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

合集下载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接下来,为大家提供《报任安书》(节选)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出处或作者:司马迁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伉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巖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报任安书 翻译

报任安书 翻译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在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别名:报任少卿书年代:西汉作者:司马迁体裁:书信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

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

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

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

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

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

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

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

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

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平反的可能。

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

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关于《报任安书》的创作时间,近代学者王国维、郑鹤声等人认为作于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十一月,司马迁五十三岁。

自王国维说法提出之后,司马迁的《年谱》信从这种说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文选》、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山西大学等21所院校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也都采用王国维的《报书》作于太始四年说法。

报任安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报任安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报任安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报任安书》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报任安书》文言文阅读原文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报任安书》文言文阅读题目【小题1】下列各组中,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胜记胜:尽西伯拘而演《周易》演:推演B.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迁:迁徙草创未就,会遭此祸会:适逢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订仆偿前辱之责责:职责D.仆诚已著此书诚:确实垢弥甚耳弥:满【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通其狂惑不得通其道B.思垂空文以自见其翼若垂天之云C.且负下未易居若属皆且为所虏D.居则忽忽,若有所亡亡羊补牢【小题3】选出与“文王拘而演《周易》”句式结构相同的一句( )A.彼且奚适也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C.屈原放逐,乃赋《离骚》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高中新课标背诵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报任安书

高中新课标背诵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报任安书

高中新课标背诵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为“草创未就”的《史记》做说明。

以下为《报任安书》原文: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弊,不欲苟温饱。

又感父言,快快不得施,于是长叹矣。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从古以来的富贵者,没奢侈和节俭的实绩,只是修好自己的品德。

好的操行有建立也有败坏,如果修好了就会留传给子孙万代;如果坏了就会自己得到报应。

人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分。

希望大家明察。

仆人固非无骨肉朋友也,而支属姻亲也的确遍及天下各处;平时的言行都不敢让周围的人知道,只是暗地里伤心罢了。

夫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如果外表上装得很亲热而内心不同大家一条心,那么还不如不交朋友。

请大家不要因为情面而有求于我,我实在是不敢因为情面而辜负了大家。

我的心情永远不会忘记。

请大家让我的儿子司马观和儿媳顾氏问候大家。

家中大小都向大家问好。

刘季子也在不断来信问候大家。

盼望大家的回信。

大家的朋友司马迁再拜。

高中新课标背诵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礼运礼运先秦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则为己;力则不出,道路闭塞。

厚人薄鬼,比权量力;征敛无度,嗜杀为政;外内交通,谗佞为祸;诸侯擅命,货赂周流;争城以战,杀人盈野;争地以战,杀人盈涂。

骨肉相残,祭祀不飨;厚取于国,而不得其福;轻威于民,而倍其禄;宫室崇侈,道沟榛荒;田畴荒芜,资乏货殚;庸力市议,农夫外望诚赢。

IRQ人心所动天之道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报任安书

高中语文-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报任安书

高中语文-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报任安书【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课文全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谨向您再拜致意。

少卿足下: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

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却附和俗人的看法。

我并非如此。

请允许我谈谈自己固塞而鄙陋的想法。

长时间没有答复你,希望你不要责怪。

我的先人,没有立过可以获得丹书、铁券的特殊功勋,所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记录天象、制定律历的工作,(其职位)接近于占卜之官和太祝之间,本来就是皇上所戏弄,当成乐师、优伶一样畜养的人,为流俗所轻视。

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只认为我智力穷尽,罪过极大,不能自己解脱,终于去死而已。

为什么呢?这是自己平素所从事的职务所处的地位促成的。

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

最上一等是不辱没先人,其次是不辱没自己,其次是颜面上不受辱,其次是辞令上不受辱,其次是被囚系受辱,其次是换上囚服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挨打受辱,其次是剃掉头发、以铁索束颈受辱,其次是毁伤肌肤、断残肢体受辱,最下一等是遭腐刑,到极点了!《礼记》中说:对大夫不能用刑。

这是说士人不可不保持(自己的)节操。

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

报任安书高中课文选段翻译

报任安书高中课文选段翻译

报任安书高中课文选段翻译摘要:一、报任安书简介二、课文选段翻译1.司马迁与任安的友谊2.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3.司马迁的信念与决心4.司马迁对任安的勉励与期望正文:【提纲】一、报任安书简介《报任安书》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他的好友任安的一封书信。

司马迁在信中回顾了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自己为史学事业付出巨大努力的信念和决心,并对好友任安进行了勉励和期望。

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提纲】二、课文选段翻译【提纲】2.1 司马迁与任安的友谊司马迁在信中首先表达了他对任安的深厚友谊,他认为任安是一个深知自己心意的好友。

在信中,司马迁说:“吾所以为此者,以与足下旧交,足下又深知吾所以为此者。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与任安之间的友谊以及对对方的信任。

【提纲】2.2 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司马迁在信中坦诚地讲述了自己遭受腐刑的遭遇,这是因为他在为汉武帝撰写《史记》时,触及到了汉武帝的忌讳,为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

司马迁表示,他之所以忍受腐刑的痛苦,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史学巨著。

【提纲】2.3 司马迁的信念与决心在信中,司马迁坚定地表示,他将一如既往地投身于史学事业,继续撰写《史记》。

他说:“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固知命之所属,而义无再辱。

”这句话展示了司马迁为史学事业付出巨大努力的信念和决心。

【提纲】2.4 司马迁对任安的勉励与期望在信的结尾,司马迁对任安进行了勉励和期望。

他希望任安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贡献。

他说:“愿足下勉之矣!仆所以劝足下者,愿足下刻苦自厉,勉力前行,以图国家之兴,民族之望。

”通过《报任安书》这篇课文选段,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坚定的信念、为史学事业付出巨大努力的决心,以及对好友任安的深情厚谊。

2024年高中语文报任安书的知识点

2024年高中语文报任安书的知识点

2024 年高中语文报任安书的知识点《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受,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忍气吞声苟且偷生的苦痛心情。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语文报任安书的学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中学语文报任安书的学问(一)通假字1、同“屈”,弯屈2、以:通“已”,已经)3、罔:通“网”,法网4、摩通“磨”,磨灭5、底通“抵”,大都大抵6、失(yì)通“佚”,散乱的)7.纪,通“记”。

8.见,通“现”。

9.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二、驾驭下列字词:1、曩:从前2、望埋怨3、剖符丹书: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视察天文,制订历法)5、祝:太祝,掌管祭祀的官6、倡优: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8、节:名节9、就:走向 10、用:因为11、趋:趋求,追求 12、太上:最上等13、箠楚:木棰,荆条14、婴:绕17、传(zhuàn)说明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曲礼》18、渐:渐进20、圜(huán)墙:指监狱21、强(qiǎng)颜:厚颜,指厚脸皮24、械:刑具25、倾:超过28、钳:以铁束颈29、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30、绳墨:指法律31、以:因,因此32、陵迟:衰颓,指因遭遇困辱而志气衰微33、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35、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36、臧获:对奴婢的贱称37、没(mò)世:终结一生38、表:显露39、倜傥:卓越、潇洒不拘40、称:称道41、厄(è):困穷的境况 42、修列:编著44、空文:指文字,相对详细的功业而言45、见(xiàn):表现46、稽(jī):考48、究:推断,探讨49、通邑:大的城市50、负下:处在屈辱的地位51、乡党:邻里、52、累:积累,经验53、垢:污垢,指耻辱54、闺閤(gé):宫中小门,代指宫禁55、岩穴: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56、狂惑:内心的悲愤57、剌谬(làmiù):违反58、曼辞:好听的话 (三)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视察天文,制订历法)2、倡优: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3 膑,名词作动词,受膑刑。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行文大量运用典故,用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对偶、引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穿插其中,气势宏伟。

这篇文章对后世了解司马迁的生活,理解他的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

(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报任安书详细注释

报任安书详细注释

报任安书详细注释
【引言】
《报任安书》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迁的一篇书信体散文,堪称古代书信的典范。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写给他的友人任安的回信。

在信中,司马迁以激昂热烈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遭受宫刑的愤懑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和崇高的史学家责任感。

【主体部分】
1.文章开篇,司马迁简要回顾了自己撰写《史记》的初衷和动力,强调了史学家的使命和担当。

其中,“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表述,彰显了司马迁的史学抱负。

2.在遭受宫刑的遭遇中,司马迁将自己比作“网罟之鱼”,形象地描绘了身陷困境的境地。

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史记》的撰写,表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3.针对任安的关切,司马迁明确表示,自己虽遭受宫刑,但心境并未受到严重影响。

他引述古人的事迹,如孔子、屈原等,说明这些先贤在身处逆境时,依然坚守信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文章中还穿插了司马迁对当时政治状况的针砭时弊,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5.司马迁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尽管遭受宫刑,但他坚信自己内心的志向和信仰,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结论】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在人生低谷时写就的一篇抒发胸臆的佳作。

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史学精神,还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一、引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史官司马迁写给他的好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时任长安令,曾写信给司马迁,对其处境表示关切。

在这封回信中,司马迁阐述了自己的史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二、原文解析司马迁在信中首先表示了对任安关心的感激,接着回顾了自己撰写《史记》的初衷和过程。

他写道:“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未尝不为罪人也。

”这里的“罪人”,指的是当时的社会舆论对他们这批史学家的指责。

司马迁认为,自己之所以甘愿承受这份罪责,是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也是为了完成一部传世之作。

在信中,司马迁还提到了自己遭受腐刑的遭遇。

他坦言,自己曾为此痛苦不已,甚至想过离世。

但最终在《周易》、《老子》等著作的启示下,重新振作,坚持完成《史记》。

三、司马迁报任安书的文学价值司马迁报任安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表达了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还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文人之间的真挚友情。

在信中,司马迁以真挚的情感,抒发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读后为之动容。

四、任安其人及其与司马迁的关系任安,字子真,西汉著名文学家。

他与司马迁均为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名流,两人交情甚笃。

任安在信中关心司马迁的处境,对司马迁的人品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而司马迁则在回信中,表达了对任安的感激和敬意。

五、报任安书对后世的影响司马迁报任安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封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同时也让后人更加敬仰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为史学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六、结论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它展现了司马迁在面对命运坎坷时的勇敢与坚定,也见证了两位文化名流之间真挚的友情。

《报任安书》课文赏析

《报任安书》课文赏析

《报任安书》课文赏析《报任安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散文,其作者为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表达了他对于遭受宫刑的痛苦、忍辱负重的艰辛,以及对于生死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赏析,主要从情感表达、语言特色、文化背景、文学地位和结构分析等方面展开。

1.情感表达《报任安书》的情感表达极为丰富。

司马迁在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在遭受宫刑后的痛苦、无助和绝望,以及忍辱负重的心路历程。

他坦言自己一度想到了死,但最终选择了活下去,以完成《史记》的写作。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2.语言特色《报任安书》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简练明快、质朴自然。

司马迁的文字表达能力非常强,他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同时,他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更显得真诚和可信。

3.文化背景《报任安书》的文化背景深厚。

文中提到了许多古代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如“士为知己者死”、“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理念。

此外,司马迁在文中还引用了《诗经》、《离骚》等文学作品,更显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熟谙和运用自如。

4.文学地位《报任安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司马迁的杰作之一。

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思想深邃等特点被广泛赞誉,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结构分析《报任安书》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司马迁在文中先介绍了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接着详细描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和期望。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报任安书》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思想深邃、文化底蕴深厚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司马迁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摘要:一、前言- 报任安书背景- 作者司马迁简介二、司马迁的自述- 身世及学术背景- 受腐刑的原因及心路历程三、信中司马迁对任安的劝诫- 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忍辱负重,为家族和国家争光四、信中司马迁对自己的期许- 完成《史记》的创作- 将历史真实地传承给后人五、结论- 信件的意义和价值- 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正文:【前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史官司马迁给他的好友任安的一封书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依然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地完成父亲遗志,撰写《史记》的决心。

这封信也反映出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家族和国家荣誉,顽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司马迁的自述】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1世纪),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另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司马谈为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史官,对司马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年轻时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后继任父职,任太史令。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判腐刑。

在身心受创的情况下,他仍坚定信念,忍辱负重,继续完成《史记》的创作。

【信中司马迁对任安的劝诫】在信中,司马迁劝诫任安要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他说:“夫人臣之义,君父之赐,不敢不受;君父之仇,不敢不报。

”强调人臣应尽忠君主,以死相报。

同时,他也鼓励任安要忍辱负重,为家族和国家争光。

【信中司马迁对自己的期许】在信中,司马迁表达了自己将继续完成《史记》的决心。

他说:“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膑足,乃今将述往事,上采黄帝,下至于兹,庶几乎湮灭无闻之事,皆仆所为也。

”表示即使身体受创,也要将历史真实地传承给后人。

【结论】《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一封充满坚定信念、忍辱负重的书信,展现了司马迁身处逆境,依然为家族和国家荣誉顽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报任安书段落大意

报任安书段落大意

报任安书段落大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报任安书》的背景和作者
2.阐述《报任安书》的主要内容和段落大意
3.分析《报任安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正文
《报任安书》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写给他的好友任安的一封书信,这封信被誉为古代文学的杰作之一。

司马迁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好友任安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信中,司马迁首先简要介绍了自己写作《史记》的初衷和经过,表达了自己为历史留下真实记录的决心。

接着,他谈到了人生遭遇的困境和不屈的精神,展示了自己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品质。

在信中,司马迁还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呼吁任安要明辨是非,坚持正义。

《报任安书》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语言韵味和表现力;其次,司马迁在信中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国家政治紧密联系起来,使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深度;最后,信中表达了司马迁对于历史真实、道德正义的执着追求,展示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从历史意义上来看,《报任安书》是研究西汉时期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文献。

同时,信中关于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后人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成为了古代文人学者传颂不衰的佳作。

第1页共1页。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

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

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说明因为《史记》未完。

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

相比“死节”之士。

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行文大量运用典故。

用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

对偶。

引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穿插其中。

气势宏伟。

这篇文章对后世了解司马迁的生活。

理解他的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品名称,《报任安书》。

作品别名,《报任少卿书》。

创作年代,汉代。

作品出处,《汉书·司马迁传》。

文学体裁,书信。

作者,司马迁。

少卿足下:曩者2辱赐书。

教以慎于接物。

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3仆不相师。

而用流4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5驽。

亦尝侧闻6长者之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7。

动而见尤。

欲益反损。

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

伯牙8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

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虽材怀随和9。

行若由夷10。

终不可以为荣。

适足以见笑而自点11耳。

书辞宜答。

会东从上来12。

又迫贱事。

相见日浅。

卒卒13无须臾之间。

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涉旬月。

迫季冬14。

仆又薄15从上雍。

恐卒然不可为讳16。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

智之符也;爱施者。

仁之端也;取予者。

义之表也;耻辱者。

勇之决也;立名者。

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

然后可以托于世。

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

悲莫痛于伤心。

行莫丑于辱先。

诟莫大于宫刑17。

刑余之人。

无所比数。

非一世也。

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

孔子适陈;18商鞅因景监见。

赵良寒心;19同子参乘。

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20夫中材之人。

事有关于宦竖21。

莫不伤气。

而况于慷慨22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

《报任安书》_模板

《报任安书》_模板

《报任安书》_模板【解题导读】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

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

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

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

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发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跌宕。

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

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

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

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原作注析】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报任安书的人生观

报任安书的人生观

报任安书的人生观
摘要:
1.报任安书的背景和作者司马迁
2.报任安书的人生观核心:忍辱负重,奋发向前
3.报任安书对人生观的具体阐述
4.报任安书人生观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正文:
报任安书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给他的好友任安的一封书信,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展示了自己坚定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报任安书的人生观核心可以概括为忍辱负重,奋发向前。

司马迁在信中回顾了自己遭受宫刑的痛苦经历,但他没有被这个巨大的打击击垮,反而以此为契机,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史记》的撰写。

他认为,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能够忍辱负重,奋发向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报任安书对人生观的具体阐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司马迁认为,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

只有坚定的人生观,才能指引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其次,司马迁强调了自信和毅力在人生观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信和毅力,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从而最终取得成功。

报任安书人生观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在于,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
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报任安书展现了司马迁坚定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
封回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

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

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说明因为《史记》未完。

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

相比“死节”之士。

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行文大量运用典故。

用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

对偶。

引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穿插其中。

气势宏伟。

这篇文章对后世了解司马迁的生活。

理解他的
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品名称,《报任安书》。

作品别名,《报任少卿书》。

创作年代,汉代。

作品出处,《汉书·司马迁传》。

文学体裁,书信。

作者,司马迁。

少卿足下:曩者2辱赐书。

教以慎于接物。

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3仆不相师。

而用流4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5驽。

亦尝侧闻6长者之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7。

动而见尤。

欲益反损。

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

伯牙8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

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虽材怀随和9。

行若由夷10。

终不可以为荣。

适足以见笑而自点11耳。

书辞宜答。

会东从上来12。

又迫贱事。

相见日浅。

卒卒13无须臾之间。

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涉旬月。

迫季冬14。

仆又薄15从上雍。

恐卒然不可为讳16。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则长逝
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

智之符也;爱施者。

仁之端也;取予者。

义之表也;耻辱者。

勇之决也;立名者。

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

然后可以托于世。

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

悲莫痛于伤心。

行莫丑于辱先。

诟莫大于宫刑17。

刑余之人。

无所比数。

非一世也。

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

孔子适陈;18商鞅因景监见。

赵良寒心;19同子参乘。

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20夫中材之人。

事有关于宦竖21。

莫不伤气。

而况于慷慨22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

奈何令刀锯之余。

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

得待罪23辇毂下。

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24:上之。

不能纳忠效信。

有奇策材力之誉。

自结明主;次之。

又不能拾遗补阙。

招贤进能。

显岩穴之士;外之。

不能备行伍。

攻城野战。

有斩将搴25旗之功;下之。

不能积日累劳。

取尊官厚禄。


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

苟合取容。

无所短长之效。

可见于此矣。

乡26者。

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

陪外廷27末议。

不以此时引维纲28。

尽思虑。

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

在阘茸29之中。

乃欲卬30首伸眉。

论列是非。

不亦轻朝廷。

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才。

长无乡曲31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

使得奉薄伎。

出入周卫32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33。

故绝宾客之知。

忘室家之业。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

务一心营职。

以求亲媚于主上。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34俱居门下。

素非能相善也。

趣舍35异路。

未尝衔杯酒36。

接殷勤之余欢。

然仆观其为人。

自守奇士。

事亲孝。

与士信。

临财廉。

取予义。

分别有让。

恭俭下人。

常思奋不顾身。

以殉国家之急。

其素所蓄积也。

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赴公家之难。

斯已奇矣。

今举事一不当。

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37其短。

仆诚私心痛之。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38。

垂饵虎口。

横挑强39胡。

仰40亿万之师。

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

所杀过当。

虏救死扶伤不给。

旃41裘之君长咸震怖。

乃悉征其左。

右贤王42。

举引弓之民。

一国共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

矢尽道穷。

救兵不至。

士卒死伤如积。

然陵一呼劳军。

士无不起。

躬自流涕。

沬43自饮泣。

更张空弮44。

冒白刃。

北首争死敌者。

陵未没时。

使有来报。

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45。

后数日。

陵败书闻。

主上为之食不甘味。

听朝不怡。

大臣忧惧。

不知所出。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

见主上惨凄怛46悼。

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47绝甘分少。

能得人之死力。

虽古之名将。

不能过也。

身虽陷败。

彼观其意。

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事已无可奈何。

其所摧败。

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仆怀欲陈之。

而未有路。

适会召问。

即以此指。

推言陵之功。

欲以广主上之意。

塞睚眦48之辞。

未能尽明。

明主不晓。

以为仆沮49贰师。

而为李陵游说。

遂下于理50。

拳拳之忠。

终不能自列。

因为诬上。

卒从吏议。

家贫。

货赂不足以自赎。

交游莫救。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身非木石。

独与法吏为伍。

深幽囹圄51之中。

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

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

聩52其家声。

而仆又佴53之蚕室。

重为天下观笑。

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