础
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
控制意识、情绪和运动,接收、处理和解释感官 信息。
中脑
调控生物节律、睡眠和觉醒周期,同时控制自主 神经功能。
小脑
负责协调肌肉运动和平衡,维持身体姿势和协调 。
拓展三脑医学应用领域
目前三脑医学主要应用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如用于 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三脑医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三脑医学的发展。
三脑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前景
01
个性化诊疗策略
基于三脑医学理论,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个体差异,可以制定更加精
准的诊疗策略。
02
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开发
以三脑医学为基础,可以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改善和治疗各种
疾病。
03
对传统医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三脑医学理论对于传统医学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提
高医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
嗅觉和味觉的感知
1 嗅觉与记忆
发现嗅觉是我们最强大的 记忆触发器之一,了解嗅 觉记忆如何影响认知和情 感。
2 味觉的感知
舌头的味蕾负责感受不同 味道,探索味觉如何与嗅 觉相互作用,构成我们对 食物味道的感知。
3 嗅觉的影响
了解嗅觉对我们的情绪、 行为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以及香薰疗索感觉知觉在团队合作和创新 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工作环 境来提高团队的感觉知觉。
感觉知觉和大脑健康
了解如何通过优化感觉知觉体验 来促进大脑健康和幸福感。
2
外界光线,完成视觉信息的转换。
大脑通过对眼睛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图
像处理,使我们看到世界的形状、颜色
和运动。
3
视错觉
了解视错觉现象的原理和分类,以及它 们对我们视觉认知的影响。
听觉感知
声音的捕捉
耳朵负责接收外界声音,通过听 觉器官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 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声音处理
大脑对通过耳朵接收到的声音信 号进行分析、理解和加工,形成 我们对声音的感知和认知。
1
感觉神经信号
了解感觉神经如何传递感觉刺激的信息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认知外界世界。
2
大脑皮质区域
探索大脑的不同区域如何参与感觉知觉的处理和整合,以及感觉交互作用的效应。
感觉知觉的应用和意义
虚拟现实与感觉知觉
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模拟感觉 刺激,对感觉知觉的应用和研究 产生了哪些影响。
感觉知觉与团队协作
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
感觉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来接收外界刺激并形成主观认知的过程。
本节将介绍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以及嗅觉和味觉的感知,加深对 感觉知觉的理解。
同时,我们将讨论感觉知觉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 义。
了解人类的感知和认知
了解人类的感知和认知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认知生物,通过感知和认知来理解和与世界进行交互。
感知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接收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知识和理解。
认知是指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机制。
一、感知的原理和机制人类的感知能力主要通过五种感觉器官来实现,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视觉是我们最主要的感觉方式,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并转化为图像信息。
视觉可以帮助我们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运动等特征。
听觉是通过耳朵接收声音信号,并转化为音频信息。
听觉帮助我们感知声音的音调、音量和方向等特征。
嗅觉和味觉是通过鼻子和舌头上的感受器来接收化学物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气味和味道。
嗅觉帮助我们感知气味的种类和强度,而味觉则帮助我们感知食物的味道。
触觉是通过皮肤、肌肉和内脏等感受器接收身体接触到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触觉和压力等信息。
触觉可以让我们感知物体的硬度、柔软度和温度等特征。
二、认知的过程和机制感知只是认知的第一步,认知是对所感知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认知过程中,大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的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
注意是选择和集中注意力于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注意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和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
记忆是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并能在需要时回忆和使用的能力。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临时存储信息的能力,而长时记忆是将信息永久存储的能力。
思维是运用逻辑和推理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能力。
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判断。
解决问题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
解决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三、个体差异和外界影响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即不同的人在感知和认知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
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认知能力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认知发展规律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不同的阶段。
比如在幼儿期,学生主要处于感知和运动阶段,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进入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进入形成操作阶段,具备较高水平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避免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或过于简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跨学科性。
学习不同学科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比如学习数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等。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多元化,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全面发展认知能力。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速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有的学生在另一方面表现突出。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社会性。
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学生在与教师、家长和同学的互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认知刺激和交流经验,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影响智商和认知能力的遗传因素及其机制研究
影响智商和认知能力的遗传因素及其机制研究智商和认知能力是一直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能力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遗传机制导致了智商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呢?这是众多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问题。
一、遗传因素对智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数量遗传学研究发现,智商和认知能力具有很高的遗传性,这意味着个体之间差异的大部分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
特别是在双胞胎研究中,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似度比异卵双生子高出很多,这表明了遗传因素在智商的形成中的重要性。
但是,智商和认知能力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产物,并不完全取决于单一的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如学习、教育和社会环境等也会对智商和认知能力的表现产生影响。
二、影响智商和认知能力的基因目前,已经有一些基因与智商和认知能力的表现相关联被发现。
例如,BDNF基因的变异会影响海马区的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存活,进而影响记忆、学习和思维的表现。
COMT基因的变异会影响多巴胺水平,进而影响前额叶的认知功能。
MTHFR基因的变异会影响甲基化水平,影响注意力和记忆。
然而,由于智商和认知能力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和表型表达,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可能影响表现结果。
三、遗传因素的表达机制有些研究者认为,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可以解释遗传变异如何导致智商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镜像基因的一侧是甲基化位点,一侧没有甲基化,这样一来就存在某些基因失活,同时某些基因活化,最终导致智商的不同表现。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些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机制可以模式化基因表达,从而影响智商和认知能力。
例如,大量的甲基化、去甲基化修饰、染色质开放化等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及其编码过程的活动情况。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智商和认知能力的遗传研究历时已久,但仍然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
例如,如何量化环境因素对于基因表达的影响,如何从基因组范例中识别大量新的智商和认知能力相关基因,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等等。
总之,智商和认知能力的表现结果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2023《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CATALOGUE目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概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观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认知结构变化过程•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与现实意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策略0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概述皮亚杰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背景皮亚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深入理解,并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儿童教育的新的方法和思路。
意义理论背景与意义1理论基本框架23皮亚杰的理论提出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包括思维、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特点。
特点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经验和遗传。
影响因素教育皮亚杰的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这个理论来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心理学皮亚杰的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心理学家可以使用这个理论来理解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理论应用范围0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观点1感知运动阶段23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了解世界。
儿童通过摸索和操作物体来理解周围环境,这一阶段需要丰富的感知经验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逐渐学会将思维和行动相结合,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来达到目标。
03儿童往往难以全面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或偏见。
前操作阶段01前操作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问题,能够进行想象和简单的逻辑推理。
02儿童经常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表面特征上,难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具体操作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系统的、有序的思维活动。
儿童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但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基因传》读后感(通用6篇)
《基因传》读后感(通⽤6篇)《基因传》读后感(通⽤6篇) 当品读完⼀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起来写⼀篇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基因传》读后感(通⽤6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基因传》读后感1 读《基因传》前我对基因的认知少之⼜少,虽然会常常惊叹于⽣活中某些家庭成员外貌、性格、⾏为的⾼度⼀致性,但是从来没有深究其原因,也没有意识到科幻⽚出现的基因变异怪物离我们并不遥远。
悉达多·穆克吉在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也花了⼤量篇幅介绍基因理论发展背后科学家们的⽃争、合作与艰⾟。
基因理论的起源 在基因理论萌芽前,欧洲⼀直信奉神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就连当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存”、拥有⼀定社会地位的达尔⽂也不敢公开质疑物种的起源。
但是达尔⽂在⾮洲考察收集动植物样本后,发现物种的多样性,同⼀品种的鸟类为适应不同的⽣存环境逐渐进化成外表差异显著的物种。
进化论的提出反应了当时⼈类已经开始思考“who am I ?”。
与达尔⽂同时期的孟德尔就没有那么好的运⽓与名望,每次参加⾼校教师职级考试都以失败结束,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典范了。
然⽽,就是这个职业⽣涯被命运捉弄的神教⼯作者揭⽰了伟⼤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培育各种特征的豌⾖,⼏⼗年如⼀⽇,记录不同性状的豌⾖杂交后的特征,有些性状是显性遗传,有些则是隐性遗传,孟德尔归纳总结得出:存在某种不可分割的最⼩因⼦决定着⽣物所有遗传特性,这个最⼩因⼦就是基因。
基因理论的发展 达尔⽂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像打开了⽣物学⼤门的钥匙,⼀⼤批科学家开始涌⼊⽣物学领域,⽣物学研究进⼊快速发展阶段。
格⾥菲斯通过肺炎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克⾥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中⼼法则,桑格发明了DNA的测序⽅法,⼀些科学家通过遗传疾病定位到突变基因。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信息获取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 的主要途径,通过感觉和知觉, 人们能够感知外界事物的存在和
变化。
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通 过感觉和知觉,人们能够对外界事 物进行识别、记忆、思人类的行为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 知,人们能够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反 应。
知觉系统将多个感官通道的信 息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基本特征进 行编码和识别。
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神经元联合 起来对刺激进行加工和解释。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感觉刺 激开始的加工过程,强调刺激 本身的特点;自上而下的加工 是指从大脑的预期和知识开始 的加工过程,强调大脑对刺激 的解释和组织。
0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整体的认 识。
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感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知觉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而知觉的组织和解释也会影响感觉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比较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方法 上有相似之处,如控制变量、
观察和测量等。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 究对象上有差异,前者关注 刺激的物理属性,后者关注
刺激的意义和结构。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究 目的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 生理机制的研究,后者更注重
认知过程的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个体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和方 位等空间属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
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知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感觉和知觉原 理,通过创伤治疗等方法,帮助来 访者处理过去的创伤经历,减轻心 理压力和焦虑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01 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感觉和知觉原理,根据学生的不同 学习风格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结合多媒体资源, 可以创造更丰富、更立体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03 注意力管理
感觉与知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个体的感知 和行为。
当个体对某种刺激产 生感觉时,会根据已 有的经验和知觉对这 种感觉进行解释和组 织。
个体的知觉不仅受到 感觉信息的影响,还 受到个体认知、情绪、 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 通过改变感觉输入或 调整个体的认知因素 来影响个体的知觉和 行为。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
内部感觉
由身体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如平衡感、运动感和内脏 感觉等。
感觉的测量
01
阈限测量
测量感受器的最小刺激量,即感受器的阈限值, 如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等。
02
主观测量
测量个体对刺激的主观感受,如心理物理实验中 的心理量表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目录
• 感觉 • 知觉 •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01
感觉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 01 的反映。
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认知活动的 02 基础。
分子生物学解读人类情感与认知的基因基础
分子生物学解读人类情感与认知的基因基础人类情感与认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背后也存在着基因的影响与基础。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基因在人类情感与认知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主题,从表现型到基因水平逐步解析人类情感与认知的基因网络。
1. 情感与认知的定义在开始探讨基因在情感与认知中的作用之前,有必要明确情感与认知的定义。
情感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绪反应;认知涉及个体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理解,涉及到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2. 基因与情感的关联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倾向和特征与其基因组有密切关系。
例如,一项针对两千多名加拿大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变体基因相关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抑郁。
实际上,数以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已经被发现与情感调节途径相关联。
3. 基因与认知的关联认知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和表达。
基因在认知的形成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一些基因与个体的智力水平相关。
另外,与认知缺陷相关的基因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如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APOE4等。
4. 基因在情感与认知中的共同作用除了单个基因的作用外,基因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并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人类的情感与认知。
一项关于基因与环境因素互动作用的研究发现,基因变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
这一发现强调了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情感与认知中的重要性。
5. 技术进步对基因研究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基因与情感认知之间的关系。
例如,基因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几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基因信息。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发展,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基因与情感认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工具。
总结: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情感与认知的基因基础,基因在情感与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灵性
人的灵性人是万物之灵,具有极高的智能。
人的灵性有多层次性,一是生命的灵性,二是感知觉和运动的灵性,三是认知与理解的灵性,四是思想的灵性。
人是个生命体,活着才有灵性。
生命活动本身就是智能活动,是与自身的生息繁衍相关的信息处理过程。
生命活动的灵性源于生命大分子的编码序列。
生命大分子的编码序列主要有DNA、RNA、氨基酸序列。
编码能力DNA最强,RNA其次,氨基酸序列最弱。
编码大分子有三个特性。
一、编码本身具有计算机程序的作用,二、编码也是自身生命活动的信息库,三、具有生物活性。
于是,编码大分子在水分子库生命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中起作用。
大肠杆菌噬菌体T2侵染大肠杆菌时用尾丝粘住细胞壁外侧的伞毛,将尾部的针头刺进去,而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
很快寄主DNA复制停止,入侵DNA利用寄主的基因表达系统合成自身复制所需的酶,接着利用寄主的能量和代谢产物复制其DNA,然后合成构造噬菌体所需的蛋白。
子代噬菌体的头、尾、尾毛分别由三条装配线组装成型,然后总体装配成子代噬菌体。
显然噬菌体T2的DNA具有三种功能:一、封阻寄主DNA与菌体内各大分子功能系统的联系的功能,即物种之间的竞争中的攻击能力;二、具有生物化学活动的组织控制功能;三、具有生物物理活动的系统性组织控制功能。
T2是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的体型较小,可寄生于细菌体内,而不杀灭细菌,其DNA的基因组较小,不具攻击能力。
显然,DNA 基因组织的编码是随物种进化的复杂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物种越高级,其主编码的DNA 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
从RNA病毒的生命活动也可知其编码是具有较强的智能性控制功能的。
它能利用寄主的酶系、能量和多种有机分子以反转录的形式产生与自身RNA相关的DNA,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录成子代RNA病毒。
由此可以看出RNA具有较强的化学行为的控制能力。
由氨基酸编码的朊病毒能利用寄主细胞的酶系、能量、氨基酸等进行自我复制。
因此,氨基酸编码序列也具有一定的化学行为的智能性控制功能。
简述感觉的概念。
简述感觉的概念感觉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生活的基本面。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无论你有多高深的智慧,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都无法回避“感觉”这个基本面。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基本感觉,时刻围绕着你。
你只能自己面对,自己经历。
更重要的是,你只能自己感受,没有办法和人分享。
这是一种隐秘的个人化元素。
那么,什么是感觉呢?关键是刺激,刺激什么呢?刺激我们的身心。
也就是说,感觉是我们的身心受到刺激之后,作出的回应。
或者说,感觉是我们的身心和别的什么发生联系之后,产生的初级反应。
这种刺激,或别的什么,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种:第一是外界的,比如,我在写文章,突然狂风暴雨,窗子外的雨水吹进了书房,我的手感受到了雨水,身体感受到了风,凉飕飕的。
这种外界引起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触动。
身心和外界只要发生联系,都会带来感受。
第二是内部的,比如,我在写文章,突然想起明天要交房租了,却没有钱,一下子就变得很沮丧。
这是内部引起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想象。
想象和触动,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始。
想这个汉字,上面一个相,相貌的相,下面一个心字,意思是这个形象不是来自当下看到的事物,而是从心中冒出来的。
是无中生有。
但真的是无中生有吗?其实不然,这些冒出来的想象,来自于自我的无意识,还有情结,它只是沉淀在我们的心里,平时没有觉察,但有时候会突然冒出来。
夜晚做梦,白天想象,就是常见的它们冒出来的形态。
想象是我们对于现实的重组,把现实纳入我们自己的体系。
有时候,想象就是一种直觉,直接从潜意识里冒出来,没有任何外在的依据和逻辑的依据,直接从心里冒出来,却带来某种深刻的真相。
对于想象的观察,是在练习对于直觉的挖掘和运用。
辨别两种想象,一种想象是幻想,幻相是对于现实的扭曲,往往是为了逃避现实,虚构了另外一个现实,让自己躲在那里,就是所谓的白日梦。
比如,一个穷人总是想象自己得到了什么法术,可以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或者突然有一天出现一个什么贵人,帮助自己,等等。
认知的名词解释
认知的名词解释认知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涵盖了人类心智活动的方方面面。
它是人类与世界互动和理解的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推理和语言等诸多心理活动。
本文将对认知进行深入解释,探讨其内涵、组成要素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认知的内涵认知是指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它是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解码、组织和处理的过程。
人类通过感知感觉器官采集外部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使得个体能够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认知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基本要素的共同作用。
二、认知的组成要素1. 感知:感知是人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够感知到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渠道的信息。
感知能力的发展不仅受到个体基因和生理结构的限制,还与环境刺激和个体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某种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和集中。
人类在面对复杂信息时,通过注意的调节能力,筛选出重要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注意力分为外向注意和内向注意,前者指对外界刺激的集中,后者则指对内心思维活动的关注。
3. 记忆: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保存和提取。
记忆分为感性记忆和概念记忆,前者是对特定事物的感官体验的存储,后者则是基于概念抽象的存储。
记忆能力对于个体的学习、思考和决策具有关键作用。
4. 思维:思维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它包括推理、判断、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等各种认知活动。
思维能力不仅具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涉及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
5. 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它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还具有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和推理的功能。
语言的掌握对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认知的重要性认知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是个体感知世界、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
认知能力与学习成就、智力发展、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语:认知是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关乎我们的认知能力、智力进步和进修过程。
本次导学将指挥同砚们深度了解认知的观点、进步、影响因素等方面,援助大家全面熟识认知并拓展认知领域的知识。
一、认知的观点认知指的是人们通过感觉、沉思、记忆、推理等心理活动对四周世界的熟识、理解和处理过程。
认知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关键,它涉及进修、记忆、思维、裁定等方面的活动。
二、认知进步1. 人类的认知进步经历了孩子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阶段,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方式存在明显差别。
2. 认知进步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大脑皮层的发育和神经元毗连的形成对认知水平起着关键作用。
三、认知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对认知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基因可能导致不同的认知能力。
2. 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个体的认知进步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认知水平的提升。
3. 生活阅历:个体通过生活中的阅历积累和进修过程中的反思总结,可以不息拓展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四、认知的特征1. 主观性:认知过程是个体主观认识的活动,个体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宁阅历对外界信息进行理解和处理。
2. 活动性:认知是一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在认知中个体不息选择、处理、整合信息。
3. 统一性:认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感知、思维、记忆、裁定等方面的活动。
五、认知的作用1. 增进进修:认知能力的提升对进修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援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精通知识。
2. 指导行为:认知对个体的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影响个体的决策和选择。
3. 提升智力:认知能力的进步可以提升个体的智力水平,拓展思维空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通过本次导学,信任同砚们已经对认知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和熟识。
在将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期望大家能够不息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拓展认知领域的知识,为更好地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做好筹办。
愿大家在认知的世界中不息成长,收获更多智慧和成就!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认知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精通认知的各种类型和特点;3. 理解认知与进修、记忆的干系;4. 提高认知能力,提升进修效果。
基因编辑技术与脑与认知疾病的治疗前景
基因编辑技术与脑与认知疾病的治疗前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技术,它的出现为治疗脑与认知疾病带来了新的前景。
脑与认知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基因编辑技术的核心是使用脱氧核糖核酸酶(CRISPR)系统直接修改存在问题的基因。
CRISPR系统能够准确地定位并剪切DNA序列,然后修复、替换或删除这些基因。
通过这种方式,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纠正引发脑与认知疾病的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在脑与认知疾病的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极其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纠正单基因遗传性脑与认知疾病。
一些脑与认知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症和遗传性脑性瘫痪,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修复这些突变来消除疾病的根本原因。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还可以避免疾病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也可以用于防止多基因遗传性脑与认知疾病的发展。
一些脑与认知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是由多个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导致的。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可以逐个纠正这些基因突变,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虽然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技术和伦理上的限制,但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有望成为治疗多基因遗传性脑与认知疾病的有效手段。
除了修复或纠正基因突变,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增强脑细胞的功能。
通过编辑一些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基因,可以增强脑细胞的代谢能力、清除废物和修复受损组织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脑细胞的整体功能,改善认知疾病患者的症状。
然而,尽管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脑与认知疾病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限制。
目前的工具仍然存在误差率和特异性问题,导致可能对人体其他基因产生意外的修改,从而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评估。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0
•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 贮存有多种形式。
• 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并将它取出来。
• 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5
认知过程的表征
• 认知过程是通过信息的编码将外部客体的特性 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 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 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 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
• 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 展规律
• 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 的理论为依据,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 并将成果运用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
7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 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 部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
什么叫认知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 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所以又称 作信息加工心理学。
4
认知过程
•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 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 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 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 用就在于获得信息。
认知功能简介
学龄前 学龄初
少年期 以后
思维得分类
3岁前
幼儿
形 态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实际动作
表象 词
基本材料
思维得形式
• 思维得主要形式就是概念、判断与推理。
– 概念: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一般特征与本质特征得反 应形式,就是思维得最基本单位,在认识过程中,将事物 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思维过程而形 成得,用词语来表示。
– 判断:就是由概念所组成得、对于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 否定得思维形式,判断以语句形式表达出来。
– 推理:就是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理得出新得判断得思 维形式。可分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得推理。 •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到特殊得推理。
思维障碍
• 思维障碍分过程障碍与内容障碍两种。
3、注意力评定
• 视觉注意
– 视跟踪、形态辨认、删字母等。
• 听觉注意
– 听认字母、重复数字、词辨认、声辨认等。
注意力评定
• 划消字母测试
– 要求受试者用铅笔以最快速度划去字母列中得 C与E,如下图中。
– 删除中每列约需删去18个字母,100s 内删错多 于一个为注意有缺陷。
4、记忆力评定
• 韦氏记忆测试(WMS)
记忆时程及特点
记忆类别 信息储存时间
脑内可能有的神经机制
举例
瞬时记忆
0.25~2 秒
感觉信息传入大脑,在皮层感觉区传 在查 找 字 典 上 某 个 词 时 ,
递的时程
对其他词一闪而过
短时记忆
数分钟以内
特定的神经信息在有关神经通路中往 返传递一短时间,其化学机制可能是 查到 一 个 新 电 话 号 码 , 拨 关键大分子的可逆性构象变化,如磷 完电话就忘了 酸化与脱磷酸化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之马矢奏春创作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儿童的语言和表象尚未发生。
这个时候,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来适应外部环境,并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
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
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
这个阶段,儿童在认知上发展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了消逝了的事物的存在。
另外,具有了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的智力或者操纵。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能够运用一些动作图式,但是这些图式需要与具体运动动作相联系,对于回忆过去、明了信息、做计划是无效的。
依照皮亚杰的观点,和动作分离的认知的第一种类型是使得动作图式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识表记标帜、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
这个阶段,儿童具备了符号言语功能,词汇得到发展。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成逆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
儿童还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虽然并不是总会如此。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
随着守恒、分类、顺序排列、运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已经发展出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的体系。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解决守恒问题的依赖于三个基来源根基因的理解:同一性、抵偿性、可逆性。
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儿童还不克不及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对于规则的遵守,变现比较刻板。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而且能够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依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
具有了系统思维能力。
这个阶段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青春期自我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认知与概念基因/f?kz=167595(下面的表复制过来规格不对,老师可以上这个网址看原版)大学四年级时,我曾想出版漫画,而且发现了利用粗糙面来制造效果的方法。
从那时起,我就很注意一些形象与效果的关系。
由于经常注意,就形成潜意识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随时随地都在分析视觉的各种效应。
时间久了,经常在脑海中会突然冒出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想法。
比如说,我突然发觉我喜欢圆形,似乎各种圆形都能搏得我的好感。
为什么呢?我逐一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圆形的物体不会伤害人,形状对称,能滚动,这些特性的综合印象是可爱。
这是必然的现象,所谓的心理状况原本就是刺激经验的结果。
只要能知道每个人所经历的刺激以及所得的后果,就可以知道该人的心理模式。
再加上个人的利害中心,身世背景,观念立场等,人的意识型态就昭然若揭了。
女性的乳房柔软而圆润,是婴儿最先接触到的人间真实。
乳房有对称的曲线,曲线的终点是一粒小小的豆蔻,那就是变化。
婴儿的视线就是靠突起的变化对比,辨识到特定的导引,开始逐步建立内心的私密性王国。
我见过一些报导,文中对以牛乳喂养和母亲哺乳的婴儿作比较,结果发现后者智力较高且感情比较丰富。
原因就是前者在这种感觉经验培养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些因子。
儿童的玩具是“圆形物不伤人”的另一个证据,美国的法律尚且明文规定,婴儿的玩具不能有尖锐、粗糙的外形,而且不能有毒,以免被婴儿误食。
尖锐的形状竟与有毒物相提并论!因为物体的形状与其物理性质有关,有经验的人由外观形状立刻可以辨出安危,婴儿则没有这种能力。
尖锐的东西可怕是因为有尖劈作用,人一见就会感到一阵“寒意”。
直的东西让人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弯弯曲曲的则不免要绕圈子。
这样看来,形状显然与概念有着必然的关系,果真如此,我们能否把概念与图形结合起来呢?如果能够,当我们用计算机作视觉辨识时,计算机岂不是立刻就能“一目了然”了吗?反过来看,概念认知又何尝不可以作为图形的编码定义呢?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其意义之重大,可以说把信息时代提升到了智能的领域。
未来在信息处理上,效益可以增进千万倍,使许多目前还是科幻的构想都成为事实。
比如说,在信息高速网络上,一张影像图片可能要占上数十万字符。
若有了图形码,大约数百个字符就够了。
节省下来的时间空间,就可以将双向电视电话的影像放大到墙壁上,谈起话来,好象对方就在身边一样。
图形编码更重要的用途,则是人工智能。
生物的感官具备了自动辨识的功能,图形编码正是一种经过整理的自动辨识。
再加上一台电眼,就有了自动监控、防盗、侦测等完全属于人工智能的最高科技产品!是耶非耶?各位不妨自己揣摩。
下表列举较重要的感觉与感受的关系。
原表极为复杂,在此仅列举大概(全文载于《智能学九论-认识论》。
)┌───┬───┬───┬───┬────────────────────┐│感觉│本质│介面│观念│感受│├───┼───┼───┼───┼────────────────────┤││光│硬件│相对│亮度、明暗、黑白、光影││├───┼───┼───┼────────────────────┤│视│色│硬件│绝对│红、橙、黄、绿、蓝、靛、紫││├───┼───┼───┼────────────────────┤││││绝对│几何图形:点线方圆,不规则自然形:固液气│││形│软├───┼────────────────────┤││││相对│锐钝、粗细、平直弯曲、大小、长短││觉│状│体├───┼────────────────────┤││││单位│个、根、条、枝、块││├───┼───┼───┼────────────────────┤││││绝对│消逝点、角度、距离、方位、东南西北│││空│软├───┼────────────────────┤│感│││相对│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高低│││间│体├───┼────────────────────┤││││单位│哩、呎、吋、厘,点/每平方吋││├───┼───┼───┼────────────────────┤││││绝对│动、静、速度││受│时│软├───┼────────────────────┤││││相对│快慢、长短、迟早、缓急、过去未来、前后│││间│体├───┼────────────────────┤││││单位│年、月、日、时、分、秒│├───┼───┼───┼───┼────────────────────┤││││绝对│麻、酸、痒、痛、冰、烫││触│压力│硬├───┼────────────────────┤││与││相对│大小、强弱、高低、冷热、软硬││觉│温度│体├───┼────────────────────┤││││单位│度、磅/每平方吋│├───┼───┼───┼───┼────────────────────┤││││绝对│音色、音量、音频││听│声│软├───┼────────────────────┤││││相对│好坏、高低、强弱、大小、长短││觉│音│体├───┼────────────────────┤││││单位│分贝、赫│├───┼───┼───┼───┼────────────────────┤│嗅│刺│硬│绝对│香、臭、腥、膻││││├───┼────────────────────┤│觉│激│体│相对│好坏、强弱│├───┼───┼───┼───┼────────────────────┤│味│刺│硬│绝对│甜、酸、苦、辣、咸、涩││││├───┼────────────────────┤│觉│激│体│相对│好坏、强弱│└───┴───┴───┴───┴────────────────────┘(表二)上表是介绍五种感官与刺激的关系,以及所得到的概念感受。
若以计算机来仿真,则经由软硬件传来的讯息,透过观念的转换,就能得到最后一栏所载的“感受”概念。
这些感受概念即相当于我们的“认识”。
换句话说,就是由辨识得到认识的因素。
比如说,在视觉感受上,经由硬件的接收器,我们接收到本质为“光”的刺激,得了一些相对的讯息。
根据前面的定义,我们知道这些讯号是“看到的光”。
而人所看到的光,分析之下不过是些称之为亮度、明暗或黑白等概念。
除了光以外,其它的各种刺激都可以用上述的方式,得到“感受概念”。
后面几章我们还要详细讨论概念,这里只要知道如何把刺激讯号转换为概念,这样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了。
概念只是一些符号,用以代表所知的、相关性的认知。
“亮”是一种符号,认识这个符号的人,知道它代表“光的刺激讯号很强”。
对一般人而言,接收刺激后,能有正确的反应就够了。
但要真正了解概念,且能灵活地应用,还得多知道一些。
起码要知道概念关系,其次要能作概念结合。
天下所有的道理,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事物中。
只是人不自知,好高骜远,不愿承认自己不懂,便把事情弄得复杂无比。
现在,我试着把问题分解得很简单,读者千万不要误会,认为简单反而不正确。
我们要了解一件事物前,首先要知道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事物的信息的。
如果不知道信息的来源,不知道信息的传达有什么过程,不知道事物的因果体用,那我们还有什么要了解的?所有事物的信息都源自感官所传达的刺激,感官具有辨识能力(很多研究人工智能的人以为辨识的机构是大脑,那就大错特错了),将刺激转换成为讯息。
不了解感官辨识的过程,就无法了解刺激的讯息及事物的本质。
经由感官辨识后的讯息,送到大脑网络中,便成为概念。
因为概念与常识相连,所以人可以根据常识,直接做出符合常识的反应。
概念与常识的关系有二,一是体用关系,一是因果关系。
兹以“亮”字为例,说明如下:(说明中凡有〔〕符号者,代表概念基因,基因分类可供索引联想。
)〔体〕:亮之体为能量变化之光波。
〔用〕:亮之用为可见可辨。
〔因〕:亮之源为发光体,如灯、火、太阳、月亮等。
〔果〕:亮之结果,人可以分辨物表的〔能量〕〔关系〕,而〔决定〕〔行为〕。
概念之结合方式,由其基因键而定。
如:基因键:亮是一种〔相对〕的〔观念〕,故可〔形容〕光的〔强度〕。
亮为可〔分辨〕的〔观念〕,代表〔正性〕的〔认知〕。
亮的概念〔分类〕,属于主观-认识-刺激-感觉-光觉(请见下一章)兹再以“尖”字为例,,同样用上述的方法,简述如下:概念关系:〔体〕:尖之体为〔空间〕。
〔用〕:尖之用,是空间能量的变化(单位面积受力的变化)〔条件〕。
〔因〕:尖劈定理(〔常识〕)。
〔果〕:可以〔破坏〕〔物体〕〔外表〕(〔不利〕)。
基因键:尖是〔空间〕的〔锐角〕〔形状〕。
尖为可〔分辨〕的〔观念〕,代表〔快〕〔危险〕。
尖为概念〔分类〕,属于主观-认识-刺激-感觉-形状。
人所认知的刺激,就是刺激的本体与效用,此二者可以用较明确的概念,进一步加以说明。
本体可以是具有质量、形状、颜色的物质体,也可能是仅具有认知性质的抽象事件,兹简述如下:具象指由本体所获得的具有形象的刺激,在我们的观察中,任何物体都仅能以“具象”的刺激形式,让人类感知。
具体分析,具象指有〔形状〕、〔质地〕、〔颜色〕、〔本态〕及〔结构〕或其中之一种性质者。
一、形状之基本概念有:(以下均为例举)几何形如:圆、方、矩、棱、点、线、角等。
自然形如:凹、凸、突、弯、曲、尖等。
这些都可以经由硬件分类后,直接送至“辨识”程序,使与各种概念之特质相连接,且提供定性定量之讯息。
二、质地之基本概念有:软、硬、坚、脆、柔、松、紧、粗糙、光滑、致密等。
质地的辨识以触觉为主,视觉为辅助讯息。
三、颜色之基本概念有: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调性。
分辨颜色需利用“分色滤光”设备。
四、本态之基本概念有:固、液、气及有机体之韧态。
其辨识方法与质地之辨识相似,但有时尚需“知识库”相配合。
五、结构之基本概念有:物质、物体、主体、支体、复合体等。
抽象指凡非具象之一切现象,无体无形,但可能有“象”。
包括了认知客观事实不可或缺的现象、状态、关系或观念等。
抽象有〔现象〕、〔状态〕、〔关系〕、〔观念〕等性质。
一、现象之基本概念有:空间,体积、数量、度量、单位等。
二、状态之基本概念有:时间、动静、音效、动力、位置、变化等。
三、关系之基本概念有:范围、接口、顺序、宾主、因果等。
四、观念之基本概念有:意识、概念、功能、价值、意义等。
刺激的效用可分成感受及应用两种,是经过人的主观反应后所产生的结果。
感受是感觉器官将刺激讯息传送至中枢后,由意识所接受的主观结果。
此类概念皆因主体之观察、反应而产生。
主观感受基本概念有:由感官传入者如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器官所导致之感受,此为原始之感应功能,仅具强弱之别。
主观之意识所产生者,如喜、怒、哀、乐等情绪。
悉为意识中枢之内感机能,可以用程序仿真人之意识而设定。
应用系对人而言,即为反应、动作或行为。
反应最直接、效率最高,不需要经过思维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