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和而不同”观与吴文化“和谐”精神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探析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探析作者:高艺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7期摘要: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君子人格,表达了他追求善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具有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人与人之间关系恶化,孔子将“和而不同”思想运用到处世以及为政等方面,如“中和”,“礼之用,和为贵”,以维护社会秩序,调和人际关系。
要实现《论语》中“和而不同”的道德理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必须满足“仁”的德性要求,外加“礼”的规范约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
关键词:“和而不同”、君子、小人、“仁爱”、“中和”、“礼”《论语》是儒家学派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述之一,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教育原则、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等,历经了两千多年岁月的淘洗,至今仍光辉不减。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是“仁”、“义”、“礼”、“德”等,但是一直以来“和”是孔子所追求的重要的社会理想,如“和而不同”、“和为贵”、“中和”等,本文旨在研究孔子的的“和而不同”在《论语》中放的系列论述,“和而不同”不仅在于表述于君子小人的德性区分,其内涵如政治方面的“和为贵”、“天下为公”,为人处世方面的“周而不比”、“致中和”等都有重要阐释。
再者,《论语》中所呈现出来各方面的“和而不同”思想,无论是君子之“和”还是社会之“和”,无不需发乎“仁”,达于“礼”,所以“和而不同”要在个人或社会中得到施行,还需要“仁”的内在丰富和“礼”的外在规范。
一、“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渊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到极大破坏,社会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关系恶化。
孔子为了重建西周的礼乐制度,曾周游列国,致力于培养真正的君子,“君子”则成为孔子表述自己道德伦理思想的载体。
他在总结太史始伯、晏婴“和”、“同”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游学经验,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君子人格——“和而不同”。
最早提出“和”、“同”思想的是西周时期的周太史史伯,他在《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与和谐教育构建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与和谐教育构建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与和谐教育构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其中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闪烁着对自然与社会求索的智慧,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文化支架。
学习、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系,探求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当代教育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对于教育科学的传统继承、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借鉴孔子教育理念,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发展孔子教育思想,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
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理念,这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亟需反思的问题。
一、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与和谐教育构建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其中“和”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平衡,充分体现出孔子思想的开放性质。
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无根据的吸收,或不加分析地苟同。
孔子提倡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去吸收与扬弃他人的东西,绝不能追求简单的统一、同一、相加、添加或附和。
正是“和而不同”的观点使孔子思想在我国社会大震荡的春秋时代,成为一个坚守自己,包容百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的思想系统。
“和而不同”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高度的思辨性和鲜明的批判精神。
它的意义所指对当今和谐教育构建有着哲学上的规定作用。
“和而不同”思想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是“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和运用。
求同存异的目的,是要在不同力量之间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组成一定的联合体。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力量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和合作的基础。
存异,就是保留不同意见、不同主张、不同利益,不求同一、不求齐一;这是不同力量达到和谐的条件。
求同存异既建立起不同力量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保证了不同方面的不同利益、不同要求,从而也就保证了各方面合理的关系,达到了和谐。
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浅析
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浅析孔子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社会也在追求和谐,因此,研究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内涵孔子和谐思想是以和为贵,以礼治国的思想体系。
孔子认为和作为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是人类最普遍需要的,而礼则是维护和的基础。
孔子主张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不和以及不同意见的存在。
他认为在和谐的前提下,不同意见可以共存,并逐步实现真正的和谐。
二、当代和谐文化的特点在当代社会,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多元共存。
当代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信仰、文化、族群等,和谐文化认为这些差异可以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2.强调包容性。
和谐文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应该尊重个人差异,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和谐。
3.提倡平等。
和谐文化认为人人平等,不应该存在贵贱之分,应该实现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
三、孔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的和谐思想现在在中国社会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高,在外交领域也开始体现出孔子和谐思想的影响。
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理念相符合。
此外,孔子的和谐思想也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和为贵、以礼治国的思想,被纳入教育的体系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修养,从而实现人性的完美。
四、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孔子和谐思想和当代和谐文化是相互关联的,孔子的和谐思想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和谐文化受到尊重,以和为贵、包容多元、实现平等、实现和谐的价值被不断弘扬,也得到了孔子和谐思想的验证。
同时,当代社会在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带动了新的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对传统的孔子和谐思想进行了扩充和拓展。
综上所述,孔子和谐思想和当代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协调,传统的和谐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在时代的发展中适应新的变化。
论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作 者 简 介 : 国威 ( 9 3 胡 17 一 ) 男 , 南 娄 底 人 ,0 3级 专 门史 研 究生 , 要 从 事 中 国 民族 思 想 文化 史 研 究 。 . 湖 20 主
・
5 ・
维普资讯
从 苟 同 , 以提 出不 同意 见 , 能 产 生 “ 可 才 和” 这 一 ,
思 想认识 是 十分 深刻 的 , 伯 和晏 婴的思 想 , 史 对孔
子“ 和而 不 同” 思想 产生 了重要 的影 响 。 另一 会时代 环 境 的产 物 。从 大 的方 面说 , 孔子 生 活 的时代是 雅 斯 贝 斯 所 说 的 “ 心 时 代 ”2 轴 [( , ] 韶 雅 斯 贝斯 认 为 , 公元 前 5 0年前 后 , 在 0 在古 希腊 、 以色列 、 印度 和 中国几 乎 同 时 出现 了伟 大 的思 想 家 , 希 腊 有 苏 格 拉 底 、 拉 图 , 国有 老 子 、 古 柏 中 孔 子 , 度有 释 迦 牟 尼 , 色 列有 犹 太教 的先 知 , 印 以 从 而形 成 了不 同的 文 化 传统 , 然 当 时 各种 不 同文 虽 化 之间 的相互交 流 、 响十 分小 , 影 但这 个事 实本身
“ 和羹 焉 , 、 、 、 、 、 以 烹鱼 肉 , 如 水 火 醯 醢 盐 梅 焯之 以 薪 , 夫 和 之 , 之 以 味 , 其 不 及 , 泄其 过 。 宰 齐 济 以
… …
的重要 内容 , 实际上 代 表 了他 的一种 文化 观 , 其 对 进行 研究 和探 讨 , 着 十 分 重 要 的理 论 价 值 和 现 有
第2 8卷
昭 通 师 范 高 等 专科 学校 学 报
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浅析
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浅析孔子和谐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大量和谐理念蕴含于其中,为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传统和谐智慧以及在具体实践中合理可行的实践参考。
但是传统文化必定存在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在性质上与当代和谐文化存在着区别和不同,同时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历史联系。
因此,将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分析出其内在的一致性,对于实现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转化,建设当代和谐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孔子和谐思想;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孔子思想中的和谐智慧为当今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
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由党中央提出,并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视地位被高度提升。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和谐思想,由于蕴含了大量丰富的和谐智慧,在当代建设和谐文化的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正确认识孔子和谐思想和当代和谐文化的关系,才能做到更好地批判继承优秀的和谐文化遗产,助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一臂之力。
一、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区别第一,孔子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不同。
孔子和谐思想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等许多富有借鉴价值的思想,虽然为当今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和谐资源以及启发,但是,这些和谐思想是在当时的历史状况和条件下提出来的,它们都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其中一些甚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
例如,孔子竭力维护没落的奴隶制度,倡导克己复礼,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类社会不断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总是逃避现实,企图幻想统治阶级加强自身修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达到天下和谐的美好境界,这些想法和做法充满了违背历史规律的唯心主义色彩。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009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和同之辩”的历史追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发现有“和”“同”二字的记载。
如在《周礼》《周易》《国礼》《左传》等典籍中都有关于“和”“同”二字的论述,据《周礼·冬官考工记》载:“和则安。
”[1]《周易·系辞上》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礼记·月令第六》载:“天地和同。
”[1]等。
此时的“和”与“同”意思相近,“和”是和谐、和平、调和的意思,“同”则为相同、平等之义,此二字尚未含有相反的意思。
最早对“和”与“同”进行哲理性探讨并论证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是西周周太史史伯。
据《国语·郑语》记载,史伯阳甫在与郑桓公探讨治国得失时,对“和”与“同”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一番颇有启发意义的哲理阐述。
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2]史伯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事物相“和”才能生成新事物,“若以同裨同”,即事物之间若只有一致性,排斥差异、多样性,那么事物将无法达到长久的发展。
这表明史伯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由事物的构成要素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和”与“同”的辩证关系,包容多样性、尊重差异,并通过调和以达到和谐的事物才能生生生不息,排斥差异而形成的事物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史伯把“和同之辩”延伸至政治领域,他认为国君如果只听取与自己相同的意见,却排斥其他不同建议,长此以往,会导致政治腐败,从而造成社会动乱的局面,危害极大。
史伯对“和”与“同”所做的哲理阐述,论证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刻的开拓意义。
到了春秋时期,齐相晏婴进一步论证了“和”与“同”之间的差别。
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车赶来了。
因此,景公认为满朝官员,只有梁一人是与他意见相“和”的。
晏婴回答齐景公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浅论孔子“和而不同”思想
浅论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作者:姜沂林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8期【摘要】孔子的“和而不同”是继承春秋前“和”、“同”概念,尤其是史伯和晏婴的“和同之辩”基础上形成的。
“和而不同”充满朴素的辩证因素,显示出深刻的理论意义。
时至今日,“和而不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和”或“和谐”一直以一种内在的本质的精神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把上下、内外的高度的和谐作为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生活的最佳状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现如今中国更是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
儒家的和谐观是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普遍的和谐观。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是其中最根本的内容。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探索“和而不同”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和而不同”的来源“和”“同”二字最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现,《尚书》、《周易》、《周礼》、《国语》、《左传》等典籍中也都有“和”、“同”的文字记载。
例如《尚书·尧典》:“协和万邦。
”《周礼·冬官考工记》:“和则安。
”《周易·乾卦·彖辞》:“保合大和,乃利贞。
”又《乾卦·九五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又《泰卦·彖辞》:“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志同也。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礼记·月令第六》:“天地和同。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在这些例子中,“和”“同”二字都有和谐、相合的含义,基本概念相近,并无相反的意思。
最早探讨“和”、“同”关系的是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即事物的统一体是多种不同生物或不同因素综合而成的,如果只有“同”的话,事物就难以存在。
不过,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统一的,并不存在根本性矛盾,他理解的“和”,实际上是调和。
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平衡人生
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平衡人生作者:曹军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4期摘要:孔子要求人们确立“无可无不可”的生活态度,以可进可退、与时相宜的方式去处世。
孔子由此设定了一种内方外圆、外柔内刚的理想人格,创导了“和而不同”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平衡人生。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和而不同” 平衡人生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是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困境。
在人的整个一生中,谁能很好地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也许谁就可能游刃有余,找寻到平衡的人生。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他的言论集《论语》中对人生问题作出了大量简洁、深刻而又极富哲理的论述,提出了一种内方外圆、外柔内刚的理想人格,并阐发了“和而不同”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平衡人生。
一、“无可无不可”的生活态度孔子十分看重人的内在品质的塑造,但另一方面却认为人的外在环境包括个人境遇是不由人主观选择的,不可勉强,因而提出了与时相应、可进可退的人生态度。
他曾举出历史上伯夷、叔齐等七位有影响的逸民,把他们分为“避世”、“避地”、“避色”、“避言”等不同的处世方式,并明确表示:“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参见《宪问》)他认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人的处世并没有非如何不可的固定方式,考虑的只是怎样才合适。
面对清浊不定、无法把握的外在环境,孔子主张以灵活的方式应对之,以求和睦相处、存身待时。
满怀救世之心的孔子着力塑造人的内在品质,却主张以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处世待物,他是要以进退适宜的方式达到与外在事物的和谐。
学生有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学而》)这里的“和”,是指人与外界事物的关系。
礼的功用,以追求和合为贵。
有子的这一观点基本上概括了孔子处世态度的本质。
他进而认为,追求和合是先王之道中最好的一条,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一切事情都要从此出发去做。
我们由此理解孔子所提倡的处世态度和他对礼制的推崇,就能明白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
孔子的和而不同
孔子的“和而不同”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为政不能急于求成”、“逞强好胜,在乱世很危险”、“文武之道要有张有弛”、“至高境界是仁和”、“不可强求一律”、“务实务本”、“和而不同”……
孔子年轻时何尝不是以入世之心求大作为,而将自己陷入了被人逐城,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去改变内心”,周游列国之旅造就了“中庸”之道。
“不急于求成”、“不可强求一律”,“务实务本”、“和而不同”这几点对于在新环境中新人处事是有很大的诫示作用。
新人来到一个新环境,处于神秘期中,周围人由于不了解而不敢轻举妄动,往往给新人创造了一种及其宽松的处事氛围。
当新人想做点什么事情显示一下他的能力和水平时,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到老规矩和原先环境的潜规则,这就很危险。
也许在神秘期中,尽管已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周围人仍有可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而一旦神秘期一过,周围势力摸清了新人的能力后,就会采取措施,以驱除异己。
起义容易,成功难。
在子路卫国出仕时,孔子语重心长地劝诫“不可急于求成、争强好胜”。
“和而不同”是比较积极的处事哲学。
缺乏主见,没有想法的人是不会得到尊重的。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从不服到服。
一个人的威信、人格魅力往往都是在异议中得到应证。
不同没关系,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不同”,不用极端的争执、强迫来压制异议,而是用温和教化的方式来化解争端。
四两拨千斤,这是一种大智慧。
换个角度来看,足够的包容才可“不可强求一律”,做到“和而不同”。
君子常自省,小人常戚戚。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2]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摘要文章揭示了“和”、“同”、“和而不同”的含义 , 认为“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
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实际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 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 , 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的和谐统一。
其次论述了“和而不同”在人格修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群己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最后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一种中国哲学智慧 ,是处理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和而不同人格修养群己关系现代意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内容的“和而不同”思想尤其值得关注,对这种思想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及其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和”、“同”、“和而不同”的含义辨析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是对春秋以前“和”、“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最早探讨“和”、“同”关系的是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在他看来,这里的“他”指的是不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不同因素,它们相辅相成,综合为统一体。
和是一种“一”与“多”的辨证关系。
“以同裨同”,是指相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相同成分的简单重复,无差别的统一。
可以说已经认识到了“和”与“同”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不过照史伯看来,“和”与“同”两个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这说明他所理解的统一实质还是调和史伯后齐国大臣晏婴对“和”“同”思想做了更为深刻的论述。
《左传》记载了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之间一场“和同之辨”的精彩对话。
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忙。
”[1]在晏婴看来,“和”就如美味佳肴,必须用各种不同的调料烹制而成,调和众味。
对孔子和而不同的理解
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和而不同”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意为在追求和谐的同时,保留并尊重不同的意见和个性。
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和差异,比如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
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持和谐的同时,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和想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孔子的“和而不同”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现社会和谐需要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在保留不同声音和想法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合作,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以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自我实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然而,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他人,而是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中实现。
通过“和而不同”的理念,我们可以在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和想法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论“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实意义论“和而不同”的思想及现实意义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前者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后者对于自然界万物乃至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关系的认识结晶,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弘深的人生哲理。
在自然界中,野生的森林总是枝繁叶茂,只要不是人为砍伐殆尽,哪怕经历一场自然山火也会很快恢复元气。
这是因为自然生态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并在彼此间相互促进和制衡。
但是人造林和人类种的庄稼就不一样了,只要人类撇手不管就会枯萎荒废,一场暴雨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这是因为强制统一的结果。
一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一座小山丘挡住了它前进的步伐。
小河机智地转了个弯,不动声色地绕过了障碍,发现了另一条缓缓前行的小河,于是它们汇合到一起,共同流向大海。
虽然它们的源头不同,素昧平生,却能汇聚一起共同流向大海。
这是自然界万物给人类的启迪呀。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其实,“和谐”就好像多声部的合唱,整体的美妙和谐恰恰是由不同声部各具特色的声音互相融合而成。
一个乐队,想要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需要使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各奏其乐,各发其声,从而汇成宏大动听的交响乐。
反之,如果乐队中都使用同一种乐器,其单调乏味是可想而知的。
再比如,用乱石砌墙、碎石铺路,一块块乱石奇形怪状,一块块碎石各不相同,但墙一旦砌成,风格和谐统一,路一旦铺就,犹如一体天成。
论论语中的和而不同
摘要: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发表了一个宣言。
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可见孔子思想影响之大。
今天我们必须将孔子思想精华的“和而不同。
多元互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轴心.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凝聚我国全民的力量。
和”与”同,是两周至春秋时期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经常对举的两个概念。
“和”是指包含多样性的统一或尊重差异性的和谐,而“同”则是指排除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抽象的同一。
”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的相同和一致。
子日:“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其意是说君子善于协调各种不同的分歧见解.并不盲目附和:而小人却不能正确对待不同的分歧意见,只会追求表面的毫无原则的统一。
其实是盲目附和。
并未达成共识。
君子置身于政治生活领域的最可贵精神就是能够做到“和而不同”.在不背叛自己操守、信念的前提下,努力与周围的世界和睦相处,这是一个儒者从政时的基本态度选择。
关键词;论语和同和而不同一·和而不同的历史根源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是对春秋以前“和”、“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最早探讨“和”、“同”关系的是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即事物的统一体是多种不同事物或不同因素综合而成的,如果只有“同”的话,事物就难以存在。
不过,在史伯看来,“和”与“同”两个对立面之间只有统一,还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这说明他所理解的“和”,实质上还是调和。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产生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各家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攻击,但正是这种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的状况,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统一性。
当然,孑L子生活的时期比其他“诸子”较早(大致与老子同时或稍后),但春秋时期出现了晋、楚、齐、宋等各国争霸的现象,并且由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当时的中原各国较为先进者称为华夏,和他们相比邻或错杂居住较为落后者则被称为戎狄蛮夷。
孔子的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子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古典思想家,他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把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义文化,即成为既重外在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自律的文化,在这种文化影响之下,中国成为讲文明、守信义的礼义之邦。
由于有仁爱的思想,礼义文化便具有了人道主义精神。
由于有贵和的思想,礼义文化便具有了伟大的平等和宽容的精神。
孔子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内部多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不断融合,为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和互补,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能有后来那么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境界,与孔子仁爱贵和思想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一"和而不同"的理性精神孔子文化观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主张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和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①"和而不同"这一理念的最初要求,是在有道德的君子之间建立一种彼此尊重个性和意见的健康关系,后来便扩大运用于一切人际关系和各种文化相互关系之中,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原理,它随着儒学地位的提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
(一)从"和同之辨"到"同归殊途""和"的概念以及它与"同"的概念的区别,在孔子之前已有思想家论述过,并且是当作一种哲学概念看待的。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的话说?quot;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成百物。
"任何事物都是众多的成分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只有一种成分,便不可能产生新事物,这就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意思。
"以他平他"的"平"乃指平衡,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形成一种平衡,这就是"和"。
国学论文 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
国学论文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论语》中有很多讨论君子与小人的章节,从其性格、为人、处事等多方面作比拟,凸现出君子与小人的本质不同。
“和而不同”便是其中的一项。
孔子及弟子们重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做君子,不做小人;另一方面是希望与君子交。
“和而不同”,在儒家看来是区分君子与小人本质的标准之一。
简单的说“和而不同”就是要成认“不同”,在“不同”的根底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到达相近或相似。
“和”与“同”的区别,最早不是孔子提出来的。
《国语》和《左传》中记载了史伯与晏子对“和”与“同”的看法,史伯的话很典型。
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
”(《国语?郑语》)“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找“和”的过程。
史伯进一步阐述了五行变化与具体事物的变化,提出五行变化与具体事物变化不同,虽然五行变化相同,但形成具体事物有可能不同,反之,具体事物表象相同,五行变化不一定相同。
史伯和晏子从自然物与五行上来讲“和”与“同”,孔子把它引申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当中。
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那么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彻底地归于人的不同上来,君子的看法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一样,如在教化上,有些人认为要出仕做官,有些人认为要教书育人等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为了教化。
小人看似相同,那是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内讧,如鸟兽散。
宋儒十分注重义利之辩,一般地认为义和利是水火不容的。
在北宋文人党争和南宋党锢之患中经常为文人所用。
宋儒结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用“义”和“利”解释了“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
这种解释一直影响到清末,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
”以前,我也解释过“和而不同”,是从儒家的辩证法上来讲的,认为儒家尤其是理学家在动静问题上,是主静的,从而导致在处理矛盾时,以“统一”为第一位,而不是“对立”为第一位。
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刘固盛中华人文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忧患精神、仁爱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生命关怀精神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华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当然,我们讨论中华人文精神,更不能忽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正是它铸造出了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
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而其完整表述,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把“和而不同”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准。
而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实超过君子小人之辨,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一,乃指多样性的统一与均衡,在文化精神上则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有齐侯与晏婴讨论“和”与“同”的一段对话,晏子首先举了“和羹”的例子:“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各种食物原料聚合在一起,经过宰夫的妙手调和以成美味。
晏子还进一步用音乐来说明“和”:“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君臣关系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君主执政,也要象“羹和”、“声和”一样,具有包容精神,能够允许臣下和百姓发表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并且要善于听取不同的、甚至是否定性的建议。
至于齐侯侍臣梁丘据的做法,晏子认为不是“和”而是“同”:“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这只是简单的同一,绝对的服从,没有包容与调适,显然是行不通的。
笑谈孔夫子之和而不同
笑谈孔子—“和而不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君子应该能做到在不同之中求得和谐相处。
在今天看来,将此句上升到世界文化层面,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这为和而不同的思想的源远流长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相害”和“不相悖”讲的就是“和”,“万物并育”和“不同”讲的就是“不同”二字。
这种传统的理想与孔子的和而不同实际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思想也为多远文化共处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其实细看,你会发现孔子正是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了其内涵,这里不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应该反过来讲是巨人站在了历史的肩膀上创造了一种更为高级的文化思想。
美国诗人艾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荣光”。
我想这也是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精华的体现,更对孔子的个人全方位的肯定。
同时,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当然更有汉语及中国文化和国学的推广成效。
如今,可以说中国站在了孔子的肩膀上眺望世界,看得比过去要远得多。
比如孔子学院的建立,秉承的就是孔子“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许琳主任在谈到拉美地区孔子学院未来的布局和发展时说,“孔子学院如何布局不是由我们定的,而是由拉美地区的需求所决定的。
由于当地需求特别旺盛,拉美地区孔子学院的布局还远远不够。
”对拉美地区汉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许琳主任说,这是“令人感到痛苦同时又感到快乐的事”,“‘痛苦’是因为我们不能满足需要,‘快乐’是因为汉语热还在继续升温。
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难道这不是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现实当中的欣慰的体现吗?谈了这么多你是否对“和而不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呢?作为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而不同”的思想,用知识与能力武装自己,让自己的文化素养、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从而为世界文化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浅析孔子伦理思想与和谐文化的构建(一)
浅析孔子伦理思想与和谐文化的构建(一)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和谐文化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
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
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
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
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
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
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
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
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
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
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
”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绩 。另一方 面是吴文化的 内心精神演绎着孑 子 “ L 和而不 同”
观里的核心思想 , 通过 自我实现而确认的 自我价值 , 自我的 以
的爱戴 , 百姓“ 归之千余家” 后来 , 。 泰伯 闻父病重 , 与弟北上探 望 , 又返 回梅里。古公 宜父病亡 , 后 泰伯 、 仲雍兄弟返岐奔丧 , 把王位继 承权让位于j弟季历后 , 又带孝返回梅里 。 当弟季历
为殷朝第 2 9代 商王太丁杀害后 , 泰伯再次让位 于姬昌( 周文 王) 。② 如前 所述, 泰伯 、 仲雍来 到吴地之 后,断发 纹身”主动接 “ ,
的结果, 而且这种 融和 以一种和谐的方式进行 。孔子的“ 和而不 同” 观主 张的思想与吴文化 自 源所具有 的 发 和谐文化十分的吻合。这两种思 想在现 实层面上的结合 , 以下两方面的体现 , 有 一方面是和谐 思想所表现 的谦让品德演化成为吴地人 民个性化 的心理修为上的一种文化 品质 ,另一方 面是吴文化的 内心精神演绎
自然应该追求 “ 而摈弃 “ 。 “ 和” 同” 和而不 同” 才是孑 子 思想 L 体系 中的基础观念。①
二 、 文化 的源 起 吴 吴 文 化 就是 中 国文 化 中延 续 时 间 最 长 、 存 最 为 完 整 、 保 内 涵最 为 丰 富 的地 区文 化 之 一 。 吴 文 化 的产 生 是 本 土 先 吴 文 化
2 1 年 5月 00
Ma 2 v.01 O
文 海 艺 苑
Ll TE RA R Y G A L LER Y
论 孔 子“ 而 不 同 ” 与 和 观
吴文化“ 和谐” 神 精
牟 莉 莉 ( 州大 学 , 苏 苏 州 25 2) 苏 江 1 13
摘 要 :“ 而 不 同 ” 孔 子 思 想 体 系中 的基 本 观 念 。吴 文 化 的 产 生是 本 土 先 吴 文化 与 中原 商 周 文 化 融和 和 是
提出了一个普遍 的价值原则——和而不 同。“ 就是保持多 和”
样 化 前 提 下 的统 一 、 谐 , 同 ” 是 单 一 的 、 面 的强 求 一 律 。 和 “ 则 片
谦让 品德演化成为吴地人 民个性化的心理修为上的一种文化
品质 , 哺育 一 代 又 一代 的 志 士仁 人 , 这 片 土 地上 创 造 辉 煌 的 在
着 孔 子 “ 而 不 同 ” 里 的核 心 思 想 。 和 观 关 键 词 : 而 不 同 ; 文化 ; 和 吴 和谐 中 图分 类 号 : 0 文 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5 5 1 ( 0 0)0 0 4 — 2 K5 A 10 —3 22 1 1— 0 8 0
一
日: 君 子 尚义 , 有 不 同 。 人 尚利 , “ 故 小 安得 而 和 ?” 这里 实 质 上
由此分析 , 我们发 现, 孔子的“ 和而不 同” 主张 的思想与吴文 观 化 自发源所具有的和谐 文化 十分的吻合 。 么, 那 这两种思想随
着历 史 的变 迁 , 是 通 过 怎 样 的 方 式 结合 , 且 发 展 呢 ?本 文 又 并 作 者 主要 从 有 以下 两方 面来 谈 ,一 方 面 是 和 谐 思 想所 表现 的
始 , 深 深埋 下 了和 谐 的种 子 , 文 化 是 吴 文 化 的 基本 属 性 。 就 和谐
于中国早期农耕文明之中 ,与早期人们 的物质生活有 着密切 的关系。子 日:君子 和而不 同 ,小人 同而不和。”《 “ (论语 ・ 子 路》 朱熹注 :和者 , 乖戾 之心。同者 , 阿 比之意 。” 氏 ) “ 无 有 尹
受先 吴 文 化 的 影 响 , 是 一 种 和谐 ; “ 蛮 义 之 , 而 归 之 千 这 而 荆 从
复杂 , 纵横交织 , 上述任一观念均不 足以救世 , 故他提 出了“ 和
而 不 同” 的思想 。 “ ” 和 的观 念 在 中 国很 早 就 有 了 , 它最 初根 植
余家, 立为吴太伯 ” , 这又是一种和谐 。不难发现, 吴文化 自发生
、
孔 子 “ 而 不 同 ” 的提 出 和 观
年》 :泰伯 , 讲 “ 端委 以至周礼” 泰伯刚入吴 , , 穿着周族 的衣服 , 戴着周族的帽子 ,推行周族的礼制 ,并把 黄河流域 的生产陶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 、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 , 他奔波汲汲 以求 , 无非是为 了据乱世 , 开太平 , 这是 他最高的政治 目标 和 社会理想 。谭嗣同曾说过 :孔子虽当据乱之世 , “ 而黜古学 , 改 今制 , 托词寄义与升平 、 太平 , 尚不 三致意焉。”《 未 (仁学》 )
提 出 的一 个 综 合性 很 强 , 容力 很大 的新 观 念 , 以此 为基 础 包 并 建立 了影 响 中 国历 史 文 化 达 两 千 余 年 的 、 生 观 、 德 观 、 人 道 价 值观 。然 而 , L 当 时所 处 的时 代 来 看 , 会 各 种 矛 盾 错 综 从孑 子 社
泰伯并不是靠 武力征服吴地 , 而是靠教化 , 靠功勋而得到百姓
探索 , 构建 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L 孑 子认 为礼乐是华 夏族从野蛮 进入文明社会 的成果 , 礼乐 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兴亡 , 礼乐的变 易就是历史 的变革 , 并总结 出因( 继承 )损 ( 、 减损 )益 ( 、 增益 ) 三大礼乐文明发展演变 的规律 。 “ 是孔 子思想 中最 富有 仁” 创造性的观念 , 是他本诸人性 , 针对现实 , 立足社会 , 以人为本
为实 现 其政 治 目标 和 社 会 理 想 ,孔 子进 行 了艰 辛 的思 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瓷、 冶炼青铜器等先进技术传授给 当地百姓 , 将吴地的文化提 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泰伯率领 当地人 民发展经济 ,兴修水
利, 开凿了“ 伯渎河 ” 。梅里原为“ 荆蛮之地 ”百姓的习俗 与中 ,
原不一样 , 人人剪短 了头发 , 身上绘 了花纹 , 所谓 “ 断发纹 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