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与康复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
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 眩晕诊疗规范GF-08 腰痛诊疗规范GF-09 痹症诊疗规范GF-10 面瘫诊疗规范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VTE管理制度
绵阳市中医医院心胸外科静脉血栓风险管理制度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就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栓塞(PTE)在内得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由遗传、环境及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就是引起肺栓塞(PTE)得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并发生阻塞,故PTE常为DVT得合并症。
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两者就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得表现,也就是同一疾病得不同阶段, 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后,除了有很高得病死率之外,也可以导致存活患者持续存在严重慢性并发症,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慢性肺动脉高压等。
其虽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得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就是一种可以预防与治疗得疾病。
防治这一疾病最重要得内容就是树立预防意识,对高危人群及时采取适当得预防措施;其次就是当患者出现疑似静脉血栓栓塞症得症状、体征时应尽快诊断与恰当得治疗。
因此,预防、及早诊断与及时治疗可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得发生,降低死亡率,挽救更多生命。
为及时识别患者静脉血栓风险,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事件得发生,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特制定本制度。
一、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对象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护士均应及时进行评估,以筛查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年龄大于40岁,肥胖(BMI≥25),卧床≥72H,急性创伤、中心静脉置管、行外科手术、有脑卒中、心肌梗塞、静脉血栓、静脉曲张、骨折史或凝血功能异常等以及其她可能有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内皮受损得患者。
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时间住院患者至少评估一次,入院24h内完成,临床情况改变时动态评估。
三、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结果判定及管理(见表1)表1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结果判定及管理四、静脉血栓预防措施1、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与患者教育(1)准确而及时得VTE风险评估并对中、高风险得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就是VTE 防治得关键步骤。
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摘要】脑梗死的另一个称谓是“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的病机已有确证,是由于脑组织血供障碍导致的缺氧、缺血病变和坏死。
脑梗死对人体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有致命影响,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
同时,在脑梗死的诸多并发症中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首当其冲。
多数患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故及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144-02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据相关资料显示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80%,其中6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发肺栓塞而导致死亡。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全方面的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死亡率。
1.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1)脑梗死是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血栓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多数病人因原发病导致的机体应激促使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液聚集瘀滞,进一步加大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
此外,脑梗死患者的患病期间存在进食障碍、体内液体丢失过多、高热现象,会进一步加重血液粘稠度,促使血栓的形成。
(2)据相关资料显示,年龄≥60岁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静脉血管内膜较为粗糙,血管壁弹性较差,心脏射血功能较差;血管内血流速度较慢,促凝物质增多,破坏原有的凝血-抗凝系统;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促使血管内凝血物质聚集,加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绝大多数的重症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因而需要长期卧床进行治疗,此时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较慢,血液内白细胞粘稠度增加,加大凝血因子的产生,促使整个血液系统达到高凝状态。
静脉血栓栓塞症课件
02
CATALOGUE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低分子量肝素等,抑制血 栓形成和蔓延,预防新的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已经形成 的血栓,恢复静脉通畅。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接受手术或创伤的患者
对于接受大型手术或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取预防性 措施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定期筛查与预防性治疗
定期筛查
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静脉血栓栓 塞症。
预防性治疗
对于具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开具预防性药物,如抗凝剂或抗血小板 药物,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加强公众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同时提高治疗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06
CATALOGUE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
1 2 3
分子机制研究 深入探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分子机制,包括凝血、 炎症、血管损伤等环节,为新药研发和个性化治 疗提供理论支持。
细胞生物学研究 研究内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在静脉血栓形 成中的作用,揭示其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
04
CATALOGUE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与康复
急性期护理
01
02
03
04
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抬高患肢
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 痛。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PPT
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溶 栓等治疗。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处理方法
溶栓治疗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 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对于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 抗过敏治疗;对于肝功能异常,应调 整药物剂量或给予保肝治疗。
详细描述
部分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肝 功能异常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 能与药物的代谢有关。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 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溶栓治疗的重要性 •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方法 •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CHAPTER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 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阻塞 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血 管疾病。
压力治疗
穿戴医用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等压力治疗设备,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降低血 栓形成的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下肢深静 脉的血流,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 胀症状,避免病情恶化。
改善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的下肢 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生活质量 下降。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 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长期并发症 ,如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减轻患者 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检查血液中的凝血指标和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
对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家族史或高危职业的人群,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
急性DVT患者临床诊治探索
83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临 床 医 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从足部跖静脉丛向上到髂股静脉系统之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
从临床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青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瘀证疾病,无论是早期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或是后期静脉再通静脉血流倒流,都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瘀血综合征。
笔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0例,取得可喜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6月以来,我院内科接诊了DVT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8~76岁。
患者全部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其中3例行下肢顺行静脉造影,全部进行抗凝等非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首次尿激酶20万u静推,100万u静滴,第2天给予40万u尿激酶静滴5~7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每日1次静滴,或香丹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滴;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5~7d,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前给予华法令2.5~5mg/q d ,连续2d后INR2~3连用6个月;部分病例加用玻立维75mgq d 治疗2个月;同时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对已发病3~5h的患者尽早溶栓,溶栓后6h内症状全部改善。
1.3 结果治疗7d,23例患者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多普勒超声证实血管已通为有效:5例患者好转,继续接受治疗;2例患者肿胀无缩小,疼痛无缓解,多普勒超声证实未通为无效,转为手术治疗后7d康复。
2 讨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腘静脉血栓形成。
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的症状是原发于小腿肌肉静脉丛的血栓形成,常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和外伤所引起。
因病变范围小,未累及下肢主干静脉,症状表现往往不明显,病人仅有轻微小腿胀痛、肿胀;小腿肌群轻压痛,将足急速背屈时,由于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
医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管理制度
医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管理制度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们对《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管理制度》进行了再次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适应范围在我院住院的所有患者均实施本制度,都需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评估分为入院时评估、手术后评估。
二、工作内容(一)入院时评估经治医师须在每位患者入院(转入)24小时内进行VTE 风险评估,并填写风险评估表(评估表留存病历中),根据评估的风险分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具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医嘱。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其他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动态评估,无需单独再附评估表。
(二)术后评估经治医师在每位手术患者术后24小时内再次进行VTE风险评估,并填写风险评估表(评估表留存病历中),根据评估的风险分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具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医嘱。
术后患者出现其他风险因素,应实施动态评估,无需单独再附评分表。
(三)病程记录和医嘱要求对于入院评估、术后评估和住院过程中的动态评估≥3分的患者属于中危患者,应在长期医嘱中开具“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的医嘱,护理人员根据医生医嘱采取相关预防深静脉护理措施,医生应在病程中记录VTE风险评估情况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如患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如高风险出血因素)不宜采取预防深静脉措施,应在病程中说明。
(四)履行知情告知义务经治医师对患者实施评估后应及时将评估结果和预防诊治意见告知患方(患者或授权委托人),实施预防性药物抗凝治疗的患者必须签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性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五)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与护理护理方法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科学有效的机械护理、健康教育。
1.密切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活动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咳嗽、大汗、意识不清等情况要高度警惕发生肺栓塞的可能,立即给予平卧、吸氧,并报告医生及时行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康复科诊疗规范标准
康复科诊疗规范2015年10月修订版目录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 (3)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 (8)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 (14)脊髓损伤病康复诊疗规范 (21)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 (25)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 (29)脾胃病的疗规范 (33)胃脘痛(消化不良) (33)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37)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41)胃脘痛(消化性溃疡) (46)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51)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60)脾约(慢性便秘) (67)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72)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 (82)腰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91)痹症(膝骨性关节炎) (102)口僻(面瘫) (107)常见病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4)基本原则 (114)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4)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5)髋/膝关节置换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6)手外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6)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7)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7)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8)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120)物理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21)短波、超短波的治疗常规 (121)微波治疗常规 (122)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常规 (123)紫外线治疗常规 (124)牵引疗法 (125)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28)一、针刺疗法 (128)二、灸法 (131)三、拔罐疗法 (132)四、刮痧疗法 (133)五、小儿捏脊疗法 (13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 (136)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康复科vte应急预案
康复科vte应急预案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应急预案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如正在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PCD),应立停止,避免按摩患肢。
2.评估患者体肿胀程度(测量周径大小)、皮肤颜色及足动脉搏动情况。
3.遵医嘱急查血浆D二聚体,床边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必要时行下肢静脉造影确诊。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无意识障、、痛、气促等表现,以防肺栓塞的发生,必要时遵医给予心电监护。
5.遵医嘱完善术前准备。
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时,密切察有无皮肤膜脏器等出血的表现,做好围术期护理。
6.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宣教,严格床边交接班,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二、肺血栓栓塞症护理应急预案
1.嘱患者绝对卧床,给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测以观察生命体征。
尤其血压、动脉血氧的变化。
评估患者有无部疼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备好抢救物品。
2.协助医生进行相关PTE评估,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
3.小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遵医嘱予以抗凝、溶栓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完善术前准备。
4.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启动绿色通道,进入多学科参与的PTE 规范诊治程序快速救治。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6.落实各项护理记录并严格交接班。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践能力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模拟试题(三)及答案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大面积烧伤患者24小时内主要的护理措施是A.镇静止痛B.自理护理C.预防感染D.保持呼吸道通畅E.保证液体输入2、破伤风患者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牙关紧闭B.面部苦笑C.角弓反张D.阵发性抽搐E.大汗淋漓3、病人平卧抬高下肢,排空静脉血,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10秒内放开止血带,若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提示A.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异常B.下肢深静脉通畅C.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E.下肢浅静脉通畅4、右心衰竭病人查体时可出现A.颈静脉怒张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C.交替脉D.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E.双肺底湿啰音5、对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是A.床上活动B.卧床休息,患肢抬高C.行走练习D.患肢热敷E.按摩,促进血液循环6、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下列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不宜妊娠者应在12周前行人工流产B.孕20周后控制食盐C.避免过劳和情绪激动D.心功能Ⅰ~Ⅱ级者,应在妊娠36~38周入院待产E.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应立即入院治疗7、处理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错误的方法是A.调整宫缩B.恢复子宫收缩的协调性C.可肌注派替啶50~100mgD.静滴缩宫素E.有胎儿窘迫,应立即行剖宫产8、下列针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指导措施正确的是A.性生活后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效果更好B.哺乳期妇女口服甲硝唑不影响哺乳C.2%碳酸氢钠坐浴后阴道用药效果更好D.治疗期间禁止进入公共游泳池E.性生活不受影响9、关于先兆流产不妥的处理是A.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B.禁止性生活C.必要时给予胎儿危害小的镇静剂D.黄体功能不足的孕妇,每日肌注黄体酮保胎E.及时行超声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10、急性肾盂肾炎的女青年,出院指导错误的是A.避免劳累B.低盐饮食C.多饮水,勤排尿D.禁止盆浴E.保持大便通畅11、下列哪项不是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特征A.肘部明显畸形,前臂缩短,肘关节周径增粗B.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C.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伸位D.肘关节前方可摸到肱骨远端,肘后方可摸到尺骨鹰嘴E.肘后可扪及关节空虚12、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A.上腹痛及上腹饱胀不适B.黄疸C.食欲减退D.消化不良E.乏力消瘦13、出生6个月内的婴儿最好的喂养方法是A.混合喂养B.纯母乳喂养C.奶粉喂养D.牛奶喂养E.羊奶喂养14、患者男性,65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治疗方案
• 常用方法有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而普通肝素已很少应用,机械预防措 施有下肢静脉泵、术后平抬患肢、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穿戴弹力袜等。其它药 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血酶Ⅲ因预防效果差,已不作预防应用。
第12页/共19页
• 优点是:无创、患者无不适,可以连续监测,可以定位和量化, 特别适于作为筛选检查和观察血栓的增殖变化。
• 缺点是:对盆腔内静脉血栓、小腿静脉血栓检出率低,对尚未 造成静脉完全阻塞的血栓检出率低,不能区分外来压迫与内源 性血栓所致的血管阻塞,受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影响。
第9页/共19页
放射性核素扫描
第14页/共19页
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预防DVT是颇有争议的方法,效果较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稍差,但因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仍 是目前部分患者首选的药物。主要缺点是胃肠道反应较多见,胃肠不适至溃疡均有发生。
第15页/共19页
下肢静脉泵
• 下肢静脉泵分两种:足底静脉泵和小腿-大腿静脉泵。前者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目前在国外已较为 常用。足底静脉泵通过气囊序贯充气加压,使足底静脉丛内的血液以100mmHg的压力进入小腿静脉(正常 情况下该压力为20~30mmHg),有学者通过静脉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测证实其能明显加快腘静脉、股静 脉的回流。
形成的条件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三:即静脉壁损伤、静脉瘀血和血液高凝状态。1856年Virchow提出上述三 大要素,任何单一因素不足以致病,必须有多种因素的组合和叠加,才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第来自页/共19页静脉壁损伤
• 术中牵拉、压迫可造成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而骨水泥热聚合反应、电刀烧灼可造成血管壁热损伤。机械损 伤和热损伤均可导致血管痉挛和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的形成和激活、以及血小板在损伤处的 聚集,局部血栓形成。
(完整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编者按】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第1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对规范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学术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对第1版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水平。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 VTE)。
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 PTS),严重者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为提高我国的DVT 诊治水平,指导各级医院的DVT 诊治工作,特制订本指南。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DVT 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1)。
DVT 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DVT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 征和Neuhof 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 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 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 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
股青肿是下肢DVT 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医学类试卷]初级康复医学技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8.doc
(C)主动运动
(D)抗阻运动
(E)牵张训练
32 Bathel指数>60分者,生活
(A)极严重功能缺陷
(B)严重功能缺陷
(C)中度功能缺陷
(D)轻度功能缺陷
(E)生活自理
33股骨颈骨折时,下肢表现为
(A)弯曲、短缩畸形
(B)外展、外旋畸形
(C)内收、内旋畸形
(D)内收、外旋畸形
(E)外展、内旋畸形
38无障碍设施中,马桶的高度为
(A)10~20cm
(B)30~40cm
(C)40~45cm
(D)60~70cm
(E)90~100cm
39 Brunnstrom中不常用的反射是
(A)肱二头肌反射
(B)紧张性迷路反射
(C)对称性颈反射
(D)紧张性腰反射
(E)非对称性颈反射
40遵循六阶段理论的是
(A)Bobath
(A)表皮
(B)脂肪
(C)肌肉
(D)骨骼
(E)内脏器官
29电动轮椅适用于
(A)脊髓损伤
(B)下肢伤残
(C)颅脑疾患
(D)四肢瘫痪
(E)年老
30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卧床休息1~2周
(B)超短波
(C)加压治疗
(D)抬高患肢
(E)应用血管舒张药物
31患者肌力Ⅱ级,应进行的训练为
(A)被动运动
71患者可能诊断为
(A)腰椎间盘突出
(B)脊柱侧凸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质疏松症
(E)类风湿关节炎
72可以确定诊断的检查为
(A)类风湿因子检查
(B)CT检查
(C)放射学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与康复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分类
原因
长时间卧床、长时间久坐、手术 、创伤、妊娠、肿瘤等。
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和病程,分为周围 型、中心型和混合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
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
血栓形成后导致下肢 缺血坏死。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长期下肢水肿、溃疡 。
02
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患肢肿胀
心理治疗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给予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
04
康复
康复评估
评估目的
评估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了解患 者的病情、功能障碍和康复需求,为 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采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问卷调 查、量表评分、仪器检查等,以确保 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功能评 定、心理评估等方面,以及康复环境 的评估。
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康复护理
护理目标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发症 预防等方面,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内容
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生活照顾、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服 务,以及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和健康管理。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护理计划、实 施和评价等方面,以确保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血栓的位置和范围。
D-二聚体检测
可以检测到血栓是否处 于活动期,并判断其是
否为新形成的血栓。
血液流变学检查
可以了解血液的黏稠度 和流速,判断血栓形成
的危险性。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2023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老年男性,突发右侧肾绞痛,伴胁腹部疼痛,右侧肾区有叩击痛。
尿液检查红细胞(+++),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
既往体检有肾结石。
考虑诊断A.肾前性氮质血症B.肾性急性肾衰C.肾后性尿路梗阻D.急性间质肾炎E.肾血管阻塞【答案】 C2、女性,17岁。
心慌多汗半年。
近1个月出现多饮、多尿就诊。
体检:明显消瘦,双眼略突出,甲状腺Ⅱ度大,双上极可闻及血管杂音。
血FTA.单纯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即可B.双胍类治疗C.立即开始胰岛素治疗D.必须首先单独控制饮食4周E.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答案】 C3、男性,27岁。
查体:脾脏触诊有摩擦感,压痛明显,脾脏听诊可闻及摩擦音,该患者的诊断是A.脾囊肿B.溶血性黄疸C.脾周围炎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淋巴肉瘤【答案】 C4、男性,54岁。
右上肺癌患者,在住院化学治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
Doppler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
予抗凝治疗一度有所改善。
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A.肺栓塞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B.急性左心衰竭C.肺癌恶化和压迫大气道D.窒息E.急性心肌梗死【答案】 A5、女性,45岁,发现右侧乳房包块及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查体:右侧乳腺及左腹股沟各扪及一2cm×2cm大小包块,活动、质软、无痛A.Ⅳ期B.ⅢAC.ⅡAD.ⅡBE.ⅢB【答案】 B6、腓骨肌萎缩症最常见的类型为A.CMT5型B.CMT4型C.CMT1型D.CMT3型E.CMT2型【答案】 C7、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二级预防措施是A.在岗期间健康检查B.控制熔铅温度C.上岗前健康检查D.定期检测空气中铅的浓度E.加强通风排毒【答案】 A8、 8月份,患儿5岁前来就诊,发热、头痛、恶心6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
血常规:WBC14×10A.散发性脑炎B.中毒性菌痢(脑型)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答案】 D9、关于肺癌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腺癌首选放疗B.鳞癌首选放疗C.小细胞未分化癌首选化疗和放疗D.小细胞肺癌首选手术E.鳞癌首选化疗【答案】 C10、患者男性,46岁,3年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长期服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 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腿 部静脉发生率约为90%,也见于上肢静 脉、颈静脉、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和内脏 静脉。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1bolism,VTE)。
1
3.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过去时)。
4.螺旋CT静脉造影(computed tomo— venography,CTV):是近年出现的 新的DVT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 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1
临床可能性评估:可参考Wells临床评分。
1
皮肤多正常或轻度淤血,重症可呈青紫色,皮温降 低。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 可出现浅静脉曲张 。
压痛: 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 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
Homans征:患肢伸直,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 肌和比目鱼肌被动牵拉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 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
1
二 DVT的临床表现
症状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偶有发热、心率加 快。
体征
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 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卷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才可靠。 具体测量方法:大小腿周径的测量点,分别为髌骨上缘以上15cm,髌骨 下缘以下10cm处。双侧相差>1cm,考虑有临床意义。 当然肿胀明显, 肉眼可观察到,就测量对应肿胀最明显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 具有较高的价值。
结合有无血栓的好发因素,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可 以将患者分为高、中、低度DVT可能性。如果连 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可能性患者可 临床观察,对于中度和高度可能性患者可给予抗 凝治疗,对于高发病率组的患者,如果第2次扫描 仍阴性应考虑进行静脉1 造影。
彩色多普勒表现:正常下肢深静脉腔内完全充盈血 流,颜色与动脉血流相反,呈蓝色,且随呼吸而呈亮、暗交替 变化。所查静脉为部分栓塞时,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血 流变细,即血流充盈缺损,挤压远侧肢体后,可见细小血流通 过。
希弗全,每日2次皮下给药,0.4-0.6ml(4250-6400 I.U.),通常疗程为10 天。
1
禁忌:
有出血危险的器官损伤(消化性溃疡,视网 膜病变,出血综合征,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等)。
患有严重的肾病和胰腺病变,严重高血压,严重 颅脑损伤的患者和术后期患者。
注意事项:
有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1
1
Neuhofs征(即腓肠肌压迫试验):压 迫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 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 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 溃疡、肿胀等,称为DVT后综合征 (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
1
三 DVT的诊断
(一)DVT的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敏感性较高
下肢DVT包括2类
远端DVT:包括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和腓静脉,发生部位低于膝盖(腘 静脉以下)
近端DVT:包括腘静脉、股深静脉、 股浅静脉、股总静脉以及髂静脉
相对(于远发端生DV于T而腘言,静近脉端 或以上) DVT导致PE的风险更高 1
一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创伤后、长期卧 床、肢体制动、晚期肿瘤患者或有明 显家族史者。目前国内还缺乏关于DVT 发病率的准确统计资料。
如有以下情况慎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脉络膜和视网膜的 血管疾病。
大脑或脊髓手术的术后1 期慎用。
2.溶栓治疗: 理论上使用溶栓药溶解静脉血栓,迅速减轻血
管阻塞可作为DVT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早期溶栓 治疗有效,但是溶栓治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溶栓药治疗早期DVT可减少PTS的发生尚不确定。
DVT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 (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1
DVT的主要原因
血流缓慢
静脉壁 损伤
DVT
血液高 凝状态
1
1
1
常见住院患者的DVT发生率
分组 脊髓损伤 严重创伤 髋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手术 脑卒中 神经外科 大型妇科/泌尿/生殖道手术 内科病人
DVT发生率 60-80% 40-80% 40-60% 20-50% 15-40% 15-40% 10-20%
(约97%),但是特异性差(约 35%)。急性DVT,D二聚体大于 500ug/L有重要参考价值。
D二聚体阴性作为肺栓塞的排出 诊断有较大价值。老年人中D二聚 体可以是生理性的增高,大于 500ug/L ,故超1 过70岁者,其诊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 高,为无创检查,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 仔细的非介入性血管超声可以使敏感性保持在93 %~97%,特异性保持在94%~99%。高度可疑 者,如阴性应每日复查。
对照试验已证实抗凝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 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减轻症状,降低肺栓塞发生 率和病死率,以及复发率。DVT的早期抗凝治疗可皮 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或普通肝素(UFH)。
根据病情需要,在治疗的第1天可以开始 联合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在INR稳定并大于2.0后,
1
停用肝素。
推荐在治疗的第1天开始联合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或肝素, 在INR达到2.0后,停用肝素。对于急性DVT的患者皮下注射肝素可替代静脉 肝素的治疗。对于急性DVT患者,推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12 h。低 分子肝素的主要优势是使用简便,大多无需监测。
临床可能性:低度≤0(3-10%);中度l~2分( 17-33% );高
度≥3( 75-85% )。若双侧下肢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为
准。
1
2.DVT诊断流程:DVT的诊断必须有客观性 辅助检查才能确诊,其评估流程请参考下 图。
1
四 DVT的治疗
(一)早期DVT的治疗 1.抗凝治疗 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标准治疗,大量临床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