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ppt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控制情绪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监测血压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遵医嘱用药
04
R
特殊人群护理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持续的医疗观察和管理。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五官科、妇科等,以及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疾病。
饮食计划
喂食技巧
饮食卫生
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避免患者呛咳或窒息。
保持喂食环境的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03
02
01
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内衣,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内衣
身体擦洗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者的干燥和舒适。
更换尿布
根据天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生命体征的观察基础护理技巧常见疾病护理特殊人群护理生命体征异常及处理基础急救措施
01
CHAPTER
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值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体温降低可能提示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正常范围
最常使用的是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擦干腋窝,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腋窝,5分钟后读取数值。
总结词:血压升高、血压降低
详细描述
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休息、平复情绪等措施。
血压降低: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加强营养等措施。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

第七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生命体征(vitalsigns)定义: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概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正常人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变化很小。

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明显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异常时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内容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体温的形成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扇面 3热能三磷酸腺苷(ATP)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维持体温,并不断地散发到体外供机体利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产热与散热❖产热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

❖散热过程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产热产热主要的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产热增加的因素有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环境温度增加等散热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呼吸和排泄人体的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是指自主性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正常体温❖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腋下温度为标准正常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及范围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腔37.0℃36.3~37.2℃直肠37.5℃36.5~37.7℃腋窝36.5℃36.0~37.0℃年龄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儿童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及活动量少体温略低于成年人生理变动性别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因女性皮下脂肪比男性厚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排卵后由于孕激素水平上升,体温可上升0.2-0.3℃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间其他体温增高体温下降日常生活中运动、沐浴、进食、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因素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生理变动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体温过高➢体温过低体温过高体温过高(hyperthermia)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又称为发热(fever,pyrexia)发热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主要由病原体引起。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常见病:
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流感 肿瘤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降低体温 补充营养与水分 保证病人舒适
高热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1 次;降至38.5℃以下时, 改为每天测量4次;降至正 常水平3日后,改为每天测 量1次
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 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 良、药物中毒、重症疾病。 –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 分泌疾病:如甲低等。 –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 醉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口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最方便,但易引起交叉 感染
舌下热窝 3~5min
禁忌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 常、口腔疾病、口鼻手 术、张口呼吸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腋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安全易接受,但准确 性不高
腋窝 8-10min 口鼻手术、呼吸困难 者
禁忌
腋窝或肩关节有创伤 者、消瘦者
体温的测量方法
• 体核温度 –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 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 • 体表温度 – 皮肤温度 –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核温度。
一、
1. 体温的形成
– 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 解而产生
2. 产热与散热
– 产热 产热过程:化学方式 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基础代谢 – 散热 食物特殊动力作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用肌肉活动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部位
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2)优秀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2)优秀课件

部位 腋下 口腔 直肠
正常范围 36.0~37.0 ℃ 36.3~37.2 ℃ 36.5~37.7 ℃
平均温度 36.5 ℃ 37.0 ℃ 37.5 ℃
(二)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药物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 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是指机 体在致热源的作用 下,体温调节中枢 的调定点上移,使 产热增加、散热减 少,引起体温升高 并超过正常范围。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症发热等。
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 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 ℃,P110次/min, 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 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上 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 ℃,大量出汗, 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
(二)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 度衰竭的病人。
症状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 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
三、体温测量的方法
(一)、体温计的种类
(三)测量体温的方法
❖ 用物准备
❖ 步骤:备齐用物、做好解释。 ❖ 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测量3分钟。 ❖ 腋温:腋窝深处夹紧。测量10分钟。 ❖ 肛温:轻插肛门3-4厘米,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4. 护理措施
1.降低降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病情观察:测T:q4h,正常3d后→1-2次/d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 4.休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5.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 <90
注意事项:
血压过高或过低都是严重的病理情况,如血压过 高可增加心脏的功能,引发小血管破裂等;血压 过低可影响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引起缺氧 导致脏器的功能障碍。因此应该重视血压的测量 。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测量方法(台式血压计)
测量部位:以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处测量为方便 。
WHO/ISH
类别
舒张压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异常体温的观察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 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
判断标准: 腋温>37℃,口温>37.5℃或一昼夜 体温波动在1℃以上 。
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体温过高的临床分度
分度 低热 中等热 高热 超高热
温度范围 37.5~38.0℃
38.1~39.0℃ 39.1~41.0℃
口温测量
(oral temperature)
腋温测 (axillary temperatu
肛温测量 (rectal temperature)
不同方法的注意要点
口温:进食、进水30分钟后再测 如不慎咬破体温计,应
1、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口腔粘膜。 2、口服蛋清或牛奶,以保护消化道粘膜并延缓汞的吸
并发症 保证休息 心理护理
五、体温的测量
体温计的主要种类:水银体温计、 电子体 温计 、可弃式体温计、 红外成像快速测 温系统 水银体温计 mercury thermometer
最常用






电子耳温计(耳式红 外测温计)
可弃式体温计(化学点式体 温计)
电子体温计
体温测量目的*
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 伴随症状。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 护理提供依据。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 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血压的观察: 正常人的血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
60-90mmHg,脉压差为30-40mmHg。 高血压: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为大于等于
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 低血压: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低于90/60mmHg。
测量方法(电子血压计)
1.将手臂(偏瘫患者应在健侧上肢进行测量)放在 与心脏同一水平的高度(即坐时手臂应与第四肋骨 在同一高度上,仰卧时手臂应与腋中线保持水平) 并外展45度。测量时取下左手腕上的所有饰物, 卷起衣袖。
2.手掌朝上,将腕套套入您的左手腕,腕套边距手 掌末端约1cm。
脉搏的测量
一、测量部位 最常用----桡动脉 二、方法 评估 1、30min内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
2、患者有无偏瘫、功能障碍 实施 1、一般患者,用中等压力,测 30s×2
2、脉搏微弱触不清时,听心率 1min 3、脉搏短绌 两人同时计数心率和脉搏一 分钟,由数心率者发口令。
测量部位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 pressure)
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temperature
学习目标:
1、掌握正常体温的范围、发热的护理以及体 温的测量和注意事项。
2、熟悉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体温:也称体腔温度,是指身体胸腔、 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 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的 影响且低于正常温度。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肛温 腋温
37℃ 37.5℃ 36.5℃
36.3~37.2℃ 36.5~37.7℃ 36.0~37.0℃
收。 3、病情允许者,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加快汞的排出。
腋温:擦干腋窝 肛温:坐浴30分钟以后再测
不同部位的测量时间
1、口腔测温法 部位:舌系带两侧的舌下热袋
时间:3 ~ 5min
2、腋下测温法 部位:腋窝深处 时间:10min
3、直肠测温法 部位:肛门内3—4cm 时间:3min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整理用物
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
重复测量时,先将袖带内气 体驱尽,将汞柱降至“0”点。 尽量做到定时、定部位、定 体位和定血压计测量。
血压计应平稳放置,不可倒 置,用后袖带内气体要放尽 ,平卷。
打气不可过高、过猛,否则 造成水银外泄。慢慢放开气 门,不要把气囊阀放得太松 ,以免掉落丢失.
血压计抬起向右倾斜30-35度 ,使水银完全进入水银壶内 ,然后关闭血压计开关。
用物: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袖带
坐位
血压计
操作流程:
量前休息(15-30min) 体位适宜(坐位或仰卧位被测肢体与心脏平行)
缠好袖带(手掌向上,肘部伸直,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一指为宜)
正确测量: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关闭气门,充 气置肱动脉搏动消失在升高0hhmg,缓慢放气,第一 声搏动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或减弱为舒张压。
脉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动脉内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壁产生有节 律的搏动,称为动脉搏动。
脉率: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 ,脉率为60~100次/min;脉律均匀、规则、间隔时 间相等、跳动力量相等;脉搏强弱相等;动脉壁有弹 性。在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脉率是心率 的指示,当脉率微弱难以测得时,应测心率。
41℃以上
体温过高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
表现:骤升、渐升,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护理:保暖、给予热饮
2、高热持续期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快、深 护理:对因治疗,物理或药物降温
3、退热期
表现:皮肤温度降低、出汗 护理:及时更换衣被、保暖,密切观察病情
异常体温的护理
发热患者的护理:
降低体温 病情观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营养 增进病人舒适,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