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合集下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文精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文精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章节划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章节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总领全文,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10段):具体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详细描绘碑身浮雕的内容,包括“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历史阶段的人民英雄奋斗的历史。

第三部分(第11段):总结全文,强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大意义,表达了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这种划分方式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的内容。

同时,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和意义。

二、文章赏析《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文章。

它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描绘和介绍,表达了对先烈的崇敬和纪念,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历程中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经过的叙述,突出了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是一座纪念先烈的建筑物,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和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象征。

它的建立,不仅是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更是对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文章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描绘和介绍,展现了其雄伟、庄严、博大的气魄。

作者通过对碑身高大雄伟、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浮雕等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这座纪念碑所散发出的庄重、肃穆和崇敬的氛围。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浮雕内容的介绍,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文章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意义的阐述,表达了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不仅是对先烈的纪念,更是对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它提醒着我们,要永远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继续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文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简介200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简介200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简介200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简介:
人民英雄是指为人民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的英勇斗士和杰
出领导者。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奋斗终身,为人类进步事业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民英雄的永垂不朽是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人民所铭记,他们的形象和思想将永远激励后人,他们的贡献和成就将永远被人们
所敬仰、所学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人民英雄在历史上取得
了影响深远的成就,他们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建立社会主
义制度,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他们的伟大事迹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们的领导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所推崇。

其次,人民英雄的思想和精神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勇
敢无畏的精神激发了无数人奋发向上、为人民事业贡献力量的热情。

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他们的行为和伟
大思想一直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最后,人民英雄为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将永远被人们所敬仰。

他们奋不顾身,舍小家为大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的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他们的牺牲和贡
献将永远被人们所怀念和敬仰。

总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因为他们的成就、精神和贡献对于
人民和国家的意义是无法估量和替代的。

他们的伟大事迹和高尚品质
将永远激励着人们追求进步和为人民作出贡献。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将
永远被人们所敬仰和铭记。

因此,人民英雄的名字和精神将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讲解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讲解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说明
方法及作用; 3.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预习任务
• 一、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 • 二、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标出交代作者行踪的词句,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 三、在自学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请写出来。 • 四、找出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注明。 • 五、画出10幅浮雕方位示意图。 • 六、假如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一下人民英
举例子、打比方、
说 明 方 法
列数字、列图表、 下定义、作诠释、 分类别、作比较、
引用
时间顺序: 古今、早晚、春夏秋冬等。
说 (事物的发展变化) 明 空间顺序: 远近、里外、左右、前后、高 顺 低、整体局部。(事物的结构、形状) 序 逻辑顺序:总-分、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现象-本质、 性能-功用、一般-个别 (事物的内部联系)
体裁: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说明文知识
定义:说明文是以解说事物或事理为内容,给 人以知识为目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手段的 文章。
分类: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三要素: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 指的是说明文说明的具体事物 或抽象事理。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这一对象与其他事物 的本质区别。
默读全文,找出作者参观路线的方 位词,试着画出参观路线图。
走 越踏 走 踏 到瞻 去 过着 到 上 了仰
东长 安街
转到
纪念碑 台阶前 最后 来到
第二层 东 平台
走下 离开
南(背面) 西 北(正面)
活动顺序: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上石道 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 到了平台
2、理清文章思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文人民纪念碑竣工了。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参观了这座巍峨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

我越过广场,踏着刚铺成的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来仔细瞻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而建的。

当天晚上,毛主席带领全体CPPCC成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的奠基仪式。

毛主席亲自铲土,为纪念碑奠基。

自1952年8月1日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和关怀。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第一座也是最大的纪念碑。

从地面到纪念碑顶部高达37.94米。

它高达十层楼,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广场高4.24米。

这座纪念碑由17000块坚硬的花岗岩和白色大理石组成。

它象征着先烈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月台。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公尺长的碑心石上,雕刻着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

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写的碑文。

碑文的正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碑东西两侧上部刻有由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图案,象征烈士的革命精神永存。

小碑周围,八个由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大花圈。

都是雕刻出来的。

这些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表现了全国人民对英雄的永恒怀念和敬仰。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共26张PPT)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共26张PPT)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民英雄纪念碑 (西)
先介绍画面,再指出 其意义。
南昌起义 1927年 抗日战争时期
先总后分地描述了画 面上的人物及其行动, 以此显示人民战争的 特点。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胜利渡长江 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说明北面最 大的一幅浮雕。
简略介绍左右两幅 装饰性浮雕。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记叙
“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议论
阅读4—6段,梳理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台阶 平台(碑身四周) 碑身(正面、背面)
碑身东西两侧 上部
小碑座
碑顶
大碑座
阅读7—10段,思考文章重点介绍了哪十幅浮雕?作者分别是如何介绍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虎门销烟 1839年 金田起义 1851年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征。
品味语言
1、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自古以来”是时间限定词,强调时间久远。从而突出纪念碑 对我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2、据地质专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 。
“至少”强调了最低限度,突出这些浮雕的耐久些,也暗含了人民 英雄永垂不朽的意思。
建碑的特殊材料的象征意义:
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 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碑顶


背 面
第二层平台

小碑座
碑 正

大碑座
汉白玉 栏杆
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说明 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有适当的 与

“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 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士,为纪念碑奠定基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精品PPT课件(共29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精品PPT课件(共29张)

销毁鸦片烟 183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金田起义 1851年
武昌起义 1911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五卅运动 1925年
南昌起义 1927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西)
胜利渡长江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北)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天安门 东长安街
人 民 大 会 堂
纪念碑台阶前 北 西 纪念碑 东 第二层平台
政 协 礼 堂

天安门 东长安街

人 民 大 会 堂

北 西 纪念碑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政 协 礼 堂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课文分析(6——10节)
(分组讨论)
1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2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一、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5节)
二、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节)
组织交流
朗读第四段的碑文,思考:
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 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 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 我们能做些什么?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完美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完美版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 章,认 识了鲁 迅这位 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 命家, 希望同 学们能 从他的 身上汲 取力量 ,超越 自我。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 故事,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读一 个鲁迅 巧对先 生的故 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 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
体裁: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 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3. 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教学步骤
1.正音正字 2.整体感知课文
正音正字
zhān
▪ 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 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 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 我们能做些什么?
能力训练
一 如果要在纪念碑 上补充建国
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 加哪些?
二.请你结合平面图向来宾们简单 介绍我们的龙山中学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销毁鸦片烟 183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金田起义 1851年
武昌起义 1911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五卅运动 1925年
南昌起义 1927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西)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胜利渡长江
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 热烈支援前线
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 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 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
说明语言 准确
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 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 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答:“左右”表示各个浮雕上人物数量 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多,有的少,但大 约都是20个。
踏着( )
天安门
东长安街



纪念碑台阶前
走到( ) 西 纪念碑 东 第二层平台
踏上( )


到了( )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纪念碑结构图
5 2 1
6 3
小碑座 大碑座
7
4
纪念碑结构图
碑心石 平台 台阶
碑顶 碑身
小碑座
大碑座
浮雕
汉白玉 栏杆
课文分析(6 —10节)
1.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1911年 1919年 1925年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结束了封建帝制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赏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赏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赏析一、教学目标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他们继承先烈未完成的事业,奋勇向前。

二、难点、重点分析1.文章的标题下面有个副题,副题起什么作用?分析:文章标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题标明文章要具体介绍的建筑物。

通过对纪念碑的介绍说明,讴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2.瞻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儿必须用瞻仰?分析:瞻仰意为恭敬地看,表示对革命先烈的万分崇敬。

3.作者用哪几个词句来形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你能举例具体说明吗?作者为什么要列数字、打比方呢?分析: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

纪念碑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

以上种种仅是稍加说明,已显示出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

作者打比方、列数字,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增强了实感。

4.说明的顺序。

(1)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读者面前的?阅读2~5自然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归纳: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面前。

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

活动顺序清晰,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以及整个形象介绍得明明白白。

(2)到了平台仔细瞻仰,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的?归纳: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是按照空间的)顺序。

由下而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由正面而背面:题词碑文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

(3)既然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身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得杂乱?归纳:说明纪念碑的结构基本上按照由低而高、由下而上的顺序,但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发花纹的象征意义,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

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三句话:1. "永远铭记英雄,永远崇敬英烈,永远热爱祖国。

"2. "英雄永垂不朽,民族永留记忆,国家永纪念英烈。

"3.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英勇。

"这三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宗旨:永远铭记英雄,永远缅怀英烈,永远热爱祖国。

这是对英雄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礼赞,也是对国家与人民深刻怀念和珍视的表达。

"永远铭记英雄,永远崇敬英烈,永远热爱祖国。

"这句话呼吁人们永远记得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牺牲的英雄,向他们致敬,热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鼓舞着人们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

"英雄永垂不朽,民族永留记忆,国家永纪念英烈。

"这句话表达了对英雄不朽精神的赞誉,对民族记忆的珍视,对国家纪念英烈的永恒承诺。

这句话告诫着后人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与精神,使他们永远活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英勇。

"这句话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永远珍爱和平,传承英勇。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对后人的寄语,呼吁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要珍爱和平,传承英勇,不忘那些为和平而献身的英雄。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这三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对民族记忆的珍视,对和平的珍爱,以及对英雄精神的传承。

这些话语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也警示后人不忘初心,传承英勇。

它们铭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成为了永恒的精神标识,永远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质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质PPT课件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件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1851年 1911年 1919年 1925年 1927年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 1949年
敌后游击战 热烈支援前线 胜利渡长江 欢迎慰劳解放军
意义
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 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精读细研
示例二:第二幅浮雕——金田起义
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 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严 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 梭镖、锄头、土炮”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汉族、壮族儿女“冲 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
整体感知 3.用图示的方式列出文章结构。
点题总 领正文
详写碑 身浮雕
抒写瞻 仰感受
(1段) (2—10段) (11段)
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精读细研
1.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 照怎样的顺序为我们介绍纪念 碑的?(阅读第2、3段,找出 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
第3段交代建碑的材料有 何重要意义?
精读细研
3. 默读第6-10段,分组讨论作者介绍了哪些浮雕,这 些浮雕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欢迎解 放军
抗日敌后 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支援前线
销毁鸦 片烟
八一 南昌起义
五卅运动
五四 爱国 运动
金 田 起 义
武昌 起义
精读细研
方位
东之北 东之南 南之东 南之中 南之西 西之南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件(共19张ppt)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件(共19张ppt)

(20-21·邯郸凌云中学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家大剧院
①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 200多 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 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 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2)第 ④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为: 在句末添加“的气氛”

解析: ①句,慷慨陈词,指情绪激昂地发表言论,陈述自己的见解。这里形容青
年学生去天安门的状态,改为“慷慨激昂”更合适。 ④句,“充满”没有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补充宾语中心语。
5.下列有关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标题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B.本文在说明时,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进 行
“小虾”的活泼、可爱。
解析:C.这一句是陈述句,不是祈使句。
7.下面是介绍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文字,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为: ②⑤①④③ 。 (只填序号)
①碑前立有一尊5米多高的革命志士青铜雕像。 ②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60多米的制高点上,高42.3米,宽7米,厚5米。 ③碑身背面刻有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所撰的碑文。 ④碑身正面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为邓小平题写。 ⑤它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②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 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 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 “未来水世界”。
③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 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 代设计的点缀艺术。

【帮课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解析版)

【帮课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解析版)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学习目标中考导航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懂得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3. 缅怀先烈,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树立奋勇向前的信心。

1.“瞻仰”“上溯”“挑衅”“逾越”“天堑”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分析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点。

3.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是中考的易考点。

知识点01 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风格分为平实性和生动性两种。

(1)准确、严密(严谨)、科学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严谨科学。

(2)一般科普类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说明文语言还有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特点。

【微点拨】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30日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前后长达5年零8个月,可见时间之长工程之浩大:纪念碑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可见用料之多石料之优良;本文发表于纪念碑落成的第二天,可见人们对人民英雄的缅怀和崇仰。

作者对纪念碑的介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既介绍了纪念碑建筑上的特征,更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知识点02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1、作者简介周定舫,1931年生,浙江省海淀县人。

1953年8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后来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

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

担负过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

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30日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上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八上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2)介绍纪念碑结构的顺序 (由下到上空间顺序)
(3)介绍碑身的顺序 (由正到背的空间顺序)
(4)介绍浮雕的顺序 (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 (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分析11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 么地方照应?
共有三句话。 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 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 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 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 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 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 照应。 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 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 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 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文,积累生字 词,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 章的结构。 2.了解课文的主
要说明顺序。
背景介绍
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 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 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 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 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 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 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 《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 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 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
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 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 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岩和洁白的汉白玉) 建碑的重大意义
2. 读4-6段,回忆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 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结构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一)品关键字词,悟深处妙意
1、课文标题和正文中反复出现“瞻仰”,为什么要使用这个词表达“看” 的意思呢?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②课文结尾中的“又一次瞻仰”是对开头的呼应,具有篇末点题的作用。在情感 表达上,前者是对后者的感情的深化又”字并非机械地重复,而是将作者在参观 人民英雄纪念碑后的崇敬心情再次表现出来,进一步凸显课文主题主旨。
(二)感革命情怀,立鸿鹄壮志
4、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新时代 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群体?
尽管革命先烈已经不在,但其精神具有恒久的力量,也必将激励着新一代青年继往幵来、 奋勇向前,续写中华民族繁荣灿烂的美好历史。因此,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牢记英雄先辈不 屈奋斗的革命历程,赓续革命精神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时代新人。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为大家舍小家、英勇 无畏的新的人民英雄,他们是人民中的典型代表。
“三年以来”指的是1946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从1919年“五 四爱国运动”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面胜利这一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其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由此可见,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的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牺 牲的人民英雄。值得注意的是,人民英雄并非独立的生命个体,而是群体性概念,这也与中国 共产党所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呼应。
(二)绘百年画卷,书革命史诗
2、具体到浮雕所描绘的内容上看,-共记述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为什 么选择这些事件进行雕刻呢?
①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一共记述了八个历史事件,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敌后游击战、人民解放军横渡 长江。 ②从时间上看,这些历史事件分别贯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的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上溯

重 幔
qià n
庑殿
挑衅
逾越
天堑
瞻仰:恭敬地看。瞻,往
上或者往前看。
上溯:从现在往上推算。
溯,逆流而上。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
引起冲突或战争。
逾越:跨越,超越。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
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
形容它的险要。堑,壕 沟。
初知本文说明顺序
1.了解课文思路
2 .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 以及观察点
课文思路
点题总
领正文
详写碑 身浮雕
抒写瞻
仰感受 (11节)
(1节) (2—10节)
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思考:
从总体上看,作者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把纪念碑一步步介 绍到我们面前来?
(阅读2至5节,找出表 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 答。)
活动顺序: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上石道 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
到了平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体裁: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 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3. 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教学步骤
1.正音正字 2.整体感知课文
正音正字
zhān liú sù chó ng mà n
瞻仰

镏金
tiăo xì n
能力训练
一 如果要在纪念碑 上补充建国
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 加哪些?
二.请你结合平面图向来宾们简单 介绍我们的龙山中学
教学楼

教学楼
教学楼 地理园
实 验 楼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率领
快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点题总
领正文
(1节)
详细
仰感受
(11节)
你答对了吗?
课文分析(1节)
1.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出体现作者对纪念碑 总印象、概括总特征的词。
巍峨
雄伟
庄严
庄重、庆贺
2.“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 容,也与本小节“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扣合,体 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题 解: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 崇敬的心情。
正音正字
zhān liú ng mà n sù chó
瞻仰

镏金 上溯
tiăo xìn yú
重 幔
qià n
庑殿
挑衅
逾越 天堑
正音正字
xú xú Xiāngqiàn sà
徐徐
jīng
镶嵌
shuà i
五卅 lǜ 效率
旌旗
课文学习:
阅读4-5节,回答下列问题 先四周,后中间; 2.找出表示作者瞻仰纪念碑的路 线的词语。这些词语表明作者是 先台阶,后碑身; 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一部分?
先正面,后背面 踏上-到了
空间顺序
行踪
正面
四周: 碑 心 石 中间: 正面:题 字 背面:碑 文
说明 顺序
双层汉白玉栏杆
(1)先 四周 后 中间 (2)先 台阶 后 碑身 (3)先 正面 后背面
阅读2-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节分别介绍了纪念碑的哪 些内容? 第2段,写纪念碑的远景,说明 它的位置和总体形象。
(巍峨) 顶天立地的巨人
阅读2-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节分别介绍了纪念碑的哪 些内容? 第3段,介绍纪念碑的建造过程、 花岗石 规模和质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销毁鸦片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硝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2]
走投无路的鸦片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毒资全是国民所为。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

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二、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Jintian qiyi)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广西桂平县武装起义。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建立拜上帝会。

不久,拜上帝会组织遍及浔州、林州各县和广东信宜、高州等地。

武装起义条件逐渐成熟。

道光三十年六月(1850年7月),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各地拜上帝会众1万多人云集金田,准备起义,并于平南思旺和金田附近的彩村江两次大败清军,声势大振。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1]组成的领导集团经过多年筹备后,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发动对满
清朝廷的武力对抗,[2]后建国号“太平天囯”,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的前夜,正是鸦片战争后十年。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尖锐化,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

原来清初经过明末农民大起义和入关后的战争,社会经济在遭受严重破坏之后,到十七世纪末叶已经逐渐恢复起来。

利用社会经济生活比较安定,地主阶级贪婪无厌地进行积累财富,于是出现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和商业与高利贷发达的现象。

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进行侵略,并到处激起反抗的时代。

封建的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开始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的漩涡里面。

正当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刚刚侵入中国的时候,当时全国各地,到处孕育着革命的种子。

英国的鸦片,腐蚀了清朝的统治,英国的大炮,也惊醒了中国广大人民。

中国社会正在起着空前未有的大变化,不论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全部都动荡起来。

起义的农民,已经在南中国的广西点起革命的火把,烽火烧遍了全广西。

终于爆发金田起义[4]。

三、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

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四、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五、五卅运动
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六、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七、敌后游击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依托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保存和发展了自己。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
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

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

长期的革命战争,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

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显示了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