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事实说话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四项原则”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四项原则”作者:杨娟娟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7期摘要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
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原则、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原则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如何把握中央文件的精神,将教学工作扎实做好;如何增强教学实效,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形势政策观;如何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国际形势和国内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最终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积极投身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上来,这些都成为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要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并取得较大成效,就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四项原则。
1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可见,实事求是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凝结,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一贯准则,也是我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的原则。
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说明问题,讲事实,摆道理。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坚持用事实和事件说明问题,一切从客观存在出发、从事实出发,用事实说话,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会使大学生更信服这门课,从而使教学能够按照预期进行教育和引导,也使学生能够对当前形势和政策得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作风。
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求真务实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
它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公司和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本文将分步骤阐述为什么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如此重要。
第一步:诚实守信,用事实说话诚实守信是求真务实的基本前提。
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的态度能够让我们始终保持真实,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真实的数据和事实作为依据,从而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虚言浮夸,让公司和组织陷入误区。
第二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求真务实工作态度的体现。
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使工作不断地得到提升和改善。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精益求精,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攀登技能的新高峰,实现工作的多赢。
第三步:有责任感,不推卸责任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仅仅是对自我要求的要求,也是对他人、对事业、对社会负责的要求。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有责任感,对工作、对同事、对公司、对客户都要尽职尽责,不推卸责任。
把每件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处理,做到不能推卸,不推脱,为公司和客户创造更大收益。
第四步: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是求真务实工作态度和作风的核心要义。
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思考,而应该注重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效益,提高工作水平,推动事业的发展。
第五步: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坚持不懈是求真务实工作态度和作风的重要保证。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如一,不放弃,不气馁。
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克服,不断前行。
总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品质,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的变化,为公司和组织创造最大的效益。
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求真务实”工作态度和作风。
《焦点访谈》十年“与人民同行,用事实说话”
“与人民同行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10岁了!央视国际2004年03月31日09:15消息:200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将迎来创办10周年纪念日,回首《焦点访谈》十年来的历程,它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宗旨,及时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予以曝光,成为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标志性节目。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一档全新的栏目《焦点访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每晚的黄金时段播出。
它高举着舆论监督的旗帜,体现了一个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了中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先河。
这种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于一体的节目形式一出现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开办了名称各异、品质相近的栏目60余个。
《焦点访谈》作为一种新的节目范式,将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焦点访谈》创办十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先后作过多次批示和指示,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三任总理还先后亲临《焦点访谈》演播室。
1997年李鹏总理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朱镕基总理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这些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焦点访谈》的极大勉励和关怀,而且对开展舆论监督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及时解决所反映的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还建立了督查机制,就中央领导同志每一次对《焦点访谈》的批示和国办关注的问题进行督查。
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护也给予《焦点访谈》栏目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十年来,全国各地的观众不断地为《焦点访谈》提供各种信息、材料,并对节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每天,接到观众热线电话500个左右;& 收到观众短信息500余条;& 收到观众电子信件1000件左右;& 收到观众来信来函300多封。
通讯员应把握的新闻写作方法有哪些?
通讯员应把握的新闻写作方法有哪些?1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
没有事实的支持,就没有新闻报道。
因为,新闻的指导性、政治性等,都是由事实派生来的,不是独立存在的。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人们读报纸、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目的是想获取信息,知道一些新鲜事,而不是被灌输一些道理,而且在读报或者看电视等的过程中,人们对越感兴趣的信息,就越想知道得具体一些,这里的具体就是事实。
2.用典型事实说话典型事实是通讯员表达倾向和观点时要考虑的事情。
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事实选择得好,它可能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选择得不准,哪怕列举出不少事实,通讯员想说的话或希望表达的观点,仍然模糊不清。
这种以一当十的新闻事实就是典型事实。
典型事实的特点,表现为:(1)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2)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下面这则消息中,记者通过对七八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回答了人们关心的北京城市建设前景的问题。
中新社北京XXXX年义月义日电,北京市在严格控制老市区建筑高度以维护古都风貌的同时,准备网开一面,在东北郊的望京小区内,兴建一批超高层建筑,其中包括一座88层、300米高的巨厦。
北京市规划部门的主要官员,今天向外国驻华使馆经济、新闻官员以及驻京记者介绍国务院新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望京小区是北京市近期重点发展的一座新的卫星城镇。
城里规划了占地210公顷的商务中心区。
按照新修订的北京城市规划,在未来的20年里,北京将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改变过去“有城无市”的不方便状况。
除在望京小区开辟商务中心区外,在城市中心的建国门一带还将新建占地约70公顷的商务中心区,在二环路沿线也将建设相当规模的金融、商务、信息等公共建筑,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
据主管北京规划的这些官员们介绍,望京小区里还预留了第四使馆区的建设用地。
现在北京已建成第一使馆区、第二使馆区,正在建设第三使馆区。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四个方法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四个方法
新闻以事实说话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四个方法来确保新闻准确性和可信度:
1. 采访目击者和当事人:采访目击者和当事人是获取关键事实的最好方法之一。
通过与目击者和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可以获取关于事件的完整细节和背景信息,以及他们的个人观点和看法。
2. 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和趋势。
通过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事件发生的数量、频率、规模和影响。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来源,如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交媒体平台。
3. 跟踪新闻事件的进展:跟踪新闻事件的进展可以帮助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证据,以支持报道的准确性。
与记者团队合作,确保他们始终掌握最新的信息和证据,并将其纳入报道中。
4. 引用可靠的来源:确保新闻来源是可靠的,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证据。
使用多个来源来收集信息和证据,并确保这些来源都是互相支持的。
同时,要确保新闻来源是受认可的,可以信赖的,并且不会误导读者。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以事实说话,提供准确、可信、全面和客观的报道。
通过这些方法,读者可以获得准确的信息,更好地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影响。
用事实说话经典语录
用事实说话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以下是一些用事实说话的经典语录,供您参考:1. “事实胜于雄辩”。
在任何情况下,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据,比任何言辞都更有说服力。
2. “证据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客观的证据,才能证明事物的真相。
3. “我们不应该盲目相信自己的直觉和主观感受,而应该依赖事实和数据”。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理性,不轻易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4. “一切不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都是耍流氓”。
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一定要考虑各种可能的事实和数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
5. “事实是真相的守护者”。
只有通过事实,我们才能了解真相,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6. “事实是唯一可以证明或反驳一个观点的东西”。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事实的关注和尊重,不轻易被谎言和假象所蒙蔽。
7. “理性思考需要事实作为基础”。
理性思考是一种需要客观事实的支持和证明的思考方式。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理性,不轻易被情绪所左右。
8. “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事实说话,不偏听偏信,不盲目跟风。
9. “不要相信你听到的第一件事,要相信你看到的事实”。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事实的关注和尊重,不要轻易被谣言和谎言所蒙蔽。
10.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要通过事实和分析,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以上这些经典语录都是强调了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
事实是唯一可以证明或反驳一个观点的东西,是真相的守护者,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处理任何问题时,我们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理性思考,不轻易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总之,用事实说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只有通过客观的事实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论述新闻宣传中用事实说话的理解
论述新闻宣传中用事实说话的理解在新闻宣传中,用事实说话被认为是一种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原则。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带有主观色彩,能够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帮助读者了解真实情况,构建正确认识。
因此,新闻宣传中用事实说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新闻宣传中用事实说话的理解。
一、事实的客观性1.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客观事实有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获取,对于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他们需要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获取真实的事实信息。
只有真实的事实才能够帮助报道准确客观的新闻事实。
2.事实不受主观影响事实与主观感情无关,不会受到传播者的喜好或偏见的影响。
因此,用事实说话可以避免新闻宣传过程中出现虚假信息或夸大事实的情况。
只有客观而真实的事实,才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真相,形成正确的看法。
二、事实说话的重要性1.增强传播的权威性新闻宣传中使用事实说话可以增强传播的权威性。
当读者看到报道中有大量的事实支撑时,会更容易相信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增强读者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感。
2.促进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基于事实的报道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促进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事实是报道的灵魂所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帮助新闻内容更好地传播。
3.塑造媒体形象新闻媒体如果经常以事实说话、真实可信地报道新闻,将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提升自身的声誉和影响力。
不断用事实说话可以建立起稳固的读者群体,为媒体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事实说话的实践方法1.严格采编,确保报道真实可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需要严格做好采编工作,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采访对象、时间、地点等都需要严格把控,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
2.多角度呈现,全面客观报道在报道新闻时,应该尽量多角度呈现,全面客观报道事件的所有方面。
通过多方位的报道和事实呈现,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3.细致求实,确保报道准确性在报道新闻时,应该细致求实,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遵循邓小平新闻理论坚持用事实说话
会 主 义现 代 化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 行 动指 南 。 自然 , 小平 新 闻 理论 也 就 邓
让 真 实 的事 实 和 典 型 的事 实 在 新 闻 报 道 中 “ 实 ” “ 型 ” 来 。 一 些 经 真 和 典 起 用 过认 真 选 择 的细 节 。让 事 实在 读 者 的眼 前 鲜 活起 来 。 是这 些 细 节 的 撷 取 。 新 正 让 闻 报道 中 的事 实 ,成 为 激 励人 们 发 愤 图 强 、 搏 进 取 的动 力 , 具 典 型意 义 。 拼 更 四 、 感人 的事 实 说话 用
要 组 成部 分 。可 概 括 为 “ 个 基本 点 ” 一 、
“ 四个 坚 持 ” 。邓 小 平 理 论 是 马 克思 主义
的 舆论 环 境 和 社会 条件 。 当然 , 激烈 的 在 市 场竞 争 中 .还 要 注 意 努 力 使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济效 益 相 统 一 ,同 步 动 作 。相互 促 进 , 求 在 创 造 良好 的社 会 效 益 的同 时 , 力 产 生最 好 的经 济 效 益 , 时 , 同 促进 整个 新
作 中要 坚 持 辩 证 法 。 对 形 而 上 学 , 求 反 要
新 闻工 作 者 , 在报 道典 型时 , 要把 典型 的
特 殊性 和 富于 特 殊 性 中 的 一 般性 区别 开 来 , 持 具体 问题 具 体 分析 。 坚
马克 思 主 义 新 闻学 说 认 为 :新 闻 的 本 原 是事 实 。 实发 生 在 先 , 闻 报道 在 事 新 后 。 马克 思 主 义 新 闻学 同 时 承认 新 闻人
在 新 闻报 道 中 的能 动 作 用 。即 事 实是 由
新闻写作考试资料整理
新闻写作考试资料整理一至四章1、学习新闻写作有什么意义?新闻写作研究的的对象是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及其相关知识。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整个新闻学研究属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理论新闻学与历史新闻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一定意义上都是为了服务于新闻业务实践。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实用新闻学中处于“龙头”的位置,其中新闻写作与其他业务的联系更为密切。
②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新闻传播生产流程中,新闻写作处于“制作”的环节,因此,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而新闻报道是否有文采,也决定着传播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新闻写作也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③新闻写作是记者素质的重要条件。
新闻记者作为信息传播工作者,其新闻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
因此,新闻写作水平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基本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综上所述,新闻写作所研究的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对任何一个用文字写作、表达的人来说,学习新闻写作知识、培养新闻素养,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信息交流与思想沟通能力。
2、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访问、观察分析的活动;新闻写作是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总体来讲,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归宿和结果。
采访决定写作,采访的深浅也决定了写作的深浅。
①先有采访后有写作,这个次序不能颠倒。
在新闻报道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先采访再写作,没有采访,也就谈不上新闻写作。
②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如果采访进行得不够深入广泛,那么写作必然面临“先天不足”的困境。
新闻写作必须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上。
而了解新闻写作的要求后,进行新闻采访时也会更有针对性。
坚持用事实说话
坚持用事实说话他总是托着下巴说话,他总是凝望远方,他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每一个新闻事件,每一个采访的对象。
他就是白岩松。
他就是那个在节目中坚持用事实说话的主持人,他就是那个坚持用自己的话语去捍卫真理的主持人。
白岩松,让我们看到那个为真理而奋斗的人,让我们相信真理的存在。
白岩松的妈妈是一位教师,为了让白岩松成才,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小时候,白岩松是一个淘孩子,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
因此,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小时候,由于太贪玩,白岩松的学习成绩很不好。
一次,他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白岩松一生气,偷偷把张贴分数的光荣榜撕掉了。
后来,经过老师和家人的帮助,白岩松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变成了一个知道学习的好孩子。
大学毕业后,白岩松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
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
然后,白岩松与一些年轻人开始大胆的新闻探索与创新。
在本来不被注意的早间电视节目中,推出了《东方之子》、《东方时空》等栏目,以选题严谨、判断敏锐的特色,创造出新的电视播出形式。
而且,内容涉及环境、教育、社会和家庭等许多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全国上下赢得了观众们的支持和喜爱,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专题性栏目,也成为接到观众来信最多、被寄予希望最多的栏目,白岩松也从此成为一个能够敲开老百姓心扉的著名主持人。
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
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
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
2000年,他在悉尼奥运会的直播,他的即兴直播,甚至丝毫不逊于体育频道主持人。
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实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
浅析“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
浅析“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虽然每期内容各不相同,事件有大有小,但总能吸引各种层次的人的目光。
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看《焦点访谈》?笔者认为,与这个栏目的宗旨“用事实说话”有着很大关系。
事实本身往往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新闻报道客观地叙述事实,让读者自己从事实中找到答案或作出结论,较之作者的议论要有力得多,所以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具有不容置疑、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特殊的表现方法,也就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巧妙地把观点融入事实。
但在我们目前的新闻写作中,往往会出现记者的主观认知多于事实的现象,也就是用记者直接站出来说话的方式,代替用“事实说话”。
例如,某新闻单位刊发的一篇新闻稿,题目是:××市多党合作呈现新局面,导语是:××市委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使××市的多党合作呈现出生动局面。
这就是记者观点的直接表白,它纯粹是记者个人的判断,没有事实的支撑,因而看起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尤其是“积极发挥”、“生动局面”之类的词语,只有一些空洞的词汇,并没有传递任何实在的信息。
完全是出自宣传需要的主观评价,因此也就没有信息价值,但在这条导语中,删除这两组词语却不行,因为他们是导语中的关键词语,这条导语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的。
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头,它应当是新闻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或最精彩的事实,而这条导语却不是建立在确切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空洞的词语泡沫之中,这样的导语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一条新闻的导语失去了价值,就很难表现出这条新闻的价值了。
类似的新闻还有:“近年来,××市各项行政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得到加强。
”这样远离具体事实的导语,读者从中得不到可以加工的信息材料,它所造成的印象就是内容笼统、空洞,缺乏说服力,也就谈不上什么宣传效果了。
处理应对舆论压力的技巧
处理应对舆论压力的技巧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舆论环境,各行各业都需要处理和应对外界的舆论压力。
无论是企业、政府部门、个人还是其他组织,都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应对舆论压力的挑战,以保障自身形象和利益。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处理应对舆论压力的主要技巧。
一、提前做好预案舆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较强,处理舆论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提前做好相应的预案。
企业可以通过模拟危机事件、制定危机预案等方法,提前识别潜在危机点,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政府部门可以在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方面,摸清民意走向,防范潜在舆论风险。
同时,作为个人或组织,要时刻关注自身形象和声誉,做到有备无患,预见性应对舆论压力,才能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建立沟通桥梁面对舆论批评和压力,及时建立沟通桥梁,增进对外传递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是处理舆论压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就企业而言,通过与消费者、员工、媒体等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渠道,主动关注、了解外界舆论风向,及时回应可能引发的争议,释放信息,增加双方的互动透明度。
政府部门要注重公开透明,设立信息公开渠道,及时反馈社会热点话题和问题,强化舆论引导,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个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开展信息传递和互动交流,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坚持传递正能量处理舆论压力的技巧中,坚持传递正能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传递正能量,就是要用积极向上的言论、表现和行动,引导舆论关注正面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心态的建设和升华。
企业在产品研发、服务营销和社会公益等方面,推动绿色、健康、创新、共享、和谐等社会责任理念,弘扬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意识形态宣传等方式,传递公正、公平、公开、公正的社会治理理念,建设和谐社会;个人或组织要发挥自身影响力和能力,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传递正面能量,引领社会发展的正常态势。
四、用事实说话处理舆论压力的过程中,抓住事实,坚持用事实说话,也是很关键的技巧。
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写作文
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写作文篇一《坚持就是胜利》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可真正理解和做到这点的人并不多。
今天,我就来好好讲讲坚持这件事。
就说我跑步的经历吧。
年初的时候,我看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决定要开始跑步减肥。
第一天跑的时候,我精力满满地冲出家门。
我家附近有个小公园,那就是我跑步的场地。
我跑完了小公园的一圈,大概也就五百米吧,就气喘吁吁,感觉肺都要炸了。
两条腿就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每抬一次都像是一场战斗。
心里想着,这也太累了呀,要不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可是我又不甘心,想着自己可是下定决心减肥的。
看了看周围,有个大爷都跑了好几圈了还健步如飞呢。
于是咬咬牙继续跑。
到第二圈的时候,汗水开始不停地流,流进眼睛里辣辣的,我边擦汗边跑,速度慢得像蜗牛在爬。
这时候我满脑子都是美食,觉得如果能吃一口冰淇淋,啊,那多幸福。
不过我还是忍住了这种想法,心里默念着坚持就是胜利。
慢慢地我发现,跑着跑着过了最难熬的那个阶段后就没那么累了。
到最后我一共跑了三圈,虽然距离短,但是对我来说就像是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去跑步,距离也越来越长。
现在我的肚子小了很多,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了。
如果当时我在第一圈累了就放弃了,那我永远都实现不了减肥的目标,身体也还是原来的糟糕状态。
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就像跑步这件看似很小的事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能胜利,这是实实在在的经验教训啊,不要小看你自己的坚持力量。
篇二《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朋友,这是一个在生活里经常出现的词儿。
朋友多重要呢?我可有一箩筐的事儿能告诉你。
就拿上次我找工作来说吧。
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对外面的职场那是两眼一抹黑,看到那些招聘信息就头疼。
我就有个好朋友叫小张,这家伙消息灵通得很。
他知道我在找工作后,就直接跑来我的小出租屋,拉着我就走。
他带我去了一个求职交流会。
那地方人可多了,热闹得像个菜市场。
我俩在里面挤来挤去的,看各个公司的摊位。
小张一路都在给我介绍哪家公司口碑好,哪家公司发展前景不错。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坚持真实性 坚持思想性 坚持时间性 坚持用事实说话
坚持真实性
定义:真实性,即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 的原貌,通常也叫做准确性。
坚持真实性
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这是新 闻和小说和其他的文学体裁的区别,这些 基本要素都是不能虚构的
坚持真实性
怎样避免新闻失实 1、接近“起点源”法 2、全面采访法 3、逻辑推理法 4、记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韩国人质被害
坚持思想性
定义:是指新闻报道的政治倾向,在我们 看来,即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闻 报道中的体现,思想通常也称做指导性, 即指政党的新闻事业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 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把他们 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
坚持真实性
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5 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6 真实性要注意道德和法律
“张金柱案件”报道 偷拍事件
坚持真实性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有很多,有客观的,有主观, 但是作为记者来讲,更应该从自身找主观的原因。 造成新闻报道失实的主观原因通常有: 1 初步接触,不明要求 2 作风浮夸,粗枝大叶 3 知识不足,真假难辨别 4 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5追求生动,合理想象 6 为赶时髦,以偏盖全 7 急功好利,“有中生无” 8 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事实发生的时间,离现在时间越近或与现 在时间重合(正在发生的事实),是事实 能够成为新闻的重要事件前提。
坚持时间性
怎样做到时间性 新闻从业者来说:时间观念要改变,作风 要改变 采编分工不宜过细致 灵活掌握报道方法 复杂新闻事件——连续性报道方式 旧闻——新闻:寻找新闻由头,新闻 简化审稿制度 引子,以巧妙地把新闻带出来 发行渠道要畅通
把握“三个坚持” 更好推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总结
把握“三个坚持”更好推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深刻剖析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领导、舆论导向、工作方针和发展形势,是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一、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政治意识,阵地意识,看齐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
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要深刻领会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
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意识主张,立场坚定地宣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原原本本地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毫不含糊地宣传党和国家发展新成就新气象。
当前,新闻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机制、传播格局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人们接触信息更加复杂,接受渠道更加多样,价值判断更加多元。
要坚持阵地意识。
牢固树立占领、巩固阵地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斗争意识,在大是大非的重大问题前果断澄清,在认识模糊的观点思潮前要敢于亮剑,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主动引导,在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前要发挥作用。
要加强看齐意识。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新闻舆论工作都要毫不动摇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
二、要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呈现出光明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若是掌握了真实性的具体 要求,并能用它们对事实的真伪程度严格进行 把关,那么,新闻失实现象便可大幅度地得削 减。这些具体要求有 1.构成新闻的硬要素,如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等,都必须真实、准确。因为这些 都是新闻赖以成立的起码因素,若有半点虚假, 都会招致人们对整个新闻事实的怀疑,故千万 马虎不得。
4.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 细节、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等,都必须真实。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即使在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时,要调动一些文学艺术手段,也必 须绝对服从、忠实于事实的真实,否则,就不 成其为新闻报道。 5 .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 景材料等.都必须确切无误。在可能的情况下, 要找到原始材料,并请权威人士或当事人、知 情人核实,若引用已经转手、加工过的资料, 当慎之又慎。 6、要有预后性,要慎下结论,留有余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怎样才能较好地用事实说话 事实既然能说话,那么,怎么把话 说好,说得感人,就有艺术上的讲究。 记者不能做笨拙的宣传家。具体表现为: 1 .精选事实。 A 、选取以一当十的 事实;B、选取表达作者观点、倾向的事 实; C 、选取具体而又概括的事实; D 、 围绕主题选取事实。
2.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 事实选准了,事情可谓是成功了一半,但另一 半工作还不能忽略。即选准的事实固然会“说 话”,但记者在具体表述中如能讲究艺术,则 这个“话”就会“说”得更好。为了较好地用 事实说话,要求记者在具体表述时,不仅求平 实,还应求新颖、求意境、求立体感,让读者 倍受感染。
2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就是维护新闻的可信性。 可信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所 系。这一点,即使是西方的媒体也是非常重视 的。据说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许多媒体都 极力夸大敌方的伤亡数字,缩小己方的伤亡数 字。战后人们对这些战时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路透社历年、历次报道的敌军与协约国军 队的伤亡人数,与实际情况最接近,于是路透 社便在读者中建立了很高的可信度。
3.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 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在以往报道中不时 出现的“此时,他脑中闪现……o、“在冲上去 的一刹那.他默念着……”及“大家一致认为” 等表述,据查,其中很大一部分均不是当事人 所述,而是记者在代说、代想,甚至在当事人 己去世或客观实际不可能允许当事入“闪现”、 “默念”什么时,有些记者还在报道中搞这类 东西.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1883年至1911年 主持《世界报》期间,一再告诫记者要 “准确、准确、准确”,“必须把每一 个人——编辑、记者、通讯员、改写员、 校对员——都与报纸联系在一起,让他们 相信准确对于报纸就如贞操对于妇女一 样重要”。
一、为什么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1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基 本的职业道德。 新闻是以客观事实为本源的,任何对客观事实 作虚假或歪曲性的反映都是一个有良知的新闻 工作者所不能容忍的。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 会制定的《新闻工作准则》中也规定:“诚实、 真实、准确—— 忠诚于读者是一切新闻工作 的名副其实的基础。”
第二节
坚持用事实说话
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指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 心选择的某个事实中,让受众通过这一事实自 己悟出某种道理。 新闻的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它能 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以体现某个道理、 观点、思想,从而感染、影响、教育读者和听 众。新闻的作用和威力全在事实中。读者和听 众爱新闻,是因为新闻事实中有他们需要知道 的信息和值得信服的道理及思想观点。
新闻真实性应当包括两个含义:第一是 事实真实,即“五个 W” 和引用的全部材 料要准确无误。第二是形象真实,即对 所报道的人物风貌和现场情景等,能有 合乎事物本来面目的艺术写照,使新闻 做到有神、有形。应当说,事实不真实, 新闻无生命;形象不真实,则生命就干 枯,没有活力,不能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3.议论要得体 用事实说话并不排斥议论,但是, 这种议论必须依托于事实,要为事实服 务,即通常讲的要成为点睛之笔。要做 到这些,议论时就应当注意:一不能多, 多了就喧宾夺主;二不能俗,俗了就为 败笔。
第二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坚持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 物的原貌,通常也叫做准确性。从根本 上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 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 闻在后,有了事实,才有新闻。主张新 闻必须真实准确、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 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这是辩 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2、构成新闻的“软要素”更要准确无误。在 新闻诸要素中,象“why”“how” “meaning”等 要素多数情况下则属于深层次的背景要素,也 可以说是“软要素”。“软要素”则具有游动 性和不可感性等特点。这里所谓“游动性”是 指这些“软要素”虽然也是客观的,但这些 “软要素”却有待于记者去认知、发掘,而认 知、发掘到什么程度,对这些“软要素”的报 道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