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兵选修教案2
2019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五章 海岸带的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2、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澳门填海造陆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学生阅读P62内容,完成思考题: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海洋空间开发有什么意义?)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海洋空间开发的重要性: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承转)海洋空间开发有哪些方式呢?(学生回答)(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海洋交通与通讯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
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
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
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
但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课题研究-人教版选修2-2教案
课题研究-人教版选修2-2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1.了解人类对于未知探索的渴望,并思考未知的探索是否有止境;2.理解“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本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3.学会运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去分析小说中所包含的多种主题与语言技巧;4.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初始活动1.展示一个宇宙图片或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思维导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发散思维,建立人类对于未知探索的渴望与兴趣;2.引入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并简要介绍小说背景和作者生平。
内容阐释1.解读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文本,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三部分故事情节之间的联系;2.运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分析小说中所包含的主题;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现实事件了解小说中的主题所体现的现实问题;4.让学生体会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研读;5.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通过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活动设置1.小组内部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讨论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并且经过思考,写下小组的结论,以及自己的想法。
2.个人写作:由教师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并进行互相交流、评价、修改。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法本课堂采用的课堂教学法主要包括: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课堂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
2.调查研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调查、研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其思维,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问答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而教师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深入探究。
4.活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进行小组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教学评价1.口头评价: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适时地进行提问来进行学生的口头评价。
2.书面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结果、心得写下来,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价。
3.同学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小组内、跨组内等多种形式。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二教案:第一章认识多媒体技术1.3欣赏多媒体作品
学法
指导
学生自主体验、分组讨论和交流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目标达成
内容简述
欣赏配套光盘《桂林山水歌》。利用已学过的相 关知识分析这个多媒体作品的特点,这个多媒体作 品的制作围绕着《桂林山水歌》这首诗的赏析而开 展,通过给使用者提供优美的界面,灵活的交互, 精心挑选的各种多媒体素材等将《桂林山水歌》这 首诗的写作背景、主要含义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 致。它在内容组织、美术设计、表现万式的米用和 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很有特色
第一章认识多媒体技术
1.3
课题
综合活动:欣赏多媒体作品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知识与能力:
欣赏和分析已有的多媒体作品,并提出自已的建议和分析结果
过程和方法:
体验多媒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多媒体带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激发和保持学习 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
热情
教学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选修2电子教案(全集)
第1课唯一的红军教学笔记:第1课时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谱写自己的历史。
在和平年代,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因此让我们来学习军人中的《唯一的红军》。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1.查词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
教学重点及其处理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常用句型。
2.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手段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1.读词语(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2.讲解词语1.栋梁(名):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之才国家~未来的~2.腥味(名):3.黏土(名):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养分较丰富、能保水、保肥,但通气透水性差,耕种时需要改良。
拉~4.斑斑(形):形容斑点很多。
血迹~5.耙子(名):聚拢或散开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铁~6. 灰烬(名):物体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化为~例:大火后的山林一片~7.噩耗(名):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传来8.羊肠小道(组):曲折而极窄的路。
(多指山路)9. 手推车(名):10.伤痕(名):伤疤,也指物体受损后留下的痕迹。
11.匪兵(名):12.点射(动):用机关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等自动武器进行断续的射击。
13.八字形(名):像汉字“八”的形状。
14.滚落(动):15.威严(形):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的仪仗队例:他摆出了尊长的~16.艰苦卓绝(组):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的斗争17.聆听(动):倾听:认真听。
~劝告18.呐喊(动):大声喊叫助威。
19.起程(动).:上路。
就要~马上~20.拖累(动):使受牵累:牵累。
~大家不愿~21.咀嚼(动):用牙齿磨碎食物。
晓兵选修教案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女与回也/孰愈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欣赏配乐朗读或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教师指正。
3.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请学生选章朗读,检查诵读情况。
方案2:孔子的学说永存——
千年杏坛名书院
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
变鲁变齐今变楚,当年车辙不曾回。
孔子走了,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带着对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的崇敬,带着对这片灵秀的土地的深情眷恋走了。但是,孔子河、孔子山、孔子村尤在!问津书院、问津碑、晒书山尤在!颜子巷、长沮冲、桀溺畈尤在!讲经台、墨池、砚石尤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诲人不倦》,去领略孔子那永在的精神魅力和不朽的学术价值。
教师根据本文文言词法、句法学习的重点、难点设计好问题,让各组抢答或下发课前所准备的训练题,当堂检测、巩固。
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组织上述几个环节的过程中,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并注意提问形式的多样和问题设置的层次等。
例如,“习”、“闻”、“与”等多义词意义的理解。
习:
②知道、懂得(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
③名声、声望(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见闻、知识(博闻强志)
幻灯片:
与:
①给与、授予(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结交、参与(失其所与,不知。)
③帮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④和、同(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
教学内容区
一、导入
方案1:一个8岁男孩的“控诉”——
2013教科版选修2《获取声音素材》word教案
《声音素材的获取和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声音素材的获取和处理》是高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中的一节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声音媒体的采集与制作,能综合运用音频处理技术进行制作、编辑及合成音乐。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多媒体音频处理软件已有所了解。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音频的处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灵活运用音频处理技术进行专业化的制作、编辑、合成音乐还存在一定难度。
本节课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注意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素材获取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掌握声音的插入、合并、混音等编辑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简单的“录音机”软件入手,体验如何充分挖掘软件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寻找功能更强大的软件,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激发求知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到,不能只是对音乐、音效感兴趣,更要培养自己对声音的制作与处理能力;体验计算机文化对陶冶思想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所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方法。
难点:掌握利用音频处理软件total recorder进行消声、混音等效果的处理。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散文《琴水漫夜》。
师: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懂得欣赏美、享受美,更要去创造美。
《琴水漫夜》这段音频由朗读声音和背景音乐混合而成。
那么,这段朗读的声音是怎么获取的?其中的背景音乐又是怎么添加上去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2.新课讲解(1)基础知识学习师利用ppt课件展示声音、语音、音乐及效果的概念图,如下图。
师:被数字化了的声音称为“音频”,声音文件也就随之被称为“音频文件”。
根据音频记录和存储方式的不同,数字音频具有不同的格式。
师利用ppt课件展示音频的格式与获取方法。
①音频文件的格式(如下页表)。
②音频的获取方法:从硬盘、光盘上获取音频资源;利用互联网获取音频资源,常用到的网站有:中国音乐网()、素材网(/sound)、声音网(/)等,当然搜索引擎的应用也会提供不少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二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二讲解教案主题: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基本概念;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达及应用;3.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2. 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器材:平面镜、凸透镜、透明介质、激光笔3. 教学素材: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相关图表和图像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光的反射与折射,并提出学生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理解。
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5分钟)1. 展示一个平面镜,介绍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让学生试图解释实验现象,引导他们总结反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三、探究光的折射定律(20分钟)1. 展示一个凸透镜,介绍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折射率有关。
2. 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让学生试图解释实验现象,引导他们总结折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反射与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反射与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光的反射与折射对生活和工程中的重要性;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多动脑、多思考。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更多的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引导学生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3. 拓展学生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等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与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高中语文选修二诗歌赏析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二诗歌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习分析诗歌的内涵和形式特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定义及特点;2. 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典型诗歌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三、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引出诗歌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与其他文学形式的比较来突出诗歌的独特性;2. 介绍诗歌的重要性和人们对诗歌的喜爱。
主体部分(60分钟)篇章一:古诗赏析(15分钟)1. 介绍古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分析古诗的韵律和格律,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3. 分析并解读一两首经典的古诗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训练。
篇章二:现代诗赏析(15分钟)1. 介绍现代诗的特点和风格;2. 分析现代诗的形式和方法,如自由诗等;3. 分析并解读一两首现代诗作品,加深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篇章三:近代诗歌赏析(15分钟)1. 介绍近代诗的特点和背景;2. 分析近代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3. 分析并解读一两首近代诗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近代诗的独特魅力。
篇章四:诗歌与社会生活(15分钟)1. 分析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如反映社会现象、表达情感等;2. 分析并解读一两首描写社会生活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总结(10分钟)1. 总结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调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反馈:通过课堂讨论和解读诗歌作品,了解学生对诗歌赏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分析一首诗歌的内涵和形式特点,对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进行评估。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参观诗歌朗诵会或文学讲座,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2.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选读诗歌作品,并进行赏析和分享;3.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尝试写诗,并进行互相赏析和评价。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马小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马小兵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马小兵的教学理念;(2)能够设计出符合马小兵教学理念的教案;(3)能够运用马小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马小兵的教学理念,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2)通过实践马小兵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3)通过反思和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马小兵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成长;(3)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教学内容1. 马小兵的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2)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马小兵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马小兵教学理念的思考;(2)通过展示马小兵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马小兵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2)讲解马小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符合马小兵教学理念的教案;(2)选取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和点评,共同学习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对马小兵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2)对马小兵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3)教案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2)同伴评价:相互之间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马小兵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教材;2.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马小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3. 案例: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二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解略。
引申: 以前, 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 推论, 这些定理、 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
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
不是 p;非 p)
逆否命题:若¬ q,则¬ P.
6.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
(2) 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则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 (3) 若 x 2=1, 则 x=1;
(4) 若整数 a 是素数,则是 a 奇数。
9.怎样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
( 1 ) 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 2 )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10.练习、深化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 P,则 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 对顶角相等。
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 互为逆否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 原命题 ,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
题的 逆否命题 .
让学生举一些互为逆否命题的例子。
小结:
(1)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
逆命题 :
(2) 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
否命题 ;
(3)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
互 否
否命题
互
逆
逆否命题
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
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
教案标题: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
教案建议和指导:
1. 教案概述
- 介绍选修2课程的目标和重点,概述整个教案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学目标
- 确定学生在学习物理选修2课程时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3. 教学资源
- 列出适用于物理选修2课程的教材、参考书、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
4. 教学内容
-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详细列出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5. 教学策略
- 提供适合物理选修2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6. 教学活动
- 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问题解答等,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7. 评估方法
- 提供合适的评估方法,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等,以评估学生对物理选修2课程的掌握程度。
8. 教学计划
- 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和评估活动的安排。
9. 教学评价
- 提供教学评价的指导,包括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教学改进等方面的建议。
10. 教学延伸
- 提供一些教学延伸的建议,如参观实验室、邀请专家讲座等,以拓展学生对物理选修2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以上是针对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的建议和指导。
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教案的内容。
高二语文选修教案5篇
高二语文选修教案5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高二语文选修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高二语文选修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和掌握文言词类和句式现象;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对比论证”的行文方式;3、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难点、重点分析】1、作者以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2、本文的比喻论证有何特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本文由先秦文学谈“百家争鸣”;综合上节课所讲《秋水》一文庄子的道家思想引出儒家代表荀子。
二、荀子简介荀子,名况,赵国人。
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主要思想:1、法后王;2、人定胜天;3、人性恶,重视教育。
其思想主要体现有《荀子》一书,被郭沫若称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
其文浑厚,逻辑严密。
三、解题劝,即“劝勉,鼓励”。
四、诵读第一段1、诵读的准确。
先划分节奏,纠正字音;2、学生朗读第一段;3、学生归纳其中的词类现象,文言句式;老师指导;4、指名学生口译第一节;5、文理分析:⑴本节的观点是什么?⑵作者采取什么方法,如何论证观点的?⑶比喻论证,其中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如何理解喻意?这些比喻的角度有何不同?⑷这一节作者从学习的哪个层而来“劝学”的。
五、诵读第二节1、主要步骤同上(第一节);2、文理分析:⑴本节的论点是什么?⑵此节作者依然采取比喻论证,马上一节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组比喻。
讨论:分析、归纳这些比喻论证中的本、喻体及内涵。
⑶此节的第一句有内容上如何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怎样作用?⑷这一节从学习的哪个角度来劝学?六、诵读第三节1、主要步骤同上;2、文理分析:⑴划分层次,概括层意;⑵第一次运用比喻论证,分析其此喻意,这一层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证的?⑶第二层除了喻证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骐骥一跃,……,驽马十驾,……,这一句侧重哪个角度的对比?“鍥而舍之,……,鍥而不舍,……”这一句侧重哪个方面的对比?⑷最后一层内容如何理解?⑸这一节侧重从学习的哪个角度来“劝学”?七、全体学生一齐朗读本文八、《劝学》是节选,结合本文,拓展思维。
附录-人教B版选修2-3教案
附录-人教B版选修2-3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位、音素、音节和音变的概念。
2.掌握音系的研究方法,理解音系学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音系的能力。
3.掌握音系构成的方法,能够正确发音。
4.理解语音语调在交际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音位、音素和音节–音位的概念–音位和音素的区别–音位的分类–音节的概念2.音变–音变的概念–音变的种类3.音系的构成方法–语音组合的方法–音素及音素组合的方法–音系的分类和构成4.语音语调–语音语调的类型–语音语调与交际的关系–语音语调的研究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音位、音素和音节概念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音变的概念和种类,如何通过音变分析音系。
3.音系的构成方法,如何正确地发音。
4.语音语调的类型和与交际的关系,如何通过语音语调表达情感和意思。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概念学习法:通过概念图、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位、音素、音节等概念及其关系。
2.归纳法:通过音变的种类,分析并归纳出音变的规则。
3.模仿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掌握音系的构成和正确发音的方法。
4.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语音语调的类型及其与交际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音位、音素、音节、音变、音系和语音语调等知识的理解。
2.作业评价:包括课后习题,科普阅读,选择性练习等,通过作业的完成度和提交情况进行评价。
3.测验评价:通过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
高中物理选修二教案合集
高中物理选修二教案合集第一课:电荷和电场教学目标:学习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了解静电场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内容:1. 电荷的基本性质2. 电荷的分类3. 静电场的性质和作用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学习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所学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电荷的基本性质,并进行相关实验观察。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静电场的形成。
4.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电荷和电场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和总结,检验学生对电荷和电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课:电场的叠加教学目标:学习电场的叠加原理,掌握计算带电体产生的电场和电势。
教学内容:1. 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2. 电场叠加原理3. 计算带电体产生的电场和电势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学习电场的叠加原理,通过案例分析理解。
2. 教师进行示范实验,展示电场的叠加效应。
3. 学生进行练习,计算带电体产生的电场和电势。
4. 学生讨论练习结果,总结电场叠加原理。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和讨论,检验学生对电场叠加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课:电容和电容器教学目标:学习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内容:1. 电容的定义和单位2. 平行板电容器的构造和原理3. 电容器的分类和应用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学习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2. 教师进行示范实验,展示平行板电容器的构造和原理。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4.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电容器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实验和讨论,检验学生对电容和电容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课:直流电路教学目标:学习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元件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学习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电路的行为。
本章小结建议-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
本章小结建议-北师大版选修2-3教案本章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研究方向以及机器人伦理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机器人相关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1. 引入知识点
在教学前,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知名的机器人来帮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形态和功能。
比如,可以简单介绍一下Boston Dynamics公司生产的狗形机器人Spot或者日本制造的人形机器人Pepper等。
引入这些知名的机器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机器人的形态和功能,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
在学习机器人的过程中,光靠理论课很难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机器人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机器人的构造、功能和应用领域。
比如,可以让学生手动组装机器人或者通过编程实现机器人自动运作等,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机器人的理解和认识。
3. 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并给每组分配一些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 课外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机器人相关的纪录片或者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趋势。
总之,以上几条建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机器人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考与探究二-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思考与探究二-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案背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诗歌和散文是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围绕中国现代诗歌散文展开,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现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教材选自人教版选修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首先,对诗歌和散文做了简要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运用方式。
其次,精选了一部分中国现代的优秀诗歌和散文,如:余光中的《牛车水》、贾平凹的《雪孩子》,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
三、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和运用方式,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欣赏和品味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四、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和运用方式;2.学习和欣赏诗歌和散文。
五、教学策略1.教师讲解+学生阅读欣赏——由教师先为学生讲解和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和运用方式,然后学生会自己独立阅读和欣赏选定的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分组讨论+汇报——学生分组,依据作品的不同,分别讨论每篇作品的情节、主旨和用词手法等,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将所讨论的内容整理并汇报出来,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和讨论。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学习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0分钟)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它们的异同点,让学生明确两种文学体裁的不同之处,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欣赏《牛车水》(40分钟)1.教师先简要介绍《牛车水》的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背景和来龙去脉;2.教师逐段为学生解读《牛车水》,让学生理解每个细节和意境;3.学生自己阅读全文,《牛车水》,并在阅读时体验诗歌的韵律和意境;4.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阅读的感受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牛车水》所要表达的主题,整理成小报告或者PPT形式进行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五、作业:1、整理本节内容,作摘抄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不少于200字赏析
3、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
4、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教学内容区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2)果:果断、坚决。(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一、选修课教案(按以下的要求写8个)
课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教学方法
媒体手段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2、启发探究式3、图片4、卡片5、多媒体课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