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全章优秀导学案
教科版第五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一、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水循环现象,以及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并会正确应用温度计。
二、自学导航1.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
___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________的形状与体积均不固定。
2.物质由________态变到____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
________和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________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是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并且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物质由________态变到____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
3.物质由________态变到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________态变到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4.物质由________态变到________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态变到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华。
5.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而制成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将温度计的___________完全浸入液体中,并且不碰烧杯壁和烧杯底,等到_______________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___________不能离开液体。
7.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
玻璃泡上有一个缩口,在使用前必须甩几下,使水银回到玻璃泡。
正常人的体温是___________。
三、成在课堂1.认识水的和气态变化,完成P.91 图5-1-2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给烧杯加热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2)为什么要给烧杯加热?为什么在杯口盖着的盘子里放些冰块?(3)为什么在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换用别的东西,如冰块,行吗?(4)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说明什么问题?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特点,并结合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而制成的,温度计上的“℃”是怎样规定的?(2)你认为用温度计测量固体或液体的温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教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第一课时)
(1)早晨会有大雾________。
(2)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
(3)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经常“出汗”________。清晨,小草上出现的霜________。
3.在寒冷地区居住的人,讲话时嘴里会吐出“白气”,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会看到,那里的人胡子上挂着白花花的霜,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八上物理第五章主备课人:胡国民初审人:________复审人:胡国民
第____周星期______授课人:________学生:________评价:______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期变化。2.了解液体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5.填一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导学点拨
或
学生总结
(2)冰、水、水蒸气,它们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4.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认识物态变化
A.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_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导学案
第五章第4节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
2.知道物态变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创造着现代文明。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前学习
一、尝试学习
1.收集有关物态的知识。
2.收集有关物态变化正在改变世界的资料。
3.收集有关物态变化创造现代文明的资料
4.收集有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水资源危机等的知识
课堂学习
1.主题交流:《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
①是等离子。
②是超固态。
③是软物质。
2.主题交流《物态变化在改变着世界》
热管的工作原理是。
3.主题交流《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文明》
4.主题交流《来自极地的报告》
当堂检测
1.热管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2.雪是由水蒸汽的而形成的,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
3.在干旱的夏季,用飞机喷撒干冰,实现人工降雨,这是因为干冰要吸热。
小结整理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1、汽化;液化;
2、凝华;凝华时放出热量,熔化时吸收热量;
3、升华。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态变化》教案
第五注物恣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行为提示:1.情景引入新深。
2.解读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温度概念的理解,如0° C的冰与0° C的水一样冷,温度相同,即冷热程度相同。
桥景导入生成问题水覆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
在地球45亿年的漫长演化中,水扮演了一个神奇的角色。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那么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女棚究知识板块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自主阅读教材P见,完成1〜3题:1.如图所示,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是』—态的水,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如右图所示的冰和雪是固一态的水。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体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一物态变化、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D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将橡皮泥捏成橡皮泥人3.合作探究:”制造云和雨”。
现象:湿沙子逐渐打,在装冰的盘子底中有上国一出现°知识板块二温度及测量自主阅读教材P%~93,完成4〜7题:A .冬天水结冰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4. 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0°C的冰比0℃的水冷些B. 0℃的水比OC的冰冷些C. 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D.冰和水之间无法比较5.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平均值。
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一2℃, 一天的温差为平均气温是1.25℃ 。
r℃——50A6.如图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一温度让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一:(2)B图中操作的错误是一取出读数一:(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强9。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生态变化》教案
第五章物态变化本章内容概述本章讲述的物态变化,是在小学科学课中学过的蒸发、沸腾、水的三态变化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物质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总要吸热或放热,即如果没有“吸热”或“放热”过程,就不会发生物态变化,因此本章知识又是以后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与化学课中的物质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学好本章知识对于以后学习和理解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很大帮助.1.第1节“物态变化与温度”,讲述温度和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以及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水的物态变化.2.第2节“熔化和凝固”,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3.第3节“汽化和液化”,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汽化中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学习了液化的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温;以及汽化吸热、液化放热.4.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介绍了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水循环的过程和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本章教学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引起学生共鸣.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多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出现,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初步认识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认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目标方面: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在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知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知道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素养目标方面: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物理规律.通过探索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熔化、凝固的现象和规律;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汽化、液化现象;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本章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7课时.第1节物态变化与温度1课时第2节熔化和凝固2课时第3节汽化和液化2课时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2.理解温度的概念.3.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三、素养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与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具准备】多媒体、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春、夏、秋、冬四季中水物态变化的影片,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2.这些状态如何转化?3.状态变化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回答:1.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2.这些状态可以相互转化.3.状态变化受温度影响.【进行新课】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学生对水的固(冰、雪、霜、雹)、液(水流、雨露)、气(水蒸气)态虽不陌生,但并未认真研究和系统观察.教学设计宜从章首图和常见的天气现象导入课题,着力设计好模拟云和雨的小实验,使学生得以亲历和观察水的物态变化.伴随实验观察进程,适时指明观察点和思考问题,诸如:1.给烧杯加热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2.为什么要给烧杯加热?为什么在杯口盖着的盘子里放些冰块?3.为什么在大烧杯里铺一层满含水分的湿沙?换用别的东西,例如冰块,行吗?4.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说明什么问题?依据教学需要,亦可以在本实验前补充加热冰块的小实验:在烧杯中放少许冰块,加热,直至烧干.使学生感悟水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由此导入本实验.(本实验的湿沙亦可换为冰块)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应做出示范并强调以下几点:(1)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类似模拟造“冰”、造“雨”、造“雪”、造“霜”、造“露”等活动,还应布置到课外活动中.对水的物态变化应在本板块末推广到整个物质世界,以利后续教学.教师应依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冰——水——水蒸气——水——冰转换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跟水的物态变化结合起来,再由小范围内水的物态变化扩展到地球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启发学生想象出地球上水的“旅行”图景,进而激发他们产生疑问:水为什么会在自然界中循环?既然循环不已,为什么还存在水资源危机和缺水?水的三态转化需要什么条件?……二、测量温度师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教师向学生展示三种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温度计的结构.生1:温度计由玻璃外壳、玻璃泡、细玻璃管、刻度及符号组成.生2:玻璃泡和细玻璃管相通.生3:温度计上有个符号℃,它是温度的单位.生4: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归纳:1.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温度计内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甲苯等三、摄氏温度师刚刚同学们提到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那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摄氏温度”,并进行讲解.摄氏温度(多媒体课件)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低于0℃用负数表示.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口腔温度),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注意:摄氏温度的读法中容易出现错误,如“37℃”读成“摄氏37度”或者读成“37度”这都是错误的.因为“℃”表示的就是“摄氏度”,所以读时不能把“摄氏度”拆散来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并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他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教师总结:1.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且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2.①寒暑表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50℃,最低温度是-30℃,分度值是0.1℃,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②体温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最低温度是35℃,分度值是0.1℃,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③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10℃,最低温度为-20℃,分度值是1℃,是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范围确定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判断温度计的使用对错”,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生1:第①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感温泡置于容器底部.生2:第②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感温泡置于容器侧壁.生3:第③个图错误是温度计感温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生4:第④个图正确.生5:第⑤个图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生6:第⑥个图正确.生7:第⑦个图中间一个是正确的,上下两个是错误的,因为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并归纳“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归纳:温度计的使用归则:1.温度计感温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器壁.2.温度计感温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感温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例题(多媒体展示)如图,甲、乙所示为两支温度计液柱处的放大部分,则这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分别是、,指示的示数分别为、.解析:甲图的示数从“10”到“20”之间均匀划分为10小格,则该温度计每小格表示(20℃~10℃)÷10=1℃,即分度值为1℃.乙图中的刻度从“10”到“20”之间均匀划分为5小格,则该温度计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为(20℃~10℃)÷5=2℃,即分度值为2℃.读数时,应先判断“0”刻度的位置,以判断示数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观察甲图,其刻度值从下往上在增大,可判断零刻度在图示刻度的下方,示数为零上温度.液柱在10℃以上6小格处,每小格表示1℃,即10℃以上6℃,所以读数约为16℃.观察乙图的刻度值,数值从上到下在增大,可判断零刻度在图示刻度的上方,示数为零下温度.液柱在-10℃以下4小格处,每小格表示2℃,即液柱在-10℃以下8℃,读数应为-18℃.答案:1℃2℃16℃-18℃四、拓展: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师之前有同学发现体温计的液柱上有个缩口,这个缩口是做什么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温度计却不可以,为什么呢?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一甩?学生分组讨论后积极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教师总结:1.体温计里面的细玻璃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感温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感温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都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为35℃~42℃,分度值为0.1℃.2.测体温时,感温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而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到感温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一甩是因为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后不能自动退回到感温泡中,重新使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感温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值不准确(注意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也不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规定,认识了常用的温度计,知道了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大家通过实验掌握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涉及到温度,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巩固好.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1.在教学中,设计情景: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这个活动的设计,是要让学生知道,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出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的学习.2.在实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测水的温度之前先认真估测水的温度,不要用温度计测出之后再依据测量值来随便写一个估计值,这样实验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实验后说明要得出精确值必须进行测量,这样就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也突出了实验要认真做的必要性.3.零下温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里可以讲得再细致一点.可以在这里再多加训练,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具——温度计模型.老师也可以说温度,让学生上台调整模型,还可以借鉴数轴上负数的读法,供学生参考.2.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3.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2.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3.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素养目标1.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教学重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教学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的联系.【教具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铁夹、钟表、海波晶体、石蜡.【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冰、雪、雨、霜的图片,以及烧杯中的水烧开后越来越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题目.1.刚才播放的冰、雪、霜是什么物态?2.雨水是什么物态?3.水蒸气是什么物态?学生回答:1.冰、雪、霜是固态.2.雨水是液态.3.水蒸气是气态.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水的这几种状态间都能发生相互转化,它们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转化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固态与液态之间的转化.【进行新课】一、认识晶体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上第96页各种雪花.漂亮的金刚石晶体,5-2-4美丽的晶体等图片,请同学们观看这些图片,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生:形状规则(√)晶莹透明()师对它们都有规则的结构,但不一定透明,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师但我们生活中的固体并不都是这样有规则结构,如玻璃,沥青等.它们压碎后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形状.我们称为非晶体.二、固体的熔化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学生回答)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现象?(学生回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学生实验: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1.讲述实验的做法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分别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和非晶体物质石蜡.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感温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分别埋在海波粉和石蜡中.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并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状态.最后把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中.2.注意事项为了做好实验,每组的三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搅动,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波和石蜡受热均匀.3.学生操作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教学活动继续进行.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晶体与非晶在熔化过程中的现象并不相同,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它们熔化的特点.固体在熔化时:情况不同,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成后温度才会再上升;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三、液体的凝固师生共同探究:实验方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然后与蜡烛逐渐凝固成固体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师从以上我们发现液体在凝固时,也有一些不同.师生共同归纳:1.如海波这类物质.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温度.2.如蜡烛这类物质凝固成非晶体过程中温度一直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本节我们认识了晶体和非晶体.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明显不同.知道了熔化和凝固这两种物态变化.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在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石蜡熔化特点中,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分工情况,然后积极主动地设计实验并参与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个实验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要写实验报告,因此教师应给予详细指导.在开始的认识晶体中,只需学生初步认识晶体有一个规则内部结构就行,不用深入介绍晶体的各种棱柱结构等.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3.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能区别蒸发和沸腾.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2.经历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3.通过对比法认识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三、素养目标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教学难点】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教具准备】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钟表.【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1)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哪里去了?(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到温暖的室内,眼镜会变模糊,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1)水变成了水蒸气飘散到了空中.(2)眼镜变模糊是因为眼镜上蒙上了水汽.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眼镜上的水汽实际上就是小水滴,那这些小水滴是哪里来的呢?生:是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汽化和液化.【进行新课】一、从液体到气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2内容,了解关于汽化、沸腾、蒸发等概念.师生一起归纳: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二、沸腾1.设计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师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指沸腾后的水.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然后思考下列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2.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3.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4.水沸腾后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5.最后水煮干了,水会去哪里了?师上面的思考题,同学们先不着急回答,大家先制定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并讲解,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
教科初中物理八上《5第五章物态变化》word教案
《第五章物态变化》[学情分析]对本章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较理想,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实例当中[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将熔点、沸点与生活实例结合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图象)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
(图象)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
二、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要吸热。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温度、现象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条件:遇冷放热。
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自然现象:雾、露、云等三、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如: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水就变小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自然现象:霜、冰雹、雾凇、雪[学法指导]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作业布置]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o C的房间里,冰将()A、能继续熔化B、再熔化一会儿C、不能继续熔化D、都有可能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3、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A、小河的水结冰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C、水蒸发成水蒸气D、太阳出来后霜化成水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教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一节_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第二课时)
4.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时,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a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达标测评:1.-20℃的正确读法是()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2.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以上两种温度计都可以D.以上两种温度计都不行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4.体温计使用后消毒方法正确的是()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C.用医用酒精檫拭D.用清水冲洗5.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在l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___。
6.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7.如下图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0℃以下,用图示的温度计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
8.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右图中甲、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 全章教案8节
第五章物态变化5.1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岳阳市第十中学高文超编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设计学生参与的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境教学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器材:冰块、酒精灯、无烟蜡、烧杯、试管。
教学过程欣赏大自然的水体,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搜集大量关于水的美丽图片,做成课件并展示给学生。
师:关于水大家想知道的很多,在大自然中,水以各种形态存在着:美丽的云雾,高耸的冰川,流淌在山涧的涓涓溪流,凝聚在荷叶上的闪闪“珍珠”,悬挂在枝条的晶莹的凇挂……这些水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课件中有吉林的雾凇,黄山的雾,早晨的植物上的露珠,冬天的房屋上的冰柱,美丽的雪景,冰雹,涓涓细流,潺潺的流水等图片,并配有优美的诗句或美文。
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学习兴趣高昂。
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1.提出问题师: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而它们是怎样变化形成的呢?大家想不想体验一下这些水的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对此有着许多的猜想和好奇,所以都被这个话题吸引住了,想知道怎么去体验。
2.实验探究:模拟云和雨师:下面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云和雨的形成。
介绍需要的器材:烧杯、湿沙子、酒精灯、盘子、冰。
重点介绍酒精灯的使用。
(把注意事项展现在大屏幕上)学习酒精灯的使用:(1)绝对禁止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帽盖灭,不能吹灭。
八年级物理第5章物态变化导学案和达标检测.doc
《5. 2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感受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2、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前后温度的特点、气泡变化的特点和声音变化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理解沸点。
4、会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二导学流程活动1:汽化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 另——种是。
活动2:观察蒸发现象%1在其手背上涂一些酒精,引导学生观察手背上酒精的变化,并交流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什么感觉?%1把温度计放在投影仪下,在玻璃泡上涂一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无变化?总结:叫做蒸发,蒸发在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热。
拓展:在晒衣服时,要使衣服干的快些,怎么办?总结:液体的温度越—,表面积越—,液面附近空气流动越—,液体蒸发越快。
%1介绍生活中的一些蒸发现象活动3: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步骤: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
2、描述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C nt,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4、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5、数据分析。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
水中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说明水沸腾时要热。
实验时水到达_____ °C,才开始沸腾,所以水必须满足:1、, 2、]才会沸腾。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在表中查看沸点表可知,不同物质的沸点是O其中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 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
总结:1、沸腾是在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说说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活动4:水的沸腾图象1、试以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物态变化与温度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物态变化的概念、类型及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板书课题:“物态变化与温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2.通过示例和图片,直观展示六种物态变化的现象,让学生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
3.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物态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冰雪融化、蒸发冷却等。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冬天的雪人、雾凇等物态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以生活实例导入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物态变化是什么?”“温度与物态变化有什么关系?”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物态变化与温度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质量、长度、温度等基本物理量,对物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主要介绍物态变化的概念、类型及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旨在让学生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态变化的概念。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们能够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物态变化的现象。
我还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和不同物态变化之间的相互转化。
因此,我将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些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为了完成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常见的日用品,如水杯、冰块、热水等,还有一些图片和卡片,用于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态变化的概念。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会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物态变化的本质和不同物态变化之间的相互转化。
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方面,我会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和家长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我还会组织一些延伸活动,例如让孩子们制作一些物态变化的实验,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以此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节幼儿园课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态变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我相信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实践活动,孩子们一定能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
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观察和体验不同物态变化的过程,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我注意到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和不同物态变化之间的相互转化。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新版)教科版.doc
《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的常见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原理,会测量温度。
3.学会设计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从实验数据和现象归纳结论。
重点: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条件。
难点:学会设计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梳理知识】知识点1: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2、温度计(1)作用:测量的工具。
(2)原理:利用液体的的性质。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
(4)使用:①估:待测物体的,选合适的温度计。
②看:温度计的和。
③放:玻璃泡要,不要。
④读: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3、摄氏温标(1)单位:,符号:(2)摄氏温标的规定:把的温度定为0℃,把(3)一些常见的温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1)物体常见的三种状态:、、。
(2)定义:物质由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叫。
2、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定义: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
②是热过程。
(2)凝固:①定义: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
②是热过程。
3、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特点凝固特点(2)非晶体熔化特点凝固特点(3)熔点与凝固点①熔点:晶体的温度叫熔点,②也的温度叫凝固点,③同一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新版)教科版【学习提示】1、知道摄氏温标,查资料了解热力学温标和华氏温标。
2、物质会发生物态变化,所以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会上升;同样,放热后温度不一定会下降。
3、分析物态变化的四部曲:(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2)明确物态变化前的状态;(3)弄清物态变化后的状态;(4)确定物态变化类型和吸放热情况。
【本章回顾】1、通过复习,我又有了哪些收获?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1、汽化(1)定义: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汽化是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沸腾的异同(2)沸点①定义:②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五章第一节 地球上
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状态。
2、能说出水的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
(重难点)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4、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意识。
★学习准备1.观察撒在地上的水的不同形态。
2.器材:烧杯、湿沙、酒精灯、冰等。
★我能自学阅读教材P89-92,勾画关键的字词及定义,独立填写下列空白的地方。
3.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
4.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叫__ ____。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 ____。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 ____。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____ ____。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 _____。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_______。
5.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产生的温度条件是;产生的地方是。
6.通常情况下水有三种状态:、、。
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
★我能探究7.根据教材91页“制造云和雨”的实验和现有仪器模拟制造云和雨的小实验,观察水的物态变化。
并注意观察和思考:(在一只大烧杯里盛少量水,杯口盖一只盘子,在盘子里放些冰块。
)(1)给烧杯加热过程中,观察杯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2)实验中"云"的状态是什么?(3)看来,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在,我能完成下面的物态变化名称:8.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水的物态变化创造了自然界的神奇、壮观、瑰丽和生机。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露、雾、霜等是这样形成的。
例如:露:由水蒸气(气态)液化..成小水滴(液态)形成雾:由水蒸气()___________成小水珠()形成。
霜:由______()__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
相互说一说:雪、雨、云、冰、雹是如何形成的?雪:。
雨:。
云:。
雹:。
冰:。
9.阅读教材P92认识一下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1)观看了地球上水循环的模型,我能够写出下图中水循环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2)造成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对水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原因:保护措施:★自我评价(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清晨,荷叶上出现露珠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水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夏天,潮湿的衣服很快变干了 B.冬天叶面上的霜不见了C.干冰防止运输中的食品腐烂变质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3.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4.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五章 复习课课前学习一、物态变化:1。
熔化:物体从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
(1)晶体:有确定 的固体。
例如:晶体熔化的特点:熔化过程中共存, 热,温度 . 熔点 :晶体 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 ,继续 。
(2)非晶体:没有确定 的固体. 例如:非晶体熔化特点: 热,,温度 ,先变 变 ,最后变为液态。
2.凝固 :物质从 变成固态叫 .温 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 .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沸水的温度为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 。
3。
温度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 进行工作。
(2)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a 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B 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a 温度计的玻璃泡 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b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c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4。
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前要 一下, 离开人体读数。
晶体的凝固图象:晶体凝固特点:共存, 热,温度凝固点:晶体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
非晶体凝固特点:热,逐渐变、变、变、最后成,温度。
3。
汽化:物质从变为叫汽化。
汽化有和两种方式。
(1)蒸发。
液体在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发生的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⑴;⑵;⑶。
蒸发的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作用。
(2)沸腾:在温度下,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时的温度.沸腾条件:液体的温度达到,继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不 同 点发生条件 发生部位 发生程度相同点4.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液化。
液化现象:“白气”,水杯“冒汗”,露水、雾的形成等 液化方法:⑴ ;⑵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套备课精编导学案: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教师寄语】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
2.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本节重点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难点是对“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描述。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自学教材P91,完成以下导学案。
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态、………………态和………………态。
2.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冰是态,除了冰还有………………、雪、雹、窗花、雾凇等;水是态,除了水还有雨、………………、云、雾、哈出的白气、烧开水时水壶冒出的白气等;水蒸汽是态,我们是看不到的。
3.水很容易从一种状态………………为另一种状态。
请举出一例由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汽转化为水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汽转化为固态水的例子:……………………………………………………………………………………………………………………………………………………。
目标二测量温度自学教材P92-93,完成以下导学案。
1.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叫做温度。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常见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
……………………来标注,它的符号是……………………。
物理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读作零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在……………………和……………………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班级姓名一、认识水的物态水有三种状态:态,如自然界的、等;态,如自然界的、等;_____________态、如自然界的。
二、我能探究:(一)体验教材91页制造云和雨(图5-1-2)。
实验材料:湿土、冰、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
实验方法:在一只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土,杯口盖一只蒸发皿,在蒸发皿里放些冰。
给烧杯加热,观察烧杯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观察点:烧杯上方、蒸发皿底部、蒸发皿里分别有哪些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我发现了:回答:(1)在烧杯上方看见的白雾是水的态(固、液、气),它是由_________变化成的小水滴。
(2)水是怎样“跑”到上面去的?水“跑”到蒸发皿底部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3)在这个实验中,水的物态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别的物质的物态可以发生变化吗?能否举例?1.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白天气温升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夜间气温降低,这些水蒸气就在草木,石块上凝结成小水滴,这是 __________ 现象,如果当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凝结在这些浮尘上,液化成小水滴,这是 ___________ 现象。
2.严冬堆的雪人一天天变小, 是由于态的雪直接变成态的水蒸气, 所以是现象. 北方寒冷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现象;(二)选择:1.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3.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放在碗里的一碗水,过两天会减少B.凉在阳台上的湿衣服,几个小时后会变干C.拿出冰箱后的冰棍,过一会儿化成水D.雨后,地面会自动变干5、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A.冰棍蒸发的水蒸气B.冰棍蒸发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C.冰棍在高温环境中冒的烟D.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6.烧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7.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会被晾干 D. 冬天,室外物体上常挂着一层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物态变化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课前学习一、尝试学习1.水的三种状态:冰是态,水是态,水蒸汽是态。
2.水的六种物态变化课堂学习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1.举出水变成水蒸汽的实例:如,湿衣服干了;洒了水的地面会变干;田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等。
2.物质由变到的过程叫做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3.蒸发是液体在都能发生的、只在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4.合作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
(1)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2)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3)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4)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提炼规律:。
4.合作探究:“制造云和雨”阅读教材P91页图5-1-2回答,现象:湿沙子逐渐,在装冰的盘子底中有出现。
概括小结:物质由变到的过程叫做液化。
5.阅读教材后完成。
(1)物质由变到叫做熔化。
如:(2)物质由 变到 叫做凝固。
如: (3)物质由 变到 叫做升华。
如: (4)物质由 变到 叫做凝华。
如:[及时练习1]填写出几种常见自然现象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
雾( ) 霜( ) 云( ) 雪( ) 雹( ) 雾凇( ) 二、地球上水的循环阅读教材P92-93,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画图说明。
当堂检测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 和 。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 态,酒精是 态,氧是 态.2. 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空白处: (1)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 ;(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 ; (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树上的“冰挂” ; (5)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 ;(6)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 .3. 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4.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小结整理(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学习目标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
2.知道晶体熔化的规律和非晶体熔化的规律。
3.会用数学的图象表示物体的熔化过程。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填写出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
2.把下列发生的物理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连接起来冰冻的衣服干了熔化冰雪消融凝固路面结冰汽化冬天呼出“白气”液化湿衣服干了升华冬天的早晨,室内的玻璃窗上有冰花凝华二、尝试学习1.从结构上看,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2. 熔点,冰的熔点是。
课堂学习一、认识晶体1.阅读教材P95页,认识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是有的固体,常见的晶体有;非晶体是没有的固体,常见的非晶体有。
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1.提出问题: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不同的规律?2.设计实验:①选取实验的材料。
②进行实验器材的组装。
按P96页5-2-5进行器材的组装。
③进行小组人员分工。
(一人计时,一人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人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一人进行记录)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5.讨论交流,根据所测的数据或连成的曲线,与其他组进行固体熔化规律的总结和交流。
温度//min6.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热量,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热量,温度。
7.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非晶体固定熔点(填:“有”或“没有”),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当堂检测1.下列各固体物质,是晶体的是;是非晶体的是。
①玻璃②海波③沥青④冰⑤铁⑥松香⑦食盐⑧石英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把装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进行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进行加热?答:。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4.冰的熔点是0℃,一块-5℃时的冰是态,当温度为0.1℃时,是态,当温度为0℃时,是态。
5.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铜块,说明理由。
答:。
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二)学习目标1.知道晶体熔点的物理意义和晶体熔化的条件。
2.知道熔化曲线图象中各段的物理意义。
3.知道液体凝固的规律。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 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曲线图象二、尝试学习1. 叫做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
2.海波的熔点是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课堂学习一、晶体的熔点1.议一议:冰的熔点是0℃,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交流讨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
[及时练习]1.把正在熔化的冰端到0℃的房间,则( ) A冰继续熔化 B冰熔化一会儿后停止熔化 C冰立即停止熔化 D过一会儿,水开始凝固成冰 2.80℃的萘(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不能确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温度/℃二、固体的熔化曲线图象2.交流讨论:非晶体熔化曲线图象各段的物理意义 。
三、合作学习:液体凝固的规律1.液体凝固的规律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 热量,温度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 热量,温度 。
2.画出液体凝固的图象3.液体 叫做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4.晶体凝固的条件: 、 。
当堂检测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凝华 2.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时间温度水的凝固曲时间温度蜡液的凝固曲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4.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浇档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不熔化D、熔化情况无法确定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沸腾,区别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探究出液体沸腾时的规律。
3.探究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4.汽化需要吸热。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蒸发是在任何,在液体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和有关。
2.晶体熔化的规律是:热量,温度。
3.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二、尝试学习①沸腾是的汽化现象。
叫做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课堂学习一、沸腾现象1.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用文字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
(2)沸腾是在一定,在液体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3)区别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①按P101页图5-3-4组装好器材。
②小组成员分工(一人计时,一人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人观察水的状态,一人记录实验数据)。
⑤概括小结:液体沸腾时,要不断,温度。
⑥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做一做: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按P102图5-3-6装置进行实验。
(2)实验现象: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时,看到试管中的水又。
(3)实验结论:液面气压减小时,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面气压增大时,液体沸腾的温度。
当堂检测1.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2. 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①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②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③实验得到的结论 (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原因可能是 .3. 在图4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______;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4-1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4-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图4-1 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例: .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二)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液化现象。
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3.知道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4.会进行实验探究和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物质由变到叫做液化。
2.下列现象不是水蒸汽液化形成的是()A雾B露C霜D冬天口中呼出白气二、尝试学习1.收集使液化液化的方法、。
2.体验: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会有何感觉?答:。
课堂学习一、从液体到气体1.交流“尝试学习①”,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①,②。
[及时练习1]常见的气体打火机是把丁烷气体通过的方法进行液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