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处方剂量问题

合集下载

汉方剂量转换

汉方剂量转换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

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

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

《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

《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

—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其衡量关系为:24铢=1两16两=1斤20斤=1钧4钧=1石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

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

”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1.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经方的药量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如何把”现代用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药量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比方说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又比方说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又比方说五苓散这个方子,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的动物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综上掌握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比例在临床上很重要.2.汉代的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1)关于重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shu)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因为不知道使用北京的黍米,还是用南京的;是用干的,还是用湿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1铢=7.81g。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 个黍米重12 铢,两个12 铢为1 两,16 两为斤,30 斤为钧,4 钧为石。

(汉代“石”读hi,后世读dan )。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 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 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 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 克草木类药末约1 克),蜀椒1升=50 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梔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 两为今之15.625 克,1 斤为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如下。

一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一两=15.625克
一升=液体200毫升
一合=20毫升
一圭=0.5克
一龠=10毫升
一撮=2克
一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其结局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取得共识例如,关于汉方中药的剂量换算,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汉方一两折算今公制9克。

另有学者则认为汉方一两折算今公制为15.625克。

日本学者小岛学古之《经方权量考》中则认为:“两者,三分四厘八毫也。

”按公制换算为每两17.4克。

彼此之间有所出入,甚者相差成倍。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之所以复杂,难以统一,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朝代变更频繁,导致度量衡的不断变更。

另外一个方面,古今度量衡的换算关系,作为一种学术争鸣,古代许多学者的观点认识,至今还有影响,左右着当今一部分学者的认识。

比如,同样是关于汉方的剂量换算关系,不同时代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金·张元素认为:“仲景之世四升,乃唐宋之一升,四两为之一两。

”也就是说汉代与唐宋的中药剂量换算关系是4: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这里“古”指汉代,汉代与明代中药剂量的换算关系为16:1;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则认为:“汉晋升斗权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

”容量如此,重量亦如此,汉代与清代中药剂量的换算关系为5:1。

彼此相差很大。

事实上,古代度量衡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特别是中药药秤的变化规律性更加明显。

现以《中医名词术语选择》所载的历代重量比较表的内容加以简要的分析。

从周朝至隋朝,每一两折算成公制克数的变化,除南齐、北齐、隋(开皇年间)外,其他各个朝代的实际度量衡都比较接近。

每两换算成公制克数最高为16.14,最低为13.92。

南北朝时期的宋与齐(南齐),时间是公元420年至公元502年,共82年。

有资料可以证明这一时期的药秤仍然是用的古秤,即唐代所言的小秤。

梁·陶弘景有“古秤皆复”之记载,亦言梁之前药秤一直是沿用的古秤。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问题(郝万山)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问题(郝万山)
在《伤寒论》中,以分来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那就是麻黄升麻汤,出现了分,那么显然张仲景那个时代,不会用分来作衡重单位的,因为那个时候在计量中,还没这个分,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在《金匮要略》里,由于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那肯定是通过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给改的,所以这就使我们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那个分呢,它不是指的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也就是说,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贝母三份,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那个分呢,也是指的剂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中的这个「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它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它的这个「分」都是剂量比例。
2. 第二个问题,张仲景,他是汉代的人,所以他所写的书,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剂量,汉代的度量衡制,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提出特殊的异议,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其实考察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的,不太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可以查史书,班固的《汉书.律历志》,它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这就是12铢这么重,「两之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不就是24铢吗?为什么衡重单位中用这个「两」呢?就是在制定这个衡重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是12铢算一个单位,两个12铢就叫1两,当然它就用这个「两」字来做为衡重的一个单位了,「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这段话,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计量单位和它们的进位关系,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钧,成语有一句话叫做「千钧一发」,那就是用1根头发,吊着1000钧的东西,钧是个衡重单位,30斤是1钧的话,那么千钧就是30000斤,那当然是比喻相当危险,另外衡重单位还有一个石,4钧为石,我们应当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那么现在我们拿1200个黍米称重,说这就是半两,可以不可以啊?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拿什么地方出产的黍米啊?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已经比较干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为一个标准的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家都公认,这就是准确的计量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你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着问题,我们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汉代的一两,除以16的话,那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两说成是15克,差一点点,没有关系,我们就把1两说成是15克,是为了计算方便,好,关于衡重,我们就谈这么多了。

中药剂量1两=3克

中药剂量1两=3克

中药剂量1两=3克此事是从张仲景的《伤寒论》说起,因《伤寒论》的各种处方仍普遍被今天医者所用,所以就有把张仲景所处的汉代重量单位换算成现代重量单位的问题。

现在网络上最主流的观点是汉代一两相当于今日15.625克,其次一种比较流行的是汉代一两相当于今天13.75克,而一直以来人们长期沿用的汉代一两等于今日3克的换算方法居然却被广泛的耻笑了。

此一事,造成今日之混乱局面,一方面得益于今日互联网广泛传播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一些年轻学者的推理考证,再就是某些流传较广的畅销书对传统中医教学在这个问题上的轻率指摘,更有某谓药学名人跟风附和,凡此种种乱风鼓翕,甚嚣尘上,居然大有倾覆医学朝堂之势,实是咄咄怪哉!这批人或者是整天作学术研究的,或者是讲座授课,著书立说,四处走穴忙发财的。

却无一个人能以身试药,来验证一两到底是多少的。

但凡有一个人来亲身验证,便不会造成如此的国际大玩笑。

今天中药界的混乱不堪,有你们大大的功劳。

此事往小说,是治学不谨。

往大说,是草菅人命。

这几位学者大人,你们去百度一下“麻黄”词条,麻黄词条之下药方选录第四方:“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250克(去根节了,秤),桂心100克。

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

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

”你们这是要人命啊,你们不是医者,是图财害命的土匪!请问你们几位,有谁去亲自试药了?一两等于15克?你把那250克麻黄吃吃试试吧。

无耻啊!古人若知你们如此败德,恐怕拼了命也要从坟墓里爬起来扇你们几巴掌!今日中医界如此丧德败行之流辈出,无怪乎中医今日之没落。

希望鼓吹汉代一两等于今日15克那几位大人,你们先把那250克麻黄吃了,再去教学生吧!若依15克一两来使用古方,则单味药百克乃至数百克以上的药方比比皆是,若整幅处方配齐,大家熬药大概都要准备一口大锅来熬了。

在此本人谨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轻易按照百度百科中中药处方的剂量去配药吃,不要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去犯险。

东汉铭文药量与汉代药物量制

东汉铭文药量与汉代药物量制

东汉铭文药量与汉代药物量制熊长云(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摘要:汉代的药物度量衡标准,一直是古代医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然而,不同文献记载的早期容量单位的名称与进制多有出入,且实物长期缺乏,导致了古代药量进制研究的长久争议。

新公布的一套东汉铭文药量,四器自铭为“合”“籥”“撮”“刀刲”,首次证实了东汉的药用容量单位体系。

其中,合、籥、撮、刀圭的实测量值分别为20 ml、10 ml、2 ml、0.5 ml,推算进制为1合=2籥,1籥=5撮,1撮=4刀圭。

四者所反映的量值与进制,与汉代官方量器基本相同,说明东汉药量采用了官方量制标准。

量器中“方寸匕”的出现,更揭示了汉唐经方中屡屡提到但未见实物的方寸匕的形制。

这组药量所呈现的单位体系、进制与量值,对于古代药物度量衡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度量衡; 药量; 方寸匕; 汉代古代度量衡研究素倚重实物证据,新史料的发现,往往成为研究得以进展的重要契机。

在对秦汉度量衡资料进行调查收集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一组罕见的东汉药量。

这组量器不仅皆具刻铭,且构成完整的进制组合,故成为研究汉代药物度量衡单位、量值及进制的珍贵实物史料。

药量中方寸匕的出现,更澄清了久所聚讼的方寸匕的形制问题。

该组量器已公布于《新见秦汉度量衡器集存》一书中[1]。

现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并略作考证。

一.新见东汉铭文药量的形制、性质与量值图1:东汉铭文药量侧视图图2:东汉铭文药量正、背图图3:东汉药量拓本及文字摹本这组量器共六件,青铜质,俱有长柄,柄端有环。

其中,四件量器形似小勺,总长度分别为17.3 cm、13.9 cm、11.9cm、10.5 cm,量身均为侈口筒状,大小呈现阶梯化差异(实测数据见表1)。

量柄靠近量口处均刻有铭文,量器自大到小,刻铭依次为“合”“籥”“撮”“刀刲”。

一件量器为扁平状,总长为15.6 cm,量身为一2.3 cm见方的方形铜片,量柄近于方片处刻有“方寸匕”三字。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药剂量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药剂量

出处:新出版的《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建议收藏】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建议收藏】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建议收藏】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以下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56 克厚朴1 尺约15克竹叶一握约12 克特附录一些药物的药房称重量,以供学者参考:水蛭30个,约40克虻虫30个,约10克虻虫一升,约16克蛴螬一升,蛰虫半升,约25克桃仁50个,约15克酸枣仁二升,约150克桃仁一升,约100克,桃仁50枚,约12.5克杏仁一升,约100克,杏仁70枚,约27克赤小豆三升,约360克麻子仁半升,约53克半夏半升,55到79克麦冬半升,约45克五味子半升,约38克小麦一升,约132克薤白半升,约45克竹叶两把,约60克栀子十四枚,约15克石膏如鸡子大,约56克代赭石如弹丸大,约20克鳖甲手指大一片,约15克川乌五枚约12克乌头大者五枚,枳实五枚,约40克,枳实四枚,约30克枳壳一枚,约15克栝楼实(即全瓜蒌)一枚,约35克,其中全瓜蒌包括瓜蒌仁和瓜蒌皮。

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及换算

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及换算

古代中药处⽅中剂量单位的书写及换算古代中药⽤量,最初以容积为单位,如合、升、⽃,与容积相类似的有⽅⼨⼔、⼑圭、钱⼔等。

后来逐渐采⽤重量法,由⽄、两、铢组成。

唐、宋以后,则在单位两之下分为钱、分、厘、毫,⼀直沿⽤⾄改为⽶制的“克”为⽌。

以长度为单位的尺、⼨、分古今⽤名相同。

⾄于古今度、量、衡如何折合“⽶制”,各家考证不⼀。

在中医的处⽅中,历来还有很多种特殊的计量单位,我们搜集⼀下,以供研讨⽅剂,调配处⽅时的参考。

⼀、剂量单位的书写⽅式上图为上海铁路医院70年代⽼中医处⽅古代医⽣处⽅原⽂⼆、古代剂量单位的换算⽅式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直是很多⼈头痛的问题,现据⽹上资料整理供参考。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 “千⼆百⿉重⼗⼆铢,两之为两,⼗六两为⽄,三⼗⽄为钧,四钧为⽯” 就是说1200个⿉⽶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30⽄为钧,4钧为⽯。

(汉代“⽯”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1⽄=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 “千⼆百⿉实其⿕(yue),合之为合(ge),⼗合为升,⼗升为⽃,⼗⽃为斛” 1⽃=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10毫升, 1铢=0.65~0.7克,1两=24铢,⼀钱⼔=5铢钱=1.5~1.8克,1⼑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圭=2克,1分=3.9-4.2克1⽅⼨⼔=10⼑圭=2.74毫升约3-5克(⾦⽯类药末约2克草⽊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1升=16克,附⼦⼤者⼀枚20~30克、中者⼀枚15克,乌头⼀枚⼩者3克,⼤者5~6克,杏仁⼤者10枚=4克,栀⼦10枚平均15克,⽠蒌⼤⼩平均⼀枚46克,枳实⼀枚约14.4克,⽯膏鸡蛋⼤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叶⼀握约12克,梧桐⼦⼤(约)黄⾖⼤。

古代剂量折算信息

古代剂量折算信息

古代剂量折算信息伤寒论常用的剂量为:(1两=15.625克:慢病可用9克,重病要加到30克)杏仁70粒:21~28克,2两。

附子1枚:20~30克, 1.5~2两。

半夏半升:45~50克,3两。

1斤=16两,1两=4分,1分=16铢。

粳米6合= 100~110克,7两。

芒硝半升=60克,4两。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宋代】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东汉中医古方一两究竟是多少克?

东汉中医古方一两究竟是多少克?

东汉中医古方一两究竟是多少克?汉代一两的真实剂量经常用“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古方的人,心中常有困惑,就是汉代一两究竟应该是多少克。

按理说,这应该不是问题,因为1981年中国出土了汉代的度量衡器“权”,北京博物馆里就有汉代司农铜权,用它实际去称中药,得出了以下结论:1升=200毫升(1升等于十合)一合=20毫升一斤=250克左右一两=15.625克1斗=2000毫升(1斗等于10升)1斛=20000毫升(1斛等于10斗)出土文物,的确为我们澄清迷雾,洞察古代经方的实际用量,有好处。

但是,考古文物解除了我们心中的所有困惑吗?用原方原剂量的法律风险我的回答是,并没有,因为按这样计算,有时原方的剂量实在是太大了,以竹叶石膏汤为例: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

温服一升,日三服。

竹叶一把,是12克,两把就是24克。

石膏一斤,就是250克。

半夏半升据柯雪帆教授考证下来,是42克。

麦门冬一升是120克。

人参二两,就是三十克。

炙甘草也是三十克。

如果你临床上一剂就搞这样大的量,很容易出问题。

比如著名的张喜案,在这个案件中,只因医师处方中有“法半夏40g”,患者声称自己的“肌酐”值升高是这个药引起的,终审患者所在的药店被判赔了500万!很多医师也许会说我辩证准确,不会出事的。

但是,大家要注意中医门诊的特点,中医门诊不依赖于辅助检查,主要靠“四诊合参”辩证用药,更小心些的医师,或许还会加上一些“腹诊”和体格检查。

个体中医诊所更不可能要求患者先检查了“肌酐”,“转氨酶”等值再来就诊。

这时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如果患者“肌酐”,“转氨酶”已经很高了,然后故意来就诊取药,医师按照“伤寒杂病论”原方原剂量用药,就难保不会出事!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们用药,不能一味追求一剂起效,而要结合患者病情的缓急,古今煎法的不同来用药。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汤一笑原创 2012年3月15日经方医学论坛首发——《伤寒论》学术考古重要问题之一(一)东汉度量衡古今换算《伤寒论》方剂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是研究《伤寒论》的焦点问题。

其实东汉度量衡的问题科技史学界已经基本解决,可以参考中国度量衡史、科技史学者的考证。

按科技史学界目前为止的考证,东汉与今天度量衡单位的换算普遍认为如下:一斤约为今220克(或222克);一两约为今13.8克(或13.9克);一升约为今200毫升。

一尺约为23.1厘米。

由于学界的分歧主要在于权衡,以下主要就是针对权衡进行研究讨论。

丘光明先生花了10多年时间专注研究中国的古代度量衡问题。

他的基于大量出土文物的研究结论可能更逼近历史的真实,比吴承洛1937年《中国度量衡史》依据于新莽时期的货币和嘉量推算1两合今13.9206克的结论更可靠。

丘光明认为东汉每斤约合222g(一两为13 .875 g) ,并认为东汉权横的量值与秦、西汉相比具有下降的趋势。

参见他的著作《中国历代度量衡考》(1992年版,资料收集到1989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以前很多医书论古今度量衡换算,多采用吴承洛先生的观点,丘氏与吴氏的考证著作前后相距半个多世纪,期间正是中国田野考古大发展的时期,出土了大量历代度量衡的相关文物。

丘先生的考证应该比吴先生的考证更逼近历史的真实。

代表了这一领域考古的新水平。

东汉1两=15.625g,这个从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推测的数据近些年在伤寒学派中广为流传,最早应该是出自柯雪帆等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一文,但丘光明先生认为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上未刻标称值,尚难折算此权量值。

如果按12斤权折算,一斤合250克,但如按14斤权折算,每斤合214克(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与218克相近)。

药方剂量古今之对比

药方剂量古今之对比

药方剂量古今之对比中医药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成分,但历史长河中一些经典医学古籍中的方剂现在使用的时候,疗效往往不甚明显,究其原因,可能药性、炮制方法等较前有不同,但古今药量单位的不同也可能是方剂疗效不能完全发挥的一个原因。

《内经》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医书,据考证其成书于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我国的度量衡还没有统一,诸侯各国属于纷争状态。

那么各国的衡单位与今天的重量单位怎么换算呢?请看以下介绍。

战国时期各国衡单位楚:1斤 = 16两,1两 = 24铢赵:1石 = 120斤,1斤 = 16两,1两 = 24 铢魏:1镒 = 10釿,1釿 = 20两秦: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 = 24铢。

与今日重量单位的换算(克 g)楚:1斤 = 250,1两 = 15.6,1铢 = 0.65赵:1石 = 30000,1斤 = 250,1两 = 15.6,1铢 = 0.65魏:1镒 = 315,1釿 = 31.5秦:1石 = 30360,1钧 = 7590,1斤 = 253,1两 = 15.8,1铢 = 0.66秦朝统一天下后,著名的商鞅统一了国家的度量衡,天下均采用战国时秦朝的衡单位换算。

即:衡单位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 = 24铢。

与今日重量单位的换算(克 g)1石 = 30360,1钧 = 7590,1斤 = 253,1两 = 15.8,1铢 = 0.66可是这个衡单位没用多久,也就十几年的时间,秦二世就带着他的大秦帝国沉入地下了。

汉朝登上了历史舞台,重新定义了衡单位。

貌似与今日的重量换算过来,单位定义没变,但比秦朝缺了点份量。

衡单位: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 = 24铢。

与今日重量单位的换算(克 g)西汉:1石 = 29760,1钧 = 7440,1斤 = 248,1两 = 15.5,1铢 = 0.65东汉:1石 = 26400,1钧 = 6600,1斤 = 220,1两 = 13.8,1铢 = 0.57大家发现没有,份量确实比秦少了。

经方中的汉代剂量

经方中的汉代剂量

经方中的汉代剂量夫仲圣之伤寒论,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包举概括。

既是中医治病群方之祖,又是中医病理学之专书。

其以六经钤百病,不仅用治外感,即内伤亦无所不包。

苟明其理,而用其方,治疾如汤沃雪。

仲景之方,世称经方,渊源于《汤液经法》,多出自上古禁方,其方理法昭彰,配伍严谨。

即便是方药不变,只剂量上的变化,也会改变治疗的方向,使之针对另一种病机,并且方名也会随之而改变。

比如桂枝汤,主治营卫不调,加重方中桂枝用量后,即改名为桂枝加桂汤,用治奔豚气。

如加重方中白芍用量,则又称桂枝加芍药汤,用治腹疼。

由此可见经方中的剂量配位比例,至关重要,它能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

所以日本汉方医有言:经方的秘密在用量。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汉代,因去古已远,度量衡因朝代更迭而变化,经方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一直成为后世争论的焦点,婆公之争,难趋一致。

对于汉代度量衡问题,后人根据不同的换算法,有不同的解读。

其中有根据古币与嘉量核算的,有根据“药称”折算的,也有根据药物比例直接推算的,还有根据临床习惯用量折算的。

比如五版中医教材即是根据临床习惯折算的,将伤寒论中的一两折今为一钱,即三克多一些。

这种折算法对不对呢?很难自圆其说!如麻黄汤一方,原方麻黄用二两,用此方法折算是六克多一些。

可是原方中杏仁却是用七十枚。

七十枚杏仁大家称一下,大约要在二十八克左右。

如此地明显多于君药麻黄,显然是不对的。

这种情况在伤寒方中还有很多。

经方的剂量如此重要,临床运用却很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难怪有人说古方不能治今病了!也难怪中伊友读伤寒方时心存疑问了。

写至此,要告诉中伊友一声,不要着急,休息!休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一九八一年考古发现了汉代度量衡器“光和大司农铜权”以此推算经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经方剂量的一大疑案。

明代迄今,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当休矣!“权”的发现意义重大。

但对当时的中医界震动不大,幸有柯雪帆教授的研究和传播,才揭开了经方剂量的谜底。

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

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

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对于经方的学习,剂量换算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经方已历千年,汉以后的两千年来,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晋朝到唐至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g增至600g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由此造成经方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存不同观点,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而班固《汉书·律历志》明确指出“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一铢一百黍,后世虽有质疑,但大多没有明确纠正,此说实为后世曲解《伤寒论》药物剂量之肇始;明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而与之同时代的张景岳则说:“古之一两为六钱”,二者剂量估算相差竟有六倍;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也有考证认为《伤寒论》的“两”应与东汉的“两”分开研究,认为仲景沿用伊尹《汤液经》的计量标准,一两约为10g……,凡此种种,加之经方版本不同,各家运用经方心得各异,以至历代多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慨叹。

目前流行的经方剂量换算大致有三:一是源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也”,自明清以来,此说盛行,渐成官制,换成现代计量单位,即汉制“一两”相当于今3g,目前很多教材即遵此说,如2016年版贾波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即遵此说,明确说明:“宋以前一两折算为3g,宋以后一两折算为30g”,书中经方剂量即按照一两=3g换算。

二是源自唐《新修本草》中所言:“古秤皆复,今南秤是也。

晋称始,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耳”。

认为东汉时药秤是普通秤的二分之一,1959年出版的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伤寒论语译》据此得出“一两”约合6.969g;朱文惠等也持此说,云“仲景在度量衡上,药物用小秤,煎液用今秤(大秤)”,认为“一两”约合7.8g。

中药剂量标准

中药剂量标准

精心整理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分2至3 克+/-1方寸匕 则折合 寸匕上,等,60-80三. 1/10的 ”(等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

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
枳实 1 枚约 14.4 克
1 合=2 龠=20 毫升 1 升=10 合=1000 毫升
1 龠=5 撮=10 毫升 1 合=100 毫升
1 撮=4 圭=2 毫升
蜀椒l升=50克
葶苈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l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
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一铢=0.65 克
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 克
1 钧=三十斤=7440 克 1 斤=16 两=590 克
1 斤=248 克 1 两=10 钱=36.9 克
1 斤=16 两 1 钱=10 分=3.69 克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克。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l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据考,汉制中本无此单位,晋时加入,唐沿袭,此时的“分”为“两”与“铢”之间的单位,合1/4两,即6铢。注意与后世的“分”区别)
1 圭=0.5 毫升
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355 厘米
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尺=10 寸=35.5 厘米
吴茱萸一升=50 克
五味子一升=50 克
半夏一升=130 克
(四)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的,但中医的现状是令人忧虑的。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备独当一面、敢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不要让西医课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只能培养出不伦不类的“半瓶醋”。要在短短5年内,集中精力学好、学透中医。
(三)“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契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药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连服3剂,附子总量达500 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院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年代之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采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 克
葶力子一升=60 克
(一)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1 撮=2 克
?236 ?
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
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
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 1 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
一钱匕=1.5-1.8 克
虻虫一升=16 克
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
附子中者 1 枚=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二)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沿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山野村夫之见,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反思与沉思!
汉 代 清 代
1 石(读 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 克 1 石=120 斤=70800 克
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石=2 斛=100000 毫升
1 斗=10 升=2000 毫升 1 斛=5 斗=5000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 1 斗=10 升=10000 毫升
1 尺=10 寸=23.1 厘米 1 寸=10 分=3.55 厘米
1 寸=10 分=2.31 厘米
1 分=0.231 厘米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
厚朴 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 12 克
1 斤=液体250 毫升 1 分=0.37 克
1 升=液体200 毫升
1 合(音ge)=20 毫升
1 圭=0.5 克
1 龠(yue )=10 毫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