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学设计(1)
分桃子教案(1)
分桃子吴宁一校马凌云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上 P54—55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理解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2.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猴山上有件喜事,猴王要给小猴们分桃子了。
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那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2.那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教师贴出数学信息和问题)师: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8÷2)3.探究48÷2的算法和算理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
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纸上算一算,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吗?学生汇报自己的各种算法。
(以下为教师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1: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每捆十根,先分整捆的,每只猴子分到2捆,再分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合起来每只猴子分到24个。
方法2:用口算方法,40÷2=20 8÷2=4 20+4=24方法3:用竖式来计算,4.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师:(结合学生回答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随机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控无论学生先出现哪种回答情况,教师都要对“理解算理”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尤其要重点处理用竖式计算的情况):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这两种竖式,哪一种更能把分桃子的过程表达清楚?你能把分橘子的过程和竖式的书写顺序对照起来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出第二种方法更能把分桃子的过程表达清楚,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2篮,每篮十个,就在商的十位上写2,第一次分了2×2=4篮桃子,整篮的分完了。
数学教案-《分桃子》
数学教案-《分桃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分桃子》这个故事,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巩固数学中的分数概念和运算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故事1.在班级中引入活动,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分桃子》。
2.请一位学生上前讲述故事的大致情节。
第二步:讲解故事1.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对故事进行补充和讲解,确保学生都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2.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桃子的分配问题,如何保证公平分配等。
第三步:引入分数概念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十个桃子要分给两个人,每人应该得到几个桃子?2.引导学生使用分数的概念来表示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用法。
第四步:解决问题1.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解决一个类似的桃子分配问题。
2.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答,并进行思路和答案的讨论。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1.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技巧。
2.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桃子分配问题,加深他们对分数的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将分数的概念拓展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食谱中的分量比例等。
2.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概念和应用,如百分数、比例等。
总结通过《分桃子》这个故事,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了运用分数的概念和技巧。
这种趣味性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拓展教学中,学生还能将分数概念应用到其他数学概念中,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分桃子》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一分“,并体会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难点: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
关键: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分一分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或小棒)20个(根)。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打扮的漂亮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
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
都有谁呢?(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伙伴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大家,看看都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帮助小熊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分给伙伴们,好吗?2、揭示课题:分一分(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摆一摆。
小熊先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
请同学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分成两堆。
2.说一说。
(1)学生边分边口述操作过程,教师巡视。
(2)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分得多?(3)学生汇报操作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1 2 3 487 6 5 43.想一想,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小猴都满意?说说你的想法。
4.引导小结:都分4个。
两只小猴就分得一样多。
像这样分得同样多,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平均分”。
5.分一分:放手让学生分,着重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两只小猴喜滋滋地抱着桃子到一边去了,该给小猫分鱼了。
1)12条鱼分给4只小猫吃,要想每只小猫分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几条呢?想一想怎样给小猫分鱼比较快一些?(用学具代替小鱼来分、连线、圈一圈)可把小狗急坏了,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们赶紧帮小熊给小狗分骨头吧。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用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分桃子》|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分桃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教学内容为《分桃子》。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分享和公平的概念。
•运用“多少人分多少”,“多少个物品分多少人”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享和公平的概念。
•运用“多少人分多少”,“多少个物品分多少人”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运用相关知识。
三、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10分钟)通过主持人介绍孩子们的姓名、班级和兴趣爱好,让孩子们放松身心。
2. 导入新内容(10分钟)教师展示两个装有桃子的盘子,让同学们猜一猜,盘子里面一共有多少个桃子,然后让一名同学上来,从盘子里面拿出一个桃子。
教师表扬此同学非常聪明,因为他拿出了一个最好的桃子。
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如何把剩下的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让孩子们猜测会不会有一些同学分得多,一些同学分得少。
让同学们对这样的分桃方式进行讨论,然后让同学们重新猜一猜如何才能分得公平。
3. 实践操作环节(20分钟)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一些物品分给其他同学。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多少人分多少”,“多少个物品分多少人”等问题指导同学们分配物品,并且帮助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总结归纳环节(10分钟)让同学们回顾整个过程,总结归纳得到一些结论。
然后让同学们模仿桃子分配的情景,来运用所学知识分配物品。
5. 课堂测试环节(10分钟)让同学们单独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答,来检测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式本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采用小组讨论、单独操作、课堂测试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设施本次教学需要的设施为桃子、盘子、熟悉的生活用品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由教师以上课为主导,学生为辅助的方式进行,通过让学生重新猜一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第1课时分桃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第1课时分桃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将若干个桃子分成相等的数份2.理解分桃子的过程中出现的概念:数学中的除法、商和余数3.培养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数学中的除法、商和余数以及它们的意义2.理解如何将一定个数的桃子分成相等的数份3.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商和余数的意义2.学生掌握将桃子分成一定数份的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堆桃子,并问学生:“如果我有10个桃子,我想把它们分给你们,每人一个,你们觉得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把桃子分成10份的方法,并让学生分配桃子。
2. 学习1.学生分四人一组,每组有48个桃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48个桃子平均分给每个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2.引导学生使用数学除法,计算出每人分得桃子的数目,理解商和余数的概念。
3.学生自主操作,将48个桃子分成相等的份数,即将桃子分成每4个一份,商为12,余数为0,每人获得12个桃子。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48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可以获得多少个桃子?计算结果是商为16,余数为0,每人获得16个桃子。
5.让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分析获得的答案是否正确,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3.巩固1.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分三人、四人、五人、六人把384个桃子分成相等的份数,要求写出商和余数。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比不同策略下的商和余数的变化,比较出哪个分组策略更为优秀。
3.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课堂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难点,如商和余数的概念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针对性的训练。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加大分组难度,增加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桃子的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形成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分桃子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尤其是平均分的概念。
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尤其是除法的竖式计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邀请了很多好朋友来家里做客。
小猴子准备了很多桃子,想分给大家吃。
可是,小猴子不知道该怎么分,它想请同学们帮忙。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子分桃子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分呢?2. 讲授新课分桃子活动:请同学们拿出 8 个桃子,分成 2 份,每份应该有几个桃子呢?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交流:请同学们把分的结果汇报给大家,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除法的意义:通过分桃子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把 8 个桃子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有 4 个桃子。
这种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的算式:我们可以用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分桃子的过程。
8 个桃子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有 4 个桃子,可以写成 8÷ 2 = 4。
其中,8 是被除数,2 是除数,4 是商。
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一)
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桃子的基本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桃子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分桃子的复杂情况教学准备•白板、笔•分组好的桃子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若干个桃子分给若干个人,使每个人分到相同的数量。
2.引出分数的概念,解释分数的意义。
3.引入分桃子的基本方法。
拓展练习1.让学生自己想一下如何分6个桃子给3个人。
2.让学生分组,每组拿到一个已经分好的桃子组合,让他们计算桃子的总数、每个人分到的数量以及用分数表示。
让学生动手实践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若干个桃子。
2.讲解分桃子的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将桃子平分给每个人。
3.引导学生思考,当桃子数量不是刚好能平均分给每个人时,应该如何处理,用分数表示。
总结归纳1.回顾分数的定义,以及分桃子的基本方法。
2.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在分桃子的时候多多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让学生回去再分几次桃子,继续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况开始分桃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概念,并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处理复杂情况的时候,需要把桃子分开,引导学生对每个桃子分别进行处理,然后合并结果。
教学延伸1. 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加深对分数的理解:1.把一个苹果分成四个等份,每份用分数表示。
2.如果你把一个橙子分成6份给三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份?用分数表示。
3.如果你把8个苹果给6个人分,每个人分到多少个?用分数表示。
2. 分桃子的变化让学生从简单的情况一步步引导,逐渐增加难度,练习处理复杂情况,进一步掌握分桃子的方法。
1.把若干个桃子分给若干个人,使得每个人分到相等的数量。
问:有多少种方案?2.把若干个桃子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至少分到一个桃子,使得每个人分到相等的数量。
问:有多少种方案?3.把若干个桃子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至少要分到两个桃子,使得每个人分到相等的数量。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的分桃子的故事,并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智慧;2.掌握求解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分桃子的故事介绍;2.分桃子的求解方法;3.分桃子的团队合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知识(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传统的分桃子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详细讲解分桃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分桃子的原理和步骤。
第三步:引导思考(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分桃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四步:讲解分桃子的求解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分桃子的求解方法,包括公式的推导和具体步骤的解释,同时通过示例演示说明。
第五步: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组桃子进行分配。
每个小组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团队合作来解决分桃子的问题,最后给出具体的分配方案。
第六步:小组评价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配方案,并对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和态度,包括积极性、合作性和沟通能力;2.检查学生的分桃子方案,评估其求解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分桃子的方法应用到其他问题的求解中,如分糖果、分蛋糕等;2.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桃子的数量和人数,探索是否存在不同的分配方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传统的分桃子故事,还掌握了求解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发展。
同时,通过展示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分桃子》|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分桃子》|北师大版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要掌握以下知识:–能用物品的数量相等来解决具体问题–能从简单事例中发现有用的信息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知道分享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掌握从简单事例中发现有用的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知道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相等的物品数量来解决具体问题。
2.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 教学准备•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工具:黑板、粉笔、小桶、桃子模型。
四. 教学过程1. Warming-up•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句话:“一个人分桃子,自己吃一半,还有一个,怎么办?”•老师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并让有思路的学生来表述一下。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学习新知1)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拿出桃子模型,模拟分桃子。
•让学生自己分桃子,并记录每次分配的数量和如何分配。
•让学生分别记录下每次分配的数量,同时观察是否有有用的信息可以发现。
2) 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老师将整齐的桃子分配给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他们自行组织并完成分配过程。
•学生们需要在合作过程中自己把考虑到的有用信息记录下来。
3. 拓展学习1) 拓展学习•老师设计一个小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自行思考,并完成任务。
•问题:有5个孩子想吃3个苹果,怎么分配才公平?2) 知识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用相等的物品数量解决简单的问题。
•帮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大小物品数量相等的原则,并引导学生发现由正序数字开始的量的规律性。
4. 课堂总结•共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
•总结学习方法并评价学习情况。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五. 教学反思在本课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借助了桃子模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原则的理解。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分桃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二年级上册教材32、33页分一分与除法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对不对?(对)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的故事。
森林里住着小猴皮皮一家。
猴爸爸特别疼爱他的两个猴宝宝,他经常给猴宝宝代一些好吃的、好玩的。
一天,猴爸爸在果园李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
猴宝宝可高兴了,一会就吃完了。
猴哥哥吃了5个,猴弟弟皮皮吃了3个。
(老师边说边贴)猴哥哥高兴的舔着嘴唇,皮皮可不高兴了,皮皮为什么不高兴呢?生:它们吃到的果子的个数不是同样多,皮皮就觉得特别不公平。
师:小朋友怎么分这8个桃子才公平呢?生:应该是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师:请你来分一分。
(学生上台分桃)师:好的,通过他这一分,现在每只小猴拿到的桃子是不是同样多了?(是)师:都是几个?生:4个。
二、探索新知1、分一分师:现在猴爸爸拿了6各木块要小猴皮皮分成2堆,你们猜猜小猴皮皮会怎么分?生1:我觉得小猴会分成3个一堆,两堆都是3个。
生2:我觉得小猴也许会一个木块为一堆,另一堆5个木块。
师:你分的两堆没有一样多。
生2:可猴爸爸只说把木块分成两堆,又没有规定要两堆一样多。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
只说分成2堆是可以有多种情况的,还可以怎么分?生3:也可以分成2个一堆,另一堆4个。
师:原来猴爸爸出的这道题有多种答案。
现在猴爸爸说,你们拿出8个圆片,自己动手分成4堆,每堆要分得同样多。
小猴皮皮一听,说:“这太简单了!”一会就分完了,你们知道小猴皮皮是怎么分的吗?请一个同学上台分一分。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分桃子》。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教学重点:1.学会理解和朗读课文。
2.学会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2.能够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对话和表达。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碟桃子,并进行解释桃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桃子的兴趣。
2.教师出示课文《分桃子》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分桃子》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3.让学生集体讨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下自己的答案。
Step 2:让学生朗读课文1.教师将课文《分桃子》的内容展示在课件上,并指导学生读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语音调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确保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Step 3:学习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1.教师通过图示化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涉及的动词和形容词,如“分、砍、均匀、不公平”等。
2.教师进行例句教学,让学生理解这些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和意义。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词和形容词的操练,如配对活动、小组讨论等。
Step 4:理解故事情节和对话内容1.教师将课文《分桃子》中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内容逐句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物的角色和他们的对话。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如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
Step 5:运用课文句型进行对话1.教师将课文中的句型逐步展示给学生,并给予解释和示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如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
3.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编写故事情节,运用课文句型进行对话创作。
Step 6:巩固与拓展1.教师进行课堂小测,让学生复习课文的重点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小组讨论改编故事、绘制故事图画等。
Step 7:课堂总结1.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可以进行诗朗诵、小结等形式。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公平分配”的意义和实现方法;2.学会利用最小公因数将桃子平均分配;3.发扬合作精神,加强分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了解公平分配的概念;2.学习最小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3.掌握最小公因数求解桃子分配问题的方法;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桃子分配问题。
教学重难点1.公平分配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最小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利用最小公因数分配桃子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启示;4.培养学生的分组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公平分配的概念,最小公因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2.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分配桃子,找出最小公因数进行计算;3.体验法:学生身临其境,模拟桃子分配的过程,进行真实的体验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课知识点1:公平分配的定义及其重要性1.清晰地讲解“公平分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鼓励学生举出个人或身边的例子,让同学们感性认识公平的重要性。
知识点2:最小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介绍最小公因数的概念,演示最小公因数的求解方法;2.强调最小公因数的计算方法,达到轻松掌握、记忆的目的。
知识点3:利用最小公因数分配桃子的方法1.通过范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最小公因数来确保公平分配;2.鼓励学生举出身边的现象,如何利用最小公因数分配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物品。
第二节课知识点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1.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讨论如何分配桃子,找出最小公因数进行计算;2.设置小组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知识点5:实际操作1.在模拟桃子分配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2.以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的操作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鼓励。
教学评价1.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最小公因数和公平分配的认识情况;2.以分组比赛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熟练程度;3.个别测试、小组测试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测试与考核,作出实际的评价。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桃子的概念,掌握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分桃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分桃子为主题,通过讲解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分桃子的技巧。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桃子的技巧。
3.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桃子的方法。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分桃子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讲解讲解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桃子的方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对分桃子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具准备准备桃子、刀具、计数器等教具,用于教学和实践操作。
6.2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果园氛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桃子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分桃子的数学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8.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第九章:教学计划9.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讲解分桃子方法,第二课时进行实践操作。
9.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10.2 教学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分桃子的概念,并掌握分桃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关注学生能否将分桃子的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情感目标: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1、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整除、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2、正确书写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竖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活动。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分桃子》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2页—33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经历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力目标:(1)能按要求把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会用自己的话叙述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难点:在分一分活动中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圆片8个、小棒18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故事情境: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两兄弟合作,一共摘了8个桃子。
刚开始,两兄弟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是现在,他们却为了“分桃子吃”发起愁来。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分一分吗?(课件呈现猴子兄弟摘桃子的情境。
)2、揭示课题:分桃子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1)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想一想,可以怎么分?(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3)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4)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分法当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法能让猴子兄弟都满意?(得出结论:分得同样多最公平)板书:同样多或一样多(5)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板书:平均分2、分小棒,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1)引导学生把6个小棒分成两堆,怎么分?(2)学生开始摆学具,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自己分的过程,说一说哪种分法叫“平均分”?为什么?3、分小鱼,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多种方式分”的过程。
(1)课件出示“小猫的一家”情境图(教材32页“分一分”第2题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一共有多少条小鱼?多少只小猫?(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只小猫要吃同样多的小鱼,每只小猫能吃几条?(3)先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小鱼自己分一分,然后找几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的分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1.1《分桃子》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1.1《分桃子》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分桃子》是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第一课,主要涉及了分桃子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理解问题和归纳规律,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是: 1. 让学生了解到在分配物品时必须考虑是否可以平均分配; 2. 以分桃子为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归纳思考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简单的计算,更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够: 1. 具备分析问题和归纳规律的能力;2. 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4. 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简单的计算,更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2.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归纳,发现规律;2.学生能够使用数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2.合作学习法。
在分组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3.推理分析法。
通过针对性的分析和推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小明和小红一起分桃子,如果共12个桃子,应该如何分配才可以让每个人都分到桃子?”,让学生自由讨论。
鼓励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2. 知识讲解和点拨教师通过口头解释和书面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分桃子的相关知识,包括:1. 分配物品时必须考虑是否可以平均分配; 2. 当有一堆桃子需要分配时,可以通过详细观察、分析和归纳规律,来确定每个人分到的数量。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合作和交流的方式,互相协助解决问题。
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练习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桃子问题的理解,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
分桃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分桃子教学设计一等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分桃子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和热议。
它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背景、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一等奖级别的分桃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背景分桃子教学设计是基于分桃子的这个活动展开的。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兔子和乌龟一起分桃子的故事,这个寓言故事通过分桃子的活动,教育了人们要有分享精神、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往往会遇到与他人分享的问题,通过分桃子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培养公平竞争的观念。
三、教学设计内容1.了解分桃子的寓言故事为了让学生理解分桃子的活动,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分桃子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分桃子的含义和教育意义。
2.观察和分析分桃子活动在学生进行分桃子活动前,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和分析分桃子活动。
让学生观察桃子的大小、颜色等特征,通过分析桃子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分桃子的原理和方法。
3.分桃子活动根据班级人数和桃子数量,将桃子平均分给每个学生。
指导学生进行桃子分割,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份公平合理的桃子。
4.分享和交流在分桃子活动结束后,进行分享和交流。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桃子经历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观察能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看学生是否能够观察到桃子的特点,并正确分割桃子。
2.交流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分享和交流环节中的表现和能力。
看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分享精神评价评价学生对于分享的态度和分享的能力。
分桃子_教案教学设计_1
分桃子〖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对数目比较小的东西进行平均分。
〖教材分析〗本内容是新教材增加的,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数目比较小的东西,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
〖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生:我喜欢小猫。
……生:我喜欢小猴。
师:你为什么喜欢小猴呀?生:小猴可爱。
生:小猴聪明。
师:真巧,老师也喜欢小猴。
小猴不但聪明,而且很能干。
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课件出示:两只小猴)和妈妈一起到山上摘桃子,兄弟俩可能干啦,一会儿就摘了一大篮子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可高兴了,挑了8个最好的桃子(课件在2只小猴子中间呈现8个桃子)准备奖给两只小猴,可是分给哥哥几个,弟弟几个呢?猴妈妈发愁了,谁愿意帮帮猴妈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这么多同学愿意帮助猴妈妈,真不错,请同桌两个同学用桌面上的8张桃子卡片,帮猴妈妈分分看,可以怎么分?(板书:分桃子)(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活动一:分桃子。
师:能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全班同学吗?生:我们是这样分的:哥哥吃5个,弟弟吃3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哥哥大,跳得高,摘的桃子就多,哥哥就该多吃点。
生:我们是这样分的,哥哥2个,弟弟6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认为哥哥年龄大,弟弟小,哥哥应该让弟弟。
生:我们是这样分的,哥哥分4个,弟弟也分4个。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生:因为这样分公平。
生:这样分,它们分的一样多,就不会吵架。
……师:刚才同学们分得都很好,都有自己的道理。
你们认为这样分得公平,猴妈妈可高兴了,就把8个桃子分给兄弟俩,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
分桃子教学设计范文
分桃子教学设计分桃子教学设计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桃子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桃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
(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
(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
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
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桃子》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并正在深刻影响着小学数学的现状。
《标准(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交流。
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加以应用。
”这种深刻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还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也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情况简介:
软件要求: ipad上安装explain everything软件和ppt软件。
硬件要求:有教师使用的ipad和展示用的大屏幕。
搭建要求简介:本节课,教材借助分桃子的情境,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
在学习这个内容的过程中,本教学设计采用了课件引入,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分小棒过程的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同时,初步感受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在新授阶段,教师利用ipad及时搜集学生的资料,分别利用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以及提供一手的交流资源,让学生充分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分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
整节课,要实现ipad中ppt程序与explain everything程序的灵活切换,用软件与硬件的配置辅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在观察、操作与比较中,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
3.在比较与调整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竖式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在观察、操作与比较中,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与比较中,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进行小结:在平均分的
设计意图:本题更加突出了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字的含义,检测学生对除法竖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