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剂量计算
粉剂配药快速计算公式
粉剂配药快速计算公式
在粉剂配药过程中,快速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所需配药量。
以下
是一种常用的粉剂配药快速计算公式:
配药量(g)= 药物单剂量(mg) ×体重(kg) ÷药物含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给定体重下,所需的粉剂配药量。
下面我将分步骤解释
这个计算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第一步,我们需要确定药物单剂量。
药物单剂量是指在单位体重下所需的药物量。
这个信息通常可以在药物的处方指导中找到。
第二步,我们需要知道患者的体重,通常以千克为单位。
体重信息可以通过测
量或询问患者得到。
第三步,我们需要了解药物的含量。
药物含量是指每克粉剂中所含有的药物量。
这个信息通常可以在药物的标签或说明书中找到。
当我们有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可以将它们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将告诉
我们需要多少克的粉剂来完成配药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快速计算公式仅适用于粉剂配药情景,并且只是一种常用
公式,具体的配药方法和计算公式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和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以上解释可以帮助您理解粉剂配药快速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如果您还有
其他关于药物配药的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药物的剂量计算和用药安全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药物剂量 计算和用药安全培训,包括理论
学习和实践操作。
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分享最新药 物知识和临床经验,提高医护人
员的专业水平。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和研讨会,拓宽视野,增强交流
合作。
完善内部审核机制,确保制度执行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对药物剂量计算和用药安全进行自查和 互查。
常见药物剂型及特点
胶囊剂
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保护药 物免受胃酸破坏,也可制成缓 释或控释制剂。
溶液剂
适用于儿童或吞咽困难患者, 便于调整剂量,但需注意保存 条件和有效期。
片剂
便于携带和服用,剂量准确, 可加入不同辅料以改善口感或 增加稳定性。
注射剂
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救或不能 口服药物的患者,但需专业人 员操作。
对于有疑问的医嘱或处方,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确认,避免用药错误。
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和工具
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 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吸入等 。
对于需要稀释或溶解的药物,应使用 专用的溶剂和稀释液,按照说明书或 医嘱进行操作。
选择适当的给药工具,如注射器、输 液器、喂药器等,确保工具清洁、无 菌、无破损。
注意:同一年龄段内,不同患 者的生理状况可能存在差异, 需个体化调整剂量。
其他特殊人群调整方法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需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避 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害的药物,同 时根据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调整剂量。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需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 间的配伍禁忌,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 物剂量和使用顺序。
推广智能化用药监控和管理 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 发智能化用药监控和管理系 统,帮助患者实时追踪和管 理自己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情 况。
护士配药换算公式
护士配药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掌握一定的药物配药换算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士配药换算公式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液体药物配药计算公式:液体药物配药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体重剂量法: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药物的剂量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公式为:药物剂量 = 体重(kg) × 剂量(mg/kg)。
–儿童固定剂量法:对于儿童患者,由于体重发育不全,常使用固定剂量法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公式为:药物剂量 = 体重(kg) × 固定剂量(mg/kg)。
–体表面积法:适用于溶液剂型的药物配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和药物的剂量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公式为:药物剂量 = 体表面积(m^2) × 剂量(mg/m^2)。
2.固体药物配药计算公式:固体药物配药计算主要涉及药片和药粉的体积与重量之间的换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体积与重量换算:体积(mL) = 重量(mg) ÷ 压缩系数(比如1mg 的药片压缩系数为0.6,即压缩系数为0.6);–药物浓度与配药量计算:药物配药量 = 药物含量 × 配药量所需药物浓度;–药物稀释液体计算:药物浓度=溶质量(g) ÷ 溶液量(L);–药物溶液滴速计算:滴速(滴/分钟) = 总滴数 ÷ 时间(分钟),其中总滴数 = 滴数/滴液容量。
3.注射液配药计算公式:注射液配药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标准稀释液计算:溶液浓度 = 药物质量(g) ÷ 溶液体积(mL);–稀释液配制计算:溶液浓度配制 = 期望浓度 × (期望溶液体积÷ 稀释体积);–注射液滴速计算:滴速(滴/分钟) = 总滴数 ÷ 时间(分钟),其中总滴数 = 滴数/滴液容量。
以上是关于护士配药换算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需要灵活应用这些公式来计算药物的准确剂量和配药量,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计算方法探讨
表示 射线束的 中心对称轴线 。临床上一般用
放射源 s 过最后一个 限束器 中心 的连线作为射野 中心轴 。 通 16 射线 照射野( . A) 表示 射线 束经最后 一个 限束器 后 中心轴 垂 直模 体时通过模体的范围 , 与模体 表面的截 面即为照射野 的 它 面积 。对于旋转治疗 或对 固定 S D照射 , 面取在 旋转 中心 的 A 截
量小 于几 Me V时 , 电子平衡 条件是 可以建立 的。根据 照射量 的
定义和放射治疗设 备发展的情况 , 照射量 不再 用于临床剂量。
13 吸收剂量 ( 吸收剂量 D是 d . D) E除以 d m所得 的商 , 中 其 d E是致 电离辐射给与 质量 为 d m的物质的平衡能量 。
子总 电荷 的绝对值 。
= 。
| 体
图1
“, “
单位 :/ g照射量 的原用单位是伦琴 ( Ck, 符号 R) 1 ,R
14 射线源 ( ) 在没有特别 说 明的情况下 一般指 放射源前 表 . s
面 的中心 , 生射线的靶面 中心 。对 电子束取在出射窗 或散射 或产
【 文献标识码 】 A 【 摘要 】 前 , 治疗技术的发展方 向是精确放射治疗 , 目 放射 然而 由于设备 条件等 的限制和 治疗 目 不同 , 的放射 治疗仍 然是 最 的 常规
常用的放疗方法。在 常规 的放 射治疗 中, 疗 医生给 患者模拟 定位后 , 定出治疗计 划, 放 制 在治疗单上设定 出该 患者各种参数 , 如放 疗机 型号、 射野 大小、 区深度 、 区剂量 等等之后 , 靶 靶 就要根据 治疗机 的各 项参数 , 计算 出处方剂量 。计算处方剂量 时 , 首先要 知道 用什 么治
』1' 7
经方计量换算表 - 中医学习 - 民间中医网 -
经方计量换算表- 中医学习- 民间中医网-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 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各种加药量的计算
各种加药量的计算加药量的计算是药品加药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准确计算加药量能够保证药物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根据不同的药品和用途,加药量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加药量计算方法。
一、静脉输液加药量计算1.根据剂量和体重计算:首先确定药物的剂量,单位通常为毫克/千克/小时。
然后根据患者的体重,将体重转换为千克,用药物的剂量乘以体重得到加药量。
加药量(mg)= 剂量(mg/千克/小时)× 体重(千克)2.根据剂量和体表面积计算:首先确定药物的剂量,单位通常为毫克/千克/小时。
然后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使用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出体表面积(BSA),用药物的剂量乘以体表面积得到加药量。
加药量(mg)= 剂量(mg/千克/小时)× 体表面积(m²)二、口服药物加药量计算根据剂量和剂型计算:口服药物的剂量通常有标准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计算出总需量,然后根据药物的剂型,计算出每次用药的数量和频率。
三、中药煎煮加药量计算根据处方和剂量计算:中药的用量通常是按照处方中的比例计算的,其中有些是按重量比例计算,有些是按体积比例计算。
根据处方中的比例和剂量,计算出每味药物的用量。
加药量=处方中每味药物的用量四、饲料加药量计算根据饲料量和浓度计算:饲料中的添加剂通常按照浓度计算,根据饲料的总量和添加剂的浓度,计算出所需的添加剂量。
加药量(g)= 饲料量(kg)× 浓度(g/kg)加药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药物的特性、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剂型等。
在计算过程中要确保准确性,以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在进行计算前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等,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之,加药量的计算是药物使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能够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打针配药计算公式
打针配药计算公式在医疗领域,打针配药是非常常见的一项工作。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并指导护士进行配药和注射。
而在配药过程中,计算药物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打针配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药物的剂量通常以毫克(mg)为单位,而液体药物的剂量则以毫升(ml)为单位。
在配药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的浓度和患者的体重来计算实际需要使用的药物量。
假设我们需要给一个患者注射一种药物,该药物的浓度为C(mg/ml),患者的体重为W(kg),需要注射的剂量为D(mg)。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实际需要使用的药物量:D = C W。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药物的浓度和患者的体重来计算出实际需要使用的药物量,从而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我们注意。
首先,有些药物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来计算的,而不是简单地根据体重来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其次,一些药物在配药过程中需要稀释,这也需要我们根据药物的浓度和需要使用的剂量来计算出实际需要使用的药物量。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例如,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因此,在进行打针配药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和药物的剂量单位。
有些药物在配药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处理,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而且在进行药物剂量计算时,我们需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剂量单位,避免因单位转换错误而导致药物使用过量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总之,打针配药计算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药物剂量计算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错误的药物剂量计算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药剂师的药品配方与剂量计算
药剂师的药品配方与剂量计算药剂师在医药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了解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还需要掌握药品配方和剂量计算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药剂师在药品配方和剂量计算方面的工作,包括常用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药品配方的要求药剂师在进行药品配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首先,他们需要准确地理解医生的处方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等信息。
其次,药剂师需要根据处方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品并计算剂量。
最后,药剂师还需确保配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的药物组合。
二、常用的剂量计算方法1. 单剂量计算单剂量计算主要用于确定单次给药所需的准确剂量。
它适用于液体药物和注射药物的计算。
在进行单剂量计算时,药剂师需要根据药物的浓度、容量和所需剂量,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所需量 = 浓度 ×容量2. 总剂量计算总剂量计算用于确定治疗周期内所需的总剂量。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口服药物和持续静脉输液。
药剂师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所需总量 = 每次剂量 ×给药次数3. 儿童剂量计算儿童剂量计算相较于成人剂量计算更具挑战性。
药剂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身体表面积等因素,参考专业的儿科剂量计算表格进行计算。
此外,药剂师还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征和代谢情况,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三、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剂量计算时,药剂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 单位换算在使用不同单位的药物进行计算时,药剂师需要进行单位的换算。
特别是从公制单位(如毫克)转换为英制单位(如盎司)时,需要小心计算并避免单位混淆。
2. 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在联合应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剂量需要相应调整。
药剂师应该对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有所了解,并在计算剂量时予以考虑。
3. 特殊人群需求不同人群在药物代谢和吸收方面存在差异。
药剂师在进行剂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并遵循相关的指引进行剂量调整。
临床剂量学中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资料
f SAD
( SCD )2 SAD
常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一般均在SSD=100,SCD=100+dmax及 参考射野10×10 cm2条件下刻度,所以:
f SAD
(100 dmax 100
)2
独立准直器和非对称野
忽略准直器位置的改变引起散射成份的微小变 化,以及非对称野引起的体模散射的改变;此 外,还忽略非对称野中心轴原射线剂量分布 (TMR和PDD)因射线质的微小变化而引起的 变动,只考虑原射线强度的离轴变化。即用 OAR(离轴比)做校正,保持计算公式其它部 分不变。
临床处方剂量计算
通常加速器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刻度的,即 SSD=100cm,参考射野10×10 cm2,参考深 度d0=dmax (即最大剂量深度)的条件下, 将输出量刻度成1MU=1cGy,也就是调节剂 量的阈值电位器,使积累1cGy对应的电荷 后检测器(Monitor Unit)做一次计数。
固定SSD照射
将有效长方形野再转化成等效方形野,再将上 述参数代入到相应的公式中计算即可。
若 PDD(10cm)=67% 则:Dmu=DT÷PDD(10cm) Dmu=200÷67% Dmu=299(cGy)
等中心(SAD)照射
采用TMR概念计算剂量,摆位时通过升降、平移
治疗床而把肿瘤中心置于机架旋转等中心处,与
肿瘤剂量Dd对应的机器记数为:
MU
Dd 100
TMR(d , rd ) Sc (rc ) S p (rd ) fSAD
其中OAR(x)是深度d处的离轴比,它定义为离 轴距x处离轴点的剂量与同一深度射野充分开 启式中心轴对应点剂量之比。
独立准直器和非对称野
在SSD照射方式中:
MU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临床常用的计算公式在医学领域中经常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确定药物剂量、计算生理参数等等。
下面是一些临床中常用的计算公式:1.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0) × 0.9- 体重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m)^22.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mg)= 患者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治疗持续时间(天)= 治疗总剂量(mg)/ 给药剂量(mg/天)3.空气中氢离子浓度(pH)计算公式:- pH = -log10[H+]4.心脏产量计算公式:-心脏产量(CO)=心搏量(SV)×心率(HR)5.白细胞计数计算公式:-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总数×1000/血液容积6.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 GFR = (140 - 年龄) × 体重(kg) / 血清肌酐水平(μmol/L)× 0.814(男性)或 0.742(女性)7.A-a氧分压梯度计算公式:-A-a氧分压梯度=氧气分压(PaO2)-氧化物饱和度(SaO2)×氧气吸入指数(FiO2)8.尿素氮计算公式:- 尿素氮(BUN)= 尿素浓度(mg/dL)/ 2.89.处方剂量计算公式:- 处方剂量(mg)= 患者体表面积(m^2)× 给药剂量(mg/ m^2)10.滴定计算公式:-C1V1=C2V2以上所列举的公式只是临床中的一部分,医学领域的计算公式非常广泛。
医生和医学生在日常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这些公式来帮助诊断、治疗和监测患者的病情。
这些公式的准确使用对于正确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同时,需要注意公式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和误差,合理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使用。
处方剂量计算汇总
托架因子 ft: 水模内线束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加
托架与不加托架的剂量率的比值。
楔形板的应用有三种方式:
1. 固定角度的楔形板(机械楔形板)
2. 电动楔形板(一楔多用)
3. 动态楔形板(独立准直器)
由固定源皮距 SSD 改为等中心 SAD 照射病人时, 则须进行SAD因子的修正. SAD因子=(SSD+dmax)2/SAD2 SAD因子=(100+1.5)2/1002
峰值吸收剂量深度,do=dm处。
根据患者体内任一深度 d 处的百分深度 剂量PDD和应给予该深度处肿瘤照射的剂量 DT ,可以计算出医生开出的处方剂量 Dm 即:
Dm=DT/PDD
例如:一患者的肿瘤中心位于其体内 6cm深度 处,其照射野 FSZ=4cm×4cm ; PDD ( 6cm ) =86.2% , 若肿瘤剂量 (DT) 需 300cGy/ 次,则医生开出的处方 剂量(Dm)应为:
Dm=DT/ PDD(6cm)
Dm=300/ 86.2% Dm=348(cGy/次)
影响PDD值大小的因素
1.射线能量↑,PPD↑ 2.体模深度↑,PPD↓ 3.射野面积↑,PPD↑ 4.源-体表距(SSD)↑,PDD↑
放射治疗通常使用射野分析仪即三维水箱对 各种尺寸的方野进行PDD曲线的测绘和TMR数据 的测量,有的三维水箱虽不能直接测量TMR数据,
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示意图
例如:假设加速器的 6MV X 射线是在体模内 1.5cm (最大剂量点)和 SSD=100cm ,水模表面照 射 野 为 10cm×10cm 条 件 下 刻 度 的 , 肿 瘤 深 度 为 10cm,肿瘤剂量DT=200 cGy,问医生给出的处方剂 量是多少? 若 PDD(10cm)=67% 则:Dm(MU)=DT/PDD(10cm)
处方剂量计算
根据患者体内任一深度d处的百 分深度剂量PDD和应给予该深度处肿瘤照射 的剂量DT,可以计算出医生开出的处方剂量 Dm即:
Dm=DT/PDD
精品课件
例如:一患者的肿瘤中心位于其体内6cm深度 处,其照射野 FSZ=4cm×4cm;PDD(6cm)=86.2%, 若肿瘤剂量(DT)需300cGy/次,则医生开出的处方 剂量(Dm)应为:
精品课件
组织模体比TPR与百分深度剂量PDD测量方法的比较
精品课件
放疗中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表
示各种大小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PDD)和 组织最大剂量比(TMR)随组织深度的变化,
但因临床上经常使用矩形野和矩形或方形野加 铅挡块形成的不规则照射野,而对这些照射野 的百分深度剂量和组织最大剂量比又不能全都 列表和测量,则需进行对方野的等效变换。
C = 2ab/(a+b) =2(12×6)/(12+6)
=8(cm)
精品课件
高能X射线和电子束的PDD曲线形状 及临床应用的差别
高能X射线由于表面剂量低和深部 剂量高等特点适于治疗深部肿瘤而电子束PDD曲 线的形状表明电子束更适于治疗表浅的和偏向 人体一侧的肿瘤。
精品课件
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示意图
精品课件
例如:假设加速器的6MV X射线是在体模内 1.5cm(最大剂量点)和SSD=100cm,水模表面照射 野为10cm×10cm条件下刻度的,肿瘤深度为10cm, 肿瘤剂量DT=200 cGy,问医生给出的处方剂量是多 少? 若 PDD(10cm)=67%
则:Dm(MU)=DT/PDD(10cm) Dm(MU)=200/67% Dm=299(MU)
SAD因子=1.030 其计算公式改为:
儿童配药计算方法
儿童配药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 按体重计算:这是最常用、基本的方法,每日剂量等于患儿体重乘以每日一公斤体重所需药量,需连续应用数日的药。
临时对症用药按每次剂量计算。
2. 按体表面积计算: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复杂,适用于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
小于30公斤的小孩体表面积=体重×0.35+0.1,单位为平方米;大于30公斤的小孩体表面积=体重公斤-30×0.02+1.05。
3. 按照小儿年龄计算:此种方法常用于不需要非常精准的药物,比如营养类的药或者一些止咳药。
4. 按照成人剂量折算所得:此方法仅用于并未提高剂量的药物,并不常用。
计算公式为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在配药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临床剂量学中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
不规则野简化为有效长方形野
临床剂量计算表明当射野足够大时,其中心轴 PDD(或TMR)随射野尺寸变化影响很小,因 此可把不规则野近似成包括计算点在内的长方 形野,该野包含大部分不规则野区域,而仅仅 舍去远离计算点的区域,故称有效野,而准直 器野确定的范围仍称做准直器野,计算时用有 效野决定PDD、Sp和TMR,用效方形野,再将上 述参数代入到相应的公式中计算即可。
参考射野10×10 cm2条件下刻度,所以:
f SAD 100 d max 2 ( ) 100
独立准直器和非对称野
忽略准直器位置的改变引起散射成份的微小变 化,以及非对称野引起的体模散射的改变;此 外,还忽略非对称野中心轴原射线剂量分布 (TMR和PDD)因射线质的微小变化而引起的 变动,只考虑原射线强度的离轴变化。即用 OAR(离轴比)做校正,保持计算公式其它部 分不变。 其中OAR(x)是深度d处的离轴比,它定义为离 轴距x处离轴点的剂量与同一深度射野充分开 启式中心轴对应点剂量之比。
等中心(SAD)照射
采用TMR概念计算剂量,摆位时通过升降、平移 治疗床而把肿瘤中心置于机架旋转等中心处,与 肿瘤剂量Dd对应的机器记数为:
Dd 100 MU TMR(d , rd ) Sc (rc ) S p (rd ) f SAD
等中心(SAD)照射
Dd 100 MU TMR(d , rd ) Sc (rc ) S p (rd ) f SAD
组织体模比TPR
TPR定义为体模中射线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 收剂量Dd与空间同一位置校准深度d0处的吸 收剂量D0之比。
Dd TPR D0
组织最大剂量比TMR
TMR是TPR的特例,即 体模内特定点剂量Dd 与最大电离深度dm处 的剂量Dm之比。
放射治疗中常规剂量的测算之二——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
200×200 53.0 90.2 99.4 100.0 98.7 96.6 95.0 93.2 91.5 89.3 87.3 85.8 84.1 82.2 80.2 78.5 77.0
0
35.9
5
81.4
10
96.8
15
100.0
20
100.2
25
98.2
30
96.9
35
95.0
40
93.2
45
91.5
短轴(cIn)
1
2
3
4
5
长
6
7
轴
8
9
(cm) lO ll
12
13
14
15
l 1.0 1.4 1.6 1.7 1.8 1.9 2.O 2.1 2.1 2.2 2.2 2.2 2.2 2.3 2.3
2
3
4
2.0
2.4
3.O
2.7
3.4 4.O
3.0
3.8 4.5
3.1
4.1
4.8
3.3
4.3 5.1
3.4 4.5
收稿日期:2009一∞一lO
医疗装备2009第5期
(10 cITI×10伽)大小的不同而引起的参考点输出剂
量的改变的计算; (3)对固定源皮距(SSD=
100咖)改变为等中心照射(SAD=100咖)或非
标称源皮距离照射时的校正,即刚山因子、SSD因
子的校正;(4)使用楔形滤过板对楔形照射野的计
算,即通过楔形因子FW对平野(或称开野)的处
百分比。,nⅥR是指空间同一位置,在水模内两种 PDD与TMR表的部分内容),而大多数照射野为长
处方剂量计算.
Supp1.17#.)。
另外一种方法是计算的方法,即 面积- 周长比(A/P )
法。当矩形野和一个方野的面积 -周长比相等,则两野就
可认为相互等效。 C2/4C=ab/2(a+b)
C/4 = ab/2(a+b)
C = 2ab/(a+b)
式中,C为方野的边长;a、b分别为矩形野的两个边长。
如果一个矩形野的两个边长分别为a=12cm,
处方剂量计算简介
吸收剂量测量
放疗中吸收剂量的测算是临床辐射剂量 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要根据国际原子能 结构(IAEA)第277号技术报告(97年版) “高能光子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定”,对用 户自己使用的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进行吸收 剂量的测量。
加速器的刻度
通常加速器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刻度的,即在
SSD=100cm ,水模内 10cm×10cm 射野中心轴上最
大剂量点处使用经国家基准试验室或次级标准试验
室校准过的剂量计,通过调节加速器上剂量监测系
统的阈值电位器使1cGy=1MU。
百分深度剂量(PDD)定义
百分深度剂量定义为沿射线中心轴、某一 深度 d 处的吸收剂量率 Dd 与参考深度 do 处的吸 收剂量率 Ddo之比,即: PDD= Dd/ Ddo×100 在临床上,对深部 X 线,参考深度选在体模表 面( do=0 );而对高能 X 射线,参考深度选在
度剂量和组织最大剂量比又不能全都列表和测
量,则需进行对方野的等效变换。
射野等效的物理意义是:如果矩形或不规则形射 野在其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或组织最大剂量 比与某一方野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野
或不规则射野的等效射野。
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中最为简捷的方发 是查表,表3 矩形野与方野等效转换表给出的数据可供临 床 使 用 , 它 刊 登 在 英 国 放 射 学 杂 志 增 刊 上 ( BRJ
处方剂量计算
加速器的刻度
通常加速器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刻度的,
即在 SSD=100cm ,水模内 10cm×10cm 射野中
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使用经国家基准试验室
或次级标准试验室校准过的剂量计,通过调
节加速器上剂量监测系统的阈值电位器使 1cGy=1MU。
对加速器及钴-60治疗机刻度的标准条件 束流 射线质 校准深度 有效测量点在 SSD d0或cm 探头中的位置 cm 5cm 0.6 r 80 射野 cm×cm 10×10
量)。
对点剂量计算获得的处方剂量基于:
* * *
通常把人体看成一个完全均匀的整体
基本不做曲面的校正和剂量分布的计算
必要时,可作骨、肺等非均匀组织的校正
医生的处方剂量的计算是建立在在特定的 辐射条件下,水模体中校准点处吸收剂量的测 量和在水模体中参考点处对加速器的刻度的基 础上进行的。
吸收剂量测量
katt 0.993 0.992 0.993 0.990 0.989 0.990 0.990
km•katt 0.975 0.974 0.975 0.983 0.978 0.984 0.980
4.以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K计算ND时,其计算 公式为: ND=NK· (1-g)Katt· Km 式中, NK 为剂量计的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 g 为电离辐射产生的次极电子消耗于韧致辐射的 能量占其初始能量总和的份额。
ND值由NX或NK确定
ND=NX· W/e· Katt· Km· 2.58×10-4
或
ND=NK· (1-g)Katt· Km
第 二 步 . 测 算 水 模 体 中 的 吸 收 剂 量 首先通过测算该能量 X 射线在标准条件下即 SSD=100cm,水模内10cm×10cm射野中心轴上的 剂量比(深度为 20cm 与 10cm 的吸收剂量的比值 (D20/D10)或组织模体比(TPR2010)来确定水对空 气的阻止本领比 Sw,air和扰动因子Pu及校准深度
药物计量换算法
3 摩尔浓度( mol/L ):
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分子数称为该溶液 的克分子浓度。 如 0.1 M 的 NaCl 溶液表示 1000ml 中含 NaCl 58.44 g ( NaCl 分子量为 58.44 )
精品课件
现有5%新洁而灭,你要配制1: 1000浓度的新洁尔灭1000毫升的溶
精品课件
注意事项
6、药物的浓度要注意识别,如硫酸镁浓度有 33%和50%,氯化钠有10%和0.9%及3%;在临床 上用得最多的为10%氯化钾10ml/支。
精品课件
药物浓度
药物浓度是指一定量液体或固体制剂中所含 主药的分量。常用以下几种表示法:
百分浓度:是按照每 100 份溶液或固体物 质中所含药物的份数来表示浓度,简写成 % 。
如双黄连600mg/瓶,加入6ml的溶媒即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问题1、
1、现有500ml溶液,滴系数为15滴/ml,输液 滴数60滴/分,问需要多少时间输完液体?
2、现有500ml溶液,滴系数为15滴/ml,要求 3小时输液结束,问输液滴数多少滴?
精品课件
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 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 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 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 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 另一个变量。
液,如何配制?
设需要5%新洁尔灭X毫升,要加水Y毫升 5%X=(1/1000)*1000(根据溶液中的新洁尔 灭相等)
X+Y=1000
从第一式得:X=20ml
Y=980ml
精品课件
如果你要配制其它容量的,则把 公式中的1000换成你要配制的容 量就可以了.比如你要500毫升, 则用原液10毫升,加水490毫升, 如果你要100毫升,则用原液2毫 升,加水98毫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架因子 ft: 水模内线束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加
托架与不加托架的剂量率的比值。
楔形板的应用有三种方式:
1. 固定角度的楔形板(机械楔形板)
2. 电动楔形板(一楔多用)
3. 动态楔形板(独立准直器)
由固定源皮距SSD改为等中心SAD照射病人时, 则须进行SAD因子的修正. SAD因子=(SSD+dmax)2/SAD2 SAD因子=(100+1.5)2/1002
Supp1.17#.)。
另外一种方法是计算的方法,即 面积-周长比(A/P)
法。当矩形野和一个方野的面积-周长比相等,则两野就
可认为相互等效。 C2/4C=ab/2(a+b)
C/4 = ab/2(a+b)
C = 2ab/(a+b)
式中,C为方野的边长;a、b分别为矩形野的两个边长。
如果一个矩形野的两个边长分别为a=12cm,
但它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测得的PDD数据进行计
算和处理后,获得TMR数据。
组织模体比TPR与百分深度剂量PDD测量方法的比较
放疗中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各种大
小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PDD)和组织最大
剂量比(TMR)随组织深度的变化,但因临床
上经常使用矩形野和矩形或方形野加铅挡块形
成的不规则照射野,而对这些照射野的百分深
医生的处方剂量应为:
Dm=DT/(TMR • FW • ft • SAD因子 • OAR)
模体中任意一点的吸收剂量是由原射线和散射线
两部分组成,当射野改变时,散射体积发生变化,其
是必影响该点的总剂量。根据肿瘤的形状而设计的照 射野不一定是个方野,可能是个矩形野,而且更不可 能都是10cm×10cm的照射野。因此,医生开出的处方 剂量应做总散射因子Sc,p的修正。
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示意图
例如:假设加速器的6MV X射线是在体模内 1.5cm(最大剂量点)和SSD=100cm,水模表面照 射 野 为 10cm×10cm 条 件 下 刻 度 的 , 肿 瘤 深 度 为 10cm,肿瘤剂量DT=200 cGy,问医生给出的处方剂 量是多少? 若 PDD(10cm)=67% 则:Dm(MU)=DT/PDD(10cm)
总散射校正因子 Sc,p 其定义为:给定射野在参考
深度处的剂量率与参考射野剂量率之比。
处方剂量计算公式为: Dm=DT/(TMR • Sc,p• FW • ft • SAD因子 • OAR…) 或 Dm=DT/(PDD • Sc,p • FW • ft • SSD因子 • OAR…)
SSD因子 :
SAD因子=1.030
其计算公式改为: Dm=DT/(TMR • FW • ft • SAD因子)
肿瘤中任意一点(即非肿瘤中心,也就是 非射野中心轴上的点)的吸收剂量可通过射野
离轴比(OAR)来修正。
离轴比( OAR)定义为:射野中任意一点(d,x、
处的剂量率D(d,x)与同一深度处射野中心轴上的 (d,0)的剂量率D(d,0)之比。 OAR(d,x)=D(d,x)/D(d,0)
峰值吸收剂量深度,do=dm处。
根据患者体内任一深度d处的百分深度 剂量PDD和应给予该深度处肿瘤照射的剂量 DT ,可以计算出医生开出的处方剂量Dm 即:
Dm=DT/PDD
例如:一患者的肿瘤中心位于其体内6cm深度 处,其照射野 FSZ=4cm×4cm;PDD(6cm)=86.2%, 若肿瘤剂量(DT)需300cGy/次,则医生开出的处方 剂量(Dm)应为:
b=6cm,问其等效方野的边长是多少?
C = 2ab/(a+b) =2(12×6)/(12+6) =8(cm)
高能 X 射线和电子束的 PDD 曲线形状及临 床应用的差别
高能X射线由于表面剂量低和深部剂量高 等特点适于治疗深部肿瘤而电子束PDD曲线的 形状表明电子束更适于治疗表浅的和偏向人体 一侧的肿瘤。
Dm(MU)=200/67%
Dm=299(MU)
若使用某一角度的楔形板和有机玻璃托架, 应做楔形因子FW 和托架因子ft 的校正,则上面 公式应改写为:
Dm=DT/(PDD • FW • ft)
楔形因子FW和有机玻璃托架因子ft的修正
楔形因子 FW : 水模内线束中心轴上10cm深度处加
楔形板与不加楔形板的剂量率的比值。
度剂量和组织最大剂量比又不能全都列表和测
量,则需进行对方野的等效变换。
射野等效的物理意义是:如果矩形或不规则形射 野在其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或组织最大剂量 比与某一方野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野
或不规则射野的等效射野。
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中最为简捷的方发 是查表,表3 矩形野与方野等效转换表给出的数据可供临 床 使 用 , 它 刊 登 在 英 国 放 射 学 杂 志 增 刊 上 ( BRJ
(SCD)2/(SSD+ dmax)2
(100+dmax)2/(SSD+ dmax)2
如SSD=120cm,dmax=1.5(6MV X射线)则: SSD因子=(100+1.5)2/(120+ 1.5)2 =0.698 PDDf2=(f2+dm /f1+dm)2× (f1+d /f2+d)2 ×PDDf1
处方剂量计算简介
吸收剂量测量
放疗中吸收剂量的测算是临床辐射剂量 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要根据国际原子能 结构(IAEA)第277号技术报告(97年版) “高能光子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定”,对用 户自己使用的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进行吸收 剂量的测量。
加速器的刻度
通常加速器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刻度的,即在
注 PDD(6cm)
Dm=300/ 86.2% Dm=348(cGy/次)
影响PDD值大小的因素
1.射线能量↑,PPD↑ 2.体模深度↑,PPD↓ 3.射野面积↑,PPD↑ 4.源-体表距(SSD)↑,PDD↑
放射治疗通常使用射野分析仪即三维水箱对 各种尺寸的方野进行PDD曲线的测绘和TMR数据 的测量,有的三维水箱虽不能直接测量TMR数据,
SSD=100cm,水模内10cm×10cm射野中心轴上最
大剂量点处使用经国家基准试验室或次级标准试验
室校准过的剂量计,通过调节加速器上剂量监测系
统的阈值电位器使1cGy=1MU。
百分深度剂量(PDD)定义
百分深度剂量定义为沿射线中心轴、某一 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率Dd 与参考深度do 处的吸 收剂量率 Ddo之比,即: PDD= Dd/ Ddo×100 在临床上,对深部X线,参考深度选在体模表 面(do=0);而对高能X射线,参考深度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