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5-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江西宁都县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设想自己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感受经济大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与无奈。
2.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当时的政治家、企业家、工人等不同角色,从各自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四、教学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人们生活困境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历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提问: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那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重大的经济危机呢?
5.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敬畏之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2.通过对经济大危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经济政策,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4.认识不同国家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应对策略,理解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课堂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5.教学策略:本案例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不同国家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政策选择及其后果。同时,以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知识点总结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4)主要措施:整顿银行、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初,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走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7.二战后,德、日四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1)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这个模式使得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恢复与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2)日本从战后初期的“统制经济体制”到5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
1.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2.理解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3.关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失业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自信,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等概念的理解。
难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如滞胀、债务危机等,并探讨解决途径。
2.重点:比较不同国家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中的异同。
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不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利弊。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深入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等概念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在评价不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利弊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实验中学
涂慧芳
课标再现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 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 。 背景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 特点 ,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 新政的 机制形成中的 。 作用
1
2
3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 大港区实验中学 2007
(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 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 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 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 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 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
© 大港区实验中学 2007
复习提纲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建立“福利国家”
①目的:②实质:③作用:④弊端:
3、第三产业的兴起
4、“新经济”的出现
© 大港区实验中学 2007
2、启示
局部调整利生产力发展 改革要不断深化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 球化
© 大港区实验中学 2007
3.特点: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国家干预经济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实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大港区实验中学 2007
★ 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启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师版)专题概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材分析】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介绍了三个问题: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版从危机、改革、调整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在本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术语多也是本书中的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相关的经济体系的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但由于学生对通史知识的淡薄,对二战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了解甚少,因此对本课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难度。
高一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承继了初中生的特点,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而且本节内容和当今经济联系紧密,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可以设计较多的思维活动。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空前大危机及其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2)本节课教学过程以探究、体验和发现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引导为辅助手段,关注课堂启发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探手可得结论和全面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3)体现课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理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史料,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难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解。
【教学设计】夯实基础(自主学习、重点突破、知识体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注:1、请同学们阅读必修二第七单元(92-102页);2、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一补充材料;3、自主完成导学案夯实基础部分(填空);1.经济大危机:背景:世界联系的加强;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股市的繁荣;政府放任经济政策;主义经济思想。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部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江苏省考试说明】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①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②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每年高考都涉及的考点其实说明了这一知识版块的重要性,而其考查的多维度则说明对于这一知识版块的理解仍需深入1.2008年第23题考查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2.2009年第18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客观作用3.2010年第17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及作用4.2011年第15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5.2012年第23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6.2013年第23题考查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的原因和多角度评价重点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它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及整个世界。
【史料】2.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及其原因(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3.经济危机对世界发展的启示(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
(2)要随时注意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
(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
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10时59分9秒上午10时59分10:59:0921.9.10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7-
-5-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综合归纳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一,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美 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 义运行体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第二,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 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 主义的运行体制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021.9.1010:59:0910:59:09September 10,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上午10时59分9秒10:59:0921.9.10
知识网络
综合归纳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010:59:0910:59Sep-2110-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0:59:0910:59:0910:59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一、内容:
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救济;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二、影响: 1、对美国: 经济;社会;遏制法西斯;发展新模式。 2、对资本主义世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评价: 1、目的、特点、实质: 稳定;国家干预;局部调整。 2、积极: 3、局限: 凯恩斯主义P88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
3、不能。因为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也不可能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新政新在何处?
1、理论新:凯恩斯主义。
2、模式新: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起点新:资义制度获得新生。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时间;理论;先例;启示。
二、新福利:
时间;实质;评价。
三、新产业:
原因;作用。 四、“新经济”: 时间;国家;原因;实质。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原因:
1、具体原因: 社会:贫富悬殊 生产:相对过剩 金融:过度信贷;股票投机
2、根本原因: 资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3、直接原因: 股市崩溃
二、爆发、表现:
1、爆发:
2、表现:金融;工业;失业;农业。 三、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远。 四、影响:
1、对爆发国:
2、对世界: 五、应对: 1、主要措施: 加强干预 2、美国: 胡佛“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三R”:复兴(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复习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一条线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以罗斯福新政为中心,分为三个阶段:新政前的自由放任→新政时期的国家干预→新政后的资本主义新变化两个关键词:市场和政府。
从罗斯福新政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一是市场调节,二是政府的干预。
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差异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
第一阶段:罗斯福新政至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是加强国家干预的力度,20世纪50-70 年代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滞涨”和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缩减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第三阶段: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国家经济陷入困难。
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注: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注重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既注重运用市场规律,又不放弃国家的敢干预,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正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关键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涵义: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注: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③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分别是工厂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设计本单元探讨的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私人资本雇佣劳动、支配劳动,这是永远不变的,但其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运行机制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历程。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彻底暴露了这种经济制度的弊端。
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也面临危机。
为摆脱危机,寻求出路,各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胡佛“自由放任”的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做法来减缓和摆脱危机,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调整了阶级关系,而且还通过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由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方式开始步入新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新变化,突出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这些变化的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
同时,也带来了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
但是,这些变化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课的重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
教师要善于宏观把握近一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历史现象和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作用。
要深刻揭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改革的实质,从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体系或机制并推动资本主义新的发展,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知识总结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罗斯福新政(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③具体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过度的股票投机,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贫富差距过大。
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接着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大增,经济危机爆发。
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①范围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个生产领域)②时间长(1929~1933年)③危害大(生产下降,失业率高)4、影响:⑴消极方面:①内: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大幅衰退;大量工人失业,陷入贫困饥饿;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②外: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各国间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激化了与殖民地的矛盾;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⑵积极方面: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内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职能扩大。
(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1、背景:(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美国面临空前严重的困难。
(2)胡佛总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使美国度过危机。
(3)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2、时间:1933开始3、目的:缓和经济危机(直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根本)。
4、主要内容:(首先从整顿银行入手)(1)整顿银行业:①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农业:颁布《农业调整法》,减耕减产,国家补贴。
→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了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复苏。
(3)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规章,规定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对企业进行政府监督。
人教版必修二原创教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背知识全面梳理】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推动因素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股票投机活动,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爆发: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2.影响(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社会危机严重。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指导思想: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最终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基础知识精讲巩固】知识点一虚假“繁荣”的幻灭(拓展点)《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929~1933年”,这一时期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资本家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而广大人民则因为贫困无力购买。
B项出现于1941年。
C项与题干不符。
D项错在绝对过剩,应是相对过剩。
【答案】A【因果选择题解题策略】【题型特点】因果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
该类题型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由结果推出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
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依据”“主要目的”等关键词语。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1.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是()A.保留自由企业制度B.克服美国经济危机C.政府全面干预经济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不包括()A.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B.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消除D.利于对经济的宏观指导3.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4.为应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其举措不包括()A.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劳资关系C.实行自由主义,推行自由贸易D.加强政府救济,实行“以工代赈”5.“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6.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这表明()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7.“新经济”的出现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有关“新经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以知识经济为基础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C.“新经济”不受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D.“新经济”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福利品种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B.是一种社会救济形式C.社会福利的资金主要由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两部分组成D.个人缴纳保险金越多,享受的社会福利越多3.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这表明胡佛政府()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D.注重扩大就业以解决危机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结束了遏制政策”指美结束对日遏制政策,转而扶植日本B.“与西欧和日本保持良好关系”指西欧与日本仍唯美国马首是瞻C.表明尼克松调整对中与对苏政策,对中友好,对苏进逼D.新的大国或国家集团崛起,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受到挑战5.“我们生产的某些农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消费能力。
国际市场疲软使得外销也很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不要再生产那么多东西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话应为下面何者所言A.列宁 B.罗斯福C.邓小平 D.斯大林6.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
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A.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C.19世纪社会矛盾尖锐是英国救济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因D.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反映出政府职能扩大7.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动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
此举是为了()A.推行凯恩斯主义,改变发展模式 B.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结构C.强化政府职能,实行混合经济 D.保障有效需求,稳定经济运行8.埃里克·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
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
”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A.增发钞票,成立联邦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B.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D.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9.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他是在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D.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10.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在70年代都出现高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是①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②重视发展科技③大力吸引外资④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1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推进经济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国际经济联系 B、发展新兴产业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利用现代科技成果13.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A.丘吉尔和斯大林B.罗斯福和斯大林C.罗斯福和邓小平D.杜鲁门和毛泽东14.为了克服经济的滞胀状态,美国和英国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手段是 ( )。
A.强化干预B.减少干预 C.放弃干预D.自由竞争15.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美国历届政府不包括A.罗斯福政府 B.杜鲁门政府 C.艾森豪威尔政府 D.克林顿政府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而是帮助美国民众度过了大萧条的艰难日子。
比如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措施的显著特点。
结合所学,对其加以简要评价(4分)材料二: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性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新”有何表现。
(2分)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积极意义。
(3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定经济政策的启示(3分)17.(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初美国也出现限制垄断自由发展的进步运动,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以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为根本,社会平等被忽视,结果,不仅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面对如此深刻的危机。
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思想,这就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罗斯福在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
……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雇佣者的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
——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材料二 1987年6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主要是: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单位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企业拥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取消指令性计划制度,打破单一的计划调节格局,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企业摆脱对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政依附。
国家对企业的活动从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即从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直接干预转为靠协调经济利益加以引导;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管理各种利益和通过各种利益进行管理。
…由于困难重重,经济改革难以奏效。
——摘编自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修正“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10分)(2)材料二中,苏共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突出特点是什么?(7分)(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8分)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材料的表述可知,罗斯福政府将给老弱者提供照顾,给壮者提供工作,这就意味着罗斯福政府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所以本题选D。
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2.【答案】A【解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已经从一种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因而B项是错误的;社会福利的资金除了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外还有企业缴纳,因而C项是错误的;社会福利不同于商业保险,其特点是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因而D项是错误的。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倡导轮流工作”、“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可知,材料的主旨,即“胡佛政府通过道德层面的互助,解决就业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错误,是其继任者罗斯福总统开启的;C项“邻居互助计划”,只是其措施中的一个方面,从而具有片面性。
D项属于误选项,但“扩大就业”与题干“扩大就业面”是两码事,二者不能够等同。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年至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的应对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
根据题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的时间信息以及“建立均衡”“良好关系”即可知美国面对其他力量的崛起,美国不得不调整外交政策。
材料从美国自身经济、合法性、道德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霸权政策的缺陷,属于对美国霸权政策理性的、合理的反思。
ABC不符合该时间的史实,因此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美国霸权主义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的话体现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消费远远跟不上生产发展的水平,造成商品的严重过剩,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是罗斯福的言论。
所以答案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揭示了英国在济贫和扶助过程中涵盖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建立起囊括全民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在其间的职权范围逐渐扩大,这也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干预的重要表现。
AC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因为早期济贫存在严格的分类和审查,这与“人道主义”相矛盾。
故答案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制度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罗斯福政府为了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